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歸去來兮辭并序翻譯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而 并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連接兩個成分相同的主語,但互不影響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勸學》)②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
承接關系??勺g為“就”“接著”,或不譯。前后兩個成分有時間上或邏輯上的先后順序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祭十二郎文》) ②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鴻門宴》)
遞進關系。可譯為“并且”“而且”。 后一個成分是在前一個成分的基礎上引申的 ①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②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屈原列傳》)
轉折關系??勺g為“但是”“卻” ①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荀子?勸學》)②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
假設關系。可譯為“如果”“假如”,一般把“而”放在句首翻譯 ①死而有知,其幾何離。(《祭十二郎文》)②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修飾關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語,相當于“地”“著”等,或不譯 ①吾嘗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荀子?勸學》)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國也》)
因果關系??梢宰g為“所以”“致使”, “而”后面成分是前面成分的結果 ①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②表惡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戰(zhàn)》)
目的關系??勺g為“目的是”,“而”后面成分是前面成分的目的 ①縵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②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
其 假設關系。常放在句首,可譯為“如果” 沛然下雨,則苗然興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見梁襄王》)
選擇關系。可譯為“是……還是” ①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②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且 遞進關系。可譯為“而且”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門。(《五人墓碑記》)
②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已久疲。(《赤壁之戰(zhàn)》)
并列關系??勺g為“又”“并且” ①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孔雀東南飛》)
②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論語?述而》)
讓步關系??勺g為“尚且”“況且”“再說”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ā而欓T宴》)
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
若 假設關系。可譯為“如果”“假如” ①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活版》)②若使燭之武見秦若,師必退。(《燭之武退秦師》)
選擇關系??勺g為“或”“或者” ①以萬人若一郡降者,封萬戶。(《漢書?高帝紀》) ②時有軍役若水旱,民不困乏。(《漢書?食貨志》)
承接關系??勺g為“至,至于” “若夫”,引導整個句子 ①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齊桓晉文之事》)②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岳陽樓記》)
與 并列關系。連接兩個并列成分,可譯為“和” ①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yǎng)而擇也。(《勾踐滅吳》)
②勾踐載稻與脂于舟以行。(《勾踐滅吳》)
因 承接關系??勺g為“于是”“便” ①相如因持璧卻立。(《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府吏聞此變,因求假暫歸。(《孔雀東南飛》)
因果關系引導結果,可譯為“因此” ①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戰(zhàn)國策?魏策》)②狀類箕筐,人因號之為“匡山”。(《看松庵記》)
以 并列關系。并列可譯為“又”“并且”等 ①夫夷以近,則游者眾。(《游褒禪山記》)②忽魂悸以魄動。(《夢游天姥吟留別》)
目的關系。可譯為“用來”“以致” ①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六國論》)
因果關系。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 ①不賂者以賂者喪。(《六國論》)②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游褒禪山記》)
承接關系??勺g為“而”或省去,前一動作行為是后一個動作行為的手段或方式 ①余與四人擁火以入。(《游褒禪山記》) ②樊噲側其盾以撞。(《鴻門宴》)
修飾關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語,可譯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歸去來兮辭》)
則 承接關系??勺g為“就”“便“ “已經(jīng)是”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荀子?勸學》)
假設關系。譯為“假使”“如果” 今則來,沛公恐不得有此。(《史記?高祖本紀》)
并列關系。可譯為“就”,或不譯 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 (《捕蛇者說》)
轉折讓步關系。表示轉折,用在后一分句,譯為“可是”“卻”;表示讓步,用在前一分句,譯為“雖然” ①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師說》)
文言虛詞在2006年的高考大綱中明確為“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而2007年則為“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這就說明“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含義”十分重要。所以,復習文言虛詞,一般不要求死記硬背虛詞的義項,而是在文言文閱讀材料的上下文中確定某個虛詞的具體意義和作用。文言虛詞復習要注意以下幾點:
1. 掌握特點。虛詞有以下幾個特點:使用頻率比實詞高,語法功能比實詞強,在漢語發(fā)展史上變化比實詞大。例如一詞多義:“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保ㄌK軾《石鐘山記》)“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韓愈《師說》)前者“之”為代詞;后者“之”是用在主謂間的助詞。又如 “舟搖搖以輕,風飄飄而吹衣”(陶淵明《歸去來兮辭》)的“以”和“而”,作用完全相同,都為連詞。
2. 明確重點。考試說明要求掌握的文言虛詞共18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要在個個落實的基礎上,從常用意義和非常用意義方面比較區(qū)別,把握常用意義和用法,照顧特殊意義和用法,可以采用多義比較的方法,以類相從,同類集中。
3. 聯(lián)系課文。課文是虛詞運用的典范,重點文章一定要反復吟詠體味。虛詞以實詞為骨骼和支撐,是內(nèi)容表達的傳神之處,因此不能肢解詞語,要在語境里體會理解。其次,還要明確文言虛詞考查的形式。從近年來全國卷和各地高考試題題型來看,一般分為:判別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的“選擇題”,判別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混合型的“選擇題”,正確理解和翻譯句子中含有的虛詞。此外,還有文言斷句題型,即利用“之”“乎”“者”“也”“已”“焉”“哉”以及“矣”等來劃分句子的意義單位。
【實戰(zhàn)練習】
1.請寫出下列句中“則”的意義和用法。(答案寫在后面的橫線上)
①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勸學》)則:______________;則:______________
②“壯士!――賜之卮酒?!眲t與之斗卮酒。(《鴻門宴》)則:______________
③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石鐘山記》)則:______________
④傲物,則骨肉為行路。(《諫太宗十思疏》)則:______________
⑤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師說》)則:______________
⑥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六國論》)則:______________
⑦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六國論》)則:______________
⑧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則:______________
2.請寫出下列句中“以”的意義和用法。(答案寫在后面的橫線上)
①鸞鳥鳳凰,日以遠兮。(《涉江》)以:______________
②舉以予人,如棄草芥。(《六國論》)以:______________
③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以:______________
④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者。(《寡人之于國也》)以:______________
⑤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以:______________
⑥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鐘山記》)以:______________
⑦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季氏將伐顓臾》)以:______________
⑧是時操軍兼以饑疫,死者大半。(《赤壁之戰(zhàn)》)以:______________
3.請寫出下列句中“于”的意義和用法。(答案寫在后面的橫線上)
①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于:______________
②冰,水為之,而寒于水。(《勸學》)于:______________
③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燭之武退秦師》)于:______________
④是故所欲者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孟子二章》)于:______________
⑤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五人墓碑記》)于:______________
⑥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師說》)于:______________
⑦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傳序》)于:______________
⑧然后知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二章》)于:______________
4.指出下列“乃”字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A.①今君乃亡趙走燕,燕畏趙,其勢必不敢留君。(《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齊桓晉文之事》)
B.①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石鐘山記》)
②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廉頗藺相如列傳》)
C.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②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游褒禪山記》)
D.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親數(shù)存之。(《信陵君竊符救趙》)
②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赤壁之戰(zhàn)》)
5.指出下列“之”字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A.①臣之壯士,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燭之武退秦師》)
②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B.①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逍遙游》)
②鄰之厚,君之薄也。(《燭之武退秦師》)
C.①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項脊軒志》)
②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其共乏困,君亦無所害。(《燭之武退秦師》)
D.①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宮賦》)
②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而之善。(《齊桓晉文之事》)
6.指出下列“而”字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A.①吾嘗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
②而諸侯敢救者,已拔趙,必移兵先擊之。(《信陵君竊符救趙》)
B.①不得見久矣,竊自恕,而恐太后玉體之有所郄也。(《觸龍說趙太后》)
②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季氏將伐顓臾》)
C.①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觸龍說趙太后》)
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寡人之于國也》)
D.①楚人既咎子蘭以勸懷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原賈生列傳》)
②嬴乃夷門抱關者,而公子親枉車騎自迎嬴。(《信陵君竊符救趙》)
【參考答案與解析】
1.①副詞,就; ②連詞,于是,就 ;③副詞,就; ④表轉折的連詞,卻; ⑤連詞,于是,就;⑥連詞,那么; ⑦副詞,就; ⑧判斷動詞,就是。
2.①表修飾連詞,不譯; ②連詞,來; ③動詞,認為 ;④介詞,按照 ;⑤連詞,因為 ;⑥介詞,因為; ⑦介詞,憑 ;⑧介詞,因為。
3.①介詞,被 ;②介詞,比; ③介詞,對; ④介詞,比; ⑤介詞,比; ⑥介詞,被 ;⑦介詞,從; ⑧介詞,在。
4.B ①乃,副詞,“竟然”;②乃,副詞,“于是,就”。(其余A、B、D三項中的“乃”字,全部為判斷動詞,意為“是”)
我們的事業(yè)就是學習再學習,努力積累更多的知識,因為有了知識,社會就會有長足的進步,人類的未來幸福就在于此,當前的責任就是學習好知識,為以后做打算。。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梳理歸納的內(nèi)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八年級上冊語文課本目錄第一單元
1、新聞兩則:《百萬大軍橫渡長江》《中原我軍解放南陽》
2、蘆花蕩3、蠟燭4、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5、親愛的爸爸媽媽
內(nèi)容:人類歷史上,血與火的戰(zhàn)爭屢屢爆發(fā)。戰(zhàn)爭有正義與非正義之分,閱讀戰(zhàn)爭題材的作品,可以了角歷史,可以看到正義戰(zhàn)爭的威力和非正義戰(zhàn)爭的罪惡,可以看到真善美與假惡丑的兩個極端,可以看到人類意志力、智能、體能最大限度的表現(xiàn),從而獲得有有益的啟示要求:注意把握敘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對作品中感人臟腑的形象、驚心動魄的情境和各具特色的語言,有自己的體驗和評價;還要努力提高閱讀的質量和速度
第二單元
6、阿長與《山海經(jīng)》7、背影8、臺階
9、老王10、信客
內(nèi)容:這個單元以“愛”為主題,幾篇課文都在訴說對普通人,尤其是對弱者的關愛。讓我們從課文中感情到“愛”這種博大的感情,從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要求:熟讀課文,了解敘述、描寫等表達方式,揣摩記敘文語言的特點
第三單元
11、中國石拱橋12、橋之美13、蘇州園林
14、故宮博物院15、說“屏”
內(nèi)容:建筑園林、名勝古跡是人類創(chuàng)造活動的實物記錄,體現(xiàn)了人民大眾的智慧,具有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本單元所選課文基本上都與建筑園林、名勝古跡有關。閱讀這些課文,可以使我們接觸到多種知識,開闊眼界,激發(fā)對祖國文化的自豪感。
要求:注意課文怎樣抓住特征來介紹事物,要理清說明順序,了解常用的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準確、周密的語言
第四單元
16、大自然的語言17、奇妙的克隆
18、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恐龍無處不在》《被壓扁的沙子》
19、生物入侵者20、落日的幻覺
內(nèi)容:人們常說,要崇尚科學,破除迷信。這就是說,在探索自然奧秘的過程中,要講究科學精神、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的思想方法。這個單元的幾篇課文,所說的事物事理有所不同,所體現(xiàn)的科學精神和科學的思想方法是一致的。
要求:可以培養(yǎng)注重觀察、講究實證的科學態(tài)度,求真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學習正確的科學方法;注意說明的順序和方法;要學會默讀,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篩選信息第五單元
21、桃花源記22、短文兩篇:《陋室銘》《愛蓮說》23、核舟記24、大道之行也25、杜甫詩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
內(nèi)容:本單元所選文言文,體裁不盡相同,有敘事的、有夾敘夾議的,有說明事物特征的,
文字簡潔而意味深長,有些文章還寄托了作者的情懷。又選杜甫詩三首,都是歷來膾炙人口的名篇。
要求: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然后在反復誦讀中領會豐富的內(nèi)涵和精美的語言,并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
第六單元
26、三峽27、短文兩篇:《答謝中書書》《記承天寺夜游》28、觀潮29、湖心亭看雪
30、詩四首:《歸園田居(其三)》《使至塞上》《渡荊門送別》《登岳陽樓》
內(nèi)容:古人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不景物,曾經(jīng)引起古代文人的無限情思,歌詠自然山水的優(yōu)美篇章油然而生。閱讀這類詩文,陶冶情操,豐富文化積累。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文學常識知識點歸納1.《蘆花蕩》選自《孫犁文集》。
作者孫犁,原名孫樹勛,現(xiàn)代小說家,散文家。小說散文結集《白洋淀紀事》之一《荷花淀》,之二《蘆花蕩》。
2.《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選自《雨果文集》。
作者雨果,法國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說《巴黎圣母院》《悲慘分》《九三年》等。
3.《親愛的爸爸媽媽》,作者聶華苓,華裔旅美女作家,作品有小說集《失去的金鈴子》《桑青與桃紅》《千山外,水長流》,散文集《三十年后》《夢谷集》等。
4.《阿長與〈山海經(jīng)〉》選自《朝花夕拾》。
作者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偉大的現(xiàn)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的奠了分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他的作品題材廣泛,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無論是散文、詩歌、雜文、小說還是文藝理論都有很高的成就,成就較高的是雜文,作品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文集》等,后都收在《魯迅全集》中?
5.《背影》選自《朱自清散文全集》。
作者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江蘇揚州人。散文家、詩人、學者。詩文集《蹤跡》,代表作品有《背影》《歐游雜記》等,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6.《老王》選自《楊絳散文》。
作者楊絳,原名楊季康,作家,文學翻譯家。翻譯有《堂·吉訶德》《洗澡》?錢鐘書,現(xiàn)代文學研究家,作家,文學史家,古典文學研究家。作品《圍城》
7.《信客》選自《秋雨散文》。
作者余秋雨,浙江余姚人,作品有《文化苦旅》,《山居筆記》,《霜冷長河》等,后收在《秋雨散文》中,《信客》就出自《文化苦旅》。
8.《蘇州園林》選自《百科知識》。作者葉圣陶,原名紹鈞,字圣陶。江蘇蘇州人。現(xiàn)代卓著的作者、教育家、編輯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倪煥之》,中短篇小說《多收了三五斗》,童話《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后都收在《葉圣陶集》里。
9.《桃花源記》選自《陶淵明集》。
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人,東晉卓著詩人。代表作《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詩并序》、《歸園田居》、《五柳先生傳》等。
10.《陋室鉻》選自《全唐文》。
作者劉禹錫,字夢得,洛陽人,唐代詩人,哲學家。世稱劉賓客。有《劉禹錫集》?《愛蓮說》選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頤,字茂叔,北宋哲學家。元公是周敦頤的謚號。著有《太較圖說》《通書》等。
11.《核舟記》選自清張潮編輯的《虞初新志》。
作者魏學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明朝散文家。
12.《大道之行也》選自《禮記·禮運》。
“河內(nèi)兇”,如何翻譯這句話呢?如果用“現(xiàn)代意義”來解釋似乎也通順,那就是“河內(nèi)出現(xiàn)險情”或者“河內(nèi)出現(xiàn)了性格暴躁、心腸歹毒的歹徒”,稍微聯(lián)系一下上下文,馬上就能發(fā)現(xiàn)這種理解不合情理,這里的“兇”只能理解為“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可見,理解這句話的關鍵是文言實詞“兇”,而“兇”在古文和現(xiàn)代漢語中的意義差異又很大。
現(xiàn)代漢語和古代漢語有著繼承和發(fā)展的關系,有的詞義一直沿用下來,古今詞義相同,但很多詞義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甚至已經(jīng)不用了。古漢語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義和用法不同的文言實詞,即古今異義詞。古今異義是文言文中常見的現(xiàn)象。在閱讀文言文時,我們常常習慣于用實詞的“現(xiàn)代意義”來解讀它的“古代意義”,從語法的角度來講,這樣的“竄譯”一般大體還能符合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規(guī)范。殊不知,這樣的實詞是文言文閱讀中最容易迷惑我們的陷阱,在閱讀文言文時要引起特別注意。
文言詞語的古今意義有較大差別,其原因有下列幾種情況:詞義擴大。如古代典籍中的“江”“河”“山”專指長江、黃河和崤山,現(xiàn)泛指一般河流和山川;詞義縮小。再如“金就礪則利”(《勸學》)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屬,現(xiàn)專指黃金;詞義轉移。如“行李之往來,供其乏困”(《燭之武退秦師》)中的“行李”,本指“外交人員”,現(xiàn)則專指“出門時帶的包裹”。詞語感彩變化,一種是古褒今貶,如“千古風流人物”(《赤壁懷古》)中的“風流”,古指“杰出、英俊”,現(xiàn)指“輕浮放蕩”;二是古貶今褒,如“行為偏僻性乖張”(《林黛玉進賈府》)中的“乖”,古指“偏執(zhí),不馴順”,現(xiàn)則用來形容人“聽話、安順”。
文言文中古今異義詞數(shù)量較多。如何在學習文言文時準確理解古今異義詞的含義呢?關鍵是要有基本的辨析能力和一定的識記基礎。
(1)辨清“單雙”。要分辨清楚一個文言實詞的屬性到底是單音節(jié)詞還是多音節(jié)詞。一般來說,古代單音詞居多,一個字就相當于一個詞,現(xiàn)代雙音詞居多,這是古今漢語在詞匯方面一個明顯的差別。特別是有些古漢語中的雙音節(jié)組合詞與現(xiàn)代漢語中的雙音節(jié)單詞同形,很容易被作為現(xiàn)代漢語的雙音節(jié)詞看待,但實際上并不是雙音節(jié)詞,而只是兩個單音節(jié)詞的組合。解決辦法如下:
①不要把文言文中的兩個單音詞誤認為一個雙音詞。如“然/后”“地/方”“其/次”“學/者”“其/實”“祖/父”“智/力”“于/是”“交/通”“妻/子”“指/示”“以/為”“因/為”“無/論”等。
②不要把文言文的雙音詞拆成單音詞來理解,文言文中也有雙音詞。古文中的雙音詞有很多種類。一類是專有名詞,如“女媧、天子、社稷”等;一類是屬于單純詞的雙音詞,如“窈窕、參差、翩翩、倉皇”等;另一類是合成的雙音詞,如“公姥、作息、緩急、異同、率爾”等;還有一類是偏義復詞,這類詞是指兩個由意義相近或相對、相反的語素構成的雙音詞,在實際使用時,意義只偏在一個語素上,另一個語素只起陪襯作用。如,“晝夜勤作息”中的“作息”偏指“作”,“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中的“出入”偏指“入”。這樣的理解只要稍微結合文章就不難判斷。
(2)分析“微異”。語言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古今詞義在很多方面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古今詞義完全相同或完全無關只是語言中極少數(shù)的現(xiàn)象。對古今詞義接近,但又有差別的要注意仔細辨析,因為稍不注意差異,可能就會“差之毫厘,謬矣千里”。例如:“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中的“愛”字,在此句中是“吝惜”的意思,與“愛護”“愛惜”意思相近,但又有根本區(qū)別。再如“勸學”中的“勸”,解釋為“勉勵”“鼓勵”是妥當?shù)?,如果解釋為“勸告”,就有了一定的“誤差”。
(3)牢記“迥別”。對古今詞義差別大的文言實詞,要盡可能多地牢記它們之間的“迥別”之處。例如“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中的“除”字,在句中當“整理”講,在現(xiàn)代漢語中是“除去”、“去掉”的意思,古今詞義相差比較大。又如“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中的“去”字,在句中是“離開”,現(xiàn)代漢語是“到……去”,古今詞義剛好相反。再如“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中的“憾”字,在句中當“不滿”講,而現(xiàn)代漢語則解釋為“遺憾”。所以,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要牢記這些“迥別”。
當然,對于同一個詞語,古今意義有同有異,古今詞義的不同,仍然是以現(xiàn)代漢語為參照義予以辨析的。這就需要我們在閱讀古文的時候,時時具備“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辨析意識。
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古今異義詞的含義。
1. 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游褒禪山記》)
2.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師說》)
3. 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勸學》)
4. 秦自繆公以來二十余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5. 漢天子我丈人行也。(《蘇武傳》)
6. 策扶老以流憩。(《歸去來兮辭》)
7.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
8. 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滕王閣序》)
9.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說》)
10. 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逍遙游》)
11. 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東南飛》)
12. 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陳情表》)
1. 古義:不平凡 。今義:程度副詞,很,十分。
2. 古義:不一定。今義:不需要。
3. 古義:托身、安身。今義:把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者某種事情上。
4. 古義:盟約,名詞。今義:限制,動詞。
5. 古義:對男性長輩的尊稱。今義:岳父。
6. 古義:拐棍。今義:扶著老人。
7. 古義:地位卑微,見識淺陋。今義:人格低下,品性惡劣。
8. 古義:狂放不羈。今義:肆無忌憚。
9. 古義:求學的人。今義:在學術上有一定造詣的人。
10. 古義:很飽的樣子。今義:確實如此。
關鍵詞:空間隱喻;認知;來;去
中圖分類號:H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111(2008)08-039-04
作者:何燕萍。廣州大學人文學院教師;廣東,廣州,510290
1 空間隱喻與認知
隱喻是人們透過具體有形的事物去認識抽象無形的概念的一種手段,是人們認知世界的基本模式。認知語言學者較為認同這一認知模式:“隱喻普遍存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語言中,而且存在于我們的思想和行動中。我們賴以思維和行為的一般概念系統(tǒng),從根本上隱喻方式的(Lakoff,G&M,Johnson,1980,5)。”
所謂空間隱喻是人們把一些本屬空間范疇的具體概念用非空間范疇的抽象概念表達出來,是一個空間的范疇和關系向非空間的范疇和關系的投射過程,這一過程源于人們的抽象思維和豐富想象。根據(jù)萊考夫和約翰遜的觀點:“空間隱喻源于直接的身體體驗,體驗基礎可以很容易地在我們社會物質化的環(huán)境之中找到(Lakoff,G&M,Johnson,1980,14)?!比瞬豢赡芄铝⒌卮嬖?,人的存在首先要以周圍的環(huán)境為依托,人們主觀性地以自身為參照,去認識周圍的環(huán)境,于是在自身與環(huán)境間形成一種空間概念。人的空間概念是原始的,基本的,人們習慣于透過空間關系去認知別的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架構,諸如時間、狀態(tài)、范圍等。
2 關于動詞“來”“去”的空間隱喻研究
《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來”“去”的解釋是:“來”指從別的地方到說話人所在的地方;“去”指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
換句話說,“來”是從遠處到近處的移動;“去”反之,它們的基本用法是作位移動詞。但在古代漢語和現(xiàn)代漢語中,“來”“去”的非動詞用法并不少見。對此,學者多有研究;王改改就概述詞“來”作了調查和研究(王改改,2001);梁銀峰就時間方位詞“來”對事態(tài)助詞“來”的影響進行了研究(梁銀峰,2004),梁先生說:事態(tài)助詞表示在過去時間里事態(tài)出現(xiàn)了變化,所表達的事件或過程是過去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梁銀峰,2004,57);同時,梁先生還就動相助詞“來”“去”的形成過程進行了探討(梁銀峰。2005),“動相助詞”是趙元任的提法,由呂叔湘在《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中翻譯過來的(梁銀峰,2005。27)。
以上都是對動詞“來”“去”動詞以外用法的研究,但還不是專門對其空間隱喻的研究。應該說,對動詞“來”“去”空間隱喻研究還不是很多,筆者能力范圍內(nèi)可以找到的只有史佩信的《漢語時間表達中的“前后式”和“來去式”》;此外,上文提到的梁銀峰的《時間方位詞“來”對事態(tài)助詞“來”的影響及其相關問題》及《漢語動相補語“來”“去”的形成過程》兩篇文章亦都涉及至“來”的時間方位詞用法。
3 “來”“去”的空間隱喻表現(xiàn)形式及喻義
3.1 “來”“去”喻指時間
我們認為,位移動詞“來”指運動物體朝著說話人的方向靠近;位移動詞“去”指運動物體背離說話人的方向遠去。這主要是從說話人與周圍環(huán)境的空間方位關系而言的,亦即位移動詞“來”“去”的空間性狀描述。從人類的認知順序來看,空間認知總是先于時間認知的。因為人自身與空間的關系是實在的、可感知的,也就容易把握;而時間是人們摸不著、看不到的抽象概念。于是把空間概念意義的映射到時間領域去把握時間就成為了可能。
關于時間的空間喻指表征,Clark總結出了兩種類型:“時間在動”隱喻(the moving time metapho)和“自我在動”隱喻(the moving ego metapho)(Clark,1973)。
在“時間在動”的隱喻表征中,時間被認為是在空間直線運動的實體,它的運動以說話者為參照點。時間指向說話人,向說話人靠近為“來”;時間背向說話人。遠離說話人為“去”。這是“來”“去”的時間表征特點,如下圖所示:
3.1.1 “時間在動”隱喻模式
3.1.1.1 “來”“去”對過去時間的表征
“來”“去”表征現(xiàn)在以前的時間,兩者的語義表征存在差異。時間從過去指向現(xiàn)在為“來”,表示一段持續(xù)的時間,有“以來”的意義。這種語言用法古以有之,是“來”的時間表征的基本義項,如:
(1) “吾數(shù)年來欲買舟?!?清?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2) “數(shù)百年來,人不復行?!?唐?柳宗元《河東集》)
(3) “我得仙來,已三萬歲?!?唐?戴孚《廣異記》《太平廣記》卷450)
現(xiàn)代漢語詞匯和句法中也保留了“來”的這種時間表征,常用的詞匯有:“近來”“以來”、“從來”、“向來”“素來”等等;在句子中的例子,如t
(4) “幾天來,我發(fā)現(xiàn)這個城市騎自行車的人不多。”(《新編漢語教程(上)》,1996,381)
應該說,在表示現(xiàn)在以前的一段持續(xù)時間的隱喻用法上,“去”和“來”是不相稱的,相比較下,“來”的這一用法更普遍;而“去”則更多地表示已經(jīng)過去的某個時間點或時間段。
(5)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漢?曹操《短歌行》)
例(5)中的“去”的時間表征是,以目前為起點,指向過去的一段時間,帶有持續(xù)性,這種例子并不多見;表示這一語義特征的還有“過去”。
(6)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唐?白居易《琵琶行》)
例(6)中“去年”表示上一年,句中借助介詞“從”表達從過去到現(xiàn)在的一段持續(xù)的時間?!叭ァ北旧碇槐硎具^去的一個時間段。同樣用法的詞語還有“去歲”。
特別要說明的是,與位移動詞“來”相對的除了“去”,還有“往”,在某些語義搭配上“往”與來的組配是更常見的。例如?!巴北韽哪壳爸赶蜻^去一段時間的用法就比“去”更普遍:
(7) “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南朝?徐陵《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8) “今天時順正,死者尚稀,往歲多至數(shù)十人。”(清?方苞《獄中雜記》)
(9) “往日無冤,近日無仇,你殺他怎的?”(元?馬致遠《馬丹陽三度任風子》第二折)
“往昔”即從前;“往歲”指過去的年頭;“往日”指過去的日子。同樣用法的詞語還有“往時”、“往年”等。
3.1.1.2 “來”“去”對未來時間的表征
“來”“去”表征現(xiàn)在以后的時間,以目前的時間為起點,以未來的某一時間為終點。其中“來”表征時間從未來指向現(xiàn)在;而“去”表征時間從現(xiàn)在指向未來。
(10) “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東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11) “曼思故國,來日方長,載悲黑奴前車如是,彌益感喟?!?《魯迅書信集?致蔣抑卮》)
(12) “至從今已去,國家永無南顧之虞?!?西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呂岱傳》)
(13) “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東音?陶淵明《游斜川》),
“來者”、“來日”、“從今去”的時間參照點都是現(xiàn)在,它們隱喻著時間的運動。“來者”和“來日”隱喻時間從未來向我們走來;“從今去”隱喻著時間遠離我們而去;三者所喻指的時間都是未來的時間,但是指向性不一樣。
要注意的是“來者”、“來日”偏正結構的名詞;而“從今去”則是一個介詞結構?!叭ァ币磉_以后的意思必須要借助介詞“從”,而“來”是不需要的。換句話說,在表征現(xiàn)在以后的一段持續(xù)的時間,“來”和“去”的語法功能是不對稱的。再如,有“未來”、“將來”的說法,但卻沒有“未去”、“將去”或者是與“未來”“將來”表示相似概念的帶“去”的說法。
同樣,需要說明的是,與“將來”相搭配,時間指向未來的,有“往后”的說法。結合上面的內(nèi)容,不難看出。“去”在表示時間隱喻的語義特征上,有和“往”重疊的部分,甚至“往”取代了“去”在時間隱喻上的某些表義功能。我們可以假設在時間隱喻的表征上,“往”出現(xiàn)得比“去”要早,出于用詞經(jīng)濟的原因,“去”的某些與“來”相對的表義特征是缺失的,而在“往”的表義功能上我們可以找到類似的用法。當然,這一說法有待進一步的考查。因主題所限,此處無法詳細討論。
3.1.2 “物質世界在動”隱喻模式:
Clark所說的另外一種時間隱喻方式是“自我在動”,即在線性時間軸上,時間實體相對靜止,取而代之的是說話者沿著時間軸在動。根據(jù)“來”“去”的實際用法、通過對其語例進行分析,本文更傾向于史佩信的“物質世界在動”(史佩信,2004,13)說。該理論認為,在時間軸上運動的是客觀物質世界的事物,而時間和說話者則是相對靜止的。具體到“來”“去”的時間隱喻表征,客觀物質世界靠近說話者而動的用“來”;客觀物質世界遠離說話者而去的用“去。”
如“別來無恙”、“來歷”、“來龍去脈”、“本來”、“原來”、“后來”、“來得及”;包括“往跡”、“往事”等都以物質世界為動體的隱喻表征。這類隱喻在表達上一般都存在一個時間標記,或以過去發(fā)生的謀事件起始時點,或以說話人所處的時點為起始時點。時間始于過去某事件而終于說話人所處的時點為“來”:時間始于說話人而未來為“去”。
“別來無恙”中的“來”表征從分別到現(xiàn)在談話的時間;“來歷”指一個人前期的經(jīng)歷或履歷,“來”隱喻該人從出生到目前的一段時間;“來龍去脈”原來是迷信的說法,把接連著的山比作一條龍,認為從頭到尾都像血脈似地連貫著,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它從哪兒來,到哪兒去?,F(xiàn)在指導一件事情前后關聯(lián)的線索(《漢語成語詞典》,1978,349)。由此分析,其中“來”喻指從龍存在到其被發(fā)現(xiàn)的一段時間,“去”喻指從龍現(xiàn)身往后的一段時間,這里龍被發(fā)現(xiàn)的時間亦即說話者所處的時點。
這里也一并談論一下“往”,詞語“往跡”、“往事”中,“往”的時間表征與“來”是一致的;另外,還有“從此以往”的說法,這里的“往”卻表征時間從現(xiàn)在開始指向未來。相比之下,由“去”表征的上述兩種時間隱喻,特別是在現(xiàn)代漢語中,不能說沒有,但至少是不多見的。
在古漢語中,“來”“去”的這些隱喻,還是可以找到一些例子的:
(14) “吟罷回頭索杯酒,醉來屈指數(shù)親知?!?唐?白居易《對鏡吟》)
(15) “今冬臘后無殘日,故國燒來有幾家?!?唐?司空圖《南至四首》其一)
(16) “當年失行樂,老去徒傷悲?!?唐?李白《相賀歌辭?相逢行二首》其一)
(17) “交道賤來見,世情貧去知?!?唐?孟郊《病起言懷》)
“醉來”、“燒來”分別從“醉”、“燒”開始,一直延伸到詩歌中的主人翁發(fā)表慨嘆為止,其中,“來”起到了這一時間隱喻作用?!袄先ァ薄ⅰ柏毴ァ币栽娭兄魅宋贪l(fā)出慨嘆為開始,語義指向未來,并沒有一個明顯的終止時間,這是“去”的時間喻指在起作用。
3.2 “來”“去”喻指數(shù)量
“來”“去”是帶方向的運動,一般來說,“來”是由遠而近不斷靠近說話者的,有接近的意思;“去”是由近而遠不斷離說話者遠去的,有遠離的意思?!皝怼?、“去”的這種或接近或遠離的指向性可以用來喻指數(shù)量增減。接近參考數(shù)目為“來”;與參考數(shù)目相去甚遠為“去”。
在漢語中,“來”用來表示數(shù)量概念是很普遍的,“來”用在數(shù)量或數(shù)量詞后面,表示概數(shù),一般是比較接近所說數(shù)量的。如:“兩米來高”就是指兩米多一點的高度,但也可以理解為差不多到兩米的高度。不管怎么理解,“來”的數(shù)量表征總是離確數(shù)跨度較小的一個范圍?!岸畞韨€”、“三十來歲”、“一尺來深”等都是一樣的用法。
在喻指數(shù)量上,“來”“去”是不平衡的,在現(xiàn)代漢語中。幾乎找不至“去”喻指概述的用法。但不排除方言或古漢語中存在相關的用法,“相去甚遠”中“去”就表征距離;方言有“不差分毫來去”(金山詞霸2007“來”詞條)的說法,“來去”意思是誤差,表示或大或小的距離。由此可推理,“去”在數(shù)量喻指上還是有是潛在的可能的。
3.3 “來”“去”喻指顯潛
“來”“去”可以喻指事物,包括實在事物和抽象事物的存在與消失。從人的視覺角度,客觀物體從遠而進靠近說話人,就是事物的逐漸顯現(xiàn)的過程:客觀事物自近而遠離開說話人,是事物逐漸消失的過程。從這個角度而言,“來”表征事物的顯現(xiàn);“去”表征事物的消失、不復存在。
(18)“問題一來就馬上解決?!?金山詞霸2007“來”詞條)
(19) “他一聽這話就來火了。”(同上)
(20) “這些天沒去看她,一來路太遠;二來沒功夫?!?同上)
(21) “看來,你活一百歲沒問題。”(新編漢語教程(上),1996,301)
(22) “說起婚姻來,您給我們介紹介紹中國人的婚姻家庭情況,好嗎?”(新編漢語教程(上),1996,345)
(23) “總的來說,漢語不難學?!?新編漢語教程(上),1996,357)
(24) “想起來了,那天晚上你還唱了一段京劇?!?新編漢語教程(上),1996,422)
例(18)“來”表征“問題”的出現(xiàn);例(19)“來”隱喻“火氣”從無到有的過程;例(20)~(24)中的“來”都有一個共同的語法特征,那就是引出話題。例(20)“來”引出的是原因;例(21)引出的是說話者的觀點:例(23)引出的是“婚姻”這個話題,例(24)引出的是過去的一段回憶。通過以上語例可以看出,“來”作為顯現(xiàn)表征的用法是很明顯的。
“去”作為消失的表征沒有“來”作為顯現(xiàn)的表征明顯,筆者的找到關于“去”隱喻消失的語例比較牽強,但還是可以拿來供大家參考一下:
(25) “日月還復周,我去不再陽。”(晉?陶淵明《雜 詩》)
(26) “大事去矣,可痛惜哉?!?明?羅貫中《三國演義》)
例(25)中“去”指離世,消失于塵世,喻指人于世上從存在到消逝的過程;同樣例(26)中的“去”表征“大事”不復存在。另外,現(xiàn)代漢語中的“去世”一詞也表征消逝。
3.5 “來”“去”喻指主觀愿望
“來”、“去”的“靠近性”和“遠離性”可以借以喻指人的主觀愿望。人們的愿望是主觀的,認為對自己有利的,希望得以實現(xiàn)的,就期待它的到來;認為對自己不利的,不希望其存在的,就盼望其離開以至消失。
魯迅提倡“拿來主義”,他希望大家“拿來”的是外國文化的精華部分,所謂“取其精華”;同時他也強調要有辨別能力,不好的東西就要拋棄,即要“去其糟粕”。這里的“來”和“去”就是很好的喻指主觀愿望的例子。
(26) “大有來頭?!?金山詞霸2007“來”詞條)
這是一種方言的說法,意思是大有賺頭,這里,“來”表達了人們希望賺錢的目的。
(27) “拳擊有啥來頭?滑冰多開心?!?金山詞霸2007“來”詞條)
這大概也是一種方言用法,這里的“來頭”指的是一種玩樂的興趣,拳擊對于說話者來說鉤不起他的興趣?;鶎λ麃碚f才是“來頭”。
(28) “他頭腦靈活,挺會來事的?!?中教網(wǎng)?網(wǎng)絡字典?漢語?詞典來)
這里,“來事”是處事的意思,是一個褒義詞。“來”在此表征能夠做事,事情處理得當。
(29) “是君臣、父子、兄弟盡去仁義,懷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孟子?告子下》)
“去仁義”,拋棄仁義,這里被拋棄的是“仁義”,一個正面的詞;但是,在句子中,這是被否認的一種做法。所以它沒有違背“去”隱喻不被接受的主觀愿望的語法功能。關于“去”的這一表征,例子是還不少的,如:“去粗取精”、“去任”、“去官”、“去絕根株”、“去邪歸正”等,即使所被“去”的東西不全是不好的,但至少是違背人們的主觀愿望的。就如同人們希望“來”的東西不一定都是好的,但至少是人們愿意看到的、愿意去做的,見以下例子:
(31)“喝點什么?咖啡還是茶?――來杯咖啡吧。”(新編漢語教程(上),1996,170)
(32)“下個月你去了中國以后,別忘了給我來信?!?新編漢語教程(上),1996,266)
(33) “來,為我們的友誼干杯?!?新編漢語教程(上),1996,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