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為洋用美術(shù)對西方影響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當我們在討論西方美術(shù)對近代中國,尤其是現(xiàn)、當代美術(shù)的影響時,西方也在探討東方藝術(shù),尤其是中國藝術(shù)對西方的影響。有的西方學者認為,這種影響甚至導(dǎo)致了人類文化史上繼意大利文藝復(fù)興后的另一個高潮——“東方文藝復(fù)興”。法國當代漢學家雷蒙·施瓦布(RaymondSchwab)在他的專著《東方文藝復(fù)興》一書中就指出,西方歷史除了意大利文藝復(fù)興外,還有“第二次文藝復(fù)興:東方文藝復(fù)興”(注:RaymondSchwab,TheOrientalRenaissance:Europe''''sRediscoveryofIndiaandtheEast,1680-188,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84,p.11.)。“東方文藝復(fù)興”最初由奎內(nèi)特(EdgarQuinet)在1841年提出。他指出,“(歐洲的)東方學學者認為,就整體而言,一種比古希臘、古羅馬更宏大、更富有詩意的古典主義,正從東方的深沉中顯露?!保ㄗⅲ篠chwab,p.12.)他認為,如果說意大利文藝復(fù)興標志著中世紀的結(jié)束,那么,東方文藝復(fù)興則標志著新古典主義時期的終結(jié)。在17世紀,與柏拉圖的理想主義相呼應(yīng),在東方文藝復(fù)興中,東方的泛神論已經(jīng)超越了古希臘和歐洲的文藝復(fù)興。法國文豪雨果在他的《東方》一書的前言里也感慨道,“學習和研究中世紀,學習和研究東方,我們不就可以對現(xiàn)代有更高層次的理想和更廣闊的視野了嗎?”(注:PaulValéry,Oeuvres,ed.JeanHytier,Paris:Gallimard,1960,2:p.1556-7.)法國東方學家保爾·瓦萊里(PaulValéry)坦率地承認,“我們的藝術(shù)、我們的知識中的很大一部分,都要歸功于東方?!保ㄗⅲ篜aulValéry,Oeuvres,ed.JeanHytier,Paris:Gallimard,1960,2:p.15頁。)
也許由于大西洋的屏障,在哥倫布之前,歐洲人探索的視線只有一個方向,那就是太陽升起的地方——東方。西方對亞洲的興趣,始于古希臘時期。公元前1世紀,希臘學者斯特拉伯(Strabo)就寫了六部關(guān)于亞洲地理的書籍,其拉丁文譯文在1516年印行出版。1939年在古羅馬廢墟龐培發(fā)掘出印度古代女神雕塑,證明東方藝術(shù)早在公元79年前已經(jīng)傳入歐洲。公元50年一位羅馬無名氏在他的《印度洋環(huán)行記》一書中,出現(xiàn)了歐洲最早關(guān)于中國的文字記載。而大量西方人進入中國,最初可能是古羅馬的殘兵敗將。公元53年,被安息軍擊敗的六千余名古羅馬帝國將士,曾被西漢西域都護甘延壽打敗收編,帶回中國,被漢元帝安置在甘肅永昌縣,建立了中國的“羅馬城”,開始了屯墾衛(wèi)戍(注:《北京晨報》,1999年6月22日。)。古羅馬帝國的商人早在公元二三世紀就往來于羅馬和中國之間(注:DonaldLach,AsiaintheMakingofEurope,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65,vol.I,p.13.)。孔子和道家學說隨著中國商人,在古羅馬帝國奧古斯特時代已經(jīng)傳播到羅馬城(注:Lach,AsiaintheMakingofEurope,Vol.I,p.17.)。中國藝術(shù)傳入羅馬的主要形式是中國絲綢圖案。古羅馬進口中國絲綢的重要港口是靠近那不勒斯的普特歐里(現(xiàn)名Pozzuoli),羅馬皇帝圖密善(Domitian)在公元92年在羅馬還修建了專門儲藏中國絲綢的倉庫。在此期間,在古羅馬的市場上還能見到中國的青銅器壺和陶器(注:L.Petech,"RomeandEasternAsia",EastandWest,Ⅱ(1952),p.76.)。古羅馬晚期,中國和羅馬的交流中斷,此后較為詳盡的關(guān)于中國文化的記載,見于旅居埃及的希臘學者泰奧菲拉克塔斯(TheophylactusSimocattes)在公元628年寫作的《歷史》。
7世紀穆斯林切斷了歐洲與中國的通道,但中國的“絲綢之路”仍然連接著西方和東方。12世紀十字軍東征用武力重新打通了西方與東方的通道,為西方開啟了面向東方的窗口,也為西方自13世紀起向東方以至于面向世界的商業(yè)和文化探索和擴張作了準備。意大利威尼斯不僅在充當十字軍軍需運輸站時積累了通商中國的金錢,擴展了他們的歐洲市場,也刺激了威尼斯開發(fā)中國市場的欲望。威尼斯商人、旅行家馬可·波羅宋末元初到達中國便是一例。
馬可·波羅從中國回到歐洲后,撰寫了歐洲第一部詳盡描繪中國歷史、文化和藝術(shù)的《游記》。16世紀意大利收藏家、地理學家賴麥錫(Ramusio)說,馬可·波羅在1299年寫完《游記》,“幾個月后,這部書已在意大利境內(nèi)隨處可見”(注:Lach,p.35.)。在1324年馬可·波羅逝世前,《馬可·波羅游記》已被翻譯成多種歐洲文字,廣為流傳?,F(xiàn)存的《馬可·波羅游記》有各種文字的119種版本。《馬可·波羅游記》在把中國文化藝術(shù)傳播到歐洲這一方面,具有重要意義。西方研究馬可·波羅的學者莫里斯·科利思(MauriceCollis)認為馬可·波羅的《游記》“不是一部單純的游記,而是啟蒙式作品,對于閉塞的歐洲人來說,無異是振聾發(fā)聵,為歐洲人展示了全新的知識領(lǐng)域和視野,這本書的意義在于它導(dǎo)致了歐洲人文科學的廣泛復(fù)興”(注:MauriceCollis,"MarcoPolo",Collier''''sEncyclopedia,vol.15,p.383.)。
由于意大利商人通商中國的精明和努力,13世紀中國絲綢紡織技術(shù)已傳入意大利,14世紀意大利絲綢紡織中心盧卡出產(chǎn)的絲綢圖案,有明顯的中國影響。15世紀末,意大利紡織作坊直接模仿中國圖案成為風尚。在意大利制造的絲綢上,出現(xiàn)了中國的飛禽、荷花、水鳥、假山石、卷云等。有時候,竟照搬中國風景畫。這類對大自然的現(xiàn)實主義的描繪,對哥特式時期的畫家是一種啟發(fā)。而哥特式時期畫家在繪畫中的現(xiàn)實主義因素,導(dǎo)致了14世紀文藝復(fù)興初期意大利畫家復(fù)興古羅馬寫實主義繪畫。拉赫認為,“現(xiàn)實主義,或者說文藝復(fù)興時期畫家追求真實地描繪自然,無疑是受到東方的影響,受到引入歐洲的東方的奇異的新植物、動物和其它物品的刺激。”(注:Lach,Vol.Ⅱ,p.189.)也就是說,在世界美術(shù)史中被推崇的意大利文藝復(fù)興初期現(xiàn)實主義,直接受到中國宋寫作實繪畫因素的影響。
中國繪畫藝術(shù)對意大利文藝復(fù)興的影響,還不僅僅限于對大自然的寫實。意大利文藝復(fù)興的圣像描繪,也因與中國等東方國家的接觸而變得更加豐富。例如1350年在比薩的卡門坡·桑突的壁畫中出現(xiàn)的晦澀難解的帶翅怪物,與東方的飛天的影響有關(guān)。佛教繪畫中就充滿了半人半鬼、多臂多腿的妖魔,它們象征邪惡。這些使我們聯(lián)想起16世紀初荷蘭畫家博施(Bosch)的繪畫(注:Lach,Vol.Ⅱ,p.73頁。)。他的地獄畫中的人身獸面形象,也與中國地獄圖有類似之處。意大利學者奧爾西克(LaonardoOlschki)認為,早期意大利文藝復(fù)興塔什干壁畫的精神和哲學內(nèi)涵,是受了中國佛教繪畫神秘主義的影響,和中國繪畫藝術(shù)中深邃的思想性、精神性和宗教性的影響(注:LaonardoOlschki,"AsiaticExoticisminItalianPaintingoftheEarlyReneissance",ArtBulletin,ⅩⅩⅥ(1944),pp.95-108.)。意大利13-15世紀的繪畫,至少是受到中國游記中詳盡細節(jié)的影響,或者受在意大利的東方奴隸形象的影響,開始越來越現(xiàn)實主義地描繪東方人形象,顯然是蒙古人和中國人的形象也越來越多地在他們的作品中出現(xiàn)。例如在喬托(Giotto)、杜喬(Duccio)、洛倫采蒂(Lorenzeti)、安德烈亞(AndreadaFirenze)和秦梯利(GentiledaFabriano)的繪畫中,就能見到一些東方人。較為真實地描繪顯然是中國人的形象,在1373年帕若門特·德·拿爾波訥(ParementdeNarbonne)的十字架刑一畫,在1460年的尼德蘭繪畫《時節(jié)書》中均可以見到。洛倫采蒂的《佛蘭西斯教徒在契禺達獻身》、1365年安德烈亞的《圣戰(zhàn)教士》,是為紀念教會在東方的傳教活動而繪制的(注:DonaldLach,AsiaintheMakingofEurope,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65,vol.Ⅰ,p.72.)。歐洲人對中國文化的興趣,也包括他們對中國人的興趣。15世紀意大利文藝復(fù)興時期佛羅倫薩領(lǐng)主美蒂奇家族熱心收藏中國瓷器,同時還在宮廷中安置蒙古族弓箭手作為跟班。意大利文藝復(fù)興大師達·芬奇也對東方充滿好奇心,1498-1499年間,他親自到當時被稱為日出之地的地中海東海岸黎凡特(Levant)一帶游覽,體會東方的神秘。他最遠可能已到達和印度交界的地區(qū)(注:DonaldLach.vol.Ⅰ,p.37.)。在達·芬奇的《筆記》中,他也記載了中國的風土人情,例如,他注意到,中國人留長指甲,畫長指甲,是有身份的表現(xiàn)。
16世紀是歐洲和中國通商的一個高峰,葡萄牙、荷蘭、意大利、英國、德國、西班牙都與中國有直接或間接的貿(mào)易關(guān)系。例如,1598年有22艘荷蘭商船駛向東方,三年后在17世紀初的1601年,荷蘭往返東方的商船達65艘。歐洲和中國貿(mào)易的高峰也意味著歐洲和中國文化藝術(shù)交流的高峰,因為大量的中國藝術(shù)品,其中包括繪畫、雕塑、刻版印刷插圖、絲綢、瓷器、家具、金銀具等,由商船運入歐洲,其中數(shù)量最大的是描繪精美的中國瓷器。據(jù)荷蘭東印度公司記錄,一條返回歐洲的商船,可裝運多達25萬件中國瓷器。歷年來進入歐洲的中國藝術(shù)品的數(shù)量,可想而知。據(jù)統(tǒng)計,僅英國東印度公司一家,在十七八世紀間運到英國的中國瓷器,就達三百萬件(注:DavidHoward,"TheBritishEastIndiaCompany''''sTradingtoChinainPorcelain",OrientalArt,Vol.XLV,No.1,Spring99,p.45.)??梢院敛豢鋸埖卣f,中國繪畫以陶瓷繪畫的形式,如洪水一樣席卷歐洲。
16世紀歐洲王室是中國藝術(shù)的主要收藏者。17世紀,中國青花瓷器在歐洲已成風尚,后來更取代銀器,成為正式宴會的餐具。至18世紀,中國藝術(shù)品已成為歐洲宮廷非常流行的收藏品。歐洲皇室豐富的中國藝術(shù)收藏,使歐洲上層社會爭相仿效,推動了歐洲的中國藝術(shù)熱,同時,也給歐洲各國藝術(shù)家提供了眾多的接觸中國藝術(shù)的機會。文藝復(fù)興時期德國畫家丟勒,記錄了1520年夏天他在布魯塞爾參觀皇家海外藝術(shù)藏品的感受,“我一生中從來沒見過像這些使我心醉神迷的東西,因為我發(fā)現(xiàn)這些都是精美絕倫的藝術(shù)品,那些居住在遙遠異方的民族的天才,使我驚嘆不已”(注:W.M.Conway(trans.),TheWritingsofAlfrechtDurer,London,1911,pp.101-2.)。他被中國瓷器迷住了,在安特衛(wèi)普期間,就親自“收藏了一個精美的中國瓷器”(注:J.A.Symonds(trans.),TheAutobiographyofBenevenutoCellini,NewYork,1910.p.62.)。中國瓷器上的圖案在設(shè)計上啟發(fā)了丟勒。丟勒在他畫稿中就有兩張畫有中國瓷器的象征性立柱。他摹仿中國宋代或明代瓷器,在花瓶式柱身上的荷花圖案以及類似中國龍的瓶耳,都清楚地顯示丟勒這兩幅畫中的中國影響(注:R.Schmidt,"ChinabeiDurer",ZeitschriftdesdeutschenVereinsfurKunstwissenschaft,Ⅵ(1939),pp.103-6.)。由于歐洲社會對中國藝術(shù),尤其是裝飾有精美繪畫的瓷器的熱衷,中國瓷器在歐洲供不應(yīng)求,因而在16世紀末,荷蘭德爾弗特的一些工廠,便已開始仿制中國明代青花瓷器。
16世紀以來,中國的一些繪畫題材越來越多地在歐洲繪畫中出現(xiàn),這可能與14世紀以來源源進入歐洲的中國瓷器、漆器和紡織品上的裝飾繪畫和圖案有關(guān),也可能源于有插圖的中國書籍。16世紀歐洲出版的有關(guān)中國的版畫,最重要的是卡薩爾·韋切里奧(CasareVecellio)在1590年的版畫集。這本畫集有522張版畫。其中對中國人的現(xiàn)實主義的描繪,達到了相對較高的水平。他所畫的中國人形象,在氣質(zhì)、服裝和社會等級方面,都較為準確。在他自己寫的前言中,聲稱他的模特兒是中國繪畫中的人物(注:Lach,vol.Ⅱ,p.91.)。
16世紀歐洲與中國活躍的貿(mào)易關(guān)系,引起歐洲文化藝術(shù)界人士的濃厚興趣,觸發(fā)了歐洲17世紀對中國歷史、文化、藝術(shù)的研究和出版的高潮。葡萄牙人德里奧(DuarteNunesdeLiao)早在1610年就在他的書中贊嘆中國瓷器“是人類至今所創(chuàng)造的最美麗的藝術(shù)品”(注:J.A.L.HydeandR.R.FspiritoSantoSilva,ChinesePorcelainfortheEuropeanMarket,Lisbon,1956,p.48.)。法國17世紀就開始出版有關(guān)中國歷史的書籍,1622年佩舍龍的《中國史》(注:BellefleurPercheron,NouvellehistoiredelaChine,Paris,1622.)、1624年博迪耶的《中國宮殿史》(注:MichelBaudier,HistoiredelacourduroydelaChine,Paris,1624.)、法國學者紐霍夫?qū)χ袊汤C藝術(shù)的精湛大為贊賞,“中國藝術(shù)家精于花鳥,他們以繡花針為筆,用筆寫生,無法與之匹敵”(注:Newhof,L''''Ambassadeversl''''EmperurdelaChine,1665,Belevitch-Stankevitch,LaChineenFranceautempsdeLouisⅪⅤ,Paris,1910,p.177.)。意大利人馬梯尼(MartinoMartini)的《中國》在1655年出版,1672年的拉丁文譯本增加了插圖。1665年,荷蘭人海耶(Heyer)和凱塞爾(Kayser)出版印行了150余幅他們在中國畫的風景畫,更重要的是,這些風景畫借鑒了古代中國山水畫特有的透視畫法,可以看出,是在模仿中國原作的基礎(chǔ)上繪制的。法國路易十四時代在巴黎集市上出售的大量中國題材的版畫,就來源于這些中國山水畫的模仿品(注:Belevitch-Stankevitch,LaChineenFranceautempsdeLouisⅪⅤ,Paris,1910,p.241.)。1667年,克契爾出版了《中國名勝圖解》。17世紀歐洲的中國文化藝術(shù)熱還表現(xiàn)在迅速增長的專門經(jīng)營中國藝術(shù)的商人數(shù)量上。據(jù)1692年巴黎出版的《地址錄》,當年專營中國藝術(shù)品的商人在巴黎就有20人之多(注:MoniqueCric,"TradewithFrance,"OrientalArt,Vol.XLVNo.1,spring99,p.52.),可見中國藝術(shù)在法國的廣泛影響。
17世紀關(guān)于中國藝術(shù)的直接記錄和描繪是荷蘭人尼厄霍夫(JohannNieuhof)在他書中發(fā)表了他畫的素描(注:JohannNieuhof,Hetgezantschap,1656.)。這些素描包括中國的地貌風景和建筑物。歐洲人由此第一次有機會見到有關(guān)中國的視覺形象,尤其是較為準確和細節(jié)詳盡的北京皇宮建筑的銅版畫,描繪了富有中國民族特色的琉璃瓦大屋頂、飛檐,以及屋脊上的各種裝飾雕塑。荷蘭人基歇爾(AthanasiusKircher)1670年出版的插圖本《中國百科全書》,在以后的幾十年中一直是歐洲熱愛中國文化的人士的權(quán)威參考書。與此同時,中國的“四書”“五經(jīng)”的西文譯本,也開始在歐洲流行。1687年,皮爾·菲利普·庫培勒(P-rePhilippeCouplet)翻譯出版了歐洲最早的孔子著作。
18世紀歐洲出版了許多介紹中國設(shè)計和裝飾紋樣的書籍,這些書籍對英國、美國的家具設(shè)計、工藝美術(shù)和建筑產(chǎn)生了影響。法國人皮勒蒙(Jean-BaptistePillement)在1755年出版了《中國裝飾新書》,在羅可可流行時期,成為家具設(shè)計、銀具、陶瓷、紡織和建筑的重要參考資料。英國人奇彭代爾(ThomasChippendale)1754年出版了《紳士和家具設(shè)計指南》這本書,在英國的北美殖民地地區(qū)也廣為流傳,一位剛從倫敦到達北美的設(shè)計師便聲稱,歐洲家具設(shè)計師的“家具都追隨新潮,不是中國風格便是威尼斯風格”(注:EllenPaulDenker''''sAftertheChineseTaste:China''''sInfluenceinAmerica,1730-1930,PeabodyMuseumofSalem,1985,p.5.)。費城的設(shè)計師本杰明也推崇中國風格和現(xiàn)代風格的櫥柜和椅子。受奇彭代爾《紳士和家具設(shè)計指南》的影響,從1755年開始,中國式的設(shè)計和裝飾圖案便出現(xiàn)在美國建筑中。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敦的杰姆斯·萊德1757年修建的住宅,就是仿中國式的建筑。威廉·強伯1757年出版的《中國建筑、家具、服裝、器械、器具設(shè)計》、羅伯特·莫里斯的《建筑圖式選》也收進不少中國建筑設(shè)計(注:Denker,p.7.)。美國在爭取獨立期間,高度重視中國文化和藝術(shù),大陸議會秘書查爾斯·湯姆森(CharlesThomson)在1870年強調(diào),“把古老的東方,尤其是中國的產(chǎn)品介紹過來,我們國家將受益無窮。如果我們有幸把中國的工業(yè)和他們生活的藝術(shù),以及他們在家畜管理方面的經(jīng)驗還有中國植物介紹過來,美國就會變得像中國一樣人口眾多?!保ㄗⅲ篋enker,p.17.)于是,一些美國企業(yè)家創(chuàng)辦仿造中國工藝美術(shù)品的工廠。由于費城和北京的緯度相似,商人湯姆森相信費城可以生產(chǎn)出“和從中國進口的瓷器相比毫不遜色的瓷器”。喬治·莫里斯在費城南部就建立了一座生產(chǎn)仿中國式的青花瓷廠。
18世紀歐洲出版了大量的專門介紹中國建筑藝術(shù)的書籍:紀錄1752年法國國王舉辦中國節(jié)的《中國節(jié)》、1752年哈佛培尼的《中國式和哥特式建筑》、1753年強伯的《中國建筑設(shè)計》。強伯曾在意大利學習建筑,后被派駐中國,他以建筑家的眼光觀察中國建筑,描繪中國建筑,給歐洲提供了當時有關(guān)中國建筑最為準確和詳盡的視覺資料。還有1755年哈佛培尼的《中國風格的鄉(xiāng)村建筑》、1758年歐文的《哥特式、中國式以及現(xiàn)代趣味》、1777年的《中國回憶錄:科學、藝術(shù)、風俗》、1777年勒霍杰的《中英園林建筑》(包括許多中國園林建筑的圖例)、1798年敘費的《新花園:中國式設(shè)計》,等等。在大量出版介紹中國建筑藝術(shù)的書籍的同時,18世紀歐洲各國摹仿中國建筑風格,修建了大量的中國式的園林建筑:在德國,阿騰斯臺的“中國屋”建于1799年;迪斯庫的“中國亭”建于1790年;慕尼黑附近尼費恩倍格的“中國塔”由德·庫威尼爾在1716年修建。在法國,建筑師勒納爾(JeanAugustinRenard)18世紀末在巴黎附近為佩斯佛赫公爵花園修建了兩座中國亭和一座中國橋;1781年巴黎附近波恩勒的“中國亭”;1775年建筑師勒加繆在亨特魯修建的高達120米的“中國塔”;1780年建筑師拉辛·德蒙維爾(RacinedeMonville)在離巴黎不遠的ForetdeMarly修建的“中國屋”至今保存完整。在英國,倫敦附近威爾士王子花園由建筑師約塞夫·古匹(JosephGoupy)在1763年修建的“孔廟堂”和1760年由《中國建筑設(shè)計》作者強伯設(shè)計修建的“中國亭”和“中國塔”,這座塔保存至今。還有意大利西西里巴勒莫地方的“中國屋”;1782年建于奧地利維也納附近勒克森貝格的“中國亭”;建于1790年荷蘭巴恩的“北京屋”和“廣東屋”;1774年比利時包杜爾的“中國大道”;1790年建于瑞典斯德哥爾摩附近的“中國亭”;1762年匈牙利尼斯鄂德勒湖邊修建的“中國園林屋”;俄國彼得格勒附近查爾斯庫葉塞隆地方,從1764年開始修建的“中國村”共有18座中國式房屋,由英國建筑師卡麥隆設(shè)計建造。此外,各種形狀的中國門窗對歐洲建筑也有影響。例如,按照中國園林建筑的模式,歐洲人開始把園林建筑與自然融為一體,并且出現(xiàn)了落地窗戶。中國建筑室內(nèi)不太喜歡唐突的直角和頂棚角,羅可可建筑的圓墻角與中國建筑影響有關(guān),因而被稱為“中國墻角”,是18世紀歐洲建筑室內(nèi)構(gòu)造裝飾的一次革命(注:AdolfReichwein,ChinaandEurope:IntellectualandArtisticContactsintheeighteenthCentury,NewYork:Barnes&Noble,1968,p.64.)。由于中國園林建筑的廣泛流傳,凡·阿爾倍格(EleanorvonErdberg)還把中國園林建筑對歐洲的影響分為三個階段:(1)異國情調(diào);(2)奇異風格;(3)摹仿風格(注:EleanorVonErdberg,ChineseInfluenceonEuropeanCardenStructures,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Press,1936,p.10.)。
在模仿中國建筑的風尚中,在比較中國和歐洲建筑風格的基礎(chǔ)上,18世紀歐洲還出現(xiàn)了較早有關(guān)中國藝術(shù)的美學著作:約翰·格哈特·菲舍爾(JohannGerhardtFischer)的《建筑史概述》。在此書中,他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美學觀點,那就是,如果不把所有的藝術(shù)現(xiàn)象、所有的藝術(shù)風格,包括不同文化的藝術(shù)風格進行比較,撰寫真正科學的藝術(shù)史是不可能的。他提倡:“盡管有趣味上的差異,也應(yīng)該讓每個藝術(shù)家自由獨立地思維”,不同文化的藝術(shù)“能為藝術(shù)家提供創(chuàng)造的啟發(fā)和激勵”(注:JohannGerhardtFischer,SketchofanHistoricalArchitecture,Reichwein,p.66.)。在西方學者中,他較早地指出了中西文化藝術(shù)比較交流的重要性。
中國藝術(shù)對十七八世紀法國的影響與其它歐洲國家有所不同。它不僅僅限于中國青花瓷器花紋圖案對法國瓷器藝術(shù)的影響,還在于由此所激發(fā)的法國人對中國文化包括哲學、美學、文學等的濃厚興趣。18世紀歐洲中國文化藝術(shù)熱的中心是法國宮廷。18世紀的第一個新年,在法國宮廷是以中國節(jié)日的方式來慶祝的(注:AdolfReichwein,ChinaandEurope:IntellectualandArtisticContactsintheEighteenthCentury,NewYork:Barnes&Noble,1968,p.22.)。早在1687年,法國赴華傳教士就把他們翻譯的《中國哲圣孔子》一書,敬獻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注:MichaelEdwardes,East-WestPassage:TheTravelofIdess,ArtsandInventionsbetwweenAsiaandtheWesternWrold,NewYork:TaplingerPublishingCompany,1971,p.105.)。18世紀的法國向往中國理性王國的天堂,他們發(fā)現(xiàn),孔子在兩千年以前就發(fā)現(xiàn)了法國人正在追求的國家秩序和安樂。法國思想家盧梭和他的追隨者在老子的《道德經(jīng)》中找到了回歸自然的遙遠的呼聲。中國學者郭某,1750年隨法國耶穌教傳教士到巴黎,在法國宮廷供職13年,傳播中國文化。在他的說服下,1756年,國王路易十四甚至仿效中國古代皇帝,在耕畜前導(dǎo)犁,行春天開犁儀式(注:AlbertBoime,ArtinanAgeofRevolution:1750-1800,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p.22.)。宮廷重臣、被稱之為“歐洲的孔夫子”的法國國王御醫(yī)魁奈(Quesnay),認為中國哲學、美學高于古希臘。他甚至提倡按照中國模式,改革法國王權(quán),宮廷權(quán)貴也大多唱和?!爸袊鸷呈侨绱藦娏?,儼然以主導(dǎo)文化君臨法國,使之不得不對其文化和政治進行反省。”(注:Lach,Vol.Ⅱ,p.172.)法國人對中國藝術(shù)有著同樣高的熱情。在中國瓷器熱中,1698年至1703年間,法國商船“安非體特”號兩次從中國把大量中國瓷器運回法國。一位法國詩人1716年在贊美中國瓷器的詩中寫到:“看那瓷器,它的美引人注目,它來自神奇的世界,無人能無視它的美,如此誘人,如此精美,它來自中國!”(注:公務(wù)員之家版權(quán)所有EmbarrasdeoaFoiredeBeaucaireenversburlesaue,1716.Belevitsh-Stankevitch,1.c.,p.150.)
意識到中國美術(shù)在法國的影響,美國學者阿道夫·賴希韋因(AdolfReichwein)在著名法國羅可可畫家華多的名作《到西苔島去》中,找到了與中國宋代山水畫的相似之處:“任何一個熟悉中國宋代山水畫的人,一看便知,華多畫中的遠景山水,與中國山水畫相似。色調(diào)稍深的山坡輪廓,是中國畫風格,畫云的手法,也像中國畫。華多畫中常見的近似單色的前景風景,也是中國山水畫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華多的這種對于自然帶有一絲憂郁的繪畫處理,導(dǎo)致了他同時代的畫家布歇爾和那些大自然的崇拜者的田園情調(diào)。”(注:AdolfReichwein,ChinaandEurope:IntellectualandArtisticContactsintheEighteenthCentury,NewYork:Barnes&Noble,1968,p.48.)華多對中國的興趣使他專門給一名姓趙的中國人畫了一幅肖像畫。18世紀羅可可藝術(shù)是當代藝術(shù)對17世紀宗教藝術(shù)的一種否定,用羅可可世俗的歡愉代替巴洛克的宗教式說教。在繪畫中運用中國美術(shù)的因素,是用異族文化來否定法國17世紀以來宗教對藝術(shù)的統(tǒng)治。有的學者指出,即使是在17世紀的巴洛克風格里,也可以找到與董其昌風格風景畫相似的地方(注:BowieTheodore,East-WestinArt:Patternofcultural&AestheticRelationships,Bloomington:IndianaUniversityPress,1966,pp.25-27.)。
有的法國藝術(shù)家則公開承認模仿中國美術(shù)。一位18世紀的法國藝術(shù)家在談到他如何模仿中國銅鏡上的人物和圖案時說,“銅鏡上的人物和圖案既不是浮雕也不是畫上去的。其技法具有極高的難度,我懷疑在法國除我之外還有第二個人知道其中的奧秘。1745年我在路易斯港時,見到一只中國銅鏡,上面有中國美女出浴圖,在她上方架上有只鸚鵡,在它后面,是只猴子。這銅鏡的美和高超的技法,使我震驚。我竭力探索,想找出學習和模仿這面銅鏡的方法。經(jīng)過反復(fù)推敲,我相信自己找到了門路。我和路易斯港雜志編輯、畫家德諾葉(Desnoyers)一起努力,找到了我們都滿意的、借鑒中國銅鏡的方法。”(注:Savary,DictionaireUniversel,Editionof1761,Copenhagen,iii,p.99.)
在中國淪為半殖民地的19世紀,使中國人痛心疾首的頤和園卻使當時到過那兒的法國學者佩爾·阿蒂雷(PereAttiret)看后對中國建筑贊嘆不已,“就設(shè)計和建造而言,園中一切都宏偉美麗無比。我從未見過像這樣的建筑群,讓我驚愕。我欽佩中國建筑師的天才。說實話,我?guī)缀跸嘈?,與中國人相比,我們的建筑既貧乏又蒼白無味。對我們來說,建筑處處要求統(tǒng)一和對稱。任何部分不能孤立,不能容忍任何孤立無聯(lián)系的部分。”(注:PereAttiret,Lettresdifiantesetcurieuses,Paris,1843,iii,p.791.)19世紀歐洲研究東方蔚然成風。1821年,巴黎亞洲學會成立。1823年,倫敦亞洲學會成立。美國也不甘落后,成立紐約亞洲學會。一些在中國長期居住的美國人回國后不遺余力地傳播中國文化藝術(shù)。荷蘭血統(tǒng)的美國人凡·伯然在中國居住15年,積累了大量中國藝術(shù)品,1796年回到美國后舉辦了中國藝術(shù)展。他收集的中國藝術(shù)品還包括裝訂成38冊的1800余幅繪畫,其中一部分收藏發(fā)表在莫羅的《一七九四年至一七九五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駐中國代辦的歷程》中,在美國流傳。他在書中說,“凡·伯然家中的每一樣東西:家具、裝飾都使我們感到中國的氣息。一下子置身于活生生的中國世界,中國人的風貌、物品的用途、大型雕塑和中國繪畫都富有代表性地展示在人們眼前,使人不可避免地為之傾倒?!保ㄗⅲ篋enker,p.22.)一位在中國居住了12年的費城商人納桑·鄧(NathanDunn)于1831年回美國時帶回一整船中國藝術(shù)品。他回到美國后馬上修建了中國式房屋。1838年他又任職于費城博物館。他捐款買地,修建新博物館,展覽了他的近萬件中國藝術(shù)品。這是中國藝術(shù)在美國的第一次大規(guī)模展覽,據(jù)報道,在三年展覽期間,有十萬余人參觀了這次令美國觀眾驚嘆的中國藝術(shù)展(注:Denker,p.21.)。
19世紀中國美術(shù)還以一種令中國人感到既憤怒又恥辱的方式進入西方,那就是西方列強對中國古代美術(shù)珍品的強盜式掠奪?,F(xiàn)在,許多西方博物館和私人都收藏或展覽大量的中國古代藝術(shù)品。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波士頓美術(shù)博物館,甚至還有把整堵廟墻偷運到美國的十余公尺高的巨幅元、明壁畫。同時,在西方博物館中展出的無數(shù)標志著國恥的中國藝術(shù)珍品,在西方卻構(gòu)成了影響西方藝術(shù)家審美意識和觀念的文化環(huán)境的一部分。反復(fù)接觸中國美術(shù)品的潛意識效果,是在西方造型藝術(shù)家的視覺記憶中,融入了新的因素。
20世紀的一些美術(shù)史家注意到了早期西方風景畫在精神內(nèi)涵和構(gòu)圖方面與中國風景畫的相似性。例如,奧斯卡·穆斯特伯格在他的《達·芬奇和中國風景畫》一文中,就指出了達·芬奇風景畫中,尤其是素描中的中國風景畫因素(注:OskarMusterberg,"LeonardodaVinciunddiechinesischeLandschaftsmalerei,"OrientalischesArchiv,Ⅻ(1910),pp.92-100.)。同時,西方開始研究東方藝術(shù)對西方的影響,舉辦一系列東西方藝術(shù)比較展覽,如加拿大多倫多皇家博物館在1952年舉辦的《東、西方美術(shù)展》、舊金山美術(shù)博物館1957年舉辦的《亞洲和西方藝術(shù)展》、1959年在法國巴黎塞努奇博物館展出的《東、西方美術(shù)展》、1957年在普林斯頓大學美術(shù)館舉辦的《東、西美術(shù)交流展》、1960年巴黎盧佛宮舉辦的《東、西方風景畫展》,用對比陳列的方式,展示東、西方藝術(shù)的對話。畫展的組織者和批評家查爾斯·斯特林(CharlesSterling)認為16世紀歐洲風景畫是一種理想化了的自然。它的功用是作為自然的象征,用一種完美的臣服,來代表理想化的人類。人和自然的詩意的同一,這正是中國宋代畫家所追求的(注:DonaldLach,AsiaintheMakingofEurope.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65,vol.Ⅱ,p.74.)。中國近代批評家嬰行也持類似觀點。但他更著重的是中國古代風景畫對歐洲現(xiàn)代繪畫,特別是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繪畫的影響。他認為印象派“色彩的鮮明,構(gòu)圖的奇特,全是摹仿中國畫的風格”(注:嬰行,《中國美術(shù)在現(xiàn)代藝術(shù)上的勝利》,《近代中國美術(shù)論集》,第四集,《中西交流》,臺北,藝術(shù)家出版社,1991,第87、100頁。)。
若干年來,不少中國藝術(shù)家大膽借鑒西方現(xiàn)代藝術(shù),“洋為中用”,使中國美術(shù)面貌產(chǎn)生了巨大的變化。殊不知,一些西方藝術(shù)家也像我們一樣,從不同文化的藝術(shù)中吸收滋養(yǎng),對“中為洋用”有著濃厚的興趣。我在美國教過的一些美術(shù)學院學生,當他們選修了中國美術(shù)史后,就從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程度上使用中國美術(shù)的某些因素,“中”為“洋”用,創(chuàng)作出一些具有東方色彩的西方現(xiàn)代美術(shù)作品。
緬因美術(shù)學院雕塑系四年級學生馬斯吳·普斯特對中國古代玉器很感興趣,他寫過一篇學術(shù)論文題為:《試論中國商周玉器琮》,論文討論了琮的性質(zhì),其表面結(jié)構(gòu)的陰陽關(guān)系與易經(jīng)八卦的聯(lián)系。他說,“我近來大部分作品的靈感都來自中國古代美術(shù)。傳統(tǒng)的歐洲雕塑都是實心或有著堅實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并有占據(jù)三度空間的體積。與此不同,我的雕塑包容而不是占據(jù)空間,并且,空間本身也是我的雕塑的結(jié)構(gòu)的一部分,這是我對中國雕塑理論的理解。更多地考慮雕塑實體與空間的關(guān)系,內(nèi)部空間和外部空間的關(guān)系,而不是僅僅以雕塑實體占據(jù)空間,是我在雕塑中探索的重要課題?!瘪R斯吳的雕塑《無題》是采用黑色的薄鋼板為材料,由三條高1.9米,寬0.45米的長條組成一個三角立柱。黑色的長鋼板上剪出一些長短不一,但高度相等的水平橫條。這些淺色的鏤空橫條在黑色的對比下呈現(xiàn)出一組組漂浮的橫線組合,使人聯(lián)想起陰陽八卦圖案。更有意味的是,當觀眾在這雕塑前移動時,那些漂浮的橫條也隨著觀眾視線的移動而變化,空靈的橫線時分時合,變化萬千。在中國古代,人們用組合各異的陰陽八卦橫線抽象表達他們對于天地宇宙的觀念。在20世紀上半葉的歐洲,蒙德里安用垂直線和水平線之間的關(guān)系和張力來表達他對世界萬物的理解。美國的馬斯吳異曲同工,“中”為“洋”用,借用中國古代的抽象因素,表達20世紀末現(xiàn)代人對于困擾了人類千百年的天地宇宙之奧秘的一種思維。馬斯吳的另一件雕塑作品《文字》,還借用了中國的書法藝術(shù)。這是一件用混合材料制作的雕塑,類似中國書法筆劃的鋼片像草書一樣首尾相連,構(gòu)筑成一根接近圓柱體的立柱。柔軟的橡膠在立柱中向上、向外膨脹、扭曲。此時鋼片的“剛”和橡膠的“柔”似相濟,又似相爭,給人一種有生命的感覺。這件作品用另一種形式,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易經(jīng)八卦所表現(xiàn)的同生共存的既矛盾又統(tǒng)一的陰陽、天地、生死、剛?cè)岬纫蛩?。馬斯吳雖然不懂中文和中國書法,但是,中國龍飛鳳舞的書法的抽象美,打動了他。美國抽象表現(xiàn)主義畫家波洛克年幼時也曾著迷于中國書法,后來他的潑彩畫中就有著明顯的書法意味。馬斯吳的這件雕塑上可以清晰地辨認出“人”等中國字。而且,為了追求中國書法的筆墨味,他還不規(guī)則地打磨了每一“筆劃”的邊緣,以產(chǎn)生一種紙上水墨淋漓的感覺。
另一個美國學生大衛(wèi),在選修了《中國美術(shù)史》、《東方美學》和《東方宗教》后,對中國藝術(shù)和中國佛家道家著了迷。在金屬工藝品制作中借鑒了中國書法草書游龍走蛇的柔美線條。他的《油燈》的支架用熟鐵煅打而成,深黑色的燈架,粗細有致,自由流暢如一筆書就的草書,大有“鴻飛獸駭之姿,鶯舞蛇驚之態(tài)”(唐·孫過庭),盤曲而成基座,微頓以托油盞,巧趣天成,絲毫不露雕琢痕跡。順著燈架的走勢,在黑色金屬的表面,還煅有參差不齊的細長紋理,好似含而不露的筆痕墨跡。這座油燈風格樸實,以簡取勝頗有“禪味”,充分體現(xiàn)了一個西方藝術(shù)家對于東方文化的獨特感受。
瑪麗的金屬首飾常常以構(gòu)思奇特取勝,但她的作品《仿玉胸針》卻一反常態(tài),風格簡單自然,樸實無華。原來她也是受了中國古代商周玉器的影響。這枚胸針模仿玉器“璧”的外形,以鋼為材料,制成環(huán)形,并采用化學腐蝕和機械手段,對其表面進行了肌理處理,看起來酷似青黑玉,細膩晶瑩,平滑潤澤,紋理似玉紋,隱隱約約,似現(xiàn)非現(xiàn),類云氣天光,與自然同工,傳達了與鋼這種冰冷堅硬的材料完全不同的感覺。
我們在討論西方美術(shù)對近代中國,尤其是現(xiàn)、當代中國美術(shù)的影響時可能忽視了一個問題:任何交流都像是對話,必然是雙向的。因此,研究中國美術(shù)對西方的影響,對于我們研究中國美術(shù)史以至研究世界美術(shù)史,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藝術(shù)是人類的共同財富。人類的文明史就是居住在我們這顆藍色星球上的同類突破地理區(qū)域局限的交流史,宗教是這樣,科技是這樣,文化藝術(shù)也是這樣,一些現(xiàn)代美國藝術(shù)家目光轉(zhuǎn)向東方,轉(zhuǎn)向中國,正說明了這一點。所以,我們沒有理由妄自菲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