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福斯特教育管理批判理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福斯特是當代教育管理批判理論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受到哈貝馬斯批判理論的影響,要求打破霸權的主流教育管理觀念,提出教育管理是一門道德科學,倡導對學校教育進行根本的改造,學校領導必須成為批判反思性的實踐。
[關鍵詞]福斯特;批判理論;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批判理論思潮產生于20世紀70年代末,源于黑格爾和馬克思的辯證思想,直接與法蘭克福學派的社會批判理論相連,通過對傳統的和現代的教育管理理論進行深入的批判,已成為教育管理理論不可忽視的思想派別。其中,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福斯特受到哈貝馬斯批判理論的影響,對教育管理的批判理論與實踐作了精辟的論述。
一、福斯特教育管理批判理論的形成、發(fā)展福斯特教授1977年畢業(yè)于賓西法尼亞大學,獲得教育學博士學位,曾在多所大學教授教育管理導論、教育管理組織理論等課程,曾是美國《教育管理季刊》的編委。早在1980年,福斯特就探討了哈貝馬斯的批判理論思想與教育管理的關系,用哈貝馬斯的批判理論思想分析了傳統教育管理理論的合法性危機[1]。
1982年,在“全美教育研究協會”年會上,福斯特提交了《走向教育管理的批判理論》一文,積極倡導建立教育管理批判理論范式。福斯特認為,建立一種教育管理批判理論范式是有可能的,但要對我們當前的思考偏見進行分析,并要使批判的觀點具有可接受性。福斯特還指出,教育管理的批判理論應當接受并建立在解釋學和經驗科學的觀點之上,既要對現實進行現象學的分析,又要對現實進行結構性的分析,還要對社會意義和歷史背景進行批判分析;批判理論應當關注揭露教育實踐的障礙,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2](p254-255)。
1986年,福斯特出版了《范式與承諾——教育管理的新方法》(以下簡稱《范式與承諾》)一書,極力倡導批判與反思,把教育管理看作是一門“道德科學”,把改革教育管理實踐作為批判研究的旨趣。福斯特不僅指出了教育管理研究的直接責任,而且指出了社會變革的文化框架,以對教育管理的矛盾和沖突進行深入的反思和審視,并根據社會的責任和行動,解決教育管理的各種矛盾和沖突。正如丹特里對《范式與承諾》所作的評論:福斯特教授提出了難以回答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那些能夠激發(fā)思想和覺醒的疑問的途徑,《范式與承諾》是這一領域的開創(chuàng)性著作,它對一個令人感到興奮的教育管理理論新范式做出了重大貢獻。
1989年,在史密斯主編的《教育領導的批判觀》一書中,福斯特又發(fā)表了《走向領導的批評性實踐》一文,認為倫理的思考是教育領導者的首要責任,因此也必須是教育管理培養(yǎng)方案的首要內容。福斯特指出:“領導從總體上必須保持一種趨向民主價值觀的倫理關照,它必須歷史地與倫理的意義相關聯……這里的倫理不僅僅指個體的行為,而是指一種更加綜合的觀念,它告訴我們作為一個道德社區(qū)應當如何共同地生活?!盵4]
21世紀初,福斯特教授一方面仍堅持著教育管理的批判理論觀點,將《范式與承諾》一書作為其思想的基礎,另一方面則轉向對后現代主義教育管理認識論和價值論的研究,對教育管理共同體、教育管理的倫理問題、學校組織變革、教育組織的管理隱喻、建構主義教育領導等方面給予特別的關注。
二、福斯特教育管理批判理論基本觀點
1.打破霸權的主流教育管理觀念,實現教育管理觀念的變革
福斯特提出,教育管理的固定思維傾向必須進行根本性的變革,以打破霸權的傳統教育管理觀念,包括對實證主義及強調價值中立教育管理觀念的批判,實現教育管理觀念的變革。
他還指出,傳統的教育管理觀是建立在泰勒“科學管理”基本主題之上的,它把經驗主義作為獲取真理和事實的唯一源泉,而其它的任何方法都是荒謬的。福斯特簡明而公正地批判了泰勒的“科學管理”原則,認為“科學管理”的原則擯棄和忽視了行政決策和管理的情感、價值維度,過分強調了勞動分工的原理,以追求組織管理的最大效率。
福斯特還批判了梅奧在霍桑研究中提出的人際關系管理模式,認為人際關系的組織管理理論雖強調個體的自我實現,但其經營管理的操作策略還是為了實現組織的最終目的,即生產的高效性和產品的價廉物美,這種對個體的“虛偽”興趣僅僅是提高生產質量和生產過程人性化的另一種途徑。福斯特認為,人際關系研究為“科學管理”的形式提供了一個必要的對立面,成為控制工人的另一種工具,它在本質上為管理者提供了開展“社會工程”的技能,要求由同輩群體起支配作用,以控制非正式組織,并確定生產的規(guī)范、過程和質量等[5](p41)。
福斯特批判了實證主義教育管理的本質,認為實證主義是與唯名論相連的,傳統教育管理科學是根據自然科學方法建立的一體化知識體系,價值判斷則不具有知識的地位[2](p241)。福斯特指出,教育管理研究一直被實證主義者所壟斷,他們以及一些解釋主義者試圖采用科學的方法,探索現實的社會結構。福斯特認為,這種科學主義研究的價值并不高,因為它只關心教育管理的技術因素。在對實證主義批判的基礎上,福斯特提出,批判理論不僅要指出意識形態(tài)的關系,反思工具理性對社會交往的危害,而且要跨越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隔閡,指出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這種兩分法的錯誤本質,重新考慮教育管理所依賴的整個社會的結構。
2.作為道德科學的教育管理,應樹立一種道德科學的思想方法
福斯特還認為,教育管理是一項道德科學,要樹立一種道德科學的思想方法。作為道德科學的教育管理觀假定,教育組織管理是“建立在社會中更大的、無所不包的教育倫理之上”的。這種教育管理觀念相信,學校不僅僅是社會規(guī)范和主流文化意識形態(tài)的傳播者和保存者,而且是自由的促進者和真正民主的倡導者。學校不應使自由資本主義社會的固有矛盾永久化,而必須著力解決自由資本主義的固有矛盾和問題。福斯特指出,缺乏教育管理的道德觀、教育管理理論對于學校實現其目的就不具有很大的價值[5](p21)。
福斯特關于道德科學的教育管理理念,是在20世紀末的激進時代中提出的,甚至一些保守的學校管理人員也接受了福斯特關于道德科學的教育管理理念。福斯特關心的核心問題是公平、民主和自由。他指出,學校管理人員必須拒絕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假定,使學校成為一個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成人與成人之間進行對話的“競技場”。在學校“競技場”中,需要審視以下一些問題:在學校管理中,教師能夠參與多少?管理的角色是以同事為中心還是以權威為中心?學校重視基本技能,高級技能,還是社會技能?學校應當注重改正有些學生的所謂“缺陷”,還是注重不同文化和不同群體的優(yōu)勢?應當把學??闯墒亲兏锏恼?,以開創(chuàng)更加公正的社會,還是社會化的場所,以使年輕人適應現存的社會結構?
福斯特非常贊同薩喬萬尼的觀點。薩喬萬尼指出:“改善社會秩序是教育管理具有規(guī)范化性質的體現……教育管理是一種設計行動過程的科學,目的是要改變現存的情境,達到理想的情境?!盵6]站在道德科學的立場上,福斯特提出,要鼓勵學校管理人員改變他們的思維,使他們關注更大的社會背景中的問題。福斯特強烈地批判了教育管理研究忽視或排斥倫理問題的傾向,認為教育管理研究只能是批判的道德科學,應確立一種反思的態(tài)度,樹立一種道德科學的思想方法,正視和處理各種教育管理的道德兩難問題。
[摘要]福斯特是當代教育管理批判理論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受到哈貝馬斯批判理論的影響,要求打破霸權的主流教育管理觀念,提出教育管理是一門道德科學,倡導對學校教育進行根本的改造,學校領導必須成為批判反思性的實踐。
[關鍵詞]福斯特;批判理論;教育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0717(2008)04-0035-05
教育管理批判理論思潮產生于20世紀70年代末,源于黑格爾和馬克思的辯證思想,直接與法蘭克福學派的社會批判理論相連,通過對傳統的和現代的教育管理理論進行深入的批判,已成為教育管理理論不可忽視的思想派別。其中,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福斯特受到哈貝馬斯批判理論的影響,對教育管理的批判理論與實踐作了精辟的論述。
一、福斯特教育管理批判理論的形成、發(fā)展福斯特教授1977年畢業(yè)于賓西法尼亞大學,獲得教育學博士學位,曾在多所大學教授教育管理導論、教育管理組織理論等課程,曾是美國《教育管理季刊》的編委。早在1980年,福斯特就探討了哈貝馬斯的批判理論思想與教育管理的關系,用哈貝馬斯的批判理論思想分析了傳統教育管理理論的合法性危機[1]。
1982年,在“全美教育研究協會”年會上,福斯特提交了《走向教育管理的批判理論》一文,積極倡導建立教育管理批判理論范式。福斯特認為,建立一種教育管理批判理論范式是有可能的,但要對我們當前的思考偏見進行分析,并要使批判的觀點具有可接受性。福斯特還指出,教育管理的批判理論應當接受并建立在解釋學和經驗科學的觀點之上,既要對現實進行現象學的分析,又要對現實進行結構性的分析,還要對社會意義和歷史背景進行批判分析;批判理論應當關注揭露教育實踐的障礙,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2](p254-255)。
1986年,福斯特出版了《范式與承諾——教育管理的新方法》(以下簡稱《范式與承諾》)一書,極力倡導批判與反思,把教育管理看作是一門“道德科學”,把改革教育管理實踐作為批判研究的旨趣。福斯特不僅指出了教育管理研究的直接責任,而且指出了社會變革的文化框架,以對教育管理的矛盾和沖突進行深入的反思和審視,并根據社會的責任和行動,解決教育管理的各種矛盾和沖突。正如丹特里對《范式與承諾》所作的評論:福斯特教授提出了難以回答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那些能夠激發(fā)思想和覺醒的疑問的途徑,《范式與承諾》是這一領域的開創(chuàng)性著作,它對一個令人感到興奮的教育管理理論新范式做出了重大貢獻。
1989年,在史密斯主編的《教育領導的批判觀》一書中,福斯特又發(fā)表了《走向領導的批評性實踐》一文,認為倫理的思考是教育領導者的首要責任,因此也必須是教育管理培養(yǎng)方案的首要內容。福斯特指出:“領導從總體上必須保持一種趨向民主價值觀的倫理關照,它必須歷史地與倫理的意義相關聯……這里的倫理不僅僅指個體的行為,而是指一種更加綜合的觀念,它告訴我們作為一個道德社區(qū)應當如何共同地生活?!盵4]
21世紀初,福斯特教授一方面仍堅持著教育管理的批判理論觀點,將《范式與承諾》一書作為其思想的基礎,另一方面則轉向對后現代主義教育管理認識論和價值論的研究,對教育管理共同體、教育管理的倫理問題、學校組織變革、教育組織的管理隱喻、建構主義教育領導等方面給予特別的關注。
二、福斯特教育管理批判理論基本觀點
1.打破霸權的主流教育管理觀念,實現教育管理觀念的變革
福斯特提出,教育管理的固定思維傾向必須進行根本性的變革,以打破霸權的傳統教育管理觀念,包括對實證主義及強調價值中立教育管理觀念的批判,實現教育管理觀念的變革。
他還指出,傳統的教育管理觀是建立在泰勒“科學管理”基本主題之上的,它把經驗主義作為獲取真理和事實的唯一源泉,而其它的任何方法都是荒謬的。福斯特簡明而公正地批判了泰勒的“科學管理”原則,認為“科學管理”的原則擯棄和忽視了行政決策和管理的情感、價值維度,過分強調了勞動分工的原理,以追求組織管理的最大效率。
福斯特還批判了梅奧在霍桑研究中提出的人際關系管理模式,認為人際關系的組織管理理論雖強調個體的自我實現,但其經營管理的操作策略還是為了實現組織的最終目的,即生產的高效性和產品的價廉物美,這種對個體的“虛偽”興趣僅僅是提高生產質量和生產過程人性化的另一種途徑。福斯特認為,人際關系研究為“科學管理”的形式提供了一個必要的對立面,成為控制工人的另一種工具,它在本質上為管理者提供了開展“社會工程”的技能,要求由同輩群體起支配作用,以控制非正式組織,并確定生產的規(guī)范、過程和質量等[5](p41)。福斯特批判了實證主義教育管理的本質,認為實證主義是與唯名論相連的,傳統教育管理科學是根據自然科學方法建立的一體化知識體系,價值判斷則不具有知識的地位[2](p241)。福斯特指出,教育管理研究一直被實證主義者所壟斷,他們以及一些解釋主義者試圖采用科學的方法,探索現實的社會結構。福斯特認為,這種科學主義研究的價值并不高,因為它只關心教育管理的技術因素。在對實證主義批判的基礎上,福斯特提出,批判理論不僅要指出意識形態(tài)的關系,反思工具理性對社會交往的危害,而且要跨越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隔閡,指出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這種兩分法的錯誤本質,重新考慮教育管理所依賴的整個社會的結構。
2.作為道德科學的教育管理,應樹立一種道德科學的思想方法
福斯特還認為,教育管理是一項道德科學,要樹立一種道德科學的思想方法。作為道德科學的教育管理觀假定,教育組織管理是“建立在社會中更大的、無所不包的教育倫理之上”的。這種教育管理觀念相信,學校不僅僅是社會規(guī)范和主流文化意識形態(tài)的傳播者和保存者,而且是自由的促進者和真正民主的倡導者。學校不應使自由資本主義社會的固有矛盾永久化,而必須著力解決自由資本主義的固有矛盾和問題。福斯特指出,缺乏教育管理的道德觀、教育管理理論對于學校實現其目的就不具有很大的價值[5](p21)。
福斯特關于道德科學的教育管理理念,是在20世紀末的激進時代中提出的,甚至一些保守的學校管理人員也接受了福斯特關于道德科學的教育管理理念。福斯特關心的核心問題是公平、民主和自由。他指出,學校管理人員必須拒絕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假定,使學校成為一個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成人與成人之間進行對話的“競技場”。在學校“競技場”中,需要審視以下一些問題:在學校管理中,教師能夠參與多少?管理的角色是以同事為中心還是以權威為中心?學校重視基本技能,高級技能,還是社會技能?學校應當注重改正有些學生的所謂“缺陷”,還是注重不同文化和不同群體的優(yōu)勢?應當把學??闯墒亲兏锏恼?,以開創(chuàng)更加公正的社會,還是社會化的場所,以使年輕人適應現存的社會結構?
福斯特非常贊同薩喬萬尼的觀點。薩喬萬尼指出:“改善社會秩序是教育管理具有規(guī)范化性質的體現……教育管理是一種設計行動過程的科學,目的是要改變現存的情境,達到理想的情境?!盵6]站在道德科學的立場上,福斯特提出,要鼓勵學校管理人員改變他們的思維,使他們關注更大的社會背景中的問題。福斯特強烈地批判了教育管理研究忽視或排斥倫理問題的傾向,認為教育管理研究只能是批判的道德科學,應確立一種反思的態(tài)度,樹立一種道德科學的思想方法,正視和處理各種教育管理的道德兩難問題。
福斯特還認為,領導是一種反魅組織結構,并洞察“常規(guī)”情形的政治行為,它是一種為參與決策而爭辯的政治行為[5](p187)。福斯特精辟地指出:“領導必須了解環(huán)境和變革,授權和改革是批判理論的精神所在。授權和改革的目標是一致的,即把我們從意識形態(tài)的牢獄中解放出來,并賦予我們以遠見……授權可以得到不受限制的對話,改革可以傳達超越我們目前所取得的成就的信息和信號,它提供了一種遠見,一種公正、平等社會秩序的遠見?!盵5](p188)
福斯特也指出,教育領導應當是一種批判的道德實踐,致力于改革學校文化和學校生活中那些不受歡迎的因素,這些因素可能是教育實踐中的種族歧視、階級偏見和性別歧視,也可能是對某種宗教或宗教團體的偏見,還可能是對各種殘疾人、處于社會不利境地的人和有智力缺陷的人的歧視[4](p54)。福斯特認為,在教育管理的實踐中,教育管理的倫理道德問題是應該嚴肅對待的問題,作為批判性實踐的道德領導不是要“編織”更加完善的組織結構,而是要重新界定“生活世界”的實踐,追求自由和民主的共同理想。
三、結論與評價
批判理論是歷史上最為復雜的課題之一,福斯特把批判理論作為理解教育管理的一個框架,對教育管理的本質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對教育管理研究與理論做出了重要貢獻。
首先,從思想淵源看,批判理論可以追溯到黑格爾和馬克思的辯證思想及其在資本主義社會的政治、經濟組織中的應用。福斯特把實證主義的哲學觀和科學觀作為抨擊的對象,重新思考了哈貝馬斯的批判觀念,揭露了主流政治、經濟和法律制度存在的問題。當福斯特把批判理論應用到解釋教育管理和組織問題時,它已經從提供激進組織思想論壇的作用,轉變?yōu)槔斫夂驮u估教育行政決策和組織生活質量的過程。福斯特的批判理論試圖把科學解釋的邏輯與文化理解的傳統結合起來,以建構一種追求美好生活和公正社會的評價框架[2](p240)。
其次,從目的論看,批判理論的本質在于對科學和工業(yè)壓制個性的現性提出批判。正如伯恩斯坦指出的:“批判理論希望使主體完全意識到物質世界蘊涵的矛盾,洞察意識形態(tài)的神秘性以及曲解現存社會狀況的錯誤意識形式?!盵7]福斯特對科學主義無視個體人性的現性提出了批判,把社會的民主化和人性的解放看作是社會科學的重要目的,試圖重新塑造結構功能主義的教育組織管理主流觀點。福斯特所關注的教育問題是:當前的權力結構、課程結構和教學結構是為誰的利益服務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與社會中占支配地位的經濟和政治聯盟的關系是什么?
其三,從方法論看,批判理論的方法論主要是辯證法,福斯特希望通過邏輯分析和爭鳴來提高人們關于其生活和工作狀況的覺醒程度。在邏輯分析和爭鳴的過程中,福斯特的批判理論依賴于對意識形態(tài)的分析和生成,希望指出現存社會狀況的矛盾和沖突。福斯特受到哈貝馬斯早期作品的影響,把科學與實證主義劃等號,認為實證主義的教育管理理論只重視教育管理的技術方面,無視多元性、種族和民族問題、社會階層問題等。
其四,從知識論看,福斯特呼吁教育管理理論應該擁有更廣泛的知識來源,應該承認“交往的知識”和“解放的知識”在人類事務中的現實意義,提出教育管理的知識基礎要更多地強調對教育現實的批判、道德與價值觀、授權和教育變革,讓那些無權的人參與到教育問題的討論和爭鳴中,讓教育管理的實踐人員具有批判的眼光,以分析教育管理實踐中存在的重大問題。
總之,福斯特對教育管理理論提出了眾多挑戰(zhàn)。那些相信管理方格、列表、四分圖和方案的教育管理實踐者無疑會對福斯特的著作失望,因為福斯特的著作拋棄了崇尚效率的領導與管理觀;而那些能夠從智慧和倫理道德上內省自己角色的教育管理人員則會歡迎福斯特的著作,把福斯特的著作作為興奮劑,以豐富他們對教育管理的本質、目的和意義的探索。
[參考文獻]
[1]Foster,W.AdministrationandtheCrisisinLegitimacy:AreviewofHabermasianthought[J].HarvardEducationalReview,1980,(4):241.
[2]Foster,W.TowardaCriticalTheoryofEducationalAdministration[A].InT.J.Sergiovanni&J.E.Corbally(Eds.),Leadershipandorganizationalculture[C].Chicago:UniversityofIllinoisPress,1984.
[3]Dantley,MichaelE.BookReview:ParadigmsandPromises:NewapproachestoEducationalAdministration[J].JournalofEducation,1988,(2):150-158.
[4]Foster,W.P.TowardsaCriticalPracticeofLeadership[A].InSmyth,John(ed),CriticalPerspectivesonEducationalLeadership[C].London:FalmerPress,1989.55.
[5]Foster,W.P.ParadigmsandPromises:NewApproachestoEducationalAdministration[M].PrometheusBooks,1986.
[6]Sergiovanni,T.J.DevelopingaRelevantTheoryofAdministration[A].InT.J.Sergiovanni&J.E.Corbally,(Eds),LeadershipandOrganizationalCulture:NewPerspectivesonAdministrativeTheoryandPractice[C].Urbana:UniversityofIllinoisPress,1984.278.
[7]Bernstein,RichardJ.(1976).TheRestructuringofSocialandPoliticalTheory[M].NewYork:HarcourtBraceJovanovich,1976.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