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家庭教育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再來看一個數據。據青少年犯罪研究會統(tǒng)計,當前青少年犯罪率占到全國刑事犯罪案例的70%以上,而18歲以下的又占到青少年犯罪案例總數的80%,13歲以下的青少年犯罪明顯增加,最小的只有8歲。青少年犯罪年齡趨向低齡化,犯罪性質暴力化,犯罪手法成人化和智能化?,F如今,青少年犯罪的高發(fā)態(tài)勢,已經被認為是和環(huán)境污染、并列的世界三大公害之一。這個問題非常值得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思考。
問題到底出在哪里?2010年底,我們對全國8000多名高中生和幾百名中學老師做過一個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從小學一直到高中階段有很多需求。其中,高中階段的學生需求有:面對生活困難的方法,擁有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如何從錯誤中覺醒,如何發(fā)展多方面的興趣,如何學會自我反思,如何面對逆境等等。由此可見,學生成長的煩惱各種各樣,并不僅僅局限在學習上。
此外,我們在全國選了5所學校對1000多名學生做了連續(xù)3年跟蹤調查。調查發(fā)現,學生和家長的溝通環(huán)節(jié)中,有幾個問題十分突出:家長對學生期望值很高,但溝通很少;家長最關心的是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家長較難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
家庭教育責任重大
一個孩子的成長來自三方面,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在學生從小學到高中的階段,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構成了重要部分。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執(zhí)行九十年代兒童出生、保護和發(fā)展世界宣言行動計劃》指出:“家庭對于培養(yǎng)和保護從嬰兒到青春期的兒童負有主要責任。最先向兒童介紹社會的文化、價值觀和準則的始于家庭?!奔彝ナ呛⒆拥牡谝徽n堂,而且是孩子永遠的課堂。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會面臨著學習成績、心理健康、社會認知、行為規(guī)范、與人交往、自我概念、情緒管理等多方面的問題。倘若家庭教育有所缺失,后果往往不可估量。因此,家庭教育對于孩子健康成長來說,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俗話說,“養(yǎng)不教,父之過”。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有多重要?中央教科所曾在京、津、冀地區(qū)做過有關《影響兒童個性發(fā)展的主要因素》的調查。該調查分析了影響兒童個性發(fā)展的主要因素,其中家長的教育觀和行為對孩子影響非常大,達到91.4%。(見表1)
現代家庭教育到底出了什么問題?我認為突出的有以下幾點:①包辦一切;②成績至上;③放任不管;④金錢替代。
既然家長的教育觀和行為對孩子的影響如此深遠,那么我們的家庭教育到底要教什么?哪些方法能夠有效改善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我想就此談三個問題:如何做親子溝通;如何立規(guī)矩;如何配合學校教育。
怎么做親子溝通
首先,我們要明確,親子溝通的目的不是為了評價,也不是為了合作共事;親子溝通僅僅是為了增進理解,構建正常的親子關系,進而實施良好的家庭教育。所以溝通能力通常就體現了家長的教育能力。
為什么要做親子溝通呢?第一,親子溝通最重要的,是為父母教育孩子提供基礎。第二,親子溝通有助于了解和理解孩子。第三,溝通是父子信任和親密關系建立的基礎。第四,溝通不僅是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還是其記憶、觀察、概括、與人交往等能力的鍛煉。概括來說,親子溝通是非正規(guī)、非固定、非功利的,它不拘泥于任一形式,只是為了表達愛和理解,并取得孩子的信任。
1930年,美國心理學家亨利·哈羅等人曾做過一個關于“依戀”的猴子實驗。
在實驗中,哈羅及其助手設計了兩只不同的母猴,其中一只是鐵絲母猴,它的身體由鐵絲網編成,體內裝了一只燈泡提供熱量,胸前裝了一只奶瓶,可以給幼猴哺乳。另一只是布母猴,其身體由木頭做成,外面用海綿和毛織物把包裹起來,胸前同樣安裝一個可喂奶的奶瓶,體內也安裝了一個提供溫暖的燈泡,可為幼猴提供溫暖的環(huán)境。兩只母猴除了在被哈羅稱為“接觸安慰”的能力方面有差異外,其他方面完全一樣。
然后,研究者把兩只母猴分別放在單獨的房間,這些房間與幼猴的籠子相通。8只幼猴被隨機分成兩組,分別由布母猴和鐵絲母猴喂養(yǎng)。在經過最初幾天的調適后,無論哪只母猴提供奶,幼猴和布母猴相處的時間遠遠超過鐵絲母猴。甚至是那些由鐵絲母猴喂養(yǎng)的幼猴,只在吃奶的時間才迫不得已離開布母猴,吃完后便迅速返回到布母猴這里。
由上可見,雖然鐵絲母猴與布母猴一樣都能夠喂養(yǎng),但卻無法提供讓幼猴感到安全和溫暖,因此幼猴無法與其產生依戀和信任。所以,孩子與父母親之間親熱與溝通是非常重要的。這種在幼小時期受到的情感影響會伴隨孩子終身。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表明,人最低層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層面的需求,最高的是心理層面的需求。人類有一個最根本的愿望和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獲得愛和被愛,關注與被關注,認同與被認同,自我價值感,尊重及安全感。兒童只有在0-12歲期間受到了父母的關注、重視和愛,在學校得到作為人的尊重,這時愛和價值觀才會牢牢建構在他的生命中。因此,家長要讓他知道,父母愛自己,只是因為自己是父母的孩子,不是因為成績、特長和榮譽。
親子溝通方法與技巧
1.愛的無私與有度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含而不露的,是表現在每個眼神、每個動作、每個姿態(tài),是在點點滴滴的動作言語行為中表達的。而且父母的愛有一個度,需要在嚴格要求中來體現。
2.時間保證:“繁忙父母”與“問題兒童”
現在社會上經常出現一些“繁忙父母”。有的家長因為工作忙等原因,就把孩子寄養(yǎng)在親戚家、老師家。實際上當他這樣做的時候,并沒有盡到做父母的責任??茖W地說,父母每天必須保證一定的時間跟孩子進行交流,因為感情是通過交流才得以培養(yǎng)。如果家長忽視與孩子的情感交流,孩子容易造成親情淡漠、情商低下、情緒管理能力差等等,更嚴重的會缺乏對生活和對他人的熱愛甚至易走極端。
3.形成習慣
形成習慣需要家長既要有意識安排時間,也要隨時尋找交流機會。比如利用吃飯、睡覺甚至一家人出游的時間。只要一家人在一起,隨時都可以交流。
4.學會聆聽:有興趣不打斷
孩子講述某事的時候,往往是你了解孩子的重要時機。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學會聆聽。比如,當孩子談到班級里的小朋友、小事件時,家長要通過聆聽和提問,去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內容,了解孩子的人際關系,了解孩子對事物的看法,了解孩子的精神世界。
5.平等交流
把孩子當成平等的個體來交流,教會孩子分析問題,提出自己意見,提供行為指導,反饋交流的結果。
6.對話而不要訓話
和孩子對話,尤其是要給建議的時候,千萬不能用訓話的口吻,要用平和的語言和平和的心態(tài), 用案例和事實,用孩子可理解的方式,并且制造快樂愉悅的氛圍。
7.獲得信任
與孩子交流的目的是要獲得他們的信任。第一,說話算數;第二,理解感受;第三,實事求是;第四,給孩子支招;第五,不翻老賬;第六,獲得同學的承認。
8.換種方式
如果還是交流不暢,建議大家換一種方式,譬如書面交流、網絡交流、電話交流或者我們可以轉托他人來跟他交流。
9.溝通大忌
與孩子溝通中有很多忌諱:第一,一曝十寒;第二,居高臨下;第三,惡語諷刺;第四,嘮叨啰唆;第五,亂下結論。
如何給孩子立規(guī)矩
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規(guī)矩是行為規(guī)范,是人與人、人與社會相處的道理;規(guī)矩是子女在社會立身的根本。規(guī)矩是家庭幫助孩子完成社會化過程的基本工作。在家庭教育中,學會給孩子立規(guī)矩,本質就是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讓他學會與人相處,有是非善惡價值觀以及懂得報恩和與人為善。
那么在家庭教育中,要立什么樣的規(guī)矩?朱熹在《小學序》中把家庭教育分為兩個階段,15歲以前叫小學,15歲以后叫大學?!缎W序》中對15歲以前孩子的規(guī)矩做了如下的描述:“教人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jié),愛親隆長親友之道,皆所以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本?!蔽覀冎鹨粊磉M行理解。
第一,灑掃。也就是說灑水、掃地以及其他一些基本的勞動技能。這不僅是培養(yǎng)孩子的勞動習慣和生活能力,而且也是培養(yǎng)他們手腦的協(xié)同能力以及責任感。
第二,應對。應對就是孩子的禮貌、禮儀以及與人溝通。家長要培養(yǎng)孩子的禮貌規(guī)范、談吐和口頭表達的能力,讓其順利完成與人的溝通和交流。
第三,進退。進退就是說話做事的分寸,就是是非榮辱與價值觀。家長處理家中大小事可以讓孩子也參與討論,在溝通中讓孩子明白是非榮辱與價值觀。
第四,愛親、隆長、親友。即要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由愛親人到愛眾人。中國自古有著養(yǎng)兒防老傳統(tǒng),因此培養(yǎng)孩子懂得感恩尤為重要,并且要從小培養(yǎng)。尤其值得重視的是,不管母親與公婆關系如何,我們都要教育孩子愛爺爺奶奶、愛親人,要永遠教育孩子尊敬家人,感恩家人。
1.及早立規(guī)矩
早在中國古代就有關于“及早立規(guī)矩”的看法。顏之推曾編寫《顏氏家訓》一書,該書在家庭教育發(fā)展史上有著重要的影響。
《顏氏家訓》上說:“當及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使之為則為,使之止則止。”意思是教育要及早開始,當嬰兒識人臉色、懂得喜怒時,就加以教導訓誨,叫做就得做,叫不做就得不做。
這里介紹一下奧地利生物學家勞倫茲(K.Z.Lorenz)的“印刻實驗”。 勞倫茲發(fā)現,小鴨子在出生后不久所遇到的某一種刺激或對象(母雞、人或電動玩具),會印入到它的感覺之中,使它對這種最先印入的刺激產生偏好和追隨反應。當它們以后再遇到這個刺激或和與這個刺激類似的對象或刺激時,就會引起它的偏好或追隨。實驗過程是這樣的:勞倫茲讓剛剛破殼而出的小鴨子不先看到母鴨子,而首先看到勞倫茲自己。于是,有趣的事情發(fā)生了。勞倫茲在小鴨子前面走著,身后跟隨著幾只小鴨子。小鴨子將勞倫茲當成了自己的母親。進一步的研究發(fā)現,小雞、小鳥等辨認自己母親和同類,都是通過這一過程實現的,而且,此種現象在其他哺乳動物身上也有所發(fā)現。這一現象被勞倫茲等稱為"印刻"。
印刻對心理學的直接影響是發(fā)展心理學中敏感期或關鍵期的提出。孩子在成長中有許多關鍵期,如果在這些重要的階段不去進行相對應的家庭教育,等過了這個階段就很難補上。農業(yè)上有個詞叫“農時”,孩子的教育也是這樣,過了關鍵的“農時”,就會事倍功半,有的甚至會留下終身的缺憾。(見表2)
2.言傳身教潛移默化
首先,在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中,父母的身教極為重要。我把這種身教行為分為四類。
第一類:讀書?,F在讀書被簡化成讀教材、讀習題。其實讀書的范圍很廣,讀書的差異性決定著孩子將來不同的發(fā)展。
第二類:動手。動手對孩子大腦的發(fā)育極其有利,要盡可能地讓孩子多動手。
第三類:體驗。要讓孩子嘗試著跟成人打交道,要敢于讓他們在碰壁中學會獨立地去面對生活,在這個過程中讓他們成長。
第四類:模仿。模仿是孩子與生俱來的能力。當你對你的長輩不好的時候,不要指望孩子將來會對你好;當你對別人斤斤計較的時候,不要指望孩子能大氣。因此我們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都要能夠成為孩子的榜樣。
其次,家長對孩子要言而有信。我們都知道曾子殺豬的故事?!对託⒇i》上說:“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講的是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他的兒子哭著鬧著要跟著去。他的母親對他說:“你先回家呆著,待會兒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她剛從集市上回來,曾子就要捉豬去殺。她就勸止說:“只不過是跟孩子開玩笑罷了?!痹诱f:“可不能跟孩子開玩笑??!小孩子沒有思考和判斷能力,要向父母親學習,聽從父母親給予的正確的教導?,F在你欺騙兒子,等于教兒子欺騙別人。母親欺騙兒子,兒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親了,這不是正確的教育方法。”于是曾子殺了豬煮肉給孩子吃。所以家長對孩子答應的事要言而有信;家長要求孩子做什么,首先自己要做到,不能只喊口號。
再次,要注意教育的一致性。“一家兩貴,事乃無功。夫妻持政,子無侍從?!备改概c長輩之間在教育孩子問題上要形成一致性。年輕的家長有條件最好自己親自教育孩子,避免“隔代親”現象。夫妻之間更應當形成教育的一致性,尤其忌諱一個嚴格另一個溺愛。
最后,立規(guī)矩時要有愛。第一,不能帶有憤怒打孩子。第二,打之前要有語言溝通,在語言溝通時,要按照孩子的特點,用孩子能接受和理解的方式交流。第三,借助專門器具,增加規(guī)矩的威懾力。第四,沒有愛的規(guī)矩只能改變行為,而不能改變心,即便打了孩子,也一定要讓他知道是因為愛他所以才嚴厲對待他。
經常有人說,我們要培養(yǎng)貴族,但真正的貴族不是看你的吃穿,不是看你開的車,真正的貴族是儒雅,是一種氣質,是一種人格,是一種社會擔當。所以家長給孩子立規(guī)矩,是通過家庭氛圍、通過對孩子的要求來培養(yǎng)好的習慣。
如何配合學校教育,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
首先,我們要明確,好成績不是教育的全部。據調查統(tǒng)計,1978年以來清華、北大的狀元并沒有在他的領域做出人們所期望的貢獻。所以所謂的“輸在起跑線上”,是一種商業(yè)操作,絕對不要相信。曾看到一位美國校長給到學校工作老師的一封信:“我是納粹集中營的生還者。我親眼看到了人類不應當見到的情景:毒氣室由學有專長的工程師建造,兒童被學識淵博的醫(yī)生毒死,幼兒被訓練有素的護士殺害,婦女和嬰兒被受過高中或大學教育的人槍殺。看到這一切,我懷疑了,教育究竟是為了什么?我的請求是,請你幫助學生成為具有人性的人。你們的努力絕不應當被用于制造學識淵博的怪物,多才多藝的變態(tài)狂,受過教育的屠夫。只有在我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況下,讀寫算的能力才有價值?!?/p>
其次,家長不是孩子分數的主要責任人。
很多家長錯位,把自己當老師,自己在家教孩子,其實他窄化了教育。孩子在學校不光是讀教科書和學習文化知識,還有很多社會性的學習。社會分工,各司其職,而教育教學是一項專門事業(yè),家長只是老師的協(xié)助者,負責督促孩子完成學習任務,激發(fā)孩子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習興趣和習慣。
最后,提高成績不能僅靠拼時間。
現在校外補課占用了學生大量的時間,但并不能提高學習效率。研究發(fā)現,只有當學生有興趣、并全身心投入時;當教學內容能夠用多種方式呈現時;當學生發(fā)現知識的個人意義時;當學生能自由參與探索和創(chuàng)造時;當學生被鼓舞和被信任能做某件事情時;當學生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時;當學生能學以致用時;以及當學生對教師充滿信任和熱愛時,學生的學習效率才會提高。
要想讓孩子的學習成績有所提高,家長必須首先了解孩子學習過程的本質是什么,學習的目的是什么。
孩子的學習過程,是孩子將新知識納入原有認知結構,繼而修正原有認知結構后重建新的認知結構的過程。而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讓個體知識在不同場合能夠得到適當的運用。只有靈活運用知識,在此基礎上形成認知的發(fā)展,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發(fā)展智慧。
孩子先天存在差異,所以不要強迫孩子去做能力所不及的事情。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指出人至少存在七種智能:語言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平衡能力、動作協(xié)調能力、自我認識能力、交際與溝通能力、視覺空間能力等能力。成績以外,我們還應該努力提高孩子的其他能力,根據孩子的個性差異發(fā)揮他的特長。
幫助孩子提高成績的策略
1.重視非智力因素培養(yǎng)
最近一個調研發(fā)現,很多孩子的學習沒有動力。所以一個孩子學習成績好與壞,有遺傳智商的因素,但還有很多是非智力性因素。智力因素包括注意力、記憶力、觀察力、思維力、想象力,是人成功的前提條件;而非智力因素包括興趣、情感、意志、性格,則是人成功的保證條件。所以濃厚的興趣,強烈的愛好是成功的先導;積極的情感是追求成功的動力;頑強的意志品質是關鍵;良好的性格是重要的輔助條件,應成為家庭教育的主要目標。
2.不要簡單重復學校的內容
美國羅森茨威格的老鼠實驗表明學習環(huán)境是否豐富,影響著兒童大腦的結構和機能的發(fā)展。教育只有用不同的方式呈現,學生才能學得有興趣。所以父母可以從理解力培養(yǎng)、課外讀物、游戲討論、參觀旅游、興趣培養(yǎng)、研究項目等多方面來進行家庭教育,這對智力與非智力方面的培養(yǎng)都有幫助。
3、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
引導孩子細心觀察、積極思索;經常給孩子發(fā)表自己意見和看法的機會,抓住其中的“火花”和好的“創(chuàng)意”,鼓勵其自己研究并解決;給孩子創(chuàng)造表現自己的機會,讓他在成功中享受成功,創(chuàng)造成功
4.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按時高效完成回家作業(yè)、自我檢查作業(yè)、預習和準備學習用品、書籍和學習資料的擺放規(guī)整、按時就寢吃飯等。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旦養(yǎng)成,會使孩子終身受用。
5.強化學習責任感
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注意對孩子積極責任行為的強化;通過自然的后果懲罰,提高兒童責任行為的自覺性;為孩子樹立良好的行為榜樣,以此強化學習責任感。
6.營造學習的環(huán)境和氛圍
教育的一大特點是通過環(huán)境熏陶使之化。《管子.七法》中說:“漸也,順也,靡也,久也,服也,謂之化。”意思是“漸進、馴服、磨煉、熏陶、適應、習慣等等,叫做教化?!逼渲邪选把铡币暈榻逃^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所以父母的言傳身教十分重要,要把孩子放在平等交流和溝通環(huán)境中接受教育。
結語:把孩子真正當作 “人”
今天是一個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的時代,是一個競爭空前激烈的社會,要在這樣的社會中成才,自己的努力和堅持是起決定作用的,只有自己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家庭教育是一個人成才不可忽視的因素,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助推器。良好的家教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遠大的志向。如果父母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小孩子也會對生活充滿熱愛。如果父母是生活在灰暗的人生中,小孩的天空就不會陽光燦爛。父母堅定的追求和事業(yè)心、責任感對孩子有著榜樣的作用。正如德萊賽在《嘉麗妹妹》中所說的:“和睦的家庭空氣是世上的一種花朵,沒有東西比它更溫柔,沒有東西比它更優(yōu)美,沒有東西比它更適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養(yǎng)得堅強、正直?!泵夏溉w,有了她正確地引導,才會有一代奇才孟子的雄辯;岳母刺字,有了她的殷切期望,才會有威震胡虜的岳飛;蘇洵立志,有了他的勤學示范,才會有“一門三父子,皆是大文豪”的美談。良好的家教,讓孩子飛得更高更遠。
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形成孩子開朗的個性。個性決定命運。一個樂觀、開朗、熱情、勇敢的人,在工作中總給人生龍活虎的感覺,而一個沉默、內向、孤獨、膽怯的人,在工作中卻只會給人一種畏首畏尾的感覺,工作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而良好的個性又是需要父母用愛去塑造的:鼓勵、贊揚、肯定、支持,定會讓孩子充滿自信;批評、指責、打罵、否定,只會讓孩子變得無所適從。海倫·凱勒不是在家庭的陽光下獲得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的么?史鐵生不是在母親默默的忍受中感悟人生的價值的么?勃朗特姊妹不是在父母的文學影響下形成寫作的興趣的么?家庭教育是塑造孩子性格的重要一環(huán)。
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形成孩子健康的心靈。時下有一些關于年青人或少年人行為殘忍的報道,如往狗熊身上潑流酸,用木棒打擊小朋友的頭部,結伙打殘疾人等等。而實際調查發(fā)現,這些行為大多與他們得不到父母的愛或長期受虐待有關,他們的心靈因為沒有了父母的關愛而嚴重扭曲,仇視一切。因此,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形成孩子健康心靈的一片沃土,有了它,才更有利于健康心理的生長;有了它,才便于孩子走好成才的第一步。
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形成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價值取向,而家長對孩子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雖然有的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會有改變,但最初的影響卻是深遠的,如果從小就形成了好逸惡勞、弄虛作假、欺瞞哄騙、金錢至上等觀念,那他的人生就是危險的。而良好的家教就是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對世界人生的正確看法,“子不教,父之過”,父母在此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所以我們要說,良好的家庭教育就像指南針,永遠指引著孩子向正確的方向航行;就像一片沃土,永遠滋生著健康的人格;就像一只助推器,將孩子送上起飛的跑道。孩子的成才怎能沒有你——家庭教育!
目前,為了應對世界范圍內越來越激烈的經濟競爭,在整個義務教育階段,正在進行以新課程實施為核心,以提高教育質量等等一系列改革。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教師、學生、教材及環(huán)境,尤其是家庭環(huán)境多因素的整合,強調學生的興趣、需要、能力、經驗為中介來實施課程,進行互動整合,融通建構,強調采用多元化評價方法實現每個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發(fā)展、綜合學習、創(chuàng)新發(fā)展,改變學生慣常的“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為“主動探究與交流合作并重”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與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顯而易見,新課程改革的推行與實施,對教師和父母的素質、能力、教育方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家庭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單位,是一個人最早接觸的,并且終身密切聯(lián)系的重要環(huán)境。而父母則是他們所有接觸的人中最早、最主要的重要他人,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是影響兒童社會化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眾多的研究表明: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在兒童及青少年的學校社會適應及學業(yè)成績、自我的形成等方面有著重要的影響,并且,國內學者的研究也發(fā)現:青少年的人格偏離、高焦慮和神經質等方面的特點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呈顯著相關。換句話說,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在個體社會化、人格發(fā)展、心理健康等方面均有著重要影響,體現在個體成長的各個階段。
作為教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我看到了不同的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會導致子女不同的表現。結合自己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實踐經驗,在此對改善我國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提出若干建議如下:
一、父母要提高自身素質,與孩子一道成長
一個家庭教育孩子的水平和質量,不僅關系到孩子的前途和命運,而且關系到整個家庭的幸福和和睦,而從大的方面來說則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興衰和存亡。而決定孩子教育水平和質量的最主要因素是父母自身的素質。
與父母相比,現在的學生擁有著更新、更廣、更豐富多彩的信息。父母的權威日益受到子女的挑戰(zhàn),父母在教育子女過程中感受到越來越大的心理壓力,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面對這種現狀,廣大父母只有通過各種方式不斷學習新知識,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才能跟上時代的潮流,掌握孩子身心發(fā)展的動態(tài),才能更有成效地教育孩子。
二、做到養(yǎng)與教并重
父母給予孩子的不僅僅是一個健康的體魄,更重要的是健全的心智,家庭在指導孩子生活目標、形成個人理想、志趣、性格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綜合性極強的科學,也是一門內涵豐富的藝術,科學的教養(yǎng)觀念需要父母不斷的學習并從教養(yǎng)實踐中總結經驗,在實際的教育中遵循孩子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注意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善于發(fā)現孩子的特長和優(yōu)勢,言傳和身教相結合,不僅要關心孩子身體的發(fā)育和學習,還要關心孩子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三、合理地賞識孩子
當今社會,賞識教育越來越受到學校和家庭的關注,許多教師和家長認為賞識教育就是夸獎和表揚,然而一味地夸獎和表揚并不是賞識教育的內涵所在。正如大教育家赫爾巴特所言;“廉價的表揚如蜜糖,用多了同樣傷胃口”。無論是作為家長還是作為教師,我們所贊賞的是一種理智的賞識教育,如果我們把賞識教育簡單化的理解為就是表揚、再表揚,其結果不僅對孩子有害無益,甚至還會影響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使孩子受不了批評,缺乏情感,缺乏對家庭、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感,缺乏一顆溫暖而豐富、純潔而清新的心靈。
四、用愛培養(yǎng)孩子的閃光點
人應當揚長避短,如果經常展示自己的長處,別人就會認為他行,他就朝更行的方向努力。正像一位校長說的那樣:“只要看重您的孩子,就會讓蒙塵的金子閃光!”發(fā)現孩子的長處,從孩子興趣出發(fā)就像天下沒有一模一樣的樹葉一樣,世間也沒有一模一樣的孩子。父母的責任就是發(fā)現自己孩子的“不同”,看看孩子對什么事物情有獨終,就從這些小的細節(jié)中,激發(fā)孩子的興趣,使之變成孩子的閃光點。愛迪生小時,太愛拆東西了,又裝不回去,愛迪生的媽媽卻堅信這是兒子最大的優(yōu)點。正是受到鼓勵,愛迪生的動手能力越來越強,最終成為偉大的發(fā)明家??梢哉f,沒有愛迪生的母親,就沒有愛迪生的成功,是她發(fā)現了兒子的與眾不同之處,發(fā)現了兒子的才能。那么,你的孩子有什么興趣愛好呢?如果你還沒有發(fā)現,你就有可能扼殺一個天才,盡管你是無意的。每個人都有與眾不同之處,這個不同點也許就是他最行的地方。孩子天天在進步。父母和老師要像哥倫布發(fā)現新 大陸一樣去發(fā)現孩子,特別要善于發(fā)現后進孩子的閃光點,讓每個孩子都抬起頭來走路。善于發(fā)現,是我們走近孩子并與之溝通的法寶
五、給孩子留有自己的空間
關鍵詞:家長嘮叨;青少年叛逆;有效溝通
初三伊始,班級的氣氛就自動地緊張起來,從早到晚輪番上陣的中考科目,成堆的作業(yè),頻繁的考試……學生的抱怨聲隨之而起:“我最討厭我媽媽了,一天到晚地念我,認真,認真,再認真。成績不好,連高中都考不上,以后怎么辦?”也有學生這樣說:“每天我在學校很認真地復習,就中午回家吃飯那點空閑時間我媽都要不失時機地教育我,經常給我說你們這個同學是第一名,或者那個同事的孩子又保送哪里,真不知道為什么別人的孩子就這么乖,你就這么不爭氣。這分明就是打擊我嘛?!逼鋵嵳f這番話的同學已經是我們班很優(yōu)秀的同學了??梢哉f,幾乎每個人的學生時代,耳畔都會響起這些話語。其實孩子們也明白家長這些嘮叨其實是在使用“激將法”。但另方面,從孩子們的抱怨中也折射出了形形的家庭教育方式,這是不得不讓人反思的一個重要的家庭教育問題。
嘮叨是大多數家長,特別是媽媽們的通病。這種特別的“愛”被孩子們特別地討厭,為此他們哭鬧過、沉默過。雖然家長出于一種責任,覺得有一點兒囑咐不到,孩子就出錯;一點兒分析批評不到,孩子的錯誤就會重犯;不給孩子一點打擊,他們就會因為自己的一點成績而飄飄然。所以,家長就會在孩子犯錯誤之前“勤囑咐”、“多提醒”,總希望孩子對自己的話印象深刻些。但是,結果總是事與愿違。因為,“預防針”僅僅制住了孩子一時的心理行為,打多了,只能造成孩子的免疫力低下。孩子不僅沒受益于這些苦口婆心的“囑咐”、“提醒”,反而卻感到一種受制于人的煩躁和不被信任的憤怒,說多錯多,做多錯也多。慢慢地,孩子總得不到家人的認可,不能享受到這個家庭的溫暖,輕者疏離了親情,重者導致離家出走的現象,更有甚者還導致青少年犯罪,擾亂了社會的安定。
曾有教育名家說:“如果家長不斷地嘮叨,孩子的成績不但不會好,反而會成為神經病患者。”家長的嘮叨還會使孩子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有學生對厭煩家長的嘮叨給出了這樣的解釋:“雖然很多時候父母說的都對,我心里就是不愿意按照他們說的做,故意氣他們!誰讓他們不信我了,有時我把事情做好了,他們會認為是嘮叨的功勞,那就更麻煩了!我也知道這樣對待爸媽不好,可我沒別的辦法?!焙⒆拥脑捁倘挥兴麊渭兊囊幻?,但卻恰恰迎合了心理學中“逆反”的理論。所以,家長的嘮叨會使孩子不能得到尊重,惡化了親子感情,造成他們自我認識不足和麻w心理?!皣Z叨”的核心就是不放心、看不上!總想用自己的語言警示替代孩子的思維,這是完全錯誤的心態(tài)。小鳥之所以學會了飛翔,是因為父母給了它們自由的天空,給了它們遭受“挫折”的機會,而父母們往往用嘮叨這種特殊的“呵護”扼殺了這種生存的本能,使孩子無法領悟獨自飛翔的甘與苦。
家庭教育對一個人心理的健康、人格的健全、良好習慣的形成、學習能力的獲得有著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家長們與其抱怨孩子的叛逆,不如想想自身能做什么改變,特別是家長該怎么一改令人生厭的“嘮叨”為有效的“溝通”呢?
首先,家長要把孩子當成朋友一樣交談?!拔冶饶愦髱资畾q,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你不聽我的要吃虧?!边@些話語往往令孩子生畏反感。建議可以選擇時機地講講家長小時候的一些事,甚至是一些家長當年做錯的事,讓孩子覺得,這樣的事在父母身上也發(fā)生過,這樣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距離就拉近了。事實上大部分家長都想和孩子交朋友,但不知從何下手。其實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給孩子呈現一個真實的自我。
其次,有些父母常苦口婆心地對孩子勸學,自己說得口干舌燥,孩子聽得心煩氣燥,但是卻從不在行動上對孩子的學習給予實際的支持,這樣易使孩子對學習逆反甚至對抗。也有些家長,平時對孩子的學習漠然置之,臨近考試時,不切實際地給孩子提出高目標,無形地加大孩子心理壓力。孩子為實現這一目標,投機取巧,甚至在考場上作弊。建議家長和孩子共同對學情進行綜合分析,幫助孩子正確定位,確定適當的目標,減輕考前壓力,鼓勵孩子只要盡力就好。
關鍵詞:家庭教育;子女;影響;健康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3-162-01
一、當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從理論上來說,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學習環(huán)境,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這都是正確無誤的,但是實際生活中又能實現多少呢?顯然是有差別的。因為有些家長甚至還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正確的家庭教育,因此造成我國目前家庭教育問題重重。
1、對孩子過分溺愛。當今的中國家庭,多數都是“421”組合,四個老人,一對年輕夫妻生下一個小孩,當成寶樣心疼,“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凡事都包辦代替,愛子如命,處處呵護,事事順從,他們將自己的子女視若掌上明珠,孩子要吃的,玩的,樣樣都是百依百順,該孩子做的事情父母都一一代勞,甚而有些祖父母代替孩子去參加學校勞動,逐漸發(fā)展成為溺愛。這實際是剝奪了孩子在生活中學習生活、在逆境中鍛煉意志的機會。使得孩子變得沒有了勤儉和愛惜的品格,沒有了自理、自立的能力,更沒有了責任感、上進心。家長的這種教育方式其實是對孩子沒有任何期望值的表現,放棄了教育的主動權,沒有盡到教養(yǎng)責任。
2、過分注重智力的發(fā)展。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值的不合理。這是普遍存在于現在我們這個社會中的家庭現象。它導致了家長對孩子在教育上的“太過”和“不及”。望子成才的心態(tài)與迫切的心理,使得很多家長把希望或者自己不能實現的目標寄托于自己的孩子,這雖然是人之常情,是父母對子女愛心的體現,然而他們的期望值過高,使其陷入苦惱的誤區(qū)。有的家長教育觀念陳舊,以孩子上重點大學為唯一出路,只注重孩子智力的發(fā)展,以孩子成績的優(yōu)劣來評判孩子,不注意孩子在“德、體、美、勞”等方面的發(fā)展,以及孩子個性的發(fā)展。促使一些孩子出現“智高德差、智高體弱”,或由于思想壓力過大而產生心理障礙。一個朋友的孩子,以前成績特別好,每次考試都是班上第一名,但由于一次考試他考了第二名,他不能接受自己是第二名的現實,便從此患上了憂郁癥而無法繼續(xù)再上學。由此可見在家庭教育中,家長不僅要注意孩子在智力方面的發(fā)育,更應注意孩子在孩子其他方面的教育,才能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的發(fā)展。
3、家庭氛圍差,家長教育方法簡單粗暴。有的家長對孩子采取高壓政策,認為孩子應該絕對服從自己的意志,面對孩子的錯誤以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孩子犯了錯或成績不好,不問青紅皂白的揍一頓,稍有不叢便發(fā)火、訓斥。長此以往,使孩子產生“最多打一頓”的消極想法或是抵觸的情緒。久而久之,孩子在家長面前便不敢敞開心扉,家長與孩子之間出現了溝通問題,使孩子的心情長期處于壓抑狀態(tài)。這類情況還有很多,不一一說了。
二、讓孩子擁有良好家庭教育的建議
1、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作為家庭的主要經營者――父母,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面對孩子不溺愛,不推卸責任,漠不關心,把握好對孩子的愛的距離,在美國的家庭教育法則中就有一個20碼法則,父母與孩子的距離相距20碼,這樣能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能力。在不縱容孩子的基礎上,面對孩子的錯誤應該循循善誘,以理服人。
2、樹立正確的人才觀。俗話說:“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狀元?!备改競儜獦淞⒄_的人才觀。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有句名言:“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賞識?!彼^賞識,其實是一種激勵,它要求家長善于發(fā)現孩子的優(yōu)點和長處,加以肯定與贊賞,通過積極的心理暗示,不斷培養(yǎng)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激發(fā)孩子的內驅力,從而使其不僅有勇于進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斷進取的動力。詹姆斯還發(fā)現,一個沒有受過激勵的人僅能發(fā)揮其能力的20%~30%,而當他受到激勵后,其能力是激勵之前的3~4倍。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優(yōu)秀的一面,都有閃光的地方,作為父母應該有一雙善于發(fā)現的眼睛,有賞識的、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讓孩子在父母這里得到鼓勵和努力的動力,讓孩子朝著個性的方向發(fā)展。
3、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圍。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說:“家庭教育,對父母來說首先是自我教育”。[1]父母自身具備的人格修養(yǎng)會潛移默化地對孩子產生影響。孩子來到世界上,首先是從父母那里開始學會認識世界的,父母的言行舉止、家庭的生活氛圍,每時每刻都會給子女的情感、行為、道德、個性產生著絲絲縷縷的影響。家長要堅持言教和身教并施,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則。這是家庭教育中的大前提。所謂言教,就是父母對子女進行語言的教育、勸戒、開導、鼓勵、批評等,也包括用文字、書信、立家規(guī)等形式。在家庭教育中,言教是了解孩子諸方面的情況,交流感情,溝通思想,進行指導,傳授知識,進行鼓勵、勸戒批評等的方法和渠道。
良好的家庭情感氛圍促進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品德的發(fā)展;良好的家庭民主氛圍增強家庭的內聚力和相互間的溝通、交流,維護家庭成員之間溫馨和諧的關系,促進孩子個性和社會性能力的發(fā)展;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圍啟迪孩子的智慧,擴大文化視野,提高審美情趣,促進認知能力的發(fā)展;良好的家庭秩序氛圍培養(yǎng)孩子獨立自理生活習慣,認真有序的學習習慣和能自制、負責任的行為習慣。由此可見,良好的家庭氛圍確是塑造幸福人生、保證全面發(fā)展的基礎,也是進行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必備條件。
參考文獻:
[1] 黃 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J]家庭教育報,2005
[2] 王文忠.家庭教育手冊[J].
[3] 謝沫珠.家庭教育的價值分析[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2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