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細菌性痢疾中醫(yī)辨治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細菌性痢疾是西醫(yī)臨床常見的消化道傳染性疾病,因其傳染性強,易于流行,故本文從中醫(yī)學角度對該病進行了辨證,并提出了中醫(yī)法則,以便有效地治療和預防該病。
[關鍵詞]細菌性痢疾;中醫(yī)辨證;中醫(yī)治療
細菌性痢疾中醫(yī)又稱“滯下”、“赤沃”、“赤白痢”,是以大便次數(shù)增多、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粘凍為主癥,是夏秋季常見的消化道傳染性疾病。
1細菌性痢疾的病因
中醫(yī)認為,細菌性痢疾的病因主要是人體正氣虛弱和外感時邪、飲食所傷,而外邪與飲食又往往互相,一般多屬飲食傷中,復加感受時邪而發(fā)病。
1.1飲食所傷是引起細菌性痢疾的重要原因
“素問”就以“飲食不節(jié),起居不時”為致痢之因。如飲食不當,進食肥甘厚膩或誤食餿腐穢濁不潔之食物,釀生濕熱,積于腸胃;或貪食生冷瓜果,聚為寒濕,留滯腸道。故唐“千金方”有“赤痢為疳濕”、“皆由暑月多食肥濃油膩”之說。
1.2外感時邪和正氣虛弱也是導致細菌性痢疾發(fā)生的原因
夏秋之季,暑濕等時邪蒸騰,侵犯人體,挾腸中濕滯,郁積不化,成為痢疾,甚則傳播流行,稱為“疫痢”。清代陳士鐸《石室秘錄》談到“痢疾之病,多起于夏天之郁熱,又感水濕雨露之氣以成之”則充分說明了痢疾與氣候的濕、熱有關。人體正氣虛弱,必然使脾胃運化失健,導致胃腸虛弱,故風冷暑濕之邪,乘虛而入,引起細菌性痢疾。
2細菌性痢疾的臨床辨證
張景岳曰:“凡治痢疾最當察虛、實,辨寒、熱,此瀉痢中最大關系,若四者不明,則殺人甚易也。”故細菌性痢疾的患者除了根據(jù)發(fā)病時日、腹痛、里急后重,便次頻繁和痢下的排泄物等臨床表現(xiàn)辨識外,更重要的是“望、聞、問、切”四診,找出它的病位(表、里)、病性(寒、熱),結合患者的體質(zhì)以及所處環(huán)境的不同,作為臨床辨治的依據(jù)。
2.1辨“表”、“里”
元代朱丹溪云“其或惡寒發(fā)熱、身熱俱痛,此為表癥”,故細菌性痢疾的患者如有惡寒發(fā)熱、頭身疼痛等癥出現(xiàn)者,則可視為表證,常見于菌痢的初起階段,是機體抵抗力和病邪作斗爭的初期,病變處于外在和淺在?!袄镒C”則和表證相對,“其或腹痛后重,小水短,下積,此為里癥”,說明此時腸內(nèi)的病變嚴重,和表證比起來,病變已至內(nèi)在和深在的時候。
2.2辨“寒”、“熱”
明代張景岳曰:“凡瀉痢寒熱之辨,若果是熱,則必畏熱喜冷,不欲衣被,渴甚,飲水,多亦無礙,或小便赤澀而痛,或下痢純血鮮紅,脈息必滑實有力,形氣必躁急多煩……”可見“熱證”癥狀明顯、來勢兇猛,說明此時正邪搏斗劇烈,病邪亢盛而機體抵抗力也正強?!昂C”與“熱證”恰恰相反,寒證是出現(xiàn)在病邪未去,機體抵抗力趨向衰沉之時,“或口不渴,身不熱,喜熱手熨燙,是名挾寒”“身涼不渴,溺清者為寒”,痢下白多赤少,或純?yōu)榘變觯蛉玺~腦,舌淡苔白,脈濡緩。
2.3辨“虛”、“實”
張景岳云:“實癥之辨,必其形氣強壯,脈息滑實,或素縱口腹,或多腹?jié)M堅痛,及平少新病,脾氣未損者,微者行之和之,甚則瀉之”,說明實證病人平素體質(zhì)強壯,發(fā)病多因飲食不當,消化道刺激物充斥所致。而“虛證”患者則“形體薄弱,有顏色青白者,有素稟陽衰者,有素多痰者……有年衰脾弱者……總在脾虛之輩多有此癥”。
3細菌性痢疾的中醫(yī)治療
根據(jù)菌痢的歸納結果,視其病邪在表、在里,屬寒、屬熱和患者體質(zhì)的是虛、是實,應給予靈活的隨癥治療,現(xiàn)分述如下:
3.1解表
菌痢初起夾有表癥,發(fā)熱惡寒、頭身重痛無汗者,可用解表法,使之“得汗而解”,治宜扶正解表達邪,方選人參敗毒飲加減。藥用人參益氣扶正,羌活、獨活、柴胡、前胡合川芎從半表半里之際領邪外出,枳殼、茯苓、桔梗宣通三焦,甘草調(diào)和諸藥,共成扶正祛邪功。若表證已減,痢猶未止,可用香連丸調(diào)氣清腸;或表證兼濕滯者,可用藿香正氣散解表化滯。
3.2導滯
菌痢初起,但無表癥,體強滯甚,腹?jié)M堅痛之“實證”者,可用導滯法。治宜調(diào)氣導滯,通腑排毒,方選木香化滯湯加減。藥用木香、香附辛香利氣,柴胡、草蔻、橘皮、半夏疏肝醒脾和胃,當歸、紅花和血調(diào)氣,再配以厚樸化滯除脹。若下利不暢、實滯甚者,可用小承氣湯瀉下,排除毒物。
3.3清熱解毒
用于菌毒亢盛,下痢赤白、腹痛、里急后重、疫毒熾盛者,治宜“涼解分利,但使邪去”,方選葛根黃芩黃連湯加味。藥用葛根解肌發(fā)表散熱、升發(fā)脾胃清陽之氣而止下利,黃連、黃芩清熱燥濕、厚腸止利,配以金銀花、白頭翁、馬齒莧、木香涼血解毒,行氣治痢,甘草甘緩和中、調(diào)和諸藥。若見高熱神昏譫語者,可同時吞服安宮牛黃丸,以增加其清熱解毒及開竅清神之力。
3.4行氣和血
用于腹痛、里急后重、赤白混雜,便次頻甚之際,治宜調(diào)和氣血,緩解腹痛,即“行血則便膿自愈,調(diào)氣而后重自除”。方選潔古芍藥湯加減,藥用芍藥、甘草、當歸調(diào)和營血、緩急止痛,黃連、黃芩、大黃(后下)清腸化濕,木香、檳榔、枳殼行氣通腑除后重,肉桂通陽和血,銀花、白頭翁清熱解毒。
3.5溫補
一般多用于菌痢后期,或病程遷延日久不愈,導致虛、寒、虛滑三癥者,治宜養(yǎng)陰和營、補中益氣,方選補中益氣湯加減。藥用黃芪、黨參、白術、炙甘草補中益氣、升陽固表,陳皮理氣化滯,升麻、柴胡升陽舉陷,再配以白芍斂陰氣、和營衛(wèi)。
4小結
綜上所述,菌痢的發(fā)生主要為外感時邪、內(nèi)傷飲食和人體正氣虛弱所致。因此,時當辨清臨證的表、里、寒、熱、虛、實,隨癥靈活運用治療法則和方案。祛除外邪,維護正氣,達到“正氣存內(nèi),邪不可干”,從而有效地降低該病的發(fā)病率。
[]
[1]周仲英.中醫(yī)內(nèi)[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254-264.
[2]肖振輝.中醫(yī)內(nèi)科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116-121.
[3]郭振球.內(nèi)科證治新詮[M].北京:中醫(yī)藥出版社,1994.12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