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英語綜合課課堂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雙語教學作為一種兼顧語言學習和學科知識學習的有效教學方式,已為世界上的許多國家所采用。為了迎接WTO的挑戰(zhàn),順應(yīng)當前基礎(chǔ)教育改革中課程綜合化的趨勢,培養(yǎng)兒童具備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我國一些地區(qū)的小學已經(jīng)開始嘗試英漢雙語教學。以英語作為教學語言的綜合課教學①就是在考慮兒童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的基礎(chǔ)上,兼顧語言學習和學科學習,改善兒童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和固有學習方式,是使兒童在掌握學科知識的同時習得英語的一種有別于傳統(tǒng)教學的教學方式。
在小學開設(shè)全英語綜合課,對教師而言無疑是一種挑戰(zhàn):它不僅要求教師熟練掌握英漢兩種語言、懂得相關(guān)學科知識,而且還要針對小學生的特點,熟練運用課堂控制技巧,順利完成教學任務(wù)。筆者曾在廣東省的數(shù)所開設(shè)全英語綜合課教學的小學聽過課,發(fā)現(xiàn)教師在課堂控制上還存在著這樣一些比較普遍的問題:
1.片面理解以英語為教學語言的綜合課教學的涵義,教學重心過分向語言知識偏移。有的教師沒有實現(xiàn)教學觀念上的根本轉(zhuǎn)變,教學中過分強調(diào)學生掌握英語單詞和句子的數(shù)量,因而有意無意地將整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放在語言知識的傳授上,忽視了該堂課的教學主題,使一堂以“愛清潔、講衛(wèi)生”為主題的綜合課,變成了反復操練如何用英語表達“掃地”、“抹灰”、“整理房間”和“燙燙衣服”等詞匯的語言教學課,沒有跳出傳統(tǒng)語言教學的圈子。
2.教學語言的輸入量控制不當。教學中英語的輸入量應(yīng)該適合學生現(xiàn)有的語言能力,否則將降低教學效果。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么遷就學生的現(xiàn)有聽力水平而采用過于淺顯的英語表達法;要么脫離學生現(xiàn)有水平而采用遠超出學生理解能力的英語表達方式,二者均達不到教學的預期目的。
3.對教學活動控制不力,導致學生注意力轉(zhuǎn)移。全英語綜合課教學強調(diào)根據(jù)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充分運用多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使學生既獲得學科知識,又習得英語。但由于學生年齡較小,自控能力弱,注意力容易發(fā)生轉(zhuǎn)移;再加上教師對教學活動缺乏有效的控制,常出現(xiàn)教師徒勞地維持課堂紀律,而學生卻對教學指令毫不理會,將注意力完全轉(zhuǎn)向游戲的最終輸贏結(jié)果的課堂失控狀態(tài)。
4.教師缺乏對瞬間信息②的把握和重構(gòu)。有的教師,特別是教學經(jīng)驗不足的年輕教師,缺乏捕捉和處理課堂中出現(xiàn)的瞬間信息的能力,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一些稍縱即逝的語言運用能力或知識的擴展能力未給予及時的反饋,放棄了一些很好的啟發(fā)、誘導機會,降低了教學效果。比如,在接受教師的小禮品時,有的學生說“Thankyou”,此時教師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回答“Youarewelcome”,讓學生在這個簡短的交流中既懂得對人有禮貌的道理,同時又通過教師的回答而獲得當時情景下的英語語言信息。但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對類似的“意外”未能及時把握,導致教學效果打折扣。
5.教師糾正錯誤的方式、時機把握不恰當,無意中造成學生自尊心、自信心的損傷。有的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中出現(xiàn)的錯誤過于關(guān)注,反復糾正,甚至對班上的“差生”給予“持殊照顧”;或者糾錯時常使用否定詞匯,無意中造成學生自尊心的損傷和語言學習“成就感”的喪失,使學生產(chǎn)生畏懼心理。
課堂控制是教學順利進行的關(guān)鍵之一。好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都要通過課堂得以體現(xiàn)。教師對課堂的控制是否恰當,直接關(guān)系到教學的成敗。著名語言學家Dulay指出:“Teachingasecondlanguagemeanscreatingforstudentsapartoralltheirnewlanguageevironment.Theentireresponsibilityforcreatingthelanguageenvironmentfallsontheteacherwhoisteachingalanguagethatisnotusedinthecommunity.”③(第二語言④教學意味著為學生營造出部分或全部的新的語言環(huán)境。營造語言環(huán)境的全部責任就落在教授非本族語的教師身上。)有效的課堂控制可以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教師嫻熟地運用課堂控制技巧會為每一堂全英語綜合課的成功提供保障。為此,把握全英語綜合課的課堂控制技巧至關(guān)重要:
首先,教師應(yīng)該從思想上真正理解雙語教育的涵義。教育家DerekRowntree為“雙語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以同等的能力運用兩種語言的教育、每種語言講授的課業(yè)約占一半?!雹荨独事Z言學辭典》認為“雙語教育指學校采用第二語言或外語教授主課”⑥。世界雙語教育專家M·F·麥凱指出“雙語教育這個術(shù)語指的是以兩種語言作為教學媒介的教育系統(tǒng),其中一種語言常常是——但不一定是——學生的第一語言”。⑦這樣看來,作為全英語綜合課教學語言的英語不僅是學習的內(nèi)容,而且也是學習的工具,它與傳統(tǒng)英語教學的根本區(qū)別在于它跳出了孤立的語言教學圈子,將英語學習與學科知識的學習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強調(diào)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教師用英語表述的相關(guān)學科知識的同時,促進學生英語能力的提高。學科知識的掌握和英語能力的提高是相互促進的關(guān)系,人為地劃定側(cè)重點是不要當?shù)摹?/p>
其次,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知識背景和理解能力控制語言的輸入量和輸入深度。以英語作為教學語言教授相關(guān)學科知識要求學生首先能夠借助英語理解學科內(nèi)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教師使用英語的量和度直接關(guān)系到教學效果的好壞??死辏―.D.Krashen)的“輸入假說”(theInputHypothesis)認為:語言習得的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就是學習者要理解略超過于他現(xiàn)有水平的輸入語。如果學習者現(xiàn)有語言水平為i的話,那么教學中應(yīng)提供的輸入量只能是i+1⑧。輸入語的過深或過淺都會造成學生理解學科知識困難或無益于學生英語語言能力提高的局面。只有適合學生水平的語言輸入量,才能夠使學生在理解講授內(nèi)容的同時產(chǎn)生思想上的某種共鳴與思考,增加自信心,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減小對語言輸入的“過濾”作用,從而獲得更多的輸入信息⑨。因此,學生的年齡特征、知識背景和理解能力是教師選擇輸入語的量和度時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
第三,注意組織教學,避免課堂失控。以學生為活動主體的全英語綜合課容易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如果課堂控制不當,極易造成課堂秩序的失控。所以.組織教學就顯得非常重要。英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戴維·馮塔納(DavidFontana)指出,良好的教學組織意味著:①學習材料和用具被有秩序地發(fā)放,教師使兒童清楚地知道教師期望他們怎么來使用儀器和設(shè)備,從而避免損壞。同時教師能注意到每個人的所作所為;②教師要一步一步地指導兒童遵守這些規(guī)則,而不是讓學生立刻就倉促行動,然后再徒勞地大聲呼喊著維持秩序;③使兒童清楚地知道要用的東西放在什么地方,而且使他們認識到他們每個人都有維持正常的教學秩序和在意外發(fā)生時應(yīng)付緊急情況的責任;④教師要認真地計劃教學活動,從而使之能在教師的控制和學生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⑩。熱烈而有序的課堂是全英語綜合課的要求。對課堂活動的組織做到“收放自如”是教育應(yīng)該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之一。
第四,善于捕捉和處理課堂內(nèi)的“意外事件”。教師應(yīng)該具備捕捉課堂內(nèi)瞬間信息并加以重新構(gòu)建,然后自然融入教學過程的能力。瞬間信息大多是在教師意想不到的情況下出現(xiàn)的,一部分對教學活動無益、而另一部分則是學生在當時課堂氣氛的啟發(fā)和感染下表現(xiàn)出來的臨時性的語言或?qū)W科知識上的聯(lián)想和擴展。有益的瞬間信息類似于“頭腦風暴”(Brainstorming)(波內(nèi)斯,1967),不應(yīng)該被看作是缺乏邏輯或不合適,更不應(yīng)該對其批評和指責。教師應(yīng)該對學生“意想不到”的提問和回答給予積極的反饋和點撥,使某些有益的“意外事件”價值不因為教師的不敏感而丟失。課堂中師生間和學生間的互動是一種微型的交際過程,教師要善于利用在微型交際過程中出現(xiàn)的細節(jié),促使學生在語言學習和學科學習上獲得最大的收益。
第五,正確看待學生的錯誤,控制糾錯的時機和頻率。有學者⑾對全英語教學中的兒童學習過程進行研究后發(fā)現(xiàn):兒童在全英文環(huán)境中,會不斷他用情景、語言知識或者對世界的已有知識去猜測英文意義,并進行不斷地修正。因此,“猜測”和“自我修正”是兒童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常常使用到的兩個策略。兒童猜測的正確與否都代表他們對情境的假設(shè),對情境的“閱讀”(“reading”ofthesituation),是他們在使用了很多知識和以前的經(jīng)驗后才做出的判斷。每個語言使用者都會使用頭腦中的一種先行存在的架構(gòu)去解讀語意。所以,教師不應(yīng)計較兒童猜測的正確與否,而應(yīng)該為他們創(chuàng)造猜測的環(huán)境,使他們不斷地檢測自己的想法是否適合于外界的環(huán)境。所謂的“錯誤”在一定程度上反而為兒童學習提供了機會,使他們可以借此來不斷對自己進行測試,并依據(jù)自己的學習步調(diào)進行自我修正。教師在課堂中花去過多的時間糾正學生的錯誤有時是不必要的,它可能會干擾兒童學習的過程,造成兒童學習的不必要心理負擔。因此,糾正錯誤的時機和頻率是全英語綜合課課堂中需要加以控制的因素。其實,“產(chǎn)生錯誤并不意味著失敗,而只表明它是整個學習過程的一個有機而重要的部分。通過思考這些錯誤是如何發(fā)生的,兒童得以從中學到新的東西,并發(fā)展一些策略來對付以后出現(xiàn)的問題?!雹兴?,教師對糾正錯誤的時機和頻率的把握應(yīng)該以是否有利于幫助學生從錯誤中學到對付今后類似錯誤的策略為限度。同時,教師在糾正錯誤時應(yīng)注意減少使用或避免使用帶有否定意義的詞匯,采取將正確的句子重復給學生的做法來代替“Youarewrong.”、“No,it’swrong”等糾錯指示語,通過正強化來促使學生不斷地“自我修正”,不斷地完善自己的語言表達。
注釋:
①小學的全英語綜合課是指從小學生熟悉和感興趣的事物入手,將小學課程中的相關(guān)學科知識(不包括語文)整合成以主題為單元的綜合課程,并以英語為教學語言進行綜合課教學的一種教學形式??紤]到小學生的特點,小學全英語綜合課大多通過設(shè)置各種與主題相關(guān)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活動中掌握知識,學習語言。
②瞬間信息是指在全英語綜合課課堂內(nèi)出現(xiàn)的一些的”意外情況”。它通常是學生受到教師講解內(nèi)容的啟發(fā)而產(chǎn)生的一些表面上與課程內(nèi)容不太相關(guān)的思想片段或疑問。一些瞬間倍息的價值常常因為其表現(xiàn)上與課程內(nèi)容不相關(guān)而被缺乏教學經(jīng)驗的教師所忽視。
③Dulay,H.etal.LanguageTwo[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82.
④第二語言(secondLanguage,SL)和外語(foreignlanguage,F(xiàn)L)經(jīng)常在非母語教學中被提到。在英語學習與教學上,常用ESL(EnglishasSecondLanguage)——英語為第二語言和EFL(EnglishasForeignLanguage)——英語為外語,來指稱英語為非母語的學習。有時為了方便起見,這兩個名詞常常通用,尤其是在語言認知學習研究方面常使用SLA(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第二語言認知學習涵蓋第二語言及外語認知學習,例如,Larsen-FreemanandLong(1994)
⑤《英漢雙解教育詞典》,教育科學出版社1992年。
⑥JackPichards等編著:《朗曼語言學辭典》,1993年。
⑦M·F·麥凱、M·西格恩:《雙語教育概論》,《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年,第45頁。
⑧Krashen,StephenD.TheInputHypothesis:IssusesandImplications.London:Longman,1985.
⑨克拉中的“情感過濾假說”(theAffectiveFilterHypothesis)指出,如果輸入的信息為輸入者所理解并能引起他們的某種共鳴與思考,學習者的學習動力就會提高,并漸漸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他們對語言輸入的過濾作用減小,獲得的輸入量就增多;反之.“過濾”作用就大,獲得的輸入量就少。參見Krashen,StephenD.PrinciplesandPractice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NewYork:InternationalBookDistributorsLtd.1995.
⑩參見戴·馮塔納(Fontana.D)《教師心理學》(第三版),第432頁。
⑾參見曾月紅《兒童全語文教學》,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⑿參見戴·馮塔納(Fontana.D)《教師心理學》(第三版),第258頁。
參考文獻:
1.Krashen,StephenD.TheInputHypothesis:Issuesand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s,1985年版。
2.Krashen,StephenD.PriciplesandPractice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NewYork:InternationalBookDistributorsLtd.1995
3.Dulay,H.etal.LanguageTwo[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82.
4.[英]戴·馮塔納著,王新超譯、謝東審校:《教師心理學》(第三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5.[臺灣]曾月紅:《兒童英語文教學——全語文觀點》,(臺灣)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版。
6.《英漢雙解教育詞典》,教育科學出版社1992版。
7.JackRichards等:《朗曼語言學辭典》,1993年版。
8.M·F·麥凱、M·西格思:《雙語教育概論》,《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