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搶奪犯罪新特點問題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盡管自*2以來全國發(fā)出打擊“兩搶”犯罪的通知,并在各地進行了持久的專項整治行動,但搶奪犯罪目前仍是危及人們正常生活的多發(fā)性犯罪,甚至隨時危及公民的生命和健康,隨著形勢的發(fā)展,搶奪犯罪又出現了一些新特點,同時辦理此類案件在適用法律上也遇到了一些新的情況。
一、當前搶奪犯罪的新特點
由于搶奪犯罪容易得手,獲利又快又多,并且隱蔽性強,犯罪分子懷著有利可圖的僥幸心理,大都擠身參與此類犯罪,隨著形勢發(fā)展和犯罪方法的傳播,犯罪分子為逃避打擊,逐漸形成了一些新的特點:
1、組織性更強,主要表現在:①由單個人作案向團伙作案轉變;②由交叉的松散型作案向穩(wěn)定結伙集聚型作案轉變;③有多種專門的銷贓渠道。2、異地作案:狡猾的犯罪分子為躲避打擊,往往都不在其居住地作案,而是到周邊城鎮(zhèn)作案,打一槍換一個地方,與警方捉迷藏。3、方法翻新,更加猖狂,主要表現在:①選擇在白天或上下班作案;②在人多或集市處作案;③搶奪不成便搶劫。
二、辦理此類案件存在的問題
1、犯罪數額難以確定,有些案件無法打擊。由于搶奪罪是以數額予以定罪量刑的,但當前搶奪犯罪分子組織嚴密,采取異地作案,犯罪得手后迅速返回,被害人又不報案,贓物無法追回,更有甚者,雖然掌握了犯罪分子多次搶奪作案的事實,但由于各種原因,贓物價值難以確定,造成了無法定罪打擊犯罪的局面。
2、搶奪致人重傷、死亡的定罪處罰有待明確。由于犯罪分子大白天在人多聚眾處作案,或者因用力邊猛致被害人受傷、死亡,或者因奪路逃跑時致他人受傷、死亡,是數罪還是一罪,是過失犯罪還是故意傷害觀點不一,而最高人民法院解釋:“同時造成被害人重傷、死亡后果等,依照處罰較重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與法無據,顯然不妥。
3、搶奪轉化為搶劫的“暴力”難以界定。法學理論界認為:搶奪轉化為搶劫中“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脅是指搶奪人實施的足以危及他人身體健康或者生命安全的行為,或者將要實施這種行為相威脅,情節(jié)嚴重”,但是目前搶奪犯罪分子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毀滅罪證所使用的暴力是各種各樣的,每個案件的情形又不一致,“暴力”程度無衡量標準,實際辦案中對“暴力”程度難以界定。
三、建議
鑒于以上情況,建議司法機關完善和出臺相應的司法解釋,制定規(guī)范的、可操作的規(guī)定或辦法,確保準確及時、嚴厲打擊搶奪犯罪。
1、明確對有證據證明在一定范圍內搶奪作案多次,而數額無法確定的犯罪分子,以搶奪罪定罪處罰。首先,搶奪犯罪是一種強力奪取財物的犯罪,不僅是對財物的強占,同時其強力行為也是對人身安全的一種潛在威脅;其次,多次搶奪行為就其社會危害程度而言,無疑是非常嚴重的,應當屬非刑罰處罰不足以戒其性的情形,這與犯罪的“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本質特征亦是相符的。
2、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搶奪案件的解釋明確對搶奪致人重傷、死亡的情形,應當區(qū)別對待予以定罪。其一:犯罪分子對其使用強力可能造成被害人重傷、死亡,仍然實施搶奪,顯然是對被害人重傷、死亡的結果持放任態(tài)度,屬故意犯罪而非過失犯罪;其二,犯罪分子搶奪完成后迅速逃離時而致他人受傷、死亡的,因其搶奪行為已實施完畢,其搶奪與逃離致人受傷、死亡是兩個不同的犯罪行為,顯然應區(qū)別情形予以數罪并罰。
3、對搶奪過程中為窩藏財物而當場使用暴力的,以搶劫罪定罪處罰。首先,這種情形的轉化與拒抗抓捕、毀滅罪證的轉化不同;其次,搶奪是一種強力奪取財物的財產型犯罪,犯罪分子在窩藏財物時當場使用暴力,顯然其強力程度是在不斷地增加,其結果顯然是一種當場使用暴力手段當場劫取財物行為,應等同于搶劫罪的犯罪構成,以搶劫罪定罪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