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小龍蝦養(yǎng)殖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小龍蝦是一種較為重要的淡水經濟蝦類,也被稱為淡水小龍蝦、紅螯蝦和克氏原螯蝦,由于其具有適應能力強、生長速度快、雜食性等優(yōu)勢而“傲嬌”于生態(tài)環(huán)境中,動物尸體、水草、水生昆蟲、藻類等均為小龍蝦的攝食范圍。由于小龍蝦肉味鮮美而備受食客的歡迎,經濟價值較高,可通過改造發(fā)病率較高的魚塘和廢棄池塘來對小龍蝦進行養(yǎng)殖,本文就小龍蝦養(yǎng)殖技術進行探討。
一、池塘要求
第一,池塘面積應控制在2000~3300m2,要有較好的進、排水條件,且池塘要保持水質良好、水源充足。第二,池埂四周應設置防逃板或者防逃墻(內壁光滑,高度為0.5m),池埂的寬度要大于1.5m,并且要保持一定的坡度,以防止池塘內的小龍蝦掘穴外逃。第三,為了便于小龍蝦打洞穴居,可將一些泥埂放置在池塘中間,泥埂的寬度要大于1m,池水深0.8~1.5m,但不能讓池埂與泥埂相互連接在一起。第四,池塘四周要設有淺灘,中間水深、四周水淺,并要將竹筒、樹根放置在池塘的底部。第五,要在對池塘進行嚴格地清塘消毒之后,才能夠放養(yǎng)小龍蝦。第六,池塘內要種植大量的水草,如水花生、水浮蓮、苦草、鳳眼蓮和輪葉黑藻等,讓小龍蝦能夠在水草處棲息、游玩。
二、幼蝦放養(yǎng)
幼蝦的放養(yǎng)模式主要有3大類:①夏季放養(yǎng),每年7月中下旬是放養(yǎng)時間,放養(yǎng)的小龍蝦主要是當年第一批孵化的稚蝦,放養(yǎng)密度為3萬~4萬尾稚蝦/667m2(稚蝦規(guī)格要大于0.8cm);②秋季放養(yǎng),每年8月中旬-9月是放養(yǎng)時間,放養(yǎng)的小龍蝦主要是當年培育的蝦種或者大規(guī)格蝦苗,放養(yǎng)密度為2.5萬~3.0萬尾蝦苗/667m2(蝦苗規(guī)格要大于1.2cm)、1.5萬~2.0萬尾蝦種/667m2(蝦種/規(guī)格要大于2.5~3.0cm);③冬春季放養(yǎng),每年12月或者下一年3-4月是放養(yǎng)時間,放養(yǎng)的小龍蝦主要是當年還沒有達到上市規(guī)格要求的蝦種,放養(yǎng)密度為1.5萬~2萬尾稚蝦種/667m2,可以在每年的6-7月上市。所選擇的幼蝦務必要達到相應的要求,主要包括規(guī)格一致、活動力強、體質健壯、無傷無病和附肢齊全,并且在投放過程中需要做到一次到位。值得注意的是,應用塑料盆來盛裝幼蝦,并且還可將少量池水添加到盆內,還可將一定量的食鹽加入到盆內,以此來浸浴消毒幼蝦,時間控制在5min較為適宜,而后再將幼蝦放入池中。若蝦苗是在外地選購,在運輸過程中如果出現(xiàn)了部分蝦苗昏迷現(xiàn)象時,那么可以暫時將其放置在水盆中一段時間之后再放養(yǎng)(暫養(yǎng)時間控制在20min左右)。
三、飼料投喂
小龍蝦具有較強的雜食性,動物尸體、水草、水生昆蟲、藻類等均為小龍蝦的攝食范圍,池塘常用的飼料主要包括鮮嫩水草、山芋、鼓皮、米糠、屠宰場下腳料、螺蚌肉、雜魚、南瓜和蠶蛹等,當然也可以根據養(yǎng)殖的需要來投喂一些粗蛋白質含量高于25%的配合飼料。小龍蝦的生長旺季是每年的7-10月,每日投喂的飼料量標準為“不留殘餌、蝦吃飽即可”,投放劑量要合理控制,動物性飼料占蝦體質量的8%~12%、干飼料或配合飼料占蝦體質量的3%~5%來投喂。由于小龍蝦具有貪食、爭食的習性,并且還喜歡在夜晚出來活動覓食,所以可在池邊淺水處投喂飼料,每日早晚各投喂一次飼料。早上的投餌量較少,只占到全日飼喂量的30%~40%;晚上的投餌量較多,占到全日飼喂量的60%~70%。值得注意的是,小龍蝦沒有良好的游泳能力,往往只能在較小的范圍內活動,務必要做到定量投飼、定時投飼、定質投飼、定點投飼。
四、日常管理
第一,待放養(yǎng)蝦苗放養(yǎng)7d后,要注意及時施肥,以畜禽糞(已充分腐熟)為主,施肥量控制在50~60kg/667m2;待小龍蝦的養(yǎng)殖中后期,還要定期施肥,以糞肥(已充分發(fā)酵)為主,施肥量控制在15~20kg/667m2,施肥頻率控制在15d/次。第二,務必要注意池塘中的水質清潔,要確保池水呈現(xiàn)出茶褐色或者綠豆色,池塘換水頻率控制在15~20d/次,若為炎熱的夏季,那么池塘換水頻率可更快一些,控制在5~7d/次,確保池塘水質的溶氧量高于4mg/L,PH值控制在7~9,每次應換掉池塘中20%~30%的水。第三,池塘消毒,定期全池潑灑消毒劑或者生石灰;待小龍蝦的養(yǎng)殖中后期,每月還要采用40~60g/m3底質改良劑+5~6g/m3光合細菌來對池塘進行消毒。
參考文獻:
[1]馬強.池塘魚與龍蝦混養(yǎng)技術[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3(10):111-114.
[2]魏國富.淡水小龍蝦健康養(yǎng)殖技術[J].中國農業(yè)信息,2012(13):103-106.
1藕田選擇
藕田選擇是藕田套養(yǎng)小龍蝦的第一步,在養(yǎng)殖過程中,藕田的水源應該要充足,并且要保證水質良好,上游不能有廢水污染。藕田的土層要深厚、土質肥沃,光照良好,水深適宜,同時要方便灌溉,確保養(yǎng)殖過程中旱季不缺水、雨季不淹沒,為蓮藕和小龍蝦提供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
2開挖圍溝、蝦坑
藕田選擇之后要首先施用基肥,提高土質的營養(yǎng)水平,在施肥過程中優(yōu)先選擇有機肥,如果土質營養(yǎng)水平不高,則可以進一步使用化肥,化肥的用量要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不能過多。施肥結束之后待塘泥變硬時,根據藕田的大小與形狀,開挖“田”字形或“目”字形蝦溝,開挖蝦溝主要是為高溫、追肥、施藥等過程中為龍蝦提供一個躲避藏身之處。通常將龍蝦溝的寬度控制在50~60cm之間,深度控制在30~40cm之間。在蝦溝交叉的地方或者藕田四周可以挖幾個尺寸稍大一點的蝦坑,深度控制在80~100cm為宜,將蝦坑挖出來的泥土用來加高夯實池埂。
3防逃設施設置
小龍蝦是隨意活動的,在養(yǎng)殖過程中要加強防逃設施的建設,在養(yǎng)殖小龍蝦的藕田田埂內側,可以使用硬質塑料板或石棉瓦圍嚴,為了提高擋板的穩(wěn)固性,要講塑料板或石棉瓦的底部插入土中20cm左右,在土面上露出的高度控制在50cm為宜,然后用竹竿對其進行固定。在藕田的進水口與排水口還應該要安裝竹箔、鐵絲網等防逃設施,防止養(yǎng)殖過程中小龍蝦逃逸。
4小龍蝦放養(yǎng)與飼喂
第一,消毒。在放養(yǎng)蝦苗之前10~15天之間,首先要對藕田進行消毒處理,在每公頃藕田中使用10~15千克生石灰化水全田潑灑,主要針對藕田中的蝦坑、蝦溝進行消毒處理。當蓮藕生長出第一片葉之后開始投放蝦苗,一般每公頃藕田投放2000尾蝦苗為宜,蝦苗的長度為2cm左右。第二,飼喂。當蝦苗投放三天之后開始進行飼喂,投食量要根據藕田中的天然餌料的數(shù)量以及小龍蝦的放養(yǎng)密度而定,如果藕田本身的營養(yǎng)成分比較充足,可以盡量減少投食量。在投食飼喂過程中,一般在水位比較淺而且靠近蝦溝和蝦坑的位置進行投食,拔掉其中部分藕葉作為投飼區(qū),最好對投食地點進行固定,并且定時進行投食。投食的食物可以選擇米糠、豆餅、麩皮,并且配合專用飼料或者絞碎的雜魚、螺蚌肉、蚯蚓等,確保小龍蝦生長過程中的營養(yǎng)充足。在投食過程中要根據前期投食少、中期投食多、后期投食少的原則,因為養(yǎng)殖前期與后期的溫度相對較低,小龍蝦的食物攝入量較低,所以可以降低投食量,防止過度投食對小龍蝦生長帶來影響。養(yǎng)殖前期,投食的時間一般選擇在每天日落前后,首先投喂1次,然后根據小龍蝦的攝食情況,再在第二天上午補投一次,每天的投食量基本為小龍蝦體重的1~3%。在養(yǎng)殖中期,小龍蝦的攝食量較大,而且中期也是小龍蝦生長的主要階段,此時投食量可以相對增加,投食的次數(shù)也可以增加,每天投喂2~3次即可,在每天上午9~10時以及日落前后進行投食,根據小龍蝦的攝食情況決定是否要在夜間進行補投。中期每天的投食量基本為小龍蝦體重的5~8%。在投食過程中,還需要根據天氣情況對投食量進行控制,天氣較好時可以相對多投,持續(xù)陰雨天氣或者水質較差的時候可以盡量減少投食。每次投食之后都要對小龍蝦的進食情況進行檢查,并且根據進食情況進行投食量的調整。
5水層管理
水質是影響小龍蝦生長的重要因素,在小龍蝦生長過程中要對水質以及水層進行管理,為小龍蝦提供舒適、健康的生活環(huán)境。藕田飼養(yǎng)小龍蝦初期一般適宜淺水環(huán)境,水深大約控制在10cm左右,隨著蓮藕以及小龍蝦的不斷生長,水深要加大,一般控制在15~20cm之間。在蓮藕生長比較旺盛的季節(jié),水面會被蓮藕葉覆蓋,水體中的光照不足,加上水質會隨著蓮藕追肥而變壞,很容易導致水體缺氧,對小龍蝦生長造成影響。所以在養(yǎng)殖過程中要定期加水,并且對藕田中的部分老水排出,一般每隔15~20天換水一次即可,每次的換水量控制在原有水量的三分之一即可。在換水的時候可以潑灑生石灰水進行消毒,確保水質潔凈,一般每公頃水田使用10千克生石灰,改善水質的同時,還能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和鈣離子含量,促進小龍蝦快速生長。
6施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
6.1施肥管理
水田中的營養(yǎng)成分對小龍蝦生長水平有較大影響,在藕田套養(yǎng)小龍蝦過程中,要及時施肥,而且施肥過程中要注意協(xié)調好蓮藕與小龍蝦生長之間的關系,底肥一般使用有機肥,每公頃使用2000千克腐熟農家肥,盡量減少化肥用量,達到生態(tài)養(yǎng)殖目的。施肥過程中適宜采取“少量、多次”的施肥方法,對其中一半先施、另一半后施,交替追肥,減少對小龍蝦生長的影響。
6.2病蟲害防治
關鍵詞淡水小龍蝦;稻田;健康養(yǎng)殖
淡水小龍蝦學名克氏原螯蝦,在動物分類學上隸屬節(jié)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足目螯蝦科原螯蝦屬,是當今世界上最主要的淡水螯蝦養(yǎng)殖品種之一,不僅營養(yǎng)豐富,味道鮮美,而且還含有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既可作飼料原料,也具有工業(yè)價值,更能出口創(chuàng)匯。由于小龍蝦具有雜食性,繁殖力強,適應范圍廣,對環(huán)境要求低,生長快,抗病力強,成活率高等,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適合廣大農村地區(qū)稻田養(yǎng)殖?,F(xiàn)將淡水小龍蝦稻田健康養(yǎng)殖技術介紹如下。
1稻田的選擇
稻田選擇在交通方便、配套設施齊全的地方,便于養(yǎng)殖管理。同時要求水源充足,水質良好,周圍沒有污染源,排灌方便。土質要肥沃,保水性能好,陽光要充足,水溫適宜,溶氧充分,天然飼料豐富。稻田養(yǎng)蝦面積一般在0.67 hm2左右,過大、過小都不利于管理操作。
2田間工程
2.1田埂加固
稻田養(yǎng)蝦要防止蝦打洞貫穿田埂,就必須對田埂進行加高、加寬、加固,并安插防逃板或防逃網片等。
2.2開挖蝦溝
稻田養(yǎng)蝦時,由于水稻要淺灌、曬田、施化肥、打農藥,小龍蝦養(yǎng)成后,還要進行捕撈,因此必須在稻田四周開挖供蝦活動和捕捉的蝦溝,即環(huán)形溝和田間溝。田塊四周挖一道距田邊1.5 m的環(huán)形溝,溝寬1.2 m左右、深0.8 m;中間開挖“十”或“井”字形的田間溝,溝寬0.8 m、深0.5 m,挖溝取土堆放在一側,在不影響水稻生長的情況下,形成田間小埂或田中小島,以供龍蝦棲息活動與覓食。
2.3附屬設施
2.3.1進排水設施。養(yǎng)蝦稻田進排水設施必須完善,以保障及時供水。進水口應建在稻田埂的最高處,排水口建在稻田的最低處,保證水流暢通,進排水口要用鋼絲網、塑料網或雙層密網,防止小龍蝦隨水外逃和敵害進入。
2.3.2防逃設施。防逃設施有多種,但常用的有2種,一是安插高55 cm的硬質鈣塑板或將1.7~1.8 m長的波浪形水泥瓦或石棉瓦截成3段,豎起并向內傾斜埋入田埂泥土中約15 cm,作為防逃板,每隔1 m用一木樁固定,注意四角應做成弧形,防止龍蝦夾角攀爬外逃;二是采用網片和硬質塑料薄膜共同防逃,用高1.2 m左右的密網圍在稻田四周,埋入土中10~20 cm,在網內面距頂端10 cm處再縫上一條寬25 cm左右的硬質塑料薄膜即可。
2.3.3搭配遮蔭設施。在離田埂1 m處,每隔3 m打一個1.5 m的樁,用毛竹架設,在田埂邊種瓜、豆、葫蘆等,待藤蔓上架后,在炎熱的夏季可起到遮蔭避暑的作用。
3稻田養(yǎng)蝦技術
稻田養(yǎng)蝦是綜合利用水稻、龍蝦的生態(tài)特點,達到稻蝦共生,相互利用,從而使稻蝦雙豐收的一種高效立體生態(tài)農業(yè),是動植物生產有機結合的典范,是農村種養(yǎng)殖立體開發(fā)的有效途徑,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
3.1放養(yǎng)前的準備工作
3.1.1消毒。小龍蝦的生活環(huán)境要求水質優(yōu)良,一般情況下,在5月上中旬進行消毒,消毒時先往稻田灌水10~20 cm,然后用350 mg/L生石灰潑灑稻田、環(huán)形溝、田間溝或用魚藤酮、茶粕、漂白粉等消毒,殺滅蟲害。
3.1.2整田施肥。養(yǎng)蝦稻田在消毒后馬上進行稻田的整理耙平,整田可用人工的方法,也可用機械的方法,稻田整好后,施農家肥3.0~4.5 t/hm2、尿素150~225 kg/hm2,均勻撒在田面并用機械翻耕耙勻。
3.1.3插秧。養(yǎng)蝦稻田一般只種一季稻,水稻品種要選擇葉片開張角度小、生長期較長、抗病蟲害、抗倒伏、耐肥性強、緊穗型、產量高的水稻品種,目前常用的品種有汕優(yōu)系列、協(xié)優(yōu)系列等。在5月中下旬插秧,養(yǎng)蝦稻田宜提早插秧,大多采用拋秧法,要充分發(fā)揮寬行稀植和邊坡優(yōu)勢的技術,以確保龍蝦生活環(huán)境通風透氣性能好。
3.1.4移栽水草。插秧后,可向環(huán)形溝內移栽部分沉水類和浮水類水草,如輪葉黑藻、金魚藻、水葫蘆等,移栽水草的數(shù)量占環(huán)形溝面積40%左右。以零星分布為好,這樣有利于蝦溝內水流暢通。
3.2小龍蝦苗、種放養(yǎng)
放養(yǎng)蝦苗或蝦種時要消毒和試水,試水安全后,才可放蝦,主要有幼蝦放養(yǎng)模式和親蝦放養(yǎng)模式。
3.2.1蝦苗放養(yǎng)。在5月底前秧苗轉青后,可向蝦溝內投放幼蝦。投放體長3 cm左右規(guī)格的幼蝦12萬~15萬尾/hm2,放養(yǎng)的幼蝦要注重質量,同一田塊內放養(yǎng)的規(guī)格要盡可能整齊,且要一次放足。在9月投放個體重35 g以上規(guī)格的小龍蝦親蝦300~375 kg/hm2,雌雄比例為3∶1,注意抱卵親蝦要直接放入外圍大溝內飼養(yǎng)越冬,待秧苗返青時再引誘蝦入稻田生長,在5月以后隨時補放,至翌年中稻收割時捕撈上市,注意再次種稻時要采用免耕法種植水稻。
3.2.2放養(yǎng)時間。不論是當年的蝦苗,還是抱卵蝦,應力爭一個“早”字。早放既可延長蝦在稻田中的生長期,又能充分利用稻田施肥后所培養(yǎng)的大量天然餌料資源。常規(guī)放養(yǎng)時間一般在每年9月或翌年的3月底,也可以采取隨時捕撈,及時補充的放養(yǎng)方式。
3.2.3放苗操作。在稻田放養(yǎng)蝦苗時,一般選擇睛天早晨和傍晚或陰雨天進行,這時天氣涼爽,水溫穩(wěn)定,有利于放養(yǎng)的龍蝦適應新的環(huán)境。放養(yǎng)時,沿溝四周多點投放,使龍蝦苗種在溝內均勻分布,避免因過分集中,引起缺氧窒息死蝦。
3.3技術管理
3.3.1投喂飼料。養(yǎng)蝦稻田除在環(huán)形溝內施基肥外,還應向環(huán)形溝和田間溝中投放一些水草、鮮嫩的早草和腐熟的有機肥[1]。在7—9月小龍蝦生長旺季,還可適當投喂一些螺蚌肉、魚蝦肉、下腳料等,配喂玉米、小麥、大麥粉,投喂時盡量做到定時、定位、定量、定質投餌原則。日投喂飼料量為蝦體重的3%~5%。平時要堅持勤檢查蝦的吃食情況,適時增減投飼量,要保持蝦溝內有較多的水生植物,數(shù)量不足要及時補植。投喂時要將飼料投放在蝦溝內或蝦溝邊緣,以利于蝦的攝食,避免全田投喂造成浪費。
3.3.2科學施肥、施藥。稻田水稻施用追肥時,先排淺田水,讓蝦集中到蝦溝中再施肥,有助于肥料迅速沉積于底泥中,并為田泥和秧苗吸收,隨即加深田水到正常深度;也可采取少量多次、分片撒肥或根外放肥的方法[2]。禁用對淡水小龍蝦有害的化肥如氨水、碳酸氫銨、鉀肥等,可用尿素、過磷酸鈣、生物復合肥等。對稻田養(yǎng)蝦要盡量避免使用農藥,確需使用的,應選用能在短期內分散、基本無殘留的高效低毒農藥生物藥劑,確保小龍蝦生長安全。
3.3.3水質管理。保持養(yǎng)蝦稻田水質清新,是稻田養(yǎng)蝦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稻田平時的灌水深度在10 cm左右,由于稻田水位較低,水位下降較快,必須及時灌水、補水,以確保蝦、稻田需水量。一般水溫在20~30 ℃時,每10~15 d換水1次,水溫在30 ℃以上時,每7~10 d換水1次。當大批蝦蛻殼時不要換水,不要干擾,以免影響小龍蝦的正常蛻殼。由于稻田水質易偏酸性,為調節(jié)水質,應每20 d用25 mg/L的生石灰潑灑1次,使pH值保持在7.0~8.5。施用生石灰后最好間隔10 d再施藥或施肥。如稻田已追施化肥或施用農藥,也必須在8~10 d后方可潑灑生石灰,以免化肥或農藥失效。對于殘留在蝦溝內的飼料要及時撈出,以免敗壞水質,盛夏季節(jié),每1~2 d加注1次新水,以保持田水清新,一般季節(jié)每3~5 d加注新水1次。
3.3.4科學曬田與防敵害。曬田前,要清理蝦溝,嚴防蝦溝阻隔與淤塞。曬田總的要求是輕曬或短期曬。曬田時,溝內水深一般保持在20 cm左右,使田塊中間不陷腳,田邊表土不裂縫和發(fā)白,以見水稻浮根泛白為適度,曬好田后,及時恢復原水位,盡可能不要曬得太久,以免蝦缺食太久影響生長。
養(yǎng)蝦稻田敵害較多,如青蛙、水蛇、肉食性魚類等,在平時進水時要用網布過濾,以預防敵害,并要捕捉、驅趕蛙類、鳥類等,防止家養(yǎng)鴨子下蝦溝,造成損失[3]。
3.4加強其他管理
日常管理必須做到勤巡田,勤檢查,勤研究分析,勤記錄。堅持早晚巡田檢查蝦的活動攝食情況[4]。決定投餌、施肥數(shù)量,檢埂是否塌漏,進排水口、防逃設施等是否安全,環(huán)形溝、田間溝是否暢通,檢查水源水質情況,防止有害污水進入稻田,要及時分析存在的問題,做好田塊檔案記錄。
3.5捕撈與收獲
稻谷收獲一般采取收谷留茬的方法,然后將水位提高到40~50 cm,并適當施肥,促進稻茬返青,為龍蝦提供避蔭場所及天然飼料來源,稻田養(yǎng)蝦的捕撈時間,隨放養(yǎng)規(guī)格大小不同,捕撈時間不同,實行輪捕、輪放,捕大留小,捕撈一般在10月中旬完成。捕蝦一般要在早上或傍晚涼爽時進行,氣溫較高時捕捉會造成小龍蝦的大量死亡。對躲藏在蝦洞中的蝦,可留到翌年收獲,捕撈方法主要采用地籠張捕法或放水捕撈方法等。利用稻田養(yǎng)殖小龍蝦,單產小龍蝦2 250 kg/hm2左右,水稻不減產,還可減少生產成本,獲得較大的經濟效益。
4參考文獻
[1] 姚志剛.小龍蝦養(yǎng)殖技術[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7.
[2] 徐廣友,凌武海,羊茜,等.淡水小龍蝦高產高效養(yǎng)殖新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yè)大學出版社,2008.
結果與分析
1WSSV感染后螯蝦的死亡率及PCR檢測結果
WSSV口服感染螯蝦15d后,投喂病蝦組螯蝦的死亡率達到90%。而對照組未出現(xiàn)死亡。PCR檢測結果顯示投喂病蝦組的病毒陽性檢出率為100%(30/30),而陰性對照組的陽性檢出率為0%(0/20)。死亡率=死亡個數(shù)/總個數(shù)×100%。PCR檢測結果顯示,病死螯蝦的肝胰腺、中腸、肌肉、鰓、性腺、淋巴六種組織的PCR結果均為WSSV陽性,而對照組健康螯蝦的各組織PCR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光鏡和電鏡觀察也發(fā)現(xiàn)與健康螯蝦比較病死螯蝦的肝胰腺、中腸、肌肉、鰓、性腺、淋巴等組織均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病變并發(fā)現(xiàn)有WSSV病毒粒子存在。
2組織病理學分析
對照組健康螯蝦肝小管外壁由單層扁平細胞包圍,各肝小管之間有結締組織與脂肪組織包裹與分隔,并伴有血管分布(圖2a-1)。攻毒瀕死螯蝦的肝胰腺組織病理學變化十分明顯,光鏡下可見肝胰腺組織廣泛受損,吸收與分泌細胞大量地解體并空泡化(圖2a-2)。肝小管的管腔擴大或破裂,肝小管之間的結締組織發(fā)生缺失,脂肪細胞大量溶解,血管大多破碎。對照組健康螯蝦的肌肉組織肌纖維規(guī)則均勻,細胞核大小一致分布均勻,未發(fā)現(xiàn)異常癥狀(圖2b-1)。而攻毒瀕死螯蝦的肌肉組織呈現(xiàn)波浪化紋理,細胞核大量減少,且固縮變形(圖2b-2)。健康螯蝦的中腸內壁為高柱狀上皮組織,具纖毛刷狀緣,腸內壁向腸腔突起許多皺褶。肌肉層與腸內壁之間有大量結締組織與脂肪組織填充(圖2c-1)。與健康螯蝦的中腸組織相比,攻毒后瀕死螯蝦的中腸組織病變主要表現(xiàn)為腸內壁高型柱狀上皮組織嚴重損傷和壞死,上皮細胞大量萎縮、細胞核大量減少,脫落高型柱狀上皮組織與結締組織相剝離,攻毒后期腸腔中可發(fā)現(xiàn)有崩落的上皮組織塊、壞死的上皮細胞和大量的空白區(qū)域(圖2c-2)。性腺和心臟也被認為是WSSV感染的主要器官,光鏡下攻毒螯蝦的性腺和心臟組織細胞核腫脹,核濃染并固縮,細胞致密變化,細胞排列雜亂無章,界限消失(圖2d,e-2)。而在對照健康螯蝦的兩種組織內細胞排列有序,細胞界限分明,細胞器完整(圖2d,e-1)。對照組健康螯蝦的鰓組織細胞分布均勻,細胞器十分完整,細胞核很規(guī)則,染色質分布均勻(圖2f-1)。而攻毒后瀕死螯蝦的鰓組織發(fā)生嚴重病變,核染色質發(fā)生碎裂、邊緣化,核仁的形態(tài)很模糊,細胞的分布也不均勻(圖2f-2)。在光鏡下發(fā)現(xiàn),健康螯蝦的血淋巴中含有大量的顆粒細胞和透明細胞,細胞結構完整,分布均勻。而攻毒螯蝦的血淋巴中透明細胞和顆粒細胞消失,只有少量細胞碎屑,細胞核碎片化(圖3a,b)。透射電鏡下觀察從病蝦體內抽取的血淋巴,發(fā)現(xiàn)有WSSV粒子存在于血淋巴里(圖3c)。電鏡觀察發(fā)現(xiàn),在攻毒螯蝦體內,肝胰腺組織內細胞器的大量損傷、壞死使細胞質中呈現(xiàn)大片空洞,在肝胰腺細胞內未發(fā)現(xiàn)病毒粒子,但周圍的結締組織內卻發(fā)現(xiàn)大量病毒粒子(圖4a),說明病毒粒子主要侵染結締組織。肌肉的結締組織內出現(xiàn)少量的病毒粒子,大量結締組織空泡化(圖4b)。攻毒后螯蝦的中腸組織病變主要表現(xiàn)為上皮細胞大量萎縮,細胞核大量減少,細胞內有大量的病毒粒子,并伴隨著細菌的大量滋生。說明螯蝦在受到病毒侵染后,自身機體的抵抗力下降,細菌乘機在腸道細胞內繁殖(圖4c)。鰓組織被嚴重感染,大量的病毒在細胞內增殖,細胞膜內外可見大量的黑色粒子,染色質消失,細胞核膨脹,細胞質崩潰(圖4d)。
關鍵詞稻田;龍蝦;高效;生態(tài);養(yǎng)殖技術
隨著各地小龍蝦熱的興起,小龍蝦消費需求不斷增加,市場供不應求,價格行情看好,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從事小龍蝦養(yǎng)殖。小龍蝦養(yǎng)殖一般有池塘主養(yǎng)、蝦蟹混養(yǎng)、魚蝦混養(yǎng)、稻蝦連作等模式,其中稻蝦連作是近年發(fā)展起來的新的養(yǎng)殖模式,該模式主要是利用農田閑置期進行龍蝦養(yǎng)殖,充分利用農田資源增加單位生產效益,不僅有利于穩(wěn)定糧食生產;同時還有利于農民增收,調動種糧農民的積極性,是一個雙贏的模式[1]。無為縣是水稻生產大縣,水稻種植面積達5.33萬hm2,該模式具有廣闊的應用推廣前景。現(xiàn)將稻田龍蝦高效生態(tài)養(yǎng)殖技術作一總結,僅供參考。 中國
1稻田選擇與改造
稻田養(yǎng)殖龍蝦最好選擇面積在6 666.67 m2以上的稻田,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質清新、無污染、土壤肥沃、保水性好、陽光充足[2]。面積小于6 666.67 m2的稻田可以直接在其四周開挖深0.8~1.2 m、寬1.0~1.5 m的水溝即可;面積大于6 666.67 m2的可視稻田形狀在四周開挖深0.8~1.2 m、寬1.0~1.5 m的水溝,還要在中間開挖出“十”字形的水溝,溝深0.5~0.8 m、寬0.5~0.8 m,所有的開溝都要留有一定的坡比,便于龍蝦活動攝食,且四周的邊埂要比中間稻田面高出0.5 m。平整溝渠,夯實邊埂,進排水口用網過濾,防止敵害進入以及龍蝦逃逸。用生石灰1 125 kg/hm2消毒,清除野雜魚等敵害生物。在四周溝內種植水花生、輪葉黑藻等供龍蝦攝食及隱蔽用。沿田埂四周用網片、石棉網、塑料薄膜或其他材料設置高40~50 cm的防護欄,防止龍蝦逃跑。
2蝦種放養(yǎng)
2.1一般放養(yǎng)模式
蝦種放養(yǎng)一般有3種模式,即親蝦放養(yǎng)、抱卵蝦放養(yǎng)、幼蝦放養(yǎng)。第1種親蝦放養(yǎng)模式是在中稻收割前1~2個月(7—8月)或中稻收割后(9—10月),于稻田環(huán)形溝中放養(yǎng)親蝦300 kg/hm2,親蝦放養(yǎng)后以稻田中的有機碎屑、底棲生物、浮游生物、水生昆蟲、稻茬新芽和水草為食,待水稻收割后再采取秸稈還田并施有機糞肥,以培植餌料生物[3]。該養(yǎng)殖模式一般不需要投喂人工飼料,但是由于龍蝦的繁殖周期較長,蝦苗育成后還需經過3~4個月的越冬,蝦苗生長期較短,因此養(yǎng)成的商品蝦規(guī)格較小,產量也不高。第2種是抱卵蝦放養(yǎng)模式,即在水稻收割前1~2個月投放抱卵蝦225 kg/hm2,或在9—10月中稻收割后投放抱卵蝦進行孵幼和養(yǎng)殖,抱卵蝦放養(yǎng)前,應在稻田中設置一些人工蝦巢供抱卵蝦越冬用。放養(yǎng)抱卵蝦可縮短幼體孵化期,增加蝦苗和生長期,養(yǎng)成商品蝦規(guī)格相對整齊,其效果優(yōu)于親蝦放養(yǎng)模式。第3種幼蝦放養(yǎng)模式,即每年7—10月放養(yǎng)幼蝦,幼蝦放養(yǎng)前先在稻田中設置人工蝦巢,并施肥培育餌料生物供蝦苗食用,一般放30萬尾/hm2左右,若管理得當,該模式養(yǎng)殖效果較理想。
2.2多輪放養(yǎng)模式
在水稻收割前1~2個月(7—8月)往四周溝內投放35 g以上親蝦300 kg/hm2,雌雄比約為2∶1,此時親蝦放養(yǎng)后以稻田中有機碎屑、水生動物、稻茬新芽、水草等為食,不需另外投喂。到9—10月水稻收割后,再投放1 cm蝦苗22.5萬尾/hm2,除施肥培育天然餌料外,還需適當配以人工飼料或廉價的植物性、動物性餌料,以提高養(yǎng)成規(guī)格和產量。翌年3—4月再補充投放3~4 cm的幼蝦450 kg/hm2。養(yǎng)殖期間應適時捕大留小,由于龍蝦生長速度不一,適時捕撈可減輕互殘且能降低密度,便于后期補放蝦苗。該模式可以充分挖掘生產潛力,最大發(fā)揮養(yǎng)殖效益,一般管理得當?shù)那闆r下,翌年可收獲成蝦約1 800 kg/hm2,水稻6 000 kg/hm2,平均效益達3萬元/hm2以上。
3日常管理
堅持“四定”原則,同時視天氣、水溫、水質及龍蝦吃食情況靈活掌握投餌量。投喂的植物性餌料有馬鈴薯、山芋、玉米、水草等,動物性餌料有野雜魚、螺蚌肉、動物內臟等,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飼料[4]。養(yǎng)殖水質應保持清新,不受污染,不使用菊酯類或有機磷農藥,否則影響龍蝦蛻殼和生長。每隔20 d左右,用生石灰75~150 kg/hm2對水全田潑灑。養(yǎng)殖期間春季水位不低于30 cm,高溫季節(jié)和冬季水位不低于1 m,還要根據水質情況施肥,可施漚熟的農家肥(豬、牛、雞糞等)750~1 500 kg/hm2。養(yǎng)殖期間堅持每天巡視,檢查防逃網和進出水口是否完好,檢中稻草人是否完好等。由于稻田堤壩較低,雨天應尤其注意,要及時排水和修補防逃圍欄,防止龍蝦逃跑。
4捕撈
一般在田溝中設置地籠,以便長期捕撈、及時銷售。注意捕大留小,輪捕輪放。
5參考文獻
[1] 楊慧.稻田生態(tài)養(yǎng)殖小龍蝦[j].科學種養(yǎng),2010(3):53.
[2] 鄒德良.稻田龍蝦多茬養(yǎng)殖技術[j].科學養(yǎng)魚,2007(10):34-35.
[3] 張良華.小龍蝦稻田養(yǎng)殖技術[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0(11):32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