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少兒英語教學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TPR教學法 幼兒英語教學 教學模式
一、TPR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即全身反應教學法是美國加州圣約瑟大學心理學教授詹姆士?埃舍爾(James Asher)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
全身反應教育法注重語言學習中的互動模式。教師要幫助學生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不強求學生完全記住理解教師指令中所使用的字匯;反之,教師要通過身體語言來激活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從而運用想象力完成指令動作,進而感受這種通過自我創(chuàng)造動作所帶來的樂趣。TPR教學法能夠幫助學生通過各種不同手段進行表達的積極性。
在少兒英語的教學過程中,運用TPR,非常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以及語言的發(fā)展規(guī)律。TPR強調(diào)通過一定的可操作條件,來增強兒童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二、TPR教學法的特點及優(yōu)勢
其主要特點有:1.強調(diào)聽力為先2.通過肢體語言幫助學生理解3.需要學生再有準備的情況下參與4.教師應注重過程,而非結果。
運用TPR即是將學習者的感官統(tǒng)一起來,讓學習者充分運用五官,與學習內(nèi)容相聯(lián)系。課堂氣氛的活躍,可以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使學生始終保持愛學,喜學,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少兒英語教學過程中,TPR就是指教師應根據(jù)兒童愛動,注意力時間短,喜愛新鮮事物等特點,讓孩子在課堂中,通過跑,跳,做游戲來學習英語。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孩子學習的主動性,注意力持久程度都會大大的提高。TPR可以強化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強調(diào)學生為中心,克服英語學習過程中無意義的重復以及強迫性不利于創(chuàng)造思維的表達。
三、TPR教學法在少兒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1.詞匯教學。TPR教學法對于少兒英語的學有益處,適用于一些動詞,形容詞等教學。由于他們天性活潑好動,對于直觀的刺激接受能力較強,并且樂于模仿、互動。教師應充分掌握兒童的這一特點,充分利用TPR進行教學。例如,在講授blow,sit,climb等動作性指令詞時,就可以運用該教學法。
2.游戲教學。兒童的天性好動,喜歡玩耍,這就要求教師要設計一些游戲,幫助兒童進行學習。在教學中,可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并且給予不同的組名,而非簡單的Group1和Group2。分組后,可為小組內(nèi)的學生進行號碼編訂。在游戲開始前,將所學內(nèi)容進行復習,并在黑板上一字排開。教師給出指令,喊出某一單詞時,叫出學生號碼,兩組兒童迅速跑向黑板進行拍卡片。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跑步速度,尋找的準確度進行判定,并記分。比賽后,根據(jù)分數(shù)的多少進行判定最后勝利的小組。
3.詩歌、數(shù)來寶。詩歌和數(shù)來寶是兒童在學習過程中不可少的一部分,通過詩歌和數(shù)來寶的學習,可以使兒童更好地學習運用英語。詩歌和數(shù)來寶都是將簡單的詞句,以一種方式進行編排。詩歌和數(shù)來寶多會配以音樂、律動,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孩子們可以在愉快的氣氛中唱跳。比如教師在講授“Found the peanut”時,首先為學生展示何為peanut,然后演示found這個動作,最后將整首歌曲完整的表現(xiàn)(該動作應為教師的固定動作,每個班級的動作應該相一致)。
四、在少河⒂锝萄еTPR教學法應注意的問題
TPR適用于于兒童,因為它符合寓教于樂的原則??梢暂p松的抓住學生的興趣點,使學生的注意力較長時間停留在教師身上。使兒童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中完成學習內(nèi)容,規(guī)避掉簡單枯燥的重復性聯(lián)系。
TPR的優(yōu)點顯而易見,但是,缺點也很容易顯現(xiàn)出來。首先,不同兒童在接受信息方面,體現(xiàn)出不同的要求,例如,有的兒童屬于視覺型學習者,有的則是聽覺學習者。所以,在教師運用TPR時,要充分融合多種感官的綜合運用。
其次,運用TPR時,也要注意這種方法只適用英語初學者,教師所呈現(xiàn)的動作,盡量簡單易懂。同時,還要搭配其他的教學法。
最后,TPR中包含大量的課堂游戲,活動,詩歌和數(shù)來寶,這就需要教師能夠擁有控班能力。因為兒童天性好動,參與游戲活動時,會處于興奮的狀態(tài),較難控制。所以教師應在班級組成初期,為學生立規(guī)矩,方便后期的課堂活動組織。
參考文獻:
[1]張湘君.肢體反應教學法[M].成都:成都少兒英語出版社,2009.
[2]廖曉青.創(chuàng)新教學法[M].北京:中小學外語教學出版社,2002.
[3]徐旭燕.淺談TPR教學法在課堂中的運用[J].華夏教育:2010, (8).
[4]華章.幼兒心理學中概念教學法初探[J].教學探索:2007,(4).
關鍵詞: 少兒英語 教學氣氛 教學效果
隨著社會生活的國際化和英語學習的全球化,英語已經(jīng)成為一種大眾必須具備的外語技能。兒童期是學習外語的關鍵期,少兒英語教學在我國受到了空前的重視,變得越來越普及。少兒的外語教育既是入門與啟蒙教育,又是終身教育的奠基工程,但如何選擇組織這一年齡段的少兒學好英語,長時間來一直是困擾教育工作者和廣大家長的難題[1]。受傳統(tǒng)成人英語教學影響,少兒英語教學往往存在一些問題:如單純重視成績,而忽略少兒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缺乏積極、正確的英語學習習慣的引導;課堂枯燥、乏味,缺乏符合兒童期心理特點的交流、溝通等。從少兒心理生理特點來看,這個時期的兒童短時記憶力好,模仿力強,抽象思維能力強,但是形象思維的能力相對較弱;少兒注意力比較分散,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但是他們活潑好動,愛表現(xiàn),好奇心強,能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因此,針對少兒上述心理與生理特點,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教學氣氛對引導少兒融入英語學習中,養(yǎng)成正確的英語學習習慣,增強教學效果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1.采用情景式教學,營造“身臨其境”的英語學習氛圍。
在語言的學習過程中,在一種自然、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在不帶任何外在壓力和任務意識下,自然形成對目標語言的認知并逐步掌握該目標語言的過程稱為語言習得(Language Acquisition)[1]。一般說來,對于兒童來講,通過語言習得能夠熟練掌握和應用母語。而少兒英語的學習則屬于第二語言的習得過程,這個過程往往無法形成如母語語言習得過程中的自然、真實環(huán)境。
采用情景式教學,即建立一種貼近現(xiàn)實生活,輕松愉悅教學氛圍的有效手段。情景教學模式是以案例或情景為載體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情景式教學的核心和難點在于情景的模擬。具體來講,針對某一堂課的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目標,要設計與之對應的教學情景。如講授“問路與指路”課程,即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構建一種符合實際交際的情景,講授“食物”課程,可采用展示實際物品的方式,使兒童融入相關的情境中。
將情景式教學合理應用于少兒英語的教學中,會使英語的教學更加貼近現(xiàn)實生活,更加富于應用性,對解決兒童英語學是“漢語化”的問題是一種有效途徑,可以較好地解決“中國式英語”的英語教學難題。同時,情景式教學更加貼近教學目標,有利于兒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使兒童養(yǎng)成正確的英語學習習慣。
2.采用游戲教學法,讓少兒英語學習由“娛”而“愉”,由“漁”而“魚”。
游戲教學法是一種以游戲帶動教學、以游戲的形式組織教學,讓學生在游戲的同時不知不覺地就學到了教材中的內(nèi)容或者學到了學生們必須掌握的課外科學知識的教學方法[2]。游戲教學是少兒英語教學氣氛營造的一種有效手段。
兒童的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不可能在課堂上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在不感興趣的對象上注意力時間會更短,因此,借助娛樂形式,組織一系列與課程相關的小游戲,可以積極調(diào)動課堂氣氛,使兒童感到身心愉悅。而這種身心的愉悅感就會激發(fā)其學習興趣,有利于其盡可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
此外,少兒英語的教學目的不僅僅是使兒童學到一些詞匯、語法或句子,而是逐漸引導他們學會正確的英語學習方法?!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因此,教師設計游戲項目要有精心的安排。游戲項目選取在不能偏離教學內(nèi)容的同時,還應含有學習方法的適當引導,真正做到“授之以漁”。
3.采用TPR教學法,用肢體語言與幽默感染學生。
全身肢體反應教學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縮寫為TPR)是美國加州著名心理學家
James J.Asher(詹姆士J.艾澍,J988)提出的教學理論,強調(diào)以肢體反應展現(xiàn)理解能力;注重語言學習中的互動模式,認為學生在一個較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效果最佳,緊張、焦慮的情緒對學習英語不利[3]。這種方法以“聽—做動作”為主要形式,成人只需用外語發(fā)出指示,不用母語解釋,而以自己的動作幫助幼兒理解,幼兒跟著完成動作,以此建立第二語言與身體運動之間的聯(lián)結。
可以說,沒有表情,沒有肢體語言的教學是枯燥乏味的,很難想象兒童能夠在一堂枯燥乏味的英語教學課中獲得大量的信息量。將TPR教學法融入少兒英語的教學之中,借助于手勢與表情及聲音,可以感染兒童的身心,有助于學生在有限時間內(nèi),接受并掌握更多信息量。較之常規(guī)類似于“填鴨式”教學,TPR教學法更加具有啟發(fā)性,獲取的信息更加不易被遺忘,如最初接觸英語學習的兒童往往很難記住英文字母。教師采用肢體語言,模擬字母的形狀,讓學生去感知,去模仿就會起到變難為易的教學效果。
4.運用歌曲歌謠,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
在目前少兒英語各個版本的教材中,歌曲歌謠已經(jīng)成為必不可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在少兒英語教學中,如果能充分發(fā)揮歌謠教學的作用,就能營造輕松愉快的英語學習氛圍,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對英語節(jié)奏的敏感度,培養(yǎng)聽說能力,增強對字詞的理解,擴大詞匯量[4]。由此,一方面少兒英語教師能夠做到寓教于樂,另一方面學生真正體會到了學習英語的樂趣,從而,教師與少兒英語學生真正產(chǎn)生共鳴,提高了少兒英語的教學質(zhì)量,增強了教學效果。
將歌曲歌謠帶入課堂之中,在活潑歡快的氛圍中,毫無疑問,兒童的內(nèi)心世界將得到了較好的情感體驗。伴隨著長期英文歌曲歌謠的學習與欣賞,孩子的聽力水平也將隨之有所提高。歌曲歌謠的學習同時會引入一系列單詞、短語與句型,毫無疑問,學生的閱讀能力將會隨之有很快提升,因此,少兒英語教師如果較好地應用歌曲歌謠教學,就能很好地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更好地掌握單詞、語句,而且有利于少兒英語學生英語語感的形成。
5.多媒體教學,營造生動直觀的教學氛圍。
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少兒英語教學中,可以營造一個多通道和交互性強的學習氣氛;學生能夠真正感知英語的魅力。開展多媒體教學可以有效克服教學資源缺乏的缺點,有利于擺脫兒童在英語學習中的“相對被動接收者”身份,真正成為英語學習的主人;改變少兒英語的“啞巴”現(xiàn)象[5]。
教學工具的使用能夠使教學內(nèi)容生動具體化。兒童感性認識能力要強于邏輯推理能力,因此其更容易記住生動直觀的事物。多媒體教學與教師的口頭示范相比,更加具有生動、形象、規(guī)范的優(yōu)點,更加適合少年兒童的心理接受特點。如果教師能夠合理充分利用錄音機、動畫片、錄像,以及電腦輔助教學等視聽手段進行直觀生動的教學,對激發(fā)少兒的英語學習興趣,調(diào)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營造課堂氛圍,讓學生置身于生動直觀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中,體驗英語的實際運用具有重要作用。
少兒階段是一個人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但同時,少年兒童的年齡階段和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在英語學習中很容易產(chǎn)生心理疲勞感和厭學情緒,因此,少兒英語教師應當更加重視教學過程中的課堂氛圍,采用各種合理有效的手段與途徑,營造一種適合少年兒童心理特點,符合兒童身心健康、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良好的教學氛圍有利于教師充分調(diào)動少兒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正確引導兒童的英語學習心理,激發(fā)兒童的英語學習興趣,進而達到增強教學效果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曉晗.少兒英語教學的反思與對策[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0,(02):116-117.
[2]雷婧.比較兒英語教學和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游戲教學法[J].科技信息,2010,(02):172.
[3]甘小鳳.少兒英語教學方法之探討[J].甘肅科技,2010.26,(19),211-212.
(一)第二語言習得理論
在第二語言習得研究中,Krashen做出了最全面的貢獻,Krashen曾提出被稱為是第二語言習得理論的創(chuàng)造性建構———輸入假說(inputhypothesis)。Krashen的輸入假說(inputhypothesis)由五個主要的假設構成:習得與學習假說(acquisitionlearninghypothesis)、監(jiān)控假說(monitorhypothesis)、自然順序假說(naturalorderhypothesis)、輸入假說(inputhypothesis)和情感過濾假說(affective-filter)。[1]Krashen認為第二語言習得方式實際上就是語言信息的一種理解,即接受“可理解性輸入”。他認為語言學習者所接受的語言必須符合以下三個方面,語言習得才有可能發(fā)生:可理解性輸入、已知的語言知識、略高于已知語言水平的成分,即“i+1”。這里的“i”為學習者當前的語言知識狀態(tài),“1”為當前語言知識和下一個語言知識之間的距離。Krashen認為學習者接受的語言材料必須是可理解性的,同時應略高于學習者當前的水平,必須包含下一個階段的語言知識結構,但不應超過學習者的學習能力。[2]這樣學習者可根據(jù)自己的水平通過努力習得所接受的學習材料,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能力。Krashen(affective-filter)認為,有大量的可理解輸入的環(huán)境并不等于學生就可以學好目的語了,第二語言習得的過程還要受許多情感因素的影響。語言輸入必須通過情感過濾才有可能變成語言“吸收”(intake)??死暾J為影響習得語言的情感因素是:動力(學生的學習目的是否明確直接影響學習效果,目的明確則動力大,進步快;反之,則收效甚微)、性格(自信、性格外向、樂于置身于不熟悉的學習環(huán)境,自我感覺良好的學習者在學習中進步較快)、情感狀態(tài)(主要指焦慮和放松。焦慮感較強者,情感屏障高,獲得的輸入少;反之,則容易得到更多的輸入)。很多年幼英語學習者的EFL/ESL(英語作為第二語言或外語)語言教師看到了情感過濾假說(affective-filter)的優(yōu)點,努力營造能使學生放松的教室環(huán)境,讓語言課對學生來說更令人愉快,降低他們的焦慮,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交際教學法交際教學法發(fā)展于20世紀80年代,以語法為基礎。常用于以發(fā)展交際能力為重點的第二語言和外語教學。使用這種方法強調(diào)在真實的情況下使用有意義的語言。交際法也叫功能法(Functiona
lApproach)或意念法(NotionalApproach)。交際法是1970年代根據(jù)語言學家海姆斯(Hymes)和韓禮德(Halliday)的理論形成的。交際能力理論認為:語言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使用目的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語言教學不僅要包括語言結構,還包括表達各種意念和功能的常用語句。[3]交際法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采用真實、地道的語言材料,主張句型加情景來學習語言,鼓勵學生多多接觸和使用外語。
二、培訓機構和公立學校中青少年英語教育對比
伴隨著小學英語教育的普及和推廣,兒童和青少年英語教育培訓機構也蓬勃發(fā)展多年,盡管學校和培訓機構在少兒英語教育方面的最終目的是相同的———提高學習者的英語水平和能力,但是,二者在教學目的、教學方法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筆者將在這里集中展示兩種教育類型的不同,從而使每種的優(yōu)點被展現(xiàn)出來。
(一)教學目標
培訓機構和公立學校都是根據(jù)新課程標準來制定學習目標的,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二者的目標卻不盡相同。1.公立學校中的學習目標:新課程標準強調(diào),課程內(nèi)容應聯(lián)系學生生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jīng)驗、應該關注每個人的差別,讓每個學生能夠全面發(fā)展。[4]在兒童英語學習中,參與和興趣對樹立學生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和強烈的學習動機有著關鍵作用。[5]學習興趣是內(nèi)在的動力源泉。一旦具有較強的學習興趣,學生將自覺投入到學習當中,把學習當做獲得成功愉悅而不是一種負擔。最初的學習動機和態(tài)度是影響語言學習的關鍵因素。早期的成功學習經(jīng)驗不僅對以后的成功,而且對樹立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有重要幫助。[6]新課程標準還指出,從三年級至六年級的主要教學目標是發(fā)展和加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態(tài)度。然而,由于升學考試壓力相對較低,少兒英語教學并沒有特定的學習目標,這與培訓機構有所不同。2.培訓機構中的學習目標:由于其商業(yè)特性,培訓機構教學有明確具體的目標,這可以在他們的海報和廣告中發(fā)現(xiàn)。它們往往旨在強調(diào)能夠培養(yǎng)學生英語能力當中的某些方面而吸引大批家長。以武漢新東方少兒英語為例,每個寒暑假都會推出能夠具體提高學生英語某項專項能力方面的課程。2008年寒假,武漢新東方推出的初級口語課程介紹中提到能讓學生掌握48個國際音標,另外,還有專門的課程旨在提高學生對語法的掌握、對大量詞匯的掌握、聽力能力、寫作能力等等,甚至還有針對小升初考試的課程。雖然這些課程所承諾的學習效果與實際效果可能不完全相符,但是培訓機構中的英語教學始終貫穿著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
(二)教學方法
1.公立學校中的教學方法:學校的教學設施較前幾年相比雖然有了很大的提高,如今已有多種多媒體輔助手段被引入課堂。然而,大部分學校仍然完全依賴老師的板書。更糟的是,費時低效的英語課堂比較普遍。很多老師集中于向?qū)W生灌輸語言點,老師始終扮演主要角色,沒有過多地與學生交流。為了維護一個有紀律的課堂,學生的熱情和興趣被抹殺。而根據(jù)新課程標準,三至六年級的主要教學目標應當是發(fā)展學生對英語和英語學習的積極態(tài)度。2.培訓機構中的教學方法:據(jù)筆者對一些知名培訓機構的調(diào)查,少兒英語課堂教學手段和方法是多種多樣的。總括來說,他們有以下特點。①課堂上充分應用現(xiàn)代技術。計算機軟件、音像資料和課件的使用為英語學習創(chuàng)造了生動活潑的氛圍,讓學生身處真實情景,產(chǎn)生使用英語的愿望。此外,教師在課堂上使用圖紙和卡片等教學工具。教具與青少年性格相符,而且容易引起他們的興趣。我們應該牢記這四個方面的興趣,說話或溝通的興趣,探索或者發(fā)現(xiàn)的興趣,生產(chǎn)或創(chuàng)造的興趣,和藝術表現(xiàn)的興趣,這四種興趣是天才的起源。[7]②TPR(totalphysicalresponse)的應用?!癟PR”兒童英語教學法是教師根據(jù)兒童好動、注意力難以持久等特點,讓孩子通過跑、跳、做游戲?qū)W英語,而不是規(guī)規(guī)矩矩地坐在凳子上聽講,這樣課堂氣氛活躍,兒童學習情緒主動,注意力持久。如果兒童發(fā)音不準,老師在自然狀態(tài)下不停重復,直到發(fā)準為止。兒童對老師發(fā)出信息的反饋越正確,表明對老師信息的理解越準確。心理學家證實,強迫兒童重復老師的話會引起兒童心理壓力和緊張情緒,限制兒童語言學習技能的發(fā)展和提高?!癟PR”兒童英語教學法花樣繁多,不一而足。鑒于其教學多樣化的特點,教師應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即堅實的英語基礎、標準流暢語音語調(diào),同時教師還應懂得語言學、兒童心理學及英語教學法的基本知識。這樣才能保證“TPR”兒童英語教學課堂的生動性、活潑性,寓教于樂,提高兒童英語的教學質(zhì)量。③情景教學法的應用(situationalapproach)。教師嘗試創(chuàng)造真實情景來訓練學生,特別關注學生的交際能力。這與克拉申的輸入假說相一致。根據(jù)克拉申的理論,課堂的意義在于提供全面的語言輸入和語言功能,而不是專注于語法。我們的英語課堂應當為學生創(chuàng)造真實的情景,讓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學習語言。④浸入式教學法的應用??死暾J為,無論成人或兒童,在掌握說話能力前,都會有一個相當長的沉默期,直到聽懂的量達到一定程度而有足夠的自信時,才可能說話。[8]根據(jù)這個理論,許多英語培訓機構引入全英文環(huán)境讓學生浸入其中。孩子們有掌握語言的能力,他們對第二語言的掌握可以不依賴于他們的母語。所以兒童英語教學中可以不用他們的母語。浸入式英語教學法指的就是用外語作為教學用語,學生浸入在外語環(huán)境中。不是把英語作為一種教學手段,而是讓學生用英語學習。盡管這種教學對學生和老師的要求都更高,但如果老師能簡化他們的學習材料并能利用好外部因素如卡片、音樂、動畫以及肢體語言的話,教學效果是十分顯著的。否則,學生可能感到疲憊甚至討厭上課。孩子的思維是形象化的,而語言是一種抽象的知識,所以兒童英語教學需要特定情境使孩子們更好地理解語言。[4]浸入在英語環(huán)境中教學可以讓學生不僅掌握語言本身,還可以了解在什么情況下使用所學的語言。泡泡英語(新東方英語少兒部),其名字的意思就是指讓孩子浸泡在英語環(huán)境中的教學。瑞思英語,剛進入我國教育培訓機構前三強的年輕公司,在每門課的培訓中都用全英文的環(huán)境。
(三)班級結構
1.班級構成:①學校里的分班。學校主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分班,每班人數(shù)為40到50人,有的班級多達70-80人,班級人數(shù)眾多。②培訓機構里的分班。培訓機構在分班前常常給學生簡單測試,包括聽、說、詞匯、語法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能力分班,盡量讓每個學生跟所上班級相匹配。另外,班級人數(shù)往往比學校里的少。以新東方為例,少兒英語班的學生人數(shù)不超過26人。2.對老師的要求:①公立學校里對老師的要求。公立小學要求老師有普通話資格證書和教師資格證,老師還要通過當?shù)亟逃值目荚?,另外對學歷也有所要求。②培訓機構里對老師的要求。培訓機構對老師學歷及相應證書要求較為寬松,對老師的面試考核占較大比重。面試內(nèi)容通常包括試講、團隊協(xié)作、即興演講等,對口語的要求較高。另外,對老師的性格也有所要求,耐心、開朗的面試者更易被招聘。3.教學環(huán)境:和大多數(shù)小學相比,培訓機構中的少兒英語教學樓和教室通常點綴有更多符合孩子性格特點的圖案和海報等。
三、結束語
關鍵詞:學前教育;浸入式;英語教學
一、引言
學前教育在當代教育體系中所占據(jù)的位置愈加重要,學前教育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到后期的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同時國家對學前教育的投入傾向愈加明顯。國內(nèi)各大高等教育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yè)也是異?;鸨手鹉晟蠞q趨勢。在市場的需求層面,國際幼兒園和雙語幼兒園的擴建,對于少兒英語教師的需求缺口較大,對于優(yōu)秀的少兒英語教師更是求賢若渴。
二、我國學前教育專業(yè)英語教學現(xiàn)狀
1.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在傳統(tǒng)的中國教育發(fā)展中,高等教育和基礎教育較為重視,尤其是高等教育表現(xiàn)更為突出。高等教育在優(yōu)質(zhì)的生源和師資傾向下使得快速發(fā)展,同時所呈現(xiàn)出的成績也是碩果累累。對于學前教育較為輕視,使得學前教育流于形式,并未真正形成有效的學前教育。由于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下,少兒英語教學效果更是微乎其微。在當今各類國際幼兒園和雙語幼兒園的蓬勃發(fā)展勢頭下,少兒英語教師的培養(yǎng)顯得尤為重要。2.專業(yè)生源差異性影響。高等教育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發(fā)展較快,但是各個專業(yè)發(fā)展情況呈現(xiàn)不均衡性。生源的因素對于專業(yè)的發(fā)展起到重要的影響。前教育專業(yè)由于傳統(tǒng)觀念等等諸多因素,使其生源層次會略低于其他相同或相近專業(yè)。原本薄弱的基礎上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少兒英語教師更是苦難重重。傳統(tǒng)學前教育更多的是理論的學習和游戲的創(chuàng)編,這種培養(yǎng)模式已無法適應國際化幼兒園和雙語幼兒園。對于高標準的幼兒園來講首先應當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能力,適應國際幼兒語言發(fā)展的規(guī)律,從而融入大家庭氛圍之中。相對于發(fā)達地區(qū)的生源來講,在接受高等教育前英語基本能力尚可,但是對于欠發(fā)達地區(qū)的生源來講,英語能力可能薄弱或者是零基礎。在此種狀況下,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英語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培養(yǎng)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到幼兒的英語能力發(fā)展。
三、浸入式英語教學在學前教育模式培養(yǎng)和探索
1.浸入是英語教學概念和發(fā)展。所謂浸入式教學是指用第二語言作為教學語言的教學模式。即在兒童在校(園)的全部或一半時間內(nèi),兒童被"浸泡"在第二語言環(huán)境中,教師只用第二語言面對學生,不但用第二語言教授第二語言,而且用第二語言講授部分學科課程。也就是說,第二語言不僅是學習的內(nèi)容,而且是學習的工具。浸入式教學首先在加拿大開展,并逐步推廣到各國的外語教學中,從實踐的角度被世界大多數(shù)國家接受和借鑒。在中國,1997年6月恰逢“中加教育合作項目雙語研究研討會”在西安召開之際,我國教育機構與加拿大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和多倫多大學的專家共同探討切磋、反復協(xié)商,成立了“中加教育合作英語浸入式教學實驗課題組”,制定了實驗方案,并于同年9月在西安選取具有不同代表性的8所幼兒園和5所小學開始了早期英語半浸入式教學實驗。該實驗真正目的是探討我國兒童學習和掌握外語的最佳途徑和方式,有效地解決我國雙語人才培養(yǎng)的途徑和提高雙語人才培養(yǎng)的質(zhì)量問題。2.浸入式英語教學的培養(yǎng)。首先,加強基礎知識,提高語言應用能力。由于地區(qū)差異,學前教育生源的英語能力呈現(xiàn)明顯的不均衡性。此種不均衡性不僅僅表現(xiàn)在不同的班級中,即使在相同的班級中也存在,甚至在有些班級表現(xiàn)的更加突出。針對這種境況,學前教育的英語教學首要解決的問題是夯實基礎知識,而不是教如何去完成一堂英語課。在扎實基礎知識的前提下發(fā)揮學生能動性提高英語的應用能力。在諸多生源中,明顯存在基礎語法不夠細致、句法不夠完整、發(fā)音不標準、尾音拖音、語調(diào)轉(zhuǎn)音等等。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應當更加注重基礎知識的培養(yǎng),才能為今后的語言應用能力做好鋪墊。語言的應用能力,體現(xiàn)著語言使用者的基本功。沒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就無從談起語言的應用能力,同時也會對今后面對的少兒產(chǎn)生不良的教學效果。所以說,無論是生源的優(yōu)與劣,都需要在細節(jié)上下功夫做文章,使得學生在今后教學中做到游刃有余。其次,因時制宜、因人制宜推進浸入式英語教學。目前,高等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英語教學依然是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學生多是被動地接受。無論學生的基礎知識的是否扎實,教學過程已經(jīng)淪為教學目標的犧牲品,此種教學效果不言而喻,學生難以掌握必備的知識和技能。浸入式教學首先是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得學生能夠自由浸入到英語教學活動中。浸入式的英語教學需要考慮學生是否適合從事教學活動,其學習動機是否被激發(fā)。若無視學生從事浸入式教學的時機而一味地強行執(zhí)行教學活動,產(chǎn)生的教學效果必將是不理想的。浸入式教學不僅僅需要考慮浸入的時機,同時還需要考慮浸入活動的對象。地區(qū)的差異使生源存在顯著的差異性。對不同程度的學生來講,應當采取分批次的逐步開展英語教學,切不可一個教學過程從頭至尾滿堂灌輸。因人而異采取分組教學,將基礎相當?shù)膶W生同組,合理激發(fā)學習的動機促成有效教學活動的開展,讓學生體會到浸入式教學的樂趣。最后,摒棄偽浸入式,促真浸入式。從浸入式英語教學登錄我們的教學課程,各種各類的浸入式教學充斥著我們的視野,所謂的在全外語氛圍中體會外語魅力的宣傳比比皆是。浸入式教學并不是孤立的將學生從頭至尾的浸泡英語中學習。如果說僅僅將學生浸泡在英語氛圍中學習,那么完全沒有必要教師來組織教學,一臺錄音機或者是錄像機完全就完成任務。此種浸入式教學就是假浸入式或者是偽浸入式。真正的浸入式教學需要考慮浸入的對象動機是否被激活,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時刻被監(jiān)控著,遇到教學難題無法繼續(xù)時,教師應當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方式策略,使浸入式教學能夠順利地開展并實現(xiàn)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更多發(fā)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摒棄偽浸入式,促成有效真浸入式教學。3.浸入式英語教學模式探索。浸入式英語教學對于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提升英語應用能力是顯而易見的。但是不同的教學模式有不同的教學效果,依據(jù)學生的基礎知識采取合理的模式,逐步完成教學,提升學生語言應用能力。(1)全浸入式教學。英語教學的對象在教學過程中至關重要,生源的差異性會直接影響到教學活動的開展和教學效果。在生源基礎良好的班級中,教師可以實施全浸入式教學。因為學生的基礎知識較為扎實,無須花費大量時間鞏固細節(jié)知識點,教師僅需要創(chuàng)設學習的環(huán)境,適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促成教學活動的實施。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只是起到引導者和輔助者的功能,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由于學生基礎良好,對于全浸入式的教學完全可以接受,此類教學不僅僅樹立了學生的自信心,也鍛煉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和語言應用能力。這為今后學生的少兒英語教學奠定了基礎。教師只在討論活動或選題出問題適度的參與學生的教學活動中,并指導學生調(diào)整自己的主題,選取合理的內(nèi)容進行交流學習。全浸入式的英語教學對于培養(yǎng)獨立的思維能力有極大的影響,學生能夠用較短的時間,通過大量的鞏固練習完成教學目標。(2)半浸入式教學。相對于全浸入式教學來講,半浸入式教學必不可少。任何一個班級不可能均是優(yōu)質(zhì)生源,其差異性的存在決定了學生基礎各不相同,只是相對來說班級的整體基礎相對薄弱些,這樣的班級若采取全浸入式教學如同雪上加霜,教學效果較差,難以完成教學任務。此種情形,教師采取半浸入式教學是最佳的選擇。半浸入式教學并不是簡單地認為可以用母語進行教學,其教育主旨依然是英語教學為第一要素,通過教學活動鞏固英語基礎知識,適當?shù)赝七M語言的應用能力,切不可一味地將母語大量加入教學活動為完成教學任務而進行教學。半浸入式教學是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教師參與到調(diào)節(jié)活動,但依然未能解決問題,此時為了是教學過程完整化,教師和學生之間允許適度運用母語解決問題,一旦問題解決,教學活動依然回歸到英語教學。此類教學活動既沒有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同時也適度的鍛煉了語言應用能力,為今后更深一層次的全浸入式英語教學做好鋪墊。兩種教育模式絕不是孤立的,應當是相互補充,緊密聯(lián)系。
四、結束語
學前教育的英語教學對幼兒英語能力的培養(yǎng)舉足輕重,幼兒英語老師的知識能力直接影響到幼兒的英語發(fā)展。能否做到有效的浸入式教學對學前教育學生的英語教學提出了挑戰(zhàn)。今后的少兒英語老師要求是廣博的專業(yè)知識和應用技能,其浸入式的教學會更加多元化。
作者:王松 單位:西安翻譯學院
參考文獻:
[1]趙琳.我國幼兒園英語浸入式教育研究報告[J].比較教育研究.2004
[2]楊文.幼兒英語教學法[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6
[3]強海燕,趙琳.加拿大第二語言浸入式教學及其在我國的借鑒[J],比較教育研究,2000
[4]高敬.幼兒英語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關于母語在外語教學發(fā)揮的作用,外語教學界一直都是各執(zhí)一詞,爭論不休。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為:語言學習是一系列習慣養(yǎng)成的過程,因而外語學習則必須努力克服母語的干擾,養(yǎng)成一套新的語言習慣。受此影響,一些教學法基本上排斥母語在教學中的運用。
有的學者堅持認為少兒外語初學階段應沉浸在純粹外語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因而提倡一些用外語死記硬背,囫圇吞棗式的教學方法,一味強調(diào)兒童背誦了幾個故事,唱會了幾首歌曲的“可喜”結果。這樣一來,課堂上雖然看似全部使用了外語,但卻嚴重忽視了兒童的外語認知能力、復雜的情感需求和建立語音與語義之間的有效聯(lián)系這一重要過程。有的甚至還把母語在外語教學的應用看作是老調(diào)重彈,旁門左道。我國現(xiàn)階段的少兒英語教育形式受此影響嚴重,盡管一些地方和學校做了有益的嘗試,科學使用母語的聲音還是被一片喧囂塵上的斥責聲所掩蓋,這便是多數(shù)少兒英語教師仍不敢理直氣壯地在課堂教學中合理使用母語的緣由。
二、英語教學內(nèi)容的“奧利奧”化
“奧利奧”化是指將教學內(nèi)容用學生母語來寫作或講述,并夾雜著個別目標語項目的外語教學模式。一般來說,在英語教學內(nèi)容“奧利奧”化的過程中,占主要篇幅的母語項目都是取自兒童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或兒歌童謠;而占少量篇幅的內(nèi)容則是課堂教學的重點,或幾個目標語單詞,或幾個短語。母語內(nèi)容是引導、是旋律,而外語項目才是目標、是主題,兩種語言相互交織,詞曲交映,朗朗上口。在我國的英語教學中,該教學法可用于少兒英語教學,特別適合小學一年級英語初學兒童。
三、“奧利奧”化的理論依據(jù)
語言與思維是直接聯(lián)系的。母語與思維的關系和外語與思維的關系有共同的地方。這就是說,外語作為一種第二信號系統(tǒng),在實現(xiàn)它的功能時,可以同母語一樣,與思維直接聯(lián)系。兒童學話的過程是和言語器官的成長、發(fā)育過程同時進行的,也是和思維的過程相輔進行的。因此,這個過程是和思維能力的形成同時進行的自覺過程。母語和思維的聯(lián)系是自然的,而外語和思維的聯(lián)系卻要把思維從一種語言的基礎上轉(zhuǎn)換到另一種語言的基礎上,這個過程是不能離開母語的。忽視這一點,都將給外語教學帶來不必要的困難。
“奧利奧”化的教學內(nèi)容中只夾雜著少量外語項目,生動活潑,簡單易懂,為兒童的外語學習提供了與母語知識結構有機聯(lián)系的機會,迎合了兒童的認知特點,是一種有益的教學模式。此外,現(xiàn)代外語教學強調(diào)教學內(nèi)容的“真實性”,具有真實性的教學內(nèi)容能使學生在語言學習上產(chǎn)生逼真的感受,豐富的想象和實際的運用。這種教學理念認為帶有真實性的教學內(nèi)容有二,一為教材真實,二為學生真實。教材真實指的是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專業(yè)要求的教學內(nèi)容。學生真實指的是從學生的語言認知特點、學習興趣、策略選擇和情感需求的角度出發(fā),其中包括兒童急切的語言表達需求和對母語文化的認同,以及面對難以理解的語言內(nèi)容和外來文化所帶來的焦慮,在教材設計和教學方法上充分考慮到他們的這些特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
總之,帶有真實性的教學內(nèi)容能把學生引入一種接近真實的境界,為促進語言交際打下基礎。
四、內(nèi)容編寫和操作原則
在內(nèi)容的選擇上,不管是中國的童謠兒歌,還是外國的寓言故事,只要是有教育意義,只要是兒童喜聞樂見,都可成為編寫“奧利奧”化教學內(nèi)容的好材料。應該加以說明的是,“奧利奧”化教學內(nèi)容不是外語教學的目的,而只是一種適合兒童外語初學階段的教學手段。
在外語項目的安排上,應遵循分級遞增,循序漸進,相似優(yōu)先的原則。在語言難度方面,一些讀音和語序與漢語相似的外語項目和一般現(xiàn)在時、一般將來時以及現(xiàn)在進行時項目應在教學內(nèi)容安排上優(yōu)先考慮。此外,根據(jù)兒童語言習得時對此時此地的具體事物稱謂和日常生活高頻詞的敏感性,教材編寫時也應就實避虛,先近后遠。尤其是初始階段中應主要安排實詞項目。經(jīng)過一段時間,在兒童已掌握一定數(shù)量的英語單詞基礎上再增加少量虛詞項目。
在具體操作方面,教師不應該只注重口頭表達的方式,讓小學生圍繞“奧利奧”化的內(nèi)容進行簡單機械的重復練習,而應該積極地通過課文掛圖,單詞圖片,音樂節(jié)奏和動作表演等形式去調(diào)動兒童的感覺器官,為他們提供視覺的和聲音的有效刺激,從而達到烘托氣氛,提高興趣,強化記憶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