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av毛片亚洲_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_一级片黄色视频播放_日韩免费86av网址_亚洲av理论在线电影网_一区二区国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99人人更爽_精品少妇人妻久久免费

首頁 > 文章中心 > 獨生子女教育問題

獨生子女教育問題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獨生子女教育問題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獨生子女教育問題

獨生子女教育問題范文第1篇

[關鍵詞]離異家庭 獨生子女 教育

[中圖分類號]C9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3)06-0016-01

每個時代,人們的觀念都會發(fā)生相應的轉變,新的社會環(huán)境和社會條件下,夫妻雙方更加追求婚姻的質量,當他們其中的任何一方對婚姻生活感到不滿意時,往往會選擇離婚,而離異后孩子往往交由其中一方撫養(yǎng)。這就使得我國的離婚率增加的同時,離異家庭獨生子女的數量也開始增加。怎樣做好離異家庭獨生子女教育,也開始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一、引導離異家庭獨生子女正確對待父母離異,這是教育的基礎

很多獨生子女都不理解父母離異,他們從小在父母的關愛中長大,是父母生活的重心,但是一旦父母發(fā)生離異,他們就面臨只能跟隨其中一方長大的選擇,這種選擇往往會讓他們感到恐懼,他們會產生父母不再愛他們了,所以才會離異的極端想法。一旦有了這種想法,他們就會變得不信任父母、不信任周圍的人,還會造成他們和父母之間的鴻溝。因此,讓獨生子女正確對待父母離異,是我們對其進行教育的基礎。要讓獨生子女正確理解婚姻和離婚,讓他們知道父母是以愛為基礎結婚的,他們是父母愛的結晶。但是婚姻中有很多東西是無法預料的,當夫妻間出現不可調和的矛盾時,選擇離婚對他們來說都是種解脫。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和孩子親子關系的終結,要讓獨生子女認識到即便父母離婚,他們也還是父母的孩子,父母還是會把愛給他們。只有讓他們正確認識父母離異的原因,并無條件地相信父母,才能夠為他們今后的健康成長打下基礎。

二、對離異家庭獨生子女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強化他們的心理素質

很多離異家庭的獨生子女在父母離異后,都會受到心理創(chuàng)傷,有的孩子會把創(chuàng)傷表現出來,有的孩子會把創(chuàng)傷埋在心底。當孩子們覺得自己受到傷害后,他們會漸漸關閉自己的心門,變得不愛與周圍的人交流,在家里不愿意和父母交流,在學校不愿意跟其他同學玩樂,除了行為上開始變得孤僻之外,他們的心理也會變得越來越脆弱,變得易怒、易暴躁。因此,必須做好離異家庭子女的心理教育。首先,對于有逆反心理的孩子,要進行美德教育,讓他們學會尊重父母,學會和同學友好相處,努力化解他們的敵對情緒,讓他們保持與人相處時平和的心態(tài)。其次,對于有自我封閉傾向的孩子,要多鼓勵他們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和班級活動,讓他們多和其他同學進行交流,讓他們學會與同學和老師建立正常的交際關系,打開自己的心門。再次,對于心理極其脆弱的學生,要對他們進行挫折教育,要讓他們正確對待生活中、學習中遇到的挫折,避免孩子心理受到重創(chuàng),產生輕生等念頭。要幫助他們釋放內心情緒,并給他們傳遞正能量,讓他們樹立克服挫折的信心。

三、對離異家庭的孩子進行關愛教育,讓他們在愛中成長,用愛的眼睛看待周遭事物

離異家庭的孩子往往會覺得父母的關愛少了,甚至會認為父母不再愛他們了,因此,對他們進行關愛教育也是教育的重要內容。首先,教師要多關心離異家庭的學生,多多給他們一些關注的目光,要經常有意無意地與他們進行交流,盡可能地了解他們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要學會做一個聆聽者,讓學生產生信賴感;要準確把握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發(fā)現他們有思想波動要及時干預,避免學生產生極端思想,犯下不可挽回的錯誤。要多關愛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細致入微的關愛,這種愛的傳遞能夠撫慰他們缺失的父愛或母愛,能夠讓他們對生活充滿信心。其次,家長要多關愛孩子,一些家長離異之后,撫養(yǎng)權歸誰就完全把教育責任扔給誰,這就會造成愛的缺失,會讓孩子產生父母不愛自己的想法。因此,不管孩子歸誰撫養(yǎng),父母雙方都要共同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共同承擔起愛育責任。讓孩子在愛中成長,用愛的眼睛看待周圍的事物,這對他們的健康成長是有益的。

四、對離異家庭的孩子進行行為糾正教育,讓他們健康成長

很多離異家庭的孩子,在家長離異期間由于受情緒、心理等影響,行為習慣也會發(fā)生改變,一些原本聽話的學生開始變得性格古怪,行為舉止也極為叛逆,一些孩子甚至開始抽煙喝酒,上課遲到、早退,或者無故逃課等。遇到這種現象,切不可放任之。要對學生進行行為糾正教育,讓他們正確認識父母離異,并改正自己的違紀行為。要對他們進行文明禮儀教育和課堂行為教育,讓他們用正確的態(tài)度對待父母離異,對待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健康成長,讓他們任何時候都不會以父母離異為借口放松對自己的要求。

五、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離異家庭獨生子女的增多,做好離異家庭獨生子女的教育重于泰山,要給予他們春風細雨般的關愛,及時糾正他們的錯誤行為,要強化他們的心理素質,讓他們能夠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獨生子女教育問題范文第2篇

關鍵詞:獨生子女;幼兒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3)-10-0148-01

所謂獨生子女:就是沒有兄弟姐妹的孩子。正是因為是家里的“獨苗”,所以父母代勞獨生子女的許多本應自理的工作,易于形成依賴性,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都差,也缺少勞動自覺性。父母和祖輩溺愛,使孩子變得自私,凡事先考慮自己的利益得失,從不知為別人著想。父母代勞獨生子女的許多本應自理的工作,易于形成依賴性,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都差,也缺少勞動自覺性。在家庭里沒有養(yǎng)成尊重長輩、遵守紀律的自覺性,而是任性驕橫,家庭成員關系顛倒,走向外部社會也不懂得尊重別人。沒有兄弟姐妹為伴,既不易養(yǎng)成與人協同合作精神,又缺少競爭性,所以容易形成孤僻、缺少熱情的個性。

獨生子女的素質如何,不僅直接關系到億萬家庭的幸福,更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因此,如何教育好獨生子女,已經成為每個甚至全社會共同關注和期待解決的問題。獨生子女的教育,既是社會的、學校的責任,也是每一個家庭的責任,只要家長能發(fā)揮孩子的優(yōu)勢,獨生子女的體格和心理都會得到很好的發(fā)揮。只有三者有機結合,形成教育網絡,才能更加有利于獨生子女的健康成長。

記得近日,一位家長跟我聊了一件事。一天,天氣炎熱,要吃午飯了,5歲的兒子卻說:“我不想吃飯,只想吃雪糕和棒棒冰!”媽媽說:“不行,飯都做好了,不能吃那個!”孩子仍堅持要吃,爸爸說:“那些東西吃多會傷害身體,也不衛(wèi)生,不能吃,再不好好吃飯我生氣了!”于是,孩子大哭,筷子摔了一地。媽媽厲聲呵斥,爸爸拉過孩子,揚起了巴掌。奶奶趕快勸說:“乖乖別哭!吃完飯奶奶帶你去!”爺爺說:“你倆跟孩子發(fā)什么火?不就是一個雪糕和棒棒冰嗎?才幾塊錢呀?走,爺爺帶你吃去!”說完摔門而去,父母的“教育”都無濟于事了。那么,如何改變這種局面呢?

從這個實例可以看出,無論是父母對孩子強制命令而造成的親子關系的對立,還是老人缺乏原則地對孩子的遷就,都犯了同一個毛病,都是“以孩子為中心”,家長被孩子所控制了;家長面對孩子的教育,或憤怒,或無奈,缺乏科學有效的辦法。

在一天下午的自由活動中,剛剛玩起了擺在窗臺上的電動小警車,她邊玩邊對我說:“老師,我是小汽車的駕駛員,我正開著它去抓壞蛋呢?!笨吹轿铱隙ǖ哪抗夂螅拥靡獾財[弄著小警車,忙得不亦樂乎。這時,另一個小朋友東東來了,玩具同樣深深地吸引著他,只見他剛伸出小手想拿玩具的時候,剛剛就一把推開他,大聲地排斥道:“這是我的,你不準拿。”東東氣急了,小手抓到了剛剛的臉上。剛剛用車打東東的手,兩人誰也不讓誰。我快步走到他倆跟前,說:“老師說過小朋友之間要友好相處的,你們都忘了嗎?”剛剛說:“他先動我的玩具!”東東說:“他不讓我玩!”他倆都大哭不止,并說要請各自的爸爸媽媽來幫忙。我哭笑不得。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獨生子女由于在家受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甚至外公外婆的寵愛,導致了其霸道的習慣。大量研究表明,有攻擊的孩子,其同伴關系一般較差,大多數同齡小朋友會對其拒絕態(tài)度,故而也不易受老師的歡迎,可想而知,孩子在這種消極、否定的環(huán)境中成長,久而久之,各方面的發(fā)展必然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我認為,在集體生活中,必須要幫助她克服并矯正這一壞習慣,讓他們明白幼兒園的玩具要大家一起分享。幫助他不排斥同伴,接納同伴,并且與同伴共同玩并且共享合作的愉快。

蘇霍姆林斯說過:每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教育自己,并檢驗自己的人格。陳鶴琴所說:做父母,做教師的責任,便是如何教導他們,使之成為健康活潑,有豐富知識,有政治覺悟和良好體現的現代中國兒童,現代中國人。

獨生子女教育問題范文第3篇

關鍵詞:幼兒園;獨生子女;家庭教育

一、獨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隨著時代與社會的發(fā)展,獨生子女越來越多,獨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基本狀況是好的,但是也存在著許多普遍性的問題:

1、過分注重智育,忽視自我能力的培養(yǎng)

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家長對自己的獨苗舍得智力投資,鋼琴、電腦陸續(xù)進入家庭。然而,家長們在幼兒的非智力教育上投入甚少,相對來說,輕視了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甚至忽視了這方面的培養(yǎng)。有的幼兒動手能力很弱,不會穿衣、系鞋帶,自我適應社會和受挫能力較差。

2、對子女期望過高

獨生子女背負著兩代人的期望,所有父母都想使自己的的子女成為有用的人,成為出類拔萃的佼佼者。明明幼兒藝術能力一般,卻買了電子琴,甚至鋼琴,還花高價請家庭教師輔導幼兒;明明是幼兒的錯誤,卻百般庇護,百般說好;明明幼兒智商一般,卻當成神童來要求等等,以達到所謂的"不要讓幼兒輸在起跑線上"的目的。

3、教育方法不得當

多數獨生子女不自覺地陷入了長輩的溺愛之中,自幼嬌生慣養(yǎng),家長對幼兒包辦過多,不讓幼兒做家務,不舍得讓幼兒吃苦。幼兒知道自己在家的中心地位,在抗拒家庭教育方面也就往往有恃無恐,一些家庭對其也就任其所為。父母把對子女的愛和教混淆起來,甚至用愛代替教。結果在幼兒身上出現了很多毛病,如過度浪費、挑食、不會感恩等等。過分的溺愛與保護導致幼兒的自理自立能力較弱,平時也比較自私霸道。

4、、忽略了家長身素質的提高

家長的言行對幼兒有極為重要的影響。在現實生活中,不少家長對幼兒要求很嚴,對自己卻放任自流,有時不知不覺地將自身的惡習、缺點傳授給了幼兒。家長對自身修養(yǎng)的提高和知識的積累不感興趣,無疑給幼兒的培養(yǎng)帶來消極影響。

二、原因分析

造成我國獨生子女家庭教育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家庭教育水平普遍不高

我國是個人口大國,由于經濟還不夠發(fā)達,教育重視程度和普及不夠,我國的家庭教育水平還不高,不少家長不愛學習或不善于學習,更是缺乏對家庭教育知識的學習和研究,不愿在子女教育方面動下功夫。祖輩們怎么教育我們,我們就怎么教育下一代。而且新世紀,知識更新和信息增長的速度越來越快,幼兒掌握的知識和信息量往往比家長掌握的更多,涉及面更寬。而許多家長還未認識到這一點,沒有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去提高終身學習的自覺性,不注重更新觀念,更新知識和技能,沿用舊知識、舊方法來教育幼兒,仍然一如既往地維護自己的家長威嚴和尊嚴。

2、家庭結構的不完整

目前中國正處于社會變革時期,單親家庭逐漸成為一種較普遍的社會現象。在幼兒園中,一些單親家庭的幼兒在學業(yè)、紀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要多一些。一般在單親家庭中成長的幼兒一方面本身得不到完整的父愛和母愛,另一方面單親父親或母親因忙于生計,常常忽視了對幼兒心理、生理的引導和學習、生活方面的關心、幫助,獨生子女們又缺少至親的兄弟姊妹傾吐心聲,往往在身心等諸多方面受到創(chuàng)傷。

3、生活方式的改變

社會的發(fā)展,市場經濟的確立,改變了傳統的生活方式,生活節(jié)奏明顯加快了。家庭成員往往是各忙各的;家長們?yōu)榱松?,忙于充電、賺錢和工作;幼兒們忙于學習和各種考試,家庭成員間感情交流越來越少,相互理解也更差。

4、迅猛發(fā)達的網絡的沖擊

通過網絡,幼兒們可以迅速了解社會的各類信息,他們開始對家長們"老生常談"的東西不感興趣;同時網絡能給幼兒們提供豐富的社會環(huán)境,并以幼兒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對他們進行適應社會的指導,這些是家長難以做到的。但幼兒的自我約束力和分辨力不足,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

三、完善獨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對策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家長應及時調整自己的家庭教育觀念,重新認識自己的教育對象,及時調整教育方法,使家庭教育適應幼兒的成長需求。

1、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

家長要掌握必備的文化知識和科學育兒知識,并能根據獨生子女的特點進行合理的教育;獨生子女的家長必須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并成為幼兒的楷模;要形成民主和睦的家庭氣氛,使幼兒從小就學會尊重、關心、團結、體諒他人;盡力促使其多方面良好個性的形成,為成人、成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2、偏重智育轉向教育幼兒成人

家長們在重視開發(fā)智力的同時,應有意識地對幼兒進行做人的教育。如:愛心教育、文明禮貌教育、勞動教育等等;要教會獨生子女們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學會合作、學會競爭,要將關注幼兒的分數轉到關注幼兒的全面發(fā)展上來。

3、要遵循家庭教育原則

家長對獨生子女的教育必須依據其身心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要注意德、智、體、勞、美的全面發(fā)展,尤其要處理好智力教育和非智力教育的關系,不要因為是獨生子女而寄予過高的期望,對幼兒的不良行為不能放縱,要使幼兒逐步樹立起是非觀念。另外,父母對子女教育的態(tài)度要取得一致,要注意教育的整體效應,在幼兒面前不出現意見分歧和沖突,同時,家長要尊重幼兒的意見,逐步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人格。

4、家園合作,加強對獨生子女社會化教育

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多數時間生活在成人之間,所以,多數獨生子女在許多方面的性格都不能很好地融合于社會之中。因此當幼兒長到一定年齡的時候,就必須給幼兒提供他們的社會生活。比如,可帶幼兒去串門,找其他小朋友玩耍;也可盡早將幼兒送進托兒所、幼兒園,讓幼兒去廣交小朋友,擴大其社會交往。家園合作,共建良好大環(huán)境,拓展幼兒的成長空間,加深幼兒對人與社會的理解,部分彌補生活環(huán)境過于單一的缺陷。

5、要培養(yǎng)獨生子女的獨立能力

家長應有意識地克服自己對幼兒的過度照顧和過度保護,凡是其能自己獨立或在指導下完成的事,讓幼兒自己來干,不要包辦代替。要給獨生子女創(chuàng)造鍛煉其獨立能力的機會,磨練幼兒們的意志力,培養(yǎng)克服困難的精神,并且還會促使幼兒多動腦筋,激發(fā)其刻苦學習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參考文獻:

[1]雷驥.試論我國城市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D].華中師范大學,2007.

[2]張佩娟.獨生子女價值觀的家庭教育研究[D].河南大學,2011.

[3]吳曉迪.城市學齡前獨生子女家庭教育的調查與分析[D].湖南大學,2010.

獨生子女教育問題范文第4篇

自從1980年推行計劃生育國策以來,中國的獨生子女問題就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關注。這些研究對推動我國獨生子女教育、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作用很大。但從研究現狀看,研究者對獨生子女持有較多否定性評價,而這些評價大多通過對比歷史、對比國外作出的。獨生子女具有特異性這一先設前提,是否足夠牢固?在受教育時期,獨生子女中學生的現實狀況究竟怎樣?教育者應該抱有怎樣更為合適的學術態(tài)度?本文以上海市松江區(qū)獨生子女中學生為調查樣本,展開探討,請行家指教。

一、研究狀況

美國心理學家Gastnley Hall認為,“獨生子女本身就是一種病態(tài)”。日本心理學家波多也勤子曾說:“獨生子女的共同特點是非常任性,意志薄弱,遇有不如意便發(fā)脾氣,缺少社會性,與人難以相處?!?985年,美國《新聞周刊》登載題為《一大群小皇帝》的文章,給獨生子女貼上了“小皇帝”標簽。

在國內,1986年,報告文學《中國的“小皇帝”》說,獨生子女是“那些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及父母用全部精力供養(yǎng)起來的、幾乎無一例外地患了‘四二一’綜合癥的孩子們?!?007年4月,《中國青年報》說:隨著“421型”家庭的增加,調查發(fā)現35%的家庭要贍養(yǎng)4位老人,而同時49.8%的青年人認為最大的困難是忙于工作無法照顧老人。但細心推究發(fā)現,若其數據為真,35%家庭的爺爺奶奶人數已占中國總人口的21%。而根據當時調查,中國社會60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11%左右。這兩個報道顯然存在較大的統計誤差。

時至今日,當年的這些悲觀預測情況如何呢?

2013年,華爾街日報報道說:“據澳大利亞幾所大學的四位研究人員聯合進行的研究顯示,中國的獨生子女往往更悲觀、更自我中心、更不喜歡冒險。這些特點可能會影響中國的勞動力市場,并對經濟產生影響?!?013年1月10日,英國《獨立報》網站報道說:“科學家說,推行獨生子女政策后出生的孩子與之前的孩子相比,在長大成人后變得較自私、不太容易信賴他人、更膽怯、競爭力較差、更為悲觀而且不夠勤奮?!?/p>

2010年,中國學者姜健等人稱,“有關獨生子女的研究文獻中,較為認可的是獨生子女在智力發(fā)育、人際關系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優(yōu)勢,而中心化、依賴性、責任感等方面處于劣勢?!?012年,由中國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學會和國家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組成的“中國獨生子女問題研究”課題組報告說,盡管擁有更多的社會資源和教育資源,在家庭中受到更多關注,但是,“獨生子女的獨立生活能力與自主解決問題能力相對較弱”,“體質健康水平相對較弱,情緒狀態(tài)呈現兩極性”。

中國的獨生子女研究始終吸引著國內外學者的高度關注,因為這一問題不僅關系到中國年輕一代的心理變遷,也會影響到中國的政治環(huán)境和經濟發(fā)展,與中華民族未來息息相關。中國的獨生子女問題研究承襲國外研究的色彩非常濃重,在個別問題上甚至有如影隨形之感,相關研究結論也頗多抵觸之處。

筆者以為,隨著一代獨生子女長大成人,中國社會結構已經發(fā)生不可逆轉的變化,獨生子女身上的特異性已經成為我們社會的特異性。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差異與經濟差異、地區(qū)差異和人群差異有關,也會因相互模仿而大致趨同。同時,對獨生子女的評價也會隨著社會思想的變化而變化。

二、歷史陰影

獨生子女成為問題,不自今日始。中國古人對獨子滿懷憐憫,并關注他們贍養(yǎng)雙親的責任。《史記·魏公子列傳》載:信陵君竊符救趙、椎殺朱亥后下令:“父子俱在軍中,父歸;兄弟俱在軍中,兄歸;獨子無兄弟,歸養(yǎng)?!边@是中國文獻首次提到“獨子”一詞。此后,“獨子”經常出現在兩類文獻中:一是贍養(yǎng)雙親和為父母守喪。這類文獻最集中在清代,尤以《大清會典》和“皇帝寶訓”中出現最多?!洞笄鍟洹肪砭攀咻d:旗丁在任,獨子準隨至任所親養(yǎng);卷一百六載:武官除非戰(zhàn)事,其他無論是否獨子,準去丁憂。二是憂慮獨子成長艱難。這類文獻以祭文最多見。晉李密《陳情表》中說獨子之境況為:“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歐陽修的《瀧岡阡表》則以“有待”相許,要求顯親揚名,反映了獨子振興家庭的沉重壓力。正是因為獨子生養(yǎng)不易,《大清會典·卷一》載:內府屬下孀婦獨子,給予一兩錢糧養(yǎng)贍。在中國古代四大民間故事《白蛇傳》、《孟姜女》、《牛郎織女》、《梁山伯和祝英臺》中,有三個故事都講述獨子的遭遇,而且都和死亡、悲劇相關聯。

在男性血緣宗法制社會中,人們普遍輕視女孩,獨女被看作“絕戶”?!都t樓夢》中林黛玉的情況,可以略現端倪。第二回載:“今欽點出為巡鹽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原來這林如海之祖,曾襲過列侯,今到如海,業(yè)經五世?!贝藭r黛玉五歲,林如海死時黛玉十三歲。巡鹽御史在清代是出名肥缺,做了整整八年,肯定家產萬貫。但四十五回,黛玉卻說,“我是一無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紙,皆是和他們家姑娘一樣,那起小人豈有不多嫌的?!绷秩绾5募耶a哪里去了?《大清律輯注》卷四載:“戶絕財產,果無同宗應繼者,所有親女承分,無女者入官?!笨梢?,林的家產被同宗給分了,其獨女竟然落到乞食寄養(yǎng)的地步。林黛玉的敏感、多疑個性的形成不是沒有道理的。

因此,古人對獨子的態(tài)度,基本是他人悲憫獨子,而獨子憂慮身世。獨子生存的沉重感來自社會有形與無形的累加。伴隨獨子終身的,是沉重的血脈延續(xù)的使命感、家族振興的責任感和形單影只的孤獨感。他們的思想、心態(tài)很難有正常健康的發(fā)展。

文化在傳承中發(fā)展,但文化也會隨時代變化發(fā)生巨大轉型。陳恩認為,“獨生子女政策的社會起源是現代社會發(fā)展的理性和科學”,以及“中國特殊的政治體制”。研究界早期普遍的憂慮情緒就受到歷史陰影的巨大籠罩,而很少來自現實的客觀調查和理性思考。思維的歷史慣性如果不加以迅速梳理,其結果只會加重代與代之間的隔閡,對獨生子女成長產生惡性影響。事實上,受全球高速發(fā)展的福蔭,少子化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普遍現象,獨生子女身上表現出的重視教育、貪圖享受的習性也是現代人的普遍習性,并不為獨生子女所獨有。

中學階段的獨生子女正處于人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正視他們身上的優(yōu)勢和劣勢,調整好教育教學最佳姿態(tài),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在城鎮(zhèn)化背景下,那些五方雜湊之地的獨生子女情況尤為復雜,需要教育工作者認真調查研究。

三、松江樣本

筆者以松江區(qū)部分初中學生為調查對象是因為:松江作為上海近郊,吸引了大批外來人口,囊括了城市和鄉(xiāng)村不同人群;松江的經濟、文化、資源、信息介于都市向城鎮(zhèn)的過渡特色,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教養(yǎng)狀態(tài)更為復雜。因此,本文的調查結果,既有中學獨生子女教育的普遍參考價值,也能給城鎮(zhèn)化背景下匆忙入城的獨生子女教育提供一點啟發(fā)。

本次調查,共發(fā)放1500份調查表,收回有效票1476張。獨生子女1157人,占調查對象的78.4%;非獨生子女(基本為兩孩)為319人,占總人數的21.6%。根據松江人口網數公布的數據,“2012年末松江區(qū)戶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比例為0.38/1。松江地區(qū)常住人口的獨生子女率明顯低于上海市區(qū),這與松江地區(qū)人口構成以外來戶為主有關。

(一)經濟影響

父母為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家庭占21.4%。由于受教育程度高,經濟偏好,其生育多孩的愿望較低。松江大學城的創(chuàng)建,不僅連帶發(fā)展了松江新城,吸引了更多高素質人才的入住,對松江人口素質也產生良好帶動效應。這部分學生因為家庭條件優(yōu)越,教養(yǎng)科學,明顯智力較高,舉止文明。父母學歷為初中以下的家庭占55.5%,其中相當一部分來自各地農村,其生育多孩的愿望明顯強烈。但由于家庭收入不高,加上超生罰款等因素影響,教養(yǎng)成本不堪重負,非獨生子女的教養(yǎng)資源明顯受到限制。高中學歷家庭占23.2%。這類家庭在當地生活條件相對優(yōu)裕。與本科學歷家庭一樣,他們生育多孩的愿望都不強烈。經濟好的家庭,生育一個小孩;經濟稍次的家庭,生育一個以上小孩。教育程度和家庭經濟,與生育多孩的愿望成反向運動。這與國際流行趨勢基本吻合。

受家庭經濟影響,在社會資源的占有上,獨生子女在各項指標上都具有更大優(yōu)勢??梢姡毶优粌H在家庭教養(yǎng)上得到更多關注,同時也占有更多的社會資源。這種起步差異,勢必影響他們的發(fā)展。

(二)內心狀態(tài)

獨生子女在家受到更多照料,其父母更愿意為其做早飯,而非獨生子女自己做早飯的比例更高。早飯吃快餐的獨生子女比例遠遠超過非獨生子女。比較而言,獨生子女的營養(yǎng)狀況要比非獨生子女高一些。而選擇不吃早餐的學生比例都比較高,這個現象值得關注。

獨生子女得到家長更多關愛,但并不意味他們與家人關系更為親密。一方面,在情緒波動時,獨生子女更愿意選擇家人與老師為傾訴對象,但另一方面,可能因為缺少兄弟姐妹做玩伴,在家里更喜歡沉默的獨生子女比非獨生子女高出10.3%。獨生子女與好朋友共享內心的意愿也非常低。獨生子女既依賴長輩,也不夠合群。

(三)交往狀態(tài)

獨生子女的交友意愿不強,其得分率比非獨生子女少了20多個百分點。在打發(fā)無聊時光時,他們更愿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與現代社會對數字信息的依賴更深一樣,在受到電視、網絡的影響方面,兩組比例非常接近。

獨生子女對自己沒有玩伴的孤獨感并不很強烈。他們覺得只有我一個更自由。反而是非獨生子女覺得沒有兄弟姐妹會更孤單,這多少跟他們仍然在體驗這份情感有關。覺得沒有兄弟姐妹無所謂的比例非常接近,都超過三成。因此,根據這欄數據,雖然不能說明獨生子女更冷漠,但至少有更強烈的自我中心。

(四)獨立意識

在糾紛面前,獨生子女忍讓的意愿更低,發(fā)生沖突的可能更高,其尋求保護的意愿也更強烈。而遇到難題,獨生子女中選擇獨立繼續(xù)的人數比非獨生子女高出8.8%,而找同學幫忙的意愿則低了10.8%。在教養(yǎng)過程中,獨生子女是家庭核心的觀念已經刻錄,這勢必影響其家庭之外的社會意識。獨生子女既偏好權威,也更為刻苦。

(五)勤奮自信

在課外時間,獨生子女更愿意選擇看書,這比非獨生子女高出13.2%。他們對未來的信心度也高出10個百分點。這一勤奮狀況,與教養(yǎng)有關:獨生子女父母的期望值更高,希望其出類拔萃的心理更為迫切。在充足甚至過度的暗示之后,獨生子女很容易養(yǎng)成依賴權威的心理,并因對未來產生期待而更為勤奮。

四、教育對策

1. 重視勞動教育。家庭是獨生子女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基地。家長對一孩更加重視,期望值更高,導致獨生子女的自我期望隨之提高,學習主動性較為突出。獨生子女在社會交往與勞動實踐等方面顯得不夠情愿。然而,社會富裕,自動化程度提高,現代社會的懶散風氣影響了每一個人。一孩家庭對子女照顧無微不至的做法,又部分帶動了多孩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變化。中學生懶惰現象非常普遍,并不只局限于獨生子女學生。學校應該普遍開設勞動課程,真正讓學生參與到勞動中來。同時,要努力發(fā)動家長,教育他們樹立正確的教養(yǎng)理念,不要過度照料。

2. 加強體育鍛煉。在課外時間,中學生樂于室外活動的只有三成。這固然和社區(qū)體育設施不足有關,但也和教養(yǎng)理念有關。受社會環(huán)境影響,家長更傾向于期望孩子成為腦力勞動者而不是體力勞動者,無異于暗示了對體力勞動的輕視態(tài)度。教師要引導家長重視孩子的身體素質,教育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積極鍛煉身體。在對未來社會分工的描述上,教師要有更為開放的視野和更為先進的理念。

3. 保持持續(xù)關注。中國獨生子女中學生的教育問題是世界唯一的,其基數龐大,轉變突然,所以沒有多少成例可供參照。教育者要有事關民族未來的責任感,腳踏實地,在認真調查的基礎上展開研究,做到不盲目崇外,不照搬歷史,不空講理論。我們周圍的世界在飛速變化,一批又一批學生的思想變化更快。只有不斷調查,反復思索,才能跟上時代,真正把握學生動態(tài),有的放矢地教育好、引導好這每個家庭的唯一一個孩子。

由上文可見,關于獨生子女問題的國內外研究,可能都有一個誤區(qū),即獨生子女是一個特異的群體,但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差異并不那么醒目。自從中國普遍實施計劃生育政策,獨生子女家庭成為社會主流,獨生子女也會成為社會主體。當占多數的獨生子女出現在社會視野,他們原本獨特的教養(yǎng)方式、獨特的生活習性也會逐漸影響到非獨生子女家庭,導致兩類家庭和兩類孩子在諸多方面互相模仿,并大致趨同。學界對獨生子女的調查結果往往各不相同,其差異更多表現為地區(qū)差異和人群差異。社會結構與生活方式的改變,必然引起社會思想的變化,對獨生子女特異性的評價本身同樣需要反思。但筆者仍然認為,事關民族未來,對獨生子女人群保持關注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1]紀昀.四庫全書[M].臺灣: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1983).

[2]于蘭,高文.獨生子女大學生心理特點與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2).

[3]夏勇軍,陳華強.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獨生與非獨生子女應征青年心理健康狀況的對比分析[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7(1).

[4]梁先鋒.趙桂霞.江門市新會區(qū)高中生獨生子女心理健康狀況的抽樣調查[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2005(5).

獨生子女教育問題范文第5篇

一、獨生子女的教育問題

1.過于重視孩子的智育

當今社會雖然一直在呼吁社會關注孩子能力的發(fā)展,但更多的家長仍然對分數“情有獨鐘”,覺得孩子只要分數高了就是聰明,分數也成了評價孩子是否成材的唯一標準。家長之間也拿分數來比較,甚至把一個家庭的喜怒哀樂都聯系于孩子成績的好壞。所以,為了促使孩子提高成績,家長們甚至采取了過激的金錢和物質的獎懲措施,考的好就給孩子買這買那,什么都答應孩子;要是考的不好,就剝奪孩子一切吃和玩的權利,逼著孩子看書,學習。這種不注重孩子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的形成,只關心孩子學習的家教方式,既不符合人的自身發(fā)展的需求,也不符合社會對現代人才的需求?,F代獨生子女的家長們還錯誤地認為只要不惜一切去投資,就會有收獲,因此他們不惜財力去盲目地給孩子“塞知識”。在孩子很小時,家長們就迫不及待地花錢投資幫孩子選擇了書法、繪畫、音樂、英語等興趣班,哪怕孩子一點也不感興趣,那也不要緊。他們還不辭勞苦地迎往接送。然而結果卻適得其反,他們從小就受到心靈和身體的摧殘,不少孩子厭學,逆反心理重,小小的年紀就被磨損了靈性,失去了童趣。

2.嬌寵溺愛,忽視了孩子的能力

在獨生子女的家庭中,凸顯了孩子為王的普遍現象。家長們視孩子為掌上明珠,包辦了一切的家務,孩子在家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舒適生活。因此,孩子的自理能力就越來越差,對于父母也有了更多的依賴。父母更是樂此不疲,真是有“含在嘴里怕化了”的感覺!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形:早上來上學都是爸媽給背的書包,到校門口才給孩子,放學走出校門,書包又是爸媽媽搶著背了。去年班中有個蔣同學,平時在班級里表現很好,很勤勞,每次大掃除,他都會搶著掃地、拖地、擦窗,干起活來是有模有樣。有天放學無意間接觸到他奶奶,閑聊了幾句,得知這個孩子在家是從來不做家務的。爸媽從來不讓做家務的。這實際是剝奪了孩子在生活中學習生活、在逆境中鍛煉意志的機會,使孩子越養(yǎng)越嬌,弱不禁風,不利于培養(yǎng)孩子克服困難的性格和處理事情的能力。

二、獨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對策

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家長的教育方式,文化修養(yǎng),行為習慣,都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心理的變化、社會的發(fā)展,家長應該及時的更新自己的家庭教育觀念,調整教育方法,使孩子在正確、健康的教育環(huán)境中成長。

1.提高家長個人素質,更新教育觀念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和終身教師,其作用至關重要。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家長素質的高低也直接影響著一個孩子的成長。家長要教育孩子必須從完善自身做起,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yǎng),多看修身養(yǎng)性的書籍,端其行正其身。其次,家長要更新教育觀念。家長不能總覺得孩子還小,什么事情都不放心孩子自己去做。其實在人的成長歷程中,獨立經歷和面對一些風雨和挫折,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如果家長們永遠讓孩子躲藏在家長的羽翼下,孩子就不可能象雄鷹一樣搏擊藍天。偶然在報紙上看到這么一則報道,題目寫著“神童是這樣煉成的”,文中寫的正是今年遼寧省的高考年齡最小的考生,12歲的楊航,以606分的優(yōu)異成績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細看這個孩子有今天的成績,和她母親李娟有著很大的關系。這位母親十分重視孩子的獨立自理能力,從小消除他的依賴性。在楊航三歲的時侯,李娟就要求他自己擦屁股。第一次擦時,自然擦得不干凈,婆婆看著不忍心,要去給孩子擦,但是被李娟制止了,“媽你要是給他擦了,孩子就永遠也擦不干凈了,讓他自己去擦,孩子的自立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庇谑呛⒆釉趲状尾林缶筒粮蓛袅恕滋熘?,楊航已經可以把自己的小屁股擦得很干凈了。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李娟這樣的教育案例比比皆是。是啊,家長要舍得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面對事情。家長要清楚地認識到,培養(yǎng)孩子的自立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2.偏重智育轉向德育

元谋县| 望奎县| 民勤县| 阳山县| 长顺县| 额尔古纳市| 焉耆| 本溪市| 响水县| 仁寿县| 遂川县| 漾濞| 定兴县| 武定县| 台东市| 浠水县| 黎城县| 舞阳县| 讷河市| 永泰县| 洛南县| 米易县| 松江区| 深圳市| 体育| 沛县| 鄂伦春自治旗| 唐山市| 洛阳市| 游戏| 论坛| 东光县| 麻城市| 津市市| 孟津县| 图们市| 和田县| 绥芬河市| 铁岭市| 都昌县| 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