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超越道德的母愛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鄙钪校覀儜?yīng)做一個有情義的人;閱讀中,我們應(yīng)善于感受作者的情感;這樣在寫作中,我們才能表達真情實感,劉勰說:“情者文之經(jīng),辭者理之緯?!币虼斯P者認為,在教學《外國小說欣賞》時貫穿情感教育,其好處主要有二:一是情感積淀,即全面提升學生的情感鑒賞能力和審美情趣;二是材料積累,即為學生寫作積累情感素材。那么,外國小說中可以涉及哪些情感教育呢?
一.故鄉(xiāng)情懷
課文《橋邊的老人》中,在大戰(zhàn)來臨之際,當浮橋的另一頭“行人也稀稀落落”“最后幾輛大車正匆忙地駛下河邊的斜坡”的時候,他為什么坐了下來,不去逃命呢?我們要引導(dǎo)學生透過他想著的“兩只山羊”“一只貓”和“四對鴿子”,以及擔心“我那邊沒有熟人”的表面,挖掘他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那更是一份對故鄉(xiāng)的深深的依戀!類似的反映戰(zhàn)爭中人們對故鄉(xiāng)熱愛的還有《牲畜林》,我們在隨著作者幽默的筆觸,含淚的笑過之后,也可以從那個活躍著母牛、小豬、山羊、兔子等動物的牲畜林中,從那個“村里最蹩腳的獵手”朱阿的最后選擇(當?shù)聡种凶サ氖且恢还舛d禿的沒剩幾根毛的母雞時才開槍)中,看到人們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和對維系他們生命的動物的愛護。
二.自然情懷
課文《安東諾夫卡蘋果》是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俄國作家蒲寧的作品,小說在“安東諾夫卡蘋果”的馥郁甜香中,作者用回憶的口吻,將我們帶入那個已經(jīng)逝去的田園夢境中。這里描寫了金風送爽的初秋圖景:有滿目金黃的樹葉、幽香芬芳的蘋果、清新自然的空氣、滿天星斗的天空,有寒意料峭而寧靜的清晨、寒氣襲人而滲透詩意的夜色,有“新麥的麥秸和麥糠的香氣”“櫻桃枝冒出的煙散發(fā)出濃郁的香氣”……
田野豐收的圖畫中,更是有深邃的藍天、絢爛的朝霞、綠色的麥田、亮晶晶的大路、黑色的青鷹停在銀色的琴弦上……
在教學中,教師引導(dǎo)學生通過朗讀、領(lǐng)悟、賞析,通過色彩、光影、聲音、氣味等的感知,抓住語言文字給我們描繪的一幅幅圖畫,讓我們仿佛在觀賞一部令人心醉神往的俄羅斯田園風景影片,仿佛置身于充滿詩意的田園風景圖畫!
三.悲憫情懷
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北瘧懬閼咽侨祟愖罡呱械囊环N胸懷,它寬廣有容、平和慈悲,并不局限于一時一地一己之身,而是與全人類同呼吸共命運?!渡窖蚱澙亍分校⒙∈芨赣H之命準備去城里賣掉老了的山羊茲拉特,盡管它“那么溫順那么可親”那么“對主人充滿信任”,但生活的窘迫使得一家人只能含淚和它送別。是途中忽然出現(xiàn)的暴雪給山羊帶來了轉(zhuǎn)機!迷路后,阿隆和山羊藏進了草堆,你看,是山羊嚼過干草后用奶水養(yǎng)活了阿隆!是山羊讓阿隆贏得了又一次生命!因而山羊也贏得了人們的敬重與友愛,贏得了與人平等相處的生命權(quán)利!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教師可以引導(dǎo)學生接受一次心靈的洗禮:當我們倡導(dǎo)人與動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時候,往往有些抽象說教的蒼白感;而這里山羊不僅用甘甜的乳汁維持了處于饑渴之中的阿隆,讓他走出困境,更用簡單的“咩——咩——”聲慰藉了孤獨中渴望交流與關(guān)愛的阿隆,這是多么具體而又生動的一課!
讀著泰戈爾的《素芭》,想象著那個只能與大自然和動物交流的孤獨的美麗女孩,在父母“把自己的啞女托付給人之后”“躊躇滿志,因為他們終于保住了他們的種姓和美好的來世”面前,是多么悲哀和無助!《禮拜二午睡時刻》里,母親的鎮(zhèn)定坦然與神父的關(guān)切之語,顯示出的寬容和慈悲,超越了世俗與道德的樊籬。
四.偉大母愛
“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薄抖Y拜二午睡時刻》中,我們姑且不去討論那個被打死的男子是否真是小偷,而母親認為“他是一個非常好的人”“他很聽我的話”,因而她“不動聲色”地說出自己是“小偷”的母親,無所畏懼、鎮(zhèn)定勇敢地面對他人的議論,“固執(zhí)”“執(zhí)拗”地堅持在眾人的目光下為死去的“小偷”獻上親人的關(guān)愛……這一切都是偉大母愛的神奇力量!“小偷”被世人唾棄,而在母親那里,卻超越了道德、倫理等價值觀念,只有無邊無際的母愛!
《山羊茲拉特》則超越了同類之間的母愛,當我們抒情地說大自然是我們母親的時候,這種母愛似乎是抽象的;當我們喝著牛奶、吃著蘋果的時候,這種母愛又是具體的?!渡窖蚱澙亍方o我們的就是這樣一份濃厚的具體可感的母愛!
五.理想信念
《煉金術(shù)士》被譽為“影響讀者心靈一輩子的現(xiàn)代經(jīng)典”,西班牙少年圣地亞哥迷惑于自己尋寶的夢境,在吉卜賽老婦人和撒冷之王麥基洗德的引導(dǎo)下,長途跋涉、九死一生克服種種困難來到夢境所在的地方,卻遭到一伙劫財難民的毆打,但從難民口中也得知了財寶的真正埋藏地——圣地亞哥自己的出生國度。通過學習小說,要引導(dǎo)學生懂得:只有相信夢想的力量,并為之歷盡九死一生的追尋,才會發(fā)現(xiàn)身邊的財富,才能領(lǐng)略人生的真諦。
而日本作家志賀直哉的《清兵衛(wèi)與葫蘆》,主人公清兵衛(wèi)對葫蘆有著特別的愛好和天才的眼光,但被父親和老師粗暴地扼殺了。小說的結(jié)局讓我們反思和反省,是教育方式還是教育環(huán)境讓孩子的愛好和理想破滅了呢?
高爾基浪漫主義小說《丹柯》中的主人公丹柯則是一個有著堅定信念和犧牲精神的悲劇英雄。在外族圍攻、族群危亡的關(guān)鍵時刻,丹柯挺身而出,心懷“林子是有盡頭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盡頭的”的堅定信心,背負著族人長途跋涉而帶有的猜疑、誤解甚至咒罵,帶領(lǐng)族人穿越森林。當族人最后為走出森林而歡呼時,卻不知道照亮他們穿越黑暗走向新生的是丹柯那顆燃燒的心——丹柯那顆仍在燃燒的心甚至被人用腳踏滅……這時,可以組織學生討論:如果你是丹柯,你會這么做嗎?
六.愛情觀念
課文《半張紙》以一張記錄電話的小紙片作為“容器”,貫穿了主人公人生變遷的喜樂悲愁,也承載著主人公對待愛情的態(tài)度。年輕房客的妻子因為難產(chǎn)而死去,面對空空的房間,人去樓空的悲哀無法排解,徘徊尋覓中的“半張紙”引出了無數(shù)回憶:戀愛、訂婚、結(jié)婚、懷孕,鮮花、歌劇、牛奶、埋葬……最后他“高高地抬起了頭,像是個驕傲的快樂的人”,作者說“因為他知道他已經(jīng)嘗到一些生活所能賜予人的最大的幸?!薄W生能不能理解這種對待愛情的態(tài)度,能不能理解這種奮然前行的人生態(tài)度,是我們情感教育的責任。
《在橋邊》中的“我”因為戰(zhàn)爭負傷得到“一個可以坐著的差使”,每天在橋邊數(shù)著過橋的車輛,給這種單調(diào)乏味的工作帶來快樂的是“我”暗戀的姑娘。這里,愛情是作為一種精神寄托來對抗這個忽視人的精神存在的社會氛圍。
而《娜塔莎》中主人公為我們提供了反面教材。生性活潑、熱情天真的性格使娜塔莎和安德來一見鐘情,愛慕虛榮、經(jīng)不起誘惑的特性又使得她愛上了花花公子阿那托爾,當?shù)弥茯_后她氣得要服毒自殺。
教學時可以針對學生青春時期對愛情的朦朧心理,結(jié)合上述課文組織討論,從而明辨是非,形成正確的愛情觀念。
關(guān)鍵詞:母性; 美狄亞; 細侯
中圖分類號:I207.419 文獻標識碼:A
在人類社會中,“母殺嬰”是自古存在卻違背人類自然本性的特殊現(xiàn)象,但這一令人發(fā)指的行為給文學評論出了個大難題。古希臘悲劇家歐里庇德斯筆下的“美狄亞”與中國清代短篇小說之王蒲松齡筆下的“細侯”都是卓立世界文壇的殺子復(fù)仇女性。評論界提及這兩位女性時,通常從女性主義角度,以“殺子懲夫”為著眼點,關(guān)注兩人作為“落難女性”的相同復(fù)仇特質(zhì),得出的結(jié)論也往往將二者并入同一陣營,視為豪邁的叛逆者。這樣的研究主要站在女性主義立場,將二人視為“女人”或“妻子”,將“殺子”視為報復(fù)男性之手段,而很少重視她們的另一身份――“母親”。無論是美狄亞還是細侯,她們能有“殺子”之舉,都是母性缺失所致。但母愛天成,是什么使兩人的母性瞬間喪失,成為殺子的“惡母”?關(guān)注此點,我們看到的將會是“同途殊歸”、風格迥異的兩位女性形象。
一、隱匿母性的時代
歐里庇德斯的悲劇《美狄亞》創(chuàng)作于公元前431年。當時正值雅典奴隸民主制社會衰落時期,國家經(jīng)濟停滯不前,傳統(tǒng)宗教觀念和道德標準土崩瓦解。正如劇作中歌隊所唱那樣:“如今那神圣的河流向上逆流,一切秩序和宇宙都顛倒了” [1](P121)。而且早在公元前5、6世紀期間,希臘的婚姻制度逐漸固定為一夫一妻制。然而這種婚姻制度只對女性有限制作用。女子被禁錮在閨閣中嚴守,不參加公共生活,不享受任何政治權(quán)利,淪落為男性的財產(chǎn)和附屬品,成為勞作的奴隸和生兒育女的工具。而男子則可以另有外室,不受任何法律或道德行為的約束。在劇作里,美狄亞的聲聲哀怨便是對當時男尊女卑社會最好的斥責:
在一切有理智、有靈性的生物當中,我們女人算是最不幸的。首先,我們得用重金爭購一個丈夫,他反而會成為我們的主人……一個男人同家里的人住的煩惱了,可以到外面去散散他心里的郁積,可是我們女人就只能靠著一個人。[1](P116)
這種男權(quán)社會的道德或法律絕不會對拋妻棄子的伊阿宋有任何斥責或懲罰,而處于被驅(qū)逐處境中的美狄亞,面對丈夫的惡行哭訴無門。整個時代的男權(quán)意識本身就具有悲劇性,它沒有給像美狄亞這樣的女性以絲毫保護自己權(quán)利的途徑,這使美狄亞意識到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懲罰這個負心漢。而在男權(quán)社會中子嗣象征著家族血統(tǒng)的延續(xù),對男子來說異常重要,所以怒火中燒的美狄亞復(fù)仇的烈焰蓋過了所有其他性情,也包括自然天成的母性。“她殺害兒子表面看來是一種罪行,但骨子里卻是社會的罪行,因為那個社會太不合理了,迫使她這樣做?!?[2](P61)時代讓美狄亞濃濃的母愛退居次要地位,她殺子復(fù)仇表面看是在抗拒伊阿宋,實則是在對抗她生活的這個時代。
再來關(guān)注同樣不幸的細侯。細侯生活的中國清代從思想到制度都被高度地封建禮法規(guī)范起來,同樣是男尊女卑的社會,儒家的學說成為神圣不可違犯的教條,禁錮著人們,尤其是女子的言行。她們被要求遵守“三從四德”。這些傳統(tǒng)的思想經(jīng)過幾千年的沿襲,已經(jīng)在潛移默化中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細胞,左右著人們的一言一行。
細侯原為青樓女子,本無貞節(jié)可言,但她異常向往“納太平之稅”、“閉戶相對,君讀妾織” [3](P234)的良家女子的生活;滿生離去后,她“杜門不交一客” [3] (P234),表現(xiàn)了對滿生的忠貞;面對鴇母的責難,她表白說:“滿生雖貧,其骨清也;守齷齪商,誠非所愿?!?[3] (P234)這里的細侯表現(xiàn)出的是對超越金錢之上的愛情的堅定,這是值得肯定的。但細侯所遵循的愛情仍是信守封建宗法道德的愛情。當她決定追隨滿生之后,她便按照時代的要求努力使自己從一而終。但細侯已為商人婦,不能從一而終了,所以當滿生歸來、細侯得知一切是商人詭計后,她便努力把自己還原成初見滿生時的樣子,而商人之子是她不忠的最大標志,所以她實施“殺子”以掩蓋與仇生子的不貞,實現(xiàn)她頭腦里根深蒂固的“與夫共始終”的理念。
另外,美狄亞在殺子之前猶豫不決,飽受痛苦的心理折磨,母性在美狄亞身上并沒有完全喪失,只是退到了復(fù)仇心緒之后。但細侯殺子果斷而決絕,因為在她眼里,這個孩子是自己不忠的惡果,殺子能使她符合那個時代的倫理規(guī)范要求,她并不感到痛心。
由此可見,美狄亞和細侯的殺子都與當時的時代教化有關(guān),但美狄亞是在時代的逼迫下被動地將母匿起來,她用殺子之舉報復(fù)丈夫,抗議社會,為女性申訴――是時代的真正反抗者;而細侯主動將母愛天性拋棄,殺子是她實現(xiàn)良家女生活模式的選擇――她不是時代真正的反抗者,反而是封建禮教的歸順者和時代的順從者。
二、扼殺母性的“自我”
無論是反抗還是順從,走在時代漩渦中的兩位女性都隱匿了天性,但如果我們將目光從時代的大背景縮小至兩位女性自身價值追求的話,將呈現(xiàn)出另一幅中西女性對照圖。
美狄亞的故事源自古希臘“伊阿宋智取金羊毛”的神話傳說,悲劇“美狄亞”形象只有與神話形象結(jié)合起來才是完整的“復(fù)仇女神”形象。在傳說中,美狄亞殺子前熾熱地愛戀著伊阿宋,為了愛情,她背叛祖國和父親,偷走國寶金羊毛,殺死兄弟,可謂破釜沉舟。所以當遭到背叛時,美狄亞瘋狂到“不是一個女人,乃是一只牝獅?!?[1] (P150)
這股逆時代潮流的復(fù)仇巨浪根植于西方獨有的“個體主義”文化。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發(fā)源地之一。貧瘠的土地使大海成為上古西方先民的衣食父母,漁耕是他們的主要生活方式。大海的喜怒無常和難以駕馭使他們重視個人的體魄、智慧等能與之抗衡的條件。同樣,與大海的搏斗培養(yǎng)了他們自由奔放、崇尚冒險、偏愛征服的性格。這一切造就了一種“人本主義”文化。這種文化以“個體”為本位,把人看作“獨立的個體”,而非“群體的分子”。在這種文化背景中生長的人重視“自我”,視自我尊嚴、自我理想和價值的維護與實現(xiàn)高于一切。
基于這種文化土壤長成的美狄亞,“母親”這一身份是擺在“自我”身份之后的。面對背叛,她站的立場首先是“女性個體”,其次才是一位“母親”。作為與男性平等站立的一個“人”,她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被傷害與欺騙。她不允許自己的尊嚴與價值受到踐踏,自己真心的付出不被珍視,殺子不僅是對伊阿宋的沉重打擊,也是還原自我個體價值的方式:“不要有人認為我軟弱無能,溫良恭順;我恰是另外一種女人:我對仇人很,對朋友卻很溫和,要像我這樣的為人才算光榮。” [1] (P133)這些都可以看出,母性在這時退到了“自我”意識之后,受強烈個人意識主導(dǎo)著的美狄亞孤單一人面對強權(quán)、欺騙和拋棄時,沒有沉浸在自哀自怨中,而是毫無畏懼地以自己的勇氣和智慧大膽反抗。她以瘋狂的血淋淋的復(fù)仇,捍衛(wèi)了自我的名譽與尊嚴。
但中國的“美狄亞”則不同。細侯所屬的中華民族遠離海洋,親近黃土,以農(nóng)耕為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造就了以家庭為生產(chǎn)單位的群體性文化。幾千年的封建專制和三綱五常的儒家思想,使人們的個性與自我意識長期受到壓抑,尤其是女子的個人意志,更被扼殺在龐大的社會制度與思想專制下。一生當中女性屬于家庭,她們的身份是女兒、妻子、母親,唯獨沒有自我。這種民族意識使“人”字在細侯頭腦中不是第一位的,她的殺子不會像美狄亞那樣是為自我而戰(zhàn),而是為了懲罰惡商,回歸家庭。如果沒有滿生的再次出現(xiàn),沒有對富商騙婚計謀的知曉,她恐怕會懷抱孩兒過一輩子商人婦的平靜生活。中國的“美狄亞”還沒有形成女子獨立為“人”的觀念。無論是“嫁商”還是“歸滿”,都是一種依附于男性的生活。她的歸宿,是歸于封建禮教下的“情”,而非獨立個體的“人”。
由此可見,中西美狄亞殺子行為背后是不同的個體價值取向,在對個性的重視和發(fā)展方面,西方女性遠比中國女性更接近正常。美狄亞張揚不屈的個性,追求自由人格的本真;而細侯殺子追求的是倫理使命下的完情,崇尚人倫道德的完善,她們分別體現(xiàn)了東西方不同的民族性格。
三、犧牲母性的“主謀”
美狄亞與細侯的殺子都有著不盡相同的內(nèi)、外因素,但我們不應(yīng)忽視在這一切背后所隱藏的殺子的真正元兇――作品的作者。任何一部作品,無論是情節(jié)的構(gòu)思還是人物的刻畫,都出自作者手筆??梢哉f,兩位作者才是殺死美狄亞與細侯孩子的幕后主謀,受他們的意識與筆桿的操縱,兩位女性才做出了有違常人本性的行為。
歐里庇德斯是古希臘繼埃斯庫羅斯、索??死账怪蟮摹肮畔ED悲劇詩人”?!罢瞻K箮炝_斯的看法,命運接近于神性;照索??死账沟目捶?,命運是存在于人類之外的抽象概念;然而,照歐里庇得斯的看法,命運就在人自己的身上?!?[4] (P325)在《美狄亞》中,歐里庇德斯借美狄亞之口說道:“誰說世界上有神?沒有神,沒有神?!?[1] (P113)在歐里庇德斯這里,神已經(jīng)黯然失色,對神和一些相關(guān)觀念的虔誠信仰淡漠了,神不再決定一切了。對“人”的高揚和對“神”的否定,使歐里庇德斯讓美狄亞痛苦到思索“怎樣才能結(jié)束我這生命” [1] (P112)的時候,不但沒有“死掉”,反而堅持“向我的丈夫,向那嫁女的國王和新婚的公主報復(fù)冤仇?!?[1] (P117)她的所作所為超越了普羅米修斯作為神卻對命運束縛的無奈,超越了俄狄浦斯對執(zhí)著抗爭卻難逃命運之網(wǎng)的慨嘆。歐里庇德斯塑造美狄亞這一形象,讓其有殺子的壯舉,并著力刻畫她在殺子前矛盾痛苦的心理,旨在彰顯作為獨立個體的“人”內(nèi)心深處的靈魂沖突,體現(xiàn)“人本主義”精神。而同樣安排筆下人物有殺子之舉的蒲松齡,他的用意卻與歐里庇德斯不甚相同。
前文論述得出細侯并不是一個超越封建世俗的女子,她無法體現(xiàn)作家對當時時代的超越,細侯殺子體現(xiàn)的是蒲松齡鮮明的道德判斷和懲惡揚善的道德理想。細侯殺子本為惡行,蒲松齡卻對這一行為網(wǎng)開一面:“破鏡重歸,盟心不改,義實可嘉?!?[3] (P234)在蒲的眼里,細侯對滿生有著超越金錢的“義”,是蒲松齡“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道德理想的現(xiàn)實化身。她堅定不移的愛情使蒲松齡雖深感其殘忍,但情義可嘉可嘆。
其次,文中的“滿生”僅有“薄田半頃,破屋數(shù)椽而已” [3] (P233-234),后落魄至“邑中授徒” [3] (P234);而蒲松齡在年少分家時也只是分到薄田二十畝,農(nóng)場老屋三間,在仕途不順后,他的大半生也在縉紳人家坐館教書,這些都和滿生極其相似。而《聊齋志異》里眾多鬼狐花妖的故事都是蒲松齡這位落魄書生在寂寞生活中的幻影。清苦的滿生博得了細侯“攜所有以歸滿” [3] (P234),這正是長期處在孤獨壓抑境遇中蒲松齡孤憤心志的抒發(fā)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向往。
所以說,兩位生活于不同地域的東西方作家,雖然同樣安排他筆下的女主人公變?yōu)闅⒆拥摹皭喝恕?,但他們懷著的卻是不同的寫作初衷。在更深層次的創(chuàng)作動機指引下,兩位作家都無情地犧牲了作品中的“孩子”,犧牲了女性作為母親的天性,成就了中西文學史上名流千古的殺子懲夫的復(fù)仇英雄。
“一個女人之為女人,與其說是天生的,不如說是形成的,沒有任何生理上、心理上或經(jīng)濟上的命定能決斷女人在社會上的地位,是人類文化整體產(chǎn)生出這居于男性和無性之間所謂的‘女性’。” [5] (P23)同樣,女子的母性雖是與生俱來的,但由于人的本質(zhì)是一種社會性動物,所以母性除了自然母性之外,還應(yīng)包括后天形成的文化母性。時代、民族品性、男性話語等都對母性的建構(gòu)與缺失有重大影響。站在“母親”的角度去思考,除了可以得到東西方同樣殺子懲夫的兩位女性背后的相異之處,也可以看出,時代應(yīng)首先還給女子作為“自主的人”的權(quán)利,進而建構(gòu)起兩性和諧平等的社會氛圍,這樣才能實現(xiàn)自然母性與文化母性的合二為一,建構(gòu)均衡協(xié)調(diào)的人類世界。
參考文獻:
[1]埃斯庫羅斯.古希臘戲劇選[M].羅念生等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
[2]羅念生.論古希臘戲劇[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5.
[3]蒲松齡.聊齋志異[M].長沙:岳麓書社.1998.
[4]陳洪文、水建馥編.古希臘三大悲劇家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社.1986.
[5]波伏娃.第二性[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86.
以37歲高齡參加本屆奧運女子體操比賽的丘索維金娜在跳馬決賽一登場,并贏得了全場的掌聲。她也是體操歷史上唯一一個參加過6屆奧運會的女運動員。而她背后的故事才真正的打動人心。1975年出生的丘索維金娜,為了患白血病的兒子支付高額醫(yī)療費,在27歲復(fù)出征戰(zhàn)。她曾對兒子說過:“你未痊愈,我不敢老”。之后的10年,這位媽媽參加大大小小各種比賽,賺取獎金。而為了讓兒子獲得更好的治療條件,她在20005年改籍為德國征戰(zhàn)。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她代表德國獲得了跳馬銀牌。
這屆奧運會,丘索維金娜最終排名第五,無緣獎牌,但她已經(jīng)完成了自己的最后一個心愿。接下來她將成為教練,她的兒子上小學四年級,病情也得到了控制。丘索維金娜終于能過上普通人的生活。
多維品讀
1.對于絕大多數(shù)運動員而言,象征著至高榮譽的奧運會是自己人生中的一大盛事;但是對于另外一些人來說,奧運會,便是自己的人生。當后者通過傳奇般的努力,在奧運史上寫了自己的人生篇章時,奧林匹克精神,因為他們而閃耀出偉大的光芒。
2.盡管結(jié)果不盡如人意,盡管沒有獎牌入賬,但是丘索維金娜成功讓自己再度閃耀2012年奧運會,若干年后,人們?nèi)匀粫浀?,曾?jīng)有這樣一位瘦弱的媽媽選手,是如何以愛之名圓夢奧運。沒有任何一種情感能超越母愛,也沒有任何一種精神能與之相提并論,丘索維金娜教會人們領(lǐng)悟另外一種奧利匹克感動。時間會記住她,奧運歷史同樣也會記住她。
3.多年以來,體操既是丘索維金娜的生活依賴,也是她展示人生故事的舞臺。20年,丘索維金娜猶如女子體操的一顆恒星,光芒雖不最亮,但永遠指引著生活的方向。對于自己的家庭,丘索維金娜更是起到了這種支撐,她曾對兒子阿利舍說過:“你未痊愈,我不敢老”。這句母子情深的話,不知曾讓多少人感動和銘記。這是一位執(zhí)著的選手,也是一位偉大的母親,更是奧林匹克精神的完美體現(xiàn)。
適用話題
“榮譽”、“傳奇”、“奧林匹克精神”、“愛”、“感動”、“舞臺”、“銘記”等話題作文。
“新二十四孝”你做到了幾條
2012年8月13日,由全國婦聯(lián)老齡工作協(xié)調(diào)辦、全國老齡辦、全國心系系列活動組委會共同新版“24孝”行動標準。 具體如下:
1、經(jīng)常帶著愛人、子女回家
2、節(jié)假日盡量與父母共度
3、為父母舉辦生日宴會
4、親自給父母做飯
5、每周給父母打個電話
6、父母的零花錢不能少
7、為父母建立“關(guān)愛卡”
8、仔細聆聽父母的往事
9、教父母學會上網(wǎng)
10、經(jīng)常為父母拍照
11、對父母的愛要說出口
12、打開父母的心結(jié)
13、支持父母的業(yè)余愛好
14、支持單身父母再婚
15、定期帶父母做體檢
16、為父母購買合適的保險
17、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溝通
18、帶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動
19、帶父母參觀你工作的地方
20、帶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
21、和父母一起鍛煉身體
22、適當參與父母的活動
23、陪父母拜訪他們的老朋友
24、陪父母看一場老電影
多維品讀
1.子女之于父母是否盡孝,關(guān)鍵還是要看其個人內(nèi)心是否留存有感恩之心,是否懂得“父母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的真正意味。若有,則無論客觀環(huán)境多么逼仄,總能夠抽出時間聆聽父母的往事、與父母做交心的溝通。否則,無論我們將“孝”的標準降得再低,也總會有人找出各種理由、借口推諉、搪塞,那種“同居一屋、形同陌路”的親情悲劇我們看得難道還少嗎?
2.道德的核心與本質(zhì)是愛與奉獻。講道德,就是要學會愛,奉獻愛。父慈子孝,講的是在家庭關(guān)系上,要親其親,愛其親?!按饶甘种芯€,游子身上衣”,父母對子女,一般都是寵愛有加的;子女對父母,雖然大多也有反哺之情,但愛的濃度相對要淡。是故我國文化十分強調(diào)孝道。孝,是仁愛的根本與發(fā)軔。一個人只有孝順父母,才能擴而大之大孝于天下,愛天下人。我們知道,道德的最高原則是愛祖國,愛人民。倘若一個人連自已親生的父母都不愛,他還能愛祖國,愛人民嗎?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人?!边@就是說,孝是“泛愛眾”的基礎(chǔ)和出發(fā)點,是一切道德之本。古代有“百善孝為先”之說,有它的道理。
適用話題
“盡孝”、“感恩”、“親情”、“愛”、“道德”、“奉獻”等話題作文。
女大學生開學要“蘋果三件套”氣哭母親
8月14日起,清華大學等各高校將陸續(xù)迎來新生報到。不少新生已經(jīng)在為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活添置“裝備”,各種數(shù)碼產(chǎn)品自然不可缺少,而一些新生動輒要求購買“蘋果三件套”,讓不少普通市民家長直呼“傷不起”。
報道中有這樣令人心酸的一幕。一家蘋果產(chǎn)品銷售店門前,一名中年女子蹲在墻角,手捏紙巾,低頭不時抽泣。即將去外地上大學的女兒,“上來就要買iPhone4s、iPad3和mac book這蘋果三件套 ,而且都得是高配,超過2萬元支出讓母親覺得有些吃不消?!倍捍蠛耙宦暎骸安唤o我買,就讓我在大學丟臉去吧。”說完便扔下母親,揚長而去。
多維品讀
1.“蘋果三件套”加重了家長的負擔,讓不少普通市民家長直呼“傷不起”。然而,更“傷不起”的,卻是大學。拿著“蘋果三件套”去免于“丟臉”的學生,考取大學的分數(shù)即使再高,恐怕也難說品學兼優(yōu),因為品質(zhì)的缺陷顯而易見,而這無疑是一些號稱“天之驕子”者的先天不足。
2.財富觀、價值觀的錯位,會導(dǎo)致人生的錯位。直接的表現(xiàn),就是對自己不負責。有些孩子,沒有責任感,就連讀書,也認為不是為自己讀,而是為父母讀,因此,他們對為自己付出的父母沒有任何感激之情,高考考出不錯的分數(shù),進了不錯的大學,就認為足夠?qū)Φ闷鸶改噶?。因此,伸手向父母要獎賞也就十分正常。這些學生進了大學之后,由于沒有責任心,很容易出現(xiàn)學習的惰性,陷入迷茫。近年來,包括清華在內(nèi)的高校,就明確禁令,禁止一年級學生帶電腦進宿舍,頒布這樣的禁令,在信息時代顯得很荒謬,可卻是無奈之舉,因為很多大學新生,如果沒有禁令,會很快沉迷網(wǎng)絡(luò),荒廢學業(yè)。表面上看,這是因為這些學生沒有自控力,深層次的原因是他們?nèi)狈ω熑涡摹?/p>
一、大學生漠視生命現(xiàn)狀
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自殺死亡是青少年的前三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中國則是15―34歲年輕人死亡的第一原因,其中大學生自殺尤為突出。大學生自殺率是同齡人口的2―4倍,高于同齡非大學生年輕人,并且仍有逐年上升的趨勢。由于大學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擔負著國家發(fā)展與建設(shè)的重擔,是國家與民族的希望與未來,因此大學生自殺會給整個社會帶來巨大的損失。而大學生自殺率的不斷上升是對生命教育研究與應(yīng)用脫節(jié)的最好反映。近階段,網(wǎng)絡(luò)媒體報道的大學生自殺事件頻發(fā),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關(guān)注。但經(jīng)媒體曝光的自殺數(shù)據(jù)也只是所有自殺事件的冰山一角,這都源于事件發(fā)生單位對消息的封鎖。大學生漠視生命是與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密不可分的。每一個有自殺行為的人,至少會給周圍5人帶去巨大的心理消極影響,由此可見,學生自殺的惡劣影響范圍是巨大的。據(jù)報道,4月30日清晨6點30分左右,山東大學千佛山校區(qū)一名女研究生從四樓跳下,當場身亡。5月7日下午3點多,中國人民大學一名女生從校園內(nèi)的知行樓跳下身亡。事故發(fā)生后,警察很快趕到現(xiàn)場,死者被蓋上白布運走……據(jù)眾多案件調(diào)查結(jié)果的統(tǒng)計分析來看,很明顯地說明了我國當前大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脆弱,而要想干預(yù)自殺,最重要的就是開展生命教育。
二、自殺事件原因探析
“應(yīng)試教育”的過分依賴,以及“生命教育”的缺失。應(yīng)試教育以應(yīng)付考試為唯一目的。應(yīng)試教育所產(chǎn)生的后果,一是嚴重違背了教育教學規(guī)律;二是忽視了“因材施教”的原則扼殺了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三是有損學生身心健康,抹殺了大學生天性。大學校園的人文精神缺失,讓大學生失去了精神支柱,市場經(jīng)濟繁榮,校園的氛圍也在悄悄改變,淡化生命意識、否定生命價值、漠視生命崇高感、抹殺生命成就感,學風不正,人浮于事,膨脹的物質(zhì)欲望占據(jù)了文人的精神追求,現(xiàn)實超越了理想。校園已不再是昔日的象牙塔、靈魂的凈土。靈魂、信仰、思想、至高的追求像秋日的花朵一般悄無聲息地凋落了,每個人都爭搶著成為富議論性的人,歇斯底里地表演著自己,校園活動富于表演性,許多課程帶有太強的政治性和說教性,缺乏人文關(guān)懷,被學生不屑一顧,在這些燃燒的生命中,我們?nèi)狈μ嗌P(guān)懷。生命觀教育作為教育的一種存在形態(tài),它運用生命教育理論引導(dǎo)大學生正確認識生命本身,樹立正確的生命態(tài)度,承擔生命的社會責任,理解生命的價值,提升大學生生命的質(zhì)量,培養(yǎng)人文關(guān)懷精神和信仰體系,從而樹立正確的生命觀,更好地適應(yīng)現(xiàn)代生活、健康發(fā)展,追求美好的人生。
由上述分析,我們看到了高校生命教育缺失所帶來的嚴重后果,人們應(yīng)該認識到生命教育的緊迫性和必要性。生命教育是由學校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教育方針,大學生身心發(fā)展階段的獨特性所決定的,伴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市場經(jīng)濟的繁榮,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絕大多數(shù)學生還在為工作、為生存發(fā)愁,處于青年時期又缺乏社會經(jīng)驗的大學生們的心理問題便在此時顯現(xiàn)。生命教育,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教育發(fā)展的共同課題,也成為我國高校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1968年,生命教育由美國學者杰?唐納?華特士提出,幾十年來,生命教育的實踐在全球已得到迅速發(fā)展,在中國,應(yīng)該像引進一樣,在實踐中將中國特色與生命教育相結(jié)合。中華民族的孝文化,既具有濃烈的中國特色又符合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具有穩(wěn)定的結(jié)構(gòu)和共同的精神狀態(tài)和價值取向。所以利用《孝經(jīng)》的思想內(nèi)涵對當代大學生進行生命教育是不二之選,可以豐富大學生的生命哲學觀點與生命觀思想。
三、《孝經(jīng)》的思想內(nèi)涵
《孝經(jīng)》是我國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精華所在,集中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儒家的倫理精神,其孝道思想有著豐富的倫理內(nèi)涵,在歷史上深刻地影響著中國人的道德思維和行為實踐。孝,作為人倫關(guān)系的價值典范,具有普世性和永恒性,《孝經(jīng)》不過短短一千八百余言,卻是中國傳統(tǒng)孝文化的集大成者,其思想蘊含了中國傳統(tǒng)的生命倫理精神,現(xiàn)如今,這種倫理精神對于大學生的生命觀的教育有著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
中華文化源于易,而成于孝?!兑捉?jīng)》闡述的所有,歸結(jié)為一個字那就是“道”,中國人講所有的道,最后集大成者就是“孝”,“孝”是道的表現(xiàn)。走遍全世界,唯有中華民族把孝當做德目來看。現(xiàn)代人過分強調(diào)自我意識,造成了彼此的疏離,在孝文化的感染下其可以將自我意識降低到最低,這也是孝對現(xiàn)代人最大的啟發(fā)。孝不僅是指孝敬父母,更大意義上是要對文化忠、對民族孝。孝道運用在社會各個階層,能發(fā)揮不同的感化。中國人一生下來就有兩個字“責任”,而西方人只有“權(quán)力、義務(wù)”如此度過一生而已,父母愛孩子是天性,而孩子孝敬父母則是一種責任。中國人的責任是無限的,從“事親”到“事君”再到“自身”,應(yīng)該做到由“居則致其敬,養(yǎng)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保ā缎⒔?jīng)?紀孝行章》)至“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保ā缎⒔?jīng)?開宗明義章》)它論證了孝道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人倫規(guī)范。
縱觀全文,《孝經(jīng)》將孝分為三個層次,即“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孝經(jīng)?開宗明義章》)。對于生命的涵養(yǎng)與準則也有三個維度:其一是“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保ā缎⒔?jīng)?開宗明義章》);其二是“能孝于親,則必能終于君矣。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門也?!保ā逗鬂h書?韋彪傳》);其三是“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孝經(jīng)?開宗明義章》)。《孝經(jīng)》從認識自我存在、生命本源出發(fā),樹立生命的責任意識,闡述生命的意義,在實踐中指導(dǎo)生命的行為,將人的活動和行為用“孝”貫穿在一起,實現(xiàn)人生命的完整、完滿,這就是理想的孝行。
四、運用《孝經(jīng)》文化思想加強對高校生命教育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中國具有幾千年的根基,最易被人們所認同和引起共鳴,所以運用《孝經(jīng)》里的思想對大學生進行生命教育是比較合適的。除此之外,《孝經(jīng)》里的“孝”不拘泥于簡單的“事親”,并沒有把“孝”局限在對父母的感情上,而是將“孝”的責任心延伸到整個社會和整個國家,“夫孝,始于事親,終于事君,終于立身?!保ā缎⒔?jīng)?開宗明義章》)?!缎⒔?jīng)》把自己與父母、自己與國家、自己與他人以及生命的最終目的都涵蓋了進來,處處體現(xiàn)了個體生命存在的價值,這對高校生命教育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一)運用《孝經(jīng)》的文化思想教育和引導(dǎo)大學生以樹立生命價值意識
改革開放市場繁榮,給我國帶來了新空氣,同時也刺激了人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人則完完全全變成了“唯物主義”,一切向錢看,一切以金錢和物質(zhì)為衡量基礎(chǔ),丟棄了傳統(tǒng)美德,孝悌忠信也被拋之腦后。有人完全不在乎父母感受,只要不合自己心意便對父母發(fā)脾氣,沒有一點尊敬之心,還有人虐待父母甚至弒母、弒父,更有甚者遇到挫折就自殺放棄生命。大學生自殺,對父母在精神上是極大的打擊!父母的所有辛苦和美好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隨著孩子的離世全部付之東流,這是典型的自我主義,只顧及個人感受,只想到自己的挫折和痛苦,不顧及父母的心酸和悲痛,忘卻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吧眢w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保ā缎⒔?jīng)?開宗明義章》)。立足《孝經(jīng)》思想看來,身體不僅是自己的,更是父母給予的,每個人都不能擅自毀壞。所以不重視孝德教育,只注重智育,這樣是不夠的。
孔子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薄叭酥心笥谛ⅰ保ā缎⒔?jīng)?圣治章》)就是說孝是道德的根本,是教育的起始。大學是人生觀確立的重要時期,大學生缺乏理性思維,行事沖動,對自己存在的意義與價值缺乏遠見。大學生在心智上和久經(jīng)社會的人員是有差別的,他們往往具有更強的自我意識,以自我為中心,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草率地結(jié)束生命不是解脫,而是更大的悲劇,對家庭、對國家都是巨大的損失?!缎⒔?jīng)》文化思想不僅可以教育大學生要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且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個人責任感,樹立理性的生命價值觀。
(二)運用《孝經(jīng)》文化思想教育和引導(dǎo)大學生以強化社會責任意識
《孝經(jīng)》一共有十八章,但《孝經(jīng)》之孝,從來就不僅僅是贍養(yǎng)父母。而是社會責任。《孝經(jīng)》把人的社會責任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出生到“冠禮成人”,社會責任是愛護自己的身體;第二階段是“成人”,社會責任是建設(shè)或保衛(wèi)國家;第三階段是老年,社會責任是“立身”――完善人生?!缎⒔?jīng)》又把社會責任分出5個等級: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人?!缎⒔?jīng)》還闡述了運用孝作為社會責任,來實行“孝治”、“圣治”的政策與策略。
教師是知識的化身,是智慧的靈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學子們?nèi)松煽康囊啡?。換而言之,教師是學生美好心靈的塑造者。因此,我時刻以"德高為師,身正為范"這八個字提醒自己。無私奉獻、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為每顆純潔心靈的塑造而竭盡全力。
一、樹立事業(yè)心,增強責任感熱愛教育事業(yè)
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們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不單單是為教書而教書的“教書匠”,而應(yīng)是一個教育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以情育人,熱愛學生;以言導(dǎo)行,誨人不倦;以才育人,親切關(guān)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尊師愛生,是一種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對待學生,管而不死,嚴而不厲,愛在其中。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和心的呼應(yīng)。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才能使教育發(fā)揮最大限度的作用??梢哉f,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根本。對學生冷漠,缺乏熱情,決不是一個有良好師德的好教師。教師愛學生體現(xiàn)在“嚴”和“慈”上。常言道:“嚴師出高徒?!庇终f:“嚴是愛,寬是害”。對學生不嚴格要求,嚴格訓練,是難以培育出跨世紀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設(shè)者。“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所以,對學生不嚴不行。當然,嚴要得法,嚴要有度。慈,就是對學生要關(guān)心、愛護、寬容、尊重。充分鼓勵學生的自尊和自信,關(guān)心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進步,使學生全面發(fā)展。教師要與學生平等相處,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愛護學生、保護學生。教師對學生的愛,即是敬業(yè)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師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現(xiàn),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師教書這個職業(yè)的具體表現(xiàn)。
二、用無限的師愛,開啟每個學生的心靈
高爾基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睅煇凼墙處煴仨毦邆涞拿赖?,也是教師的天職。無限的師愛,可以開啟每個學生的心靈。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灑向每個學生,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呼聲,和學生產(chǎn)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鳴,讓一切學生的心靈都感受到師愛的溫暖。
三、用規(guī)范的言行,凈化每個學生的心靈
“無德無以為師?!闭嬲齼?yōu)秀的教師。一定是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的人。他對祖國的愛,對學生的愛,對事業(yè)和未來的愛,都表現(xiàn)在他對自己的高標準要求的落實上。率先垂范就是對學生真正的負責,就是潛夠默化、影響深遠的教育。作為小學教師的我們,肩負著培養(yǎng)教育下一代,為祖國的未來夯實基礎(chǔ)的重任。這就要求我們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這種人格魅力表現(xiàn)為教師必須要有敬業(yè)精神,必須具備健康的價值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用奉獻的人格,塑造每個學生的心靈
沒有無私奉獻、愛崗敬業(yè)的精神,就不可能成為一名好教師,也決不可能為人民的教育事業(yè)創(chuàng)造業(yè)績,作出貢獻。教師是園丁,學生是花朵,只有靠園丁辛勤無私的澆灌,花朵才能茁壯成長,芬芳世界。還有人將教師比作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默默地犧牲了自己,卻給人類帶來了光明,因此教師應(yīng)該是無私的。
身為教師,我們不能把教書育人降低到只傳授知識的層面上。我們有責任、有義務(wù)從現(xiàn)在做起,從自身做起,通過學習不斷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實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從教素質(zhì)。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去感染學生,以淵博的知識去培育學生,以科學的方法去引導(dǎo)學生,以真誠的愛心去溫暖學生,以高尚的師德去影響學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學生的美好心靈,影響一代又一代的學生,真正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
學習師德師風心得
教師必須有高尚的品德。教師職業(yè)的最大特點是培養(yǎng)、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質(zhì)將直接影響下一代的成長。在教育活動過程中,教師既要把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傳授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響學生、感化學生,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長發(fā)展。因而教師必須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純潔美好的心靈。在工作中,教師要安貧樂教,甘于奉獻。必須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將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實踐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說的“捧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教師對學生要有一顆慈母般的愛心。教師對學生慈母般的愛心應(yīng)來自對教育事業(yè)的無限忠誠,對教育事業(yè)的強烈事業(yè)心和高度責任感。教師的母愛精神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徹底地化解學生的逆反心理和對抗情緒,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如像母親一樣,無微不至地關(guān)心學生,幫助學生,對差生不嫌棄,不歧視,給他們多一點愛,就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在學習上有無窮的力量源泉。很多教師的成功經(jīng)驗都證明了母愛力量的神奇作用。
教師要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學識。博學多才對一位教師來說當然很重要。因為我們是直接面對學生的,更多學生什么問題都會提出來,而且往往“打破沙鍋問到底”。沒有廣博的知識,就不能很好地解學生之“惑”,傳為人之“道”。但知識絕不是處于靜止的狀態(tài),它在不斷地豐富和發(fā)展,每時每刻都在日新月異地發(fā)生著量和質(zhì)的變化,特別是被稱作“知識爆炸時代”、“數(shù)字時代”、“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今天。因而,我們這些為師者讓自己的知識處于不斷更新的狀態(tài),跟上時展趨勢,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內(nèi)容和方法,顯得更為重要。否則,不去更新,不去充實,你那點知識就是一桶死水,終會走向腐化。
學習師德師風心得
師德師風對一個教師來說特別的重要,因為,教師是孩子行動的標桿,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因此,師德師風的好壞往往影響和決定了學校的校風和學風的好壞。
通過對師德師風的學習,我簡單得談?wù)勔韵聨c體會:
第一,嚴以律己,注重言行。為人師表,堅持嚴以律己,增強自身的自控能力,每天都帶著一份好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帶著微笑迎接孩子。幼兒園的工作繁瑣、壓力大,但我都坦然的面對,不以個人的得失斤斤計較,不把個人情緒帶到工作中。可以說每天我都是以平和的心態(tài)、飽滿的情緒,真誠的對待每一位孩子。用平平常常的心態(tài)、高高興興的心情來干實實在在的事情。
第二,培養(yǎng)良好的內(nèi)在素養(yǎng)。天生麗質(zhì)固然能給人以美感,使人愉悅,但是作為一名教師更重要的是塑造內(nèi)在的修養(yǎng),這樣教師本人的學識和內(nèi)在素養(yǎng)就顯得格外重要。只有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身素質(zhì),不斷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學生。在教學中我們要做到有效地備課,體現(xiàn)教師教學的智慧,常規(guī)教學做到扎實有效。
第三,刻苦鉆研業(yè)務(wù)。精通教學業(yè)務(wù)是教師之所以成為教師的關(guān)鍵。只有精通業(yè)務(wù),才能將科學文化知識準確地傳授給學生。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總是不能準確地解答,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威信就會逐步喪失,學生對教師也沒有信心可言,教師要提高教學業(yè)務(wù)水平,就必須自覺堅持學習和參加業(yè)務(wù)培訓,并在教學實踐中鍛煉和提高。我們一定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積極進取,開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精益求精。
第三,堅持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與每一個孩子建立平等、和諧、融洽、相互尊重的關(guān)系,關(guān)心每一個孩子,尊重每一個孩子的人格,努力發(fā)現(xiàn)和開發(fā)每一個孩子的潛在優(yōu)秀品質(zhì),正確處理教師與孩子家長的關(guān)系。只有我們把學生看重了,學生得到老師的尊重了,他們才會尊重老師,愿意學習這個老師所傳授的各種知識。用師愛鑄就崇高的師魂,在教育中要做到嚴中有愛、愛中有嚴,如果我們把學生當成天使,那么我們就生活在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