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大道理人人都懂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我不愿送人,亦不愿人送我。對于自己真正舍不得離開的人,離別的那一剎那像是開刀,凡是開刀的場合照例是應該先用麻醉劑,使病人在迷蒙中度過那場痛苦,所以離別的苦痛最好避免。一個朋友說,“你走,我不送你;你來,無論多大風多大雨,我要去接你。”我最賞識那種心情。——梁實秋
2、好的愛情,戰(zhàn)得勝時間,抵得住流年,經得起離別,受得住想念。
3、夜里不睡的人,白天多多少少總有什么逃避掩飾的吧。白晝解不開的結,黑夜慢慢耗。——卡佛
4、十四五歲時結交的朋友,十七八歲時愛過的人,二十幾歲栽過的跟頭,受過的委屈,像人生前半場里的里程碑,讓人嘗盡了歡喜,也吃盡了苦頭。但此刻好想感謝這苦頭,讓自己看透了生活的本質,當然更想感謝這歡喜所帶來善良與慈悲,讓自己在看透了生活的本質后,依然還想努力的生活。——扶南
5、很多珍貴的經驗和一閃而過的靈感,都是在我獨處時所獲得的,我逐漸意識到獨處是比戀愛更加復雜的課程。學會如何與那個暴戾、消沉、偏執(zhí)的自己相處,才有可能與他人構建一段平等并且自由的關系。——獨木舟
6、旅行的意義不在于戰(zhàn)利品有多少,照片拍了幾張,景點占據(jù)了幾個,而是,你做了多瘋狂的事,經歷了哪個心跳的時刻,和有否看到更不一樣的自己。
7、我捧你的時候你是個杯子,我松手的時候你就是個玻璃碴子。——寫給那些不懂珍惜的人。
8、你看多可惜,我們每個人從陌生開始,然后又再度陌生。有時候會想,相遇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事,也就注定了和其他美好事物一樣,永遠也沒法長久。運氣都用來相遇,陪伴就成了奢侈。——勺布斯
9、那些你裝作滿不在乎的事,其實大部分就是你無能為力的事。
10、人類最古老而又最強烈的情感是恐懼,而最古老又最強烈的恐懼是未知。
11、人活在世界上有兩大義務,一是好好做人,二是不能慣別人的臭毛病。——王小波
12、有些朋友并不是刻意去認識,也不會強制自己去維持那段關系,長久不聯(lián)系,就約個時間聊天,又會像從前那樣侃侃而談,聊聊最近的生活和經歷,似乎有太多講不完的故事要急著告訴對方。分別之際,偶爾感傷。分開之后,又會回到自己最初的生活,并不會影響自己好的心情,這是我認為的一種最舒服的老友關系。
13、若想徹底認清自己,不妨多留意一下別人在氣急敗壞時對你所說過的話,畢竟氣話就是失控的真心話。——疚夢
14、等你有實力任性的時候,基本也就不會任性了,因為已經嫌麻煩。人生大抵如此。
15、現(xiàn)在回頭想來,哪里遇見一個人,哪里找到一份工作,每一步都是命運最好的安排。以往的所有累積,把你推到今天這個位置。在你尋得真愛前,過往都是陪戀。在你獲得成就前,過往都是云煙。每個不能打敗你的事件,只會把你變得更加璀璨。——琢磨先生
16、旅途中的城市總是很美,如果你只在這個城市里花錢而不在這個城市掙錢,那它當然很美。旅途中的感情當然感覺也很好,如果不問前事也不問將來,那沒有什么相逢不美好。
17、人不就是這樣嗎,安慰別人的時候頭頭是道,自己遇上點過不去的坎立馬無法自拔。大道理人人都懂,只是小情緒作祟,故事太撩人。也許這就是,聽過那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18、有多少愛意就有多少恨意,到最后終于是相忘江湖,其實忘亦是不能忘的,別人偶然提到那個人的名字,心里還是驚濤駭浪,就如同當年的心動與洶涌一模一樣。只不過到底年紀大了,歷練久了,才能夠若無其事,在事隔這么多年之后,裝作淡淡地玩笑,是啊,當年我很喜歡你。
———《小時代》觀后感
生活永遠是個大磨盤,我們只是上面的一粒小黃豆。你不跟著轉,就會被碾碎,被傷害的支離破碎。——題記
“我們活在浩瀚的宇宙里,滿天飄浮的宇宙塵埃和星河光塵,我們是比這些還要渺小的存在。你并不知道生活什么時候就突然改變方向,陷入墨水一般濃稠的黑暗里去…”
隨著電影《小時代》的上映,又勾起了一代人對青春的記憶。淚與笑,迷茫與無錯交織成的記憶片段,像扯毛衣一樣,一根一根的被扯出來……
一事窺物,一葉并不能知秋。她們當中有的未曾幻想過的公主夢般的連裙。而有的即使冷若冰霜,也會被時光所消融,最終凝結成一顆太陽般炙熱的內心,每1℃都顯得那么重要。水晶球般精致的外表,卻擁有最自信的魅力,華而充實,必將成為朋友最有力的依靠。有的擁有一顆堅持的心,即使沒有那份外表,奮斗的過程也是顯得那么得美麗。并未被命運之神所眷顧的女孩,擁有美麗的夢想,在這個殘酷的世界,顯得更加嬌貴。
記得看《小時代》這部小說時,心里有的只是羨慕,羨慕小說中的四姐妹可以在一起經歷歡樂與痛苦之后彼此依然還是不離不棄。羨慕good里有花錢幾輩子都不用愁的家世,林的蕭有羨煞旁人的機遇,南的湘有令女孩子都嫉妒的氣質,唐的宛如有如此健壯的體魄。那時的自己只看見了她們生活中的光環(huán),卻惟獨忘了生活給她們所帶來的失望,痛苦,與不堪…
青春。沒有現(xiàn)實以上的對和錯,更沒有誰是誰的原罪這么一說。每個人都遭遇到了最能磨合自身的疑慮與與不解。原本棱角分明的靈魂,被磨合得圓圓的,很厚實,更踏實。讓那些試圖傷害我們的人,無從下口,靈魂中,喚醒的是一份不羈與不屈。四個女生的愛,可以抵御外界的寒流。那一份友誼,并未那么脆弱。彼此間的傷害,都是加固這份友誼的材料。而那些情感,則是被掩埋在內心中最不愿被提起的那個可憐巴巴的角落。
星空下的我們,毫不及那點點光亮。指尖沾染的點點星光,在某一刻,或許就會被濃陳的海水吞沒,銷影匿跡。
“天真歲月不忍欺,青春荒唐我不負你。大雪求你別抹去,我們在一起的痕跡。大雪也無法抹去,我們給彼此的印記…”
有人說青春是一場遠行,用汗水澆灌的青春不蒼白。只是當三年的高中生活劃上句點時,心里還是會不舍。舍不得,可是時間已經回不到過去了。忘不了那一個個專心坐在教室里埋頭苦讀的身影,忘不了那一個個活躍在跑道上奮力奔跑的背影,忘不了姐妹們曾一起狼吞虎咽由稚嫩走向成熟的臉…。。一幕幕小細節(jié)串聯(lián)成高中生活的點點滴滴,雖不免苦澀,卻總讓人感動。在那個曾罵不厭卻依舊深愛的母校,有櫻花樹的陪伴。在教室里,大家都有自己的夢想,都在為自己的心找一個駐扎地??嘁稽c,也愿意。
又有人說青春太過于完美,以至于怎么過都是一種浪費。只是回想起《小時代》,那些屬于時代姐妹花的日子,不難發(fā)現(xiàn)奢華的青春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的一無是處。那些年,她們曾一起惡搞過的老師同學;那些年,她們一起追求過的炙熱夢想;那些年,她們都有心儀的人可以傻傻的關注;那些年,她們一起放肆的哭鬧與歡笑……那時的她們好幼稚,過分渲染自我,一不小心就點燃沖突。大道理人人都懂,小情緒卻都難以自控。期待的總是無限美好,可真實的她們有時都過于難相處,以至于生活中不斷上演著背叛與失意。可是那時的她們都好純真,拋棄假面,奔向夢幻的疆邊,在僵持與糾結中沉淀出最深的朋友情誼。
是的,她們是如愿擺脫了鐐銬,完成了舞蹈,走上了社會,但這是不是同時也預示著青春的漸行漸遠?
突然好想對自己說一句,對身邊的他說一句。親愛的,別放棄年少時有過的夢想,哪怕是妄想。浮生若夢,屈指堪驚。誰能管的住陽光的美麗,陰雨的憂愁?未來沒有擔保,下一秒有沒有奇跡,誰也不知道……
“開了燈,眼前的模樣;諾大的床,寂寞的窗。關了燈,全都一個樣,心里的傷,無法分享。生命隨年月流去,隨白發(fā)老去,隨著你離去,快樂渺無音訊。隨往事淡去,隨夢境睡去,隨麻痹的心逐漸遠去……”
她們的時代是激昂的,是逍遙的。以至于當她們依舊沉浸于她們內心那個快樂殿堂時,背叛與失意,也正悄然無聲的降臨于她們的生活中。父親的突然離世,身世的撲朔迷離,好姐妹的不理解,戀人的背叛,工作上的壓力……一幕幕令人不忍的情節(jié)正在她們身上上演?;蛟S內心有過糾結,有過痛苦,但殘酷的現(xiàn)實卻讓被逼到懸崖上的她們經歷了時間的磨練與洗禮,讓她們徹底向過去那個年少無知的自己saygoodbye。我想這正是《小時代》帶給我們的正面力量。雖然經歷過挫折,失敗與傷痛,但她們從來就沒有被生活所打壓,而是像向日葵那樣精彩的活著。
她們都曾有過風雨過后的沉重,形同陌路的口,但心卻還相通。當她們一起走過那青春時代,繼續(xù)下一個夢想時,她們并不會退宿??癖嫉哪铑^從不停止溫柔。一直到將來她們都成熟時,不再困惑生命有多少錯過。
命運有多少不公,誰也不知道。只知道命運這桿秤似乎從來都沒有平衡過。當家世好了,或許身世就變得撲朔迷離;當機遇有了,生活或許早已變得亂七八糟;當外在與氣質并存時,或許內心早已被傷害的支離破碎;當內心強大時,或許早已失去了追求美好的勇氣……當一切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得更加真實時,四位女生開始慢慢成長,開始蛻變。雖然在這過程中,有過辛酸,有過迷惘,有過放棄……。
“遠處燦爛的云霞更加的濃烈,迷幻的光影把整條街照得通紅,仿佛上帝把一桶巨大的紅色染料打翻在了這條街上……”
故事結束了,這只是一個間接性終點。我們還有夢,永恒的異鄉(xiāng)在召喚,我們拋棄心中的疑慮,因為我們知道每一次的抵達都不會否定新的出發(fā),把精彩的青春記憶藏在心底支撐我們前進。讓我們與她們拉住時間的手,一起向未來問好!
也許這個忽明忽暗的人世,并不存在太多的千絲萬縷,如果你是一把剪刀,請為自己的命運感到厭惡,你的鋒利沒人敢觸碰。刀鋒上凜冽的光本是太陽的顏色,刀柄上混雜的色彩,是心底的悲鳴。顧里,林蕭,南湘,唐宛如,你們也何嘗不是那把剪刀的伶仃倒影。
我們每個人都會在一生中遇到這種那種,各種不同的人。有的擦肩而過,留下一張模糊的臉,存活三秒鐘的記憶;有些人卻像塵埃般朝著生命里聚攏,沙雕般的聚合成一座雕塑,站在生命的廣場上!
我想我們會永遠記得曾經有一種霸氣叫顧里,有一種簡單叫林蕭,有一種氣質叫南湘,有一個吃貨叫唐宛如,有一段記憶叫《小時代》。
如果哪位高人敢信誓旦旦地宣稱,我就不給我的孩子擇校,隨便孩子進哪所學校都行,那么這樣的家長除了作秀外,就不是個正常人,可能被人看作精神失常一類……
全民擇校的嚴重惡果是造成社會的另一種不公平。學區(qū)房售價暴漲,用房擇校,也就是用錢擇校。還有是用權擇校,用一切人脈資源擇校。對于無錢無勢無資源的山區(qū)貧困農民、城市農民工、繁華都市底層的民眾,他們的孩子永遠只能被安排、被“兜底”,有所別人挑剩下的學校讀書就算是孩子的造化。長此以往,擇校風行的后果,勢必造成社會關系的扭曲、社會發(fā)展的畸形。
大道理人人都懂,那么家長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為孩子爭來的大眾眼中好學校的學習機會,就是最適合自己孩子的選擇嗎?就能保證孩子學得好、能健康成長嗎?這樣的問題也很難給出肯定的回答。那么,什么樣的學校,什么樣的環(huán)境才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呢?我們該到哪兒去尋找教育孩子的最佳環(huán)境呢?
為什么擇校
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小時候很貪玩。他三歲時失去了父親,孟母很重視教育,一心想把小孟子培養(yǎng)成有學問的人。
孟家附近有一塊墓地,會經常有出殯、送葬的人群,不是吹吹打打,就是哭哭啼啼。因為貪玩,孟軻經常與伙伴們一起模仿他們。孟母見了很生氣,對兒子說:“你父親是一位有學問的人,但他英年早逝不能教你。我們家境又不好,若你不認真讀好書,將來怎會有出息?”
為了孩子的學習,孟母把家遷到城里。她以為這下小孟子可以專心讀書了。但孟子的新家離鬧市很近,嘈雜的聲音使孟子無法認真讀書。孟子和他的新伙伴模仿起賣貨的、打鐵的、殺豬的。孟母見了更為生氣,于是決心再次搬家。
這一次,孟母把家遷到了學宮附近。學宮是讀書勝地,許多讀書人在那里學習,還在那里演練禮儀。小孟子受到了感染,每日在家中專心讀書,也漸漸模仿起宮中演練禮儀的舉止來。不久,孟母把孟子送入了學宮,使他受益匪淺。也為他今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今天我們在此重溫“孟母擇鄰”的典故,是因為它對當下的為人父母者影響至深。昔日孟母為子選擇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實屬教子有方。而現(xiàn)今的家長們,初心依舊,愛子心切,即使自己苦點累點也沒關系,只要對孩子好,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但是我們的許多家長似乎在擇校的路上走火入魔了,盲目地跟風,唯名是圖,實在是缺少孟母育子的風范與素養(yǎng)。
那么,我們的家長們?yōu)槭裁磿γつ繐裥S兄绱松詈竦?、揮之不去的情感呢?
我們知道,由于我國的基礎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學校之間的教育質量存在著客觀的差異。具體體現(xiàn)在:教育資源配置不均。大中城市占有一流的師資、一流的教學設施、一流的人文環(huán)境;而廣大的農村與欠發(fā)達地區(qū)師資匱乏,國家補助也往往是“杯水車薪”。城鄉(xiāng)差別、地區(qū)差距不斷拉大,考試招生制度不公,特別是表現(xiàn)在名校省際配額制度上、表現(xiàn)在高考招生標準不統(tǒng)一,等等。北大、清華每年在北京地區(qū)的招生名額往往等于幾個省的總和,一個貴州省戶口的學生要上北大,高考分數(shù)卻要比北京戶口的學生多幾十分甚至一兩百分。
作為家長,都想讓孩子進辦學條件好的學校,對子女期望值的提升,是擇校出現(xiàn)的主觀原因。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傳統(tǒng)文化思想是擇校產生的思想基礎。舊的人才評價和用人制度的誤導,造成家長對學校愈來愈重視是擇校產生的必要條件。家長們在參與社會的激烈競爭中,深切地遭遇了過大的就業(yè)壓力。因此,沒有哪個家長愿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從進校的那一天起就能上最好的幼兒園、小學、中學,上最好的大學……他們的慣性思維是,有好的成績,才有好的學校,才有好的工作,才有好的前途,才最終成為人上人。
一句話,今天的家長、學生正經受著無奈的選擇,面對的是不得不擇校的無奈。
擇校的學問
當年,伯樂受楚王的委托,購買能日行千里的駿馬。伯樂跑了好幾個國家也沒有發(fā)現(xiàn)中意的良馬。一天,伯樂從齊國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馬拉著鹽車,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進。伯樂對駕車的人說:“這匹馬在疆場上馳騁,任何馬都比不過它,但用來拉車,它卻不如普通的馬。你還是把它賣給我吧。”
駕車人認為伯樂是個蠢貨,他覺得這匹馬太普通了,拉車沒氣力,骨瘦如柴,便毫不猶豫地同意了。伯樂牽走千里馬,直奔楚國。伯樂牽馬來到楚王宮,指著馬說:“大王,我把千里馬給您帶來了,請仔細觀看。” 楚王一見伯樂牽的馬瘦得不成樣子,認為伯樂在愚弄他,有點不高興,說:“我相信你會看馬,才讓你買馬,可你買的是什么馬呀,這馬連走路都很困難,能上戰(zhàn)場嗎?”伯樂說:“這確實是匹千里馬,不過拉了一段車,又喂養(yǎng)不精心,所以看起來很瘦。只要精心喂養(yǎng),不出半個月,一定會恢復體力?!背跻宦?,有點半信半疑,便讓馬夫盡心盡力把馬喂好,果然,馬變得精壯神駿。楚王躍馬揚鞭不知不覺已跑出百里之外。后來千里馬為楚王馳騁沙場,立下不少功勞。楚王對伯樂更加敬重。
于是乎,世間有了伯樂,然后才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但伯樂不常有。這成了亙古不變的定律。對此,我們該換個角度來理解。有種說法很對,每個孩子都是上天恩賜給他(她)父母的精靈,都自帶一身的運程,如今,我們的家長們做得對,自始至終都該把自己的孩子當作千里馬,千里馬自當去尋找伯樂。
伯樂在哪里呢?要找伯樂就得擇校擇師。于是家長們就會四處打聽,哪些學校的名氣大?好學校該有好的硬件條件,有好的校風學風。當然最重要的是有一批教學業(yè)務強、有愛心、有責任心的老師。但在一些家長的眼里擇校的標準只局限在有好的中高考成績,有較高的升學率,其余一切在他們眼中都是空話。
難道尖子生云集、名師聚會、升學率特高、條件特優(yōu)的學校才是孩子成長中的唯一選擇?這樣的問題,作為家長的你是否深思熟慮過?是否真正從你的孩子自身l件上找到擇校的最佳答案?
有人認為:一所學校進來的學生都是挑選好的,畢業(yè)出去的也是好的,這所學校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好學校;進來的也許是不怎么樣的,甚至是差的,而出去的是好的,進步幅度大,這樣的學校才是真正的好學校。這樣的擇校標準有一定的道理。
到安寧中學采訪2016年昆明市“中考狀元班”的學生和班主任,我有一個特別深的體會,他們對學生實施了分層教學,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老師們能夠讓智力不濟的學生當班委,盡力地在學習上關照。讓熱衷班集體的學生在服務班集體的管理活動中找到快樂、找到自信、找到自我,甚至找到了人生努力的方向。這樣的老師難道不是好老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