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av毛片亚洲_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_一级片黄色视频播放_日韩免费86av网址_亚洲av理论在线电影网_一区二区国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99人人更爽_精品少妇人妻久久免费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外幣流管理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外幣流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內(nèi)容提要】清代后期,各種外國貨幣在我國許多地區(qū)大量流通,占清末全國貨幣總額的比重超過30%。外幣的滲透與侵略活動經(jīng)常有密切關(guān)系,但根本原因是它們適應了我國幣制變革的需要,被缺乏貨幣主權(quán)意識的中國人主動接受。外幣的流通在我國貨幣制度的早期近代化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晚清的幣制改良運動是受外幣流通的刺激而產(chǎn)生的。

【摘要題】專題研究

【英文摘要】IntheeveningofQingDynasty,variousforeigncurrencylar-gelycirculatedinchineseregions.Theyhadaproportionofo-ver30percentofallcurrencysupplyinQingDynasty''''sfinalstage.Theirpervationoftenhadclosecontactwithaggression,butultimatereasonisthattheyadaptedtoreformofChinesecurrencysystem,andwereinitiativelyacceptedbyChinesesho-rtofcurrencydominionidea.Foreigncurrency''''scirculationh-adanimportanteffectonearlymodernizationofChinesecurr-encysystem.Toagreatextent,itbroughtoutlateQingDynasty''''scurrencysystemreform.

【關(guān)鍵詞】清代后期/外幣/流通

QingDynasty/foreigncurrency/circulation

【正文】

清代后期,巨額的外國貨幣在中國眾多地區(qū)廣泛流通,其種類多樣,既有新式銀元、紙幣,也有舊式銅錢。來源更是復雜,出自十幾個國家,或其殖民地和在華企業(yè)。據(jù)估計,清末全國貨幣總額中外國貨幣占很大比重,超過30%,在當時中國的經(jīng)濟生活里面有著重要地位。

對這一問題,不少綜合性貨幣史著作都有涉及,以彭信威《中國貨幣史》和耿愛德《中國貨幣論》為代表。專題研究較少,20世紀50年代獻可編著了《近百年來帝國主義在華銀行發(fā)行紙幣概況》,此外多是零星的錢幣學研究,觀點單一,主要認為這是對中國的經(jīng)濟侵略,"反映了當時中國經(jīng)濟的殖民地性"。

本文擬全面研究外幣在華流通,將侵略--反侵略與貨幣制度的傳統(tǒng)--近代轉(zhuǎn)型兩種思路結(jié)合起來重新審視這一歷史現(xiàn)象,一分為二地看待它發(fā)生的原因和產(chǎn)生的影響。

一、外幣流通的格局

鴉片戰(zhàn)爭前,已有外幣進入中國的貨幣流通領(lǐng)域。

一是外國銀元,俗稱洋錢或番銀。外國銀元流入始于明代。清朝開海禁后外貿(mào)迅速發(fā)展,外商購買我國絲、茶、瓷等土特產(chǎn)用的幾乎都是各種銀元。洋錢流入中國,長期只作銀塊流通,要稱重量、較成色,并被改鑄為銀兩。至乾隆中后期(約18世紀70-80年代),因機器鑄造的外國銀元重量、成色能夠標準化,使用時不像銀兩那樣須"較銀色之高低"、"稱分兩之輕重",且式樣精美,適應了當時東南沿海地區(qū)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要,逐漸"計枚核值",憑個數(shù)流通,成為異于銀兩的另一種白銀貨幣[1](第43頁),勢力從閩廣向北擴展,道光年間,"自閩、廣、江西、浙江、江蘇,漸至黃河以南各省,洋錢盛行"[1](第42頁),但"長江溯流而西,至蕪湖即不用,北上過黃河亦然"[1](第52頁)。輸入中國的銀元總共有幾十種,最流行的莫過于一種西班牙銀元--本洋(又稱佛頭、老頭),即鑄于墨西哥的加羅拉四世銀元,重416英厘,合中國庫平七錢二分多,含純銀90%。因供不應求,本洋出現(xiàn)升水,流通時作價高于實價(實際含銀量)。同為西班牙銀元的加羅拉三世幣和斐迪南七世幣雖重量成色一律,卻要對本洋貼水[1](第55-56頁)。

二是"夷錢",即越南和日本的銅錢。道光初年,日本寬永通寶多從寧波、上海、乍浦等港口販入,"為數(shù)眾多。近年一船所帶或數(shù)千串至數(shù)萬串不等"[1](第85頁),越南光中、景盛、嘉隆、景興通寶、景興巨寶、大寶等在缺少制錢的閩廣地區(qū)大量流通,廣東潮汕,福建泉州、漳州等地尤甚,"摻雜行使,十居六七"。"夷錢"并已向內(nèi)地滲透,如山東"兗州間或有光中、景盛字樣錢"[1](第99-101頁)。

鴉片戰(zhàn)爭后,外國資本主義勢力對中國及中國周邊國家的侵略不斷加強,中外交往日漸深入,在我國流通的外幣種類愈多、范圍愈廣、勢力愈大,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到1870年前,主要是鷹洋取代本洋。

五口通商后銀元日益流行,本洋是華東華南最受喜愛的貨幣。雖然墨西哥獨立(1821年)不久便停鑄本洋,但中外貿(mào)易的需要和它在中國的升水吸引世界各地的本洋源源流入。到1852年底為止升水通常維持在8%到16%[2](第528頁)。1853年太平軍攻占南京后,一方面因為戰(zhàn)亂人們紛紛收藏這一公認的價值標準,另一方面那幾年上海生絲出口劇增,需大量本洋供收購生絲之用,本洋出現(xiàn)短缺。4年內(nèi)輸入約6000萬元仍不敷用,升水穩(wěn)定在50%以上,有此幣者愈視為奇貨。到1856年夏季,在歐洲不論用什么價格再也搜羅不到本洋,它在上海的升水達到86%,依然極難得到。鷹洋開始取而代之,本洋衰落下去[3](第55、56頁)。清朝末年仍在流通的各種西班牙銀元可能還有幾千萬元。

墨西哥從1823年自鑄銀元,成色重量皆仿本洋,因鐫有鷹徽,俗稱"鷹洋"。進入中國后長期不大受歡迎,對本洋貼水有時超過25%。直到1853年在廣州取代本洋,1857年"攻克"上海,勢力迅速擴張,60年代勢力達到廣東、廣西、福建、臺灣、江蘇、浙江、江西、安徽,始終保持一定的升水[4](第150-154頁)。鷹洋也是當時遠東地區(qū),包括香港、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南洋、朝鮮、安南等地最好的硬通貨。

這一時期,"夷錢"進一步向內(nèi)地滲透。咸豐初年在北京查獲"光中通寶"字樣的小錢[1](第99頁)。

第二階段從19世紀70年代至清末,外幣在華流通獲更大發(fā)展,呈現(xiàn)多元化狀態(tài)。

1.外國銀元。鷹洋在東亞獨步一時,各國政府(或殖民政府)漸自鑄銀元抵制。而美國羨其利,更仿制一種貿(mào)易銀元出口遠東。這些銀元重量、成色都以鷹洋為準,略有出入。于是又有數(shù)種外國銀元流入中國,在一些地方成為鷹洋勁敵。

日本銀元(也稱日本龍洋或龍番,1871-1897),成色90%,重416英厘。流入中國約2000萬元,流通于福建沿海、臺灣、廣東的潮汕和瓊州、江西的九江和南昌、遼東半島、山東半島等處[5](第112頁)。

美國貿(mào)易銀元(1873-1887),成色90%,重420英厘(庫平0.7296兩)。一度在東南沿海頗受歡迎,1887年停鑄。留在中國的被熔化(因含銀較多),19世紀結(jié)束前已絕跡[4](第144頁)。

西貢銀元,1885年法國人在安南開鑄銀元,因重于鷹洋(420英厘,90%成色),被熔解或藏匿。1895年鑄新幣,減重至416.66英厘。流入我國兩廣和云南,人稱法光,可能達上千萬元[5](第146頁)。

香港銀元。1866年英國在香港發(fā)行一種銀幣,因含銀量低于鷹洋不受歡迎,兩年后停鑄。1895年又在印度的造幣廠仿鷹洋開鑄新幣,獲得成功,流入我國的不少于8000萬元,人稱站人或杖洋。除在兩廣、福建有行使外,更在華北的直隸、河南、甘肅、山西、山東、陜西、綏遠等省廣泛流通[6](第880頁)。

雖然受到其他外國銀元和中國自鑄銀元的挑戰(zhàn),直到清末鷹洋仍是流行最廣的銀元。其勢力范圍以江浙為主,上海是大本營,并擴及兩廣、福建、臺灣、安徽、江西,內(nèi)地通商口岸也多有蹤跡,輸入總量在3億元以上[6](第880頁)。

除外國大銀元,廣東、福建等地還有外國銀輔幣流通,"一角、二角者數(shù)種,便于零用,民尤賴之"。據(jù)說光緒前期,"沿海各市面,凡貿(mào)易至百十文以上,從無用現(xiàn)錢者,皆以一角二角之洋錢代之"[1](第633-634頁),其種類復雜,數(shù)量很難估計。有人認為,合大銀元能達到1.8億元,顯然太多[7](第73頁)。

此外,光緒年間印度的盧比銀幣(重庫平三錢二分)滲入西藏,"流行藏衛(wèi),漸及各臺"。后來"竟侵灌至關(guān)內(nèi)打箭爐并滇省邊境,價值任意居奇",數(shù)量則不詳[1](第840-843頁)。

2.外國紙幣,包括外國銀行在清朝境內(nèi)發(fā)行的和外國銀行或外國政府在境外發(fā)行而流入的。有的用中國貨幣單位,有的用外國貨幣單位,信用有好有壞,流通范圍有大有小。

英鈔行用地域最廣。一是匯豐、麥加利銀行發(fā)行的港幣(俗稱港紙),70年代流入內(nèi)地,漸在兩廣、福建蔓延,一度對銀元竟有升水。二是其內(nèi)地分行發(fā)行的銀元券、銀兩券。匯豐紙幣在所有外鈔中流通最廣、"信用最佳",除上海等通商口岸外,還滲透到許多內(nèi)地的省會城市。麥加利的只能在上海附近行使。1910年,英鈔在內(nèi)地流通的折合銀元可能達1500萬(匯豐的超過1000萬)[8](第70-74頁)。

日鈔主要是橫濱正金銀行的日本銀元票、金元票(俗稱老頭票)。始于1902年,日俄戰(zhàn)爭期間日軍在東北發(fā)行了巨額軍用票,戰(zhàn)后允許用正金鈔票收回,遂得以在東北南部確立地位,并在吉林與盧布爭奪,至1911年共發(fā)行約800萬日圓(折合中幣數(shù)量相當)。清末,日殖民者所設臺灣銀行的銀元紙幣(1899-1904)、金元紙幣(1904-),朝鮮銀行的金元紙幣(1909-)有流入,數(shù)量尚不多[8](第80、81頁)。

俄鈔數(shù)量最多,范圍在東北和新疆。1895年成立的華俄道勝銀行發(fā)行銀兩、銀元和銅錢票,清末主要流通在東北,估計僅二、三百萬元[8](第128頁)。帝俄盧布(羌帖、俄帖)則流入甚巨,光緒初年已滲入東北,"(中俄)邊界數(shù)百里,俄帖充溢,不下數(shù)百萬"[1](第1033頁)。八國聯(lián)軍時沙俄入侵,盧布勢力遍及東北各地。經(jīng)1902年俄軍撤退和1904-1905年日俄戰(zhàn)爭,盧布信用削弱,被兌現(xiàn)的數(shù)以億計,地盤大為縮小[6](第888頁)。黑龍江"俄國羌帖通行,幾至反客為主",吉林則是盧布與日鈔相爭奪[1](第997、1002頁)。在新疆北部,同治變亂時盧布趁虛而入,日甚一日,伊犁一帶"若忘其為中國地面"[1](第1003頁)。清末的盧布流通額折合銀元至少有五六千萬,"但說成一倍也沒有什么不可以"[6](第888頁)。

法鈔是東方匯理銀行在安南發(fā)行的紙幣。修筑滇越鐵路時流入,人稱法紙。主要行使在云南和廣西,數(shù)量合銀元超過千萬元[8](第126頁)。

其他在中國流通的外鈔有:德華銀行銀兩、銀元票(1890-),主要用在山東,近200萬元[8](第99頁)。美國花旗銀行銀元票(1907-),清末限于上海、天津一帶,數(shù)十萬元[8](第162頁)。華比銀行銀元票(1910-)只在上海流通,數(shù)量很少[8](第168頁)。

3.銅幣。日本、越南銅錢的流通又有擴張。清末,光中、景興等錢至少流通于閩、廣、臺灣、山東濟南等地、北京附近鄉(xiāng)村和四川重慶。在閩廣一帶勢力接近清錢,在臺灣和濟南也占銅錢的百分之十幾。日本寬永錢在江、浙、閩、臺、江西甚至重慶的許多地方行使著,但數(shù)量不多[6](第884頁)。舊式銅錢外,英屬香港所鑄銅輔幣(銅仙)也有一些流入廣東,日常貿(mào)易中"商民間亦搭用"[1](第872頁)。

以上大略概述了外幣在中國流通的格局,總的趨勢是從南向北、從沿海沿邊到內(nèi)地、從城市到鄉(xiāng)村蔓延,與各式各樣的中國貨幣交錯流通。它們的流通數(shù)額綜合各家觀點得出??傆嬈饋?,清末外幣在華流通額巨大,銀元要超過5億元,外鈔折合銀元超過1億元,與彭信威先生的估計相近。因沒有可靠的調(diào)查或統(tǒng)計可作依據(jù),這只能是(偏于保守的)估計,實際數(shù)字也許高出很多。(美)郝延平的估計竟達11.9億元。清朝末年,外幣占全部貨幣供應的比例十分可觀,彭信威先生估計有30%[6](第888、889頁),郝延平則估計有47.8%[7](第76頁)。

二、外幣流通的"半殖民地性"再討論

清代后期外幣的流通是特殊歷史條件下的產(chǎn)物。過去的評價很簡單,認為是嚴重侵犯中國主權(quán)的行為,是對中國的經(jīng)濟侵略,"反映了當時中國經(jīng)濟的殖民地性"[6](第889頁),"外國貨幣在中國流通是中國半殖民地化的表現(xiàn)"[9](第90頁),"是貨幣流通的半殖民地性的表現(xiàn)"[10](第121頁)。由于外幣的流通與各種形式的侵略活動間存在許多直接或間接的關(guān)系,上述觀點有著不可動搖的合理性。

一些外幣本身便是對我國和我國周邊國家侵略活動的產(chǎn)物。有的是殖民地貨幣,如港幣、法光、日本臺灣銀行紙幣;有的產(chǎn)生于不平等的中外關(guān)系,如外國銀行在中國設立分行,發(fā)行紙幣,卻受其本國法律管轄,中國政府不能干預;還有在中國境內(nèi)強行使用的,如八國聯(lián)軍時俄國在東北付出的盧布、日俄戰(zhàn)爭期間日軍在中國發(fā)行的軍用票。

在很多情況下,外幣的流通范圍與其母國在華勢力范圍重合,外幣扮演著侵略活動的幫兇,是一種經(jīng)濟侵略手段。尤其是紙幣,等于空手套取中國的財富,是不流血的經(jīng)濟掠奪。

外幣的流通侵犯中國主權(quán),加劇貨幣領(lǐng)域的混亂局面。在原有的銀兩銅錢外,又逐漸加入幾十種外國銀元和紙幣交叉流通,它們與銀兩、銅錢、私票以及中國新式銀元、銅元、紙幣間的關(guān)系復雜,而且所有貨幣的流通都有相當?shù)牡胤叫浴_@加深了中國幣制的長期不統(tǒng)一,成為經(jīng)濟正常運行的一個嚴重障礙。

然而,討論這一問題又需采取歷史的、具體的態(tài)度。今天,人們習慣了貨幣主權(quán)觀念,認為一個獨立的國家決不應讓外國貨幣自由流通,更何況晚清時期外幣的流通經(jīng)常是與侵略和屈辱的歷史聯(lián)系在一起。但在當時特定的社會、經(jīng)濟、文化環(huán)境中,事情要復雜許多,至少要面對以下幾個問題:其一,早在鴉片戰(zhàn)爭前已有洋錢大量行用,此時中國還未進入"半殖民地化"過程;其二,外幣中數(shù)量最多的鷹洋來自墨西哥,該國從未有侵略中國的行為;其三,在大部分情況下,外幣是由中國人自愿而且樂意使用的,沒有出現(xiàn)強迫或欺騙的情況,事實上,如果某種外幣信用不好,它會很快被拋棄;其四,清政府對外幣的使用基本上是聽之任之的,或者說,多數(shù)外幣在中國的流通并不是違法行為。要解釋這些疑問僅僅用"侵略"、"半殖民地性"是不夠的,結(jié)合貨幣制度的傳統(tǒng)--近代轉(zhuǎn)型也許能看得更清楚。

外幣流行客觀上反映了經(jīng)濟發(fā)展對幣制變革的要求。

清代幣制是銀(兩)(銅)錢復本位(或稱平行本位)。隨著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要更經(jīng)常地、在更大范圍內(nèi)、更大額度地使用貨幣,傳統(tǒng)幣制的缺陷決定了它愈發(fā)難以滿足這些需要。首先是低效率,銀兩銅錢都缺乏一致性,銀兩成色不一,重量標準因地而異。銅錢雖有定制,實際的重量和質(zhì)量也是參差不齊。兩者的總換比率又隨行就市,波動頻繁,而且大量攜帶都很不方便。其次,貨幣供應要取決于銀銅兩種金屬的可得性,但中國產(chǎn)量有限,致使階段性或地區(qū)性的貨幣短缺經(jīng)常發(fā)生。尤其是東北、新疆、西藏等邊疆地區(qū),貨幣供應長期不足。

有效交換手段的缺乏大大提高了商品流通交換的成本。變革幣制,打破傳統(tǒng)復本位制的藩籬勢在必行。這時,出于先進貨幣制度的外幣先是通過貿(mào)易、繼而在炮艦和商業(yè)雙重推動下進入中國,它們與傳統(tǒng)貨幣相較,優(yōu)勢明顯。洋錢是機器鑄造的標準化銀元,"市肆可以平行,無折扣之損;囊橐便于攜帶,無笨重之虞。較之紋銀,實屬簡便"[11](第691頁)。"(銀兩)輕重成色操于奸商之手,及洋錢流入,諸弊悉空,人情樂趨簡易,故能風行一時,其實為乘我之虛"[1](第749頁)。外鈔產(chǎn)生于近代信用貨幣制度,不但"無須較論成色,攜帶甚便",優(yōu)于金屬貨幣,且依托新式銀行,信用遠勝舊式銀錢鋪的私票。而邊疆地區(qū)貨幣短缺,外國貨幣不免乘虛而入。既然外幣能夠彌補傳統(tǒng)復本位制的不足,滿足社會經(jīng)濟的需要,于是受到歡迎,有了巨大的生存空間。這是它們在中國流行的根本原因。而外幣在一定程度上也確實起到了提高商業(yè)運行效率、增加貨幣供應的積極作用。

19世紀90年代以后,中國的幣制改革運動迅速展開,新式銀元、銅元和紙幣陸續(xù)投入市場,其抵制外幣的作用也逐漸顯現(xiàn),不過在辛亥革命前這種作用尚不十分明顯。銀元鑄造權(quán)分散在各省政府手中,重量、成色彼此稍有差異,各省又限制他省龍洋的流通,致使"彼省之銀元,流行于此省者須加貼水","民間顯分畛域,仍不如墨銀(即鷹洋)之南北通行"[1](第807頁)。至于各省之公私鈔票尤其混亂,信用敗壞,不但不能抵制外鈔,反倒助長了外鈔的勢力。"外鈔之所以盛行,其最大原因尚不在外鈔之信用太好,實在乎本國鈔票信用太壞?!瓰闇Y驅(qū)魚,負責者蓋有人焉"[12](第897頁)。

外幣流行的另一個背景涉及主權(quán)觀念。貨幣主權(quán)觀念是近代貨幣制度的產(chǎn)物,中國人接受它是很晚的事情。鴉片戰(zhàn)爭前也有人質(zhì)疑洋錢的流行,并非反對洋錢行用本身,只是不同意它溢價使用,認為這造成白銀外流。光緒五年(1879年),法國要求清政府允許法屬安南即將鑄造的銀元在中國流通。曾紀澤還認為,"我國家于商民生計,純?nèi)巫匀?,只要百姓自愿行用,"事茍便于民生,一任流通,未始不足與錢法相輔"[1](第720頁)。曾氏曾出使英法,見過世面,清廷頗為倚重。他尚作如是想,可見當時國人何等缺乏主權(quán)觀念。19世紀80年代以后,貨幣主權(quán)意識開始傳播,一些接觸"洋務"較多的士大夫和知識分子才認識到外幣流通侵犯了中國的"利權(quán)",但普通的中國人對此仍很陌生,如1909年德華銀行在山東推行銀元鈔票,"華商不知幣制為國權(quán)所在,非常歡迎,價值較現(xiàn)銀略高"[1](第1092頁)。在這樣的社會文化背景中,外幣能夠自由地、合法地流通便不難理解了。直到"五四"運動以后,"外鈔之侵蝕國權(quán),危害金融,漸為一般人注意",并多次出現(xiàn)民眾拒用外幣的斗爭。1924年我國才有了第一個禁用外幣的法令,即廣東省政府頒布的《行使外幣取締條例》[13](第5頁)。

三、外幣流通與晚清時期的幣制變革

清代后期(考慮到歷史的連續(xù)性,完全可以提前至18世紀下半葉),"在日益增長的商業(yè)和工業(yè)活動的推動下,金融部門展示出根本性的變化"。貨幣領(lǐng)域,幣制的早期近代化逐步展開,主要表現(xiàn)為新形式的貨幣不斷侵蝕傳統(tǒng)復本位制的地盤[7](第78頁)。到清朝結(jié)束時,雖然銀兩、銅錢在內(nèi)地和落后的鄉(xiāng)村保持著優(yōu)勢,銀兩仍是多數(shù)大宗貿(mào)易的計價單位,但它們占全部貨幣供應的份額退縮至1/3左右。光緒末年制錢正式停鑄,宣統(tǒng)二年公布的《幣制則例》最終廢除了銀兩的官方計價單位的地位,采取庫平七錢二分、純度90%的銀元為銀本位的基礎(chǔ)[1](第785頁)。1911年所有的政府預算都以銀元計。傳統(tǒng)復本位制的法償?shù)匚恍娼Y(jié)束。在這個傳統(tǒng)--近代轉(zhuǎn)型的過程中,外幣的流通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外幣流通本身是幣制變革的一部分。外幣主要是銀元紙幣等新型貨幣,它們擠壓傳統(tǒng)復本位制的勢力,客觀上擴大了新式貨幣形態(tài)的生存空間。中國人藉此對西方幣制及其先進性有了直觀、感性的認識。清朝結(jié)束時,外幣占到全部貨幣供應很大的比例,可能超過1/3,大大改變了中國貨幣流通格局。

在很大程度上,晚清幣制改革運動是受外幣流通的刺激而產(chǎn)生。光緒年間,貨幣主權(quán)觀念在中國傳播。許多政府官員意識到外國貨幣流通侵犯了中國的"利權(quán)"。同時從外幣流行的客觀現(xiàn)實看到西方幣制的先進性、優(yōu)越性,及中國社會對幣制變革的迫切需求。"中國不自印鈔票,自鑄銀幣,乃使西人以數(shù)寸花紋之券抵盈千累萬之金,……以低潮九成之銀易庫紋十成之價",呼吁"仿造西法辦理","明以收回權(quán)利,暗以便益民生"[1](第637、639頁),這成為幣制改良運動的一個直接動力。而幣制改革的很多方面是直接模仿在中國行用的外幣,中國的新式貨幣因此深深打上了仿鑄(制)外幣的痕跡,影響至今。

晚清幣制改革的最大成就是自鑄銀元。洋錢流行顯示了銀元對銀兩的優(yōu)越性,指出一條改革幣制的出路。鴉片戰(zhàn)爭前,林則徐、魏源即有自鑄仿鑄之議。光緒年間,自鑄銀元以改良幣制、維護"利權(quán)"的呼聲越來越緊,普遍意見是"仿鑄番錢樣式",推動了自鑄銀元運動。光緒十三年(1887)兩廣總督張之洞奏準設造幣廠試鑄銀元,意在抵制外幣"以保利權(quán)",隔年開鑄。仿照西方幣制,分主幣1種和輔幣4等,因背鑄龍紋稱"龍洋"。主幣"俯順商情",仿鷹洋,重庫平七錢二分,"與向有洋錢一律",成色90%,"較之外洋所鑄成色相符"[1](第672-677頁)。廣東龍洋獲得成功,各省紛紛效法,中國銀元制度建立。此外,光緒年間四川曾仿造一種盧比銀幣與印度盧比對抗,是中國最早的人像幣[6](第799頁)。

鑄造銅元為晚清幣制的另一轉(zhuǎn)折,始于仿鑄香港銅仙。香港1868年起發(fā)行三等銅輔幣,流入廣東,第二等(英文"HONGKONGONECENT",人稱一仙,重約2錢)向被商民當10枚制錢使用[14](第22頁)。19世紀70年代后,銅貴錢荒問題逐漸困擾朝野,翰林院檢討宋育仁、御史陳其璋、河南試用知縣黃景棠等紛紛建議仿鑄銅仙以解錢荒[1](第649-651、659-663頁)。1900年,廣東當局為"濟制錢之不足"正式仿鑄,重量、成分都照香港一仙,形制也完全一樣,取消了秦漢來的方孔錢式。背面邊緣也鐫英文,上為"KWANGTUNG",下為"ONECENT","譯曰廣東一仙"。流通時也作十枚制錢,后來英文改為"TENCASH"(10文)[14](第22-23頁)。新鑄銅元大受歡迎,先后有11省仿行,制錢因此停鑄。"孔方兄"漸成歷史上的名詞了。

紙幣形制也因外幣完全改變。傳統(tǒng)紙幣為豎式,文字直讀,官方紙幣票面多印有告示,私票常印有著名文章如《蘭亭集序》、《諫太宗十思疏》。圍繞票面的是祥瑞符號、圖畫或經(jīng)典故事畫面[15](第13-15頁)。晚清時,外鈔流通日益增加,受其影響,甲午戰(zhàn)爭后中國自己發(fā)行的新式鈔票形制大都模仿外鈔,橫式,編號用阿拉伯數(shù)字,票面印有人像、標志性建筑物或風景。紙幣的傳統(tǒng)形制從此讓位于西方風格。

外幣的流通還影響到我國貨幣單位。傳統(tǒng)復本位制下,白銀稱兩、錢、分、厘……,銅錢稱文(枚)、串、吊。洋錢流行中,因其圓形被稱為銀圓,派生出單位量詞"圓",俗省作"元"。外國銀輔幣則被稱為"銀角",發(fā)展出輔幣單位"角"。中國的自鑄銀元流通后,民間仍以元、角稱之。宣統(tǒng)二年《幣制則例》規(guī)定:"中國國幣單位,著即定名曰圓,……以一元為主幣……元角分厘各以十進。""元"、"角"正式取得國幣單位的地位,沿用至今[16](第33-38頁)?!緟⒖嘉墨I】

[1]人民銀行.中國近代貨幣史資料:第1輯[Z].北京:中華書局,1964.

[2]馬士.中華帝國對外關(guān)系史:第1卷[M].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62.

[3]李必樟.1854-1898年英國駐上海領(lǐng)事貿(mào)易報告匯編[Z].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4]耿愛德.中國貨幣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33.

[5]周伯棣.中國貨幣史綱[M].北京:中華書局,1934.

[6]彭信威.中國貨幣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

[7][美]郝延平.中國近代商業(yè)革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8]獻可.近百年來帝國主義在華銀行發(fā)行紙幣概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

[9]葉世昌.中國貨幣理論史[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93.

[10]人民銀行.中國近代金融史[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85.

[11]鄭觀應.鄭觀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12]人民銀行.中華民國貨幣史資料:第1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13]人民銀行.中華民國貨幣史資料:第2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14]楊民.中國銅元的興衰與收藏[J].中國錢幣,1999,(4).

[15][英]汪海嵐.點石齋晚清紙幣和1905-1912年間的上海印刷廠[J].中國錢幣,1997,(3).

[16]金德平.論我國貨幣單位圓(元)之由來[J].中國錢幣,1995,(1).

龙胜| 叙永县| 岳阳市| 陆河县| 剑河县| 阜平县| 北安市| 驻马店市| 健康| 湘乡市| 蕉岭县| 怀安县| 盘山县| 邯郸县| 泽州县| 长沙市| 咸宁市| 治多县| 中山市| 澎湖县| 富川| 万源市| 拉孜县| 洞口县| 平邑县| 佛坪县| 长兴县| 临安市| 武胜县| 青神县| 南安市| 清新县| 长垣县| 赣榆县| 凯里市| 永修县| 广丰县| 广水市| 如东县| 丰原市| 固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