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av毛片亚洲_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_一级片黄色视频播放_日韩免费86av网址_亚洲av理论在线电影网_一区二区国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99人人更爽_精品少妇人妻久久免费

首頁 > 文章中心 > 火把節(jié)的傳說

火把節(jié)的傳說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火把節(jié)的傳說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火把節(jié)的傳說范文第1篇

火把節(jié)期間,有彝族傳統(tǒng)的體育賽事,更有古老的祭火神活動與選美比賽,傳統(tǒng)與時尚的碰撞,讓西昌這個依山傍湖、風(fēng)景秀麗的城市更增添了一絲神秘的色彩。

火把節(jié)來歷的傳說點燃火把燒“天蟲”

彝族是一個非常崇拜火的民族。由于彝族大多生活在高山地區(qū),刀耕火種、防寒御獸都離不開火。因此,在彝族人民的眼里,火象征著光明、正義、興盛,是能夠摧毀一切邪惡的強大力量。在涼山彝族地區(qū),有著許多與火相關(guān)的禁忌,比如家家戶戶烤火的火塘是神圣的地方,任何人都不得觸踏或跨越;從外面帶回家的生肉在進屋前必須要用火燎一下……此外,涼山彝族地區(qū)還保留著大量與火相關(guān)的民俗活動:以火熏田除蟲、祭祀火神,如果在野外跌倒或受了某種驚嚇, 就要在那里引燃一堆火,用以請火神驅(qū)妖除邪……而在所有活動中最為隆重的,則是一年一度、持續(xù)數(shù)天的火把節(jié)。

關(guān)于火把節(jié)的來歷,民間有各種生動、美麗的傳說,而那些傳說,就如同是彝族傳統(tǒng)文化里一串串光彩奪目的珍珠。這其中,以涼山州彝區(qū)的一個傳說最為典型:很久以前,天上有個兇神叫做斯熱阿比,他奉天王之命,經(jīng)常到人間來橫征暴斂,敲詐勒索,因此激起了彝族人民的反抗。為了戰(zhàn)勝兇神,人們點燃千萬支火把,把通天梯燒毀,斷了斯熱阿比的退路,再經(jīng)過九天九夜的戰(zhàn)斗,終于殺死了兇神。兇神被殺死的消息傳到天庭之后,天王大怒,立即撒下千千萬萬“天蟲”,意欲吃光莊稼,把人民餓死。此時,已經(jīng)是彝歷的“虎月”(農(nóng)歷六月),正是土豆、玉米快要收成的時候。鋪天蓋地的“天蟲”吃了三天三夜,眼看莊稼就要毀于一旦了……這時候,彝族人決定“舉火把,燒天蟲”。于是,彝族的男女老少,人人舉火把,用三天三夜的時間燒死了成千上萬的“天蟲”,保住了莊稼??墒?,還有一部分未被燒死的天蟲鉆進了地下,會在第二年“虎月”又鉆出來吃莊稼,因此,到了第二年,彝族人民又舉起火把燒害蟲 ……這樣一年一年地傳下來,最終成了火把節(jié)。

在西昌等地,至今仍流傳著“不玩火把,莊稼就會被蟲吃掉,火把可將地下的蟲引出來燒掉”的說法,與傳說不謀而合。因此,火把節(jié)是一個祈禱豐收的節(jié)日。

但火把節(jié)并不僅僅只是一個祈禱豐收的節(jié)日,它還是一個男歡女愛的節(jié)日。對于彝族的青年男女,火把節(jié)是他們一年中最期盼的日子。

上百萬火把點亮城市夜空青年男女尋覓人生另一半

每年農(nóng)歷六月二十四,舉行火把節(jié)的地方其實很多,涼山州府西昌尤為熱鬧與壯觀。據(jù)史書記載,明朝正德年間,四川狀元、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楊慎被貶謫云南,途經(jīng)西昌,夜宿瀘山光福寺,當晚正值彝族火把節(jié)。在望海樓上,他看見四周火把齊明,與滿天星斗交相輝映,不禁詩興大發(fā),留下千古傳誦的詩句:老夫今夜宿瀘山,驚破天門夜未關(guān),誰把太空敲粉碎,滿天星斗落人間。

在為期數(shù)天的火把節(jié)活動中,祭火神無疑是最隆重、最原始的部分,也是彝族傳統(tǒng)習(xí)俗里的一個神圣過程,表現(xiàn)了彝家人對火的崇拜之情。畢摩首先入場,讀祭文,進行原始而神圣的祭祀活動,把人們的思緒帶回遙遠的時代,分享祖先對火的崇敬之情。畢摩相當于彝族中的知識分子,是彝族文化的維護者和傳播者。他們身披法衣、手持神扇,圍著火堆搖扇,搖扇的動作十分講究:向內(nèi)揮動時,意為召請神靈;向外揮動時,意為驅(qū)趕邪魔,保佑來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

彝族人相信,點燃火把的那一刻,是神圣而美好的。在傳說中,燃起火把,就可以帶來幸福吉祥的生活?;鸢腰c燃后,彝家人會先圍著火把走3圈,再開始狂歡。

夜幕降臨后,火把節(jié)才迎來。當晚,西昌市區(qū)各主要干道匯集了上百萬支熊熊燃燒的火把,30個大型篝火形成了壯觀的十里火龍。與此同時,在高空燃燒的五彩焰火之下,篝火達體舞、打火把巡游等狂歡活動也隨之登場。綻放的焰火、跳躍的火把、歡呼的人相輝映。此時,歌聲是最好的祝福,舞步是最美的動作。人們盡情歡唱,通宵達旦,把對火的熱愛一起迸發(fā)出來。

無論是在本地的風(fēng)土介紹還是在游客的游記里,火把節(jié)還有另一個名字“東方情人節(jié)”。的確,從古至今,在火把節(jié)狂歡中最活躍的都是年輕的姑娘和小伙子。在火把節(jié)這一天,他們都會穿上節(jié)日盛裝,一起扎個特大的火把,圍著火把盡情地歌唱和跳舞,不時發(fā)出羞澀的笑聲。對許多年輕人來說,火把節(jié)還有一層特殊的含義,那就是在舞蹈中用獨特的“暗語”,去尋覓人生的另一半。在狂歡的人群中,不時還可見青年男女結(jié)伴離去。

最熱鬧的火把節(jié)第二天一邊是摔跤,一邊是選美

彝族傳統(tǒng)體育活動是火把節(jié)不可缺少的重要內(nèi)容。俗話說,火把節(jié)是玩的節(jié)日,在這個全民狂歡節(jié)日里,老人們舉杯暢飲,談古論今;年輕人圍著火把翩翩起舞,縱情歌唱,進行各種傳統(tǒng)體育競技;小孩則做著各種游戲。

火把節(jié)的第二天是最熱鬧的一天。一大早,男女老少會帶上食品,穿著節(jié)日的盛裝,聚集到各活動舉辦地。在這天將要舉行摔跤、賽馬、斗牛、斗雞、達體舞等各式各樣的體育活動。

在關(guān)于火把節(jié)起源的眾多傳說中,有一種便與摔跤相關(guān)。由此也可看出,彝族摔跤的歷史之久遠,火把節(jié)期間,從八、九歲的小孩到年過半百的老人都活躍在摔跤場上。比賽時,摔跤場上人山人海,可謂一處摔跤,幾方相聚。有時甚至出現(xiàn)幾十對選手同時在場上比賽的場景,周圍觀眾歡呼雀躍,使整個場面熱鬧非凡。

斗牛,涼山彝語又稱為“牛頂”,它與西班牙的“斗?!蓖耆煌?,是牛與牛之間的較量。此時,方圓數(shù)百里內(nèi)強壯的公黃牛都會在這里一決勝負。比賽前,牛主人會把牛角削得尖尖的,入場后,它們會用利角奮力碰頂對方,直至一方體力不支,奪路而逃為止。獲勝的牛主人可以得到獎品,牛也會披紅掛彩,接受觀眾的注目禮。

彝族自古就有賽馬的習(xí)俗,在彝文古籍《西南彝志》中,就記敘了彝族古代賽馬運動的盛況:“騎士騎上駿馬,跑在廣場上,像云里奔月,像天上流星……”彝族的賽馬內(nèi)容別具一格,有的比賽是賽馬力和比速度;還有的比賽是比騎術(shù)和賽姿勢?;鸢压?jié)的賽馬比賽,參加的賽馬有上千匹,競爭相當激烈,這也反映出彝族祖先作為一個游牧民族養(yǎng)馬、賽馬的歷史由來已久。

達體舞是一種在涼山彝族地區(qū)流行的舞蹈,它是彝族古老文化的具現(xiàn),是彝族傳統(tǒng)舞蹈的升華。達體舞動作幅度不大,但舞姿優(yōu)美,且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還有很強的參與性和互動性,簡單易學(xué),深受青年人的喜愛,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了火把節(jié)的壓軸戲。

在火把節(jié)的第二天,除了各種體育活動,還有一個重要的活動選美。

在西昌涼山彝族火把節(jié)最后一天,彝族傳統(tǒng)選美“金花”選拔大賽在火把廣場激情上演。按照彝族傳統(tǒng),參加選美活動的都是年滿16歲的女孩兒。每個姑娘都很看重這個機會,盼望自己是最漂亮的“金花”。

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來自涼山州各地的姑娘早就做好了準備。她們會穿上漂亮的服裝,打扮得流光溢彩。能夠通過村、縣層層選拔后,入圍西昌競爭“金花”的,自然都是美女了。每個選手的周圍,都有一大群鄉(xiāng)親拉拉隊員。當彝族美女一個個在舞臺亮相時,歡呼聲、掌聲不絕于耳、熱鬧空前。

西昌,是神話傳說中的月亮女兒的故鄉(xiāng),相傳彝族姑娘茲莫領(lǐng)扎因為能在羊毛披氈上織出一個逼真的世界,而被月亮仙女接到月宮,并從此成為月亮的女兒。如今,在西昌,也有一項“月亮女兒”評選比賽,最后獲得冠軍的佳麗將被冠以“月亮女兒”的稱號。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西昌女人參與這項賽事,她們通過朝氣蓬勃的打扮、個性獨特的才藝表演傳達著西昌女人的美麗與智慧。

火把節(jié)期間,西昌還會舉行彝族式射箭比賽、花車游行、環(huán)邛海自行車賽、環(huán)邛海亞高原輪滑賽、彝族手工藝展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火把節(jié)深厚的文化底蘊不遜色于國外知名節(jié)日

火把節(jié)歷來被稱為“東方狂歡節(jié)”,這其實并不是巧合。西昌與世界上最大狂歡節(jié)舉辦地巴西的里約熱內(nèi)盧雖相隔萬里,兩地的風(fēng)情文化更是風(fēng)馬牛不相及,但對于狂歡卻擁有相同的理解: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在夜晚展示最精華的部分,唯一不同的是,西昌火把節(jié)依靠彝族深厚的文化底蘊,里約熱內(nèi)盧則靠肆無忌憚的花車與艷舞。

追根溯源,彝族火把節(jié)已經(jīng)有了上千年的歷史,而巴西的狂歡節(jié)還只是個不到200歲的“小弟”。如果說巴西的狂歡節(jié)是人們豐富娛樂生活的手段,那么火把節(jié)的狂歡還多了一份對歷史和神明的祭奠。

雖然都名為狂歡,但火把節(jié)與狂歡節(jié)無論是形式還是內(nèi)容都大相徑庭。巴西人征服世界靠的是比基尼泳裝、熱辣的桑巴舞表演、造型夸張的花車、奇特的易裝表演……與巴西不同,火把節(jié)顯得更為自然,甚至只有一個道具火把。盡管道具簡陋,但卻擁有更為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祈禱豐收與繁衍后代,這是一個民族生存發(fā)展最基本的要素。彝族人民用火把節(jié)把這兩項任務(wù)一同表達了出來,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了火把節(jié)的無窮魅力。

事實上,有著“中國民俗第一節(jié)”之稱的彝族火把節(jié),文化底蘊并不輸于世界上任何一個狂歡節(jié):西班牙的奔牛節(jié),雖有近500年的歷史,但它真正成名卻是1926年海明威發(fā)表《太陽照常升起》之后,而它的來歷更是讓人哭笑不得:僅僅是為了將牛趕進城里;德國慕尼黑啤酒節(jié)有近200年的歷史,它的起源則是皇室的婚禮提供的免費飯菜和飲料。

火把節(jié)的傳說范文第2篇

彝族的魅力具體表現(xiàn)在火把節(jié)上?;鸢压?jié)慶祝共三天。

第一天是祭火。在這一天,村村寨寨的人都要宰牛殺羊,歡聚一起分享,并且準備酒肉祭祖。到指定的地方拿起篙草扎成的火把,點燃祭臺上的圣火。父母都帶著孩子游走田邊,向孩子講述古老的傳說。

第二天是傳火。青年們要騎馬、斗雞、斗牛、摔跤,而姑娘們就要唱起歌,跳起舞。在這一天最重要的活動則是選美大賽了。年老的長輩,要按照傳說中的女孩一樣善良、漂亮、溫柔的美女,跟傳說中的男子一樣勇敢、強壯、勤勞的美男。再讓美男、美女帶動大家一起載歌載舞。

第三天是送火,是把火把節(jié)推上的時刻。夜幕降臨,大家高舉手中的火把,再把火把扔在一個地方,堆起一個火堆。所有的人拉起手,在火堆外圍成一個圈,對著火堆一起唱歌跳舞。

火把節(jié)的傳說范文第3篇

我們不是他鄉(xiāng)為客的旅人,而是,入鄉(xiāng)隨俗的暫居者。

農(nóng)歷六月二十四日,人間正值七月流火,舉國高溫不下,不同于漢族天寒地凍里的除夕和新年,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同胞們在這樣稻谷灌漿、果實累枝的熱烈時節(jié)里,迎來了他們最隆重、最盛大、最富濃郁民族特色的節(jié)日——火把節(jié)。

火把節(jié)古時又稱星回節(jié),有關(guān)學(xué)者認為此節(jié)原系彝族十月歷法的一個年節(jié)。白族、拉祜族等少數(shù)民族的習(xí)俗中都有熱鬧的火把節(jié),而彝族最為崇尚火,一生都與火結(jié)緣,在他們的意向中,火能給人們帶來光明和溫暖,帶來了熟食,驅(qū)走了兇猛的野獸,因此把火尊為神?;鸢压?jié)最初的由來有幾多傳說,但是彝族世世希冀火把節(jié)后長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樣粗壯,因而祭火來驅(qū)鬼邪保平安。楚雄在廣袤的哀牢山和烏蒙山之間,世代居住著俚頗、納蘇、羅羅頗等13個彝族支系,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在彝家山寨,火是家庭生活的中心,家家戶戶的堂屋里都燃著一個不會熄滅的火塘,全家老小圍坐在火塘邊,談天說地、喝酒唱歌,土墻上跳動的火焰烙印出歲月的凸凹記憶。

火如游龍人如潮,火樹銀花不夜天是你來到楚雄州參加盛大彝族火把節(jié)的直觀感受。熊熊燃燒的火把,沸騰了這個火一般的民族,沸騰了這塊火熱的土地。血在奔騰,心在呼喚,月琴聲醉,左腳舞狂。祿豐縣有“迎火把”、大刀舞,永仁有摔跤、賽馬、射弩、打秋千、賽裝,元謀縣有《掌火歌》、《贊火歌》、《沖門歌》……楚雄火把節(jié)由單一的祭祀活動逐步拓展為包括原始祭祀、圖騰崇拜、農(nóng)事耕作、驅(qū)蟲辟邪、娛樂交游、商貿(mào)往來等各種豐富的一整套民俗活動,并因聚居地的分散呈現(xiàn)出形式多樣、風(fēng)情濃郁的彝族文化特色,無論你是很有人文情懷還是單純想要放肆脫離固有的鋼筋水泥的枯燥圈子,楚雄的火把節(jié)都能讓你找到歡樂停不下來的“黃金小假期”。

要體現(xiàn)火把的火熱,晚上是最好不過。夜幕低垂,人們吃著香噴噴的烤肉,然后以松枝點燃火焰,手舉火把圍繞跑一圈,祈禱消除蟲災(zāi)病害,祈求豐收連年。熱情沸騰的群眾,將火把圍成一堆一堆的篝火,成千上萬的彝族兒女跳起“大三弦”舞,在寬敞廣場的全部人們即刻沉浸在火海、歌海、舞海及花海中,盡情歡歌狂舞,直到天邊吐魚肚白,雄雞唱曉。除了燃燒火把,在火把節(jié)期間,還有唱歌、跳舞、賽馬、斗牛、摔跤、盛大的篝火晚會,保證你將整個月的精力投入到這場徹夜狂歡中來。

一把把蒿枝火把做好后,太陽大時拿出來爆曬數(shù)日,待十分干后,放在柴堆或樓上精心保管,以免受潮,火把當然做的越長越多越好。從山寨到城鎮(zhèn),從高山到平壩,人人燃起火把,手拉手足跟足圍成圈子載歌載舞。老人彈著平日積滿灰塵的月琴,小伙子吹著很久沒有摸了的笛子,姑娘們吹彈著掛在胸前的口弦,祈望年年五谷豐登,六畜興旺,歌唱美好的生活。在月光下一束束火把,一堆堆熊熊燃燒的篝火,像一顆顆天上的繁星落到人間,到處是火的世界,到處是歌舞的海洋。人們盡興地唱,盡興地跳,熱鬧至極。火把節(jié)的三天三夜,都各具特色,吃過晚飯,首先由某一家開始點燃火把,然后就爭先恐后地燃起火把往村外走,人們唱起火把歌,歌聲隨著火把的漫延響徹山谷。隨后按約定俗成的方向又形成一條火龍來到公共娛樂場地,他們將火把集中起來燃成一堆大火,全寨人圍著火堆,快樂地跳舞游戲。

火把節(jié)的傳說范文第4篇

四川省西南部涼山彝族自治州的布拖、普格兩縣是火把節(jié)的中心,被譽為“火把之鄉(xiāng)”。在這里,火把節(jié)這一古老民俗保持得完美、有特色,也最隆重,于是我和攝友相約去布拖。短短一周的火把節(jié)早已吸引了各方游客三萬余人前來,我住在了彝族朋友的家中,該房屋土木結(jié)構(gòu),頂部為雙斜面,覆以小塊木板,用石塊壓住。室內(nèi)隔為三間,中屋挖一火塘。塘內(nèi)燃火,既是灶,又是冷天取暖的地方?;鹛僚凿佊畜?是家庭活動的場所。住房的左側(cè)修筑小碉樓,適用堅固,是彝族人民的一種傳統(tǒng)建筑。

布拖縣城邊的短途交通工具主要是雙輪馬車,我坐上馬車與先行而至的攝友會合。突然,幾個女孩從后面追上來“吊車”,原來是可愛的彝族小孩要搭順風(fēng)車。與攝友會合后,我們一同來到彝族餐館。涼山彝族以玉米、蕎子、洋芋為主食,喜大塊肉,“坨坨肉”和“酸菜湯”是其傳統(tǒng)佳肴。酒在彝族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婚喪大事、喜慶年節(jié)、探親訪友、排解糾紛、結(jié)盟起誓,無酒無以成禮,無酒無以成飲。咂酒是一種自釀酒,以青稞、大麥為原料,煮熟后拌上酒曲放入壇內(nèi),以草覆蓋釀成。在涼山,喝咂酒也稱“桿桿酒”,啟封飲時,向壇中注入清水,插上竹管,輪流吸飲,吸完再添清水,直至味淡,食用酒渣。我們品嘗了一桌原汁原味彝族特色的美酒佳肴。

火把節(jié)期間,布拖縣各鄉(xiāng)鎮(zhèn)每天都舉行各種民間文化體育活動,以拖覺鎮(zhèn)最為多樣。拖覺鎮(zhèn)主街道長約500米,多云的天空籠罩著這個高寒山區(qū)的彝族小鎮(zhèn)。往鎮(zhèn)口走,發(fā)現(xiàn)很多人席地而坐,原來彝族有席地而坐的習(xí)慣。鎮(zhèn)上有家首飾加工坊,老銀匠干這行30多年了,每年節(jié)日前的一個月最為忙碌,周邊鄉(xiāng)民都要來加工不同檔次、款式各異的首飾。嫁女用的銀冠頭飾很是珍貴,彝家人用帶“喜”字的綢緞小心包裹后才拿回家。

清晨,方圓幾十里的人們帶上干糧,攜兒帶女向過火把節(jié)的固定場所――火把山聚集。彝族人民還保留著漢晉時期錐髻、披氈、跣足的傳統(tǒng)風(fēng)格,穿右衽窄袖貼身上衣,袖口、領(lǐng)口、襟邊鑲有花邊。男女均戴耳環(huán)、戒指、手鐲,男子喜在左耳佩戴綴有絲穗的紅黃色大耳珠,婦女則穿雙耳。彝人以黃色為美,姑娘以黃臉蛋為美,自古以蕎粉調(diào)成糊擦臉。我們看到姑娘們戴著鏤花銀牌,撐一色的黃油布傘而來……在滿山遍野都是綠的夏季,黃色是那么地鮮麗。在強光透射下,姑娘們的臉被映襯得呈微黃色,更加美了。因晚到一天,我錯過了拖覺鎮(zhèn)的選美活動,深以為憾,但聽說選美的評委由幾位德高望重的彝族老人組成,他們穿梭于人群中,仔細審視,評頭論足。選美除原始的方法外,還有服飾表演、才藝展示、現(xiàn)場回答問題等。

賽馬,是火把節(jié)的一項主要活動。涼山盛產(chǎn)建昌馬,這種馬短小精悍、負載能力強、行走崎嶇山路如履平地,因而成為涼山彝族馱載和乘騎的主要工具。許多彝人以擁有一匹上好的建昌馬而自豪,常將自己精心飼養(yǎng)調(diào)教出來的駿馬炫耀于眾,尋找對手比高低?;鸢压?jié)場上隨著裁判的一聲槍響,參賽馬兒如離弦之箭,騎手伏于馬背風(fēng)馳電掣,塵飛土揚,歡聲雷動。經(jīng)過10多輪比賽,第一名是年僅16歲的少年。涼山彝族從小會騎馬,練得一身好騎技,在大規(guī)模的比賽中獲勝,不僅僅是個人的榮耀,也是全寨和家族的光榮,故而倍受敬重。

斗羊,是我生平第一次看見。選手牽來精心飼養(yǎng)調(diào)教的公羊,與其他公羊決一高低。兩只公羊各自退后15米,然后加速向?qū)Ψ矫蜎_,只聽“砰”的一聲,兩個羊頭撞在一起,估計撞擊力量在100公斤以上。碰撞之后昏倒在地,即被宣布戰(zhàn)敗。若較不出高低,兩只羊再后退十多米,重復(fù)上次動作,直到其中之一認輸為止。

摔跤,是彝族青壯年男子喜歡參加的競技活動,以先被摔倒在地為負,凡來參加集會的人都可臨時加入編組進行比賽。賽場就地畫15平方米的區(qū)域,鋪上一層白灰即可。選手在上面摔跤,白土飛揚,氣氛非常熱烈。

我們在觀看了力的角逐后,返回布拖縣城欣賞都荷舞蹈。都荷舞是流傳于涼山彝族的女子集體歌舞,由一人領(lǐng)唱領(lǐng)舞,領(lǐng)唱一句,眾和一句。舞者一手持黃傘,一手牽著前人手或荷包帶,也可前后互牽頭巾兩端,形成圓圈,先由左向右,再由右向左,緩慢而悠閑地循環(huán)跳唱。都荷舞的步法簡單,道具則除了異彩紛呈令人眼花 繚亂的漂亮服飾外,還有黃色油布傘、四方頭巾和三角荷包。相傳這是古時男人狩獵歸來,婦女在火堆邊燒烤獵物,向周圍的男人斟灑,并圍圈而舞,以示慶賀,表示慰問。經(jīng)多年的演變,形成了現(xiàn)在這種手持陽傘圍圈踏歌而舞的形式。彝族人民能歌善舞,秉持著先人千百年傳承下來的音樂舞蹈傳統(tǒng)和口頭藝術(shù),在火把節(jié)這一習(xí)俗中形成的歌調(diào)、傳說乃至史詩表演等,當屬人類口頭及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火把節(jié)的傳說范文第5篇

賀樹生日吃花宴

據(jù)傳,每年農(nóng)歷正月的第一個生肖為龍的日子,是樹木的生日。居住在鶴慶山區(qū)的白、彝族群眾,就要集體為樹木舉辦賀生日活動。活動場地定在各村稱為“神林”的林地中。這“神林”是栗、松混生的原始林區(qū)。古樹千姿百態(tài),郁郁蔥蔥。既有六七百歲的“樹老祖”,也有風(fēng)華正茂的“青壯年”,還有依附于“長者”身下的遍地亂躥的“孩童”。多代同林的和諧生態(tài)環(huán)境,是人們世代愛林、護林的見證。在“神林”中心的那棵老態(tài)龍鐘,形如虬龍被人們稱之為“樹王”的蒼松樹干上,人們貼上“樹綠山秀,花鮮鳥鳴”的大紅對聯(lián)。樹枝上或插或系滿各色野花藤蔓,一派喜氣。這里便是舉辦賀生日的主“會場”。“樹王”四周,環(huán)形擺放著九盆清水、六筐羊糞面、三籃飛松籽,稱為“三寶”。“三寶”,擺滿一壇壇水酒和無數(shù)把盛酒的葫蘆瓢。紅日冒出東山,參加活動的人們,舞著花束、樹枝,唱著《迎春曲》陸續(xù)匯聚到“神林”。吉時一到,老歌手帶領(lǐng)嗩吶隊,奏起粗獷的《生日歌》,載歌載舞,其他人眾也隨著樂隊環(huán)“樹王”歌舞,祝賀樹木生日。

《生日歌》,是人們尋覓歷史的敘述。與其說是對樹木生長的贊頌,毋寧說是對人類自身的記憶。內(nèi)容十分豐富,借詠樹木來歌唱世間的萬物;歌唱萬物的起源;歌唱人類進化和發(fā)展……歌詞記錄了人們對世界之初的想象,也記錄了人們的勞動和生活。一句句唱詞,都是對大地之始的追溯,一句接一句,往回一直追溯到天地的創(chuàng)造,人類的出生,萬事萬物的出現(xiàn)……可把它稱作是一部創(chuàng)世紀。人們一邊歌舞,一邊用手中的花束,樹枝蘸灑“三寶”中的清水,將水滴灑向樹木,表示祝賀。

樂隊轉(zhuǎn)奏起《護林歌》的調(diào)子,在合唱聲中,一群娃娃手揮著鞭子,把一群裝扮得怪模怪樣的“禍害”――害蟲、害鳥的演員趕進場心。眾人圍住“禍害”,唱起詼諧、風(fēng)趣的《罪歌》,揭發(fā)其一樁樁毀林的“罪行”。娃娃們邊揮鞭“抽打”“禍害”,邊表演與害蟲拼斗的身段,“禍害”也即興表演幾個風(fēng)趣動作,惹得眾人捧腹。

賀樹生日的尾聲是植樹歌舞??駳g的人們唱著《播種歌》,把“樹王”四周擺放的飛松籽,羊糞面混合用手抓撒,踏歌撒播。最后,人們環(huán)“樹王”踏歌而樂。老歌手演唱《樹王歌》,傳授勞動生產(chǎn)技能,植樹造林知識,唱頌樹木造福人類的功績……此時,人們邊歌舞,邊盛酒痛飲。酒助人興,歌伴酒狂,好一派萬物一體的氣勢。

活動結(jié)束,人們就地吃花宴聚餐。

所謂花宴,就是用可食的鮮花、山菜為主料制作的飲食。由花菜、花粥、花食、花飲四大系列組成。

花菜,為三大菜品,各由四道炒菜、涼盤和湯菜組成。各命譜名,色鮮味美,給人一種美好的遐想。

炒菜第一道是“白鶴含翠”,將白杜鵑花用沸水焯過,撈出用清水浸泡后洗凈擠汁,與青蠶豆瓣、豬肉絲燴炒。色青白相間,味甘香相配。第二道為“烏龍鬧?!?將鮮蕨菜焯后漂洗去汁,與青花椒尖、肉片同爆炒,如龍卷海藻得名。第三道是“蜂蝶相會”,木耳如蝶,香菇似蜂,燴炒蜂蛹,名副其實。第四道是“山青水秀”,山韭菜、水豆腐爆炒豬大腸。菜名、菜色既含詩情,又有畫意,夠饞人哩!這組菜五色分明,鮮嫩香甘,不僅可口,還有祛火解熱的藥效。

四個涼盤第一是“雙鳳朝陽”,糖煮木瓜片、佛手柑片配蜜漬棗子。第二道是“五花拜壽”,山蘭花、蕨菜花、山韭菜花、金雀花、石花菜經(jīng)焯去汁,配木瓜醋腌成的涼拌。第三道是“金針銀線繡梅花”,黃豆芽、粉絲煮熟兌梅花瓣腌生。第四道是“獅子滾繡球”,糖煮烏梅、木瓜片、紅蘿卜絲蜜餞。這組菜酸甜辣咸俱備,開脾健胃,久食能明目保肝。

四道湯菜又別有風(fēng)味,食后令人回味無窮。第一道是“一家團聚”,雞湯氽黃豆芽、豆腐皮、水豆腐,菜料均為黃豆制品,故得其名。第二道是“春回大地”,煮山雞肉配香椿,青蠶豆瓣、茴香、樹頭菜、豌豆尖氽湯;五種配菜含翠泛碧,象征長春而得名。第三道菜是“山溪歸?!?鯉魚湯煮蕨菜、?;ú撕拖闳?。第四道菜是“鶴鳳呈祥”,山雞(比喻鳳凰)煮百合(諧鶴)湯,味美意賅,別有情韻。

花粥。用糯米配以青蠶豆瓣、槐花、棗泥、核桃仁茸、火腿丁熬煮而成。食之解熱降火,潤腸祛濕,還有防治中暑之功能。

花食。是以包谷為主料,配以鮮花和其他輔料制成的主食。有新包谷飯、青包谷粑粑、燜夾心包谷餅三種品目。

新包谷飯。把留在地中稈上的半干包谷收下脫粒,用石磨磨成粗面,把炒黃的芝麻、花生擂成茸,與粗面混合拌勻,放進甑中上鍋蒸至半熟。在面上撒上一層糖漬玫瑰花瓣和崖桂花蕊,再加蓋繼續(xù)蒸熟便可食之。味鮮甜清香,常食有美容,延年之功。

青包谷粑粑。將鮮包谷脫粒,配進適量青黃豆,混合磨成漿,再拌進少許玉蘭花瓣,用洗凈的嫩包谷殼當碗“盛漿”,上籠加蓋用猛火蒸熟即成。光吃甘甜清香,蘸蜂蜜吃郁甜鮮爽,佐鹵豆腐吃亦咸亦甜,風(fēng)味別具。經(jīng)實踐發(fā)現(xiàn)常食此物,有降血壓、治眩暈的藥效。

燜夾心包谷餅。鮮包谷漿與蕎面,松子面少許和土豆茸泥拌合揉成面團,做成內(nèi)夾崖桂花瓣、核桃仁茸和紅糖餡的夾心餅,“貼”在沸水的鍋邊上,用猛火“蒸炕”而成。色金黃、餅香酥,味香而甜,常食有疏肝氣,明目之藥功。

花飲,有花茶和花酒兩種飲品?;ú?將炒糊米、槐花、臘豬油、麥芽與茶葉混合熬煮后,去渣潷汁而飲。味微苦而爽,有解熱明目、消暑祛濕之功?;ň?多為梅花酒。每年臘八節(jié)這天,人們將梅花落英調(diào)揀洗凈,裝進貯有積雪的大壇內(nèi),再裝進幾個干梅果后密封壇口存放。一月后,取棄壇中的花瓣,按比例兌進適量的上好的水酒,即成梅花酒。甘爽可口,飲后花香久留舌尖,有解渴生津,提精補氣之效。

關(guān)于賀樹生日吃花宴的由來,民間還有一個優(yōu)美的傳說。說人類剛剛出世之時,沒有吃的東西,是“樹王”將自已的身體分解,種在泥土之中,生長成各種植物,供人類裹腹,這才讓人類繁衍至今。人們忘不了“樹王”的恩德,便按時舉辦祭祀活動,沿襲成了賀樹生日和吃花宴習(xí)俗。從花食文化的蘊含而論,食花,是一種人類文明的體現(xiàn)?;ɑ?不僅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藝術(shù)珍品,它美化環(huán)境,凈化空氣,為人類創(chuàng)造美好舒適的生活條件;同時人們還通過賞花、聞花、食花來養(yǎng)生保健,防治疾病,讓人健康長壽。鶴慶白族、彝族的吃花宴習(xí)俗,是先民在大自然中生存的智慧結(jié)晶,花宴中的食品成了鶴慶各族群眾喜愛的美食。

火把節(jié)吃“菌全席”

火把節(jié),是大理州獨有的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關(guān)于火把節(jié)的由來,有緣起《火燒松明樓》的故事說;有《孔明孟獲慶開鐮》說;有《頌火神》祭祀說;還有《種“太陽”》遺風(fēng)說……

《頌火神》故事中說,遠古時馬耳山鄉(xiāng)中有一個活了九千九百年名叫壽姑的老奶奶,她為了讓山鄉(xiāng)白族人能用上火,便潛入天宮盜來了火種,并以自己的身體當火炬把火種引到了人間,讓馬耳山鄉(xiāng)人獲得了火。為了讓后人永銘壽姑的恩德,人們便尊奉她為火神;并把她帶來火種的這天――農(nóng)歷六月廿四,定為火神節(jié),屆時舉辦祭祀活動,傳頌壽姑的大功大德。

節(jié)日一大早,人們便在各自的村口,埋栽一棵大松樹,象征壽姑的化身。樹上掛滿小火把,村中有多少人口,就要在松樹上掛上與人口數(shù)相符的小火把。吉時一到,人們用各種菌類烹調(diào)成的“菌全席”祭供壽姑的化身。傳說,菌子是壽姑去天宮盜火時,同時盜來給人類的長生不老靈物。在祭火神時吃“菌全席”,人類就會永生,故在這天,人們要吃“菌全席”。祭過火神,由村中年歲最長的一名老婦將化身點燃。參加活動者,各從化身上取下一把小火把,在化身上將其點燃,一齊舞著火把,環(huán)化身踏歌禮贊。隨后,人們相約成組,手舞火把,穿舞于村寨、田野、山林間放歌同樂……

“菌全席”,是以鮮食用菌為主菜制作出的風(fēng)味飲食。烹調(diào)工藝包括炒、燒、煎、煮、瓤、腌、炸、燴多種門類。品目各異,菜式多樣、花色紛呈、口味獨特,堪稱是集菌類烹調(diào)大成的民族美味珍饈。再加之冠以一個個生動形象的菜名,更增添了美感。

傳統(tǒng)的“菌全席”品目繁多。分為如下幾道菜。

第一道菜為“一統(tǒng)天下”。選一個鮮嫩的小瓜洗凈,去蒂后在蒂部位挖一個小洞,掏去瓤心,放進滾油鍋中稍炸,撈出晾冷備用。把洗凈的鮮菌絲、蕨菜配火腿丁、山雞肉絲和姜片、蒜泥、食鹽、醬油、淀粉芡一并混合拌勻,即成雜餡。將雜餡塞進備用的小瓜內(nèi),用菌柄塞填好瓜蒂口。再裝進扣碗中上籠蒸熟,取出倒進盤內(nèi),潑以核桃、雞樅油,便成皮嫩餡香,味美色鮮的瓤瓜。

第二道菜為“蚌抱烏龜”。剛冒土的雞樅去柄留傘帽,形似烏龜。洗凈后將剁細的瘦肉兌佐料,填入菌帽里褶內(nèi),用滾油稍炸。后用回軟的乳扇包裹菌帽,外糊蛋清、淀粉混合的芡糊,放進滾沸的雞肉湯中,煮熟而食。其味鮮香,色味雙佳。因形如蚌抱烏龜?shù)妹?/p>

第三道菜為“五福拜壽”。分別以色素呈紅、黃、青、褐、黑色的胭脂菌、黃羅傘、見手青、雞樅和一窩雞菌菌帽作底料,其形如蝙蝠諧音福。洗凈菌帽,用沸水稍煮,撈出晾干備用。臘豬蹄熬的湯與雞肉絲、火腿丁同入砂鍋中煮沸,放進備用的五色菌帽,共同煮熟,即成肉質(zhì)鮮嫩、菌香味濃,色分五色的砂鍋佳肴。

第四道菜為“群龍戲珠”。蕨菜有蟠龍別稱,高腳雞樅有騰龍之態(tài),山韭菜根得潛龍美譽,嫩筍尖有玉龍之形。將以上四種菜洗凈,兌豬肝胙爆炒。起鍋時,放進經(jīng)火灰燜烤過的蜂蛹,拌勻后食之。色彩分明,味道鮮美。

第五道菜為“龍鳳呈祥”。將金竹嫩筍埋進柴火灰中燜熟,剝?nèi)ネ馄?用刀背將筍心拍打成筍絲。配進經(jīng)炭火烤熟的松茸菌。用醋、雞樅菌油、辣椒油、蒜泥、芫荽、食鹽等佐料腌涼拌食。筍甘菌香,分外可口。因筍形如龍,菌態(tài)似鳳而得名。

第六道菜為“鳳穿牡丹”。鮮雞樅菌洗凈撕成細絲,拌以食鹽、芝麻、核桃仁茸等佐料,用蛋清、淀粉糊拌勻,放進滾油鍋中炸酥而成,因形如鳳穿牡丹得名。

第七道菜為“吉祥如意”。野雞(雞諧音吉)褪毛洗凈,從處開小口掏出內(nèi)臟。將洗凈的嫩松茸菌(形如如意)塞進雞腹中,再將小口縫合。用樹葉將雞包裹,挖個地坑埋入,上燒柴火烤蒸一個時辰。取出“蒸雞”,用醬油、麥醋、花椒油、辣椒油、食鹽兌合的蘸水沾食。菌含雞肉味,雞肉凝菌香,香飄滿屋。

第八道菜為“百福百壽”,又稱雜燴湯。用臘品或風(fēng)干羊肉熬湯,下進各種食用菌和蕨菜、筍絲、木耳、石花菜、百合、山青菜同煮而食,其色各異,口味鮮香,是一道風(fēng)味獨特的美食。

“菌全席”,為鶴慶山區(qū)白族人家過火把節(jié)時專吃的“節(jié)菜”。平時也選其間的幾道美味而食。除“菌全席”外,人們還能用食用菌烹調(diào)出好多菌菜。

豬肝胙燉菌。豬肝胙,是鶴慶的一品風(fēng)味美食,不管配與任何蔬菜烹調(diào),味道都會更加鮮香。若配進菌類中或蒸、或炒、或燴、或燉,其味就會“香飄十里惹人饞”。若將菌子撕成綹,與適量豬肝胙同燉而食,則菌、胙同味,麻辣鮮香,妙不可言。

油炸香菇。將洗凈、晾干水分的香菇放進油鍋中炸黃,配進花椒嫩尖、姜絲、干辣椒、小茴香籽拌勻,連油一并盛到容器中貯存半月而食。鮮香麻辣均全,分外爽口??蓡纹肥?也可作其他菜食的配料。

香菇?jīng)霭?。將洗凈的香菇撕成綹,與竹葉菜、嫩蕨菜一同在沸水中稍煮。撈出晾冷后擠去水汁,配以酸醋、醬油、食鹽、辣椒、姜絲、蒜泥、核桃仁茸、芝麻油等佐料拌涼拌食。味香而爽,又是一種滋味。

香菇湯。羊肉湯中煮進香菇,再裝進山楂片、紅棗、楊梅、青薄荷、姜絲、花椒、食鹽,即成五味俱全的美食。

香菇胙。在油炸香菇中,拌進核桃仁茸、芝麻茸、崖桂花瓣,裝進陶壇中,密封貯存半年即成香菇胙??蓡挝妒?也可作其他菜食的佐料,奇香無比,回味久長。

龙州县| 横山县| 青浦区| 斗六市| 闽清县| 景谷| 麻江县| 施甸县| 周宁县| 阜阳市| 礼泉县| 阳江市| 广宁县| 新邵县| 娄烦县| 建水县| 囊谦县| 花垣县| 莲花县| 南城县| 英山县| 湖口县| 日喀则市| 南郑县| 桂林市| 防城港市| 永顺县| 获嘉县| SHOW| 晴隆县| 九龙城区| 广平县| 东台市| 上虞市| 鄂州市| 宁化县| 洛南县| 余干县| 冕宁县| 黔西| 新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