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大堰河我的保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勤勞純樸的崇高品德。大堰河一生都在不停地勞作:縫補、洗衣、煮飯、喂豬、撫養(yǎng)孩子,酷熱的夏天到禾堂里曬糧,嚴寒的冬天到結(jié)冰的池塘里洗蘿卜。她永遠只是默默地含笑勞動,沒有片刻的空閑和休憩,通身閃耀著中華民族吃苦耐勞精神的光輝。
2.寬厚善良的慈愛精神。她忍受著生活和精神的一切苦難。雖遭地主的剝削和醉酒的丈夫的打罵,仍堅強地活著。為了生活,她用乳汁養(yǎng)育我來支持她的家。在緊張的勞動之余,還要為丈夫和兒子們補衣服、包傷口、捉虱子。她用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懷里,撫摸“我”,“我”要回家,她竟傷心地哭。她從不抱怨命運的不公平,善良的心里只有愛和給予,她“吃的是草;擠出的是牛奶、血”,用巨大而深沉的愛哺育著“我”和她的兒女們。
3.美麗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大堰河是童養(yǎng)媳出身的貧苦婦女,被生活剝奪了受教育的權(quán)力,甚至連名字都沒有,但她的內(nèi)心世界十分美麗豐富。她為了乳兒“忙著切那冬米的糖”,“為了他走到她的身邊叫一聲媽”,她把乳兒畫的大紅大綠的關云長掛在灶邊的墻上。即使在夢里,夢見的也是乳兒“有了嬌美的媳婦”,并親切地叫她“婆婆”,多么崇高而善良的給予,她的內(nèi)心世界是何等豐富,心靈之美自然地噴發(fā)出來,感人至深,動人肺腑。
二、審美情趣———悲劇美。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指出:悲劇不是悲痛、悲哀、悲慘、悲觀和死亡的同義語,它必須是美好事物的毀滅,從而使讀者產(chǎn)生審美愉悅。大堰河的一生正是具有這種撼人心魄的悲劇美。她勤勞善良,寬厚仁慈,用自己的乳汁養(yǎng)育了“我”,也養(yǎng)活了她的家,一年到頭不停地勞作,她奉獻了她可以奉獻的一切??墒?,她仍要遭受剝削和打罵,忍受別人難以忍受的苦痛,最后竟“帶著訴不盡的奴隸的凄苦”悲慘地死去,死后她的墳頭也十分荒涼。美好的人物竟這樣被毀滅了,她的毀滅使人產(chǎn)生憐憫和悲憤,激起我們對毀滅她的那個社會的無比憎恨和憤怒。從而使我們奮發(fā)興起,提高精神境界,拓廣心靈空間,使心智得到凈化和升華,讀來雖令人悲苦但很亢奮,哀凄卻不悲觀,這正是本詩的悲劇美收到的藝術(shù)效果。
三、借鑒藝術(shù)———色彩美。本詩大量運用了色彩的描寫。如寫懷念則寫“被雪壓著的草蓋的墳墓”,“長了青苔的石椅”,“把烏黑的醬碗放在烏黑的桌子上”;寫自己的家庭“紅漆雕花的家具”,“睡床上金色的花紋”;寫贊頌“呈給你黃土下紫色的靈魂”,“呈給你泥黑的溫柔的臉顏”。作者原是學畫出身,曾在歐洲學過印象派畫技。印象派主要借助色彩的調(diào)配,光線的明暗對比來表達感情,突出主題。我國二三十年代就曾有一批詩人借鑒印象派畫技來寫詩歌,給沉悶的詩壇帶來了生氣,拓廣了詩歌的表現(xiàn)技巧。如戴望舒的《雨巷》利用色彩來宣泄感情:“我是想逢著丁香一般的姑娘\她有著丁香一般的顏色\丁香一般的芬芳\丁香一般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边@些色彩耀人眼目,調(diào)動了人的多種感覺器官,以達到突出主題、抒感的目的。本詩以黑色描寫大堰河的臉顏,意在突出她的厚道純樸;以“金色”、“紅漆色”形容自家的家具,以突出地主家庭的奢華;用“紫色”形容靈魂,是為表現(xiàn)大堰河的高貴,生活的凄苦和對夫兒養(yǎng)子的熱愛,這正是成功地借鑒了繪畫藝術(shù)使然。
四、語言形態(tài)———修辭美。讀罷本詩,令人哀凄與悲憤俱來,懷念與贊美共生,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究其原因,除詩人說真話,抒真情外,便是得益于多種修辭手法的綜合運用。
1.排比———酣暢淋漓地傾瀉感情。本詩共12節(jié),就有七節(jié)詩運用了排比。它們或是再現(xiàn)大堰河善良慈祥的音容笑貌,或是突出大堰河的勤懇耐勞,或是絮述她對“我”的親昵,或是極寫她死后的悲哀和凄涼,這種排比句式的運用,有如長江大河、高瀑急流,酣暢淋漓地傾瀉了作者對保姆大堰河深情的懷念和贊美,對舊社會的無比憎恨和憤怒,激情磅礴,一瀉千里。
關鍵詞:詩歌教學;誦讀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3-168-01
古人云:詩言志。那么,對于詩歌教學,我們應該怎樣更好地去把握詩歌中的思想感情呢?長期的教學實踐,使我深刻地體會到:讓學生有感情地誦讀詩歌是解讀詩歌的有效途徑之一,誦讀是詩歌教學的風景線!
誦讀對于詩歌教學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實,誦讀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歷來受到人們的重視。春秋時期的孔子教弟子就是用誦讀的方法,《論語?子路》篇有“子曰:‘誦詩三百’”的記載。唐代的韓愈和白居易也非常重視誦讀。韓愈在《進學解》中說自己讀書時“口不絕吟于六藝之文”,白居易在他的《與元九書》中更提到他讀書讀到“口舌生瘡”的地步。“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的古訓更是婦孺皆知。關于誦讀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前人之述備焉。朱熹說:“古人云:‘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比~圣陶先生也有類似的看法。他在《認真學習語文》一文中說:“讀文章、寫文章最好不要光用眼睛看,光憑手寫,還要用嘴念。讀人家的東西,念出來,比光看容易吸收。有感情的文章,念幾遍就更容易領會?!?/p>
那么,怎樣誦讀才能更好地達到詩歌教學的學習目標呢?
我們知道,一首優(yōu)秀的詩作,無疑是作者智慧與情感的結(jié)晶。要準確揣摩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就應該用自己的心去體會作者的心,用自己的情去理解作者的情。這樣,對作品的真切感受就會油然而生,就能進入作者創(chuàng)作時所具有的那種精神狀態(tài)中去。誦讀者要把自己定位為詩人的“代言人”,要從自己心靈深處發(fā)出聲音。通過對作品的反復誦讀,對詩人創(chuàng)作心境的反復揣摩,以詩人的代表自居來誦讀,就能獲得成功。
下面以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為例具體談談誦讀在詩歌教學中的運用。
1、教師范讀詩歌。教師范讀必須準確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洞笱吆莹D―我的保姆》是艾青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一首帶有自傳性質(zhì)的詩。因此,追溯詩人的身世,可以為我們找到解讀這首詩的鑰匙。于是,在范讀之前,我先把艾青的身世告訴學生,學生在聆聽作者身世的文字里已經(jīng)初步感受到了詩人對大堰河的那種獨特的感情。艾青1910 年出生于浙江金華畈田蔣村的一個地主家庭,據(jù)說出生后一位算命先生說他命中“克”雙親,因此被送到本村一位貧苦農(nóng)婦大堰河的家里撫養(yǎng)。艾青在大堰河家里住了五年,到了讀書的年齡才被領回家中開始讀書,但依然受到冷遇,不準稱自己的父母為爸爸媽媽,只準叫叔叔嬸嬸。正如他自己所說,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視的空氣里長大”的。只有大堰河這個貧苦善良的農(nóng)村婦女深愛著他,給了他溫暖的母愛,他們之間有著割不斷的情緣。1932年,艾青因為參加進步活動被關進監(jiān)獄。次年1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飄起了大雪,艾青看到雪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長眠于地下的保姆大堰河,便寫下了這首詩。學生明白了作者的身世后,聽老師范讀就能有的放矢,就能初步感受到詩歌的思想情感。為了讓學生明白這一意旨,教師可以配音樂有感情地對《大堰河――我的保姆》作示范朗讀,目的是讓學生初步感受詩中的情感,范讀完畢后,有的學生已經(jīng)沉浸在詩人對于大堰河的贊美與懷念之情中了。
2、學生自由誦讀詩歌。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揣摩詩中的那份真情與真愛,我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讀的詩節(jié)。此時此刻,學生最想把自己的理解通過自己的聲音將詩中文字背后的情感傾吐出來。有的學生讀著讀著掉下了悲痛的眼淚,掉下了思念的眼淚。這那里是讀詩,這分明是對于大堰河的呼喚,是對于大堰河的想念,是對于大堰河的贊美!學生通過自由誦讀,已經(jīng)基本上感受出了詩中那份濃濃的情思。經(jīng)過自由誦讀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上課發(fā)言的的積極性很高,學生上課的熱情令人振奮。
3、指名學生誦讀詩歌。為了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并準確把握詩歌中的精彩詩句,我分小組指定學生欣賞各自要鑒賞的詩歌內(nèi)容。《大堰河――我的保姆》共有13個詩節(jié),讓每一小組承包兩個詩節(jié)的欣賞任務。學生通過“誦讀――討論――發(fā)言”三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已經(jīng)輕松愉快地完成了全詩的學習任務。
4、學生開展誦讀比賽。為了進一步體會詩歌的豐富情感,可以把學生分為六個小組分別朗讀兩個詩節(jié),每組至少兩人朗讀??凑l能夠讀出詩歌原有的感情,教師充當評委,對學生的朗讀做出評判。這樣,學生在反復誦讀中深入理解了詩歌內(nèi)容,把握了感情基調(diào),同時,熟讀成誦的基礎也已經(jīng)有了保證。
5、學生當堂背誦詩歌。在通過以上幾個誦讀環(huán)節(jié)的鋪墊之后,學生基本上理解了詩意,掌握了詩歌情感。于是我讓學生以“串接式”試著背誦詩歌。在學生遇到背誦不下去時,教師可以及時從思想內(nèi)容的角度作一提示,學生們在聆聽同學的背誦過程中通過老師的適時點撥,掌握了詩歌內(nèi)容,體會到了詩人的美好情思。六個小組背誦完畢后,再讓同學做一點評,評選出最佳背誦小組。這樣的課堂氣氛是熱烈的,學生背誦的熱情不斷高漲,詩人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所蘊藏的情感已經(jīng)滲入了學生的心田。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懷里,撫摸我;/在你搭好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圍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嘗到飯已煮熟之后,/在你把烏黑的醬碗放到烏黑的桌子上之后,/在你補好了兒子們?yōu)樯窖那G棘扯破的衣服之后,/在你把夫兒們的襯衣上的虱子一顆顆的掐死之后,/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顆雞蛋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懷里,撫摸我。
艾青連續(xù)用了八次“在……之后”,這是中國現(xiàn)代詩歌中的一個特例,是一個詩藝的創(chuàng)造。詩歌中常常運用反復的手法,但是在短短的一個詩節(jié)中反復八次是罕見的。反復,一般是運用于詩歌內(nèi)不同的小節(jié)之間,用于韻腳的一唱三嘆,而這種見于句首與句尾中間嵌入一個完整的主謂句型的介詞結(jié)構(gòu),并由此排比而成句群,是中國傳統(tǒng)詩歌中沒有的表現(xiàn)方法。細細品味,筆者以為這種介詞入詩的創(chuàng)造性用法妙處有如下幾點:
其一,這是一首在抒情中包含大量敘事性因素的詩歌,如何在抒發(fā)感情的過程中把需要敘述的內(nèi)容安置好頗為不易,艾青的手法是高超的。在這一段首尾兩句的反復抒情之間,嵌入了一大段關于大堰河日常勞作與生活的敘述內(nèi)容,如何讓它符合詩歌的形式規(guī)律,是煞費周章的事情。首先要有一個特別合適的敘事手段,因為這首詩不是一種因果敘事,只是對“我”心中的不能忘懷的人――那個母親,那個辛勤、無私忘我的勞動婦女的追憶與思念,并由此而完成一曲關于勤勞樸素的中國農(nóng)村女人的頌歌??墒?,燒火、煮飯、縫補、捉虱子這些瑣碎、繁雜的家務事與追求詠嘆效果的優(yōu)美的詩歌形式似乎是矛盾的,這就必須以適當?shù)姆绞浇M織安排,要給它們一個妥當?shù)目蚣芙Y(jié)構(gòu)。于是,艾青創(chuàng)造性地尋找到介詞排比的句式,把瑣碎的內(nèi)容整飭地變成了詠唱過程,鑲嵌于其中的事情由此變得像珍珠一樣輝耀。
其二,“在……之后”的介詞結(jié)構(gòu)的選用,完成了一個小的語言結(jié)構(gòu)與大的敘述容量的藝術(shù)辯證?!澳惆逊騼簜兊囊r衣上的虱子一顆顆的掐死”的動作過程是一種體貼、是一個個細致的關懷的表現(xiàn),是母愛在微弱的燈下的強烈的閃耀。這些有著完整的主謂結(jié)構(gòu)的介詞賓語,充滿著生命的關愛,被一個個小小的無生命介詞結(jié)構(gòu)統(tǒng)帥、覆蓋著。但是這里面包裹著小人物的巨大、重要的生命內(nèi)容。我們讀這首詩歌,就是要完成對一個個介詞結(jié)構(gòu)的剝離,讓一種高貴而尋常的品質(zhì)逐漸地顯示、聯(lián)綴、累積而成一個高大的母性形象。這種以小涵大的方式,正適合大堰河這樣的普通勞動婦女形象的塑造。
其三,這是一種畫面式的布置。我們知道艾青是一個深諳繪畫藝術(shù)的詩人,在現(xiàn)代詩人中,他的詩歌的畫面感極為強烈。如何將事實變成畫面、并將其清晰地呈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這是艾青的獨特的藝術(shù)手段。八個“在……之后”形成八個鮮明的畫面,從中我們可以看見灶火的紅光映照在大堰河的臉上,看到大堰河容不得灰塵的整潔的習慣,看到農(nóng)家向晚時候的鍋灶里溢出的食物氣味如何召喚男人們回家,看到大堰河和她的家人的簡樸的晚餐,看到她用一針針、一線線去縫補生活的破綻,看到大堰河在衣縫中尋找虱子以免除家人第二天受騷擾,也看到大堰河拾起雞蛋時候仿佛看到了即將換取油鹽、火柴的喜悅……
其四,這首詩是艾青在獄中完成的,他站在牢獄的窗口,眼前浮現(xiàn)出幼時的生活。這回憶既是一種重復,又是一種重復中的變化:重復的是大堰河不斷浮現(xiàn)在追念、抒情中的形象,變化著的是她的一刻不停的勞作方式與內(nèi)容。“在……之后”形成了一個連續(xù)性的想象畫面程序:時間性標志與動作的空間轉(zhuǎn)移。在這個過程中,詩人完成的是跳躍的形象與謹嚴的邏輯?!霸凇蟆碧峁┝颂S性想象的框架,也提供了時空連接的順序,一個從傍晚到黎明懷著摯愛的勞動者的生活時段。
關鍵詞: 文藝概論 教學改革 理論 實踐
培養(yǎng)和提升人文素養(yǎng),是高校對學生進行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文藝類的課程,是承擔素質(zhì)教育任務的重要課程。但是當今中國很多大學都從原來的培養(yǎng)知識性人才轉(zhuǎn)向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學生在選擇專業(yè)的時候也更注重專業(yè)的實用性,在這樣的背景下,所謂的素質(zhì)教育很容易被認為是空中樓閣,看著好看,實際上落不到實處。文藝概論這樣的基礎課程,尤其是對于非中文專業(yè)的同學來說,更是易于淪為學生混學分的工具,真正對文藝學感興趣的,寥寥無幾。但是,文藝概論課程不可能取締,素質(zhì)教育需要落到實處。世易時移,變法宜矣。我們應該怎么樣去改革文藝概論課程的教學?怎樣使其應時勢要求而變通,但又不失其根本?筆者做了如下思考。
一、在觀念上加強從道到術(shù)的轉(zhuǎn)變
在這個概念里,道應該理解為理論和思想,術(shù)是方法和途徑。文藝概論是一門理論課程,從課程目標來說,要求學生學習文學藝術(shù)的一般規(guī)律和基本理論,但是,對于非中文專業(yè)的文科學生來說,以學習理論為目的,顯然對他們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和吸引力。那么,如何將無用之用轉(zhuǎn)為有用實用,筆者認為,首先要進行觀念上的轉(zhuǎn)變,即從道到術(shù)的轉(zhuǎn)變,把學習文藝概論的道改為以其道為術(shù),使其成為學生理解文藝作品、增強人文修養(yǎng)的工具和途徑。
在以往的授課過程中,教師以文藝概論中的理論為中心,所舉的例子是為了說明這個理論,那么在以后的課堂上,教師可以用理論作為工具,幫助學生們更好地理解作品。例如在講到文學作品中情感與理智的關系時,文藝概論中有這樣的描述:在文藝作品中,情感與思想密切相連,情感應該受到理智的控制。魯迅先生說,“我以為情感正烈的時候,不宜作詩。否則鋒芒太露,能將詩美殺掉?!濒斞?“長歌當哭,是必須在痛定之后的。”黑格爾:“啼哭在理想的藝術(shù)里也不應是毫無節(jié)制的哀號……把痛苦和歡樂滿肚子叫喊出來也并不是音樂?!焙诟駹?“藝術(shù)要馴服并且涵養(yǎng)沖動。”這些理論都是比較簡單容易理解的,把這些理論理解了記下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目標,我們能運用這些理論去理解文藝作品。教師要求學生運用文藝作品中情感和理智的關系來鑒賞郭沫若的作品《天狗》和艾青的作品《大堰河——我的保姆》。
“我是一條天狗呀!我把月來吞了,我把日來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來吞了,我把全宇宙來吞了。我便是我了!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地光,我是X光線底光,我是全宇宙的Energy能量底總量!我飛奔,我狂叫,我燃燒。我如烈火一樣地燃燒!我如大海一樣地狂叫!我飛跑,我飛跑,我飛跑。我剝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嚼我的血,我嚙我的肝,我在我神經(jīng)上飛跑,我在我脊髓上飛跑,我在我腦筋上飛跑。我便是我呀!我便是我呀!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郭沫若的這首《天狗》一向被譽為五四精神的代表,其中狂飆激揚的感情,通過熱烈奔放的詞句表達出來。抒發(fā)了詩人否定舊的社會現(xiàn)實、擺脫舊的思想束縛、張揚個性、追求解放的強烈愿望,集中體現(xiàn)出五四時期提倡科學、民主和自由的時代精神。在我們學習了文藝概論之后,我要求學生按照文藝作品中情感與理智的關系和詩歌的美學特征,重新感受一下郭沫若的這首《天狗》。學生們感覺到這首詩歌缺乏詩歌的審美特征,情感太過奔放,缺少理智的束縛,所以情感就像洪水一樣泛濫,失去了美感。那是不是白話詩就容易顯得簡單直接,缺乏含蓄蘊積之美呢?接下來,我們舉了艾青的一首白話詩歌《大堰河,我的保姆》,讓學生體會,在理智束縛之下的情感表達,是怎么樣體現(xiàn)出含蓄而深沉的美感的。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莊的名字,她是童養(yǎng)媳?!阌媚愫翊蟮氖终瓢盐冶г趹牙?撫摸我;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圍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嘗到飯已煮熟了之后,在你把烏黑的醬碗放到烏黑的桌子上之后,在你補好了兒子們的為山腰的荊棘扯破的衣服之后,在你把小兒被柴刀砍傷了的手包好之后,在你把夫兒們的襯衣上的虱子一顆顆的掐死之后,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顆雞蛋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懷里,撫摸我?!笱吆?為了生活,在她流盡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開始用抱過我的兩臂勞動了;她含著笑,洗著我們的衣服,她含著笑,提著菜籃到村邊的結(jié)冰的池塘去,她含著笑,切著冰屑悉索的蘿卜,她含著笑,用手掏著豬吃的麥糟,她含著笑,扇著燉肉的爐子的火,她含著笑,背了團箕到廣場上去,……”
從這首詩歌里面,我們可以在這些平白如話的詩句里,感受到詩人對他的保姆,和他的保姆對詩人所具有的深厚的感情。而這種感情的表達沒有用號哭或者吶喊的方式來表達,而是用細節(jié)的描繪和平實的語言,潤物細無聲地把感情的流露潛入讀者的心中,讓我們感動。
在運用理論來學習和分析作品的過程中,相信能一箭雙雕,既能讓學生對理論的認知更加深刻,又能加強他們對作品的深入理解。
詩言志、詩傳情,詩歌是感情的載體,如果缺失了體驗,詩歌就成了一堆蒼白的文字,只有在豐富的詩歌意境中我們才能慢慢品味作者借助文字表達出來的感情,詩歌鑒賞才會獲得收獲。因此,在職高語文的詩歌鑒賞教學中,筆者提倡引導學生從詩歌的情感、意境和文字三方面去鑒賞。
一、體驗情感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痹姼柚刑N涵著豐富的感彩,如果在閱讀中教師不能引導學生體驗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學生也就無法得到情感的熏陶,審美體驗也就無從談起。情感是詩歌的生命,特別是現(xiàn)代詩。因此,在鑒賞詩歌的過程中,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透過文本這一載體,去體會、揣摩、感悟詩人在詩歌中所寄予的情感元素。
教學中,首先要引導學生抓住詩人借以抒發(fā)自己情感的“形”,即在詩歌中,詩人的情感是借助一定的物象來表現(xiàn)的。通過對這一“物象”的分析,情感也就自然“浮出水面”,特別是對職高學生而言,因初中的學習基礎較差,目前又偏重于對專業(yè)課的學習,像語文這樣的文化基礎課的成績就更差。而對于詩歌這樣語言高度凝練的藝術(shù),如果單純地從詩歌意蘊出發(fā),學生理解起來不免困難重重。如在《太陽禮贊》的學習中,“太陽”這一物象始終貫穿全詩,無論是前三節(jié)對日出景色的描繪,還是后四節(jié)詩人以熱烈的情懷,向太陽提出請求,傾訴心曲,“太陽”始終是光明的象征。詩人正是借助“太陽”這一物象,將對祖國的愛和希望傾訴了出來。鑒賞中,教師就需引導學生站在詩人角度,以對“太陽”的情感來體會詩人的情感。
其次,注重對詩歌情感表達方式的辨析。每一個詩歌中的情感都是復雜的,因詩人的表現(xiàn)方式、個性不同等原因,詩歌情感的表達方式也不一樣,只有了解了情感的表達方式,才能更好地掌握詩歌中的情感流向。以《致橡樹》為例,詩歌中“橡樹”只是詩人表達對愛情的熱烈、堅貞的一個物象,但又不是具體的對象,只是詩人理想中情人的化身,因而這首詩歌就不單純是詩人對愛情的熱烈追求,而是對愛情這理想和信念的追求,也正因此,這首詩的情感就寄托在“橡樹”這一對象上,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達方式。
二、領悟意境
詩歌是感情的自然流露,而詩歌的感情大多不是直接抒發(fā),而是暗藏于意境中,詩歌之貴,在于意境。因為意境是詩人主觀情感和客觀事物間契合的一個載體,少了意境,詩人的情感就沒有了依托,也就顯得蒼白無力。所以詩歌強調(diào)情景交融,意蘊含蓄,要在短短的千百字內(nèi)營造出耐人尋味的藝術(shù)之美。
詩人需要借助意境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那么,我們要透過文本來理解詩人的情感,也需借助意境。因此在語文詩歌鑒賞中,對意境的把握顯得尤為重要。以《雨巷》為例,戴望舒避居松江后,大革命的失敗讓其痛苦不堪,而“雨巷”就是這一心境的寄托。詩歌中以一個丁香一樣的結(jié)著幽怨的姑娘和狹窄陰沉的雨巷來營造意境,在這意境中,交織著的是詩人無奈和徘徊、失望和希望、幻滅和追求的復雜情調(diào)。在詩中,詩人借助丁香一樣的結(jié)著幽怨的姑娘把那個時代的人們的愁心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也正因如此,“雨巷詩人”才成為那個時代的象征。如果在雨巷中,沒有了丁香一樣結(jié)著幽怨的姑娘,詩人的哀愁就成了無病,就是一種蒼白的呼喚了。
在職高語文教學中,學生對意境的把握是最難的,難的原因在于學生不知道該如何去尋找意境。教學中教師可通過讓學生了解詩人的創(chuàng)作背景等相關知識來進行。
三、品味語言
詩歌以其凝練簡潔的語言和耐人尋味的意蘊備受眾人喜愛,它用優(yōu)美的文字來抒發(fā)作者的感情,展示廣闊的社會生活,是最集中、最具有概括性的一種文學體裁。詩歌需要借助文字這一載體來實現(xiàn)詩人的目的,因此了解詩人的情感就必須建立在對詩中語言文字的了解上。
以《大堰河我的保姆》為例,詩人首先借助樸素的語言來表現(xiàn)對大堰河的一往情深,詩中寫道“我是地主的兒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長大了的/大堰河的兒子”?!拔沂堑刂鞯膬鹤印?,一句話將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完全概括,“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長大了的”點明是大堰河用甘甜的乳汁把喂養(yǎng)“我”長大,這不是親生母子之愛,卻更甚母子情深。字里行間不難看出詩人多么想投入母親的懷抱,而大堰河也讓他切實感受到了母親的溫暖與呵護。詩歌不是簡單地、抽象地抒情,而是在感性中讓我們體會詩人的情感,這也正如愛情寫到“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圍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嘗到了飯已煮熟了之后/在你把烏黑的醬碗放到烏黑的桌子上之后/在你補好了兒子的為山腰的荊棘扯破的衣服之后/在你把夫兒們的襯衣上的虱子一顆顆掐死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懷里撫摸我”一連串的排比將乳母一生的辛勞和悲慘的命運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接著六個“她含著笑”讓我們對“笑”生出了更深的思考。在詩歌八節(jié)中用了三個分句組成的目的復句來表現(xiàn)大堰河,也正由此,外在的品質(zhì)和內(nèi)在的精神世界形成了統(tǒng)一,大堰河才成了不朽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