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計算機應用基礎課件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慕課;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09-0256-02
一、慕課的現(xiàn)狀
在國外,MOOC課程模式起源于網絡開放課堂,起源于加拿大。2008年加拿大阿薩巴斯卡大學的喬治?西門子和斯蒂芬?唐斯基于聯(lián)通主義的學習理論模型,首次提出了MOOC并創(chuàng)建了全球第一個cMOOC類型的課程。cMOOC強調人機交互的學習模式,把課程設計者、學習資源、學習者組建學習共同體等作為一個整體。大規(guī)模在線課程形成,出現(xiàn)了Coursera、edx及udacity等大規(guī)模平臺[1]。
在國內,MOOC同樣受到關注,于2013年正式進入中國,5月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宣布加入在線教育edx,同年7月,上海交通大學和復旦大學相繼宣布加入coursera,當前慕課在中國正快速發(fā)展[2]。
隨著微課和慕課的廣泛應用,對當前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式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而這種模式對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1)計算機基礎教學隨著計算機知識的普及,計算機課程的授課內容和授課方式會隨之發(fā)生變化。隨著教學資源的數(shù)字化,促進了課程改革。(2)隨著慕課在國內外的快速發(fā)展,其所帶來的變化是信息技術誕生以來的重大變革之一,將深刻影響未來的高等教育。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作為眾多院校必開的一門課程,多少都要受慕課影響。(3)學習方式和授課形式的變化,對教師和學生都產生深遠的影響和巨大的變化。
二、慕課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使用的目的和解決的問題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在國內很多高校都開設,主要目的在于讓學生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知識,熟練操作常用的操作系統(tǒng)和辦公軟件,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水平。慕課當前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未能充分發(fā)揮作用,并且缺乏相應的理論研究。通過深入教學一線及教學實踐,探索慕課與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的關聯(lián),探索符合高校實際情況的教學模式,深入研究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數(shù)字化資源建設,探討信息化網絡教學資源有效共享的途徑和方法。研究慕課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使用,主要目的如下:(1)在高校課時量較滿的情況下,實現(xiàn)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課時不增加或減少的情況下實現(xiàn)高質量的教學。(2)利用慕課,實現(xiàn)課內教學與課外自學的完善結合,有效提高授課質量。(3)數(shù)字化資源改變著課程的評價體系和方法,包括課內考評和課外評價。對期中測試、期末測試產生影響,嘗試與現(xiàn)代化技術結合,以更有利的方式考評。
慕課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使用,主要解決兩個問題。(1)本課題通過深入教學一線,針對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提出新的教學思想和方法,關注慕課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慕課教學模式具有新穎和獨特的特點,在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具有重大的實踐價值。目前大部分高校包括一本、二本和三本或高職開設計算機應用基礎這門課程,各個高校課時不等,比如在我校學時數(shù)為32,在其他院??赡軙?4課時、甚至96課時,實施擴展課外教學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3]。我們也在思索如何在減少課時的情況下,把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上好、學好。(2)在當前教學中,有效的使用現(xiàn)代化通信方式實施課外教學,能夠適應當前的發(fā)展。在我校,當前計算機實驗室發(fā)展規(guī)模比較迅速,在獲得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情況下,把當前的電子設備發(fā)揮重大的作用。數(shù)字化資源的建設,讓使用者盡可能方便地使用已有資源,實現(xiàn)數(shù)字化資源的高效、重復利用。
三、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慕課建設和使用。
我們建設慕課使用的平臺是中國大學MOOC的愛課程平臺,目前這個平臺已經有數(shù)萬門課程在線開設,是使用范圍比較大和平臺穩(wěn)定性^好的平臺。這個平臺分為教師端和學生端,身份不同,所擁有的操作權限也不同。學生在選擇課程學習時,不但支持電腦網頁觀看和學習,還支持蘋果公司的APP下載安裝和Android系統(tǒng)安裝。非常適應學習的多手段和多方式。愛課程平臺的教師端可以實現(xiàn)公告、設定評分標準、添加課件、布置測驗和作業(yè)、在線考試和線上討論等多種功能。
涉及課程的內容都要由老師精心設計和規(guī)劃,所講授的內容的教學設計方案尤為重要,這決定著這個知識點要如何分解,講解,以視頻、錄屏還是課件等方式展示,這個知識點最后以什么樣的方式進行考核,以測試、討論或互評等方式評價。所以做慕課的第一步,是實現(xiàn)每個知識點的課程設計。計算機應用基礎這門課程的特點是既有理論知識的學習,也有動手操作能力的練習。所以在策劃知識點分類時就分成了兩大類,理論講解類和實踐操作類。理論部分考察主要以理論測試題的形式進行,實踐操作主要以結合校內考試系統(tǒng),互評和老師評價的方式進行。
目前,這門課程的慕課教學已經在部分班級的教學中應用,實踐的效果有待驗證。但從目前情況來看,還是能很好的調動同學們的興趣。
四、結束語
雖然慕課開展時間比較短,但是在國內一些著名的平臺上,如中國大學MOOC愛課程等精品課程還是成倍增加。如何向已經建設完善的課程學習,使得自己所建設的課程能夠適應當前的技術和發(fā)展,能夠對當前的教學形式有所促進,還是要不斷思考和不斷進步的。
參考文獻:
[1]宋文.MOOC在我國高校本土化建設初探[D].碩士研究生論文,中央民族大學,2015,(5).
[2]蔣卓軒.基于MOOC數(shù)據的學習行為分析與預測[J].計算機研究與發(fā)展,2015,(52).
[3]孫勤紅.大學本科計算機應用課程的自學與必修的實踐[J].教育現(xiàn)代化,2015,(10).
[4]董晶.慕n(MOOC)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對高等教育的影響[D].碩士研究生論文,山東師范大學,2015,(5).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 Course for Class Construction
SUN Qin-hong,LIU Fen-xiang
(College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anJiang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0012,China)
一、對《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幾點措施和意見
1.教學目標定位明確
我校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主要以省級統(tǒng)一考試為教學目標,規(guī)定每次考試的過級率,要求在校非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必須參加省級統(tǒng)一考試,成績合格,并作為學生的畢業(yè)標準之一。因此在教學上緊密結合省級統(tǒng)一考試的教學大綱要求,做到合理安排教學進程來完成教學目標。除了考試要求過級以外,還積極鼓勵同學通過提高班的學習來強化應用技能的訓練和實踐能力的深化。
2.合理安排課程,優(yōu)化教材內容
《計算機應用基礎》作為計算機教學中最基礎的學科應該全部安排在第一學年的第一學期進行授課,這樣更有利于整個計算機課程體系的設置,也更有利于學生保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持續(xù)下去。在整個計算機基礎教學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根據實際工作的需求,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否則學生將會很難入門。目前職校采用的計算機基礎教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模塊的內容:計算機基礎知識模塊,Windows操作系統(tǒng)模塊,WORD文字處理模塊,EXCEL電子表格處理模塊,演示文稿制作軟件PowerPoint模塊,計算機網絡、多媒體與信息系統(tǒng)安全知識模塊。雖然計算機基礎知識在中小學的逐漸普及,但學生水平參差不齊,結合不同層次班級,對學生已經掌握得比較好的內容教師可以少講,而對于部分應用性較強的內容教師可以結合課時安排進行多講、細講。
3.跟進教學設備,改變教學方式
現(xiàn)在我們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主要采用“理論授課+上機實驗”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應該說還是比較切合職校計算機課程的特點與教學要求的,但在實踐過程中仍出現(xiàn)了學生對授課缺乏興趣、學生無法及時消化教學內容、學生自學積極性差等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的做法是:
(1)提高辦學條件,改變授課環(huán)境。使用多媒體教室增加學生用機,然后通過安裝多媒體教學控制軟件使得教師用機可以控制學生用機。這樣一來,教師在講授理論知識與操作演示時可以對學生機進行控制。
(2)提高課件質量,注意精講多練。一個好的教學課件往往是一節(jié)課成功的關鍵,教學課件的制作不僅要注意內容上的要點提示,還要注意聲音、圖片、動畫之間的相互結合,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對于授課內容要結合教學目標有選擇性地進行精講,對于操作性的內容要以多練為主。
4.構建配套教學網站,利于學生自主化學習
作為一門操作性較強的課程,實訓則是整個學習過程的重點所在,在實訓環(huán)節(jié)上突出以教師為主導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研究。針對計算機基礎綜合性較突出的特點。在實訓部分體現(xiàn)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學習模式,突出以項目訓練為主的教學實踐。利用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和互聯(lián)網絡技術,實現(xiàn)輔導方式的轉變。構建和教材相配套的教學網站,將課程網站作為學生課后學習和答疑的遠程教學工具,使學生通過計算機網絡在線學習,和教師在線交流,快速入門、提高,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可在網上查閱教學要求、示范模版練習、教學課件,掌握授課內容,學習相關技術。調動學校全部教學資源,在為課程建設服務的過程中,使所有的教學資源都被“優(yōu)化”在網上,實現(xiàn)網上授課、輔導、討論、自學、練習、考試多樣化的教學形式。
二、我校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實踐
1.制定考試過級目標
全校每次考試 “過級率”目標定為95%以上。凡“過級率”達到及高于規(guī)定的,按學校有關規(guī)定給予獎勵。
2.教學要求
任課教師要按照“普通職校非計算機專業(yè)學生計算機應用知識和能力教學及考試大綱”的規(guī)定,按質、按時完成本課程的教學任務。任課教師的課堂講授、上機實習、平時作業(yè)、檢查測試等教學環(huán)節(jié)都要圍繞達到過級考試規(guī)定的目標進行;考前還要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強化訓練。任課教師要與所授課班級學生的班主任加強聯(lián)系,密切合作,細致做好每一個學生的平時學習及應考工作。
3.教學進程安排
關鍵詞 高職院校 計算機應用基礎 教學改革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Vocational College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Course
TIAN Yongmin
(Hu'nan Mass Media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100)
Abstract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course is a core skills course in training compute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s the compulsory basic course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omputer student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s faced by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cours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ing, combined with years of teaching practice, with the current law of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arried out exploration on curriculum reform measures.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通過對應往屆畢業(yè)生的回訪和調研發(fā)現(xiàn),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各行各業(yè)的信息化進程也在不斷加強,使各領域的工作崗位也愈來愈依賴于計算機信息技術。用人單位對高職院校畢業(yè)生的計算機基本應用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適應當前的大學生的就業(yè)形勢需要,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改革顯的尤為重要。
1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生掌握計算機應用水平差異較大。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計算機應用的日益普及,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的學生在初高中就已具備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但是,由于我國教育發(fā)展的不平衡,在一些落后的地區(qū),很多學生都沒有上過計算機課,甚至沒有見過計算機。進入大學以后,不同基礎水平的學生在同一個班級學習,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面臨很大的困難。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怎樣才能找到一個平衡點,使基礎好的同學能有所學,同時又能兼顧到基礎相對不好的學生。
(2)教材內容與專業(yè)項目聯(lián)系不夠。目前很多教材雖然已采用以任務驅動,實訓項目為載體。但這些實訓項目與不同專業(yè)之間的銜接不夠突出,理論知識過重,內容更新不及時,這就造成教材內容不適用于當代大學生的就業(yè)需要。同時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根據不同專業(yè)的特點,對內容以不同的側重點進行授課,依然是全面的講解課本內容,使得學生對學習內容不感興趣,學習積極性不高,讓學生學習后感到無所適從。
(3)考核方法不夠合理。為完成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工作狀態(tài)水平評估的指標要求,部分學校把計算機認證考試與學生的畢業(yè)證掛鉤,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為了保證學生在計算機認證考試中的通過率,在某些方面不得不忽略學生計算機應用技能的培養(yǎng)。而學生為了順利通過計算機認證考試,也不得不把大量精力投入到與考試相關的學習中,這樣,導致許多學生即使學完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畢業(yè)后都不能很好的利用所學知識來輔助完成工作。
2 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改革與實踐
2.1 課程設計思路的改革
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以培養(yǎng)即將進入工作崗位的準職業(yè)工作者為目標,以“職業(yè)能力本位、工作過程導向、典型案例應用”為基本原則,按現(xiàn)代辦公職業(yè)崗位需求選擇教學內容,按工作過程和認知規(guī)律循序漸進編排教學順序。通過仿真工作環(huán)境,引導學生分析工作任務,最終學生通過課程的學習完成工作任務,從而培養(yǎng)學生應用計算機處理信息的能力與素質,并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2.2 完善教學內容,注重應用能力培養(yǎng)
多年來,通過不斷進行企事業(yè)人才需求分析,根據人才需求特點篩選教材內容,以信息處理核心能力要求為主線精選教學內容,以真實項目工作過程為導向設計教學、實訓內容,突破了傳統(tǒng)的知識型講授,逐步引進行崗位型的能力培養(yǎng)。本課程以職業(yè)工作者在現(xiàn)代辦公環(huán)境下的工作為背景,以某大學畢業(yè)生成功應聘到公司,在半年試用期內,和部門同事一起出色地完成文案編輯排版、數(shù)據分析處理、產品宣傳推廣等任務為原型,按工作過程和典型任務選擇教學內容和安排實訓項目。
2.3 改變教學模式和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要注意突出“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和“精講多練”的教學模式,對教學模式設計是以滿足各行各業(yè)文職崗位需要的知識技能為目標進行設計的,秉承“情境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和“案例教學法”的先進理念,依據“教、學、做合一”的原則,采用案例教學、項目情境教學、角色扮演式教學、探究式教學、現(xiàn)場教學等教學方法,高度重視實驗、實訓、實習等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把前后續(xù)課程的知識融為一體。通過真實的企業(yè)項目工作來保證學生在校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多種教學模塊的教學都以“一個大學畢業(yè)生從求職到做好本職工作的經歷”作為中心,根據“她從事公司文職人員工作為主線”鏈接所有的模塊,較好地貫徹了“教、學、做合一”的原則,并且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4 分級教學,因材施教
由于學生基礎差異較大,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合理設計教學布局,每模塊的教學內容分為基礎、高級兩部分,同時根據每個專業(yè)具體需求不同,教學內容分為必學內容和選學內容。對市場營銷、會計專業(yè)的學生要求掌握數(shù)據的高級篩選、使用數(shù)據透視表分析數(shù)據等。使不同層次、不同專業(yè)的學生都能在原來的基礎上得到提高,實現(xiàn)了因材施教。
2.5 完善考核方式,采用以證促學
根據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要突出實踐教學模塊,本課程采取了開放的過程考核方式,注重考查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為了保證計算機教學質量,讓學生真正學以致用,本課程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的考核方式進行了改革:實現(xiàn)了由理論考試到操作技能考試的轉變;并且引進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yè)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辦的全國信息化應用能力職業(yè)資格認證考試??己说姆绞接稍瓉淼钠綍r成績(占30%)和期末考試成績(占70%)組成,改革為平時成績(占20%)、技能成績(占30%)和期末考試成績(占50%),并且每位同學還必須取得職業(yè)資格認證證書。通過這種考核方式的改革,明顯提高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積極性。
2.6 提供“立體化”教學資源,促進師生互動
本課程利用學校提供的精品課程網絡管理平臺建立課程網站,內容包括:課件、案例、習題、實訓實習項目、學習指南、課程網絡資源、課程特色、作品欣賞、授課錄像、實踐教學和電子教材等。網絡教學資源比較全面,學生可以通過網站了解課程的總體情況,完成老師布置的書面或視聽作業(yè),通過鏈接訪問各大專業(yè)網站,與教師在網上實時互動交流。為了方便師生交流和溝通,任課教師可以為學生建立一個課程交流QQ群,在群內師生可以就課程問題暢所欲言,同時教師可以利用QQ群共享功能將每次課的實訓項目共享給學生。通過網絡資源,極大的提高了教學效率和促進了師生互動。
3 結語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各行各業(yè)的信息化進程也在不斷加強,使各領域的工作崗位也愈來愈依賴于計算機信息技術。用人單位對高職院校畢業(yè)生的計算機基本應用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和探索,加大課程建設與改革的力度,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使學生具有信息時代所要求的基本科學素質,并能站在信息技術發(fā)展和應用的前列,推動我國信息化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 翻轉課堂;計算機應用基礎;中職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5)17-0142-03
當今是多元化的時代,互聯(lián)網時代、微博時代、移動時代、云時代……時代在變化,學生也在變化,那么相應的教學模式也要隨之變化?,F(xiàn)在的中職教育工作者應該順應互聯(lián)網時展趨勢,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帶來的便利,克服教學中的弊端,針對中職學生的特點,實現(xiàn)學生隨時隨地學習、個性化學習。近來,“翻轉課堂”在網絡上鋪天蓋地傳播,引起教育技術工作者的關注?;诜D課堂的特點,這種新模式對于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模式有很大的啟示,是解決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存在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
1 國內外翻轉課堂介紹
翻轉課堂理念來自于美國科羅拉多州林地公園高中的兩位化學教師喬納森?伯爾曼和亞倫?薩姆斯。2007年,這兩位教師使用錄屏軟件錄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講解,并將視頻上傳到網絡,課前讓學生在家看教學視頻自主學習,在課堂上完成作業(yè),對學習中遇到困難的學生進行講解,這種教學模式受到學生的廣泛歡迎。2011年特殊形態(tài)的“可汗學院”和它所代表的翻轉課堂在美國迅速躥紅,并影響到全球,成為全世界最熱門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創(chuàng)新的話題。在國內,2012年8月,南山實驗教育集團率先在全國進行“翻轉課堂”的實驗,《云計算環(huán)境下的“翻轉課堂”學習模式研究與實踐》申報了國家“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2013年10月26日,華東師范大學慕課中心和南山實驗教育集團合作,舉辦了全國首次翻轉課堂教學觀摩會。可以說,翻轉課堂正改變著傳統(tǒng)教育教學模式。
2 翻轉課堂的優(yōu)勢
翻轉課堂有利于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 翻轉課堂中,學生利用教學視頻進行自主學習,并能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進行個性化學習。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都不同,基礎也存在差異,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下,教師很難做到因材施教;翻轉課堂承認學生的獨特性,并真正實現(xiàn)分層教學。學生完全掌握了在家學習的時間和節(jié)奏,也可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調整學習進度。如遇到不懂的內容,可以反復觀看;還可以通過聊天室、論壇等社交媒體與教師或同學交流,教師也可以與學生進行一對一的指導,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翻轉課堂有利于重構和諧的師生關系 翻轉課堂可以給教師和學生提供一個民主自由的交流平臺,學生擁有了課堂的話語權,可以隨時提出自己的想法。翻轉課堂會讓教師花更多時間與學生在一起,以此教師能更好地了解學生,更清楚地知道誰學得有困難,也能了解學生的生活,發(fā)現(xiàn)他們的潛在問題,讓教師逐漸成為學生互動交流的伙伴。
翻轉課堂有利于增加課堂師生的互動 翻轉課堂后,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一對一的交流,也可以把有相當疑惑的學生聚集在一起給予小型講座或演示。顯然,教師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時間與學生互動,而不是只在講臺上講課。同時學生也可以發(fā)展自己的合作小組,互助學習,而不是依靠唯一的教師。無形中,翻轉課堂幫助學生形成一種學習文化,讓學生的學習變成一件自我需求且有意義的活動。
3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
課程背景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中職所有專業(yè)的公共基礎必修課,這門課程注重的是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與應用能力。就這門課的教學現(xiàn)狀來講,教學方式上以“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操作”的教學模式為主流。這樣的方式導致學生操作、練習時間少,師生互動有限,讓學生失去學習的主動性。并且學生入學成績較低,計算機基礎知識水平參差不齊。
教學設計 “翻轉課堂”對計算機應用基礎這種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課程是非常適合的。首先,教師對新模式使用的多媒體軟件、視頻制作工具和網絡平臺應用相對熟悉,便于制作出適用的課外教學視頻和構造優(yōu)良的網絡教學平臺;其次,電腦、平板、智能手機等工具的普及,也為新模式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
經過文獻分析及教學實踐,設計出計算機應用基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如圖1所示。設計模式分為“課下”和“課上”兩個環(huán)節(jié),整個教學模型是循環(huán)的過程。課下包括“教學準備”“課前學習”兩個階段,課上包括“課堂活動”“評價反饋”兩個階段。
1)課下?!敖虒W準備”階段,教師首先設計教學計劃,根據教學內容制作教學視頻,視頻根據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特征,長度控制在15分鐘左右。同時,準備學習資源包上傳網絡,資源包以課件為主線,課件可用PPT和網頁等工具制作?!罢n前學習”階段,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學習資源以及學習任務進行自主學習,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知識技能基礎選擇需要的教學視頻,并自我掌握學習進度。之后,可通過社交媒體進行交流討論,小組成員可以分享收獲,探討遇到的困難。對小組無法解決的問題可與教師聯(lián)系,教師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從而完成相應練習,小組內通過交流確定作品主題,組員根據主題進行資料的搜集。
2)課上?!罢n堂活動”中,探究的問題需要師生共同確定,教師可根據重難點提出一些問題。師生對問題進行交流和解決,之后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進行作品的制作。翻轉課堂中,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只有獨立思考并解決問題,才能有效促進學生知識的內化。教師在課前可以對學生分組,課堂上學生獨立創(chuàng)作時,遇到問題可以在組內交流討論。學生經過獨立探究和小組協(xié)作后,將個人及小組的成果在課堂上展示,學生可交流、評論、分享學習收獲。
最后是“評價反饋”。翻轉課堂的評價應該是多維度、多方式的,評價的方式主要由自我評價、組內評價、教師評價組成。最后由教師進行評價結果統(tǒng)計,并通過評價結果進行教學反饋,對學生不足的地方進行加強和補充,對今后的課程進行不足之處的改進。
4 課程案例
以計算機應用基礎中的“Excel中函數(shù)的應用”知識點為例。
1)課下。組織學生分組,以4~5位學生為一小組,制作學習導航、課件、教學視頻,制定學習任務單(見表1)。同時整合學習資料包,并上傳至網絡。
在課前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社交媒體監(jiān)督、檢查學生自主學習的進度,同時也可回答學生的問題,并參與組織學生進行集體交流。
2)課上。教學過程見表2。通過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學生通過視頻和資料包進行自主學習,并充分掌握學習進度,真正做到按需學習。只有在學生實踐中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時才尋求教師的幫助,改善了“傳授―接受”式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它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課上”知識傳遞和“課下”知識內化的過程,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學創(chuàng)新與改革。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初探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彌補了中職基礎課程教學中很多的不足之處,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增強了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賀玉婷.思維地圖在開放式課堂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32):72-75.
關鍵詞:高職;教學現(xiàn)狀;改革實踐
一、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必備的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可以通過所學的應用技能去解決工作與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學生職業(yè)生涯奠定基礎。目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在高職院校開設的課時一般在70個課時左右,教材內容量卻很大,從計算機基礎知識到Windows 7操作系統(tǒng)的應用再到Office的應用,還要包含一般軟件和網絡知識的講解,整體說來,時間少,任務重,而訂購的計算機應用教材卻是所有專業(yè)通用的教材,沒有體現(xiàn)專業(yè)不同,學生水平不同,層次不同的教材,都是一概而論。以上的原因造成了教師在制訂授課計劃時,每個章節(jié)只能是完成基本知識點的講解及技能訓練,僅能解決生活中與該知識點相關的問題,根本不能拓展到專業(yè)乃至行業(yè)領域,這樣就出現(xiàn)了所有專業(yè),所有學生,掌握的計算機的操作技能基本一致,操作技能單一,無法體現(xiàn)高職教育教學特色,很好地為專業(yè)或行業(yè)服務。
二、課程改革與實踐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及重要觀點
主要解決的問題是《計算機應用基礎》怎樣為學生后續(xù)專業(yè)的課程的學習服務;怎樣為學生職業(yè)能力、職業(yè)素養(yǎng)服務;怎樣培養(yǎng)學生日常生活中使用計算機應用的能力。本次課程改革將基于我院特色專業(yè)群,根據職業(yè)崗位需求,選取教學內容與素材,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用操作考核結合取證考試,全面有效地考核學生應用計算機解決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
三、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改革實踐
(一)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讓學生主動學習
高職院校的學生,主觀性較強,學習缺乏主動性,自我約束性不夠。作為教師,要幫助學生深刻認識到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的重要性,學好計算機基本操作技能既能輕松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又能滿足工作崗位上技能需求,不僅節(jié)約工作時間,還能提高工作效率,是作為現(xiàn)代人才需求的基本要求之一。加強和企業(yè)合作,有機會就讓學生下企業(yè)參觀、學習,切實感受工作崗位需求和計算機操作聯(lián)系的緊密性,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學習。
(二)樹立人才培養(yǎng)目標,選擇合適教材
作為高職院校的教師,應該根據軟件的更新,學生在校需求及就業(yè)崗位的需求,及時地調整教學大綱。采用“職業(yè)崗位培養(yǎng)模式”,有針對性地進行操作技能訓練。教師下企業(yè)實踐,深入企業(yè)相關工作崗位,了解企業(yè)的需求,結合本課程的操作特點,真正培養(yǎng)出滿足企業(yè)要求、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專業(yè)型人才。
(三)結合學院專業(yè)技術群,及時更新試題庫
以往學院選取的OFFICE試題匯編雖然內容豐富,知識要點比較全面,但是通用性太強,只能讓學生對所學操作技能達到強化的目的,對知識的遷移能力還是很欠缺的,為此,我們編寫了《基于學院特色專業(yè)群的試題庫》,根據職業(yè)崗位需求,選取教學內容與素材,目的是為了解決《計算機應用基礎》怎樣為學生后續(xù)專業(yè)的課程的學習服務;怎樣為學生職業(yè)能力、職業(yè)素養(yǎng)服務;怎樣培養(yǎng)學生日常生活中使用計算機應用的能力。按學院專業(yè)分布情況,分石化技術類、石化裝備類、石化管理類三個特色專業(yè)群開發(fā)試題匯編。試題匯編分Windows 7系統(tǒng)操作、Word 2010文檔管理、Excel 2010數(shù)據處理、PowerPoint 2010幻燈片制作、因特網應用、工具軟件使用方法六大模塊。每個模塊結合各專業(yè)特色,選取素材,用計算機操作解決實際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比如在Word文檔管理中處理的文檔,有各專業(yè)領域發(fā)表的論文,讓學生明白論文的格式,表格的要求,圖表的制作;在Excel數(shù)據處理中比如會計與財務管理,學生學會計算員工的基本工資,材料采購預算,總賬表等;而PowerPoint 2010幻燈片制作分析報告,營銷策略,方案設計,宣傳片等??傊夭木≈c專業(yè)相關的內容,讓學生靈活運用計算機的操作技能,解決在工作領域中將要面臨的問題。
(四)教師不斷地學習,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改變教學方法
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對教師的操作技能提出新的要求,教師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及時更新知識體系結構,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專業(yè)素養(yǎng),才能保證知識不是陳舊的,是有用的,是滿足現(xiàn)在社會需求的。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也應該拋棄陳舊的講授方式,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多做,多練。教師根據教學主題設計并提出任務,任務要有明確的目標要求,教師要在學體目標的框架上,把總目標分成一個個的小目標,并把每一個學習模塊的內容細化為一個個容易掌握的“工作任務”,通過這些“工作任務”,來體現(xiàn)總的學習目標。任務驅動教學適用于學習計算機應用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學生的學習目標十分明確,學生按操作步驟進行操作訓練,使學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四、結語
社會在進步,教育在發(fā)展,教學的目的就是要做到更好地為學生服務,為社會培養(yǎng)出有用的人才,所以改革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更新教學內容是必須要做的。教師引導好學生,給學生時間、空間,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促進學生知識與能力的同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龍偉.中高職教育《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銜接研究[J].2015.
[2]周利民.計算機應用基礎.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5,8.
[3]張麗娟.新背景下高職計算機類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J].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