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克雷洛夫的作品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人有自己快樂的童年,詩也有自己快樂的童年。俄國詩人克雷洛夫就給了詩歌一個快樂的童年。
詩歌,被人們稱為文學的結(jié)晶,文學作品中的最高境界,而出自克雷洛夫筆下的詩歌,正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美中之美。各位讀者,我并不是夸張,而是實話實說。一定有人不相信我說的話,但只要看一看這本書,你就一定會心服口服!
這本書的特點就是幽默滑稽,我們看的心情不會過于沉重,這一點是它最好的地方了。呆呆的烏鴉,狡猾的狐貍——《烏鴉的干酪》它讓我感到烏鴉十分高傲自負,狐貍費盡心機要搞到那塊干酪,它很聰明,是一個成功的獵食者;絕望的農(nóng)夫,斯文的死神——《農(nóng)夫與死神》讓我感到做人不要太悲觀,而且,死神有時也會有和藹可親的那一面;誠實的樵夫,不誠實的村民——《樵夫與女神》它告訴我們,誠實的人會受益無窮,而不誠實的人一定沒有好下場;多管閑事的梭魚,大方的貓——《梭魚與貓》它告訴我們,要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多管閑事的人,一定要吃虧;亂下結(jié)論的狐貍,可憐的受騙者——《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告訴我們亂下結(jié)論可不好,最后挨到受騙者的胖扁是必然的!
克雷洛夫的詩句豐富多彩,我被他深深地吸引了,他寫的詩歌倍兒優(yōu)美,想像力倍兒豐富,哲理性倍兒高,我倍兒佩服他。雖然克雷洛夫已經(jīng)離開了人間,但是,他和他的作品,我們是永遠也不會忘記的!
【摘 要】在俄語中動物詞匯被視為成語及俗語的一部分,而成語、俗語本身源于俄羅斯民族的日常生活,因此動物詞匯具備的民族文化特色是不言而喻的,文章主要以動物詞匯所體現(xiàn)的修辭特點及俄羅斯傳統(tǒng)文學作品中這類詞匯的運用為切入點,以實例論述了動物詞匯的來源,運用及特點。
【關鍵詞】動物詞匯;修辭;比喻;童話;寓言
俄語中相當多的成語與動物有關,這些動物的象征意義往往與人類周邊的人、物、現(xiàn)象等休戚相關。人類古老的祖先認為人和動物之間總存在著一種親緣關系,因此,各部落、民族的人為自己選定了某種動物,將其奉為祖先,也就是我們常提到的圖騰文化,被奉為祖先和神靈的動物自此便不能被隨意殺戮和食用。圖騰文化在一段時間內(nèi)盛行于歐洲各民族文化中,現(xiàn)今與此相關的民俗也漸漸融入各民族的文化或宗教當中。此外,在歷史長河中,人類和動物的各種頻繁接觸也使得人類得以觀察研究動物,在自覺和不自覺的過程中,產(chǎn)生了眾多與動物相關的詞語、表達方式。
一、動物詞匯在俄語中的修辭特點
俄語中的動物詞匯在構(gòu)成上采用了多種修辭手法:轉(zhuǎn)義,借喻,對比,夸張,押韻等。主要用于表現(xiàn)人物的狀態(tài),行為方式的好壞,甚至人的面部特征也在動物詞匯中以隱喻的方式表達出必要的感彩。如:мокраякурица(濕漉漉的母雞),指人可笑又可悲的樣子;драннаякошка(被剝皮的貓),指極度瘦弱憔悴的女人;слон в посуднойлавке(餐具店的大象)指笨拙、行動遲緩的人;змея в корсете(穿緊身衣的蛇)則指代身材過于瘦小的人。
動物詞匯中的比喻手法可以以語義對比的方式,在一個句子或一個詞組中得以呈現(xiàn),通常會使用喻詞“似乎”“好比”(какбудто, словно и т.д.),例如:человекбезродинычтосоловейбезпесни(沒有祖國的人就好比不會唱歌的夜鶯);матьпридеткахчтоптица в клетке(有孩子的母親就如同籠中鳥)。這類句子中前半部分的語義并不帶任何感彩,只是一個簡單的陳述,而后半部分則表達了評價及感彩。當對比圍繞兩種語義之間某種共有的特征或行為時,在句中或詞組中則會出現(xiàn)形容詞或動詞,如:онголоденкакволк(饑餓如狼);онпоеткаккурскийсоловей(他唱歌猶如庫爾斯克夜鶯)。俄語中另一種比較固定的對比方式則借助了情態(tài)副詞нужен(需要、要求):нуженкаксобакепятаянога(就好比狗要求第五條腿);нуженкакрыбезонтик(就如同魚需要傘一樣);нуженкакслонуперчатки(就像大象需要手套般)等等。
從語句所表達的感彩來看,俄語中借用動物詞匯的傳統(tǒng)比喻手法主要分為兩大類:帶正面及負面色彩的比喻。其中帶正面色彩的比喻又分為兩類:詩意化的比喻;生活化的比喻。詩意化的比喻力求向讀者描繪一幅極具表現(xiàn)力的畫面,使得讀者能產(chǎn)生主動思考的興趣。例如:плыветкаклебедьбелая(像白天鵝般游蕩在水面)。而后者則旨在向讀者展現(xiàn)出生活化的畫面,幫助讀者從邏輯上理解本體,如:воеткакволкнаморозе(如同冬日里的狼嚎);крутитсякакбелка в колесе(忙活得如同車輪上的松鼠);плаваеткакрыба в воде(如魚得水)等。
帶負面色彩的比喻也是以慣用結(jié)構(gòu)常見,其中動物詞匯會帶有指責性、諷刺性或嘲笑等修辭色彩,從比喻的字面意思便能體會出對本體的貶低或是斥責。比如:грязенкаксвинья(臟得跟豬樣);любиткаксобакапалку(喜歡的跟狗改不了吃屎一般);зверемсмотреть(禽獸般觀望著);надулсякакмышьнакрупу(生氣到猶如老鼠對大米發(fā)火樣)。當然俄語中也會借助動物的一些特征對本體予以有表現(xiàn)力的諷刺:устойчивкаккорованальду(笨拙得像頭冰上的牛);говориткаклошадьхомуттащит(跟老馬拖枷鎖般不緊不慢地說著)。
俄語中帶動物的詞匯對于其修飾的人或物而言本身具有正面或負面的評價功能,且這種性質(zhì)特點是相對比較固定的,而不是偶然或暫時的特征。因此相對于與其他人、物等個體相比較而言,以動物為喻體的成語、俗語中具備了通用性、固定性、情景再現(xiàn)性、準確的表達性等特點,在情感表現(xiàn)力上也極具優(yōu)勢。在俄羅斯的日常用語及文學作品中常能看到以下隱喻的用法:пуститькрасногопетуха(松開紅公雞)代指“縱火”;птицаневысокогополета(飛不高的鳥)代指“不論工作還是生活中都不足為題的人物”;горародиламышь(大山里的小老鼠)代指“空予承諾,卻鮮少實現(xiàn)或做到的人”;гусьлапчатый(有蹼的鵝)代指“狡猾的人”;медвежийугол(熊的角落)代指“偏遠之地”;канцелярскаякрыса(辦公室的老鼠)代指“因循守舊的政府或其它企業(yè)辦公人員”;свинья в ермолке(戴著帽子的豬)代指“貪婪、齷齪、不學無術(shù)的人”。這些帶有隱喻的成語、俗語就好像給我們所要描述的人、物、現(xiàn)象穿上了衣服,讓他們立刻有了物理觸感,更加形象化,能讓人更好的理解。
在俄語中還存在與動物相關的特殊動詞,比如:обезъяничать(模仿),該動詞源于名詞обезьян(猴子);лисить(耍心計、耍詐、狡猾)與лиса(狐貍)是同根詞。這些特有的動詞在俄語中被視為人類和地球相互關聯(lián)下產(chǎn)生的言語符號,也就是說他們將活生生的大自然與人類聯(lián)系在一起。此外,這些動詞也大多源自斯拉夫語,除了帶有動詞特征,還同時展現(xiàn)了動作的方式、目的、強度等信息。例如:ишачить這個詞除了字面上的“如牛馬般的勞作”之外,還暗指工作繁重而勞作者卻無怨無悔地順從著;павлиниться(自高自大),源自павлин(孔雀);бычиться(悶悶不樂),源自бык(公牛);петушиться(怒火中燒),源自петух(公雞)。這些動詞在發(fā)展過程中也無一例外的借助了比喻、比較等修辭手法。
二、動物詞匯在俄羅斯文學作品中的體現(xiàn)
俄羅斯的文學作品中也不乏動物詞匯,尤其是與動物有關的寓言和童話故事中,作者借助動物詞匯形象有力的表達自己的思想。雖然作品中所描繪的不一定完全符合現(xiàn)實中動物的生活習性,但由于作品的影響,人們會不自覺的對動物的性格特點有程式化的認定。就好比俄羅斯童話和寓言中常將狐貍描述成狡猾奸詐的動物,卻沒有一個動物學家能準確說出狐貍之所以具備該性格的依據(jù),實際上,每一種動物都有自己狡猾的一面。然而,正是這些作品中的動物形象反應出了人類的真實世界:激情、貪婪、機警、蠢笨、奸詐、友愛、信任、感激等一切與人類的情感和性格甚至習俗相關的東西。俄羅斯童話故事中的動物形象不僅具有原始的特點,還有獨具一格的性格特點。俄羅斯人認為他們所描繪的動物都保存著原始的生活方式,因此通過動物所表達出來的思想、內(nèi)容則更為鮮明、中立,總是充滿了善良、憐憫和無私,而西方童話故事中卻時常會出現(xiàn)互相仇恨和敵視的場景??梢哉f,與動物相關的童話故事是基于現(xiàn)實基礎上按照人類意識編纂的反應人類一定心理和愿望的故事。
與動物相關的成語、俗語在俄羅斯寓言、童話故事中的運用也不在少數(shù),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克雷洛夫寓言集》,在他之前萊蒙諾索夫,蘇馬羅科夫,茹科夫斯基都從事過類似的創(chuàng)作,但只有克雷洛夫讓寓言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文學高度。正是這些成語、俗語讓創(chuàng)作者得以全方位、深入地描繪出了俄羅斯民族勤勞智慧的性格特點。最值得一提的是,克雷洛夫寓言故事中的動物并不單單是某一個或某些人的化身,而是反映出了特定的社會人群的性格特征。作品中的獅子、熊、狼表現(xiàn)出了統(tǒng)治階級的行為特征,蜜蜂、綿羊則代表了廣大勞動人民。創(chuàng)作者睿智地借鑒民間俗語、成語、行話創(chuàng)作出了更多的慣用表達語句:попрыгунья-стрекоза(草蜢-蜻蜓)代指輕浮、粗心大意之人,源自寓言故事《蜻蜓和螞蟻》;слонанеприметить(沒注意到大象)代指粗心大意之人,源自《好奇的人》;собачьядружба(狗之間的友誼)指代不牢固的友情、關系,源自《隱士和熊》;свиньяподдубом(橡樹下的豬)代指蠢笨、沒文化的人,源自《橡樹下的豬》;кукушкахвалитпетуха(布谷鳥夸獎公雞)代指虛假的阿諛奉承,源自《布谷鳥和公雞》等。
從以上的論述中,可以看出,不論從修辭角度還是在文學作品中,俄語中的動物詞匯都體現(xiàn)了其民族和地域特色,對該類詞匯的研究既有利于俄語學習者對俄羅斯民族性格、風俗等的了解,也能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與之相應的大量實例。
參考文獻
[1] Брославская Е. М. Этнокультурныеособенностизооморфизмов в русском, украинском и английскомязыках.
高爾基說:“讀書,這個我們習以為常的過程,實際上是人的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智慧相結(jié)合的過程?!备璧抡f:“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敝煊佬抡f:“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庇诘ふf:“讀書就是滋養(yǎng)自己?!睖乜偫硪舱f過:“讀書決定一個人的修養(yǎng)和境界,關系一個民族的素質(zhì)和力量,影響一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薄白x書可以給人智慧,可以使人勇敢,可以讓人溫暖?!边@些智者箴言都強調(diào)了閱讀的重要。有句格言還說“一本好書勝過任何珍寶,一本壞書壞過許多強盜。”因此引導學生選擇高質(zhì)量的讀物,避免精神垃圾對兒童心靈污染非常重要?,F(xiàn)在圖書市場良莠不齊,有些課外讀物質(zhì)量低下,沒有品位,內(nèi)容低俗、荒誕,有害學生身心健康;有些學生沉迷于網(wǎng)絡游戲,沒有閱讀的習慣,也讓人深深地憂慮。為此,學校繼續(xù)開展讀書活動?,F(xiàn)將本學年度讀書活動安排如下,望各班、各研修組積極行動,確保實效。
一、閱讀基本要求
1、要達到閱讀量的要求。
《語文課程標準》對閱讀教學的要求新增了背誦優(yōu)秀詩文的篇數(shù)和課外閱讀的數(shù)量標準,具體為1—2年級背誦優(yōu)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3—4年級背誦優(yōu)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的總量不少于40萬字;5—6年級背誦優(yōu)秀詩文6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即《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小學階段學生背誦古今優(yōu)秀詩文總共160篇(段),最低閱讀量為145萬字。這個閱讀量是所有小學生在小學階段通過努力都必須完成的課外閱讀量,是語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課外閱讀量的下限。請語文研修組長按照課標要求分段落實閱讀任務,再由各班語文教師推薦學生閱讀并加強檢查。
2、要選擇有價值的閱讀材料。
閱讀材料包括適合學生閱讀的各類圖書和報刊。如:
①童話:《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中外現(xiàn)當代童話等;
②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國古今寓言等;
③故事:成語故事、神話故事、中外歷史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間故事等;
④詩歌散文作品,如魯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等;
⑤長篇文學名著,如吳承恩《西游記》、施耐庵《水滸》、老舍《駱駝祥子》、笛?!遏敒I遜漂流記》、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記》、羅曼·羅蘭《名人傳)、高爾基《童年》、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
⑥當代文學作品,建議教師從“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以及近年來發(fā)表的各類中外優(yōu)秀作品中選擇推薦。
3、要教給方法,指導閱讀。
我們不僅要引導學生愛讀,而且還要會讀。作為讀書的指導者,教師要向?qū)W生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如以課堂教學帶動課外閱讀,讓學生“得法于課內(nèi),受益于課外”;開展對比型課外閱讀,學完課內(nèi)文章,再引導學生閱讀同一標題或同類事物的課外讀物;進行擴展型課外閱讀,配合閱讀教學積極向?qū)W生推薦介紹與課文內(nèi)容密切相關的讀物,進一步充實閱讀課的內(nèi)容,為學生架起從課內(nèi)向課外閱讀的橋梁;還可以根據(jù)作者閱讀其系列作品,或圍繞一個大的主題,進行綜合性的課外閱讀。
4、要保證課外閱讀的時間,提高課外閱讀的數(shù)量。
量變是質(zhì)變的前提,質(zhì)變是量變的結(jié)果。閱讀只有達到一定量的積累時,學生才能形成良好的語感,才能真正從閱讀中汲取各方面的營養(yǎng),才能增長理智,豐盈內(nèi)心。教師要從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讀書能力出發(fā),從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出發(fā),引導學生閱讀課外書。教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量要控制,要留給學生足夠的課外閱讀時間。
二、讀書活動成果展示
在廣泛開展讀書活動的同時,各班、各語文研修組要采用多種形式展示學生閱讀的成果。各班要利用晨讀、班會時間展示學生讀書的成果,各語文研修組要組織全員參與的讀書活動成果展,并推選兩至三個優(yōu)秀的讀書成果參加學校的讀書活動成果展。成果展示形式可以參考重慶電視臺“唱讀講傳”(唱紅歌、讀經(jīng)典、講故事、傳箴言)節(jié)目形式。
本學期,學校將在元旦前夕,組織一次大型的讀書活動成果展。二至六年級每個年級要有一至二項成果參展。參展的節(jié)目要能代表班級乃至年級的讀書活動成果,參與面要廣,形式要新穎,內(nèi)容要豐富。學校也將把讀書活動落實的情況納入語文研修組考核和文明班級評選。少先大隊部要利用紅領巾廣播展示優(yōu)秀的讀書活動成果。
【關鍵詞】列斯科夫;宗教苦難觀;民族性格;一個村婦的一生
引言
每個國家每個民族發(fā)展至今無不是經(jīng)歷了重重苦難與艱辛,而俄羅斯更是一個命途多舛的民族,縱觀其歷史,苦難仿佛一直沒有遠離這片廣袤寒冷的土地。作為俄羅斯歷史的折射,俄羅斯文學在世界文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而“苦難”也成為了俄羅斯文學中的恒久母題,尤其是19世紀,仿佛每一位文學巨匠都在打造自己的“苦難”篇章。俄羅斯文學作品中的苦難主題多來源于對當時現(xiàn)實生活的寫照,但怎樣看待苦難,也就是俄羅斯文學中所傳達的苦難意識,卻是與深入俄羅斯人民骨髓的宗教文化密切相關。
1.宗教苦難觀對俄羅斯文學創(chuàng)作的影響
“俄羅斯是一個有著深厚宗教信仰的民族,俄羅斯的宗教文化也深深的影響著俄羅斯的文學發(fā)展和文化內(nèi)容”①。作為基督教的一種,東正教思想早已根植于俄羅斯民族精神中,同時也為俄羅斯文學打上深深烙印。俄羅斯人民對東正教的信仰和19世紀充滿苦難的民族歷史奠定了19世紀俄國文學中的苦難基調(diào),而東正教文化中的苦難觀也自然而然地對俄羅斯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苦難意識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
東正教把一切都歸結(jié)于對上帝的信仰,服從上帝的意志是最首要、最根本的?;浇淌强嚯y之宗教,苦難思想也是東正教倫理學的核心。東正教倡導苦難是有益的,承受苦難是基督徒美德之基礎,是清除罪惡的唯一途徑。東正教的崇拜核心是對基督的崇拜。耶穌順從的積極的走入苦難的根源,與人們一起承受苦難,而基督徒要將基督耶穌視為榜樣,與耶穌一同承受苦難。在他們看來,受難者往往是像基督耶穌一樣的圣人,苦難雖然帶來折磨和犧牲,但唯有忍耐到底,才能獲得拯救。正是因此,俄羅斯人民習慣夜里向上帝祈禱和傾訴,通過祈禱上帝的同情和寬恕來體現(xiàn)自身對苦難堅韌的態(tài)度,而后再一次次如涅槃般獲得重生。
俄羅斯許多偉大的作家深受東正教苦難觀影響,吸收了宗教苦難意識精髓,并在此基礎上結(jié)合自身經(jīng)歷和感悟,在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體現(xiàn)出對“苦難”本身的思索,通過一個個典型受苦難人物形象,詮釋著作者自身對苦難的解讀。例如:托爾斯泰《復活》中的涅赫留朵夫為贖回自己年輕時所犯下的罪孽,主動承受苦難,隨瑪斯洛娃一同奔赴流放地;陀思妥耶夫斯基《罪與罰》中的拉斯柯爾尼科夫向人類的一切苦難膜拜,甘愿流放到西伯利亞用苦役來救贖自己的罪孽;索爾仁尼琴《古拉格群島》中通過“我”在勞改營飽受了精神和肉體的折磨,最后得出啟示:“苦難是由透著深刻的生活悲劇性的此岸走向彼岸寧靜、和諧世界的橋梁”②。
作為作為19世紀俄國不可忽視的經(jīng)典作家之一,列斯科夫與以上幾位作家在苦難文學主題的創(chuàng)作上存在相似性,即所描述的苦難意識均帶有諸多宗教元素,這一點在他早期的短篇小說《一個村婦的一生》中體現(xiàn)的較為明顯。
2.《一個村婦的一生》中所體現(xiàn)的宗教苦難觀
尼古拉·謝苗諾維奇·列斯科夫出生在一個鄉(xiāng)村的小官吏家庭,他的一家都是基督教信徒,從小他便受到濃厚的東正教信仰氛圍的熏陶。在19世紀60年代列斯科夫的早期創(chuàng)作中描寫了農(nóng)民貧苦和艱難的生活,抨擊了農(nóng)奴制的腐朽落后,但他與卻不提倡武力推翻沙皇,而是同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樣,希望通過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的東正教文化來解決當下問題,因此,他的許多作品都帶有宗教文化背景。他創(chuàng)作了多篇優(yōu)秀的現(xiàn)實主義作品,其中包括《一個村婦的一生》這部描述農(nóng)奴制廢除前農(nóng)奴女兒娜斯佳悲苦一生的短篇小說。
《一個村婦的一生》(Житиеоднойбабы)(1863)又名《穿樹皮鞋的愛神》講述了十七歲的農(nóng)奴女兒娜斯佳被貪財狠心的哥哥科斯季克逼迫嫁給白癡,婚后抑郁成疾。家人以為她中了邪,將她送到村醫(yī)克魯什金處去治療。在獲得短暫的平靜后,娜斯佳愛上了有婦之夫斯捷潘,并與之私奔,二人因沒有證件被警方扣押,娜斯佳在獄中產(chǎn)子,嬰兒卻因早產(chǎn)而落地早夭,斯捷潘也在獄中染病身亡,被遣返的娜斯佳受盡折磨而精神失常,終日游走于山間田野,最后凍死在寒冬的樹林中。
2.1將苦難視為常態(tài)
基督教認為所有的苦難是上帝安排的,對苦難的順從和忍耐才能獲得救贖?;浇痰倪@一苦難意識首先在《一個村婦的一生》中主人公娜斯佳的母親瑪芙拉·彼得洛夫娜身上就體現(xiàn)的尤為明顯,文中第一章節(jié)對她的描述是這樣的:“......父親生前一輩子在折磨母親,直至把她逼的時常胸悶氣短。而瑪芙拉是個賢惠的女人......丈夫死后,她悲傷的恫哭不止......”③,母親瑪芙拉在苦難面前是典型的順從和隱忍者,直到在女兒痛苦嫁人的第二天,她仍“獨自個兒點著一支劣質(zhì)的黃蠟燭,跪在圣像面前,一邊不住地磕頭,一邊抽抽嗒嗒地哭訴道:“美好的時日快來吧,我們的耶穌基督在遭受苦難”④,這一切都反映了宗教苦難觀對當時俄國農(nóng)民的影響,對他們來說苦難是生活的常態(tài),而基督耶穌這位理想榜樣有助于他們?nèi)淌軌m世的痛苦和折磨,祈禱是與上帝溝通的方式,無論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困境中,人們都習慣找上帝,祈禱是農(nóng)民生活的一部分,正是苦難使主人公們祈求上帝的憐憫與寬恕。
在《一個村婦的一生》這篇文章中經(jīng)受苦難最多的無疑是我們的主人公娜斯佳,面對自己不幸的婚姻,她沒有像母親和嫂子一樣順從接受,而是默默以自己的方式反抗著。在描述娜斯佳的新婚生活時列斯科夫?qū)懙溃骸澳人辜呀Y(jié)婚已有五天了,可是他們?nèi)匀灰稽c也不能與她和睦相處......但她常常像躲避瘟疫似的從丈夫身邊跑開。夜晚一到,她就時而發(fā)熱,時而鬧肚子疼,躺在爐炕上,甚至屏住呼吸......”⑤。直到后來面對已婚男歌手斯捷潘的愛意,娜斯佳曾一度陷入矛盾和懺悔之中,她感嘆:“圣母啊!不幸要落到我這個可憐人頭上了”⑥,娜斯佳所經(jīng)受的苦難不僅來源于苦難中對東正教道德規(guī)范的考驗,還有她未能經(jīng)受住考驗而違背宗教道德標準的后果。
2.2在苦難中堅定信仰,完善道德
在苦難中堅定信仰,帶著真善美的博愛去超越苦難,在苦難中使自己的道德完善是基督教的“義人精神”。基督教認為義人因信得生,要投靠耶和華。義人多苦難,耶和華喜愛義人,在列斯科夫看來,“義人精神”不僅來源于宗教教義,它“代表的是蘊藏在俄羅斯民族身上的道德典范”⑦。
在《一個村婦的一生》這篇文章中的村醫(yī)西拉·克雷盧什金便是典型的義人形象。列斯科夫借村民之口這樣描述的克雷盧什金:“他曾因妒忌心和不慎失手而致使妻子離開了人世...不過他經(jīng)常幫助我們,給任何人看病都什么也不收...他是個心地善良、寬宏大量的人,因此我們都尊重他...大家深信,他是個圣人,是上帝派來的人”⑧。列斯科夫?qū)死妆R什金醫(yī)所生活環(huán)境和氛圍的描寫永遠都如此寧靜和光明,仿佛這里是留明村最接近上帝的地方,而克雷盧什金是最接近上帝的人,他對娜斯佳說“一切由上帝支配,上帝讓我們痛苦我們就痛苦,上帝讓我們愉快,我們就愉快...我相信,上帝打發(fā)給人的任何疾病都會按上帝的意愿消除的”⑨,他為娜斯佳歌唱道:“上帝,賜福予我們吧,仁慈的大門向我們敞開吧...”⑩??死妆R什金在苦難的生活中堅定著對上帝的信仰和對娜斯佳以及其他人們的博愛,愛和信仰使他成為貧苦人民的精神榜樣,他在苦難中完善道德,探索出一條通往幸福和拯救之路。
2.3用愛擁抱苦難,尋求心靈救贖
俄羅斯19世紀文學作品中的苦難意識與東正教文化密不可分,在東正教文化中,祈禱、懺悔、用愛去擁抱苦難才能讓靈魂獲得救贖,經(jīng)受苦難的磨礪方能完成自身在精神上的救贖和升華,從而得到心理上的升華和解脫。正如《罪與罰》中的拉斯科爾尼科夫在巨大的痛苦中聽從了苦難的象征--索尼婭的勸告,甘愿接受苦難來換取心靈的平靜,“這既是對宗教的皈依,也是對苦難的信仰”?。列斯科夫筆下的娜斯佳也在幾經(jīng)磨難后選擇擁抱苦難,主動承受苦難,用苦難洗刷心靈。對此文中寫道:“娜斯佳認為自己是世界上罪孽深重的人,用最嚴格的齋戒來折磨自己,祈求克雷盧什金讓她到女修道院去,在那里為自己這顆破碎的心尋找一點慰藉”?。然而殘酷的現(xiàn)實并沒有讓娜斯佳得償所愿,宗教事務所以娜斯佳是出嫁過的婦女而不允許她進修道院,回到克雷盧什金醫(yī)所后又輾轉(zhuǎn)被送入瘋?cè)嗽?..娜斯佳重新回到家時真的變成了精神失常的瘋子,每日游走在田間山野,最后穿著鐵匠夫婦送給她的樹皮鞋,不幸凍死在穆哈諾沃的樹林里。娜斯佳死后列斯科夫?qū)懙溃骸拔乙ジ晁果溊魄?,那里什么東西枯萎了,又有什么在枯萎的東西上長出來了...”?,仿佛是在暗示娜斯佳身體的死亡和靈魂的重生。
娜斯佳的形象與陀氏《被侮辱的與被損害的》中娜塔莎形象在某些方面存在契合點,娜達莎不顧家人的反對,一意孤行與阿遼沙私奔,“之后非但沒有過上幸福如意的生活,反而承受著因愛情而帶給她的折磨”?。她們都在悲苦的生活中依然相信愛,一邊懺悔著,一邊默默承受著愛情帶給她們的苦難。娜斯佳在苦難中所表現(xiàn)出的堅韌與愛讓她穿越苦難,獲得屬于自己的心靈救贖,看似順從苦難,實則是在直面苦難,與苦難默默抗爭,這大概也是為何《一個村婦的一生》又名《穿樹皮鞋的愛神》的原因。
3.俄羅斯文學中的宗教苦難意識對民族性格的影響
19世紀的俄羅斯文學不僅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更是千百年來俄羅斯人民的精神食糧,它像是對宗教精神的補充和延申,不斷影響著俄羅斯的民族精神。不同文學作品所蘊含的苦難意識在東正教苦難觀的基礎上結(jié)合作家本人的感悟而不斷豐富。筆者結(jié)合相關研究成果發(fā)現(xiàn),俄羅斯文學中的宗教苦難意識對民族性格的影響總體大都表現(xiàn)在“超強的忍耐力”和“深深的同情”上。
“按教會活動家的看法,苦難使人較為敏感的接觸到他人的悲傷,加深了同情,培養(yǎng)了忍耐”?。在《一個村婦的一生》中大多數(shù)女性形象中。娜斯佳的母親一生都在默默忍耐,在丈夫的折磨與兒子冰冷的態(tài)度中依然勤勞而賢惠的生活,從不抱怨和指責。娜斯佳的嫂子阿廖娜拖著病弱的身子面對土匪般的丈夫一直保持著賢惠的形象。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現(xiàn)代俄羅斯女人自然不會也如此卑躬屈膝的生活,但這種在困難面前堅韌不拔意志力和忍耐力留存至今,仍是俄羅斯性格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善良的人們在忍耐的同時也能夠深刻體會到他人的苦難,并由此生出真摯的同情。在《一個村婦的一生》中面對痛苦的娜斯佳,嫂子阿廖娜“垂下雙手。它十分可憐娜斯佳,可是想不出法子祝她一臂之力。阿廖娜自己也是這么一個苦命人,從來也沒有得到過任何快樂”?。對娜斯佳流露出深切同情與愛的人還有克雷盧什金的女仆德米特里耶芙娜,“所有病人都十分喜歡她,她也給予大家一樣的愛。唯獨對娜斯佳,她從第一天就顯露出特別的溫柔....”?。文中幾乎所有善良的人們都對娜斯佳顯露出特別的關愛,這源自他們對娜斯佳發(fā)自內(nèi)心的同情,這種同情心與忍耐力是善良的俄羅斯人民在苦難中孕育出來的。因此在俄羅斯文學中體現(xiàn)出的帶有東正教色彩的苦難意識也孕育了俄羅斯人民堅忍和富有同情心的民族性格。
【關鍵詞】知識基礎;學習習慣;家庭因素;思想狀態(tài);知識層次;梯級;激勵;成效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章標識碼】B 【文章編號】1326-3587(2013)06-0070-01
一、問題提出
毋庸置疑,每個班級中都有一部分學生因知識基礎、學習習慣、家庭因素等多方面原因?qū)е聦W習成績落后,成為班級的學困生。尤其是進入畢業(yè)年級后,部分升學無望的學生更是因欠缺學習動力、人生目標而顯得萎靡不振,上課或缺乏學習活力,趴著睡覺;或蠢蠢欲動,攪亂課堂秩序,令上課教師感到煩心、頭痛。
二、解決問題的方法措施
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蘇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給教師的建議》中指出:“不要靠補課,也不要靠沒完沒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閱讀、閱讀、再閱讀——正是這一點在學習困難的學生的腦力勞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p>
受此啟發(fā),我嘗試著用引導學生閱讀的方法改變學困生的思想認識、行為狀態(tài),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具體做法如下:
1、了解每個學生的思想狀態(tài),知識層次。我們知道,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有其特殊性,其知識儲備、接受能力、思想狀態(tài)也會因其閱歷、家庭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各不相同,轉(zhuǎn)化他們的工作也必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
為此,我通過多次找他們談話,調(diào)查熟悉他們的學生、老師等措施,準確了解其基本思想狀況與知識儲備情況,為下步因材施教奠定基礎。
2、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幫助其選擇合適的閱讀書目。問題解決伊始,首先從調(diào)動其閱讀興趣入手。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分別選擇一些可以激發(fā)其閱讀興趣的書目。
如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從讓其閱讀圖文并茂的書籍開始;個性調(diào)皮的學生,選擇故事性強,符合其年齡特點的優(yōu)秀校園圖書讓其閱讀;對于心思細膩的女生,選擇文筆細膩的女作家的作品讓其閱讀。
學生劉樹利,是個電視迷,據(jù)其家長介紹,該生回家后作業(yè)從來不寫,只是和電視玩命。我了解了其通常愿意看的電視劇,找來相關原著讓其閱讀,孩子為了急于了解劇情的進展,沉浸在書中不能自拔。慢慢地,電視看少了,書讀多了,孩子的父母非常高興。我們知道,文本閱讀的成效遠遠高于視頻閱讀,因為它加入了人的思考,聯(lián)想與想象等因素,對于一個人的思想、能力的提升是有很大裨益的。
學生劉建,基礎太差,語文120分的試卷考試成績不過30分,其基礎儲備僅相當于小學三、四年級水平,我就選擇了世界著名童話《列那狐的故事》、《克雷洛夫寓言》、圖文版《西游記》、《水滸傳》等讓其閱讀。
女生邴揚,心思細膩,但基礎太差。我選擇了讓其閱讀冰心的《繁星 春水》、夏綠蒂·勃朗特的《簡·愛》等讓其閱讀。
男生李冠羲,生性活潑好動,對武俠小說情有獨鐘,我推薦武俠小說中的精品《射雕英雄傳》讓他閱讀,并嘗試讓他概述情節(jié),評價人物,提高其閱讀能力,收到很好的成效。
3、為每個學生構(gòu)建閱讀的梯級進程。興趣調(diào)動起來了,教師要為每個學生構(gòu)建能促進其閱讀能力不斷提升的閱讀書目梯次,以促其不斷進步,升華。
如:從圖文并茂式的作品轉(zhuǎn)為純敘述式作品,從童話閱讀轉(zhuǎn)為小說、散文,從純敘述類作品轉(zhuǎn)為敘議結(jié)合作品等,不斷擴展學生的閱讀范圍,提升其閱讀能力。
4、激勵措施的跟進。首先,教師要及時關注學生閱讀的進度,對文本閱讀的深度、廣度適時與學生交流、探究,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避免浮光掠影地瀏覽。
其次,教師要主要采取表揚、激勵的手法,輔以恰當?shù)狞c撥引導,以不間斷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再者,榜樣引領的作用是無窮的。
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閱讀過程中的先進典型,激勵奮進,并用他們來引導其他實驗學生的閱讀,激勵他們奮勇爭先,提升其閱讀興趣與閱讀能力。
三、取得成效
1、提高了其閱讀能力,提升了其文學素養(yǎng)。大量閱讀的進行,大大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儲備,拓展了他們的視野,提升了他們的文學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