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送別詩名句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范 云①
洛陽城東西,長作經時②別。
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
注釋
①范云(451 ~ 503):南朝齊梁間詩人。
②經時:歷久。
簡析
送別詩蔚為大觀的時代在唐朝,而南朝詩人范云這首《別詩》,則可視為送別詩河流中通往之海的一朵小浪花。
從題目來看,詩歌內容顯然與別離相關;從內容來看,到第四句“今來”二字,卻已為回還之意?!皠e”字實在無法管住第四句詩。原因何在?《何遜集》中有《范廣州宅聯(lián)句》,此詩即為聯(lián)句詩的前四句??梢?,“別詩”二字乃后定詩名,取其前三句所含之意,也算抓住了詩的主要內容啦。
詩的首句先將我們帶到了北朝的都城洛陽之東西郊,接著告訴我們,這里經常是人們送別要做久遠之行的親友之地。
妙的是后兩句呀!這兩句借工巧的對仗與新穎的回環(huán),給我們展現(xiàn)了這樣兩幅景情交匯、意蘊豐富的畫面:當年分別的時候,漫天飄卷的雪就像春天盛開的無數(shù)花朵一般,盈盈入眼;而今回至故地,看到無數(shù)盛開的春花,卻感覺入眼的是彌天蓋地的雪花。透過這樣的景象,你能品味出離人與回鄉(xiāng)者怎樣的心境呢?
分離時,悲涼之雪景原本會引發(fā)離人悲涼之情的,而那如花的感覺,卻讓人體會到送行者傳達給離人的親情或友情的溫暖,抑或是旅途的前方給離人帶來的希望之溫暖,悲喜之情便這樣交織于“雪如花”的意境之中了!
回還時呢?盛開的春花原本能帶給回鄉(xiāng)者無盡的溫暖的,為什么卻讓其有“似雪”之感?是物是人非的現(xiàn)實讓他產生了悲涼之感,還是不見當年的送行者而心生悲凄?
于是,這兩句結構精巧、意境華美的詩,便像《詩經》中《采薇》的尾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那樣,給人留下了不盡的悲欣交集的回味。很多年后,北宋大詩人蘇軾在《少年游》中寫道:“去年相送,余杭門外,飛雪似楊花;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其中的“飛雪似楊花”與“楊花似雪”,不是跟范云這兩句詩頗為相像嗎?
與范云同時期的詩評家鐘嶸在《詩品》中評其詩“清便宛轉,如流風回雪”。從這首小詩中,你看到它清通條暢、委婉含蓄、飄逸曲折的風姿了嗎?
名句賞析
簡要描繪這首詩的后兩句“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展現(xiàn)的畫面,并體會其中蘊含的情感。
一、掌握拼音和漢字是學習語文最基本的要求,對你來說不在話下吧。(14%)
1、看拼音寫詞語,把字寫工整、勻稱。(10分)
zhān yǎng pán shān bá shān shè shuǐ 關()
jiàn
()?。ǎ?( ) 推()
cán kuì cháo fěng wán bì guī zhào 實()
()?。ǎ?( ) 山()
2、讀一讀,在正確的讀音下劃“”(2分)
①在我們家,正月里供(gōng gòng)祖像,供(gōng gòng)品很多,祭器很講究。
②劉備心中難舍(shě shè)諸葛亮這樣的人才,于是三次到諸葛亮住的草舍(shě shè),請諸葛亮出山,于是歷便有了“三顧茅廬”這個故事。
3、你會用字典這種工具書嗎?如果你在閱讀時碰到“祭”字不認識,應該用()查字法查字典,先查();如果在寫作文時遇到“水流(tuān)急”的(tuān)字不會寫,應該用( )查字法查字典,先查(?。?。(2分)
二、成語是祖國語言的精華之一,下面二道關于成語積累和應用的題,會做嗎?(6%)
1、有些成語中前后的反義詞很有趣,如“居安思?!?,你能把下面的成語填完整嗎?(3分)
聲( )擊( ?。?口( )心( ) 爭( )恐( )
古( )今( )?。ā?)顧( )盼 ( )神( )化
2、猜啞謎。
桌上放著寫有從“零”至“九”數(shù)字的十塊硬紙方塊,主持人要求猜者用這些數(shù)字方塊做出動作,各打一條成語。(3分)
甲從十個數(shù)字中撿出“七”和“零”、“八”扔在地上,主持人連連點頭。
乙撿出“四”和“五”,將“四”扔掉,將“五”裝進口袋。
丙撿出“一”,舉起來連著翻過來三次,主持人會意地笑了。
丁將“一”舉起來,將“二”拿著就走。主持人說:“你們四人都該發(fā)獎口”
(1)請你猜猜四人做出動作所表示的成語是什么?
甲 乙 丙 丁
(2)你也心有所動吧!你會用這些數(shù)字做出動作表示一條成語嗎?寫一寫吧?
動作: 成語是:
三、句子是說話、寫作的基礎,包括擴句、縮句、改句子、選用合適的詞語都是
句子練習的基本功。請動腦筋做好下面各題。(12%)
1、根據(jù)“琢磨”的不同意思造句。(2分)
①表示“雕刻和打磨”:
②表示“思索、考慮”:
2、請把下面的詞語填入句子中,使句子的意思更加明了(2分)
改變改造改正端正發(fā)揮發(fā)揚整理修理
(1)我們要( ?。W習態(tài)度,努力學習。
(2)在( )原來的材料時,我發(fā)現(xiàn)了這篇作文。
(3)我( )了對他的看法。
(4)我們要( )優(yōu)點,克服缺點。
3、把下面的句子換一種說法,不改變其原來的意思。(5分)
(1)人的才能來自勤奮。
改為反問句:
(2)人人都說廉頗是個知錯就改的人
改為雙重否定句:
(3)西湖的風景挺美麗的。
改為感嘆句:
改為疑問句:
(4)報春的大雁成行成隊地飛過江北、江南的山川和田野。
縮句:
4、中國古典文化博大精深,許多箴言名句讀來上口,又富哲理,你聽過以
下這幾句話嗎?請你讀上句補下句。3分
八仙過海,( )。 畫蛇添足,(?。?/p>
孔夫子搬家,(?。?。千里之行,(?。?。
老虎掛佛珠,(?。?。
一寸光陰一寸金,(?。?/p>
四、按課文內容或要求答題。(13%)
1、“消息”的主要特點一是 ,二是。(1分)
2、廬山云霧時而,使人終日不見;時而霧氣,。(2分)
你能根據(jù)這句話也用“時而……時而……”寫一個句子嗎?
(2分)
3、根據(jù)要求填寫古詩名句。(8分)
(1)在《示兒》中,陸游監(jiān)死前最牽掛的是(填詩句),囑咐兒子的是(填詩句) ,。(2分)
(2)中秋之夜,小紅非常想念在外地打工的爸爸,她提筆給爸爸寫信,在信中她引用了一句古詩:;恰巧,她收到的爸爸的信中也引用了一句古詩:,表達他思鄉(xiāng)之情。(2分)
(3)《送孟浩然之廣陵》中表達詩人惜別之情的詩句是:,
。像這樣的送別詩你還能默寫一道嗎?(2分)
(2分)
五、課外閱讀。25%
(一)11%
()此外,還有柳浪聞鶯、花港觀魚、三潭印月等十景。
()杭州的美,集中在風景如畫的西湖。
()西湖的春、夏、秋、冬這四季中有不同的湖光山色。
(),后湖荷花亭亭玉立。
(),山上山下丹桂飄香。
(),蘇提白堤挑紅柳綠。
(),孤山一帶臘梅怒放。
1、根據(jù)人們平時的用詞習慣,把“春、夏、秋、冬”填入下面括號里,再聯(lián)系句子,把詞語填在短文的橫線上。(4分)
?。ǎ〕酰ǎ≈伲ǎ∩睿ǎ?/p>
2、寫出下列各詞的近義詞。(3分)
() 怒放() 集中()
3、將上面排列錯亂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順的話,在(?。├飳懮闲蛱?。4分
(二)?。?4%)
一、四顧山光接水色,憑欄十里支荷香――有效引航
1.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展經典
營造校園環(huán)境,打造儒雅書香環(huán)境,“讓每一塊墻壁都說話,讓每一寸土地都育人”。在我們學校的校園里、教室外墻上都張貼著詩人畫像、名詩名句;草坪、花圃的柵欄、消火栓等上都寫上了詩意的語言,讓學生時時刻刻與孔子、孟子、屈原、李白、杜甫等古代先賢對話,讓校園處處都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2.保證時間誦經典
我充分利用好誦讀課,指導學生閱讀經典詩文;每節(jié)語文課前三分鐘,背誦經典詩文;讓學生沐浴在中國經典文化的長河之中,受到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發(fā)動家長積極支持經典誦讀活動,讓學生人人擁有經典讀本,保證學生每天誦讀經典的時間不少于30分鐘。
3.課堂教學滲經典
語文教學承載著對學生進行思想引領和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語文教材中選用了較多的經典詩文,各單元也安排了相應的主題,在教學中我又結合單元主題,補充了相應的經典。如學習了《木蘭從軍》,讓學生背誦《木蘭辭》,讓經典滲透在課堂中。
二、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多讀多背
傳統(tǒng)經典詩文,語言精練,對仗工整,具有節(jié)奏美、韻律美的特點,非常適合學生誦讀,一卷在手,朗朗上口。在教學實踐中,我主要嘗試運用了以下幾種方法。
1.挖掘教材,實現(xiàn)“法”的引導
小學語文教材中選編的詩文都是歷代名篇佳作,不僅內涵豐富,而且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很強的藝術感染力。首先讀懂教材中的經典。以教材中的經典為載體,教會學生學習經典的方法,并運用所學方法讀懂經典,運用經典。其次結合教材補充經典。教學中我還適時、適量地為學生拓展經典內容,讓學生誦讀、積累,拓寬孩子們的視野,激發(fā)孩子們學習經典的興趣。如引導學生感嘆時間如流,光陰易逝,便讓學生廣泛收集珍惜時間的經典詩詞,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辈⒃谡n堂上進行交流,積累惜時經典名言。
2.引導巧背,實現(xiàn)“量”的積累
古人云:為文之道在于厚積而薄發(fā)。小學生只有背誦大量的經典詩文,實現(xiàn)“量”的積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詩文的精華,得到經典文化的浸潤,從而豐富自己的語言。在教學中我主要用以下幾種方法引導學生巧背,實現(xiàn)“量”的積累。
(1)表演背
經典詩文不是無情物,根據(jù)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讓他們在背誦時,加上適當?shù)恼Z氣和動作,邊背誦邊表演,增加對經典詩文的理解,從而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
(2)據(jù)意背
據(jù)意背是根據(jù)詩的內容進行分類背誦的一種形式。如將詩分為寫景詩、敘事詩、抒情詩、言志詩等,每一大類還可分成若干小類。如“觀自然風光,游山水園林”類的寫景詩:《西湖》《山行》等;“友情難忘、友誼天長地久”類的“送別”詩:《別董大》《贈汪倫》等。引導學生據(jù)意背能促使他們分類清,背得多。
3.開展活動,實現(xiàn)“趣”的激發(fā)
心理學家指出,興趣是在過去的知識經驗愉快積累的基礎上形成的,使人樂于積極而持久地接觸、認識某一類新事物的一種意識傾向。經典詩文誦讀訓練的關鍵是激之以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好老師。
借助傳統(tǒng)佳節(jié)開展活動。春節(jié)、元宵、中秋、端午、重陽等都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佳節(jié),為慶祝傳統(tǒng)佳節(jié)可發(fā)動學生收集有關的經典詩文,或摘抄,或交流,或辦手抄小報。讓學生在慶祝傳統(tǒng)佳節(jié)過程中,既了解了我國傳統(tǒng)佳節(jié)的來歷、風俗習慣,又積累了經典文化。
三、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收獲碩果
1.小荷初露尖尖角――學生獲益多
經典詩文的背誦已然成了我班學生的一種時尚,這樣的耳濡目染是可喜的: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中學生知道了該如何學習;在“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中學生懂得了孝敬父母;在“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中知道了怎樣做人;在“人心齊,泰山移”“眾人拾柴火焰高”中懂得了團結合作的重要……通過反復吟誦,引領了師生的思想,凈化了師生的靈魂。
2.墻內開花墻外香――家長反映佳
我班的經典詩文誦讀活動引起了家長的強烈關注,學生的變化讓家長們喜上眉梢。他們也加入到孩子的誦讀活動中,手捧經典,有滋有味地同孩子們一起閱讀,一起品味,讓書香飄滿家庭。有的家長說:“誦讀了《弟子規(guī)》,孩子在家越來越孝順、有禮貌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