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詞串教學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5)02-0113-04
蘇教版低年級識字寫字教材中借鑒元曲小令的元素,圍繞一定的主題,采用韻文的形式設計編寫了不少詞串。教師對這些詞串進行的教學通常稱為詞串教學。在最近幾年的閱讀教學中,不少一線教師和名特優(yōu)教師將閱讀課文中的生詞以及相關的詞語、詞組按照一定的關系進行重新設計形成詞串,這些詞串或在形式上或在內容上存在一定的內在聯(lián)系,對這些詞串進行的教學,就是閱讀教學中的詞串教學。本文探討的正是閱讀教學中的詞串設計與教學。
識字寫字教材中的詞串是編者圍繞一定的主題設計好的,而閱讀教學中的詞串則需要教師根據教學的需要自己設計。其目的是使閱讀教學中的詞語教學更加深入有效,或者以詞串文,連詞綴文,實現閱讀教學和詞語教學的有效整合。因此,在設計詞串時“不必追求像詞串識字中的詞串那樣押韻合轍、整齊劃一,關鍵是確定一組詞語之間的聯(lián)系[1]?!睂嵺`中我們發(fā)現,同樣的課文不同的教師可能設計出不同的詞串,同樣的教師因為不同的教學理念也可能設計出不同的詞串。
一、詞串設計的價值探析
1.有利于更好地學習生字詞
詞串的來源主要是課文中的生字新詞,是學生需要學習掌握的詞語。在沒有被設計成詞串的時候,這些詞語也需要被學生正確認讀,準確理解。只是因為這些詞語零散、沒有規(guī)律,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學習認知的難度。心理學研究發(fā)現:有規(guī)律的東西有利于人的認知。閱讀教學中的詞串是經過教師設計的,這些詞串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系,或在形式上,或在讀音上,或在情感上,或在詞性上,或在與課文內容的聯(lián)系上,只要在教學時引導學生發(fā)現這些詞串之間的內在規(guī)律,就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并掌握積累這些詞串。
2.有利于更好地學習課文
過去詞語教學和課文內容教學是分開的,課堂呈現出明顯的板塊化現象,各環(huán)節(jié)之間顯得不那么緊密。而有詞串設計的閱讀教學,將詞語和課文的教學很好地糅合起來,讓課堂更加渾然一體。詞串設計很重要的一個方法就是根據課文的內容進行設計,有的抓住事物的特點,有的抓住人物的品質,有的根據事情發(fā)展的順序等,這些詞串是理解課文內容的一把鑰匙,為課文的學習起到鋪墊作用。因此,抓住了詞串中的詞語,就抓住了課文中最重要的內容,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實現把課文由厚讀薄的過程。
3.有利于獲得學習方法的啟迪
俗話說:“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彼o我們的啟發(fā)在于:做任何事情,只有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才能發(fā)現事物的內在規(guī)律,讓自己成為一名高手。詞串是根據詞語的特點或者教學內容之間的內在關系設計而成。這樣的詞串設計在日常教學實踐中經常使用,日久天長必能讓學生悟到其中蘊藏著的學習方法。比如學過的詞語,學生不難悟到可以按照詞性、感彩、多音字等多方面加以整理歸類,學生由此舉一反三,還可以對所學的語文知識,其他知識進行歸類整理。
此外,詞串設計的形式之美、內容之美、意義之美亦可讓學生獲得審美體驗,這里不再一一詳述。
二、詞串設計的方法探微
1.根據詞語特點設計詞串
(1)根據詞語的字數設計。這是最簡單最形式化的一種設計詞串的方法。教者將課文中的生字詞語找出來之后,有時候會發(fā)現跟教學內容不能很好地結合,但是在字數上卻存在鮮明的特點,這時就可以根據詞語字數的特點將詞語設計成詞串進行集中教學。例如《日月潭的傳說》一課的詞語就可以設計成這樣的三組詞串:
聚集 躲在 冒著 漆黑 英雄
日月潭 阿里山 金剪刀 水社姐 一個勁
拯救日月 一籌莫展 翻山越嶺 披荊斬棘 又累又餓
這三組詞串設計純粹根據詞語的字數進行,第一行是兩個字的詞語,第二行是三個字的詞語,第三行是四個字的詞語,沒有考慮詞語在意義等方面的特點。教學時分行呈現,教師可伴以激勵性語言,如讀完第一組詞串后說:“兩個字的詞語讀準了,三個字的詞語能讀好嗎?”正確讀完三個字的詞串后說:“三個字的詞語難不住大家,四個字的怎么樣呢?”學生學習的興趣會驟然提升。
(2)根據詞語的詞性設計。有些課文中的生字新詞很難和課文內容緊密地結合起來,但是可以根據詞語的詞性進行分類并展開教學。例如,四年級的《霧凇》一課中的詞語就可以按照詞性組成詞串進行教學:
江畔 長堤 攝氏度 瓊枝玉樹
綴滿 俗稱 凝結 繚繞 鍍 夜幕降臨
第一組主要是表示事物名稱的名詞,第二組主要是表示動作的動詞。學生在閱讀時不光認識了詞語,在詞性上也有了了解,豐富了詞語教學的內涵。
(3)根據多音字及易錯字音設計。課文中有些詞語中的字是多音字,學生很容易讀錯,還有一些特別容易讀錯的字音也需要教師單獨拿出來進行教學。因此,教學中將課文中易錯的多音字和易錯字音的其他詞語進行歸類后形成詞串集中教學,可以有效突破難點。如在教學《霧凇》和《剪枝的學問》這兩課時,教師就可以將課文中一些多音字和易讀錯的生字詞放在一起形成詞串集中教學。
淹沒 模糊 當年 每當
結桃子 養(yǎng)分奪走 好好的枝條
第一行是《霧凇》中的詞語,第二行是《剪枝的學問》中的詞語,這兩行詞串中加點字的讀音很容易讀錯,放在一起形成詞串集中教學有利于形成鮮明的對比和深刻的印象,教學效果突出。
(4)根據詞語的情感色彩等設計詞串。詞語是有感彩的,課文中有些詞語連綴在一起能表達某種情感或心理的變化,這時候就可以將這些詞語放在一起構成詞串進行教學。例如《剪枝的學問》一課中就有這樣幾個詞語: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等,這幾個詞語寫出了“我”的心理變化。教學時,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將這幾個詞語放在一起形成詞串進行教學,讓學生一下子就感受到文中“我”心理變化的過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根據教學內容設計詞串
(1)根據事物的特點設計詞串。選入教材的課文體裁多樣,有些小品文就可以根據所介紹事物的特點進行詞串設計。例如五年級《莫高窟》一課,重點介紹了莫高窟中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這三種事物,仔細鉆研課文后結合本課需要掌握的詞語設計如下詞串:
彩塑:個性鮮明 慈眉善目 威風凜凜 強壯勇猛 惟妙惟肖 精妙絕倫
壁畫:宏偉瑰麗 漫天遨游 翩翩起舞 燦爛輝煌
第一組詞串介紹的是彩塑的特點,第二組詞串介紹的是壁畫的特點,這兩組詞串既把文中介紹彩塑和壁畫的特點展現了出來,同時也濃縮了這兩部分的主要內容,可謂一舉多得。
(2)根據人物的特點設計詞串。有些寫人的課文,可以根據文中描寫人物的特點設計詞串。例如《只揀兒童多處行》一文,作者花了不少筆墨描寫兒童的生機和活力,借以表達文章的主旨,因此,根據作者描寫時抓住人物特點的方法,我們可將寫人物的詞語凝綴成這樣一組詞串:
成百盈千 鬧嚷嚷 一群接著一群 嘰嘰呱呱 忸怩地笑著 倚著欄桿 玩著紐扣
這組詞串寫出了兒童的多、可愛、快樂,抓住了這些詞語就靠近了課文的主旨。
(3)根據景物的特點設計詞串。有些寫景的課文描寫景物的詞語豐富生動,是學生積累語言和學習語言運用的好素材,在教學設計時,教師要有敏銳的洞察力,抓住景物的特點巧妙設計詞串。例如,教學《霧凇》時,我們就可以根據課文第一小節(jié)描寫霧凇景物的特點設計一組詞串:
潔白晶瑩 銀光閃爍 瓊枝玉樹 銀松雪柳 千姿百態(tài)
這一組詞串將霧凇的美景生動地表現了出來,不僅有利于品味霧凇的特點,也可以將這些詞語巧妙地在描寫雪景時遷移運用。
(4)根據故事的發(fā)展設計詞串。有些故事性較強的課文可以巧妙地抓住課文中的一些關鍵性詞語,設計成詞串,這些詞串是故事發(fā)展內容的高度概括和凝練,有利于學生學習遷移。如特級教師薛法根老師在教學《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時根據故事的發(fā)展,將課文中湯姆釣魚的過程設計成如下詞串:
套上魚鉤 甩起魚竿 拋向遠處
劃破水面 沉入水中 泛起漣漪
恢復平靜 察覺動靜 一陣驚喜
小心翼翼 拖出鱸魚
這四組詞串將湯姆如何下鉤釣魚的過程清清楚楚地寫了出來,教學時教師逐行出示這些詞串,一是要求讀好讀準詞串,二是讓學生用這些詞串說說湯姆釣魚的過程,三是讓學生說說自己會不會寫釣魚,遷移學法。雖然是根據故事的發(fā)展設計的詞串,但是卻實現了詞串教學的增值。
(5)根據課文內容綜合運用多種方法設計詞串。由于課文內容的不同和教學的需要,有時候用一種設計詞串的方法往往達不到效果,需要綜合運用以上兩種甚至更多的方法設計。如薛法根老師在教學《猴子種果樹》一課時將課文中的詞語設計成如下詞串:
梨樹 烏鴉 哇哇 梨五杏四
杏樹 喜鵲 喳喳 杏四桃三
桃樹 杜鵑 咕咕 桃三櫻二
櫻桃樹 櫻桃好吃樹難栽
這一課的詞串設計很精妙??v看,第一列是果樹的名稱,第二列是鳥的名稱,第三列是對應的幾種鳥的叫聲,第四列是農諺;橫看,第一行是課文第二小節(jié)故事內容的關鍵詞,第二行是第三小節(jié)故事內容的關鍵詞,第三行是第四小節(jié)故事內容的關鍵詞,最后一行是第五小節(jié)內容的關鍵詞。這一課的詞串設計按照詞性以及故事發(fā)展的過程等多種方法綜合設計而成,精妙至極。
三、詞串設計的注意點
1.不能為了詞串而詞串
詞串教學的價值多元豐富,但教學過程中也不能為了詞串而詞串,牽強地將課文中的詞語連綴在一起形成所謂的詞串。例如有教師將《大江保衛(wèi)戰(zhàn)》中的詞語按照在課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設計成如下三組詞串:
驚心動魄 賽城湖 崩塌 扛沙包
錚錚鐵漢 肆虐 稀泥 一綹布條
劈波斬浪 安造垸 洲灣 沖鋒舟[2]
教學時,教師只是對這三組詞語進行朗讀正音指導,接著根據詞語進行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我們看到這些詞語雖然是課文中的詞語,但是詞語之間缺少聯(lián)系,朗讀正音后即讓學生用這些詞語提示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對剛剛接觸文本的學生來說,實在是勉為其難。
2.不能附加詞串不能為的內容
詞串教學的成功使用能讓教學更靈動、更高效,但是詞串教學也不是一個筐,什么東西都能往里面裝。如,有些教師在教學詞串的時候常常會提出諸如讀出詞語的意思,讀出感情的要求等。這樣的要求就有些不切實際。我們常常說,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詞語只有在具體的語境中才能較好地表情達意,如果脫離了具體的語境再去提讀出意思、情感的要求就欠妥當。
閱讀教學中的詞串教學是研究詞語教學和閱讀教學一個新的角度和突破口,對改革語文閱讀教學有促進作用,又因其是新生事物,功能和價值遠未被我們完全發(fā)現和挖掘,而這樣的實踐研究特別適合一線的語文教育工作者,值得大家做進一步深入研究與探索。
參考文獻:
[1][2]沈靜華.對閱讀教學中構筑詞串教學的“冷思考”[J].小學時代?教師,2011(1).
Words String Design and Reading Instruction Reform
WU Shan-hu
(Jiangning Science Park Primary School, Nanjing 211100, China)
一、詞串識字教學的特點及作用
1.詞串教學的含義 詞串識字教學就是將字形、字義、字音相近的詞組串聯(lián)起來,使識字教學更具趣味性,詞串識字教學符合小學生學習特點,貼近兒童文學,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詞串教學對于小學生而言,可以充分發(fā)揮小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學生的審美功能和認知功能,提高語文識字教學的效率。
2.詞串教學的功能
(1)識字是語文教學的基礎,單字學習會打消學生學習的熱情,詞串識字能夠有效增強詞句的可讀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快學習的效率;(2)詞串教學中可以用畫面感比較強的句子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3)詞串之間相互關聯(lián),押韻合轍,課文內容在學生學習詞語的時候能夠充當引線將這些詞語串聯(lián)起來,形成一幅豐富多彩的畫面,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
二、詞串識字的教學策略
詞串教學識字對于小學生語文基礎學習十分重要,實際教學中,除了充分利用教材外,還應采取多種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標。
1.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程改革提出,課堂教學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學過程中應該以學生實際情況為基礎,按照小學生生理心理特點,尋找符合學生發(fā)展需要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效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剛剛進入小學的學生只認識了一些常見的詞字,學習了漢語拼音,具備了初步認識漢字的能力,這個時候學生對運用自己所學習到的漢語拼音知識認識漢字十分感興趣,教師應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并積極鼓勵學生認讀課本中的生字,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識字能力。比如,識字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找出課文中的生字,試著運用拼音知識認一認,如果遇到拼讀困難,還可以向同學尋求幫助,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認字的心得體會,學生在討論的時候能夠從其他同學的身上學習到新的認字方法。這種討論探索式的教學方法,能夠調動起學生思維的活躍性,更有利于學生記憶。
古語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因此,小學識字教學一定要注意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很難將注意力一直停留在課堂之上,他們更容易被外界的事物吸引,這個時期的教學一定要注意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使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更加生動活潑,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樂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圓滿完成識字教學的任務。
2.充分發(fā)揮現代化教學工具的輔助作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學校將多媒體教學引入了課堂中,極大地豐富了課堂教學的方法與手段,方便了教師的教學活動,使課堂氛圍更加生動活潑,有效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小學語文詞串識字教學時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特點,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相結合,將教學內容以多種形式展現出來,使教學更富畫面感,更加形象生動,增強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記憶。教學實踐充分證明,合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比如一年級下冊《識字6》中的詞串為“春天春風春雨,柳樹小草嫩芽,布谷燕子蜜蜂,梨花杏花桃花”,這些詞語聯(lián)系起來可以構成一幅初春的風景圖,因此,教師在設置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可以將這些詞語聯(lián)系起來,制作成為一個簡短的動畫,讓學生在欣賞動畫的時候學習詞語,課堂氛圍更加輕松,趣味性較強,學生學習起來也會更容易。
關鍵詞:記憶理論;文化差異;記憶心理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4-0097-02
詞匯學習是外語學習的基礎。學生的焦慮心理、學習策略的匱乏以及詞匯本身的復雜性是影響學生詞匯學習的重要因素,應從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掌握有效的詞匯記憶方法等幾個方面解決這些問題。傳統(tǒng)的詞匯教學方式都是以講解單詞、教授記憶方法、背誦技巧為主,強調以理解為基礎的死記硬背型教學,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由此可見,詞匯教學在語言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外語學習和教學中,了解并掌握有關的記憶理論,可以指導學生有效地進行單詞記憶和擴大詞匯量,提高學習效率。本文從教學實際出發(fā),結合語言實際、記憶的一般原理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就詞匯教學提出了一點見解。
一、記憶理論與詞匯教學的影響
教師應熟記一些記憶理論來有效提高教學質量。記憶分為簡單重復記憶、必要語境記憶、學以致用記憶和聯(lián)想分類記憶。我們的大腦記憶主要是靠外界環(huán)境對大腦進行刺激并形成痕跡的方式進行的,我們的大腦神經受到的刺激越深,在大腦里記憶的持久性就越強,影響也越深。簡單重復記憶要求教師能夠做到不斷地重復,讓學生能夠得到復習和強化,防止遺忘。必要語境記憶是要求我們在學習新詞匯時需要借助情境來進行,這就是所說的語境,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通過上下文來記單詞被認為是最為有效的方法。聯(lián)想分類記憶是在背單詞的過程中,注意分類比較,把一些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處的詞匯放在一起記憶,例如利用同根詞(前綴、后綴)、形近詞、語義相近詞、分類歸納等記憶方法。學以致用記憶要求學生用剛背過的單詞造句,并且要求他們在口語與寫作中運用;二是通過閱讀好的短文,在上下文中復現所學的詞匯;三是通過做適量的詞匯題和其他類型的典型試題使易混詞匯通過辨析歸納得以強化:四是使學生從小就養(yǎng)成寫英文日記的好習慣,描述身邊的事物事件。
二、話題熟悉程度的認知對英語詞匯學習的影響
熟悉話題的討論是對學生所學詞匯的一種再現,記憶中存儲的詞匯與記憶系統(tǒng)有著密切的關系,在一定條件下經激活和使用可以轉換為實際應用詞匯,此時的詞匯才會真正為學習者所掌握。話題熟悉程度對英語學習者的詞匯學習及記憶保持都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只有讓學生在話題中有話可說,把實際應用詞匯經過新的言語刺激進入到短時的記憶,形成新的記憶單位,把所學的單詞充分發(fā)揮出來,才能起到學以致用的作用。在學習英語中,通過運用而達到記憶目的學習方法比只是聽、讀和看翻譯的效果要好一些,因此我們要學會通過學以致用以鞏固詞匯的學習效果來進行學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對熱身和對話練習要有選擇性的進行教學,不能完全按照課本為基準,應結合單元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取材,尋找?guī)熒g的熟悉話題來進行操作,這樣可以使學生激發(fā)興趣,加深理解,增強記憶,提高具體運用能力。
三、文化差異與詞匯的影響
英漢文化是兩種不同類型的文化。英語詞匯因地理環(huán)境、生存條件、風俗習慣等歷史形成的文化差異,而使其所表達的意義與漢語之間存在著顯著的不同,同時,漢語文化對學生英語詞匯學習產生了消極作用,中國學生把英文當成中文學,把英文學成了中文。針對這種情況,提出在英語詞匯教學中加入文化滲透的模塊,并在對學生進行文化知識的灌輸中培養(yǎng)學生在詞匯自主學習中的文化意識。在跨文化交際日趨頻繁的今天,人們已經認識到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而詞匯又是語言的基本要素,所以詞匯問題往往涉及文化問題,因此在學習第二語言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對本族文化和異國文化進行一定的比較,對詞匯教學必須強調文化背景知識的作用,在文化、語域范圍、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等方面進行比較才有助于學生對詞匯的準確理解。
四、利用記憶心理指導高中生記憶英語詞匯
一、學單詞的幾個小步驟(1聽,2看,3讀,4說,5寫)
1.認真聽:讓學生仔細聽單詞的讀音。教師可放錄音給他們聽,這樣反復多聽幾次,學生從聽覺上就會感受某個單詞正確的讀音。
2、仔細看:讓學生看所學單詞所代表的事物的形狀。因為小學英語課本中的單詞大多是表示具體的事物,抽象的很少 。這樣教師就可以通過實物、卡片簡單的幾筆的簡筆畫,把要學的單詞展示在學生面前,使學生有一種直觀感 受。如學習用品、交通工具、動物等單詞,可以用實物或玩具進行直觀教學。象sun,moon,star等單詞,教師可 用簡筆畫幫助教學,既生動,又形象。
3.反復讀:讓學生拼讀單詞。教師把所學單詞書寫在黑板上或卡片上,讓學生自己先拼讀,個別的學生老師要輔導他們進行認讀,讓他們逐漸掌握單詞是由哪些字母組合而成的。
4.大聲說:讓學生想單詞的讀音和構成。通過以上三個步驟的訓練,所學單詞的讀音和構成已基本上在學生大腦中形成。這時要求學生想一想所學單詞讀音和字母組合,大聲的說出來,主要是加深印象,讓學生牢牢地記住。
5.正確書寫:讓學生寫出單詞,目的是檢驗學生的掌握情況。教師拿出實物或卡片,要求學生正確拼讀出來,并能在三線本上寫出來。如教師拿出太陽,學生觀其形,就拼寫出s-u-n
以上五個步驟,缺一不可,只有通過聽、看、讀、說、寫的練習,才算系統(tǒng)地完成了一個新單詞的教學。
二、教單詞與做游戲相結合,寓單詞教學于娛樂之中
僅僅憑以上五個步驟的訓練教學還不夠,因為它們容易使學生產生疲勞感,會使學生感到厭煩,課堂教學氣氛沉悶,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于是,我在教單詞時,輔以游戲,主要是測學生的記憶力如何。要求每個學生自制一個五角星。教師教每個單詞都只用3分鐘,那就是讓學生聽30秒,看30秒,讀1分鐘,寫1分鐘 。然后就聽寫所學單詞,看誰的記憶力強。教師備一記錄本,一次通過的,記憶力為100%,譽為“記憶力強者”,自己拿出五角星貼在胸前。有時教師還可備些小的獎品。3分鐘不能通過,再重新背一遍。兩次通過者,記憶力為80%,三次以上通過者,記憶力為60%。這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個個都爭做“記憶力強者”。有的同學因記憶力較差,就在教師教新單詞前提前預習,做到笨鳥先飛。于是全班記憶單詞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What’s missing?”是一個短時記憶游戲。具體作法是:教師可以把所學的單詞卡片放在一起,然后抽去一張,再讓學生快速看一遍教師手上的卡片,如果誰能以最快的速度說出少了的那個單詞誰就會贏。從低年級到高年級,從新授單詞到鞏固復習,教師可提高游戲的難度,用單詞卡片代替圖片,使學生在游戲中鞏固強化單詞。
“聽命令做動作”是一個手腦并用的游戲。比如在教學nose, ears, eyes等五官類單詞后,教師命令說:“Touch your nose. Touch your ears.”學生聽后迅速指鼻,耳。這個游戲還可讓學生發(fā)命令,全班做動作,或分組讓學生做這個游戲。 Magic eyes, Magic ears, Magic nose, 這三個游戲適用于學生鞏固單詞和強化認讀單詞的游戲。下面是我在一個班做的實驗結果。五年級剛學英語時,全班45人,教一個新單詞,一次就通過的,29人,占全班60%;兩次通過的,11人;占全班32%;三次以上通過的,5人,占全班8%;到了六年級,同樣教一個新單詞,一次通過的,38人,占全班的85%;兩次通過的,6人,占全班13%;三次以上通過的,1人,占全班2%。由此可見,把競爭引入課堂,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和求勝的欲望,確實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游戲永遠是學生最鐘愛的學習活動。把枯燥的單詞學習溶入到游戲中,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歌曲鞏固,更容易記牢單詞
歌曲和游戲一樣都是大多數小學生所喜歡的。因為他們能在歌聲中感受學習的輕松和愉快,所以教師可讓學生邊唱邊記,在愉悅的節(jié)奏中輕輕松松記單詞。小學英語教材在利用歌曲促進學生學習方面頗具特色。教材課文錄音的第一段往往是一首完整的歌曲欣賞,第二段則是音樂伴奏。這為學生的創(chuàng)編活動提供了背景音樂。如學生唱會了《They sing happily》時可用teacher, doctor, nurse等職業(yè)類單詞代替歌曲中的farmer, worker, driver, waiter等。這樣,在歌曲中教師帶領學生完成了職業(yè)類單詞的鞏固復習的任務。
四、關心輔導差生,開展優(yōu)幫差活動,
傳播一詞原義為“分享”和“共有”,現在涵義更加廣泛,是指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信息交流和精神交往活動,指信息在一定社會系統(tǒng)內的運行。傳播學在20世紀二三十年展成為一門學科,拉斯韋爾提出了著名的“5W”傳播模式,還對應這五個環(huán)節(jié)勾畫出了傳播學的五種分析。到20世紀60年代末,傳播學開始應用于翻譯,尤金•奈達開始把通訊論和信息論的成果應用于翻譯研究。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翻譯學研究者開始提出翻譯學的傳播理論,認為翻譯本身就是一種傳播行為,將翻譯學視為傳播學的一個分支,用傳播學理論來指導翻譯研究。呂俊教授1997年發(fā)表了題為“翻譯學——傳播學的一個特殊領域”一文,在國內首次提出了翻譯學傳播理論。2007年張志芳的“從傳播學視角看旅游翻譯”以傳播學的理論作為宏觀的指導,指出旅游資料與其他文體不同,譯者應采取以受眾為中心的翻譯策略,做好受眾分析。
二、文化負載詞的翻譯策略
西安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而其大量的歷史文化風景區(qū)也受到了了許多中外游客的喜愛。旅游文本的翻譯,在西安旅游文化傳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人們把能夠反映特定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進程中逐漸積累的、有別于其他民族的、反映民族獨特的活動方式的詞匯稱之為文化負載詞匯(culture-loadedwords)。文化負載詞的英譯,是要讓外國人了解和理解原語文化,因此譯者應該從英語受眾的角度出發(fā),恰當處理文化信息,恰當選擇翻譯策略,有效傳播中華文化。經研究,我們總結出西安旅游文本中文化負載詞的翻譯策略主要包括直譯、音譯、意譯和加注。針對不同的詞匯對應關系,采取恰當的翻譯策略,可以達到翻譯和交際、促進文化有效傳播和交流的目的。
1、音譯
音譯,即將一些頗具漢語特色的詞匯通過借用漢語拼音或拼寫的方式融入英語詞匯。這種方法能夠完全地保留漢語的語音形式,能夠原汁原味地保留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特色。在西安旅游文本的翻譯中,也有很多詞匯采取了音譯的方法,比如西皮(Xipi)、鍋盔(GuoKui)、樂府(Yuefu)等。不過,完全音譯的翻譯法不宜過多使用,否則拼音字母會對外國讀者造成閱讀障礙。對于文化負載詞音譯法的使用體現了中國的很多傳統(tǒng)生活習慣和文化風俗在世界上的廣泛傳播和認可。
2、直譯
所謂直譯是指在符合譯入語規(guī)范的情況下既保持原文思想內容,又不改變原文表達形式的翻譯方法。直譯不會引起讀者的誤解,不會產生信息傳播中的噪音,反而會使讀者感到信息很充足。比如漢磚(Hanbricks)、民間剪紙(thefolkpaper-cuts)、皮影(theshadowplay)、涼皮(thecoldnoodles)等,既能保留原文的風味,在不失去原文所表達的語言特點和民族文化特征的基礎上,又能使譯文易懂,以有利于中英文化的理解、交流和交融。
3、加注法
有些文化負載詞在文化中涉及面比較廣,內容豐富,簡單的直譯或音譯會使異國讀者在對源語言的文化背景缺乏足夠了解的情況下難以理解。譯者可采用加注法把原語里的詞匯直接移入到譯語中去,以使譯語讀者從譯文中獲取的交際信息盡可能地等同于原語讀者從原文中獲取的交際信息并同時豐富譯語文化。采用這種譯法翻譯旅游資料中的文化負載詞能夠讓外國游客感受到獨特的民族文化,并產生旅游興趣。加注法主要分為音譯加注釋和直譯加注釋,原文中如果出現該語言和文化中獨特的表達方式、人物、事件等,在譯語語言和文化中又找不到與之相似的表達方式、人物或事件時,譯者可以考慮用音譯加注釋的方法來處理。如,人文初祖——RenWenChuZu(founderofthehumancivilization),是黃帝陵簡介中對于黃帝的贊譽,外國游客讀到“RenWenChuZu”可能不知所云,但讀到注釋就會對黃帝在中華文明中起到的作用了然于心。又如,才人——cairen(thefifth-gradeconcubineoftheemperor),若只有音譯,外國讀者可能只聞其音不詳其義,讀了注釋就能明白,這是中國古代皇帝妃子的第五個級別。當直譯可能會對外國讀者的理解帶來不便,但譯者又試圖彰顯原文的文化特色時,可以采用直譯加解釋性說明的方法,既可以保留源語語言文化的特征,又使譯文含義明確,便于外國讀者的理解。如,大雁塔——theBigWildGoosePagoda(alsocalledDaCi’enTemplePagoda)、玄奘法師——MasterXuanZang(MonkTripitaka)。
4、意譯
東西方文化的差異直接地表現在漢語與英語的差異上,旅游文本中大量文化負載詞的存在,增加了翻譯及旅游文化的傳播難度。使用意譯法可以使文化負載詞在形式上和內容上都可以保留原文的民族語言特色,更好地傳達該詞匯的文化內涵。如,陜西十大怪(the10localpeculiarities)、百家爭鳴(contentionbetweenahundredschoolsofthought)、太學(ImperialCollege)。
三、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