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八聲甘州柳永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面對著瀟瀟暮雨從天空灑落在江面上,經過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涼清朗。下面好范文小編為你帶來一些關于大學語文八聲甘州原文及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原文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宋代: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xiāng)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桿處,正恁凝愁!
二.賞析
此詞開頭兩句寫雨后江天,澄澈如洗。一個“對”字,已寫出登臨縱目、望極天涯的境界。當時,天色已晚,暮雨瀟瀟,灑遍江天,千里無垠。其中“雨”字,“灑”字,和“洗”字,三個上聲,循聲高誦,定覺素秋清爽,無與倫比。
自“漸霜風”句起,以一個“漸”字,領起四言三句十二字。“漸”字承上句而言,當此清秋復經雨滌,于是時光景物,遂又生一番變化。這樣詞人用一“漸”字,神態(tài)畢備。秋已更深,雨洗暮空,乃覺涼風忽至,其氣凄然而遒勁,直令衣單之游子,有不可禁當之勢。一“緊”字,又用上聲,氣氛聲韻寫盡悲秋之氣。再下一“冷”字,上聲,層層逼緊。而“凄緊”“冷落”,又皆雙聲疊響,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量,緊接一句“殘照當樓”,境界全出。這一句精彩處“當樓”二字,似全宇宙悲秋之氣一起襲來。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痹~意由蒼莽悲壯,而轉入細致沉思,由仰觀而轉至俯察,又見處處皆是一片凋落之景象?!凹t衰翠減”,乃用玉溪詩人之語,倍覺風流蘊藉?!败圮邸保c“漸”字相為呼應。一“休”字寓有無窮的感慨愁恨,接下“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寫的是短暫與永恒、改變與不變之間的這種直令千古詞人思索的宇宙人生哲理?!盁o語”二字乃“無情”之意,此句蘊含百感交集的復雜心理。
“不忍”句點明背景是登高臨遠,云“不忍”,又多一番曲折、多一番情致。至此,詞以寫景為主,情寓景中。但下片妙處于詞人善于推己及人,本是自己登遠眺,卻偏想故園之閨中人,應也是登樓望遠,佇盼游子歸來?!罢`幾回”三字更覺靈動。結句篇末點題。“倚闌干”,與“對”,與“當樓”,與“登高臨遠”,與“望”,與“嘆”,與“想”,都相關聯(lián)、相輝映。詞中登高遠眺之景,皆為“倚閨”時所見;思歸之情又是從“凝愁”中生發(fā);而“爭知我”三字化實為虛,使思歸之苦,懷人之情表達更為曲折動人。
這首詞章法結構細密,寫景抒情融為一體,以鋪敘見長。詞中思鄉(xiāng)懷人之意緒,展衍盡致。而白描手法,再加通俗的語言,將這復雜的意緒表達得明白如話。這樣,柳永的《八聲甘州》終成為詞史上的豐碑,得以傳頌千古。全詞景中有情,情中帶景。上片于壯麗的秋景之中含有凄涼傷感之柔情,下片于纏綿的離情中帶有傷感之景,前后情景交相輝映。上片寫觀景,雖未點明登樓而登樓之意自明;下片于“依欄桿處”再點登樓,起到了首尾呼應作用。筆法之高妙,于此可見,作者不愧為慢詞的奠基人
三.譯文
面對著瀟瀟暮雨從天空灑落在江面上,經過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涼清朗。凄涼的霜風一陣緊似一陣,關山江河一片冷清蕭條,落日的余光照耀在高樓上。到處紅花凋零翠葉枯落,一切美好的景物漸漸地衰殘。只有那滔滔的長江水,不聲不響地向東流淌。
不忍心登高遙看遠方,眺望渺茫遙遠的故鄉(xiāng),渴求回家的心思難以收攏。嘆息這些年來的行蹤,為什么苦苦地長期停留在異鄉(xiāng)?想起美人,正在華麗的樓上抬頭凝望,多少次錯把遠處駛來的船當作心上人回家的船。她哪會知道我,倚著欄桿,愁思正如此的深重。
四.注釋
瀟瀟:風雨之聲。
一番洗清秋:一番風雨,洗出一個凄清的秋天。
霜風凄緊:秋風凄涼緊迫。霜風,秋風。凄緊,一作“凄慘”。
是處紅衰翠減:到處花草凋零。是處,到處。紅,翠,指代花草樹木。語出李商隱《贈荷花》詩:“翠減紅衰愁殺人。”
苒(rǎn)苒:漸漸。
渺邈:遙遠。
淹留:久留。
颙(yóng)望:抬頭遠望。
誤幾回、天際識歸舟:多少次錯把遠處駛來的船當作心上人回家的船。語出謝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 天際識歸舟,云中辯江樹?!?/p>
爭:怎。
恁(nèn):如此。凝愁:憂愁凝結不解
2、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3、夜來秋雨后,秋氣颯然新。團扇先辭手,生衣不著身。更添砧引思,難與簟相親。此境誰偏
覺,貧閑老瘦人?!拙右住队旰笄餂觥?/p>
4、渭城朝雨泡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蹙S《送元二使安西》
5、塵起一月憂無禾,瓦鳴三日憂雨多?!惻c義《秋雨》
6、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7、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灸虾蜕小督^句》
8、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榴瀉?!蹙S《欒家瀨》
9、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八聲甘州》
聯(lián)想當年那場考試,為什么馬蹄畫卷能被認可,就是皇帝喜歡吹毛求疵,刻意追求詩意。據(jù)說,宋徽宗本人對畫意要求很嚴,也很科學,如孔雀升墩,先落哪只腳都有講究;但對《瑞鶴圖》一畫卻不甚了了,可見皇帝也并非事事皆知。然而,就中國古代造型藝術的表現(xiàn)手法而言,想要曲盡其妙,卻也很難。因為那時候沒有西畫的某些技法可以借鑒,表現(xiàn)某些場景如風霜雨露之類,就會受到限制。雪晴之后的雪景尚可表現(xiàn),飄雪之際則難以再現(xiàn);而直接表現(xiàn)風雨則更難了,只能靠意會。表現(xiàn)風雨的,有據(jù)傳為李椿所作《牧牛圖》,但效果頗為勉強。所以就繪畫藝術而言,因為受到一定限制,畫面比詩句更難于表達理想意境。對于某些繪畫題材,只有突破傳統(tǒng)技法的界限,才能更加完美地表現(xiàn)出來。然而,表現(xiàn)如此理想意境,必須是既有廣博的文學素養(yǎng),又要技藝嫻熟而勇于創(chuàng)新——這樣的藝術家要等到20世紀才能出現(xiàn)。
筆者認為,要說傅抱石先生是“畫中李太白”,恰如其分。李白的詩,浪漫、灑脫、豪邁,堪比傅抱石畫意。且兩人都嗜酒如命,李太白無酒不成詩;抱石翁則無酒不能成畫。1959年,正是共和國10周年之際,也是國內經濟最困難時期,副食品供應尤為缺乏。因肴中無酒,承擔繪制人民大會堂巨幅中國畫《江山如此多嬌》任務的傅抱石先生便沒了精神頭兒,作畫也少了靈感。善解人意的國務院總理知道了傅大師的嗜好,特地從原產地調來茅臺酒……傅先生大喜過望,豪氣倍增,一幅傳世絕品就這樣誕生了。
據(jù)筆者知,抱石翁常以古詩詞意境入畫,其良好的文化素養(yǎng)、超絕的表現(xiàn)技巧,非一般畫家可比;特別是表現(xiàn)蒼茫與幽深的氣象,表現(xiàn)瀟灑與浪漫的畫面,更是冠絕古今。傅先生早年留學日本,因而更多地接觸到西畫的表現(xiàn)技巧;進而又潛心學習石濤,故創(chuàng)造出一種獨有的表現(xiàn)方式,被界內稱為“抱石皴”。傅先生有一方印,鈐字“往往酒后”,意為他在酒足飯飽之后方可開始作畫;接下來,便是大刀闊斧,酣暢淋漓,不拘一格……筆者每次觀賞傅先生的畫作,心情都非常激動:傅先生對細節(jié)的描繪非常到位,就連極小的畫面也能做到大氣磅礴,真是細微之處見功力,卻又不做作,整個畫面渾然一體。例如那幅《西風吹下紅雨來》,畫面不大而意境闊遠,體現(xiàn)出抱石先生不僅深諳西洋油畫的透視方法,還能堅持運用中國畫“計白當黑”的構圖方法,一角石崖,幾株桃花,一葉扁舟,幾抹浮云,恰到好處地以丹青點染表達詩意。這種駕馭畫面的能力是無與倫比的!試想,如果給大師一個更大的畫面,堅信他仍能表達得非常完美。
再如表現(xiàn)古詩詞畫意的另一幅杰作《瀟瀟暮雨》。在傅抱石的所有作品中,這是值得特別指出的一幅佳作:作品構圖顛覆了傳統(tǒng)山水的高隱概念,位于半山腰的古寺與畫面下角的人物遙相呼應;表現(xiàn)手法更是大膽,畫家信筆掃出一派風雨蒼茫,古詩詞意境盡在其中。中國傳統(tǒng)的古典詩詞中,描繪風雨的場面以宋詞為最;按季節(jié)論,有春雨、夏雨、秋雨;按時段論,有朝雨、午雨、暮雨;而其中以暮雨最能體現(xiàn)古人的憂傷心情。傅抱石畫作《瀟瀟暮雨》取意北宋著名詞人柳永的《八聲甘州》。
關鍵詞:柳永詞思想內容藝術成就
婉約派為中國宋詞流派,其特點主要是內容側重兒女風情,音律婉轉和諧,語言圓潤清麗,有一種柔婉之美。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晏殊、李清照等。因其四人詞風相近,卻又各具風韻,自成一家,被后人譽為婉約派“四大旗幟”。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四旗中號“情長”,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柳永是北宋時代大量制作慢詞的第一人,從根本上改變了唐、五代以來詞壇上小令一統(tǒng)天下的格局,使慢詞與小令兩種體式平分秋色,齊頭并進。他通曉音律,熟悉舊調,并善于吸收民間語言,明白曉暢,流傳甚廣?!胺灿芯嬏?,既能歌柳詞”(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三)。
柳永詞概括為三類:
一是表現(xiàn)男女情愛、離愁別緒。例《雨霖鈴》:寒蟬凄切……
這首詞為抒寫離愁別緒的千古名篇,也是柳永和宋代婉約詞派的代表之作。詞中,作者將他離開汴京與戀人惜別時的真情實感表達得纏滿悱惻、凄婉動人。
二是描寫都市生活的繁華。如《望海潮》:東南形勝……歸去鳳池夸。
此詞展現(xiàn)了杭州富庶繁榮、豪華闊大的都市景象。
三是抒寫羈旅行役之苦。如《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倚欄桿處,正恁凝愁。
此詞抒寫羈旅悲秋,思鄉(xiāng)懷人之情,表達了強烈的思歸情緒。
柳永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詞風細膩委婉,題材新穎開闊,善于鋪敘和使用俚俗語言,大量制作慢詞,對詞的發(fā)展起了推動作用。
第一,柳永對宋詞的題材有新的突破。柳永寫了許多描寫都市風光和歌妓生活的詞,他用彩筆一一描繪過當時汴京、洛陽、益州、揚州、會稽、金陵、杭州等城市的繁榮景象和市民的游樂情景。這方面的代表作,首推《望海潮》,詞從自然形勝和經濟繁華兩個角度真實地描繪出杭州的美景和民眾的樂事。這是他對詞的題材的一大開拓。描寫歌妓在柳永的情詞中占有極重的分量。除秦樓楚館的放蕩和等傳統(tǒng)內容外,歌妓們的溫柔多情、善解人意得到了充分的理解,“心性溫柔,品流詳雅,不稱在風塵”(《少年游》);對她們在生活中的悲喜感情,理想愿望也有真切的表現(xiàn):“萬里丹霄,何妨攜手同歸去。永棄卻、煙花伴侶。免教人見妾,朝云暮雨?!保ā睹韵梢罚╅_市民文學之先聲。
第二,柳永對宋詞的形式有新的創(chuàng)造。柳永是第一個大量制作慢詞的作家,是慢詞的真正開創(chuàng)者,并使宋詞開始由小令階段進入慢詞時期。誠如宋翔鳳在《樂府余議》中所說:“詞自南唐以后,但有小令。慢曲當起于宋仁宗朝。中原息兵、汴京繁庶,歌臺舞席,競賭新聲。耆卿失意無聊,流連坊曲,遂盡收俚俗語言,編入詞中,以便使人傳習,一時動聽,散播四方。其后東坡、少游、山谷等相繼有作,慢詞遂盛?!痹趧?chuàng)體的同時,柳永在創(chuàng)調方面也成就卓著。柳永之前的宋代詞人,多沿用唐、五代的詞牌,而柳永的慢詞則多用新調;即使詞牌與唐、五代相同,柳永在字數(shù)的多寡、句子的長短等方面常?;臃拢此^的“同調異體”。在兩宋詞壇上,柳永是創(chuàng)用詞調最多的詞人。宋代八百多個詞調中,有一百多個是柳永首創(chuàng)或首次使用。詞至柳永,體制始備。故李清照《詞論》云:“逮至本朝,禮樂文武大備,又涵養(yǎng)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變舊聲作新聲,出《樂章集》,大得聲稱于時?!?/p>
第三,柳永對宋詞的表現(xiàn)手法有新的拓展。他融合曲詞和辭賦之長,創(chuàng)造性地將賦體的鋪敘筆法移植到慢詞的創(chuàng)作之中,將鋪排式的敘事和白描式的寫景抒情結合起來,從而大大擴展了詞敘事、寫景和言情的空間,極大地豐富了詞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如其《雨霖鈴》(寒蟬凄切),創(chuàng)造了情景遞進的鋪敘模式,將敘事、寫景、抒情有機地結合起來,寫景則近景遠景相連,虛景實景結合,寫情則極盡渲染,層層推進。情隨景生,景隨情移,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第四,柳詞語言有俗有雅,雅俗兼得。他既善于將有趣的白話加入詞中,既淺且盡,構成一種市民文藝特有的俚俗色彩和平民化的表述風格,如《小鎮(zhèn)西》“意中有個人,芳顏二八?!庇帜芤云渖詈竦奈膶W素養(yǎng)使詞音律協(xié)婉,語言優(yōu)雅典麗,警句疊出,表現(xiàn)出文人詞應有的典雅的品位。如《蝶戀花》:“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绷~雅不避俗,俗不傷雅,雅俗共賞,為詞的普及做出了重要貢獻。
柳永對詞的多方面開拓,是對詞進一步的解放,使宋詞面目一新,為宋詞成為有宋一代最有特色的文學樣式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唐圭璋《唐宋詞簡釋》[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2]《詞話叢編》[M],中華書局,1986年
[3]劉揚忠、張寶坤《名家解讀宋詞》[M],山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
[4]歐陽鶴《柳永詞的特點及對我們的啟示》《中華詩詞》[A],2005年第5期
關鍵詞:柳永詞;陽剛之美;具體顯現(xiàn)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4-0021
一、剛柔相濟,彰顯大家本色
姚鼐認為,天下“至文”應是“統(tǒng)二氣(陰陽)之會而弗偏”的。然而,由于種種條件,事實上姚鼐所謂的“至文”很少出現(xiàn),偏勝總是難免。但任何一個具有成熟風格的作家,絕不會偏執(zhí)一端,或以陽剛濟陰柔,或以陰柔濟陽剛,使其風格日臻成熟:李白、杜甫、蘇軾、辛棄疾等大家無不如此。柳永作為本宋詞壇的巨手,自然也不會例外。
柳永是中國文學史上一位富有創(chuàng)作個性的詞人。談及柳永,人們大多關注他的婉約詞作,而且柳永對于婉約詞的貢獻也向來為人所稱道,連被稱為“婉約詞宗”的秦觀,也曾被蘇軾譏其“學柳七作詞”,足見其影響之深遠。不容質疑,柳詞中富于陰柔之美的詞作確屬婉約詞中的極品,然精心研讀便不難發(fā)現(xiàn):柳永詞中陰柔之美與陽剛之美是有機融合在一起的,柳詞中的陽剛之美亦別有風味,這種陽剛之美,如掣電流虹,顯現(xiàn)著無法阻擋的藝術魅力。
二、柳詞中陽剛之美內涵的界定
陽剛之美之于柳詞,既有其一般的表現(xiàn),又有其特殊的內涵??v觀柳詞,不難發(fā)現(xiàn),柳永已創(chuàng)作出許多富于陽剛之美的豪放詞作,而且柳詞在意象和意境方面,與前人相比,已有恢弘之氣,富有陽剛之美的內蘊。這是柳詞陽剛之美的一般性。而柳詞中所展現(xiàn)的本色真誠,則是柳詞陽剛之美的特殊性。
三、柳永詞陽剛之美的具體顯現(xiàn)
1. 柳永詞陽剛之美的一般性
(1)創(chuàng)作豪放詞,顯陽剛之美
柳詞給人印象較深的多是他的妓情詞,殊不知,柳永不僅為詞創(chuàng)制了長調、開拓了題材、豐富了技法,并且以“縱橫奇逸之筆,慷慨豪邁之氣”創(chuàng)作了風格多樣的詞作,顯示了陽剛之美的內蘊。這類詞如《望海潮》(東南形勝)、《鶴沖天》(黃金榜上)、《滿江紅》(驟雨初歇)、《雙聲子》(晚天蕭索)等,俱堪稱俊逸豪放之作,這些詞作舒展、大氣,涵養(yǎng)天地,極富陽剛之美。鄭文焯在《大鶴山人詞論》中曾指出:“屯田北宋專家,……長調尤能以沉雄之魄、清勁之氣,寫奇麗之情,作揮綽之聲”。鄭文焯的話,告訴我們,柳永確有陽剛之作。其中的《望海潮》大開大合,直起直落,“鋪敘展衍,備足無馀,形容盛明,千載如同當日”,將“承平氣象,形容曲盡”。這在當時都是無出其右的。詞中“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等壯景,亦非關西大漢彈銅琵琶、敲鐵綽板引吭高歌不可。柳永的《望海潮》在景色之壯美、聲調之激越、氣勢之豪雄等方面,較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都毫不遜色。而柳永作此詞時,蘇軾還未出生。《雙聲子》(晚天蕭索)更是盡顯陽剛之美:
晚天蕭索,斷蓬蹤跡,乘興蘭棹東游。三吳風景,姑蘇臺榭,牢落暮靄初收。夫差舊國,香徑沒、徒有荒丘。繁華處,悄無睹,惟聞麋鹿呦呦。
想當年、空運籌決戰(zhàn),圖王取霸無休。江山如畫,云濤煙浪,翻輸范蠡扁舟。驗前經舊史,嗟漫載、當日風流。斜陽暮草茫茫,盡成萬古遺愁。
該詞為詠史懷古之作,上片寫眼前景物,嘆世事滄桑:當年夫差統(tǒng)治下的繁華姑蘇已成一片荒丘,只有麋鹿的叫聲出沒其間,面對歷史遺跡,自然不勝感慨。下片追憶歷史詞中縱論古人得失,感情豪邁,格調高遠。其中“想當年,空運籌決戰(zhàn),圖王取霸無休”的氣勢,“江山如畫,云濤煙浪”的闊大氣象,尤顯陽剛之美。蘇軾的名句“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也受到柳永“江山如畫,云濤煙浪”的啟迪。在布局謀篇和寫景抒情上,也可見二詞相似之處。由此可見,蘇軾譏其徒“學柳七作詞”是不想學習柳永的陰柔之作,對于顯示了陽剛之美的詞作,他還是欣然接受了。
(2)意象闊大,顯陽剛之美
前人論詞,皆認為柳永的詞作只是他“依紅偎翠”的浪蕩生活的記錄,故其詞的意象和意境都有一股凄迷的色調。但如果客觀公允地評價柳詞,便可發(fā)現(xiàn),柳詞中已有許多闊大、高遠的意象,詞境也注入了一股剛猛之氣。
“唐五代的溫、韋、馮及宋初宴、歐諸賢,其詞所籠罩的是廣漠的傷春情緒。主人公多是纖弱的美女、失意的文人,活動的背景是庭院、芳徑、淺池、細柳、殘花、敗絮之類,狹小的環(huán)境、細膩的感情、脆弱的性格、敏感的神經、短小的篇幅、幽深的意境,沒有線性的事件,只是捕捉θ松的瞬間感受?!绷~雖然也繼承了這些特點,但相比之下,無論在意象的選擇上,還是意境的生發(fā)上,柳詞都顯示了一股渾厚的氣勢,極富陽剛之美。
柳詞在意象的選擇上,雖有纖細、柔弱等特點,但已出現(xiàn)了闊大之景,如:“怒濤”“江楓”“天際”“皓月”“云濤”“煙浪”“驟雨”“千里煙波”“萬里楚天”等,這些闊大之景,已有“大美”和“壯美”的氣勢;詞中的主人公也多為男人,即使是女人也是敢于追求、大膽潑辣的女性(《定風波?自春來》);活動的環(huán)境也由內而外;情感的表達也不是一味地傷感,而是注入了真誠與執(zhí)著。
以《雨霖鈴》為例?!队炅剽彙吠高^這位男子的視角,使我們看到的景物不再是殘紅落花、飛絮敗草,而是高樹鳴蟬、乍停驟雨、千里煙波、萬里楚天,即使是柳樹月亮,也不再是花園中的弱柳、閨中之月,而是曠野之柳、異鄉(xiāng)之月;其情思也不再是閨房女子的相思惜春,而是游子的浪萍難駐和仕宦之憂。
(3)意境高遠,顯陽剛之美
柳永詞中因為選擇了具有闊大、壯美的意象,詞境也隨之注入一股剛猛之氣。柳永寫羈愁離情,不是庭院深深的小景,而是登高臨遠、極目所望的闊大之景。詞人將這些闊大之景融入自己的情感,以遒勁的筆力,寫出了蒼茫雄渾的境界,詞境也因為這些闊大之景而更加開闊。
蘇軾雖對柳永有輕視之意,但對他《八聲甘州》中“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一句卻評價道:“此語于詩句不減唐人高處?!碧圃娮钣刑厣氖⑻圃姼?,而盛唐詩歌是以氣象取勝的。所謂“唐人高處”,其實就是壯美的氣象。而《八聲甘州》中高遠之景、高遠之意境,和“唐人高處”是沒有二致的。
不難發(fā)現(xiàn),柳永詞的意象和意境不是如《周易?乾卦》中所言的那種“純陽至剛”的恢弘,但在陰柔的外在形式下,其中仍有一股陽剛之氣在蠢蠢欲動,那是更為深沉的潛在力量,這種潛在力量便是內容上的陽剛之美。如《雪梅香》:“動悲秋情緒,當時宋玉應同”,《戚氏》:“當時宋玉悲感,向此臨時登山”,《曲玉管》:“隴首云飛,江邊云斷……立望關河,蕭索千里清秋忍凝眸”等,這些表面富于陰柔之美的詞句,氣象本身就極富闊大氣勢,包孕著一種生命的律動,形成了柳詞異于前人的高大博遠的境界。這種生命律動之美,正是陽剛之美。
2. 永詞陽剛之美的特殊性:本色真誠,顯陽剛之美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尊雅卑俗”幾乎成為一個常識,“俗”一直處于被排斥的地位。詞這個文學體裁,雖說“俗”是它的“胎記”,但一些文人士大夫仍不敢以俗詞示人。只有柳永,毫無顧及地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俗詞,也因此把自己的仕途給葬送了?!把拧奔词枪诺?、正的、中和的,也就是說“雅”的始終不能突破古、正的條條框框,人們不能說自己真心想說的話,不能抒發(fā)自己心靈深處的真感情。相反,在“俗”那里,卻不存在這樣一些正統(tǒng)的條條框框,人們可以發(fā)乎情,而止乎情之不能不止,所以,“俗”常常和“真”聯(lián)系在一起。而柳詞的“俗”就是柳永“真”的最好體現(xiàn)。
柳永可以毫不理會外在世界的束縛,按照自己本來的意愿行事,說明他是一個本色真誠的人。“柳永與一般的詞人不同,他不是拿詞這種形式去表現(xiàn)什么,而是自身就生活在詞的世界里,是以生命填詞?!绷酪浴罢嫒苏媛暋笔救?。他以意逆志,任性做人,任性填詞,明知不可而為之,這種由真誠所致的頑強、不屈的精神,正是幾千年來文化積淀的人類道德精神力量的一種,這種力量噴薄激烈,貫穿柳永的一生,反映在詞作中,則顯示了柳詞陽剛之美的一層特殊的內涵。
柳永現(xiàn)存詞213首,情詞149首,占全部詞作的70%。情詞中有146首是歌詠歌妓的。在中國封建社會,沒有獨立的人格,宋代時仍是鄙視。士吏不愿娶為婦,認為有辱門庭。可柳永與世俗觀念相反,他不愿把當賤民看,認為她們外貌美麗,本質純潔?!都t樓夢》中賈寶玉稱那些丫頭是水做的骨頭,柳永與賈寶玉對待女子的態(tài)度是沒有二致的。所不同的是,柳永贊美的比賈寶玉贊美的婢女地位更低賤??梢?,柳永真是真誠之至。封建官吏可以三妻四妾,閑暇時還可以“偷香竊玉”,對他們來說,“香”和“玉”只是他們玩弄的對象,根本談不上真誠。只有柳永,毫不掩飾與的親密關系:“遇良辰,當美景,追歡買笑”“忍把浮名換作淺酌低唱”;他將筆端伸向她們的內心世界,為她們訴說苦悶和哀怨,關心她們的不幸和痛苦:“一生贏得是凄涼,暗心傷”《少年游》;表現(xiàn)她們大膽潑辣、主動的愛情追求,如《定風波》(自春來);同時還表達了自己和她們在長期接觸和具有共同文藝旨趣基礎上所建立的真正愛戀:“待做真?zhèn)€宅院,方信有始終(《集賢賓》)?!彼麖男牡讗蹜僦@些歌妓,而表現(xiàn)這種感情最深刻、最具有藝術魅力的便是《憶帝京》:“也擬待,卻回征。又爭奈,已成千行。萬里思量,多方開解,只恁寂寞厭厭地。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绷缹Ω杓说恼嬲\、真情、深情,與玩弄歌妓的王孫公子的薄情、負情,形成了何等鮮明的對比!柳永完全以真誠、平等的態(tài)度來對待歌妓,絲毫沒有輕視玩弄之意。
溫庭筠也寫歌妓,但他筆下的歌妓不過是失意文人的化身,并不是要真正表現(xiàn)的對象。而韋莊詞根本是以男性為主,以寫自己為主。柳永和溫、韋相比,明顯不同:柳永因與歌妓的愛情斷送了自己功名,他把自己整個生命傾注在愛情中,為愛情忍受著上層社會的歧視,為愛情不得不做“白衣卿相”。這種不改初衷的真誠盡顯風流!為何柳永的“真誠”被人罵為“浪蕩子弟”“薄于操行”呢?不解!其實,封建官吏、士大夫混跡青樓的著實不少:周邦彥與李師師的香情艷事,人所共知;歐陽修、宴殊、蘇軾等大詞人是否出入妓館我們且不追究,但其家中蓄妓娛樂卻是百口莫辯的事實;徽宗皇帝也曾微服夜行,名妓李師師。因為皇帝和官員是至高無上的,有誰敢說一個不字,干了丑事,而頭上卻閃耀著圣潔的光環(huán),真是笑死人!
由此可見,有狎妓經歷的文人比比皆是,為何人們惟獨要苛責于柳永呢?筆者認為這只能歸功于他的真誠。這份傲視世人的真誠,如噴薄的火山,氣勢浩蕩,游走于柳永的每一個生活細節(jié),流淌在每一首詞作中――本色真誠,盡顯剛之美!
四、柳永詞顯現(xiàn)陽剛之美的原因
柳永詞呈現(xiàn)陽剛之美既有個人和社會的原因,也是詞體發(fā)展的需要,這三個因素互相交融、缺一不可。它們共同構成柳詞呈現(xiàn)陽剛之美的原因。
1. 個人原因。柳永狂放不羈、真誠率直的個性,是柳詞呈現(xiàn)陽剛之美的直接原因。一個作家的個性、人格上的某些東西,必然能從其作品中找到印記。所謂“文如其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柳永出身于仕宦之家,從小受到正統(tǒng)的儒家教育。由于受社會的影響,加上落第的打擊,柳永漸漸對傳統(tǒng)的價值觀產生了懷疑,進而與之相背離,形成了自己狂放不羈、灑脫豪邁的個性。《藝苑雌黃》中記載:
柳三變,字景莊,一名永,字蓍卿,喜作小詞,然薄于操行。當時有薦其才者,上曰:“得非填詞柳三變乎?”曰:“然?!鄙显唬骸扒胰ヌ钤~?!庇墒堑弥尽H张c擐子縱游館酒樓間,無復檢約。
所謂“無復檢約”,是指柳永強烈要求擺脫傳統(tǒng)意識和封建到的觀念的束縛,追求個性自由和精神享樂,是柳永狂放不羈性格的寫照。狂放不羈的個性融入到詞作中,便形成了柳詞陽剛之美的風格。
2. 社會原因。一定時期的審美思潮影響下的社會審美心理對柳永詞前后的反映,是柳詞呈現(xiàn)陽剛之美的重要原因。有這樣一則故事:
(柳三變詞天下詠之)遂傳禁中。仁宗頗好其詞,每對酒,必使侍從歌之再三。三變聞之,作宮詞號《醉蓬萊》,因內官達后宮,且求其助。仁宗聞而覺之,自是不復歌其詞矣。
――陳師道《后山詩話》
這則材料中蘊涵著審美心理演變時的規(guī)律。仁宗對柳詞由“頗好之”到“不復歌”這一前后態(tài)度截然不同的變化,審美評價和去取標準也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作為一個流行歌曲的欣賞者,仁宗和他的子民同樣為通俗的柳詞所傾倒,但作為統(tǒng)治者,他又不能紆尊降貴,將九五之尊的封建皇帝等同于微賤的市民的水準。出于維護最高統(tǒng)治者尊嚴的考慮,仁宗對柳詞只能忍痛割愛。仁宗對柳詞前后態(tài)度變化截然不同,是因為他與市民所持的,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審美評判標準。
但柳永豈是一個隨便任人拋棄的人?不是!柳永一旦受到拋棄,其叛逆、狂放不羈的性格便更加明顯地表現(xiàn)出來。因此,社會的原因促進了柳永狂放性格的形成,更是柳詞呈現(xiàn)陽剛之美的重要原因。
3. 詞體本身發(fā)展的需要。詞,起源于民間,無論是意象還是意境,都呈F出凄迷的色調,“靡靡之音”充塞了整個詞壇,極少例外。經唐、五代、宋初的發(fā)展,詞體不斷積蓄自己的潛力,準備有一天蓄勢待發(fā)。柳永恰是最合適的人選,他具備承擔這個任務的潛能,加之社會的原因,詞到了柳永手里,已有了鏗鏘之意。雖然并沒有徹底改變這種狀況,但他畢竟做出了大膽的嘗試,而且取得了驚人的收獲。他勇敢地承擔創(chuàng)意、創(chuàng)調、創(chuàng)法的任務,為詞的向上發(fā)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換言之,如果哪個時代沒有柳永這號人物,這種局面也會發(fā)生。也就是說,柳詞呈現(xiàn)陽剛之美是詞體發(fā)展的需要,也是詞體發(fā)展的必然結果。
在柳永詞這個藝術園囿里,既有動人春思的昌條冶葉,又有拔地倚天的奇峰怪石。柔美的佳作固是本色之調,剛美的妙品也應視為生花妙筆。我們應該肯定柳詞世界中展現(xiàn)的陽剛之美。
參考文獻:
[1] 冷成金.中國文學的歷史與審美[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2] 朱東潤.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中編第二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第三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 張松如.中國詩歌美學史[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