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文化建設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方法創(chuàng)新,培植文化中心戶的“支撐點”
一是輸血性支援,齊抓共建。文化中心戶建設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需要社會的大力支持和多方參與。我們采取“戶主自投,政府推動,結對幫扶,自愿捐助”的辦法,幫助文化中心戶建書架、購圖書、添活動器材。去年,我們組織市區(qū)級文明單位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全區(qū)30個文明單位為每個文化中心戶贈送宜昌日報、三峽商報各一份,價值1萬多元,在全區(qū)“三下鄉(xiāng)”活動啟動式上,為文化中心戶贈送科技圖書5000多冊。伍家鄉(xiāng)文體服務中心為文化中心戶鐘世柏贈送了價值達2000多元的嗩吶、獅子等。同時,針對村級圖書無人管理、流失嚴重、發(fā)揮作用不大的問題,提出了“村書戶管”,即把村圖書室藏書下放到文化中心集中管理和使用,全區(qū)16個村級圖書室共下放書籍3萬多冊,極大地充實了文化中心戶的文化設施。
二是造血性發(fā)展,增強后勁。只有不斷增強文化中心戶的自我造血功能,才能使農村文化建設得以“可持續(xù)發(fā)展”。共同村文化中心戶陳發(fā)華在村委會的支持下,將學校附近的一排房子全部買斷,建起了圖書室、棋牌活動室、音像出租屋、餐館等服務項目,在硬件設施上形成了一定規(guī)模,在為村民免費提供活動場所的同時,適當實行有償服務,探索了一條以文養(yǎng)文、以商養(yǎng)文的路子。共升村農民鐘世柏自籌資金2萬多元,添置了獅子、龍燈、腰鼓、彩蓮船等文體設施及服裝、道具,網絡了60多位文藝骨干,組建了花轎隊、獅子隊、安塞腰鼓隊、嗩吶隊等,經常組織隊伍到廣場、社區(qū)、居民點演出,并應邀參加公司開業(yè)、大型節(jié)慶活動、各種會議的商業(yè)演出,實現勞務創(chuàng)收,去年一年,他帶領民間文藝隊共參加各種商業(yè)演出17場,創(chuàng)收達5萬元。全區(qū)35個文化中心戶中,每一個農戶都有一到二個增收渠道,其中農家樂戶4戶,科技示范戶25戶,個體工商戶6戶。
三是獎勵性扶持,以獎代補。對文化中心戶開展活動進行監(jiān)督管理,對活動經常開展、器材發(fā)揮作用較好的中心戶實行以獎代補,獎勵價值1000至1500元的文體器材,如乒乓球桌、書柜、圖書等,扶持他們。今年我們還積極爭取市委宣傳部的支持,為市級文化中心戶曾維松贈送家庭影院一套、彩電一臺。目前全區(qū)文化中心戶建設基本形成了以戶主自投為主、社會多渠道資助為輔的格局,實現“一屋一室一場一臺”,即每一個文化中心戶建有圖書屋、文化娛樂室、球場和戲臺。
(二)思路創(chuàng)新,找準農
村文化建設的“著眼點”
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飛速發(fā)展,農民的文化娛樂等精神生活的需求明顯增強,出現了“求富、求知、求樂”這一綜合性的特點。這可以說是新形勢下農村文化需求帶有根本性的變化,也是農民文化需求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因此,探索農村文化發(fā)展的新思路,就必須適應農民文化需求的變化,抓住農民“求富、求知、求樂”這一興奮點,綜合運用各種文化手段,為農村經濟和農民群眾科技致富服務,滿足農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文化需求。為此,我們按照“政府推動、以戶為主、社會支持、多方參與”的思路,在農村建設文化中心戶,把農村宣傳文化陣地向農戶輻射,使這些“文化中心戶”成為知識傳播的“大學校”,信息交流的“交換臺”,技術推廣的“農技?!?,民情收集的“前哨所”,農民自娛自樂的“俱樂部”。
在文化中心戶的對象選擇上,我們堅持五個條件,即,一是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二是熱心公益事業(yè),家庭成員大多支持文化活動,三是居信相對集中,環(huán)境衛(wèi)生,有活動場所,四是有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鄰里關系和睦,五是有一定的經濟實力,辦有商店或農家樂或是科科技示范戶。同時結合我區(qū)農村的實際,我們制定了“三要三能”標準,即場所要固定、設施要配套、管理要規(guī)范,理論能宣傳、科技能講解、活動能組織。通過層層篩選,我們最后確定市級文化中心戶5個,區(qū)級文化中心戶30個,鄉(xiāng)級中心戶60個。市區(qū)級文化中心戶均做到了“六有”,即有專用書柜和500冊以上圖書,有2種以上報紙,有電視機、影碟機,有活動場所,有3種以上的文化娛樂器材,有規(guī)章制度和借閱登記簿。
(三)活動創(chuàng)新,抓住農民需求的“興奮點”
一是滿足農民“求知”的需求,開展理論教育。把傳統(tǒng)民俗的文化活動與現代文化活動結合起來,把宣傳教育活動和文化藝術活動、娛樂活動、體育活動、科技活動結合起來,讓更多更廣泛的農民群眾參與進來。這是我們開展文化中心戶建設的主旨。以共升村鐘世柏為代表的一批民間文藝隊,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計劃生育知識和婚育新風、法律法規(guī)等內容,編進三句半、漁鼓、快板、蓮響唱詞等傳統(tǒng)文藝形式中,自編自演節(jié)目,深受群眾喜歡。在農村稅費改革中,火光村有幾個農民開始思想不通,不配合村里的工作。村干部與“圣火之光俱樂部”的幾個骨干黨員聯(lián)系,組織了一次文藝演出,把稅費改革政策編進節(jié)目中,通過演出,使這一部分農民的思想豁然開朗,自覺地執(zhí)行稅費改革方案。
二是滿足農民“求樂”的需求,弘揚先進文化。采取群眾喜聞樂見、豐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活動方式,不斷創(chuàng)新農村文化活動內容,使農民群眾經常“有戲看、有書看、有電影看、有活動”,把他們從牌桌上、賭場里、低級庸俗的活動中拉出來。我們選定的文體中心戶多數都在當地具有一定威望和影響力的農戶,他們貼近農戶,了解農民疾苦,村民有什么家庭矛盾、鄰里糾紛,都愿意找他們傾訴和調解。伍家鄉(xiāng)聯(lián)豐村中心戶李聲宏是該村老支書,退休后仍發(fā)揮余熱,把村里的老年人組織起來建立了老年人健身隊,以活動聯(lián)系干部、加強干群之間、村民之間的聯(lián)系和溝通,并自編唱詞,宣傳計劃生育、土地管理等國策,主動調解村民糾紛,維護了一方穩(wěn)定,弘揚了文明新風。去年,伍家鄉(xiāng)共聯(lián)村依托文化中心戶,在全村開展了“五好”評選活動,在全村推出了50個“好媳婦、好公婆、好丈夫、好女婿、好妻子”,全村社會風氣明顯好轉。
三是滿足農民“求富”的需求,推廣實用科技。在農村,農民盼望致富奔小康,渴求通過科技盡快改變面貌的愿望十分強烈,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引導文化中心戶開展科技普及、文化教育、法律知識的培訓及講座,到田間地頭咨詢、定期科技信息、介紹致富經驗,達到“學科學治愚、學技術致富、學馬列治本、學法律治亂、學醫(yī)學治病、學文化治愁”的目的。全區(qū)文化中心戶中有24個戶是科技示范戶,他們現身說法,把科技致富的經驗、最新科技信息介紹給鄰里鄉(xiāng)親,幫助更多的群眾找到了致富的門路。市文化中心戶曾維松是一位有名的科技能人,他經常免費給農民傳授科技方法,給農民配豬魚飼料。共強村一農民借錢承包了一口魚塘,由于不懂科學養(yǎng)殖,滿塘的魚生病了,急得望著魚塘號啕大哭起來。曾維松得知情況后,立即趕到現場,分析病情,組織勞力給魚治病,使一塘的魚全部得救。近五年來曾維松共推廣介紹科技信息6000多條,發(fā)展水產養(yǎng)殖1200多畝,為周邊養(yǎng)殖戶搶救生病成魚,挽回經濟損失近20萬元。
(四)管理創(chuàng)新,打造文化中心戶建設的“著力點”
其一、建立激勵驅動機制。我們制定了文化中心戶的考評標準和管理措施,通過層層評選考核,實行滾動管理,對文化活動經常組織開展的、三個作用成效明顯的文化中心戶除給了精神鼓勵外,還進行適當的物質獎勵,以推動文化中心戶向縱深發(fā)展。
其二、建立利益保障機制。建立起合理的分配關系,使文化中心戶和農民群眾得到雙贏,才能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真心實意地支持和參與到文化中心戶的建設和活動中去。我們把完善文化中心戶對象的利益保障機制作為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來抓,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有文藝特長、有經營才能、有管理水平、有組織能力的中心戶戶主,采取“五個結合”的辦法,即自娛自樂與勞務創(chuàng)收相結合、租書與賣書相結合、圖書借閱與音像出租相結合、文化娛樂與體育健身相結合、有償經營與無償服務相結合,實行以文養(yǎng)文、以商養(yǎng)文,較好地保障了中心戶戶主的合理利益。
其三、建立規(guī)范管理機制。我們將規(guī)范化管理作為農村文化中心戶建設的基礎來抓,建立健全了目標管理制度、領導責任制度、文化活動考核獎懲制度和檢查考評體系。堅持做到鄉(xiāng)村有文化活動目標規(guī)劃、有責任書、有活動安排、有大事記、有先進實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