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鄭淵潔童話論文:名家童話創(chuàng)作主題簡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文作者:張煥霞1張朝榮2作者單位:1蘭州工業(yè)學院社科系2涇川縣玉都中學
關注情感,重視培養(yǎng)兒童的道德素養(yǎng)
在實踐中,提高少年兒童道德素養(yǎng)必須從形成必要的道德習慣和道德品質(zhì)入手。古人語:“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币氚押⒆优囵B(yǎng)成對祖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必須讓他們從小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而這決非某一個人或某一件事所能起到?jīng)Q定作用的,需要多方面的積極配合。鄭淵潔一直在培養(yǎng)兒童道德素養(yǎng)上努力著,他通過真善美的主題思想和積極向上的人物形象極力吸引并影響孩子,使他們在閱讀欣賞作品時能潛移默化地在思想品德等方面受到啟發(fā),同時在品質(zhì)、情操、精神等方面受到感染與陶冶。
《蛇王淘金》中,阿奔被視為家人的“掌上明珠”,從轉(zhuǎn)世來到人間的那天起,就過著被家人、親朋好友千呵萬護、前呼后擁的金貴生活,生怕他受到一丁點兒的傷害。然而,世事難料,阿奔在某天上學的路上突遇綁架,歹徒以此要挾勒索阿奔的家人五萬元。生命危機之時,阿奔一家如雷轟頂,為阿奔的生命安危他們火上眉頭;為無處籌備勒索款又捶胸頓足。正當無奈之際,桌上魔力般地突現(xiàn)阿奔在意念中運送給家人的五萬元。救人要緊,迫不及待之際,爸爸媽媽起了動用“天上餡餅”的念頭,奶奶卻擲地有聲地說道:“這錢不能用?!彼靼?,不是自己的錢,不能用,人生最寶貴的不是金錢而是正直純真的良心。奶奶一句話,如醍醐灌頂,及時澆滅了媽媽情急之中“挪用”巨款的念頭?!渡咄跆越稹分校T如此類的溫情教育和道德警世描寫隨處可見,這不僅能使孩子們在閱讀過程重享受童話的樂趣,而且對他們身心素養(yǎng)的提升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活車影帝》中,“活車”競選參加《世紀車戰(zhàn)》的拍攝而一舉成名后,活車的主人不忘舊情,第一時間宴請謝恩活車病危時獻血給它的藍大褂———一個知恩要圖報的淺顯道理躍然紙上。無論是正面描述,還是反面強調(diào),鄭淵潔旨在告訴孩子何為美德,何為丑惡。他不說教卻勝似說教地培養(yǎng)了孩子助人為樂、知恩圖報、正義坦然、懲邪治惡等高尚品質(zhì)。
鄭淵潔除了注重兒童品德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提升外,也不忘對兒童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在那個文學服從于道德的年代,平等民主等思想意識已經(jīng)躍然于作品中。他珍視普通人的感情,認為是最善良最純潔的情感;他關注普通人的苦難與痛苦,并給予他們極大的關懷。他儼然是普通百姓的代言人,替他們說著心理話,并為他們悄然安排一個令人欣然接受的大團圓結(jié)局。鄭淵潔的童話中彌漫著濃烈的人文關懷氣息,他也在作品中構建了一個溫情脈脈的愛的世界:有關于人類的愛,比如對孩子的關心與愛護;有關于自然的愛,比如對地球、生態(tài)等的保護;也有關于世界的愛,比如隨處可見的對和平的呼喚。還有,他作品中那些關于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既有的情感關聯(lián)和精神協(xié)調(diào),都能深入觸及到人生的精神需求和終極目標。在《舒克和貝塔歷險記》這樣一部純兒童品位的作品中,他也不忘對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警醒與呼吁。主人公皮皮魯意識到,是“砍伐森林、開墾荒地、過度放牧,打亂了人類生活和自然資源的持續(xù)供應,也影響到整個自然規(guī)律的改變。“”他有責任將地球的這一嚴重情況告訴全國的孩子,告訴全世界的孩子。提醒他們從不負責任的前輩手中接過地球時,要力爭恢復地球的本來面目,把被父輩們毀得不成樣子的地球修復后再傳給父輩的孫子孫女們。”讀他的童話,猶如徜徉愛的海洋,那良好的道德,優(yōu)秀的品質(zhì),美好的愿望,于無聲處滋潤兒童幼小的心田。當今社會,鄭淵潔童話中的溫情世界,不僅能給予單純幼稚的心田以慰藉與愉悅,促進人際物我之間的溝通與親善,還能啟發(fā)人們思索生命的意義和目的,追求合理的人生和理想的社會,在審美教育和精神建構上具有不可低估的積極意義。
挖掘自我,注重培養(yǎng)兒童個性
培養(yǎng)兒童個性,是兒童文學的一個重要功能?!皟和纬蓚€性的核心是‘自我意識’,注重兒童個性就要保護和發(fā)展兒童的自我意識,鼓勵找到自我,尊重自我進而培養(yǎng)健全人格?!盵2]在傳統(tǒng)兒童作品中,兒童更多時候像一個作者用沾滿自己思想與情感的小刀一刀一刀雕刻出來的小泥人,他們?nèi)鄙偕鷻C與活力,更缺乏獨立人格與自由思想。而貫穿鄭淵潔幾乎每一部童話的卻是對孩子的百般體貼和絕對理解。皮皮魯、魯西西、蛇王阿奔等,通常都不喜歡接受呆板的學校教育,不愛寫作業(yè),淘氣、大膽、逞能,喜歡幻想,喜歡爬樹,不會算術;但他們勇敢、善良、聰明,懂得用真心去幫助朋友。他們也許不擅長古板的教育體制規(guī)定孩子們掌握的一些東西,但他們具有一顆純樸童子之心,更重要的是他們都能健康快樂地生活和成長。一個世故的大人也許會擔心,他們長大了該怎樣適應社會?然而,一個按照孩子們的意愿和方式建立起來的世界一定會比大人們統(tǒng)治的已知世界更糟糕嗎?這正是作者的暗示所在。鄭淵潔還從反面入手,斥責約束、阻礙孩子們玩耍的現(xiàn)行制度,對現(xiàn)行說教的、不公正的、恪守成規(guī)的教育制度,他曾一語中的地宣告過:“學習的訣竅是忘記書上沒用的東西”、“最沒出息的寫作是死守文法”、“好教師用50種方法教一個學生,差教師用一種方法教50個學生”。
鄭淵潔千方百計為“差生”正名,實際上也是對兒童天性的尊重。他筆下的人物不但是“差生”,而且拒絕成為好學生,以在呆板的教育制度下當“差生”而自豪!作品傳達了一種現(xiàn)代教育觀點,即“發(fā)展兒童的自我意識”。正如一位讀者所言“:鄭淵潔的童話為70年代人打開了一扇門,這門里的表演有的精彩,有的一般。不過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用童話這種文體,塑造了70年代人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方式,我們成為共和國第一代有自我意識的人,我們甚至用鄭淵潔作品的話來和大人們‘還嘴’。因為有了鄭淵潔的童話,刻板的教育并沒有完全控制我們,我們讀到了很多不同的想法。當我們在現(xiàn)實中受到挫折時,至少可以躲到皮皮魯?shù)摹跈弧笕ク焸!痹谝呀?jīng)成客觀現(xiàn)實,暫時無法挽救和徹底改革應試教育的陰影下,很多孩子靠鄭淵潔的童話,恢復了在應試教育鋤刀下被砍得七零八碎的自信心、自尊心,還有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