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蝦類養(yǎng)殖論文:克氏原螯蝦PO的生化特性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文作者:王建國1,2許琴瑟1王權1熊良偉1陸宏達1封琦1朱云干1作者單位:1江蘇畜牧獸醫(yī)職業(yè)技術學院2上海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
試驗結果
1溫度對酚氧化酶活力的影響
不同溫度下克氏原螯蝦鰓組織po活力變化如圖1,血清PO活力變化如圖2。鰓組織PO活力大于血清PO,不同溫度下鰓組織和血清PO活力變化規(guī)律很相似。0~35℃內PO活力均隨溫度上升逐漸增大,各溫度組鰓組織PO活力均存在顯著差異(P<0.05),其中血清PO活力除20℃與25℃和25℃與30℃無顯著差異外,其余各組間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35~45℃之間PO活力逐漸下降,但尚未達到顯著差異水平(P>0.05)。當溫度高于45℃時PO活力急劇下降,各組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溫度低于35℃時樣品對照組引起的吸光度值較小,高于40℃時吸光度迅速增大,影響測定結果。0℃冰水浴中PO仍具有一定活力,約為25℃時的31%,35℃時的24%。溫度低于35℃時底物對照組引起吸光度變化較小,35℃以上隨溫度升高吸光度逐漸升高,40℃開始吸光度顯著高于35℃以下溫度組(P<0.05),65℃時吸光度最高,為35℃時的16倍。說明溫度過高時底物引起的吸光度變化會干擾PO測定。
2緩沖液pH對酚氧化酶活力的影響
在不同pH環(huán)境中鰓組織中PO活力變化如圖3。鰓組織中PO在pH5.5時活力最高,除與pH6無顯著差異外(P>0.05),均顯著高于其它組(P<0.05);pH6時與pH7~10各組間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PO具活力的pH范圍為4~9.5,最適pH為5.5~6。結果顯示偏酸性緩沖液中PO活力較高。不同pH環(huán)境中血清中PO活力變化如圖4。血清中PO活力在pH6.5時最高,顯著高于其它組(P<0.05)。具活力的pH范圍為5.5~8.5,pH為5.5~6和7~8各組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pH低于5和高于9時活力迅速下降。pH5以下時樣品引起吸光度變化較大,pH越低吸光度變化越明顯;pH8.5以上時底物L-DOPA會生成紅棕色物質,pH越大越明顯,對測定干擾較大。以上結果說明pH對血清PO和鰓組織PO的影響存在一定差異。
討論
1溫度對酚氧化酶活力的影響
日本對蝦[10]、日本[11]等酚氧化酶與L-DOPA反應的最適溫度為40℃,白對蝦和斑節(jié)對蝦[12]最適溫度為45℃,南美白對蝦[13]最適溫度為50℃,中國對蝦[5]最適溫度為55℃,龍蝦[14]的最適溫度為30℃,鋸緣青蟹[15]最適溫度為25℃,朱毅菲等[7]報道克氏原螯蝦最適溫度為20℃。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甲殼動物種類不同其PO最適溫度具有較大差異,在20~55℃之間不等,因此在進行PO活力測定中根據品種選用合適的溫度條件是非常必要的。在本實驗設計的溫度范圍(0~75℃)內,克氏原螯蝦血清和鰓組織中PO的最適溫度均為35℃,朱毅菲等[7]的實驗結果中溫度從20~50℃PO活力是呈下降趨勢,最適溫度為20℃,這兩個結果差異很大。但其未設置溫度低于20℃的情況,70淡水漁業(yè)2012年在20℃以下PO活力不清楚的情況下判斷最適溫度為20℃是不嚴密的。本實驗所采用的克氏原螯蝦也是暫養(yǎng)在20℃左右,與朱毅菲等的實驗結果差異較大。朱毅菲等[7]認為克氏原螯蝦血清PO活力在20℃最高的原因是實驗用蝦處于22℃的水中已適應了此溫度環(huán)境,在越接近其生活環(huán)境的溫度下酶活力越高,反應越徹底;而反應溫度與螯蝦環(huán)境溫度差異越大,對酚氧化酶造成的破壞越大。日本沼蝦[4]、日本對蝦[10]、南美白對蝦[13]、中國對蝦[5]等多種甲殼動物PO最適溫度都高于其生活溫度,克氏原螯蝦適應能力極強,在10~30℃能正常生長發(fā)育,因而僅以適應了實驗溫度解釋其最適溫度是不可取的。另外朱毅菲等[7]的結果顯示當溫度達到50℃以上時PO活力會出現升高的現象,其實不是活力真正升高,而是因為當溫度升高時樣品和底物均會產生較大吸光度所致(如圖1,2),所以如果沒有設置空白對照扣除這部分差值就會得出50℃以上活力反而升高的結果,因此朱毅菲等[7]計算PO活力的方法也存在不妥之處。筆者認為本實驗所得出的克氏原螯蝦酚氧化酶最適溫度為35℃可靠性更高,而朱毅菲等通過試驗得出最適溫度為20℃的結果是不夠準確的,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試驗本身造成,另一方面可能和所選實驗對象的生活環(huán)境及地區(qū)差異等有關造成。本實驗還測定了冰水混合物(0℃)時鰓組織和血清中PO的活力均為最高值的24%左右。許多學者在測定PO活力時均借鑒其他酶活力的測定工藝,使底物與樣品反應一段時間后采用冰浴法來終止反應[5-6],這在克氏原螯蝦PO活力的測定中是有不妥之處的。冰浴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減緩反應速度,無法達到和其他酶同等的效果,因此該方法的使用有待學者斟酌。
2緩沖液pH值對酚氧化酶活力的影響
動物體液的pH因種類不同而有一定差異,不同甲殼動物PO最適pH也不完全相同。汪小鋒等[16]報道中國對蝦最適pH為6.0,楊玲玲等[11]報道日本最適pH為6.0,夏棟等[14]報道龍蝦最適pH為6.3,趙丙辰等[13]報道南美白對蝦最適pH為6.0,而陳麗嬌等[17]報道南美白對蝦最適pH為7.0,趙嬌等[10]報道日本對蝦最適pH為6.5,陸宏達等[8]報道中華絨螯蟹最適pH為6.5,潘清清等[15]報道鋸緣青蟹最適pH為7.8,以上報道的經濟甲殼類PO最適pH大多在6~8之間,一些昆蟲PO最適pH在5.0~9.5。本試驗結果顯示克氏原螯蝦鰓組織PO最適pH為5.5,血清PO最適pH為6.5,與朱毅菲等[7]報道的血清酚氧化酶最適pH為7.0的結果基本相似??耸显r和大部分甲殼動物相似,在偏酸性的環(huán)境中PO活力相對較高。有學者認為偏酸性的環(huán)境會影響一些生物的PO活力[18],和許多甲殼動物的研究結果不同,所以不同物種的PO特性具有較大差異。本實驗得出的最適pH和朱毅菲等[7]的結果略有差異,趙丙辰和陳麗嬌報道的南美白對蝦最適pH也存在一定差異,說明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及物種地區(qū)差異對PO特性也可能有影響。本實驗得出鰓組織PO活力的最佳pH為5.5,血清為6.5,具有一定差異;鰓組織PO活力大于血清PO與其他實驗中呈現的結果相似[8],這說明同一物種體內不同部位的酚氧化酶不完全相同。甲殼動物PO的最適溫度、pH及激活劑、抑制劑等生化性質存在差異,其酚氧化酶基因也有一定差異,但都具有將酚氧化成醌的共同性質[19],所以PO生化特性受物種差異影響較大,不同物種和不同組織都不能一概而論,具體差異還有待更多學者深入探討。Pind等[20]報道在測定PO時要盡量中和環(huán)境中多余的OH-以減少其和底物L-DOPA發(fā)生反應引起吸光度造成測量誤差。本實驗顯示樣品在pH值5~8.5的緩沖液中吸光度變化不大,L-DOPA在酸性和中性緩沖液中較穩(wěn)定,當pH超過8.5時溶液會生成黃棕色物質,出現較大吸光值,pH值越大引起吸光度變化也越大,會干擾測定。因此在PO活性測定中需要設置底物和樣品對照,才能使結果更加準確。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 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