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古代文學史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摘要:出現(xiàn)史料并對其進行的發(fā)掘,其中特別是部分作為陪葬品文物的史料,不僅在極大的程度上拓展并豐富了中國的史料庫,還能夠修正以及補充,有時甚至是改變以至于推翻以往的研究結(jié)論,影響著學術(shù)的理念以及研究的方法,推動新學科的產(chǎn)生,有利于評估文學史。想要研究文學史,在一定程度上就要將文學史料做為基礎,但同時文學史研究卻不能和文學史料等同起來。
關鍵詞:古代;文學史料;古代文學
通常的情況下,很難保存歷史的真相,而同歷史實際相比而言,現(xiàn)存的古代史料又是十分片面的,局部的,往往存在個人情感上的偏向。而在文學史的研究上,人們一般不僅僅針對古代史料,不自主的介入主觀就成為了自然的現(xiàn)象,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對當代而言,現(xiàn)存的史料往往是有限的,而對史料的理解認識卻可以是無限的,新理論,新方法的出現(xiàn)常常能對史料搜集和整理的過程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和作用。進行中國文學史的研究時,應當重視并承認研究者主觀作用,能夠正確地體悟并分析,評價文學史料,不以文學史料為基礎的研究,就可能會陷入相對主義。
1.古代文學史料是古代文學研究的基礎
想要研究真實的中國古代文化,就必須把客觀的史料作為研究一切的基礎和依據(jù)。中國古代的文學研究是一個復雜的,整體的系統(tǒng)工程。從它的結(jié)構(gòu)上來看,可以分成四個基本層次。
1.1史料確認
摘要:中國古代文學的課程教學面臨日益邊緣化的尷尬處境,邊緣化既有急功近利與實用主義的思想泛濫、教材內(nèi)容的與現(xiàn)實脫節(jié),又有課程設置的重“史”輕“文”和教學手段的陳舊單一等。面對被邊緣化的尷尬處境,必須轉(zhuǎn)變培育理念,注重人文素養(yǎng),重返文學本位,注重作品解讀,優(yōu)化施教手段,確立學生導向,注重古為今用,教學接點地氣,變革考核方式,重視過程督查等多方面手段,方能使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與學習煥發(fā)生機。
關鍵詞:中國古代文學;邊緣化;教學思考
一、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地位的日益邊緣化
(一)古代文學教學地位的邊緣化現(xiàn)狀
中國古代文學課程
(包括文學史和作品選)是自漢語言文學專業(yè)開設伊始的專業(yè)主干課之一,其時間跨度跨越中華三千年歷史,學科涉及哲學、史學、美學、文獻學、文化學等學科領域,囊括作家作品浩如煙海,體系恢宏。其于漢語言文學專業(yè)而言,地位不言而喻。然時移世易,該門課程目前的教學地位令人擔憂,呈現(xiàn)日益邊緣化趨勢。究其邊緣化表現(xiàn),突出表現(xiàn)為教學課時不斷縮減,甚至取消了古代文學作品選課程。該門課程的課程設置,最初由中國古代文學史與古代文學作品選兩部分組成,二者課時分開設置,課程安排貫穿三學年或兩年四學期,課時充足。其具體課時數(shù),僅古代文學史,最初部分院校達500多課時,或400學時。現(xiàn)在絕大部分院校將作品選課程取消,文學史課程課時壓縮至200到300課時之間,而我校則直接壓縮至192課時,且僅有的192學時還包含每學期6學時即四學期共24學時的實踐教學學時,則理論教學課時實際只有168學時。
一、重新調(diào)整課程結(jié)構(gòu),健全新的課程體系
實行學分制后,為了學生靈活掌握學習進程的需要,各個二級學科的課程設置打破了過去單一的結(jié)構(gòu)模式,形成多板塊多門課程的格局。中文系最近制定的《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yè)教學計劃》(以下簡稱《教學計劃》)把本專業(yè)的全部課程分為“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兩大類“,必修課程”又分為四小類,即“公共基礎課程”“、教育類課程”“、專業(yè)必修課程”和“實踐類課程”“,選修課程”則分為兩小類,即“專業(yè)選修課程”和“文化素質(zhì)選修課程”,而“專業(yè)選修課程”又分為“專業(yè)限選課程”和“專業(yè)任選課程”兩個板塊。這樣各個二級學科既可以設置“專業(yè)必修課程”又可以設置“專業(yè)限選課程”和“專業(yè)任選課程”,改變了過去只有一門必修課程而無選修課程的格局。這樣的課程結(jié)構(gòu)設置,既適應了學分制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進程的需要,又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特點有選擇地深入學習某方面的課程,同時也兼顧了對學生的專業(yè)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在古代文學的各類課程中,必修課程只有一門《中國古代文學》,限選課程有《唐詩研究》,任選課程有《〈紅樓夢〉與中國文化》《、宋詞技法研究》等?!吨袊糯膶W》是《教學計劃》中的9門“專業(yè)必修課程”之一,這9門課程共有45學分《,中國古代文學》12學分,約占其中的26.7%。《教學計劃》中的“專業(yè)選修課程”共有20學分,如果也按26.7%的比例計算,古代文學方面的選修課程在其中大約可以占到5學分,但古代文學的選修課程目前只設置了3門,每門2學分,共計6學分,也就是說,學生只有把這3門課程全選了,才能修滿應修的5學分。很明顯,可供選擇的課程太少,所以古代文學方面的選修課程有待增加。那么,應該增加哪些課程呢?我們不妨進行綜合考慮,在《教學計劃》的全部課程體系里面建立一個古代文學課程體系,我們可以把這個體系分為四個板塊,即“古代文學必修課程”“、古代文學限選課程”“、古代文學任選課程”和“古代文學配套課程”,前三類課程是《教學計劃》中已有的,后一類課程是增補的。下面我們就分別討論這四類課程的設置問題。
(一)古代文學必修課程
“古代文學必修課程”當然屬于“專業(yè)必修課程”,它是古代文學的基礎課程《,教學計劃》中已有一門《中國古代文學》,但這門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包括文學史和“作品選讀”兩部分,且學時已銳減,為解決以往教學中的“重史輕文”問題,我們可以把文學史與“作品選讀”分開開課,又由于必修課程所分配的學時有限,不可能再把“作品選讀”作為必修課程,我們可以把它納入選修課程,這樣在“古代文學必修課程”中就只開一門《中國古代文學史》。很明顯,這門課程與原來的《中國古代文學》這一課程有很大的聯(lián)系,但兩者又不完全相同。
(二)古代文學限選課程
“古代文學限選課程”,我們可以把它定義為古代文學基礎性限定選修課程,它屬于《教學計劃》中的“專業(yè)限選課程”。這類課程是對“古代文學必修課程”的一種補充,之所以把它列為限選課程,是因為一方面,與必修課程《中國古代文學史》一樣,它的教學內(nèi)容是基礎性的,是本學科知識理論體系中不可或缺的,而在必修課程中又無法擠出學時為它開課,只好把它設置為選修課程;另一方面,這類課程可以設置很多門,但由于受學時限制,學生不可能全修,只能有限制條件地讓學生選修。在《教學計劃》的“專業(yè)限選課程”中已有一門古代文學方面的課程《唐詩研究》,很明顯,這是一門研究性的課程,與我們這里所說的基礎性的“古代文學限選課程”不同(《教學計劃》中的限選課程與我們這里所講的限選課程不完全相同,它并沒有限定為基礎性課程),所以這門課程不宜再列入其中,我們可以把它納入“古代文學任選課程”。那么,在“古代文學限選課程”中可以設置哪些具體的課程呢?我們不妨在其中設置“作品選讀”(或稱“作品導讀”)和“文體專題”兩類課程,因為這樣就可以彌補必修課程中只講文學史而不講作品,只注重“史”的線索而對文體考慮不周的缺陷,從而使限選課程與必修課程相互補充,共同構(gòu)成一個合理而全面的古代文學基礎課程體系。“作品選讀”可以設置《先秦兩漢詩文導讀》《、漢魏六朝辭賦駢文導讀》《、古代文言小說導讀》等課程“,文體專題’可以設置《唐詩宋詞專題》(或稱《唐詩宋詞鑒賞》也行)《、唐宋散文專題》《、元明清戲曲小說專題》等課程。當然這么多的課程不可能讓學生全修,我們可以要求學生選修3-5門,其中《先秦兩漢詩文導讀》《、唐詩宋詞專題》《、元明清戲曲小說專題》這三門課程必選,其它課程可以不選,也可以任選1-2門?!白髌穼ёx”和“文體專題”這兩類課程,既有相同點又有不同之處,相同點是,兩者的教學目的都在于讓學生熟悉文學史上的重要作品,提高其解讀文學作品的能力和掌握各類文體的發(fā)展線索,都重在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不同之處在于“,作品導讀”側(cè)重于引導學生閱讀理解具體的文學作品,以培養(yǎng)學生識別和評價作品優(yōu)劣的能力,準確闡釋作品思想內(nèi)容的能力,正確揭示作品所容載的文化信息的能力和合理分析作品藝術(shù)特點的能力。而“文體專題”側(cè)重于對各類文體的特點和發(fā)展歷程的描述及其作品的賞析,以讓學生掌握各類文體的發(fā)展脈絡,提高其鑒賞各類文學作品的能力。所以兩者都離不開作品,而且作品是立足點,但有所側(cè)重。之所以要將先秦兩漢詩歌散文、漢魏六朝辭賦駢文、文言小說等列為“作品導讀”類課程,主要是這些作品承載著大量的中華文化信息和深厚的人文精神又有著較強的文學藝術(shù)性,學生不能不讀,但這些作品尤其是先秦兩漢時期的作品,語言文字又比較古奧,學生要想讀懂,需要教師先引導他們掃除語言文字障礙,然后再引導他們領悟作品的思想和藝術(shù)。而唐宋以后的文學其語言相對淺近一些,藝術(shù)性和文體意識也越來越強,學生對這些作品尤其是唐詩宋詞、明清小說了解的也更多,不僅內(nèi)容熟悉而且具有一定的藝術(shù)評判力,所以就不能再局限在引導學生閱讀具體作品的層面,而應把重點放在文體的鑒賞和文體理論知識方面。如講授唐詩宋詞,重點就在于讓學生掌握賞析詩詞的方法和中國古代詩詞發(fā)展的流向及特點。而對于元明清戲曲、小說尤其是白話小說,學生閱讀與進行一般性的分析可以說不成問題,因此,教師要站在一定的理論高度去分析作品,歸納總結(jié)這類文體解讀的方法要領,描述其發(fā)展演變的過程及特征。如果還停留在一般的作品分析層次,就很難被學生認可。
一、關于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價值思考的引發(fā)
中國古代文學是高等院校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主干課程之一,但是近些年來它的地位和受重視程度有所下降,表現(xiàn)為:古代文學課時被壓縮,學習意義不明確。認為在當今社會,掌握實用性的知識更為必要,古代文學離現(xiàn)實生活太遠,對個人發(fā)展沒有直接促進作用,是附庸風雅的聲音時而有之。與國人忽視古代文學教學相反的是在“漢語熱”的背景下,外國人對古代文學的向往。不少國家把中國古代文學作為來華留學生的必修課。我們不得不思考,中國的文化傳承體現(xiàn)在哪里,作為中國人的最典型特征又在哪里?這樣看來,在當代社會對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價值的思考和探討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中國古代文學教學的當代價值體現(xiàn)
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優(yōu)秀作品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梁啟超曰:“吾以為凡為中國人者,須獲有欣賞《楚辭》之能力,乃為不虛生此國?!敝袊糯膶W負載著傳統(tǒng)文化,蘊含著深厚的傳道價值、育人價值,是中華瑰寶,是新世紀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資源。中國古代文學教學不僅教授理論知識,還使傳播中華傳統(tǒng)文化,培育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陶冶其情操。中國古代文學教學當代價值的根本在于教人成為一位典型的中國人。孟建偉提出了“文化教育”這個嶄新的教育理念。他認為:“這是一種以文化為導向的教育:它將吸納人類文化中一切有利于人的成長和文化創(chuàng)新的元素,并將教育的過程變成文化育人的過程。”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符合這個教育理念并能很好地解釋它。古代文學教學的作用是隱性的,高校古代文學教學是實現(xiàn)文化育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大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具有積極作用,在使學生了解并感悟歷史和現(xiàn)實的人文情態(tài)、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感方面具有其他學科教學無法取代的功能和作用,它負載著文化,傳承著文化。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說:“經(jīng)典訓練的價值不在實用,而在文化。”
三、中國古代文學教學當代價值的實現(xiàn)途徑
古代文學的教學分為兩大塊:文學史和文學作品,其教學目的是使學生熟悉并了解歷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作品,把握中國古代文學史的發(fā)展脈絡,掌握古代各類文體的演變軌跡、文化思潮的興替、重要作家作品在文學史中的地位和影響,獲得閱讀、分析、鑒別和欣賞古代文學作品的能力,進而提高思想修養(yǎng)、美學修養(yǎng)和文學素養(yǎng)。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以文學史為綱,作品只是穿插其中。但文學史教材一直在變化,各個版本的文學史教材注重的角度不同,所選的作品也不同。其次,文學史所講述的多是知識性問題,比如文學發(fā)展的脈絡、作家的貢獻和地位、作者主張及相關的文學現(xiàn)象等,經(jīng)典作品則直接表達了詩人的主觀情感。因此,古代文學教學應該注重作品本身,作品的教學可以從分析作品的藝術(shù)性,引導學生掌握鑒賞方法;從將心比心,和古代作家產(chǎn)生共鳴;深度挖掘,領悟真理三個方面著手。
一、人文教育的現(xiàn)狀
所謂人文教育,其本質(zhì)在于人性教育,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境界,加強受教育者理想人格的塑造,以及促進受教育者個人及社會價值的實現(xiàn)。然而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高速化發(fā)展,科學技術(shù)在社會進步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彰顯,再加上人文教育功能的實現(xiàn)并不能一蹴而就,人們的教育觀念開始向科學知識教育傾斜,人文教育逐漸被忽視。在高校課堂教學中,科學知識教育與人文教育的對立也屢見不鮮。教師們盲目地認為,為適應當今社會發(fā)展需要,讓學生立足于社會,就必須使他們掌握特定的謀生技能,因此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就成了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一些專業(yè)技能課變成老師和學生們重點關注的對象,而文史哲等課程則被置于無關緊要的地位,大學教育呈現(xiàn)出過分專業(yè)化的弊端。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認為,“教育活動關注的是,人的潛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起來并加以實現(xiàn),以及人的內(nèi)部靈性與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質(zhì)言之,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集”[2]。這就告訴我們:教育的核心是人的教育,人的健康全面的發(fā)展是教育的終極目標,“重專業(yè),輕人文”的教育觀念則偏離了教育的初衷。高校是人才培養(yǎng)的主要陣地,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基石,因此在高校教學中如何加強大學生的人文教育是關系到整個社會價值導向和整個民族精神塑造的重大課題。
二、高校日本古代文學史課堂教學中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日本古代文學史的授課對象為高年級日語專業(yè)的學生。語言類專業(yè)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是過分注重語言這一工具,認為語言學習的目的無外乎聽、說、讀、寫、譯這幾種能力的習得,語言背后所蘊含的人文知識則無關緊要。部分教師“重專業(yè)輕人文”的教育觀更是加深了學生這一錯誤認識。因此,目前高校日本古代文學史課堂出現(xiàn)的問題是,教師只是按部就班地對教科書中的知識點進行梳理,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對古代文學史中涉及到的作品及其社會文化現(xiàn)象只字不提或籠統(tǒng)概括;學生則更是出于應付考試、拿學分等目的,機械地學習此課程,教師教學效果不佳,學生學習興趣低下。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边@句話的意思是:“學生們?yōu)槭裁床粚W詩呢,詩可以激發(fā)情志,可以觀察社會,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遠可以侍奉君王,還可以知道不少鳥獸草木的名稱?!边@是對文學人文教育作用的最高度贊頌。日本古代文學史不僅是一部日本文學發(fā)展史,也是一部日本文化、文明的進步史,歸根結(jié)底是人的發(fā)展史。它具備文學和歷史雙重學科的性質(zhì),應該是對日語專業(yè)學生進行人文教育的生動教材。通過對日本古代文學發(fā)展規(guī)律的探索和總結(jié),可以提升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通過對文學史中出現(xiàn)的著名作家的成長、經(jīng)典作品的誕生、代表流派的形成等時代背景和歷史要素的考察分析,可以增強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通過對作品的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另外,通過對中日文學發(fā)展史的對比以及文化差異的對比,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民族文化自信心、自豪感等。我們應該高度重視日本古代文學史的教化功能,改變過去教學中只重視傳授專業(yè)知識的做法,注重人文教育,使廣大學生在學習日本古代文學史的過程中真正獲得心靈的熏陶和升華,“使學生變成歷史意義上、文化意義上、情感意義上、道德意義上的人,實現(xiàn)精神成人的目的”。
三、人文教育視域下的高校古代日本文學史課堂教學
(一)分析我國文化對日本古代文學的建構(gòu),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中日兩國同屬于漢文化圈,中國文化對日本文學的建構(gòu),尤其是中國古代文化對日本古代文學的建構(gòu)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例如,向?qū)W生講授日本古代文學史時,不能忽視中國古代文化的以下作用:奈良時代,漢字的傳入結(jié)束了日本漫長的口承時代,使日本進入了文字記載時代,首創(chuàng)了由變體漢文或純漢文書寫的文字文學《古事記》《日本書紀》等,并為假名文字的產(chǎn)生打下了基礎;平安時代初期,日本貴族文化興起,漢字文化更是被置于公眾場合,《凌云集》《文華秀麗集》等大批漢詩集出現(xiàn)在日本文壇,一度占據(jù)日本古代文學的主流,掀起了唐風文化的高潮。初期的漢文學模仿帶來了平安中后期的漢文學深層消化吸收,間接地推進了日本文學的“和風化”進程。日本古代文學雙壁《源氏物語》《枕草子》中的白詩受容等就可以反映出中國文學對日本文學的深遠影響。鐮倉室町時代是日本文學發(fā)展的特殊時期,這個時期的日本戰(zhàn)亂頻繁,文學的發(fā)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是在中世文學代表作《沙石集》《徒然草》等作品中依舊可以看到中國儒家、道家與佛教典籍及其思想的受容;江戶時代的草子文學、讀本等更是處處有中國明清志怪、傳奇小說的縮影,甚至出現(xiàn)了以中國的小說為題材的“翻案小說”。通過以上的日本古代文學史的學習,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日本古代文學史是一部日本文學自身發(fā)展史的同時,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一部中國文化受容史,以此可以讓學生了解到中國古代文化的燦爛輝煌及其深遠的影響力,增強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從而使學生樹立起民族自信心,增強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