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av毛片亚洲_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_一级片黄色视频播放_日韩免费86av网址_亚洲av理论在线电影网_一区二区国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99人人更爽_精品少妇人妻久久免费

首頁 > 文章中心 > 四年級上冊觀察日記

四年級上冊觀察日記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四年級上冊觀察日記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四年級上冊觀察日記

四年級上冊觀察日記范文第1篇

一、觀察物體教學的重要性 

數(shù)學教學是對數(shù)學對象(空間形式、數(shù)量關(guān)系、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等)的本質(zhì)屬性和內(nèi)部規(guī)律的間接反映,并按照一般思維規(guī)律認識數(shù)學內(nèi)容的理想活動,而空間觀念和觀察能力都屬于數(shù)學思維能力的內(nèi)容,觀察物體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這兩種能力的同時,也鍛煉學生學會用觀察、類比和演繹的方式進行推理,辨明數(shù)學關(guān)系,最終形成良好的數(shù)學思維品質(zhì)。觀察教學是讓學生通過對自然界數(shù)量關(guān)系與圖形關(guān)系的觀察,思考并提出問題然后與同學們討論,并能自己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其出發(fā)點在于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質(zhì)疑和批判精神,并逐漸形成足夠的洞察能力。 

二、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觀察物體教學的策略 

(一)要培養(yǎng)學生觀察的興趣 

觀察是學好數(shù)學學科的基礎(chǔ),沒有細致、準確的觀察,學生就不能把題目看清楚、把解題過程寫具體。在觀察教學中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軟件的真實情景引起學生觀察的興趣,利用多媒體軟件提供的圖像、動畫、活動影像等圖文音像并茂的情景代替老師的口頭演說,不但容易培養(yǎng)學生觀察的興趣,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在觀察教學中,老師要讓學生在觀察之前做好必要的知識準備,適時地對學生進行觀察的訓練。不可想象沒有學習興趣的學生會有好的學習成績,所以老師在觀察教學中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觀察的興趣,利用他們的好奇心,引導學生養(yǎng)成觀察自然、觀察社會、觀察事物、觀察人的好奇心和良好習慣,著力進行空間感和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 

甘肅省會寧縣甘溝中心小學的數(shù)學老師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立方體、圓柱體等教學道具,讓學生觀察物體形狀的不同,并堅持寫觀察日記,讓學生多理解生活,了解社會,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觀察興趣。 

(二)教給學生觀察物體的方法 

觀察物體要有方法,要學會尋求因果,要對自己觀察到的結(jié)果再追問一次為什么,還要把自己的結(jié)論當成敵人去攻擊,然后論證,運用演繹的思維方式破除既定的思維模式。老師在觀察物體教學中要把這些觀察物體的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加強目標判斷,不是你觀察什么,而是你不觀察什么,在摸索中有意識地接近正確的途徑。觀察物體教學中的觀察方法主要是指如何去分析、概況肉眼所見的物體中的內(nèi)涵和外延條件,這對幫助學生快速解題,提高觀察能力和立體空間感都是十分重要的。老師要通過正規(guī)系統(tǒng)的教學輔導,準確、簡捷的授課方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最終掌握完整正確的觀察技巧。 

為了能夠更好地教給學生觀察物體的方法,傳統(tǒng)封閉式的教學方法就要轉(zhuǎn)變?yōu)殚_放式,此外還要變灌輸式為啟發(fā)式,變學生被動模仿為主動發(fā)現(xiàn),讓學生用自己的各種感官去感知客觀事物和現(xiàn)象,不應(yīng)對學生有太多的框定,而是應(yīng)該讓他們學會觀察物體的方法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 

淄博市臨淄區(qū)梧臺小學在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課堂上邀請了專業(yè)陶藝老師指導學生們捏出各種形狀的物體,通過自己動手的過程,學生逐漸掌握了觀察物體的方法,也牢固地掌握了知識要點,如此新穎的課堂教學,對學生的觀察力、表現(xiàn)力以及藝術(shù)審美能力也是一種鍛煉。 

(三)給學生提出觀察目的和任務(wù) 

在觀察物體的教學中,老師要明確給學生提出相應(yīng)的觀察目的和任務(wù),這樣才能讓學生避免觀察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提高觀察物體的效率。學生也要在老師的引導和幫助下,打破思維路徑的依賴,不要只會用一個標準去觀察物體,也不要只是一條線式地去觀察物體,要從多角度、多層次、多觀點來觀察物體,這樣才能看清物體的全貌。另外學生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也要有自己的主見和獨立的判斷能力,對老師所給出的觀察目的和任務(wù)要熟稔于心,遇到問題時要充分開動腦筋,只有對所觀察的物體做多層次、多角度、多方位的觀察及分析,不輕易聽信同學們的結(jié)論與判斷,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河北承德縣下板城小學數(shù)學老師在觀察物體教學中總是開門見山地給學生指出觀察目的和任務(wù),避免學生“摸著石頭過河”,讓學生在觀察的世界里能夠游刃有余地探尋物體的奧秘,打開空間觀察的新世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總之,小學四年級教學中的觀察物體教學在整個小學階段的數(shù)學階段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老師應(yīng)緊扣大綱的要求,有計劃、有步驟地安排實施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獨立完成觀察物體的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真正掌握觀察技巧。觀察物體教學就是通過顯性的物體知識提升學生隱性的思維、觀察和空間認識能力,讓學生通過參與教學對物體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整體印象和認識,實現(xiàn)知識的自然生成,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 

參考文獻: 

[1]董紅.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學改革初探[A].《教育科學》組委會.2016年6月全國教育科學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教育科學》組委會,2016:1. 

[2]樊孝年.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學方法淺談[A].百川利康(北京)國際醫(yī)學研究院.2016年1月全國教育科學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百川利康(北京)國際醫(yī)學研究院,2016:1. 

四年級上冊觀察日記范文第2篇

一、與科學老師合作,將科學、語文作業(yè)合二為一,提高學習效率

現(xiàn)在的學生生活積累少,導致他們談“寫”色“變”,怕寫作文,尤其是寫景狀物類的文章,或無病,或為了追求辭藻的華麗而去硬背死套那些所謂優(yōu)美的詞句,讀起來雖然聽上去優(yōu)美無比,實際上卻空洞蒼白。在科學課上,老師要求學生寫觀察日記,由于語數(shù)英作業(yè)的壓力學生有時會無暇顧及科學方面的作業(yè),即使有心去完成,也是力不從心匆匆完成任務(wù),或是語言枯燥似流水賬。如果將兩項作業(yè)有機結(jié)合,語文、科學老師布置作業(yè)前鉆研教材,相互研討一番,布置科學有效、切合實際的作業(yè)出來,相信孩子完成作業(yè)的情況會事半功倍,這樣,學生的作文會寫得豐富而又真實,科學日記也會完成得扎實有效,還能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能力。

如蘇教版六年級下冊《夜晚的實驗》一文,是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chǔ)上從故事中受到啟發(fā),教育學生學習科學家細心觀察、善于思考、不斷實驗、潛心研究,利用科學技術(shù)造福人類的科學精神。

在學課文前,教師引導學生回憶四年級上學期學過的科學知識《聲音的傳播》,并由科學老師結(jié)合科學內(nèi)容讓學生觀察聲音是怎樣傳播的,并按照教科書上的內(nèi)容做小實驗,寫三篇觀察日記。教學中,由斯帕拉捷的疑問:“蝙蝠憑什么特殊的本領(lǐng)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飛行呢?”這個問題自然地引入到學習探究中來,斯帕拉捷做的實驗由學生小組學習,小組學習中完成老師針對每一次實驗設(shè)計的表格。有了前面的實驗、觀察日記作鋪墊,孩子們學習起來輕松多了。小組學生在探究中明白:原來做一兩次科學實驗覺得神奇、有趣,但要想像斯帕拉捷那樣堅持實驗、不達目標決不罷休的境界確實很難,是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的,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就。在了解知識的同時,對學生們的探索精神有了培養(yǎng),有效地鞏固了科學知識,一舉兩得。

二、掌握一定的科學知識,將課文的趣味性與科學的真實性融為一體,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蘇教版語文教材中安排了一些科普類的文章,如三年級的《石頭書》、六年級的《大自然的文字》等文章,在學習這類具有科學性文章的時候,可以事先布置學生根據(jù)老師的要求去觀察大自然、請教科學老師并在科學老師的指導下搜集相關(guān)資料,本來科學知識是嚴肅的,甚至是單調(diào)、枯燥的,但有了語文知識做背景,可以將其優(yōu)越性展示出來,這樣的教學會顯得輕松自然、詼諧有趣。

如教學《大自然的文字》一文時,首先介紹這篇文章的文體,它承載的科普知識要讓學生了解,要了解這些知識,必然要讀課文,讀通順,讀流暢,才能了解得清楚。這篇課文的思路清晰流暢,語言通俗淺顯,借助一個形象生動的比喻――大自然的文字,將深奧的科學知識通俗化、大眾化,生動形象地介紹了大自然的文字以及辨識這些文字的意義,在指導學生同桌學習的過程中鼓勵孩子學會認識大自然的文字,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讓知識在心里生根發(fā)芽。

在學習第五、六自然段時,先請學生把從五年級上冊科學書上講到的關(guān)于《河流對土地的作用》、《減少對土地的侵蝕》作介紹,勾起其他學生對塵封的記憶的喚醒,然后再來學習課文中講到的地殼運動和石灰石的形成,第五自然段的“變”、第六自然段的“遷”是學生從腳下的“文字”讀出來的地質(zhì)變遷。在體會課文中動詞使用的準確、學習作者借助擬人的手法活靈活現(xiàn)地寫出大自然神奇的同時,明白暴雨、冰川、風、波浪等自然現(xiàn)象都會對我們的地球媽媽造成傷害,學習科學知識與熱愛大自然、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探索大自然相輔相成,要辯證地看問題。

三、學習科學家刻苦求學的精神,激起學生探索科學的欲望

古羅馬著名哲學家塞內(nèi)加曾說:“教誨是條漫長的道路,榜樣是條捷徑?!笨梢姲駱拥牧α克鸬淖饔檬菬o法估擬的,小學生的好奇心強,模仿性強,可以利用科學書上科學家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對語文教材上的課文進行輔助教學。蘇教版六年級上冊《學與問》一文中圍繞“勤學好問”這個中心論點,通過中外兩個名人的具體事例,向我們闡述“問”的重要性,教育學生從小要養(yǎng)成勤學好問的習慣。這里列舉的外國人的事例是哥白尼從小喜歡纏著爸爸媽媽問問題,這正是他對科學奧秘不懈探求的開始。導課時,我由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科學教材中的《人類認識地球及其運動的歷史》一課中哥白尼的“日心說”開始切入,由于學生在科學課上已經(jīng)了解了哥白尼的資料,這里我從孩子們熟悉的人物學起,降低了學習的門檻,從思想上拉近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哥白尼的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提出問題,并不斷探索問題的事例,使學生明白“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像哥白尼這樣的刻苦求學的名人在蘇教版教材中還有很多,如:五年級上冊教材《滴水穿石的啟示》中寫到的醫(yī)學家李時珍、發(fā)明家愛迪生,六年級上冊教材中寫到的科學家錢學森、工程師詹天佑等,他們?nèi)〉玫木哂袊H意義的成功跟自己的堅持不懈、勤奮、不怕困難、勇于探索的精神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學習了他們的事例,對激起學生探索科學的思想有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四年級上冊觀察日記范文第3篇

1、師生習作難的成因

對于教師來說,教習作難,主要原因是缺乏教學經(jīng)驗;對于學生來說,學習作難,主要原因是學生生活空間有限,接觸的人、事較少,缺乏生活經(jīng)驗,缺乏習作素材,加之年齡較小,對事物認知力弱,產(chǎn)生的體會不深刻,導致習作時言辭缺乏,對習作漸行漸遠,感到習作很難,談習作色變。

2、打開學生習作之門――解決“想寫”的問題

當順應(yīng)人的天性來做事的時候,一切都會變得非常簡單。精心創(chuàng)設(shè)較強刺激的習作活動,喚起學生習作欲望,激發(fā)學生習作興趣,打開學生習作之門,讓學生重新回歸習作樂園。

2.1、創(chuàng)新作文形式,讓寫作過程妙趣橫生

在多年的小學語文習作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習作形式的多樣化對于學生習作興趣的提升,寫作能力的提高有著明顯的效果。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我經(jīng)常運用以下習作形式。

(1)個人寫作

個人寫作的形式比較多樣,如擴寫、續(xù)寫、改寫、連環(huán)畫式、貼標簽式、名片式、廣告式、組合想象式(不關(guān)聯(lián)的提示語,組成一段通順的話)等。

(2)合作寫作

合作寫作的形式可以是聊天式,二三人為一組,圍繞一個主題,互相說一說,互相啟發(fā),互相補充,頭腦風暴,然后再進行習作。還可以采用接龍式,圍繞一個話題,每人一句或幾句,可在小組內(nèi)進行,發(fā)散思維,拓展思路,豐富內(nèi)容。

2.2、習作走進生活,讓習作平易近“生”

習作教學應(yīng)緊密結(jié)合學生現(xiàn)實生活,生活如源泉,作文如溪水。較為有效的形式是寫觀察日記,這一做法很多一線教師都嘗試運用過。如讓學生觀察自己種下的一顆種子的發(fā)芽生長情況,觀察家里新養(yǎng)的一只小狗的生長變化情況等。

3、豐富學生習作素材――解決“寫什么”的問題

很多小學生感到習作難,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無事可寫,那么教師就應(yīng)利用多種途徑幫助學生豐富生活,多積累生活材料。

3.1、實施活動式習作教學

教師應(yīng)樹立“習作就是玩”的理念。在日常教學中可多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學生動用多種器官去攝取生活素材,醞釀寫作的情緒和感受,強化學生的生活體驗,有了切身體驗,才能“動于中,發(fā)于言”,這樣比感受一些純粹的寫作方法和技巧更重要,更有意義。如低年級學生可開展一些游戲,如“老鷹捉小雞”、“畫鼻子”;中高年級學生可開展一些體育活動或勞動,如拔河比賽,幫助附近的鄰居打掃衛(wèi)生,這樣學生就不會無事可寫,無話可說。

3.2、以讀書促習作

教師可向?qū)W生推薦一些適宜學生閱讀的書籍,通過讀書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受到了教育,必然也豐富了習作材料,對習作必然會起到促進作用,愛讀書的孩子習作肯定不怵頭。

4、教給學生習作方法――解決“寫好”的問題

做任何事情都講究方法,方法得當,才能把事做好。習作也不例外,光有素材是不夠的,教師必須教給學生習作方法,學生的習作才能如魚得水。

4.1、在閱讀教學中滲透習作指導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進行課堂閱讀教學時,教師應(yīng)抓住文本的寫作特點,滲透習作方法,讀寫結(jié)合。

(1)依葫蘆畫瓢,“畫”中悟法

小學課本中的很多課例習作方法明顯,文章結(jié)構(gòu)清晰,教師應(yīng)充分利用這一現(xiàn)成的規(guī)范的資源對學生進行習作方法的滲透指導。如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課文《桂林山水》中描寫桂林的水和山的特點時寫作方法清晰明顯,很適合教師指導學生學習仿寫這一方法;再如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頤和園》的游覽順序:長廊――萬壽山――昆明湖,順序清楚,讀者能清晰地了解到頤和園的景物特點,教師也可指導學生按照游覽順序介紹學生自己去過的地方,如動物園等。

(2)想像情景,豐厚內(nèi)涵

內(nèi)容具體是小學習作的一項要求,教師可利用“想象情景法”培養(yǎng)學生這一能力。如看到“五顏六色”這個詞語,你想到了什么畫面,什么情景?讓學生進行片段描寫,一個詞就是一幅畫,就是一段話。

4.2、開展專題習作方法技巧的指導

在中高年級的語文教材中,每一單元的語文園地中都安排了相應(yīng)的習作,這是習作的專題教學,教師應(yīng)充分利用這一教學時機對學生做好習作方法技巧的指導。

(1)根據(jù)內(nèi)容不同做好習作指導

小學作文的內(nèi)容無非涉及人、事、景、物、童話、說明事物等,教師要針對不同的習作要求對學生做好有針對性的習作指導。如寫人的文章可通過外貌描寫勾勒形象,環(huán)境描寫渲染氣氛,動作描寫反映思想,心理描寫突出想法,語言描寫推動情節(jié),事件描寫刻畫品質(zhì);寫景的文章要動靜結(jié)合,注意順序,可適當運用修辭,使內(nèi)容生動具體;寫事的文章要條理清晰,把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交代明白。

(2)下水文的啟發(fā)

四年級上冊觀察日記范文第4篇

【關(guān)鍵詞】作文教學寫作能力培養(yǎng)

作文能力是學生認識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作文教學在整個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文教學的狀況和效果如何,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以至一生都有重大影響。

一、處處留意,做有心人

教育家葉圣陶指出:“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字?!币虼耍髮W生處處留意周圍的人和事物。如怎樣為集體做貢獻,怎樣關(guān)心別人,班上有什么好人好事,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鼻子去聞,用心靈去感受四季的變化等等,認真將所見所聞所感寫進自己的作文中。這樣的文章,才會人物鮮明、事例典型、背景明晰。

1、寫人:讓學生養(yǎng)成自覺關(guān)注人的習慣。掌握觀察人的方法,正確解決“寫什么”、“為什么寫”的問題。如教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我敬佩的一個人”,課前讓學生留心觀察家人、鄰居、班上同學的外貌、品質(zhì)特點,寫作時,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幫助學生理清條理,適當取舍材料。當學生心中有數(shù),懂得寫什么文,學什么人,寫出內(nèi)容充實,人物鮮活的文章。如楊乾同學寫的《我的同學》,讓全班同學了解到衛(wèi)生委員楊華任勞任怨,一心為班級的高尚情操。又如李紹群同學寫的《我的同桌》,讓人讀后就能想象到她的同桌楊軍的性格特點:好動。

2、記事: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經(jīng)常發(fā)生的、極其普通的事,這些事看來雖細小,卻閃耀著生活的光彩,挖掘得好,就能小中見大,反映出深刻的主題思想。如周曉燕寫的《記一件小事》在一個非常炎熱的夏天,缺水,排隊打水,當她看到80歲的解奶奶也在排隊之中,他毫不猶豫的把自己的位讓給了解奶奶,自己又站到排尾的事,這件事極其普通,但她卻寫得非常細致、感人。又如羅仕珍、羅仕英寫的《一件難忘的事》,寫了爸爸去世時的場面,當我批改時就已淚流滿面,讀著好像我就在當場感受到親人們那種撕心裂肺的悲痛。

3、寫物:不同事物各有特征,抓住事物特征寄托作者的濃情深意。如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向大家介紹一種物品:蔬菜、水果、電器或心愛的玩具、學習用品”,我請同學們把這些物品或自己最心愛的玩具、學習用具帶進課堂,一一介紹它的外觀和作用,表達對這些物品的喜愛之情。

4、寫景:教育家葉圣陶說:“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潑潑地流個不停?!毙W生的作文也不例外,學生親自參與,實地觀察、耳聞目睹,使人感受大自然中奇妙無窮的美及投身其間的樂趣,感受真情和愛心。如教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寫春天的景色”,為了讓學生感知春天大自然極美的景色,我?guī)ьI(lǐng)學生到學校后面的山上“找”春天。在實地觀察中激發(fā)學生的觀察興趣,培養(yǎng)觀察能力,指導學生抓住山上所看到的景物特點,說出自己最欣賞的景物。按“活動命題”的要求去觀察、去想象、去寫文,做到望景而發(fā)感,用筆去抒情。由于學生親自參與實踐活動,體會到生活中的無限樂趣,作文時不僅內(nèi)容豐富,而且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二、廣泛閱讀

閱讀不僅可以使學生學習作者觀察、分析事物的方法,而且用豐富詞匯,提高語言表達的能力,領(lǐng)悟表達技巧。要想讓學生認識和表達生活中的真、善、美,必須注重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如在教學五年級下冊第8課《祖父的菜園》時推薦蕭紅的《呼蘭河傳》讓學生閱讀,教學第21課《猴王出世》、第22課《人物一組》中《鳳辣子初見林黛玉》等課文時,我和學生一起閱讀《西游記》和《紅樓夢》等名著?!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背浞终f明了要重視課外閱讀的組織和指導,把閱讀作為寫好作文的重要前提,讓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摘錄精彩句段,注重積累各方面的知識。閱讀量擴大了,知識增長了,寫作素材豐富了,語文表達力也提高了。

三、自主習作

《教學大綱》指出:“小學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nèi)容或親身經(jīng)歷的事,用恰當?shù)恼Z言表達出來。”我在作文教學中始終堅持指導學生進行以活動為題材,把學生的生活引進課堂,讓學生寫自己感興趣的人或事,說自己想說的話,抒自己想抒的真情實感(我手寫我口)。培養(yǎng)學生自主習作的能力。如寫日記、周記、書信、讀書筆記,讓學生自己選題,自由發(fā)揮,放手寫作,暢所欲言,不受時間、內(nèi)容、體裁、篇幅的限制。寫好后采用自改為主,輔以師生共改和學生互改的形式,使學生不僅會寫,而且會改,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習作的欲望,有助于學生良好寫作習慣的養(yǎng)成,從而提高學生作文的能力。

四、重視培養(yǎng)修改作文的能力和習慣

長期以來,作文教學弊端的主要表現(xiàn)是“教師出題,學生作文,教師改”。無可諱言,現(xiàn)在的作文往往存在著這么一個過程:“寫―交―批―退―扔”。這樣,即使作得再多,也很難有所長進。因此,作為語文教師,作文教學必須在“改”字上做文章。還要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改能力,克服傳統(tǒng)習作中,學生只知“作”,不知“改”的病端,教給學生修改的方法、步驟及修改符號。對作文的批改,從教師批改逐步過渡到學生自改。教師批改,動腦筋的是教師,學生沒有經(jīng)過一番選詞易句的思索,收益往往不大。而且修改本來就是作文的一部分,只會寫不會改,作文才學會了一半,既會寫又會改,作文才全面。

1、教給方法,培養(yǎng)修改作文的能力

修改作文的能力是作文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形成修改的能力,掌握修改的方法,必須進行反復(fù)的修改訓練。因此,作為語文教師,小學生初學作文,不知如何修改,要教給他們修改的方法。對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個別性問題,可以通過交談,使學生受到鼓勵和啟發(fā),知道該怎樣進行修改,經(jīng)過這樣的訓練,學生就會逐步增強推敲詞句的敏感,增強對文章優(yōu)劣的辨析能力。

2、培養(yǎng)認真修改作文的習慣

修改自己的作文,不僅要掌握方法,形成能力,而且要養(yǎng)成習慣。在講評時,既表揚和鼓勵改得好的同學,又表揚和鼓勵改得認真的同學,使學生對“寫”和“改”給予同樣的重視?!案摹钡牧晳T的培養(yǎng)應(yīng)當貫穿在整個語文教學之中,只有在平常的教學活動中注意學生回答問題時句子重復(fù)、破碎、不連貫,思路不清楚,教師及時加以糾正,讓學生不斷克服不好的語言習慣,他們書面語言的毛病才會越來越少,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和靈感,使之成為“要他寫,變成他要寫”,這樣,他們的作文水平能力就會得到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 孫建香;小學作文教學中“模擬情境”創(chuàng)設(shè)的策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四年級上冊觀察日記范文第5篇

一、精心擷選科學小品文

科學小品文作為課程資源,無論是進入科學教材,還是進入語文課程,都必須精心選擇,以合適的方式呈現(xiàn)。

1.拓展想象的科學詩

科學詩是以科學知識和為人熟知的科學現(xiàn)象為題材,用擬人化手法和兒童化語言,將科學與文學完美地融合,去傳播科學知識,去表現(xiàn)科學精神,去啟迪科學思維的詩[1]。科學詩由于形象生動、淺顯易懂而受到《科學》教材編者的青睞,蘇教版小學《科學》教材(以下簡稱《科學》教材)的部分單元以充滿稚氣的科學詩為導言,童趣橫生,富于想象力。如三年級下冊《科學》第一單元“土壤與生命”首頁節(jié)選如下[2]:

土壤是一位偉大的母親,

她的孩子有的很小、很小,

有的卻很大、很大;

從小花小草到千年古樹,

從蚯蚓到冬眠青蛙,

從……到……

世界上億萬生命,

在她溫暖的懷抱里長大!

2.趣味性強的科學故事

科學活動是人類最主要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不只是在物質(zhì)上,而且是在精神上[3]。歷史上每一位科學家背后都有感人至深的情節(jié),《科學》教材將科學家勇于獻身、勤于探索的事跡以小故事形式呈現(xiàn),潛移默化地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熱情,接受科學方法的熏陶。小故事貼近兒童的語言特點,趣味性強,寓科學知識、科學精神于文學之中,既便于學生品味故事形態(tài)的文學,又接受科學的啟迪和感召。如《科學》教材三年級(上)以故事結(jié)合圖片形式講述了琴納和牛痘、居里夫人和鐳、李時珍和《本草綱目》的故事,引導學生將所進行的活動與“曹沖稱象”進行比較;《科學》教材四(下)再現(xiàn)了牛頓躺在花園里沉思蘋果為什么會落地、珍妮在非洲從事野黑猩猩的研究、科學家伽利略研究擺的故事。

3.嵌入句中的成語、詩詞和歇后語

我國不同歷史時期誕生了許多造詣極高的文學作品,如詩詞、成語、歇后語,它們有的源于對大自然的描繪,有的則是對大自然物質(zhì)或運動內(nèi)在規(guī)律的沉思?!犊茖W》教材擷選了許多文學作品供學生鑒賞與思考,如讓學生思考“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以加深對物體運動的理解;讓學生品味與理解的詩句“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透過古人惜時詩“一寸光陰一寸金”來理解古人如何用光陰來計時;通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晝夜交替”引出人類最早使用的時間單位――天;借助“細嚼慢咽”、“飯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說明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人體健康的益處。

4.融入文本的比喻或擬人句

兒童是課程的要素之一,《科學》教材以生動淺顯、充滿童稚的語言,以比喻或擬人形式,讓兒童貼近自然與生活。如教材讓學生理解“請珍惜每一滴水,如不珍惜水,最后一滴水將是人類的眼淚”這句話,編者將水比喻成眼淚,讓學生懂得水的重要性與珍惜水的意義。教材以兒童的口氣詢問兒童是否很喜歡提諸如“為什么我走月亮也走”、“金魚睡不睡覺”等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通過比喻與擬人的手法,詢問學生“為什么說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5.充滿稚氣的學生日記

科學源于觀察,日記是文學的一種體裁,通過日記形式記錄學生的所思所想所感,讓學生感受到科學研究并不神秘,通過寫觀察日記,既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又在無形之中將科學與語文課程相融合。

二、合理配置科學小品文

1.厘清科學小品文的課程價值

九年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現(xiàn)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薄伴喿x科技作品,注意領(lǐng)會作品中所體現(xiàn)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盵4]不同版本的中小學語文教材以或單元或?qū)n}或單篇形式遴選系列科學小品文,如人教版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編者將《呼風喚雨的世紀》、《電腦住宅》、《飛向藍天的恐龍》、《飛船上的特殊乘客》四篇課文歸入“科技成就”專題之下,這些科學小品文極大地促進了科學與文學的融合。

縱觀不同版本的小學學段至高中學段的語文教材,科學小品文的擷選從側(cè)重激發(fā)學生對科學、自然的興趣向側(cè)重科學精神、科學道德的熏陶轉(zhuǎn)變,從通過科學小品文進行識字教學到通過科學小品文學習相關(guān)科學知識轉(zhuǎn)變,科學小品文的科學性、思想性越來越強,由小學初期的分散設(shè)置到初高中的集中專題呈現(xiàn)。通過系統(tǒng)化的科學小品文教學,學生不僅學習了字、詞、句、篇,也接受了科學素養(yǎng)的熏陶。

2.合理組織科學小品文單元

整個基礎(chǔ)教育階段,科學小品文數(shù)量畢竟有限,為了充分發(fā)揮科學小品文的融合功能,語文教材需要圍繞科學小品文,合理配置寫作訓練、資料袋等欄目?;浗贪嫫胀ǜ咧姓Z文教科書在編選科普類作品閱讀篇目時,安排了與科普類作品閱讀密切相關(guān)的寫作訓練,即科幻小說和自然科學小論文的寫作。另外,教材還可通過課文后的“資料袋”形式為科普類課文提供更為詳細的資料,如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在部分課文之后增加了“資料袋”欄目,“袋”中裝著與課文相關(guān)的資料,如小學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的《觀潮》一課的“資料袋”詳細介紹了錢塘江秋潮形成的原因;《雅魯藏布大峽谷》一課的“資料袋”介紹了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發(fā)現(xiàn)以及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和秘魯科爾卡大峽谷的情況;《蟋蟀的住宅》一課的“資料袋”介紹法布爾和他的《昆蟲記》;《飛向藍天的恐龍》一課的資料袋則詳細介紹了遼西地區(qū)化石寶庫。

3.注意不同學段的科學小品文數(shù)量與學科分布的均衡

語文教材的科學小品文需要考慮科學小品文學科分布平衡,不同學段科學小品文數(shù)量分布均衡,力求讓不同學段所有學生都能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接受科學小品文的熏陶。各學段的科學小品文應(yīng)能基本涵蓋不同的科學領(lǐng)域,能滲透科學素養(yǎng)的各個層面,體現(xiàn)科學知識與科學素養(yǎng)要求的漸進性。筆者以蘇教版小學至高中的語文教材為例,對其科學小品文的數(shù)量分布進行分析(表1、表2所示)。

小學學段的科學小品文能涵蓋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天文、建筑、信息等學科,能關(guān)注科學信念、科學道德、科學精神、科學方法、STS等范疇。但是,由表1可知,小學學段各年級科學小品文數(shù)量分布略嫌不均,如六(上)的科學小品文過少。

初高中學段的科學小品文較小學學段的科學小品文的知識性更強,揭示的科學信念、科學精神更為深刻,學科領(lǐng)域涵蓋范圍也較廣,對高科技關(guān)注度有所增加,能體現(xiàn)科學素養(yǎng)目標要求的漸進性,學科分布較均衡,但各年級科學小品文分布不均現(xiàn)象較嚴重,語文教材七(下)的科學小品文過多,語文教材九(上)、九(下)的科學小品文數(shù)量過少。

三、大力開發(fā)科學小品文課程資源

教材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媒介[5],也是教師開展教學的一種范例??茖W與語文課程的整合需要豐富的科學小品文素材,但是目前科學教材與語文教材中的科學小品文數(shù)量有限,分布不均,且分屬不同的學科,因此,科學小品文的開發(fā)迫在眉睫。

1.對各版本的語文教材或科學教材進行整理

國內(nèi)外各版本的小學學段到初高中學段的語文或科學教材有許多科學小品文,如蘇教版小學學段的語文教材約有125篇科學小品文,人教版小學學段的語文教材約有近百篇科學小品文。教師可將各版本語文或科學教材的科學小品文進行整合、排列,將其作為課程資源庫向?qū)W生與教師開放,作為語文或科學課堂教學的備用資源,也可以將它們作為課外資源以供學生閱讀。

2.整理以非科學小品文形式進入語文教材的課文或材料

語文教材中某些課文不是以小品文的形式進入教材,其目的不是為了促進科學與文學的融合,但其中許多潛在素材可以為科學與文學的融合服務(wù)。如課文《聽潮》涉及水的動能、勢能知識;《大自然的語言》中“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緯度的內(nèi)陸,冬天暖和,春天反而寒冷。沿海地區(qū)的春天來臨要比內(nèi)陸遲若干天”涉及比熱容知識;《觀滄?!飞婕斑\動的相對性知識;《落日的幻覺》涉及光的折射知識;《中國石拱橋》涉及力的平衡知識。這些課文或材料既可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深入發(fā)掘其科學內(nèi)涵,也可作為科學課程學習的良好素材。

3.深入發(fā)掘既有課程資源的科學與文學意韻

科學小品文寓科學理論的嚴謹于文學表述的情趣之中,將高深的科學理論化繁為簡,絲絲入扣,而不像一般文學作品講究語言的對仗與華麗。因此,教師需要運用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品味科學小品文的科學及文學內(nèi)涵,彰顯隱喻,將作者或編者內(nèi)隱其中的思想觀念、科學美、人性美內(nèi)化而融入學生的認知結(jié)構(gòu)、思想觀念、人生感悟之中,借助“情”“趣”交融的課堂教學,化科學之抽象為形象,變高深乏味為淺顯有趣。如,教師可對語文教材中的《頤和園》“慢慢地滑過”的“滑”進行科學解讀,也可運用物理學的“運動的相對性”原理闡釋魯迅的小說《社戲》中去趙莊看戲行船途中的一段描述:“兩岸起伏的連山仿佛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突出“我”看戲的急切心理。在教《觀滄海》“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時,詢問學生“日月之行”以什么為參照物,將曹操的英雄豪邁氣概與物理學的相對運動原理融為一體。教師也可對科學教材的科學詩《關(guān)心天氣》進行詩歌接力,告訴學生通過樹枝搖晃、湖面泛起波紋等自然現(xiàn)象判斷風的有無,向?qū)W生描繪風給人類帶來的詩情畫意,可就科學詩《生命之源――水》,與學生一起謳歌與贊美水給自然留下的杰作,讓學生按照已有的科學詩格式進行補充續(xù)寫,可分別從文學與科學的視角解讀為什么“如不珍惜水,最后一滴水將是人類的眼淚”?

4.鼓勵學生從科普著作中擷選素材或進行科學小品文創(chuàng)作

優(yōu)秀的科普著作蘊藏著豐富的科學小品文素材,如凡爾納的《八十天環(huán)游地球》、《海底兩萬里》、《神秘島》,法布爾的《昆蟲記》,現(xiàn)代的科學著作如《你不知道的宇宙大爆炸》、《黑客電腦時代的牛仔》、《黑猩猩在召喚》、《自私的基因》等,這些著作通俗易懂,教師可鼓勵學生從中擷選素材作為課程資源。另外,中小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教師可以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進行科學小品文創(chuàng)作,如模仿教材的科學詩歌進行寫作,就水、聲音或力進行科學小論文寫作,擇其文質(zhì)兼美者作為課程資源。

四、結(jié)語

科學與人文和而不同,文學與科學互澤互惠。喬伊斯的小說《芬尼根徹夜祭》的俚語“夸克”給科學家蓋爾?曼莫大靈感,科學又為凡爾納的小說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奇的世界??茖W與文學理應(yīng)相通互融?!耙晃粚崃W第二定律一無所知的人文學者,和一位對莎士比亞著作一無所知的科學家一樣糟糕。”斯諾的忠告言猶在耳,科學與文學的現(xiàn)實疏離仍需課程研究者通過更多的路徑予以彌合。

參考文獻

[1]譚旭東.21世紀的中國需要科學詩..

[2] 郝京華主編.科學(三年級下冊).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3] [美]喬治?薩頓.科學史和新人文主義.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

邹平县| 宜兴市| 奈曼旗| 肇东市| 包头市| 文安县| 温泉县| 梁山县| 台北县| 桑植县| 定兴县| 盐源县| 额尔古纳市| 阿克| 龙岩市| 弥勒县| 安龙县| 黔西县| 汾西县| 扬中市| 沙坪坝区| 柘城县| 舒兰市| 宜都市| 岚皋县| 和龙市| 广宁县| 高雄市| 商河县| 铅山县| 桂阳县| 玉林市| 宜兰市| 温州市| 五峰| 开化县| 思茅市| 炎陵县| 临夏县| 河津市| 岳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