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av毛片亚洲_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_一级片黄色视频播放_日韩免费86av网址_亚洲av理论在线电影网_一区二区国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99人人更爽_精品少妇人妻久久免费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巴別塔重建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巴別塔重建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能與黑暗相匹配的光明。――海德格爾

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狄更斯《雙城記》

1.第一座巴別塔

《舊約》的《創(chuàng)世紀》一章里講了這么一個“巴別塔”的故事:“那時,天下人的口音,言語,都是一樣。他們往東邊遷移的時候,在示拿地遇見一片平原,就住在那里。他們彼此商量說,來吧,我們要作磚,把磚燒透了。他們就拿磚當石頭,又拿石漆當灰泥。他們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耶和華降臨,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耶和華說,看哪,他們成為一樣的人民,都是一樣的言語,如今既作起這事來,以后他們所要作的事就沒有不成就的了。我們下去,在那里變亂他們的口音,使他們的言語彼此不通。于是,耶和華使他們從那里分散在全地上。他們就停工,不造那城了。因為耶和華在那里變亂天下人的言語,使眾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別(就是變亂的意思)?!?/p>

這是巴別塔的第一次倒塌。

雖然巴比倫人的這次嘗試失敗了,但這是一次不朽的嘗試,它的意義比人類登上月球的意義還要重大得多。

2.第二座巴別塔

人類并沒有因為這次失敗停止建造巴比倫塔,而是以一種更深沉,愚公移山般的精神,繼續(xù)默默地建造新的巴比倫塔。

在第一次失敗中,人類吸收了教訓:語言不能混亂。所以,人類慢慢發(fā)展出一種概念式、分析式的語言――形而上學語言,這正是一種可以減少混亂的語言。

從柏拉圖以降,又經(jīng)過了幾千年,西方哲人一代代地往巴比倫塔上添磚加瓦。

直到上世紀初,一位巨人橫空出世了,他就是尼采。尼采把主體的意志推到了極致,尼采把形而上學推到了極致。

尼采爬上自己最終建好的巴比倫塔上高呼:“上帝死了!”

尼采代表“主體”站到了有史以來最高的位置,但出乎意料的是。人站得越高,卻摔得越痛。正在最得意的時候,尼采從通天塔上掉了下來。掉下來后的尼采在臨死前曾抱著馬頭痛哭,這與尼采的權(quán)力意志似乎有著某種矛盾,這是否意味著尼采舍棄了權(quán)力意志,回歸到人間來了呢?這可能是一個永遠也解不開的謎。

這是巴比倫塔的第二次倒塌。

3.對尼采的批判――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

對于尼采的反思,海德格爾進行得最徹底。

主體站得太高不行,那么主體站低點,又是什么局面?

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正是這條道路的一次嘗試。海德格爾甚至從自己的字典里刪除了“主體”這個詞,而代之以“此在”(或稱緣在,Dasein)。相應(yīng)于客體世界,就是“存在”?!按嗽凇辈⒉皇鞘恰按嬖凇钡穆訆Z者,“此在”是“存在”的看管者。

令人奇怪的是,人站得越低了,卻反而擁抱了世界。海納百川,因為它是最低的,最謙恭者成了最高貴者。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開創(chuàng)了重建巴比倫塔的一個新的可能,這個待會再說,先說第三座巴別塔。

4.第三座巴別塔

在自由主義方面,伯林提倡文化的多元,認同“相對主義”。施特勞斯對“相對主義”進行了批判,并對“自然法”進行了回歸,回歸到柏拉圖的“哲人王”理論。

在政治哲學方面,施特勞斯同樣對施密特進行了批評,批評他對自由主義的批判不夠徹底。仍然以“自然”為批判武器,施特勞斯提出偉大號召:回到古希臘,追求自然正當(美好生活)。

至此,施特勞斯建造了第三座巴別塔,這是一座打著“自然”旗號的巴別塔。

5.對“自然法”的批判――以伊拉克戰(zhàn)爭為例

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其實已經(jīng)否定了施特勞斯的“自然法”理論,只是沒人注意到。印順導師在《成佛之道》中說:“我空,所以法也是空的?!闭\哉斯言!在海氏的存在主義里,主體已經(jīng)消融在“存在”之中,成了某種程度上的“我空”。法是我理解的法,我都空了,法當然也跟著空了。所以,在海氏的存在主義里,施特勞斯的“自然法”理論已經(jīng)消融。或者說,海德格爾以一種提前的方式批判了施特勞斯的“自然法”理論。但是,我們還要以一種更現(xiàn)實的目光對“自然法”進行批判。

李強先生認為,以施特勞斯為導師的“新保守主義”對這場伊拉克戰(zhàn)爭負有責任,這我是贊同的。如果“自由民主”是“自然”的,那么強迫伊拉克人民接受“自然”無疑也是自然的,正當?shù)?。誠然,我們也認為薩達姆是窮兇極惡的。但是,在薩達姆的利爪已經(jīng)磨平,在和平手段尚未窮盡,在沒有聯(lián)合國授權(quán)的情況下,美國為了自身的利益,以大規(guī)模殺傷武器為借口,以911恐怖襲擊為招牌,以“輸出自由”為名,對伊拉克國家進行了攻擊。我認為,即使這場戰(zhàn)爭實質(zhì)上有利于伊拉克人民,但是我們更應(yīng)當看到這場戰(zhàn)爭的另一面。這場戰(zhàn)爭顯露了美國某些政客“自負”的一面,這種“致命的自負”必將給國際社會和美國本身帶來危害。

這種“自負”我們是似曾相識的,在中世紀加爾文的臉上,在柏拉圖訴說“哲人王”的時候,在施特勞斯訴說“自然法”的時候,甚至在劉小楓先生的《刺猬的溫順》中。

我們先與柏拉圖對話。我認為,民主的雅典宣判了蘇格拉底的死刑,這個事件給柏拉圖造成了重大的影響,所以柏拉圖一直對“多數(shù)人”抱有戒心,并發(fā)展了一套“哲人王”的理論,并以蘇格拉底之口說出,曲解了蘇格拉底。在某種程度上,《理想國》的蘇格拉底是柏拉圖的蘇格拉底,而不是本真的蘇格拉底。在我的印象中,蘇格拉底是謙恭的。雖然他知道自己也許在城邦中是最聰明的,但他更知道,自己也就高明這么一點而已,所以他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無所知”。再者,蘇格拉底是平民化的,為了躲避家里的河東獅吼,為了尋求真理,四處找人說話。這樣一個平實的老頭,怎么可能自認為是高人一等的“哲人王”?第三,蘇格拉底是真誠的,不會搞什么“微言大義”。蘇格拉底是不怕死的,不用搞什么“微言大義”。他甚至放棄了逃跑的機會,臨死還殺了一只雞來鳴謝城邦。

與柏拉圖對話完,再來與施特勞斯交流。我對施特勞斯的一點疑問是:“何謂自然?由誰來定義自然?人認識的自然是否是真正的自然?不同人的自然之間是否有對話的必要?不同的自然之間是否有交集?”施特勞斯先生與柏拉圖的“自負”是一脈相承的。柏拉圖宣揚“哲人王”理論,在隱約間,自己代表了哲人王。施特勞斯先生宣揚“自然法”,在隱約間,自己代表了自然,為自然立法。這種哲人式的“自負”還僅只是哲人的“自負”,但當這種“自負”落到實處的時候,這種“自負”就總是要帶上一股血腥味,如柏拉圖的稱許斯巴達,如加爾文的燒死異見者,如美國的“輸出自由論”。

施特勞斯先生的“自然法”理論致命的一個弱點是:哲人的“道德自許”。當柏拉圖宣揚“哲人王”理論時,他自許為哲人王,并把人分為所謂“金、銀、銅”幾等;當施特勞斯宣揚“自然法”時,他自許自己懂得“自然”,高人一等,甚至為了自己“哲人王”的安危,更是挖掘出一套所謂“微言大義”,神秘兮兮的,其實說穿了也沒什么東西,不就是說哲人應(yīng)該明哲保身,要當溫順的刺猬罷了。

這里我想著重指出,研究哲學的人并不一定就是善良的人,這兩者甚至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另外,如果有人在自然面前自許為代表,那必將遭到自然的嘲笑?!叭祟愐凰伎?,上帝便發(fā)笑”,這句有相對主義(或虛無主義)傾向的話,在這里卻發(fā)出了絕對主義式的置問。

當然,批評歸批評,蘇格拉底的死,我們不能忘記,“多數(shù)人的暴政”,我們不能忘記。但除了“微言大義”方式,我們還可以設(shè)想一條新的辦法,即哲人去真誠地教育平民,以一傳二,以二傳四,如此指數(shù)階的速度增長,平民也就大部分變成了哲人。哲人與平民的鴻溝被抹平后,就不存在“多數(shù)的暴政”這個問題了。所以,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是訴諸教育。我認為,哲人如果自以為是什么“哲人王”,搞起所謂“微言大義”,倒反而是更危險的,自己活得也不爽快,不本真。

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第三座巴別塔也已經(jīng)倒了。

6.纏上柏拉圖了

剛才那兩座巴別塔,我們對比一下,會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

尼采的形而上學可以追溯到柏拉圖,施特勞斯的“自然法”也可以追溯到柏拉圖的“道德自許”。這兩座巴別塔,居然都與千年前的這位哲人有關(guān)。

這個現(xiàn)象實在十分有趣,我們能否從中悟出點什么呢?

7.在相對主義的廢墟上建造新的巴別塔

為了對治“形而上學”,我們必須引入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為了對治“道德自許”,我們必須引入“當前罪惡態(tài)”的思想。為了建造新的巴別塔,這兩者夠了嗎?

7.1當前罪惡態(tài)

所謂“當前罪惡態(tài)”,說的是,我們目前并不是慈悲的,也不是智慧的。我們是貪嗔的,我們是愚癡的。我們是有限的,我們不是“哲人王”,我們也不是“自然”,我們只是人,有限的人。

“當前罪惡態(tài)”并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不斷變化的,可以不斷向善良慈悲發(fā)展的。“當前罪惡態(tài)”訴說的是此在歷史的某種當下狀態(tài),是一種真誠謙恭的姿態(tài)?!爱斍白飷簯B(tài)”認識到自己的“罪惡”,認識到自己的有限,從此走向“救贖之路”。但這條路又是無比漫長的,甚至在此生是不可到達目標的。

“當前罪惡態(tài)”認為在世俗人間,沒有“真善美”十分圓滿的人。在這意義上,這個概念與基督教的“原罪”是十分類似的。佛教的《楞嚴經(jīng)》里也寫道:“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泄佛密因輕言未學。唯除命終陰有遺付。”

但是“當前罪惡態(tài)”與基督教的“原罪”還有一點細微的區(qū)別是,基督教一般認為人只能永遠是罪性的,而“當前罪惡態(tài)”認為,經(jīng)過十分漫長的修行,我們甚至可以成為一個最圓滿的人。所以,這個概念根本上是來自于佛法的。

“當前罪惡態(tài)”與“道德自許”的區(qū)別

“道德自許”者,正如我們上面說到的柏拉圖,施特勞斯等哲人。另外,中國的士大夫也往往會有道德自期的問題,薛涌先生最近的文章也批評了許悼云先生的士大夫情節(jié)。相對于“道德自許”,“當前罪惡態(tài)”強調(diào)自己的罪惡性,強調(diào)自己的平民性?!暗赖伦栽S”者的錯誤就在于他混淆了自己當前的狀態(tài)和自己未來可能的狀態(tài),混淆了“所是”和“應(yīng)是”,混淆了學問與實證。

“當前罪惡態(tài)”與“沉迷罪惡”的區(qū)別

相對于“沉迷罪惡”,“當前罪惡態(tài)”強調(diào)自己的可救贖性,而不是沉迷于罪惡之中,不知覺醒。我有時宣揚“素食”,經(jīng)常會受到別人的笑話和攻擊,有一種典型且自以為有力的攻擊是:“我們一呼一吸,都在吃蟲子。既然我們每天都在吃蟲,所以我們免不了要吃肉。”作者的邏輯就是:我們現(xiàn)在是壞人,所以我們只能永遠是壞人。確實,我們每天都在吃蟲子,佛也說過一碗水里有八萬四千蟲。但不能因為我們現(xiàn)在的罪惡,就認為我們只能永遠處在罪惡之中。人的一個主要特點就是,人是能進行自我反省的。

7.2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

剛才對第二座尼采的巴別塔批判的時候,我們已經(jīng)引入了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那么,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是否可以用于建造新的巴別塔?

在張祥龍老師的《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一書里,海德格爾、龍樹中道和中國天道,都成了某種超越語言的語言(或稱“大言”)。海德格爾也曾說過:“這個本性應(yīng)提供一種保證,使歐洲和西方的說與東亞的說以某種方式進入對話;在此對話中,從一個共同的本源中涌流出來的東西在歌唱著。”如果這個斷言成立,那么人類又獲得了一種新的共同的“語言”――“大言”,這是否意味著人類又有了建造下一個巴比倫塔的契機?張祥龍老師在書后結(jié)語中說到:“讀者是否能感受到,一個雖然還處在邊緣的、但卻有著巨大潛力的思想可能性正在到來?這指的是中西和東西思想進行微妙的和勢必重塑雙方的對話可能性?!?/p>

這個可能性正是建造新巴比倫塔的可能性。

是的,我們已經(jīng)聽到了這種聲音。但似乎,存在主義還缺點什么呢?我們還能做些什么,我們還能為這種可能性做出點什么?

“存在主義”超越了善惡二元對立,“存在主義”因此在某種意義上成了“相對主義”的根源。在存在主義中,還有沒有絕對價值?在存在主義中,善惡如何區(qū)分?這是一個大問題。

有人問陳嘉映:“你在哲學領(lǐng)域最關(guān)心的問題是什么?”,他的回答是:“如果用一個問題來概括,就是在不用一個絕對標準來衡量時,我們怎樣才能不陷入相對主義”。

張祥龍老師的《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一書358頁對此也有一段精彩的表述:“在當今這個‘后工業(yè)化’、‘后冷戰(zhàn)’、‘后哲學’的時代,反形而上學是個趕濫了的時髦,而真正的難處在于不避開終極問題地消解掉形而上學、包括宗教形而上學的終極觀,增進我們對于人生在世本身的領(lǐng)悟?!?/p>

存在主義,還有沒有絕對價值?這確實是一個大問題。

為了繼續(xù)對這個問題進行思考,我們再看看張祥龍老師的書。

張祥龍對印度奧義書的“梵我合一”進行了如下的批評:“期望通過根本超越人的世間生存狀態(tài)而在瑜伽”。張老師在引言中說得更詳細:“然而,我們?nèi)钥梢栽谶@種體證中隱約地感受到一種新的二元區(qū)分,即一個由瑜伽修行功夫達到的更高級的超越世界和一個由日常經(jīng)驗和名相經(jīng)驗維持的世俗世界的區(qū)分?!庇纱藢﹁べこ绞篱g的批評,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張老師的一個看法:應(yīng)該是更純粹的“即入世而出世”。

到了這里,我們也可以發(fā)現(xiàn)張祥龍老師的一點不足,問題就在這個“即入世而出世”上。張老師認為海德格爾思想和中國天道都達到了“即入世而出世”。但是,我們注意到,這里的“入世”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張老師這里的“入世”指的是哲思與生活的和諧存在。而在佛教意義上的“入世”,一般指的是到世俗中去濟世利生。

以佛教意義上的“入世”來看,海德格爾做到了“即入世而出世”嗎?中國天道達到“即入世而出世”了嗎?這兩個答案都是否定的。海德格爾的生平是簡單的,是學院式的,類似于康德的,在某種意義上是“逍遙”的。另外,海德格爾還有一個問題,他在納粹時期的某些言行敗壞了他作為一個存在主義哲學家的聲譽。對于中國天道,尤其是老莊一系的天道,劉小楓也曾做過激烈的批評,他認為這是一種“逍遙”,而不是一種“拯救”。海德格爾和老莊充其量只是達到了“實證”,并沒有達到佛教意義上的“入世”。當然,相對于其它哲學家理論與實踐的脫離,我們更欣賞海德格爾和老莊的“實證”。

那么,能不能找出一個思想既有存在主義的方法,又有“拯救”的概念呢?

這就是佛法,包含龍樹中道的佛法。

張祥龍老師在龍樹中道與海德格爾思想的對比中,忽略了一個事實,龍樹菩薩闡述中道義的當機對象是小乘圣者和部分大乘圣者。而小乘有小乘的戒律,大乘也有大乘的六度四攝,他們共同的特點是“慈悲”(雖然有大小之分)。正如羅素所說的,當知識和愛把他往天堂上牽引時,對苦難人民的同情又把他拉回了人間。正是因為“慈悲”,“出世”與“入世”才能達到完美的統(tǒng)一,才能真正做到“即入世而出世”。

泰戈爾在《故事詩無上布施》里呼喚道:“我以佛陀的名義求你布施,喂!世人們,誰是醒了的?”

醒醒,讀者朋友們!泰戈爾是在對我們說話。我們醒了嗎?

大乘佛教告訴我們要發(fā)菩提心,要“悲智雙運”,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海德格爾和老莊在智慧的道路上走了很遠,但是他們的慈悲心都不夠。在這個意義上,我敬仰德蕾莎修女更甚于海德格爾。

所以,“慈悲”正是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所缺少的東西。由慈悲故能入世,由慈悲故能“即入世而出世”。

7.3西方的慈悲

帶著這個思路,我們回溯一下西方的近代思想史,看是否有西方哲人注意到“慈悲”的問題。

當尼采高呼:“上帝死了”的時候,在俄羅斯蒼茫遼闊的地平線上,彳亍走來一位臉色蒼白的思拷者,他帶著休謨式懷疑的眼神一路問道:“如果上帝死了,那道德如何可能?”

好象是為了驗證他的置問,二十世紀爆發(fā)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人性惡的一面得到了最極致的表露。

奧斯維幸之后,人類還有詩的存在嗎?這是一個巨大的問號?!吧n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F(xiàn)在,蒼天確實已經(jīng)死了,“甲子”又是哪一天呢?人們不禁要問。

二戰(zhàn)以來,又一批新的倫理學家,神學家不得不面對這個問題。

倫理學家麥金太爾《AfterVirtue》這本書的書名道出了作者本人的追求。這個書名有兩層含義,第一層是我們處在美德之后,第二層次是我們應(yīng)該追隨美德。

神學家蒂利希引入了“終極關(guān)懷”的概念。他認為我們有三種存在性的焦慮:1、對命運的死亡的焦慮;2、對空虛和無意義的焦慮;3、對內(nèi)疚和有罪感的焦慮。蒂利希提出的解決方法就是要拿出存在的勇氣,具體來說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投入集體里面。第二種方法,象存在者一樣肯定自我。但這兩個辦法都有點極端,最好的辦法是投入宗教。上帝就是“存在本身”。終極關(guān)懷就是以一種極其認真,絕對認真的態(tài)度來對待某一事物。(注意到,這里的“上帝”已經(jīng)不是基督教意義上的上帝,應(yīng)該說任何宗教都可以引用這種說法來說自己的“真主”。)

1993年漢斯•昆主持的世界宗教會議提出《世界宗教議會走向全球倫理宣言》,開篇寫道:“世界正處于苦難之中”,并歷數(shù)了各種苦難的表現(xiàn)形式,說明全球倫理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提出了四項不可取消的規(guī)則:a.堅持一種非暴力與尊重生命的文化;b.堅持一種團結(jié)的文化和一種公正的經(jīng)濟秩序;c.堅持一種寬容的文化和一種誠信的生活;d.堅持一種男女之間的權(quán)利平等與伙伴關(guān)系的文化。1996年漢斯•昆主持的維也納會議提交了《關(guān)于“尋求世界倫理標準”的結(jié)論與建議》(也稱“維也納宣言”),繼續(xù)倡導使用宗教倫理來解決當代問題。

從這三個例子中,我們也可以清楚地看到,部分西方哲人已經(jīng)清楚地看到:人類必須重回德性,人類必須重新傾聽耶路撒冷的呼喚,人類必須走向十字架的救贖。

這是西方語境里的“慈悲”。

7.4新的巴別塔

行文至此,新巴別塔的材料我們都準備好了,就是“當前罪惡態(tài)”+“海德格爾的實證存在主義”+“慈悲”。

在西方的語境里,我們建造的巴別塔就是“基督信仰里的原罪+海德格爾的實證存在主義+基督信仰里的愛”。在實踐上,我十分認同人道主義。人道主義落在實處就是人權(quán)宣言,我甚至認為人權(quán)是底線,人權(quán)是一種絕對價值。最近又看了一次《人權(quán)宣言》,我看出了人權(quán)宣言里面潛藏著的兩個原則:“人人平等”和“基本自由”。奧威爾所置問的:“人人平等,但是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平等”,在我們這個世界已經(jīng)過時了嗎?

在中國的語境里,我們建造的巴別塔就是佛法的“中道義”。佛法完美統(tǒng)攝了“當前罪惡態(tài)”,“海德格爾的實證存在主義”,“慈悲”這三個方面。“當前罪惡態(tài)”和“慈悲”不用說了,關(guān)于龍樹菩薩的中道義與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的比較,大家可以參考張祥龍老師的書,這里我們不詳述了。佛法的“實證”性更是明顯,這里也不多說。

關(guān)于佛法的“即入世而出世”,龍樹菩薩有個著名的偈子:“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中道義正是“緣起”和“性空”的圓融不二,也是“入世”與“出世”的圓融不二?!读鎵?jīng)》里也有個偈頌:“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古大德有云:“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p>

另外,中道義似乎超越了善惡的二元對立,那么修行者還要做善事嗎?

這是當然的。馬鳴菩薩的《大乘起信論》里面提到,大乘的六度是來自法性的,而小乘的戒律主要是為了止惡。如果說聲聞乘的戒律還有一點強制的意思,那么菩薩的戒律就完全是來自于法性,勉強可以理解為孔子的“年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距”。所以,雖緣起性空,但是善已經(jīng)融入在修行者的身上。

佛教的“慈悲”十分廣大,佛法宣揚“眾生平等”,這種平等甚至超越了人類之間的平等,而要人與動物也一律平等。有人看到這,可能又會有意見了:“人類都還不能平等,哪里還顧得上與動物平等,簡直笑話?!钡衣⌒?,我們先以沉重的心情來看一則消息:“新華網(wǎng)香港4月16日電,香港大學醫(yī)學院16日表示,已完成非典型肺炎病毒的基因圖譜排列,發(fā)現(xiàn)病毒來自動物,并且過去從未見過?!蹦壳霸谌蛩僚暗乃_斯病(SARS),它是否起源于人類對動物的孽食?當然,這還有待進一步地查證。

8.結(jié)語

至此,新的巴別塔已經(jīng)建成。最后,我要提醒讀者們注意。我們新建的巴別塔是一座無塔之塔;我們共用的語言是超越語言的語言(大言);另外,巴比倫通天塔就是我們生活在其中的人世間。

參考文獻:

1.張祥龍著,《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三聯(lián)書店,1996年

文檔上傳者

相關(guān)期刊

修復重建外科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

神經(jīng)損傷與功能重建

統(tǒng)計源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罗源县| 宝清县| 台南县| 东乡县| 巴青县| 甘谷县| 扎鲁特旗| 门头沟区| 阿拉善右旗| 鄂托克旗| 东丽区| 永济市| 铁岭县| 长兴县| 彰武县| 苗栗市| 和政县| 久治县| 永定县| 禹州市| 井研县| 双峰县| 永城市| 米林县| 荆门市| 利川市| 大邑县| 茂名市| 闽侯县| 南投县| 肥东县| 延长县| 厦门市| 通山县| 建平县| 上高县| 南雄市| 中卫市| 杨浦区| 隆安县| 鄢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