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av毛片亚洲_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_一级片黄色视频播放_日韩免费86av网址_亚洲av理论在线电影网_一区二区国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99人人更爽_精品少妇人妻久久免费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假設(shè)連詞使來源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假設(shè)連詞使來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假設(shè)連詞使來源

摘要:使令動詞“使”常出現(xiàn)在兼語式中,兼語式中“使”的意義主要有三種:命令義、致使義、容許義。這三種意義形成一個意義逐漸虛化、動作義不斷減弱的序列,這種語義變化與其處于兼語式的句法環(huán)境密切相關(guān)。假設(shè)連詞“使”是表“容許”義的動詞“使”的進一步虛化,它的假設(shè)義來自于語境。

關(guān)鍵詞:假設(shè)連詞;“使”;虛化過程

Abstract:Thecausativeverb“shi”oftenappearsinpivotalconstruction.Therearethreemeaningsofcausativeverb“shi”inpivotalconstruction:order,result,permission.Theyformagrammaticalizationsequenceandtheactionweakensgradually.Andthesemanticchangeiscloselyrelatedtothesyntacticcontextofpivotalconstruction.Thehypotheticalconjunction“shi”whichexpresses“permission”isgrammaticalizedfromcausativeverb“shi”.Andthehypotheticalmeaningof“shi”derivesfromthecontext.

Keywords:hypotheticalconjunction;“shi”;grammaticalization

現(xiàn)代漢語中的“使”主要以動詞身份出現(xiàn),但在古漢語中,“使”還是一個較常用的假設(shè)連詞,其使用時期從上古一直貫穿到近代。“使”在古漢語中可充當(dāng)假設(shè)連詞,這在學(xué)術(shù)界并沒有疑義,相關(guān)的著作、辭書或論文對其作假設(shè)連詞也多有提及,但鮮見從語法史的角度對其來源及虛化過程的討論。本文擬通過對漢語語料的分析,探討假設(shè)連詞“使”形成的語法化過程。

一、使令動詞“使”

動詞“使”可作為唯一的謂詞出現(xiàn)在句子中,除此之外它還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兼語式中?!笆埂背霈F(xiàn)在兼語式中,通常占據(jù)“V1”的位置,如下面這個例句:

(1)九月,衛(wèi)人使右宰丑蒞殺州吁于濮。(《左傳•隱公四年》)

“V1”位置為“使”的兼語句的線性格式描寫為:NP1+使+NP2+VP2,其中“NP1”是兼語句的主語,“NP2”為兼語,兼語句中處于“V1”位置的“使”為“使令動詞”。筆者以戰(zhàn)國前和戰(zhàn)國初期的語料為分析對象,概括得出兼語式中的“使”按語義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一)“使”表命令、派遣義

整個句子表示NP1命令、派遣NP2做某事。此類兼語句為“命令式兼語句”。

“使”在《說文解字》中被解為:“伶也。”桂馥在《說文解字義證》中認為“使”“通作令”。《廣韻》也將“使”釋為“役也,令也”。這些學(xué)者對“使”本義的認知基本一致,“使”的本義是“命令、派遣”,其詞性是動詞。

(2)使二人舉觶于賓介,洗,升實觶。(《儀禮•鄉(xiāng)飲酒禮第四》)

(3)王怒,得衛(wèi)巫,使監(jiān)謗者,以告,則殺之。(《國語•周語上》)

(4)使?fàn)I菟裘,吾將老焉。(《左傳•隱公十一年》)

(5)夏,天王使宰渠伯糾來聘。(《左傳•桓公五年》)

(6)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論語•微子篇第十八》)

命令式兼語句中的“NP1”和“NP2”一般是指人的名代詞,有的例句是完整的“NP1+使+NP2+VP2”形式,如例(5);有的例句“NP1”省略或“NP2”省略,如例(2);有的例句甚至“NP1”和“NP2”都不出現(xiàn)在“使”的前后,如例(4)。但這些被省略的“NP1”或“NP2”其所具體指代的人物很容易通過語境推知。從語義關(guān)系的角度看,整個兼語句表示“NP1”使令“NP2”施行了某種動作行為,“使”與兼語之間形成“動作—受事”的關(guān)系,兼語的行為并非來自兼語的意愿,而是來自“NP1”的意愿。“NP1”既是“VP1”所代表的動作行為的直接施事,又是“VP2”的間接施事。

(二)“使”表致使義

整個句子表示NP1致使NP2發(fā)生某種變化,產(chǎn)生某種新的結(jié)果或狀態(tài)。此類兼語句為“致使式兼語句”。

(7)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詩經(jīng)•鄭風(fēng)•狡童》)

(8)上天將災(zāi),使我兩君匪以玉帛相見,而以興戎。(《左傳•僖公十五年》)

(9)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論語•顏淵篇第十二》)

(10)寡君不佞,不能事疆場之司,使君盛怒,以暴露于弊邑之野,敢犒輿師。(《國語•魯語上》)

在“致使式兼語句”中“NP1”是致使“VP2”產(chǎn)生的原因。句中“NP1”可由名詞性詞語充當(dāng)主語,表具體或抽象的事物,或者表事件,也可由動詞性詞語或形容詞性詞語充當(dāng)主語,表事件。

“使”的“致使”義是由本義——“命令”引申而來的。在命令式兼語句中,“NP1”和“VP2”之間存在一定的因果關(guān)系,如例(5)“天王使宰渠伯糾來聘”,“宰渠伯糾來聘”是因為“天王使”。在兼語句中,“使”從“命令”義又進一步抽象、虛化出“致使”義。

(三)“使”表容許、任憑義

整個句子表示容任某人做某事或某種情況的發(fā)生或存在。這類兼語句為“容任式兼語句”。

(11)不可使共叔無后于鄭。(《左傳•莊公十六年》)

(12)使(赤狄)疾其民,以盈共貫。(《左傳•宣公六年》)

(13)將使鱉長而后食之。(《國語•魯語下》)

(14)四民者,勿使雜處,雜處則其言哤,其事易。(《國語•齊語》)

(15)此謂使民興賢,出使長之;使民興能,入使治之。(《周禮•地官司徒第二》)

為方便稱說,筆者將出現(xiàn)在命令式兼語句中的“使”稱為“使A”,將致使式兼語句中的“使”稱為“使B”,將容任式兼語句中的“使”稱為“使C”。

二、“使”語義的虛化

連詞“使”由動詞直接虛化而來。通常認為,動詞是典型的實詞,有實在的詞匯意義,而連詞則是典型的虛詞,僅有語法意義??缍热绱舜蟮膬深愒~的直接轉(zhuǎn)化,看似突兀,實則不然,其整個演變過程是漸進、連貫的。根據(jù)原型理論,動詞內(nèi)部也有典型動詞與非典型動詞的區(qū)別,非典型動詞的動詞義較虛、動作性較強,具備了虛化為虛詞的語義基礎(chǔ)。動詞“使”有三個分身:使A、使B、使C,分別代表實在的動詞義、較虛的動詞義、更虛的動詞義。意義已較虛的非典型動詞“使C”成為連詞“使”的前身。

(一)“使”意義虛化的句法條件

從“命令義”到“致使義”再到“容任義”,使令動詞“使”的語義經(jīng)歷了一系列的虛化過程,這種語義層面的抽象、虛化也需要一定的句法環(huán)境,“使”語義不斷虛化與兼語式關(guān)系密切。高增霞曾在《從語法化角度看動詞直接作狀語》一文中說過:“連動式作為一種復(fù)雜的謂語的形式,有著一種非常強烈的單動方向發(fā)展的歷史變化傾向?!保?]實際上,這種傾向也同樣體現(xiàn)在兼語式中,兼語式本身也是一個復(fù)雜的謂語結(jié)構(gòu),它有兩個謂詞,從歷時角度看,它也存在單動方向發(fā)展的傾向。如被動標記“叫”是由動詞虛化而來的,而使這一虛化得以實現(xiàn)的句法環(huán)境就是“叫”頻繁地出現(xiàn)在兼語式中,然后動詞意義被逐漸弱化。①

至于復(fù)雜謂語中的哪一個動詞最有可能被虛化,這與動詞所處的前后位置無關(guān),重點取決于該動詞是否是復(fù)雜的謂語結(jié)構(gòu)的表意重心。如果是,其意義不會被虛化,能始終保留動詞身份;反之,在演進的過程中,就很可能被虛化,或者從表示較實在意義的動詞變?yōu)楸磔^虛意義的動詞,或者最終語法化為語法成分。具體到兼語式,“在大量的使成句式中,VP2才是整個句子的核心,它表示具體的實實在在的動作行為或狀態(tài)變化,語法標記最為豐富,是整個句子的語義焦點和信息焦點”[2]。在兼語式中,“V2”是表意重心,那也就意味著動詞一旦進入兼語句中“V1”的位置,它就存在虛化的可能性。也就是說,兼語式為使令動詞“使”的虛化提供了必要的句法環(huán)境。

(二)“使A——使B——使C”是個意義漸虛、動詞義漸弱的序列

首先,來關(guān)注兼語句中的“使A”和“使B”前的“NP1”的情況。在“命令式兼語句”中,“NP1”通常由指人的名詞性成分充當(dāng),它同時是“使A”和“VP2”的施事,它的支配力涵蓋了“使A”和“VP2”。而在“致使式兼語句”中,“NP1”是表示抽象概念的名詞性成分,或者是動詞結(jié)構(gòu)、形容詞的名物化形式,表示比較抽象的原因。陳平在《試論漢語中三種句子成分與語義成分的配位原則》提出過原型施事特征:(1)自主性;(2)感知性;(3)使動性;(4)位移性;(5)自立性。[3]

名詞性成分所占的以上的特征越多,施事性就越強;反之,施事性越弱。根據(jù)這一點,常見的語義成分的施事性從大到小排列,其序列可表述為:施事>感事>工具>系事>地點>對象>受事。[3]

實際上句子中名詞性成分的語義類型是多樣的,可粗略地分為三大類:施事、受事、非施受事。上面的這個序列可簡化為:施事>非施受事>受事。

很顯然,在“命令式兼語句”中的“NP1”是人,具有較多的原型施事特征,語義上隸屬于施事,具有較強的施事性;“致使式兼語句”中的“NP1”從語義上看表原因,屬于非施受事,施事性較之施事要弱??梢赃@么說,“命令式兼語句”中“NP1”的施事性要強于“致使式兼語句”中的“NP1”。

項開喜曾對兼語式中“NP1”的施事性和“V1”的動作性的關(guān)系有過討論:“NP1”的施事性越強,“V1”的動作義也就越強;反之,“NP1”的施事性越弱,“V1”的動作義也就越弱。因此,“使A”動作義要強于“使B”。

ComrieB.把兼語結(jié)構(gòu)按語義分為純使成和允許兩種。[2]“使A”和“使B”隸屬于使成式,“使C”屬于允許式。在允許式的兼語句中,常常“允許者”是誰并不明確,“NP1”位置上通常上空缺,并且也無法具體補充出來,其對“VP2”的實現(xiàn)不起作用。“純使成式中主使者的作用力明顯大于允許式中允許者的作用力?!保?]

在三種兼語句中,其“NP1”的施事性從強到弱的排列順序為:命令式兼語句>致使式兼語句>容任式兼語句。

由此,我們可以推斷“使C”是三者中動作義最弱的一個?!笆躬瑼——使B——使C”形成了一個意義漸虛、動詞義漸弱的序列。

三、假設(shè)連詞“使”的形成

表假設(shè)義的連詞“使”是由“使C”進一步虛化而來的。使令動詞“使”語義的不斷虛化及動作義的不斷弱化是連詞“使”形成的語義條件?!笆躬瑿”在句子中已沒有多少實在的詞匯意義,其起的主要作用更多的是引出后面的內(nèi)容,去掉“使C”也基本不會影響句子的完整性?!笆躬瑿”出現(xiàn)在復(fù)句中,分句間又存在“假設(shè)—結(jié)論”的語義關(guān)系,“使”又處于提出假設(shè)的分句的句首,來自語境的假設(shè)義很容易被賦予到它身上,久而久之,“使C”就語法化為表假設(shè)義的連詞。也就是說“使”的假設(shè)義并非來自其動詞義,而是語境賦予它的。大致在戰(zhàn)國時期,就已見可解為假設(shè)連詞的“使”。

(16)如有周公之美之才,使驕且吝,其余不足觀也已。

(《論語•泰伯第八》)

(17)如使予欲富,辭十萬而受萬,是為欲富乎?(《孟子•公孫丑下》)

(18)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孟子•告子上》)

(19)使天地三年而成一葉,則物之有葉者寡矣。(《韓非子•喻老第二十一》)

(20)然使十人樹之而一人拔之,則毋生楊。(《韓非子•說林上第二十二》)

(21)使造父而不能御,雖盡力勞身助之推車,馬猶不肯行也。(《韓非子•外儲說右下第三十五》)

語法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一個詞向一個語法形式的轉(zhuǎn)變,是漸變的,不是突變的,其間總是存在著過渡階段?!笆埂痹谡Z法化為連詞的初期,往往可以做兩可的解釋,如例(16)至例(21)中“使”既可理解為連詞,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的“如果”,又可以理解為動詞“使C”。這種共存局面不僅表明表假設(shè)義的連詞“使”與“使C”之間存在緊密的關(guān)系,而且記錄了“使”使令動詞虛化為連詞的發(fā)展軌跡。

連詞“使”位于假設(shè)分句中,如果分句有主語,“使”總是位于主語前。關(guān)于連詞“使”與小句主語的位置關(guān)系,馬建忠早在《馬氏文通》中就已觀察到:“諸‘使’字皆在起詞之先。蓋‘使’字雖設(shè)辭,而有使令之意,故皆先起詞?!保?]馬氏的這段話準確地描述了“使”與小句主語的位置關(guān)系,但對于“使”總是位于主語前的原因的解釋卻不完全正確。連詞“使”總位于主語前實際上與動詞“使C”有關(guān),“使C”前不出現(xiàn)“NP1”,而且也無法具體補充出來,不存在省略的問題。從“使C”到連詞“使”的演變經(jīng)歷了“使C+S+V+O”到“使(連詞)+S+V+O”的過程,這樣,自然連詞“使”總位于小句主語前。

進入現(xiàn)代漢語階段,隨著漢語詞匯雙音化趨勢的加劇以及同義連詞之間的競爭,連詞“使”也和其他的單音節(jié)連詞一樣退出了歷史舞臺,但它仍以語素的身份出現(xiàn)在個別具有比較強烈的書面語色彩的雙音節(jié)假設(shè)連詞中,如“倘使”、“假使”等。

參考文獻:

[1]高增霞.從語法化角度看動詞直接作狀語[J].漢語學(xué)習(xí),2004(4):19.

[2]項開喜.漢語的雙施力結(jié)構(gòu)[J].語言研究,2002(2):73-74.

[3]陳平.試論漢語中三種句子成分與語義成分的配位原則[J].中國語文,1994(3):162-163.

[4]馬建忠.馬氏文通[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0:319.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在线服务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

应用必备| 临漳县| 富裕县| 浦东新区| 团风县| 西盟| 秦皇岛市| 三台县| 遵化市| 安义县| 马山县| 库尔勒市| 北票市| 高密市| 宣汉县| 民勤县| 明水县| 宜昌市| 沅江市| 巴塘县| 肃南| 新竹县| 东乌| 津南区| 法库县| 伊金霍洛旗| 通州市| 新河县| 瑞金市| 海伦市| 同德县| 大余县| 宣恩县| 新沂市| 郸城县| 南京市| 双柏县| 堆龙德庆县| 徐闻县| 清徐县| 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