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望梅止渴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望梅止渴的主人公是是曹操。
2、魏武行役,失汲道,三軍皆渴士卒難忍,操尋思少頃,乃令曰:“前有大梅林,梅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3、“望梅止渴”之事表現(xiàn)出曹操的聰明才智,他能在大軍斷絕水源、士卒渴難忍的危急情況下,提及甘酸的梅子,不僅使士卒引起條件反射、暫解干渴之苦,而且也鼓舞了士氣,“得及前源”。后以“望梅止渴”比喻虛償所愿。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2、【翻譯】:魏武帝(曹操)行軍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們都渴得厲害,于是他傳令道: 前邊有一片梅子林,結了很多果子,酸甜可以解渴。 士兵聽說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利用這個辦法部隊趕到前方,找到了水源。
3、【注釋】
(1)魏武:曹操,他的兒子曹丕代漢建立魏國后,追尊他為魏武帝。
(2)行役:帶有任務而跋涉路途,這里指代**行軍。
(3)三軍:全軍。
(4)失汲道:找不到取水的途徑。
(5)皆:全,都。
(6)乃:于是,就。
(7)饒:多,豐富。
(8)士卒:士兵,古代的卒代表現(xiàn)代的兵。
(9)出水:流出涎水,流出唾液。
畫餅充饑的典故:
曹操的孫子曹睿當上皇帝后急于找一個“中書郎”,讓大臣盧毓推薦一個真有本事的人,并告誡他推薦人才不能只看名聲,名聲就像畫在地上的一張餅,饑餓時不能吃。盧毓經(jīng)過仔細挑選為曹睿選中中書郎。
【出處】選舉莫取有名,名如畫地作餅,不可啖也?!度龂尽の褐尽けR毓傳》
【解釋】畫個餅來解除饑餓。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
【用法】作主語、謂語、賓語;指用空想來安慰
【近義詞】望梅止渴、無濟于事
【反義詞】名副其實
【燈謎】餅干圖
畫餅充饑造句:
1) 成語"畫餅充饑"就來自于皇帝所說的話。
2) 畫餅充饑無法解決問題,讓我們立即行動吧!
3) 鸞拆書看了,雖然不曾定個來期,也當畫餅充饑,望梅止渴。
4) 盡管畫餅充饑,所有人還得裝出一副垂涎欲滴的模樣。
5) 望梅止渴畫餅充饑誰都會,昆侖弟子畫了一個餅,其他的讓各個散人各自發(fā)揮了。
6) 看這小子的樣子還真無意中做了望梅止渴畫餅充饑的作用,并達到了一定的效果。
7) 看罷,這個男人居然在為她畫餅充饑。
8) 要改成畫餅,畫餅充饑啊!老大就是老大啊!
9) 楊瀟心想,雖然不能吃,心中想想,也強如畫餅充饑。
10) 一陣的畫餅充饑,吳望感覺全身都有了力量,不斷的朝前面沖去,腳下的落步聲,應和著肚子里面的唧咕聲,在靜靜的山洞中,響得很遠。
11) 件件樁樁皆有證,到歸齊,畫餅充饑竟落空!此事叫我如何辦?就是神仙也不能。
12) 無論才能知識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熱情,則無異紙上畫餅充饑,無補于事。
13) 他是個講究實際的人,像這種畫餅充饑的做法,對他來說是無濟于事的。
14) 你那樣做不過是畫餅充饑,實際上于事無補。
15) 望梅止渴,畫餅充饑,這都是權宜之計。
16) 對那種不講實際、畫餅充饑的想法,我們必須反對。
17) 無論才華、知識多么卓著,要是缺乏熱情,則無異紙上畫餅充饑,無補于事。
18) 這種做法無異于指天射魚,畫餅充饑,絲毫不能解決問題。
19) 不管是望梅止渴,還是畫餅充饑,它都會激勵你不停手中的槳,去追逐哪怕是一星微小的火光。
20) 有時只是畫餅充饑,望梅止渴。
21) . 畫餅充饑,指鹿為馬,誤導消費。
22) 中秋將至,因經(jīng)濟危機,中秋值班,只能畫餅充饑。請準備一支筆、一張紙、一個月餅寄予我處。地址:月宮。收信人:嫦娥MM。
23) 公司的改革不能畫餅充饑,必須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法。
24) 這類改革可能只是畫餅充饑而已。
25) 你只知空談理想而不去實踐,不過是畫餅充饑罷了!
26) 不切實際的空想猶如畫餅充饑,于事無補。
27) 后來人們就用"畫餅充饑"這個成語比喻用幻想撫慰自己,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28) 小生待畫餅充饑,小姐似望梅止渴。
29) 他的承諾只是畫餅充饑,你可別上當啊!
2、淺嘗輒止;
3、戛然而止;
4、飲鴆止渴;
5、嘆為觀止;
6、永無止境;
7、心如止水;
8、望梅止渴;
9、令行禁止;
樂不思蜀 烏合之眾 草船借箭 敗走麥城 初出茅廬 單刀赴會 錦囊妙計 鼎足三分
羽扇綸巾 一臂之力 七步成詩 偃旗息鼓 刮目相待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吳下阿蒙 探囊取物 桃園結義,一手包辦 ,一舉兩得 ,一臂之力 ,一親芳澤 ,
七步成詩 ,三顧茅廬 ,下筆成章 ,不出所料 ,不由分說 不知所云 ,不容偏廢 ,
乘虛而入 ,五內(nèi)如焚 ,人生如寄 ,仰人鼻息 ,伯仲之間 ,位極人臣,作奸犯科 ,
偃旗息鼓,出言不遜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初出茅廬 ,刮目相待,危在旦夕,
危急存亡之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名不虛傳 ,同符合契 ,吳下阿蒙 ,敝帚千金 ,
廊廟之器,才高八斗 ,手不釋卷 ,指日可待 ,探囊取物 ,文思泉涌 ,旦夕之危,明眸善睞 ,
月明星稀 ,土崩魚爛 ,如魚得水 ,妄自菲薄 ,孑然一生 ,對酒當歌 ,屈指可數(shù) ,呼風喚雨 ,品頭論足 ,回腸蕩氣
1:百步穿楊(黃忠)
2:百戰(zhàn)百勝(曹操)
3:負薪救火(諸葛亮)
4:七擒七縱(孟獲)
5:樂不思蜀(劉禪)
6:大獲全勝(劉備)
7:鼎足之勢(劉備,孫權,曹操)
8:不計其數(shù)(曹操)
9:不識時務(魯肅)
10:肺腑之言(貂禪)
11:橫行無忌(李催,郭汜)
12:三顧茅廬(劉備)
13:頓開茅塞(孫權)
14:捶胸頓足(劉備)
15:膏粱子弟(夏侯茂)
16:措手不及(孟達)
17:寡不敵眾(周瑜)
18:詭計多端(姜維)
19:鶴發(fā)童顏(李意)
20:虎入羊群(張飛)
22:初出茅廬(諸葛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