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av毛片亚洲_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_一级片黄色视频播放_日韩免费86av网址_亚洲av理论在线电影网_一区二区国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99人人更爽_精品少妇人妻久久免费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清末保守主義思潮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清末保守主義思潮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籌備立憲是清末現(xiàn)代化過程中的核心問題之一。環(huán)繞著中國是不是應該推進立憲政治這一問題,在清末新政中出現(xiàn)了持續(xù)的激烈的論戰(zhàn)。本文通過考察清末立憲派與立憲緩行派之間的論爭,來揭示中國立憲政治所面臨的內(nèi)在矛盾??疾熘袊迥嵭辛椪蔚膬?nèi)在矛盾,對于當代中國人更深入全面地思考中國憲政與民主政治發(fā)展的條件,對于理解后發(fā)展國家采取西方立憲政治時所需要各種因素,無疑有著重要的歷史啟示。

中國近代以來的憲政思潮的特點

立憲思潮發(fā)端于清代中后期,早在同治年間,士大夫中的一些精英人物,就對西洋的議會政治制度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這種興趣之所以產(chǎn)生,乃是由于中國人發(fā)現(xiàn),西方立憲政治所具有的某些優(yōu)點,恰恰是中國專制傳統(tǒng)政體最為缺乏,而又是中國人為挽救民族生存危機而最需要獲得的。王韜就在其《漫游隨錄》中盛贊英國的“君民共主”的議會政治制度,在這本著作中,王韜把君主專制與民主政治的結(jié)合看作是鞏固一個國家的君主與民眾之間的“上下相通”的手段,因而也是實現(xiàn)“富強之效”的手段。⑴到了光緒初年,鄭觀應在《盛世危言》中同樣沿著這種思路來理解西方憲政。他認為,立憲與議會的好處是“集思廣益”并消除君民之間的隔閡。⑵到甲午戰(zhàn)爭發(fā)前,陳虬、陳熾、許景澄、張蔭桓等人,均以大體相似的方式和用語,介紹并贊揚了他們所理解的西洋議會制度。

從這些近代士大夫知識分子對西洋議會制度的認識來看,他們對西方制度所表現(xiàn)出來的某種特殊“效能”具有強烈的興趣。他們正是帶著對本民族特有的“問題”的關(guān)注,來認識西方文化的。然而,在這一認知動機下,中國人對立憲的認識發(fā)生了人們不曾意識到的“扭變”:由于人們認為,中國傳統(tǒng)專制政治在應付西方挑戰(zhàn)時暴露出來的嚴重弊端,是由于中國傳統(tǒng)政體使君主與民眾上下相隔,于是,在當時主張立憲的士大夫們看來,議會政治的意義,并不是西方原生意義上的對政府權(quán)力的限制與約束,而是這種制度能夠“集思廣益”,“固結(jié)民心”。用鄭觀應在《盛世危言》中的話來說,“中國而終自安卑弱,不欲富國強兵,為天下之望國也,由亦已耳,茍欲安內(nèi)攘外,……其必自設(shè)議院始矣?!雹瞧渌嘘P(guān)介紹西洋議會政治制度的思想人物的看法,也大體如此。

我們可以把這種僅僅根據(jù)一種外來制度的“效能”,來認定仿效這種制度的必要性,以求實現(xiàn)該制度的“效能”的思想傾向和觀念,稱之為“制度決定論”。這種“制度決定論”思想傾向的最基本特點是,在肯定異質(zhì)文化中的某一種制度的功效的同時,卻忽視了該種制度得以實現(xiàn)其效能的歷史、文化、經(jīng)濟和社會諸方面的前提和條件。換言之,“制度決定論”僅僅抽象地關(guān)注制度的“功效”與選擇該制度的“必要性”之間關(guān)聯(lián),而沒有、或忽視了“功效”與實現(xiàn)該功效的種種社會條件的關(guān)聯(lián)。一種制度實施的可行性與實效性,又恰恰不能脫離這些條件。事實上,立憲政體所能達到的令中國人頗為驚羨的效能,是有著許多內(nèi)隱的與外顯的社會經(jīng)濟與文化條件的配合。而這些條件往往是該種文化原先所固有,而中國所沒有的。近代大多數(shù)知識分子在認識西方政治制度時,往往都不自覺地具有這種思想傾向性。

產(chǎn)生這種對另一種完全不同的異質(zhì)文化中的社會制度的這種錯位理解,是在不同文化之間很容易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一般地說,在當時特定的歷史社會條件下,人們是很難擺脫這種態(tài)度和思維方法來認識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文化的。這首先是因為,中國陷入了深重的民族危機,這一特定的疑難困境,使中國知識分子決不可能脫離這種切身的關(guān)懷和問題,來對另一種文化發(fā)生興趣。西方政教制度與它所表現(xiàn)出來的效果,給那些最早接觸西方的中國知識分子的刺激是直接的、強烈而鮮明的。其次還因為,長期處于閉鎖狀態(tài)的中國人在當時還不可能具有直接的經(jīng)驗與豐富的知識,去認識一種異質(zhì)政治制度的社會經(jīng)濟文化背景。尤其不可能認識到一種制度與該社會的其他因素之間的相互依存的復雜關(guān)系。

西方社會、經(jīng)濟、文化與政治,是在其自身長期的歷史演變與發(fā)展過程中相互依存、有機聯(lián)系在一起的一個整體,每一部分的產(chǎn)生功效,必須以其它部分的存在作為條件。然而,當人們從自己特定的關(guān)切角度來認識西方文化時,他們僅僅只注意到有機整體的某一方面和側(cè)面。并且也只有這一方面和側(cè)面,才足以引起人們的興奮與興趣,并對其作出反應。在這一認知過程中,政治制度與其他層面的相互依存和制約關(guān)系也就不自覺地被人們忽略了。而且,從人們的認識過程來看,一種制度產(chǎn)生的效果較為容易被人們觀察到,而這種制度得以產(chǎn)生效果的條件,卻是處于相對隱蔽的、不易被人覺察的狀態(tài),這些內(nèi)隱的條件對于從來沒有在西方社會生活過,對西方歷史文化背景完全陌生的中國知識分子來說,確實是難以了解。

當然,人們必須承認,制度決定論無疑還是有其“望梅止渴”的積極作用的,制度決定論對立憲政治的簡單化的理解乃至誤讀,往往會產(chǎn)生一種奇妙的刺激作用,產(chǎn)生一種激發(fā)國民向上的激情,一種克服數(shù)千年來習以為常的政治“常規(guī)”與文化惰性的思想感奮,以及以先進文明為參照點的對現(xiàn)實專制政治的批判意識與挑戰(zhàn)意識,它會促使人們以一些全新的角度,來批判地認識自己的過去,以及重新認識中國應該選擇的前程。從邏輯上看來,某些看來屬于錯謬的東西,在歷史上又往往充任了進步的“荷爾蒙”。

然而,另一方面,也應看到,制度決定論的思維方法有著其嚴重的消極作用,這種消極性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首先,它具有在政治上引導激進化的潛在可能。更具體地說,人們的危機感越強,要求立憲的愿望也隨之越強,這就決定了立憲思潮將隨著內(nèi)憂外患的深化,隨著民族危機的尖銳化,而不斷地走向激進化。這正是形成中國改革過程中的激進主義思潮的一種重要的思想根源。事實正是如此,清末籌備立憲展開以后,民間出現(xiàn)的三次要求立憲進程提速的運動,就是以中國民族危機迫在眉睫作為根據(jù)的。由此引起的政治參與的急劇膨脹與持續(xù)的權(quán)威危機。

其次,制度決定論思維方式還導致政治整合的嚴重危機。人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危機感越深,要求立憲的愿望就越強烈,而中國的社會經(jīng)濟條件卻沒有隨立憲制度的建立而自然成熟。這樣就導致從西方引入的先進的憲政制度與落后的經(jīng)濟、社會、民俗環(huán)境完全脫節(jié),政治制度與經(jīng)濟社會環(huán)境之間出現(xiàn)整合上的困難。并進而并引發(fā)政治危機。一個國家的現(xiàn)代化就有可能在嚴復所說的“新者未得,舊者已亡”的困境中陷入空前的失范狀態(tài)。清王朝權(quán)威提前崩潰后,中國現(xiàn)代化的政治整合陷入長達數(shù)十年的持續(xù)危機與混亂,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政治整合的失范則是在立憲運動激進化以后發(fā)端的。

下面我們可以通過反對者對立憲派思想的批評,來展示以制度決定論為基礎(chǔ)的中國立憲思潮所潛含的矛盾。

自1905年到1911年的清末籌備立憲過程中,在立憲派與反對派或立憲緩行派之間,一直存在著相當激烈的論爭和思想沖突。自民國以來,清末立憲運動中的緩行派的思想觀點就一直沒有受到學者應有的重視。如果從后發(fā)展國家早期現(xiàn)代化這一特定視角來看,人們將會發(fā)現(xiàn),立憲緩行派的思想遠不是“文化守舊”可以簡單地一語概括。那些被斥為“保守派”人士的思想的內(nèi)容,要比人們想當然認為的更為豐富復雜得多。下面,本文將進一步考察立憲派與立憲緩行派之間是如何在立憲問題上展開思想論戰(zhàn)的。這種論戰(zhàn)對于認識中國早期現(xiàn)代化過程中不同的政治選擇上的沖突,可以提供哪些啟示。

實際上,這種兩派之間進行的思想沖突和交鋒,反映的正是傳統(tǒng)的專制國家,在仿效西方政體過程中存在的兩難矛盾與困難問題,因而實際上有著十分深厚的內(nèi)涵。研究這種思想論爭,對于理解清末立憲運動的內(nèi)在矛盾和困難,對于進一步認識制約中國早期現(xiàn)代化過程的各種復雜條件和因素,實際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末立憲運動中的緩行派

清末反對把籌備立憲作為基本方針的人士,實際上包括兩種類型的人。

一種是基本上贊同立憲的方向,但對當時占主流地位的預備立憲思潮持批評態(tài)度的人士,這一類人并不反對中國在未來某個時候走立憲改革的道路。他們認為,由于中西文化、社會和歷史條件與環(huán)境存在著巨大的差異,簡單地仿效西洋憲政,將會對中國的變革,對現(xiàn)體制下的秩序穩(wěn)定帶來嚴重的不利后果,因而他們主張推遲預備立憲,到未來時機成熟以后,再考慮以漸進的方式來推進立憲改革。他們認為,在新政的現(xiàn)階段,應以加強君權(quán),發(fā)展實業(yè),實行開明專制為目的。例如軍機大臣孫家鼐、考察憲政大臣于式枚、御史趙炳麟、王步瀛等人,均堅持這種主張。于式枚可以說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曾公開表示,中國的立憲應在二十年以后才可以提到議事日程上來,這種態(tài)度使他在立憲呼聲日益高漲的當時顯得極為孤立,以致成為全國占主流地位的立憲派士紳的眾矢之的。

特別值得指出的是,這些人士的政治態(tài)度與價值觀念,與頑固守舊派的保守主義的自我中心的價值取向相比,有著很明顯的區(qū)別。他們并不否認西方文明在許多方面的優(yōu)點,他們也決非盲目的仇外排外論者,他們不否認立憲政治對于西方各國的作用和功效。他們甚至在原則上也認為,西洋的立憲政體的“文明”程度均優(yōu)于中國現(xiàn)行的專制政體。這一類人中的一些代表人物有過數(shù)次出洋考察的豐富經(jīng)歷,例如于式枚、吳壽等人。從他們反對立憲的言論來看,他們對西方和日本的政治和社會情勢的了解和認識程度,與那些積極提倡立憲的人士相比,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換言之,他們的觀念和價值態(tài)度已經(jīng)更為現(xiàn)代化了。以往學者在評價孫家鼐、于式枚等人的思想時,往往把他視為頑固守舊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顯然是過于簡單化了。我們大體上可以把這一類人稱之為立憲緩行派。

他們對籌備立憲的批評一定程度上確實指出了在中國當時的條件下,簡單地仿效西方憲政制度可能產(chǎn)生的一些消極后果。正因為如此,通過對這一類立憲緩行派的思想的分析,將有助于認識清末立憲運動與中國現(xiàn)代化變革所存在的一些關(guān)鍵問題。

反對立憲的的第二種類型人士,是一些更接近于從官學化的儒家的“原教旨”立場來反對立憲運動的傳統(tǒng)官僚派人士。其代表人物有御史胡思敬、翰林院侍讀柯劭忞等人。這一類人對西方憲政并沒有多少知識與興趣,他們之所以反對立憲,乃是擔憂中國傳統(tǒng)政教風俗將可能由于實行立憲而遭到威脅。他們出于對專制君主政治的信仰與效忠,而堅決反對中國在任何時候?qū)嵭形鞣绞降牧椪w。這一類人數(shù)量并不多,在社會上已經(jīng)完全邊緣化,在當時的報刊與各種文獻里已經(jīng)很少見到他們思想的蹤跡。我們可以把持這種反對立場的人稱之為傳統(tǒng)的政治守舊派。

以上兩類人均是從保守的立場來批評立憲運動,他們把積極推行立憲的人士視為共同的論敵。然而,在以何種方式來拯救中國的問題上,兩種人實際上存在著很大的分歧,

必須指出的是,對立憲運動持批評態(tài)度并在報章上發(fā)表文章闡述己見的,大多數(shù)是屬于前一種類型,即立憲緩行派。在庚子事變之后,由于大多數(shù)中國士紳和官僚在強大的外部危機和西洋各國的示范作用的壓力下,已經(jīng)認識到,“以不變應萬變”的深拒固閉態(tài)度來應對現(xiàn)實危機決非明智之舉。繼續(xù)堅持1900年以前那種以倭仁為代表的那種極端保守的政治立場的人已較為罕見,而且他們也很少在“新人云集”的報刊上去發(fā)表自己被人們視為”不合潮流“的觀點。本文中引述的主要是第一種類型的立憲緩行派的思想言論。這不但是因為他們的思想具有相當?shù)睦碚撗芯績r值,而且因為考察他們的思想,也有助于人們認識,在清末立憲過程中,激進派的對立面是怎樣思考中國改革的道路與目標的。籌備立憲宣布以后雙方的主要分歧

在1906年8月的這次廷臣會議上,雖然立憲派與保守的立憲緩行派的分歧已經(jīng)大體上顯示出來。但由于預備立憲尚未進行,與立憲改革有關(guān)的社會矛盾和問題尚未充分表現(xiàn)出來,這場有關(guān)立憲的論爭還停留“條件論”與“危機論”之爭這一相當關(guān)鍵然而卻較為簡單的層面上。自1906年9月清廷宣布預備立憲方針后的幾年中,隨著立憲改革的推進,各種相關(guān)問題和矛盾的不斷突顯,保守派從而找到了更多的機會和論據(jù),來證明立憲對于中國不合時宜。

下面,本文進一步來考察立憲緩行派的基本思想傾向以及他們保守政治觀的理論根據(jù)。在清末立憲運動發(fā)展過程中,這種保守的立憲觀,雖然并不占有主流地位。甚至可以說,在立憲運動浪潮日益高潮的情況下,這種非主流的聲音并沒有在社會上產(chǎn)生重大影響。但是,這些立憲緩行派所提出的問題,卻頗多發(fā)人深省之處。

大體上,我們可以把立憲論戰(zhàn)中這些立憲緩行派的言論綜合為幾個方面,必須指出的是,這些在立憲問題上的保守人士所提出的許多論點,并不是以現(xiàn)代人所擅長的理論的形式表述出來的。這些論據(jù)大都體現(xiàn)在他們對一些具體問題的看法和論爭之中。與立憲派的觀點針鋒相對的這些觀點,仍然具有其內(nèi)在的邏輯自恰性與系統(tǒng)性。

一中國需要立憲體制還是開明的專制政治

立憲派認為,立憲在民眾中所激發(fā)出來的政治熱情以及對國家的向心力與凝聚力,乃是使中國擺脫危機的希望所寄。中國需要的是立憲政治,而不是已經(jīng)失效的專制政治。

然而,一些立憲保守派人士則認為,從中國的現(xiàn)實條件來看,實行開明專制要比實行華而不實的立憲政治更為合適。西洋的民主立憲,適合于西洋專制過甚的病癥;中國面對的實際問題并不是專制過甚,而是國家權(quán)威不足,無法應對民族面臨的各種內(nèi)外危機。對于中國這樣一個千孔百瘡的國家,立憲并不是對癥良藥。中國首先需要的是用一種振作的君權(quán),來應對官僚體制的窳敗、國防的脆弱和民間的困頓,中國需要的是加強君主的權(quán)威,來解決國家危機。

江西道監(jiān)察御史劉汝驥可以作為主張這種觀點的代表人物。他認為,從表面上看,專制政體不如立憲政體,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這一點并不能成為中國實行立憲政治的理由。劉氏認為,中國面對的問題與西方當年實行立憲時所面臨的問題根本上的不同的。他指出,“歐洲百年前,其君暴戾恣睢,殘民以逞,其病蓋中于專制,以立憲醫(yī)之當也?!倍袊那闆r則是,“官驕吏窳,兵疲民困,百孔千瘡。其病總由于君權(quán)之不振。何有于專,更何有于制?”既然中國與西方各自的“病脈”不同,“彼曰立憲,我亦張皇其說曰立憲立憲,是猶醫(yī)者不尋其脈理,不察其癥結(jié),見萎弱之病夫,施以猛烈之劑,奚其可?”(9)

劉氏在這里實際上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即在中國處于積貧積弱的情況下,是以西式的憲政民主制度,還是以開明專制主義的方式來主導中國的變革與經(jīng)濟進步。他認為,只有通過加強“專制”型的權(quán)威政治,通過集中的國家權(quán)威的主導與監(jiān)護,才能得以解決中國長期以來存在的“官驕吏窳”的問題,正如西方當年暴君政治只有通過立憲來解決一樣,如果用立憲來解決中國的“驕、窳、疲、困”,則無疑是開錯藥方,南轅北轍。

劉氏還把一個國家的“君權(quán)之消長”作為判斷一個國家是否興盛的標尺。他甚至斷言,“入其國而法度修明,百廢具舉,必其君之駿發(fā)嚴肅,神圣不可侵犯者也?!彼睦碛墒牵龣?quán)是民權(quán)的基礎(chǔ),君權(quán)的本位,民權(quán)是動位。如果君權(quán)一蹶不振,而所謂民權(quán)者,則由于沒有了依托而失去意義。這里,他還進而指出,如果他國立憲,中國也“張皇其說”而立憲,那無異于一個醫(yī)生不問病者的脈理和癥結(jié),用猛藥來治萎弱之病。劉氏的結(jié)論是,“政無新舊,惟順乎民情,學無中西,惟求諸實事?!保?0)

其次,立憲緩行派還從中國國民的智識準備條件來說明,當下中國需要的是開明權(quán)威政治,而不是民主立憲。

陸宗輿留學于日本,在立憲保守派人士中,他是一個見解和眼界較為開闊的人物,他在1905年8月發(fā)表于《晉報》的“立憲私議”一文中,提出了一系列頗有代表性的見解。他認為,由于中國國民的程度離立憲太遠,故主張現(xiàn)時期只宜推行開明專制?!笆沟靡欢ゾt相,專制一二十年后,徐議憲政以為幸。”

但他認為這只能心照不宣,因為在中國這樣一個文化滯塞的國家,少數(shù)先覺者不可能取得國民對其意圖的完全理解和支持。這種先覺者既“不可畏難而易作輟,又不可激進而招失敗。”他認為日本的成功正是這種“圣君賢相專制”的“守要不惑,行之以序”的好例子。在他看來,并非加速立憲就一定會導致富強,因為“西班牙之弱,埃及之衰,波蘭之亡,皆有立憲之歷史者也?!?/p>

他們還認為,世人所說的“日本明治維新是立憲改革”這一斷言根本上是不能成立的。陸宗輿就指出,恰恰相反,明治維新推行的是“專制政治”,而決不是“民權(quán)政治”。因此,決不能把日本作為中國應實行立憲的例證。陸氏還認為,明治維新以前,庶民只知有幕府而不知有王室。而明治的中興正是以德氏奉還政權(quán)開始的,此后,大小政令自天子出,從而使治內(nèi)治外之法權(quán)有條而不紊,而議院、國會是遲至十年二十年以后才召開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雖謂明治為專制之君可也。”正因為如此,他還認為,普魯士與日本的立憲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立憲,而是“乘戰(zhàn)勝之余威,實非通行之定制”。

二“立憲救國論”與“立憲危機論”

立憲緩行派與立憲派之間的另一個根本分歧是,中國能否承受立憲所帶來的消極后果。

立憲派顯然認為,在中國面臨日益深重的外部危機的情況下,立憲可以爭取人心和穩(wěn)定人心,擴大社會各階層的政治熱情和對國家和現(xiàn)政權(quán)的效忠,從而形成君民一致的團結(jié)精神,他們認為,只有這樣的群策群力,才能擺脫民族危機,并使中國日臻富強之境。

例如,考察憲政大臣達壽認為,處于一個國際競爭的時代,一國的國民是否有競爭力是至為關(guān)鍵的,立憲制度下的人民之所以有凝聚力與國際競爭力,乃是因為,一方面他們對國家負有納稅、當兵的義務,另一方面又從國家獲得參政的權(quán)利。這樣,就會形成上下共謀,朝野一氣,一休一戚,無不相關(guān),在君主與民眾之間,形成家人父子一般的相互關(guān)系。這樣,一國的戰(zhàn)斗、財富、文化教育問題均可迎刃而解。反之,如果不立憲,國民受拘束,不能自謀其發(fā)達,而國民之不發(fā)達,又使其沒有競爭力,因而也無法立足于國際競爭之場。達壽以普魯士、奧地利、日本為例來說明“非立憲而謀國民之發(fā)達,則不足以圖自存”

與此相反,立憲緩行派則認為,在當前的條件下實行立憲,不但不能使民眾團結(jié)在君主與國家之下,反而會導致國家的分崩離析。

這里,我們特別要介紹于式枚這個代表人物,他是出使德國考察憲政大臣。由于早在李鴻章辦理洋務時期,他就隨同李氏歷聘各國,后來又出國擔任清政府的外交官,預備立憲時期,他又就任憲政館官員。由于他熟悉西方政治制度和社會人情,作為反對立憲激進派的保守派人物,在當時的士林和官僚中獨樹一幟,并有廣泛影響。于式枚特別以法國革命作為例子,來說明立憲對中國可能具有危險。他指出,“法國則當屢世苛虐之后,民困已深。欲以立憲救亡,而不知適促其亂?!保?1)在他看來,立憲實際上必將導致積怨甚深的民眾自下而上的政治參與。而這種政治參與,反而將成為反對政府的激進革命的催化劑。

為什么在這種危機條件下進行立憲是十分危險的呢?在于式枚看來,這是因為,危機的局勢會使社會在如何解決危機的問題上,出現(xiàn)越來越尖銳的矛盾與沖突,立憲將反而使各種水火不相容的政治分歧表面化,這無疑是火上加油。他指出,“各國立憲,多由群下要求,求而不得則爭,爭而不已則亂?!薄岸ㄓ谝粍t無非分之想,散于眾則有競進之心。其名至為公平,其勢最為危險。行之而善,則為日本之維新。行之不善,則為法國之革命?!保?2)

于式枚認為,中國立憲改革可能造成的最大危險是,政府與國家的權(quán)威將因立憲條件下的民眾的干預而失落。“自辛丑始昌言變法,自丙午遂定議立憲,其初心本于望治之切,其流弊乃漸失權(quán)限之分。橫議者自謂國民,聚眾者輒云團體。數(shù)年之中,內(nèi)治外交用人行政皆有干預之想。來日方長,堅冰可懼?!保?3)

于式枚的這種判斷,還基于他對中國民智和知識能力和教育程度的認識和由此產(chǎn)生的不信任。他認為,“教育未能普及即予國民以參政權(quán),最為危險。”“人情易動,則靖之實難。民智易開則愚之無術(shù)?!彼€指出,即使象日本這樣的國家實行立憲,也屢經(jīng)亂民的擾動,最后,由于嚴治那些“故動燥急,煽變害安”的亂黨,局勢才得以平靜。(14)至于中國在清廷的權(quán)威已經(jīng)日益削弱的情況下,政府有沒有這種對社會的控制能力,還是大有疑問的。如果沒有這種權(quán)威,立憲就必然會導致社會動蕩與失控。例如,揀選知縣舉人褚子臨認為,從西洋歷史來看,英國的國會之叛、法國的改革黨之變恰恰證明,"國以眾強,尤以眾敗”.。(15)四立憲是否應該以本國的習俗政教為基礎(chǔ)

在闡述中國立憲與傳統(tǒng)文化的關(guān)系時,他們認為,一個民族在長期歷史中形成的教政習俗,是一個相互依存的有機整體。他們反對完全拋棄已有的舊法,而主張在舊法與新法之間尋找結(jié)合點。

于式枚認為,無論是德國還是日本,這些立憲取得成功的國家,均十分重視以本國風俗習慣立憲制度的基礎(chǔ)。他認為,只有以本國所有者為根據(jù),采取他國所有以輔益之,立憲才能有補于實際。為了強調(diào)自己的觀點,他還引用斯賓塞在討論日本立憲何以成功的原因時所說過的話:“一國之憲法及附屬法律,必須與本國之歷史與國體有同一之性質(zhì),否則實行之際,困難不可思議,流弊不可勝防?!保?7)

他還特別提及德國皇帝接見中國欽使孫寶琦等人時告誡中國人的話:“憲政紛繁,須詳細推求,且慮未必能合中國之用。選舉法尤未易仿行。在中國因革損益,自有權(quán)衡,合者行之,不合者置之。

他認為,應力求從中國傳統(tǒng)政體和文化中,尋找憲政的根據(jù),然而他在這一方面卻過于牽強附會,他甚至認為,中國舊章,本來就是立憲的。“周官言憲法,傳稱監(jiān)于成憲,仲尼損益四代之制,以萬世之憲”,以此來牽強地證明,憲法本是中國古代所有。

另一位立憲緩行派人士在論及中國的傳統(tǒng)政教的作用時也指出,“我國家以專制之教行專制之政三千余年,教政相持,極為周密,其事非常識所能窺,若不統(tǒng)計全體如何,漫改其一二,以為文明之形象,……此如一大機器廠,其緒機彼此相維,以成所制成之一物,若有不知此學之人,漫然改其一二,而又強迫以行,非停止即炸裂而已?!币虼?,作者認為,日俄之戰(zhàn),雖然使中國人普遍都認識到非改制不可,深望當政者改革時不但應示求教于法學家,而且應求教于哲學家才行。(18)

這位作者顯然已經(jīng)樸素地認識到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各自都是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發(fā)展起來的社會有機整體的事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還認識到,這種社會有機整體內(nèi)部各種政教因素的相互配合的周密是常人的知識難以認識清楚的。簡單地漫不經(jīng)心地仿效一二種西方制度,將會導致如同停止機器運轉(zhuǎn)甚或炸裂機器一樣的嚴重后果。雖然作者并沒有能進一步指出如何解決這種基本的難題。但他卻指出只有從哲學上才能認識問題。

正是基于這種認識,他們反對完全拋棄已有的舊法,他們認為,自海禁大開以后,中國與外國交涉總是失敗,因此,人們常常會因憤國權(quán)之墜,而欲將過去所有固有的禁令投之于烈火而后快。因為,“一國之法制雖有極橫暴無理,必與其民俗有密切之關(guān)系,”正因為如此,“應以本國向有之律例,擇其日用所不可廢,人與人交際所不可缺,而官與民又兩皆平允者,輯成淺易之文,使初級小學生徒誦而習之,這樣,幾年以后,人人熟知其理,官府也不敢以非理相難,“教國民以讀律者,人人予以器械之謂也,”只有到了這時,地方自治才算真正有了基礎(chǔ),因為這樣一來,“人我皆有秩序,官民本有界劃,是故立憲之階梯,而社會進化之基礎(chǔ)也?!薄八諔椃攘?,公例大明,即以此為荃蒂,棄之可也?!保?9)

在他們看來,中國目前的國民教育程度和知識水平均沒有達到立憲的程度。其次,舊法雖然有許多不合理的地方,但它們畢竟是一國民俗進化的自然結(jié)果,不可能也不應該完全拋棄。然而,舊法中確實有著許多不合理的地方。如何解決這一個矛盾?他們認為,最為恰當?shù)淖龇ㄊ?,取舊法中合用者,使之為大眾所通曉。這樣就可以培養(yǎng)國民的政治能力,學會以法律來解決人與人的關(guān)系,并以法律來實現(xiàn)地方自治,而這正是未來實行立憲的基礎(chǔ)。

另一方面,他們還具體地論及,要使立憲在中國取得成功,也必須籍助于舊有的制度與權(quán)威形式對社會人心的約束作用。

我們可以通過對御史趙炳麟的奏議看到這種論點。趙炳麟在1906年9月的一份奏折中認為,立憲勢必擴大地方的權(quán)限,并裁撤中央對地方行使監(jiān)督的臺諫和監(jiān)司。而在“郡縣貪暴,民受其虐,今已甚矣”的情況下,“臺諫之職罷,疾苦無由上聞,監(jiān)司之官裁,冤抑又無從上訴,雖有高等裁判,然郡縣離省城數(shù)千里,離京城數(shù)萬里,鐵軌不通,輪舟不到,……民雖欲赴京門而訴之,何從上達耶?是流弊必至虐民。”正因為如此,立憲的目的本在于尊君保民,而其推行的后果卻變?yōu)榱昃懊?,海外革命派必將利用這種情況“陰行其革命之術(shù)者?!保?0)

趙炳麟提出的核心問題是,舊的專制政體下的約束機制由于憲政改革而人為地予以取消,而立憲政體下的約束機制又一時無從建立起來,其結(jié)果將會導致君權(quán)與民權(quán)均無法實現(xiàn),立憲專制變?yōu)榇蟪紝V啤?/p>

實際上,趙氏已經(jīng)涉及到新舊政治體制轉(zhuǎn)變過程中出現(xiàn)的脫序問題。趙氏認為,要避免這種后果,一方面,應采取“使地方組織完密,逐漸組織下議院”的方式。通過這種逐漸培植地方自治組織的方式,來形成對郡縣權(quán)力的約束能力。另一方面,應籍助于傳統(tǒng)體制下原有的約束機制,作為預備立憲的基礎(chǔ)。他把這種傳統(tǒng)的“因名核實”的約束機制分為六個方面:通過“正紀綱”來馭大臣,信賞必罰,使大臣不敢為私,養(yǎng)成人民公德;通過“重法令”來“綜核名實”,養(yǎng)成國人之守法心;通過“養(yǎng)廉恥”來培育“臣民高尚特立之志”和立憲國民的“篤實”“廉靜”人格精神,以此來杜絕“泄沓”“苞苴”的習性;通過“抑幸進”“懲貪墨”、“設(shè)鄉(xiāng)職”來約束官吏和國民的行為;只有在此基礎(chǔ)上,立憲才可能正常的實行。(21)

五中國是否具有西方立憲的原動力?

立憲緩行派之所以認為中國的立憲必須采取長期漸進的方式,其主要原因是中國與西方國家立憲的一個重要區(qū)別是缺乏立憲原動力。

光緒32年8月,即清廷預備立憲詔旨以后一個月,一位化名蛤笑的作者在《東方雜志》上發(fā)表《論立憲預備之最要》的文章。(22)該文在比較了中西立憲的不同以后,提出一個頗值得注意的觀點,即中國的立憲要求并沒有西方歷史上的立憲有遠因作為自己的基礎(chǔ)。

蛤笑認為,西方各國的立憲,均先有某種“主動于立憲之始者”作為立憲運動的原動力,這種原動力“磅薄郁積,蓄之數(shù)十年,而憲政始立。”作者指出,西方憲政的建立,實際上只不過是這種“數(shù)十年所造之因,結(jié)其果而己?!保瑹o論法、美、德、日,均是如此。而這種情況在英倫尤其典型。英倫的憲章源于古老的習俗。千百年來,盎格魯撒遜民族正是依靠這種習俗休養(yǎng)生息。在他們看來,立憲的動力是“因”,立憲只是基于這種“因”的“果”。此外,另外一位作者也以同樣的方式指出,“夫立憲者一種方法之謂也。東西各大國之所以優(yōu)勝者,先有優(yōu)勝之程度,有優(yōu)勝之精神,根本既立,而后采用立憲制度。是則立憲者不過達其目的之手段而已,見緒措施之方法而已。”(23)

蛤笑從上述分析出發(fā),進而認為,中國立憲并沒有其它各國所具有的基礎(chǔ)。二千年來國民渺然不知立憲是怎么一回事?!案鲊^果者,在我國則反為因矣”。

一個沒有立憲的原動力或“遠因”的國家,卻把西方的立憲政體,也即西方的“遠因”所結(jié)成的“果”拿來作為實現(xiàn)國家“富強”的原因。這種“以果為因”對中國立憲政體的建立和運行將會產(chǎn)生人們意料之外的不利結(jié)果。

他們認為,有原動力的立憲,由于國民政治能力已發(fā)展成熟,從而形成對專制政權(quán)的“正當之要求”,而中國的立憲運動沒有社會內(nèi)部經(jīng)濟上的原動力,中國人則是由于外界的刺激,而并非由于“民力之膨賬”。(24)換言之,中國立憲并不具有內(nèi)部的動因?!笆枪陶痼@于憲政之虛名,而非洞澈憲政之精髓也”。

因此,對于中國人來說,針對中國內(nèi)部動因不足這一實際情況,”目前須臾不可緩者,非所謂立憲之預備乎?”

如果一個國家并不具備某種特定的條件,而僅僅想當然地以“立憲”作為強國的方法,立憲就未必起到人們所希望達到的目的?!叭粼埔挥昧椫ǎ⒊筛粡娭畤?,吾未敢信?!?/p>

作者比諭說,這正如庖丁解牛,牛刀固然是解牛必須的工具,但以為只要有了牛刀,則牛就必能剖解一樣,這完全是荒謬的。作者認為,“今紛紛言立憲為圖強良法,其說未誤,以為立憲而即可強國,而不求其所發(fā)能立憲之故,僅責之以立憲兩字,則大誤者也。”(25)

正是基于這種理由,這位作者特別強調(diào)立憲應有國民程度上的和議員資格上的種種準備。這篇文章認為,由于中國社會的窳敗,民智的幼稚,中國國民與立憲各國國民的政治程度相距甚遠,中國立憲的預備應從兩個方面入手。首先是普及教育以期養(yǎng)成國民資格。其次是先立地方議會以培育國民的政治經(jīng)驗。

緩行派一般都主張通過建立某種中介性的制度,如地方自治、發(fā)展教育、教國民讀律等等,來造就國民的新的風俗和習慣,發(fā)展國民的政治能力,以此“由卑達高”地構(gòu)成憲政的必要條件和實行憲政的基礎(chǔ)。而這些中介性制度產(chǎn)生實質(zhì)性的改變國民素質(zhì)和知識水平的緩慢性和長期性,就決定了推行立憲政治的漸進性。

緩行派特別強調(diào)地方自治對于培養(yǎng)國民議政與參政能力的重要性。例如陸宗輿認為,“由于中國國民之程度甚低,不能不講施行之秩序,考德國當十八世紀初,其列邦皆先立省會,以開國會之先聲,而地方自治制度者,尤為使民練習政事,與聞治道之法?!彼陨綎|的紳董會和山西的鄉(xiāng)社為例來說明中國已經(jīng)有了良好的開端。他指出,“凡一切地方之鄉(xiāng)團保衛(wèi)、小學教育、清查保甲、征兵準備以及道路水利衛(wèi)生等政,無不可一任紳士辦理,因地制宜,費省情熟,而事易舉。”在這種地方自治通行的情況下,“鄉(xiāng)政風行,民智大開,然后有立憲國國民資格而可與議,國家大政,此為之序也?!保?6)

應該說,緩行派對于立憲原動力的認識,是一種相當具有深度的認識。這一認識比單純地講中國缺乏立憲條件要更為深入。立憲保守派從中推現(xiàn)實地認識到憲政制度的推出一個重要的結(jié)論,那就是,由于中國立憲原動力不足,這就影響到了立憲所需要的民智不足。他們不能想象,立憲可以在民智不足的情況下得以成功。他們反對激進派那種觀點,即民智可以而且只有通過憲政的建立才能得到提高。認為那是“倒因為果”。

另一方面,他們并沒有意識到,教育和通曉若干法律知識決非立憲的充分條件。事實上,西方憲政制度所要求的民智具有遠為廣泛的內(nèi)容。其中包括契約性的人際關(guān)系的長期浸淫下所形成的民主政治文化和價值共識。正因為溫和派士紳缺乏這種對立憲條件的復雜性的認識,他們往往簡單地認為只須幾年時間用來普及教育,加上若干興革措施,立憲的時機也就自然水到渠成。在某種意義上,相當一部分溫和的立憲派人士與激進派相比,只是對立憲條件的簡單化的理解程度有所不同而已。這一點可以解釋,何以相當一部分溫和派在后來政府與士紳的政治共識破裂以后,紛紛轉(zhuǎn)向激進六只有保守漸進才能使中國立憲取得成功

于式枚從普魯士與日本立憲的成功經(jīng)驗來說明,只有采取“保守漸進為主”,才能取得成功。他指出,“查日本維新之初,最先整理行政與司法制度,其次整理地方行政制度,后八年乃設(shè)元老院及大審院。后十四年乃開設(shè)國會之敕諭?!蕉甓箜炐袘椃āIw準備如此其精詳,而憲行如此其遲迥。

他認為“以為立憲即可實行,并不審東洋之近事,冥行燥進,尤有害于治安”

他批評立憲激進派對西方立憲的由來與實際不求甚解,“今之言事者,醉心西法,但知立憲為美名,以為惠而不費,又不勞而永逸者也,言之易而行之實難。此于西事或未深求,于近事固應目睹矣?!?/p>

然而,于氏并不反對中國在適當?shù)臈l件下實行立憲政治。他對立憲的基本方針可以概括為“朝廷有一定之指歸,齊萬眾之心志,”一方面,朝廷“固不可因群言淆亂遂有急就之思。亦不可因民氣喧囂,致有疑阻之意。但當預為籌備,循序漸進。他認為,設(shè)京師議院,舉辦地方自治,廣興教育和儲備人才均是實行立憲的先決條件,為了使立憲得以取得實效,“凡與憲政相輔而行者,均當先事綢繆而不容遲緩也。”,他認為,良好的做法一方面將“不使泥于守舊者有變夏之疑,”另一方面,又不會使急于趨新者有蔑古之慮”(27)

立憲緩行派的基本思想:開明專制主義

大體上,我們可以根據(jù)前文對立憲立憲保守派思想的綜述,把他們的基本思想概括如下。

首先,他們是從中國實行新政的歷史條件與西方不同,來認定中國當前不宜采用立憲政體。

關(guān)于這一點,他們提出兩點理由。第一,他們認為,對于中國這樣一個千孔百瘡的國家,需要的是用一種振作的君權(quán)來應對官僚體制的窳敗、國防的脆弱和民間的困頓。這就決定了中國首先需要的是開明專制,而不是“華而不實”的仿效西方的立憲。西洋的民主立憲,適合于西洋專制過甚的病癥。中國面對的實際問題卻是運用君主的權(quán)威來解決國家危機。中國面對的問題與西方當年實行立憲時所面臨的問題根本上的不同的。第二,他們從中國國民的智識準備條件來說明,當下中國實行立憲尚非其時。中國只有在未來時機成熟時才可能走立憲的道路。

其次,他們是從立憲對于中國可能產(chǎn)生的消極后果來認定立憲應該緩行。他們的理由是兩個方面。

第一,中國正處于內(nèi)憂外患交織的危機時期,由于中國所面臨的危機的局勢會使社會在如何解決危機的問題上,出現(xiàn)越來越尖銳的分歧、矛盾與沖突,立憲將反而使各種水火不相容的政治分歧表面化,立憲不但不能使民眾團結(jié)在君主與國家之下,反而會導致國家的分崩離析,而政府與國家的權(quán)威將因立憲條件下的民眾的干預而失落。中國則可能在沒有權(quán)威駕馭的情況下變得群龍無首。

第二,他們認為,長期伏于專制政體之下的知識分子與民眾,在政治閱歷、知識文化修養(yǎng)與訓練方面,無法承負立憲國家的重任,必然導致“僨蹶敗事”的危險后果。而立憲體制的超前建立,可能在使中國民眾與知識分子在善用這一體制之前,就會未其利而先見其害。

他們認為,立憲派為仿效日本而立憲,往往出于對日本政體的實質(zhì)的根本誤解。他們比立憲派更清楚地認識到一個頗為重要的事實,那就是,日本立憲本質(zhì)上仍然是一種特殊的開明專制,而決非真正意義上的立憲政治。

他們認為,中國立憲既使將來實行立憲,一方面必須與本國的風俗政教相結(jié)合,而不是拋棄這些傳統(tǒng),另一方面,必須采取長期緩進的方式。他們提出的理由是:

第一,在闡述中國立憲與傳統(tǒng)文化的關(guān)系時,他們認為,一個民族在長期歷史中形成的教政習俗,是一個相互依存的有機整體。簡單地漫不經(jīng)心地仿效一二種西方制度,將會導致新舊制度與文化之間的契合困難。他們反對完全拋棄已有的舊法,而主張在舊法與新法之間尋找結(jié)合點,并認為這種本國的風俗不但是一個國家立憲成功的基礎(chǔ),而且也是社會進化之基礎(chǔ)。不過,他們往往過于牽強附會地把國粹與西方憲政混為一談。在這一點上,他們與文化守舊派在觀念上往往有共通之處,其結(jié)果也削弱了他們思想的影響力。

第二,立憲成功必須籍助于社會內(nèi)部是否存在一種支持憲政制度的“社會原動力”。他們注意到西方立憲政治是西方文化中的“原動力”長期發(fā)展的產(chǎn)物。由于中國缺乏這種“原動力”,仿效立憲,乃是“倒果為因”,而要使中國形成立憲的原動力,就必須進行長期的準備。例如,發(fā)展教育與開展地方自治,使立憲具有社會基礎(chǔ),則是十分必要的條件準備?;趯α棗l件成長的漸進性與長期性的認識,他們認為,立憲只能通過漸進保守的方式才能在中國取得成功。

正是在這一意義上,可以說,立憲緩行派已經(jīng)認識到立憲派思維方式上的“制度決定論”問題。他們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了這樣一個思想,即內(nèi)生條件的長期準備,是中國實行立憲制度的必要前提。新政現(xiàn)階段所應采取的政治模式,應該是一種開明的專制主義政體。即通過一種有改革方向的專制政體,來進行一系列的啟蒙,包括地方自治、興辦現(xiàn)代教育,并發(fā)展實業(yè)。

立憲緩行派的保守思想與政治主張,與日本明治維新初期的“啟蒙絕對主義”,或“啟蒙專制主義”十分近似。這里指的啟蒙專制主義,是日本實行立憲之前的一個先行階段。啟蒙專制主義是日本學者信夫清三郎在《日本政治史》中用來表述明治維新初期的政治體制時所使用的概念。它曾出現(xiàn)于普魯士、俄羅斯等東歐后進國家的政治舞臺上。即通過開明的專制君主自上而下地對社會各階層進行現(xiàn)代性的啟蒙,在保障經(jīng)濟上的自由的同時,根絕政治上的自由,主張高度的中央集權(quán)化,回避市民革命,并在舊體制范圍內(nèi),逐步走上資本主義化的道路。

普魯士的弗里德里希二世,俄國的彼得大帝,均可視為這種主義的現(xiàn)代化模式的代表人物。這種主張并不排斥在他們認為條件成熟時實行憲政。

日本政治思想家加藤弘之,在1870年所著的《真政大意》中明確地表達了日本式的啟蒙專制主義思想,他一方面認為,立憲政體是理想的國家統(tǒng)治方式,另一方面,又認為,在開化文明還不發(fā)達的國家,要求一舉實行立憲政體,乃是危機的書生之見。他主張,在這種國家,宜先采取專制政體,臣民之權(quán)利亦自須限制。這是因為,“若驟變政體,賜臣民以十分自由之權(quán)利,反將大害于治安,故決不做此迂闊之事。唯以逐漸啟迪人民知識,漸變政體憲法為其方策?!保?8)人們可以發(fā)現(xiàn),立憲緩行派的思想與這位日本近代政治思想家的看法相當接近。

歷史后來表明,立憲緩行派并不能在社會上取得支持,他們在立憲思潮日益強大的情況下日益走向邊緣化,并成為社會上的孤立者,此后再也沒有力量在社會上進一步發(fā)揮其影響。正如清末新政的歷史所顯示的,激進的立憲派在制度決定論的邏輯的支配下,三次速開國會的請愿運動,發(fā)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向當政者的沖擊,并產(chǎn)生越來越大的主動性。行動而不是論辯決定了歷史的實際結(jié)果。

結(jié)論

從理論上看,立憲緩行派提出的論據(jù)無疑是有一定說服力的。他們意識到,西方憲政制度在是西方特殊的經(jīng)濟、社會文化條件下自然發(fā)展起來的產(chǎn)物,用他們的話來說,西方憲政的建立,實際上只不過是“數(shù)十年所造之因,結(jié)其果而己?!鼻迥┲袊鵁o論從當時政治窳敗、民智的幼稚,教育的落后、經(jīng)濟發(fā)展的條件,均與立憲各國的程度相距甚遠。他們也注意到,單純從西方憲政制度在西方顯示出來的效能這一點,來決定中國要采取憲政,而不注意到推行憲政所需要的客觀條件,實際上是緣木求魚。他們同時還指出,日本的立憲,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西方意義上的分權(quán)為基礎(chǔ)的憲政,而是以“立憲”為政治象征外殼的開明專制政治,他們認為,立憲派錯誤地從日本“集權(quán)化”的“立憲”的假象中,得出要在中國實行西方分權(quán)式立憲的必要性的結(jié)論,實際上是南轅北轍。此外,他們還充分注意到后發(fā)展國家為了應對危機與現(xiàn)代化經(jīng)濟發(fā)展,中央權(quán)力的集中,要比簡單地分權(quán)更為重要。在他們看來,在當時的情況下推行開明專制,對于解決中國當時面臨的問題,是更為合符實際。中國應該采取開明專制來實現(xiàn)早期現(xiàn)代化過程中最需要的政治整合,等等。

另一方面,人們也同樣發(fā)現(xiàn),立憲緩行派主張的“開明專制主義”在當時中國已經(jīng)對廣大的政治精英與士紳知識精英失去吸引力。實際上,庚子事變以后,清政權(quán)已經(jīng)進入深重的權(quán)威危機階段,這個政權(quán)已經(jīng)失去轉(zhuǎn)向開明專制的適宜時機。同時,民族危機的克服,需要更為廣泛的社會動員,立憲的政治動員,在振作精神方面卻起到其他政治選擇難以取代的作用。這就使當時多數(shù)士紳官僚傾向于求助于源自西方先進國家的立憲政治而不是立憲緩行派主張的開明專制。

然而,立憲所需要的條件在中國是如此缺乏,從而使這種人們以為可以動員社會大眾來克服危機的功能,卻由于立憲的負效應而抵消。事實上,籌備立憲的潘多拉盒子一旦打開,政治參與引發(fā)的爆炸效應,如洪水般無法阻擋。

清末現(xiàn)代化過程就面臨著這樣一種深刻的矛盾:清末新政的立憲之爭體現(xiàn)的就是這種深刻的兩難矛盾。這種兩難困境導致清末現(xiàn)代化處于進退失據(jù)的兩難困境:要通過集權(quán)的開明專制來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所必須的政治整合,則清政權(quán)已經(jīng)陷入合法性危機;要通過加快立憲來擴大政治參與,則由于立憲所必需的社會經(jīng)濟文化條件的缺乏,而導致政治整合的嚴重困難。這種兩難矛盾是清末新政失敗的最重要原因。盡管如此,本文所考察的立憲緩行派對中國現(xiàn)代化過程中采取立憲政治所需要的條件的思考,對于制度決定論思潮的樸素認識,對于中西文化的差異的強調(diào),恰恰是長期以來中國人所忽視了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后世中國人在采取源于西方的憲政制度作為新的政治選擇基礎(chǔ)時,他們的思想仍然可以作為一種歷史思想資源,對人們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補充:一九零六年是中國進入譯語世界的開始。這一年具有里程碑意義。立憲是政治譯語對現(xiàn)實產(chǎn)生影響的開始。由于對某一西方譯語的誤讀,并以此誤讀改造中國現(xiàn)實,導致的結(jié)果又用新的譯語進一步誤讀,產(chǎn)生更嚴重的困境。立憲在西方的原意是限止政府權(quán)力,但到了中國則變?yōu)榫駡F結(jié)上下一心的工具。然后以此來重構(gòu)中國政治。于是一步一步走向崩潰。

在中國社會內(nèi)部已經(jīng)有了樸素的反譯語觀點。保守派提供了這樣的最初的表現(xiàn)。注釋

(1)王韜在進一步解釋西方立憲制度的優(yōu)點時還指出,“茍得君主于上,民主于下,則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親矣。內(nèi)可以無亂、外可以無侮。而國本猶如苞桑磐石焉。由此而擴充之,富強之效,亦無不基于此矣。見王韜:《弢園文錄外編》(光緒二十三年鉛字本)卷四。

⑵鄭觀應:《盛世危言》卷四。鄭觀應認為:“議院者,公議政事之院也,集眾思廣眾益,用人行政,一至秉公,法誠良,意誠美矣。無議院,由君民之間多隔閡?!视骞ㄒ跃S大局,必先設(shè)議院以固民心。泰西各國咸設(shè)議院,朝野上下,同心同德。”正是這種政體,使西洋各國“合眾志以成城,致治固有本也?!?/p>

⑶同上。

⑷《北華捷報》,1906年11月9日。

(5)中國史學會編:《辛亥革命》第三冊,15頁

(6)同上。

(7)同上。

(8)同上。

(9)“劉汝驥奏請張君權(quán)折”,《清末籌備立憲檔案資料》上冊,107頁,中華書局1979年出版。

(10)同上。

(11)“于式枚奏立憲必先正名不須求之外國折”,《清末籌備立憲檔案資料》上冊,336頁。

(12)同上。

(13)同上。

(14)同上。

(15)“揀選知縣褚子臨呈”,《清末籌備立憲檔案資料》上冊,227頁。

(16)《東方雜志》,丙午年,第二期,27頁。

(17)“于式枚奏立憲不可燥進不可預立年限折”,《清末籌備立憲檔案資料》上冊,305頁。

(18)《東方雜志》,第六期,117頁。

(19)《中國未立憲以前當以法律偏教國民論》,《東方雜志》,乙巳年,11期,225頁。

(20)“趙炳麟奏立憲有大臣陵君之弊折”,《清末籌備立憲檔案資料》上冊,123頁。

(21)同上。

(22)《東方雜志》,丙午年,第9期,179頁。

(23)“國會預備議”,《東方雜志》,丁未年,第二期,59頁。

(24)《論立憲當有預備》,《東方雜志》,乙巳年,第二期,45頁。

(25)同上。

(26)陸宗輿:“立憲私議”,《東方雜志》,乙巳年,第十期,169頁。

(27)《清朝續(xù)文獻通考》卷393,“憲政五”,11482頁。商務印書館出版。

(28)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二卷,第四章,上海譯文出版社,1988年出版。

海兴县| 新邵县| 成都市| 沛县| 舒城县| 河曲县| 沙河市| 金溪县| 庆安县| 海丰县| 镇江市| 乌鲁木齐县| 扎鲁特旗| 巴林右旗| 廊坊市| 庆安县| 报价| 湖北省| 宁阳县| 天门市| 卢龙县| 扎囊县| 崇义县| 贵溪市| 高唐县| 昌都县| 武邑县| 马公市| 辽中县| 恩平市| 彭水| 石狮市| 伊宁市| 临颍县| 德清县| 新兴县| 桂林市| 浠水县| 海城市| 沁阳市| 若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