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建黨思想創(chuàng)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關鍵詞】/建黨思想/創(chuàng)新
【正文】
建黨思想是思想重要組成部分和理論精華。在同志誕辰110周年之際,重溫建黨思想,領會理論創(chuàng)新的精神,對于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發(fā)揚我黨我軍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推進軍隊革命化現(xiàn)代化正規(guī)化建設和軍事斗爭準備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1時展的客觀要求
在無產階級人數(shù)很少而戰(zhàn)斗力很強,農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占人口絕大多數(shù)的國家,要建設一個具有廣大群眾性的、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政黨,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建黨學說中從未遇到過的嶄新問題,也是對中國共產黨的嚴峻考驗。以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建黨學說與中國的實際相結合,成功地解決了在中國這樣的特殊環(huán)境里建設一個偉大的無產階級政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
其一,黨的建設是在農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成分占大多數(shù)的條件下進行的。不解決好無產階級思想領導的問題,共產黨就不可能保持無產階級先鋒隊的性質,就不可能在農村堅持長期的革命斗爭。
其二,黨的建設是在同資產階級又聯(lián)合又斗爭的復雜環(huán)境中開展的。黨內如果不加強黨性修養(yǎng),部分不堅定分子就會變成資產階級的附庸和尾巴。
其三,黨的建設是在武裝斗爭的嚴酷環(huán)境中進行的,與黨建立新型人民軍隊的過程緊密相聯(lián)。武裝斗爭的成敗直接影響到黨的命運,不理解武裝斗爭,就不能正確理解黨的政治路線和黨的建設。
此外,中國共產黨的建設又一直受到共產國際的支持和關注。共產國際在幫助中國共產黨的建立過程中是起了重大作用的。但是,共產國際的一些人由于不了解中國革命的具體情況,也出現(xiàn)過瞎指揮的情況,使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從中國共產黨建設的客觀歷史環(huán)境出發(fā),提出了黨的建設的總目標是:建設一個全國范圍的、具有廣泛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黨。這是一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同志豪邁地稱之為“偉大的工程”。
2建黨思想的創(chuàng)新成果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社會主義事業(yè)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是中國共產黨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并轉變?yōu)閳?zhí)政黨的活力源泉。的建黨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黨建學說理論創(chuàng)新的科學成果,其主要表現(xiàn)在:
2.1提出黨是工人階級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的思想
“兩個先鋒隊”的思想,是建黨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理論創(chuàng)新。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自己定為中國工人階級的政黨,始終堅持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性質。同時,中國共產黨又是在中國這個特殊國情下成長起來的,是領導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政治組織,它又是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中國長期艱苦的革命戰(zhàn)爭和蓬蓬勃勃的抗日救亡運動,以及在這些實踐中產生的豐富的經驗,為深入地思考和探索建立一個什么樣的黨的問題提供了實踐基礎。
1935年1月的遵義會議確立了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同年12月,瓦窯堡會議糾正了“左”傾冒險主義、關門主義的指導思想。會議指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他應該大量吸收先進的工人雇農入黨,造成黨內的工人骨干。同時中國共產黨又是全民族的先鋒隊,因此一切愿意為著共產黨的主張而奮斗的人,不問他們的階級出身如何,都可以加入共產黨?!盵1]1937年10月,在《論魯迅》一文中再次強調指出:“我們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同時又是最徹底的民族解放的先鋒隊?!盵2]
“兩個先鋒隊”的思想的提出,確立了中國共產黨建設的重要指導思想?!皟蓚€先鋒隊”指導思想的確定,使黨的組織迅速擴大。隨著抗日戰(zhàn)爭的到來,我們黨大批吸收、培養(yǎng)新干部,大量吸收新黨員,壯大了革命隊伍。到1945年黨的七大,黨員數(shù)量發(fā)展到121萬多人,為奪取中國革命的勝利奠定了重要的組織基礎。
“兩個先鋒隊”思想是根據(jù)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國的具體國情得出的科學結論。這在馬列書本上找不到,教條主義者也無法理解。共產國際的一些人也長期對我們黨的性質持懷疑態(tài)度?;貞浾f:“1940年我到共產國際去,共產國際的領導同志都還擔心我們離開工人階級太遠了。我說我們在農村里經過長期斗爭的鍛煉,有同志的領導,完全可以無產階級化。共產國際的一些同志聽了之后大嘩,不以為然?!盵3]中國共產黨以自己的實踐證明:中國的山溝里不僅能創(chuàng)造出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而且能鍛造出無產階級的偉大政黨。這是一個史元前例的偉大創(chuàng)舉。
2.2提出黨是中國人民的中流砥柱和領導核心的思想
的建黨理論創(chuàng)造性地回答了黨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的領導地位和歷史使命這一重大問題。指出,黨是中國人民的中流砥注和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不僅是無產階級的最高組織和戰(zhàn)斗指揮部,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革命和建設事業(yè)的領導核心。這是“兩個先鋒隊”在黨的職能上的具體體現(xiàn)。
中國共產黨從一誕生就勇敢站在反帝反封建斗爭的最前線,經過28年的浴血奮戰(zhàn),中國共產黨以對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卓越貢獻和幾十萬優(yōu)秀黨員、數(shù)萬英勇干部的流血犧牲,終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事實雄辯地證明,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國人民的中流砥柱和領導核心,是歷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選擇。
2.3確立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原則
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黨與人民軍隊的關系,如何加強黨對軍隊的領導的問題,是黨的建設中一個帶有關鍵性的問題。解決得不好,中國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就不可能實現(xiàn)對中國革命的領導權,中國革命也就不可能取得勝利。
同志是黨的第一代領導核心,也是人民軍隊的主要締造者,為確立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作出了巨大的歷史性貢獻?!叭秊掣木帯保⒘它h對軍隊絕對領導制度。古田會議,從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提出了加強黨對紅軍領導的一系列根本制度和措施,進一步完善了黨領導軍隊的制度,為我軍的發(fā)展壯大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和組織基礎。古田會議決議是黨和紅軍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它解決了在農村進行戰(zhàn)爭的環(huán)境中如何保持黨的無產階級先鋒隊性質和建設無產階級領導的新型人民軍隊這個根本問題。1938年10月,同志在總結反對斗爭的經驗時,明確提出“我們的原則是黨指揮槍,而決不允許槍指揮黨”。[4]
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使我軍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成為一支無堅不摧、無往不勝革命軍隊,我軍經受住了各種艱難困苦和驚濤駭浪的嚴峻考驗。歷史充分證明,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制度,是人民軍隊建軍之魂、勝利之本。
2.4著重從思想上建設黨
著重從思想上建設黨,把思想建設放在黨的建設的首位,這是建黨思想的最突出的特點。
從思想上建設黨,核心是確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早在井岡山斗爭時期,就提出了對農村根據(jù)地的黨組織實行“無產階級思想領導”的問題。提出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必須同中國實際情況相結合的原則,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一極為重要的戰(zhàn)略任務。他要求中國共產黨人必須提高理論水平,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方式與思維能力。領導中國共產黨人著眼于中國革命的特點,探索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同當時黨內盛行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的決議和蘇聯(lián)經驗神圣化的錯誤傾向進行了堅決的斗爭。號召全黨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提高理論水平。在總結中國革命實踐經驗的基礎上,不斷進行理論創(chuàng)新,寫出《反對本本主義》、《矛盾論》、《實踐論》、《論持久戰(zhàn)》、《〈共產黨人〉發(fā)刊詞》、《論聯(lián)合政府》等一系列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著作,大大促進了黨在思想上、理論上的成熟。在期間,提出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在黨的七大上,思想被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
在黨的思想建設中,創(chuàng)立了黨的思想建設的主要原則、基本內容、重要形式和基本方法。提出并實踐了“批評與自我批評”、“團結—批評—團結”、“思想上入黨”、“知識分子同工農群眾相結合”等一系列基本的原則。著力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武裝中國共產黨人。
2.5把群眾路線作為黨的根本工作路線
把馬克思主義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創(chuàng)造者的原理系統(tǒng)地運用在黨的全部活動中,把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同黨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統(tǒng)一起來,以群眾路線作為黨的根本工作路線,形成了獨具中國共產黨人特色的領導方法、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宗旨,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是黨的群眾路線的核心內容和基本點。認為,在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就把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同群眾路線和民主集中制統(tǒng)一起來,運用于黨的全部活動中,使黨的組織原則又具有了認識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意義。
2.6堅持和運用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
“民主集中制”這一概念是列寧提出來的。然而,國際共運中肯定還是否定民主集中制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后來,國際共運中還出現(xiàn)了個人專斷、個人崇拜的問題。中國共產黨吸取了國際共運的經驗教訓,從建立時起就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組織起來的,并將民主集中制確定為黨的組織原則。
在領導中國共產黨的建設的長期實踐中,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民主集中制原則,豐富和發(fā)展了民主集中制的理論??茖W地論述了民主與集中、自由與紀律的辯證關系,多次強調充分發(fā)揚黨內民主,造成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強調擴大黨內民主,使黨在偉大斗爭中生動活躍,勝任愉快,生長新的力量。概括了“個人服從組織;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的民主集中制的紀律原則。強凋各級黨組織都必須建立健全黨委會議制度,一切重要問題,均要提交黨委會討論,作出決議,然后執(zhí)行。為了維護黨的民主集中制和團結統(tǒng)一,要求必須對黨員進行有關黨的紀律的教育,既使一般黨員能遵守紀律,又使一般黨員能監(jiān)督黨的領袖人物也一起遵守紀律。
2.7三大作風是中國共產黨區(qū)別于別的任何政黨的三個顯著標志
重視黨的作風建設,是建黨理論在中國的又一個獨創(chuàng)性的貢獻。黨的作風,是指黨在思想、政治、組織和工作等各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方式,體現(xiàn)著黨的行為準則和精神風貌。把黨的作風建設提到工人階級政黨的黨性原則的高度,把它作為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黨的三大作風是中國共產黨區(qū)別于別的任何政黨的三個顯著標志。它集中反映了黨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黨的黨性的集中表現(xiàn)。
由倡導和培育,在中國長期革命實踐中形成的黨的三大作風,以及其他許多優(yōu)良傳統(tǒng)作風,使廣大人民群眾認識了黨的正確性、先進性,認識了黨是中國各民族人民的利益的真正代表者,看到了黨的偉大形象,從而使黨在人民群眾中具有偉大崇高的威望,保證了黨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lián)系,使黨獲得了戰(zhàn)勝一切敵人、克服一切困難的強大力量。
2.8堅持“任人唯賢”的干部路線
高度重視干部隊伍建設,形成了一整套正確的干部路線和政策,是黨的建設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黨的組織建設中的核心問題是黨的干部問題。黨的干部是黨的事業(yè)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是實現(xiàn)黨的政治路線和政策的保證。中國共產黨是在一個幾萬萬人的大民族中領導偉大革命斗爭的黨,沒有眾多德才兼?zhèn)涞念I導干部,是不能完成其歷史任務的。指出:“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因此,有計劃地培養(yǎng)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們的戰(zhàn)斗任務?!盵5]
在使用干部的問題上,我們民族歷史上從來就有兩個對立的路線,一個是“任人唯賢”的路線,一個是“任人唯親”的路線。前者是正派的路線,后者是不正派的路線。的貢獻在于堅持了“任人唯賢”的路線,實行正確的干部政策,善于關心、識別、使用、愛護和團結干部,并正確處理黨內矛盾和斗爭,對待犯錯誤同志采取“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正確方針,對于那種破壞黨的團結,在黨內進行宗派活動、分裂活動和其他危害活動的分子,進行嚴肅的斗爭,始終維護了黨的團結和統(tǒng)一。
2.9對跳出歷史“周期率”,加強執(zhí)政黨的建設的思考
新中國成立后,黨已經從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斗的黨,成為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并長期執(zhí)政的黨。中國共產黨面臨著執(zhí)政興國的新考驗。
縱觀歷史,存在著這樣一種現(xiàn)象:一種社會,一個王朝,初建時朝氣蓬勃,興旺發(fā)達,到后來卻敗象叢生,直至滅亡。這種現(xiàn)象循環(huán)往復的發(fā)生,被人們稱之為歷史“周期率”。中國共產黨在執(zhí)政后,同樣面臨著如何跳出這一歷史怪圈的問題。
建國后,以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加強執(zhí)政黨的自身建設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對黨的建設提出了許多新要求,采取了許多新措施,對保持黨的性質和提高黨的戰(zhàn)斗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堅持用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執(zhí)政黨建設的根本指導思想;強調黨的建設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一中心任務;提出執(zhí)政黨要把反對官僚主義和腐敗現(xiàn)象作為長期的任務;提出“兩個務必”的重要思想;一再告誡全黨同志必須戒驕戒躁,謙虛謹慎,密切聯(lián)系群眾,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政治本色。建國初期,及時地領導全黨開展了“三反”運動。黨的八大鑒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經驗教訓和黨內的具體情況,進一步地強調了民主集中制問題。要求黨的各級組織必須堅持集體領導的原則。在1962年中央擴大工作會議上,著重強調民主集中制問題,要求各級黨委要堅持集體領導,不能第一書記個人獨斷。在總結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經驗教訓的基礎上,1964年以后多次提出培養(yǎng)無產階級革命事業(yè)接班人的問題,指出這是關系黨和國家命運的生死存亡的重大問題。
2.10發(fā)展和壯大統(tǒng)一戰(zhàn)線,調動一切積極因素
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中,如何發(fā)展和壯大統(tǒng)一戰(zhàn)線是與黨的建設密切相關而又必須處理好的大問題。
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的兩個聯(lián)盟的理論。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包括兩個性質不同的聯(lián)盟:一個是工人階級同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和其它勞動人民的聯(lián)盟;一個是工人階級同可以爭取的非勞動者的聯(lián)盟。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的兩個聯(lián)盟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在建立廣泛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始終堅持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黨的獨立自主原則。這實質是堅持黨在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的領導權,這是決定統(tǒng)一戰(zhàn)線成敗的關鍵。以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適合中國國情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理論和政策策略思想,從而調動起浩浩蕩蕩的革命大軍,領導中國革命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
新中國建立后,有的人提出還要不要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問題。認為,統(tǒng)一戰(zhàn)線不僅要堅持,而且要擴大和發(fā)展。從中國的實際出發(fā),提出和堅持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提出和堅持了共產黨和各派“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的戰(zhàn)略性的方針,努力調動黨內黨外、國內國外的,切積極因素,直接間接的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建黨思想博大精深,內容極為豐富,在許多方面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的黨建學說。除以上所論述的以外,還有許多重要的理論觀點,如密切聯(lián)系黨的政治路線,加強黨的建設的思想、黨的三大法寶的思想等等。
3在實踐中堅持和發(fā)展的建黨思想
建黨思想以馬克思列寧主義黨建理論為指導,對中國共產黨建設的獨創(chuàng)性經驗作了科學總結和理論概括,形成了完備的理論體系,豐富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寶庫,并且?guī)в絮r明的中國風格和中國特色。
鄧小平對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和的建黨學說作了客觀公正的比較和評價,指出:“在這一方面,馬克思、恩格斯講得不多,列寧有個完整的建黨的學說。正是因為列寧建立了那么一個好的黨,才能取得十月革命的勝利,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把列寧的建黨學說發(fā)展得最完備的是同志。……同志對于建立一個什么樣的黨,黨的指導思想是什么,黨的作風是什么,都有完整的一套?!盵6]黨的十四屆四中全會指出:“在舊中國小生產十分廣大、經濟文化非常落后的社會里,在長期被敵人分割的農村根據(jù)地和白色恐怖下的城市,建設起一支團結統(tǒng)一、紀律嚴明、英勇善戰(zhàn)的工人階級先鋒隊,這在世界政治史上是罕見的壯舉”。[7]黨對以為核心中央領導集體為在中國建設新型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而開創(chuàng)的“偉大的工程”作出了高度評價。
當然,由于歷史的局限,在執(zhí)政黨建設問題上提出的許多正確的思想在實踐中沒能堅持下去。但對工人階級執(zhí)政黨建設的艱辛探索,積累了豐富的正反兩個方面經驗,為黨的建設開辟新的思路作了比較充分的準備。
建黨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的理論創(chuàng)新的科學成果,反映了黨的建設的客觀規(guī)律,是我黨寶貴的精神財富,是黨的建設的光輝指南。建黨思想,具有長遠的指導意義。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是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科學體系,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fā)展的最新成果,是新世紀新階段全黨全國人民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實現(xiàn)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根本指針。深入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是我們首要政治任務,是加強軍隊現(xiàn)代化建設的根本,也是我們在新形勢下堅持和發(fā)展思想的迫切需要。要緊緊抓住用科學理論武裝學員這個根本,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做好“三個代表”三進入的工作,使“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廣大學員、廣大官兵頭腦中扎根,確立堅定的政治信仰和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
堅持運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思考籌劃學院建設,不斷開闊新視野,確立新觀念,理清新思路。積極推進各項改革和創(chuàng)新,大力弘揚與時俱進的精神,用新觀念謀求新發(fā)展,用新辦法解決新問題,用新作風開創(chuàng)新局面。堅持執(zhí)政為民,立黨為公,貫徹“四個尊重”,充分代表和維護廣大教員、學員和基層官兵的切身利益。
堅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學院黨委建設,按照“十六字”方針要求,進一步完善黨委內部的議事和決策機制,健全黨委常委會的決策程序,使黨委的重大決策在決策立意上有“高度”,在決策前的醞釀中有“廣度”,在決策議事中有“深度”,在決策的貫徹落實上有“力度”,以實際行動開創(chuàng)軍事經濟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0冊[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
[2]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3
[3]選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4]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5]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6]鄧小平文選第2港[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