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教學管理創(chuàng)新思路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課題組調查了周邊七所初中教學常規(guī)管理制度,均是執(zhí)行縣局1999年修定的《鎮(zhèn)原縣中小學教學工作規(guī)范》,它對教師個人備課、課堂教學、作業(yè)批改、輔導答疑、復習鞏固、課程考核、教學總結、教研活動等方面進行要求和規(guī)范,學校也相應提出具體的要求和辦法,下面分別淺析在執(zhí)行中存在的問題:
1.用僵化、固定、條例化、缺乏人本思想的制度管人,淡化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需要。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教師從事教學研究的主動性不強,積極性不高,學校只依靠制度管理強行推進,使得教師的主動地位、主觀能動性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和發(fā)揮。這樣造成了被檢查與檢查者的對立,致使教學管理喪失有效性,導致教師教研意識的淡化。教師教學工作就成了追求學生成績,參加教研活動只是為了不受制度的處罰。如:教案書寫、授課環(huán)節(jié)、教案詳略、數量多少、作業(yè)次數、檢測評講、聽課節(jié)次、業(yè)務學習、評先等掛鉤。顯然,過分依賴制度管理,從而淡化了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需要。
2.管理手段的滯后沒有形成對教學常規(guī)有效指導,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教師專業(yè)的發(fā)展。一是備課:學校每學期對教學工作兩次檢查時,教案優(yōu)劣的標準不外乎“書寫認真、環(huán)節(jié)齊全、目標明確、能體現教學手段、有作業(yè)布置、有教學后記”等方面,可實際情況是有不少教者抄教案、網上下載教案、課后補教案都是為應對學校的檢查;二是上課:農村初中絕大多數課堂還停留在“一支粉筆、一本書,三尺講臺我獨尊”的局面,灌輸式的現象仍然較為普遍,新課改的理念難在這里生根發(fā)芽。三是作業(yè):沒有層次,全班大一統(tǒng),為應付學校檢查,注重次數,不注重作業(yè)訓練的質量;作業(yè)形式單一,多為課后作業(yè),對于新教材上的實踐性、活動性、探究性、調查性作業(yè)不重視或直接放棄不做。作業(yè)能夠當堂完成的不多,大部分都是課后完成。四是聽評課:聽的多,評的少,目的性不強,執(zhí)教者與聽課者互學互教的運行機制還沒有真正形成,聽課多為任務而去,為完成聽課筆記而終,評課更是云里霧里,討好的多,觸及實質性問題的少。五是教研活動:走形式,走過場,部分教師參加教研活動只是為了點名;教師缺乏學習的動力,缺乏研究問題的意識,教研活動針對性不強,活動效率與收益不高。
3.考核評價機制不完善,抑制了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學??己私處煿ぷ骰蛟u先選優(yōu)、評定職稱都是通過量化來實現的。一般的學校對教師進行評價時都不同程度地涵蓋了:表彰獎勵、公開課、論文獲獎、課題研究、指導學生作品獲獎等,應該說在目前還沒有更為先進的評價制度出臺前,用這種辦法也是完全可以的。但事實是:“量化評價”卻實實在在地成了不少教師投機的幌子。比如,不會寫文章,沒關系,只要肯出錢,拼湊或者抄一篇。一些獎項拿不到,跑跑關系便到手了。在量化時,便可堂而皇之地進入前列。諸多事實表明,如果不創(chuàng)新考核評價機制,它必將抑制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二、教學管理創(chuàng)新嘗試
求真務實、精細是教學常規(guī)管理的基本要求,創(chuàng)新是教學常規(guī)管理不竭的動力,不斷地創(chuàng)新才能打造出有活力的教師資源體,才能真正把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全面提高教學質量落到實處。嘗試:改變教師觀念,以課題研究激活教研教改。農村有農村的實際情況,生活環(huán)境相對寬松,相互競爭不激烈,多數教者觀念陳舊,不愛學習、不會學習、也不愿學習,專業(yè)發(fā)展自然成為一句空話。學校要發(fā)展,質量要提高,務必實施新課改,而課改要推進最大的攔路虎是觀念問題。我們從教學管理發(fā)現的問題中進行了梳理:改觀念,光靠制度管理不行,說教不行,強迫不行。俗話說的好“水到渠成”,只有引導好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長期管理實踐告訴我們,在農村初中教師最看重的莫過于職稱晉升,與此相關的活動他們最關注。于是教導處把嘗試的著眼點放在了課題申報上,學校對每個教研組壓任務,并且對課題申報提出了具體要求:1.省級課題每個教研組至少申報一個,組內人員全員參與,市級課題不限,個人或多人聯合申報;2.課題負責人與參與人員全為一線教師;3.課題選題必須與課堂教學改革密切結合。要求目的是借用每雙周教研例會這一平臺,給每組教師一相同的話題,這一話題是他所看重并愿意思考的,又緊密與教學實踐相結合,邊思考,邊實踐。既充實了教研例會的內容,又干一點與自己利益相關且符合其教學實際的不空洞的實踐研究。語文組結合全國12個實驗基地2000多所學校推廣的“高效閱讀教學法”申報《初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研究》;數學組研究了校情教情學情后,認為山東“杜郎口三三六”教學模式更適合在我校發(fā)展,且有西峰區(qū)“齊家樓初中”實踐后的成功經驗,申報了《數學課堂教學中無效教學行為的研究》;理化生組根據三學科實驗多,實踐性強的特點申報《科學(物理、化學、生物)課堂教學生活化實踐與研究》;英語組申報《英語自主學習的教學策略研究》;個人申報市級課題四個:馬小霞《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問題及對策研究》、劉龍《課外閱讀提高初中學生學習文科能力的研究》、景鳳娟《在數學課中激發(fā)學生聽課興趣的探究》、包鴻泰《提高數學學困生的學習興趣研究》。課題的立項出現了一點令我們失望的地方,數學、英語兩組的課題沒能立項,只好將其與無課題的政史組一道設為對照組,按常規(guī)開展教研教改工作。
通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實踐,有幾大變化是可喜的:一是通過課題研究,和諧了師師、師生關系,交流多了,共同語言多了,閑談話題變了,QQ群中傳遞、溝通的內容變了;二是語文教學中淡化了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的總結,開始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提出了一些新名詞:計時閱讀、程序閱讀、并適時地利用作文課進行閱讀比賽。部分老師開始迷茫語文課到底應該怎樣上;三是理化生實驗的開出率明顯提高,學校一直提倡、要求能做的演示實驗、學生實驗要lOO%開出,但多數老師怕麻煩,怕影響自己課程進度,怕學生實驗得不出“滿意”的結論而講實驗,讓學生硬記實驗結論。但現在一方面完成自己的課題必須收集有效的實驗數據,另一方面通過學習逐漸認識了實驗對教學的重要性;三教研會變了,有課題的兩組成員教研會成了辯論會、研究會,帶著問題而來,帶著新的問題而去。借助這一舞臺,教師對教研工作從陌生到了解,從抵觸到認可,從無從著手到初步嘗試,從認識上、態(tài)度上、行動上有了積極轉變,教導處在學期中與學期末兩次作業(yè)教案檢查時將課題研究也做為一項檢查的內容,并進行通報,從制度上推進課題研究的正常進行。通過研究提升了教者對課改的認識,對自我的定位,對學習重要性認識。態(tài)度變了,工作積極性提高了,研究意識強了,思辨能力提高了,一潭死水煥發(fā)了生機。教學管理,特別是農村初中的教學常規(guī)管理,有著其特別的地域味、農村味,還有著很長的創(chuàng)新之路,我們在這里只是嘗試了其中一小點,但希望這星星之火能給農村初中的教育事業(yè)帶來一線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