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av毛片亚洲_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_一级片黄色视频播放_日韩免费86av网址_亚洲av理论在线电影网_一区二区国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99人人更爽_精品少妇人妻久久免费

首頁 > 文章中心 > 母語遷移

母語遷移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母語遷移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母語遷移

母語遷移范文第1篇

關鍵詞: 負遷移 雅思寫作 負遷移

1.引言

語言遷移現(xiàn)象是第二語言習得過程中的常見現(xiàn)象,在雅思寫作中,中國考生的錯誤主要集中在遺漏名詞后標志數(shù)量的后綴,誤用標志名詞、形容詞、副詞等詞性的后綴,以及錯誤使用假性同義詞,照搬中文句序等方面。這些錯誤在很大程度上都來自母語漢語的影響,也就是母語遷移

2.遷移理論介紹

母語遷移是二語習得者在學習過程中母語對二語學習所產(chǎn)生的影響。遷移可分為三種:正遷移(positive transfer)、負遷移(negative transfer)和零遷移(zero transfer)[1]。正遷移指學習者在二語習得過程中,已有的母語語言知識與目的語的相同之處對語言習得起積極的促進作用;負遷移,亦稱干擾(Interference),是指由于套用母語模式或規(guī)則而產(chǎn)生錯誤或產(chǎn)生不符合目標語規(guī)則的形式[2],從而影響第二語言習得的現(xiàn)象。

3.母語負遷移在雅思寫作常見問題中的體現(xiàn)

3.1詞匯方面

漢語的一個顯著特征是其作為孤立語,詞匯層面上基本沒有語法形態(tài)。與漢語相比,英語有更多的形態(tài)變化,因而有多種多樣的語法詞素[3](諸如標志數(shù)量、時態(tài)的曲折詞綴,標志詞性的派生詞綴)。鑒于兩種英漢語言在此方面的差異,以漢語為母語的學習者在習得過程中易犯如下錯誤(本文將詞匯范疇的語法錯誤,如數(shù)量等歸為詞匯類型的錯誤)。

3.1.1詞性

在此次寫作調(diào)查中主要的誤用情況有名詞動詞誤用、形容詞副詞誤用、形容詞名詞誤用等。

英文中的很多詞性變化是通過派生后綴來實現(xiàn)的,如ly,tion,y,ful等。相應地,漢語中不同詞性的單個詞匯后面沒有曲折變化,但會借助“很”“的”形成形容詞,借助“地”形成副詞。動詞與名詞基本在形態(tài)上沒有區(qū)分,因而在中國學生的雅思寫作中,很多錯誤涉及的是詞性誤用。

例1:If you want to be success,you need 99% of diligence and 1% of intelligence. (successful)

例2:Rapidly develop of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makes it possible for our daily life more and more bright. (development)

例3:Good live condition also exerts bad influence on our healthy. (living)( health)

在以上例子中,因為受中文思維影響,缺乏對標志詞性變化的派生詞綴的了解,學生在寫作中很容易就遺漏了相應的詞綴(其中很多涉及遺漏了名詞的詞綴—tion,ment等)或者是誤用詞綴。

3.1.2數(shù)

漢語中數(shù)的概念一般只體現(xiàn)在代詞上,名詞的數(shù),一般只在相應名詞后加“們”才可表示復數(shù)。英文與中文不同:在形態(tài)變化方面,英語用來表達語法意義的曲折變化較為普遍[4]。漢語里只有“們”算得上是復數(shù)后綴,但它一般只能跟在人稱代詞你、我、他、它和人稱名詞之后,使用范圍較小,不像英語的復數(shù)后綴“s”“es”可與大多數(shù)可數(shù)名詞搭配,因而中國學生在寫作中很容易忽略詞匯的復數(shù)后綴。

例4:Good life condition exert bad influence on our healthy.(exerts)

正是由于這種母語影響,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常會忘記名詞復數(shù)形態(tài)變化及動詞單數(shù)的變化。

3.1.3詞匯的選擇

在學生的雅思作文習作中,語義負遷移主要體現(xiàn)在詞匯翻譯、語義模糊上。英語中很多詞表面意義相似,但用法完全不同。一個單詞在另一個語言中的對應詞可以有幾種不同的意義,因為他們的語意場不吻合,呈重疊、交錯、空缺等形式[2]。不了解這個特點,考生很容易將中文的用法直接翻譯照搬到英文中,導致表述錯誤或者模糊。

例5:Rapidly development of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makes it possible for our daily life more and more bright.(convenient)

上例中,學生使用bright來形容汽車給生活帶來的變化,中文翻譯為“生活更光明”——這個意義比較模糊,可以指生活更好,怎么個好法,不確定。這里與汽車發(fā)展給生活帶來變化這一思想呼應的,應該是convenient“便捷”這個更具體的單詞。

3.2句法方面

從此次的寫作調(diào)查來看,學生在句子上的負遷移主要體現(xiàn)在句子結(jié)構(gòu)及明顯的中文思維句子上。

3.2.1中式結(jié)構(gòu)句

英語主要使用的是主謂結(jié)構(gòu)句型,漢語則有近一半的句子并非主謂賓結(jié)構(gòu),“主題—述題”結(jié)構(gòu)的句子更占優(yōu)勢[5]。由于對英漢句法的這種客觀差異不夠了解,中國學生在寫作時仍套用漢語的句法規(guī)則。

例6:Modern life of the people exist great problems.

母語遷移范文第2篇

關鍵詞:母語負遷移;英語寫作;思維模式

中圖分類號:H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09-0091-01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學生的英語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英語寫作能力仍然有待提高,存在的問題很多。在英語寫作過程中,學生經(jīng)常把漢語的語言知識,運用到寫作之中,這就勢必會對學生的英語寫作產(chǎn)生一些影響,這種影響既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也就是正遷移和負遷移,其中負遷移會對學生的英語寫作帶來影響和干擾。能促進新知識學習的遷移稱為正遷移(positive transfer);阻礙或干擾新知識學習的遷移稱為負遷移(negative transfer)。因而學生在英語寫作中,主要出現(xiàn)的還是母語負遷移現(xiàn)象。

二、母語遷移理論研究的歷史現(xiàn)狀和遷移理論

語言負向遷移理論始于20世紀50年代,其代表人物是美國結(jié)構(gòu)主義語言學家和語言教育家拉多,他在《跨文化的語言學》一書中指出,在二語習得的環(huán)境中,學習者廣泛地依賴已掌握的母語,并經(jīng)常把母語中的語言形式、意義和相聯(lián)系的文化遷移到第二語言習得中。同時在語言和語言習得研究領域里占主導地位的理論來自于Bloomfield,他以結(jié)構(gòu)主義和行為主義的觀點對語言和語言學習作了詳盡的闡述。隨后,對比分析假說(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Lado, 1957)、標記理論(marked theory) (Kellerman, 1979, Zobl, 1984)和認知理論(cognitive theory)被用于母語現(xiàn)象的研究。

遷移(transfer)是一個受到極大關注的習得因素。在其發(fā)展歷程中,有關它的定義是很有爭議的。目前被人們普遍使用的概念是:“遷移”是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已有的知識或技能對新知識或新技能的獲得的影響這一現(xiàn)象。母語遷移分為兩種:正遷移(positive transfer)和負遷移(negative transfer),正遷移有利于第二語言的習得,而負遷移則會起到阻礙作用。母語負遷移除了知識的遷移外,還有技能、情感、思維等方面的遷移。所以在對待母語影響的問題上,我們要正確對待母語負遷移的影響,尤其是母語思維負遷移對大學生寫作的影響。

三、英語寫作中出現(xiàn)母語負遷移現(xiàn)象的原因和對策

語言的形成是一個漫長、復雜的過程。各個民族的個性特征和思維方式對語言的使用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漢語是一種注重意合的語言,語句流散、疏放,上下文常常缺乏緊密、明顯的句法邏輯關系,有東方人的含蓄、隨性之美;在漢語的語句中沒有主語和謂語之間的數(shù)和態(tài)的一致,謂語動詞也無須隨時間和語態(tài)而發(fā)生詞形變化,主從句之間沒有明顯的語句連接詞,句與句之間注重內(nèi)部邏輯的隱性連接(covert coherence)。英語無論是從詞匯層面還是從句法層面都要求形式的一致和邏輯的嚴謹,英語中的時態(tài)、語態(tài)及名詞和動詞的單、復數(shù)形式等都要通過助詞或詞尾的曲折變化來體現(xiàn),英語是注重形合的語言,注重顯性連接(overt cohesion)體現(xiàn)出西方人的嚴謹之美。在寫作訓練中,如寫作者不能了解英、漢兩種語言的區(qū)別,就會在英語中找出與漢語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對等詞匯,并用他們熟悉的漢語句法結(jié)構(gòu)來組織英語句子,也就形成了所謂的中式英語,從而導致寫作中的漢語負遷移現(xiàn)象。

外語習得中的母語負遷移現(xiàn)象是復雜而多方面的,它對中國學生的寫作產(chǎn)生了深層次的影響。造成這些影響的原因與母語的思維模式和中西的語言文化差異有關。幫助學生避免和克服母語負遷移的影響,教師要在英語教學中應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從目前外語教學理論的發(fā)展趨勢來看,人們越來越強調(diào)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英漢對比分析就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它既不完全依靠母語,也不全盤否定母語在外語習得中的正遷移影響,教學中注重母語和外語的比較,突出兩種語言的相同之處和差異,通過重點講解或操練等形式克服由于母語知識負遷移帶來的困難,利用母語正遷移的作用,為外語教學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

其次,教師應在教學中加強學生的基礎知識訓練,夯實學生的語言基礎。講解詞匯時注意讓學生區(qū)分同義詞的意義和用法區(qū)別,了解詞匯之間的上下義關系。在寫作練習中,教師要盡量避免先從篇章入手,寫作難度最好由淺入深,句型也要有梯度的從簡單句逐漸向復雜句過渡,并最好在每次寫作之前提供帶有相應句型的英語范文附帶教師的句法講解和分析。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逐步學會運用英語思維,最終消除母語負遷移對外語習得的影響,在目的語學習及習得過程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熟練程度。

四、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中國學生二語寫作中出現(xiàn)的母語負遷移現(xiàn)象有其復雜性。要克服英語寫作中的漢語負遷移現(xiàn)象也是不可能完全實現(xiàn)的,也并非一日之功。重要的是要正確處理,即有效利用正遷移,防止負遷移,并將負遷移轉(zhuǎn)換成正遷移。

母語遷移范文第3篇

一、 問題診斷

經(jīng)過與學生的交流及同行之間的探討,筆者認為語法習得方面的困難主要有兩個層次。第一、熟悉各項語法規(guī)則但卻無法靈活運用。這屬于淺層次問題,學生花時間去反復操練即可掌握。第二、語法規(guī)則理解得不到位、掌握得不扎實,導致無法正確判斷句子結(jié)構(gòu),正確使用語法。這是深層次問題,對語法的教與學造成了極大的困擾。究其根本,這個問題主要就在于學生的思維中漢語語法體系與英語語法體系的相沖突,具體來說是母語的負遷移所導致的。

二、 母語負遷移對語法學習造成的影響

許多專家學者認為母語遷移在第二語言習得過程中是客觀存在的。要表達“我愛你”,中國人可以直接說“I love you”,因為語法結(jié)構(gòu)一樣,產(chǎn)生了正遷移。但是,當兩門語言的語法結(jié)構(gòu)相差太遠時,就會產(chǎn)生負遷移。漢語的特點是主題突出(topic prominent),句子的基本結(jié)構(gòu)主要體現(xiàn)為主題與述題的關系,而不是主語與謂語的關系(王躍洪,2000)。例如“有10個男孩子站在樹下”。這時學生容易把“有10個男孩子”的主題等同于英語中的there are ten boys,而“站在樹下”的述題等同于stand under the tree。就形成了錯誤的表達:There are ten boys stand under the tree. 這就是母語遷移發(fā)生了錯誤,造成了母語的負遷移。正確表達方式是There are ten boys standing under the tree。再比如,it,one,that的指代問題可能在母語的影響下,產(chǎn)生負遷移,難以正確運用。如2011重慶高考題——Silly me! I forget what my luggage looks like. ——What do you think of over there ? A. the one B. this C. it D. that。在漢語指代中,基本上用“那個”進行指代,而在英語的語法指代中則存在泛指、特指、單復數(shù)指代等不同的指代方式,這些經(jīng)常讓中國學生感到混淆不清,所以在選擇時,會習慣性地利用母語的語法體系而做出錯誤的選擇。上面這道高考題就有很多學生選擇了A選項the one.

三、 有效措施

面對母語遷移對英語學習造成的影響,許多專家學者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比如,陳月紅在《中國人學英語為什么回避使用關系從句》指出我們認為中國學生回避運用英語關系從句,是受母語干擾所致。王躍洪在《母語在第二語言習得中的作用》這樣寫到“因為漢語是左分枝的(left-branching),即修辭語只能位于名詞之前,如,父親買給她的禮物真實用;而英語主要是右分枝的(right-branching),即修辭詞可以位于名詞之后, The gift which her father bought was practical。漢語與英語的區(qū)別造成了學生語法學習上的混亂,甚至有學生在英語關系從句上誤用代詞”。

在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結(jié)合一線教學的實際情況,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母語的負遷移,實現(xiàn)科學、高效的英語學習。

第一,教師要意識到母語負遷移所帶來的影響,從心理上做好準備,下意識對于易混淆的語法進行對比學習。比如,在非謂語動詞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倍感吃力,其原因就在于母語的負遷移影響。如,“不想去看電影,我編了一個借口?!睂W生錯誤而常見的表達是Don’t want to go to see the film,I made an excuse. 學生之所以會有這種表達,是因為在漢語中動名詞的時態(tài)和語態(tài)同謂語動詞一樣,而英語中動名詞在形態(tài)上卻有別于謂語動詞。英語的正確表達應為Not wanting to go to see the film,I made an excuse.鮑瑞在《語言遷移與英語教學》中說到“完全排斥母語來學習外語的方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明智的”。在面對易錯的語法點,教師需要從中西語言體系沖突中尋求突破口,從而尋求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教師在面對語法知識點的講解,特別是易錯點需要進行詳細透徹的解析,避免母語的負遷移,在老師的指導下,掌握好語法規(guī)則,奠定語言學習的基礎。如定語從句引導詞的選用,I met the teacher in the street yesterday taught me English three years ago. A. when B. Who 因為從句是修飾人的所以要用who,還有從句之間混淆,如Your coat is still you left it. A. where B. there C. there where D. the place where。在講解的時候需要從大的方向進行判斷,這是哪個語法知識點,然后對每個選項進行深入的解析,讓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到語法規(guī)則的具體使用。就如高海英、戴曼純在《中國學生英語關系從句外置結(jié)構(gòu)的習得—顯性教學與隱性教學實證研究》寫道,“顯形的語法教學能幫助學習者發(fā)展其語言知識,促進中介語的發(fā)展,而前提條件是學習者必須處于學習目標結(jié)構(gòu)的準備狀態(tài)”。在教師有意識的對比學習及詳細的解析中,學生可以更加有效的掌握語法知識點。

第三,教師對于學生因知識體系遷移所犯的語法錯誤要有正確的認識,持寬容態(tài)度。在面對根深蒂固的中文語法體系和英語一些語法規(guī)則沖突,學生犯錯是在所難免,出現(xiàn)天天教教,日日出錯的問題也不少見。筆者曾就這一題He was annoyed because the computer he didn't work again.A.had had it repaired B.had had repaired 在隔斷時間原題再現(xiàn),多少學生還是選擇錯誤答案。原因也許不是學生不夠努力,很可能是受到母語的負遷移的影響過于嚴重。在這個時候,教師能夠耐心,持寬容的態(tài)度,幫助學生認識錯誤,糾正思維,讓英語的語法規(guī)則也可以在學生的語言體系中占據(jù)一席之地,逐漸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第四,俗話說,熟能生巧。教師可以通過單項操練和語篇練習增強學生對語法知識的了解和掌握,并針對典型錯誤進行兩種語言語法正確表達的對比,找出錯誤的根源,逐步過渡到用外語來思考問題,回答問題,形成外語思維。在有針對性的強化訓練中,能夠迅速幫助學生建立語法體系,并初步學會運用。

第五,羅馬城不是一日建成的。教師需要有意識的在課堂及其他場合,利用各種手頭資源,比如課本的閱讀文章,優(yōu)秀的英文文章等引導學生一起對比差異,不斷強化語法結(jié)構(gòu),從而避免學生的母語負遷移,實現(xiàn)教與學的共同發(fā)展,讓外語思維在頭腦中生根發(fā)芽,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

在高中三年的英語學習之后,學生就能學完英語最常用的語法知識,但學過不等于掌握。Above all,grammar is knowledge in the mind,not rules in a book.The crucial end-product of much teaching is that students should know language in an unconscious sense so that they can put it to good use.Teaching ha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rnal processes and knowledge the students are subconsciously building up in their minds(Vivian Cook,2010)。只有達到了這樣的學習要求,才能為學生奠定終身學習的語法根基。教師通過有效的措施幫助學生避免母語負遷移的影響,學生才能夠更加扎實、更加牢固地掌握并靈活運用語法,最終實現(xiàn)教與學的雙贏。

參考文獻:

[1]Cook,V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10.

[2]王躍洪:《母語在第二語言習得中的作用 》,《 外國語學院學報》2000年第6期,第61-63頁。

[3]陳月紅:《中國人學英語為什么回避使用關系從句》,《福建外語》,1999年第1期,第49-55頁。

母語遷移范文第4篇

關鍵詞:英漢思維對比,思維模式,負遷移,中國式英語

 

一、學習遷移的本質(zhì)及其理論基礎

學習遷移是教育心理學研究的一個傳統(tǒng)話題,許多心理學家對此做過大量研究。早期的遷移研究是形式訓練說,它認為心理官能的訓練是遷移發(fā)生的根本條件,比如拉丁語的訓練,言語能力可以自動地遷移到其它語言的學習,如英語的學習中去。

共同要素學說認為客觀成分是語言遷移的重要因素,學習者原有的學習內(nèi)容或?qū)W習材料與以后的遷移內(nèi)容或遷移材料之間共同成分越多,相似性越大,則越容易產(chǎn)生遷移。這種共同成分取決于母語的特征,也取決于外語的特征。

認知理論則認為遷移的知識經(jīng)驗是儲存于學習者腦海中的抽象的主觀認知結(jié)構(gòu)或圖式,遷移則是該認知結(jié)構(gòu)或圖式在不同情況中的應用。英語學習過程中所形成的新的言語和心理結(jié)構(gòu),主要是通過漢語于英語兩種語言的雙向遷移和相互作用,使得學習者的言語心理結(jié)構(gòu)不斷改造、更新,從而形成了既不同于漢語的心理結(jié)構(gòu)又不同于英語的心理結(jié)構(gòu)的新的言語心理結(jié)構(gòu),即中介語結(jié)構(gòu)。該結(jié)構(gòu)既包括與漢語有關也包括了與英語有關的認知和操作經(jīng)驗并且相互聯(lián)系。

以刺激和反應為特征的行為主義理論則通過對比分析,將母語和外語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兩種語言的差異來預測學習中可能出現(xiàn)的負遷移,由此來預測學習的困難程度。喬姆斯基的語言理論認為語言學習具有天賦基礎,人生下來就存在普遍語法,具有自然學會語言的能力。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行為主義理論研究者認為語言的遷移不是一種“全或無”的現(xiàn)象,而是一個主動選擇的過程。研究者開始關注遷移發(fā)生的條件、遷移的程度、遷移的內(nèi)容和內(nèi)在機制等,也就是試圖探討原有語言經(jīng)驗,如母語向外語或第二語言遷移的條件及決定母語遷移性的基本原則。

符號性圖論式理論、產(chǎn)生式理論、結(jié)構(gòu)匹配理論與情境理論等也對語言學習遷移作出了解釋和定義。這些解釋和定義雖各有不同,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即遷移是一種認知活動,體現(xiàn)了學習者個體主動的心理加工過程。遷移是新舊經(jīng)驗整合的過程,可以通過同化、順化和重組三種方式實現(xiàn)。

二、 負遷移和中國式英語

遷移(transfer)是不同學習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存在于各種內(nèi)容、各種形式的學習中,同樣也存在于語言學習中。任何有意義的學習都是在原有學習基礎上進行的,有意義的學習中一定有遷移。正如奧蘇伯爾指出的:第二語言或外語學習中竭力避免母語中介作用或遷移作用是不現(xiàn)實也是無效的。也就是說中國學生學習英語,不能不受來自母語的語言習慣的影響,因為母語作為原有的經(jīng)驗,是新的語言學習的一種認知準備,不可避免的參與到新的語言學習中去。就語言遷移而言,既包括不同語言之間的遷移,即語間遷移,如漢語和英語之間的遷移;也包含同一語言內(nèi)部的遷移,如英語詞匯學習對閱讀理解和聽力的遷移等。

無論語間遷移還是語內(nèi)遷移,都存在正負兩種同化性遷移。如果母語的語言規(guī)則和目的語是一致的,有助于目的語(target language)的學習,即為正遷移(positive transfer),反之,如果母語的語言規(guī)則和目的語相去甚遠,母語則會干擾或阻礙目的語的學習,產(chǎn)生消極影響,稱為負遷移(negative transfer)。

中國式英語(Chinglish)是指中國的英語學習者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語文化背景和思維方式等的影響和干擾,硬套漢語規(guī)則和習慣,在英語交際中出現(xiàn)的不規(guī)范或不符合英語表達習慣的畸形英語。這種英語屬于語言的負遷移。免費論文,中國式英語。以教授英美規(guī)范英語為既定目標的英語教學實踐對將兩種語言雜糅拼湊的中國式英語持排斥態(tài)度。免費論文,中國式英語。而大學生已達到或接近成人年齡,其根深蒂固的漢語思維模式是難以規(guī)避的。因此,英語學習中他們雖大量的背記單詞、句子,學習語法,但由于受到“母語的負干擾”,不能擺脫漢語思維的束縛,英語學習的瓶頸無法突破,就只能套用母語的語言模式造出錯誤百出的中國式英語。在此,筆者認為極有必要通過對英漢兩種語言不同的思維方式進行對比分析,使學生了解兩種語言的異同處,使英語學習從語用層面提升到思維層面上來。由此,大學生能自覺的預防和排除母語的負面影響,真正的做到用英語思考和表達。

三、 英漢思維對比

1.造字構(gòu)詞中的英漢思維對比

中國傳統(tǒng)哲學強調(diào)思維上的整體觀,對語言中的表現(xiàn)法有很深遠的影響。我國古代哲學家倡導一體思想,認為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莫不存在于一體之中。從《易經(jīng)》的“ 觀其會通”,最早提出了以“統(tǒng)一”觀察事物的思想方法論,到“泛愛萬物,天地一體也”(《莊子.天下》),這種整體思維觀歷經(jīng)千百年形成了一種思維形態(tài)。而西方哲學則崇尚個體思維。從辯證法提出“整體只有在與個體的對立中才能存在”時起,到Sophocles(490BC-406BC)提出“每個人都應有自在的個性”再至英國哲學唯理論,不斷有哲人提倡個體思維的價值,這些哲學理論的提出無不對英語的理性素質(zhì)產(chǎn)生影響,并對英語的理性規(guī)范提供了有力的依據(jù)。

東西方各自不同的哲學理論和背景,造成了漢民族思維重整體而西方人思維重個體的特點。中國人似乎更長于總體把握,而西方人則長于條分縷析;中國人強調(diào)群體,西方人強調(diào)個體,這兩種思維不同的性質(zhì)可謂涇渭分明。而思維模式的差異必然影響到各自的語言表現(xiàn)形式。也是英漢造字構(gòu)詞存在差異的一種解釋。

英語的造字構(gòu)詞方式正是西方人強調(diào)個體性思維模式的反應。這種注重個體的特點被比喻為“原子生義”,即對現(xiàn)實世界中事物的指稱命名是從個體(原子)出發(fā),不特別注重整體或依據(jù)個體之間的聯(lián)系。免費論文,中國式英語。漢語命名重統(tǒng)一觀,具體表現(xiàn)為對事物的類屬概念必須給以描述,如“汽車、卡車、公交車、出租車”等等,而英語則并不給以任何統(tǒng)稱,分別命名為 car ,truck, bus , taxi了。當對這一思維差異有了一定了解,學生才能有意識的跳出母語的構(gòu)詞思維,排除漢語的語際負遷移。“牙醫(yī)”(dentist)不會拆分成“牙齒”“醫(yī)生”(teeth doctor),“錢包”(purse)不會被拆成“錢”“包”(moneybag) 。當然也能理解為什么“樹皮、獸皮、羊皮” 是 bark, hide ,cover的緣由。

2.詞語用法中的英漢思維對比

英漢民族思維的另一明顯差異是:英語民族的思維注重科學、理性,強調(diào)借助形式邏輯和推理論證去認識世間事物的本質(zhì)和規(guī)律,并習慣用理性去規(guī)范世界。因此英語民族善于透過表象深入本質(zhì),形成其探究性的抽象思維特點,這也正是西方注重判斷推理的哲學理念的體現(xiàn)。而中國傳統(tǒng)哲學在倡導超越理性思維的感覺經(jīng)驗,既強調(diào)悟性又崇尚具體思維,特別重視以具象來體現(xiàn)和比喻抽象。句子:這是我最喜歡的東西。(It’s my favorite.) 成了It’s my favorite thing. 正是這種抽象和具體的思維差異的結(jié)果。

不同的思維模式造就了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英語民族的思維抽象性決定了其用語總體來說比漢語抽象。在英語中大量使用抽象名詞,尤其常見于社會科學論著、法律文書、報刊評論、商業(yè)信函等文體。而英語中有豐富的虛詞及詞義虛化手段大大的方便了抽象表達法。比如大量的前綴、后綴表性質(zhì)、狀態(tài)、動作、結(jié)果、主義、學說、信仰等甚至改變詞義和詞性,例如:減少分散注意力的事物。Cut out distractions.由于漢語思維這種具體化的特點影響,學生們譯出的句子就顯得十分臃腫:Cut out the things that distract us.又如構(gòu)詞法的一個專項練習It was clear that the minister was the right man tospeak at the dinner: his delivery was faultless. 受漢語負遷移的影響學生是沒有意識使用delivery 一詞的,他們最可能產(chǎn)生的句子是The speech he delivered was faultless. 由此可見在詞匯層面,由于漢語思維模式造成的母語負遷移是很普遍而且不容易被察覺。而有意識的進行英漢思維的對比,有助于學生減少這方面的失誤。

3. 句式上的英漢思維對比

人的主體意識,屬于一種意識傾向,即在思維中把自己(主體)從環(huán)境(客體)中區(qū)分出來。免費論文,中國式英語。主體意識往往從這個自我出發(fā)來理解、解釋、描述客觀環(huán)境這個外在世界中的事物,因而使語言表述帶有主體性。西方哲學思想強調(diào)理性,主張理性的結(jié)果是主客分明,需要強調(diào)主體時強調(diào)主體,需要強調(diào)客體時強調(diào)客體。而漢語思維方式則多強調(diào)主體的參與,從人出發(fā)的主體意識。這一差異在英漢句式上表現(xiàn)的尤為突出。

3.1行為動詞主語的物稱和人稱

由于英語的理性思維導致了英語的客體性敘述,而漢語則注重主體性表達。免費論文,中國式英語。英語常常用物稱表達法,即用抽象概念、心理感覺、事物名稱或時間地點等“無靈主語”或形式主語,漢語則常用人稱主語。

我的后脖子根冒出了冷汗。A cold sweat broke out on the back of my neck..

學生的句子則是:Myneck broke out a cold sweat.

3.2漢語的主動語態(tài)和英語的被動語態(tài)

受到“客體意識”思維方式的影響,英語中廣泛使用被動語態(tài),尤其是在科技報刊中,而漢語受主體思維影響多用主動語態(tài)。比如: History is made by people 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于是It’s well known that (眾所周知)這樣的句式,學生的句式則是:we allknow that, 于是:It’s well known thathistory is made by people.(眾所周知是人民創(chuàng)造了歷史)在學生的習作中便成為We all know that people made the history.這樣看似正確,卻實際很別扭的中式英語句子

四、 教學中母語負遷移的克服

怎樣排除漢語的負遷移,引導學生正確的利用母語而不是完全排斥母語,將其負遷移的影響減少到最低程度?這是英語教學面臨的一個極具挑戰(zhàn)性的問題。我們提倡學生用英文思維,但實踐起來談何容易。因為要擺脫母語的負干擾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免費論文,中國式英語。而教師迫切要做的是多收集有關母語思維模式負遷移的范例和材料,在教學中適當?shù)淖鳚h英對比分析,使學生明白造成負遷移的原因,而不是讓學生機械地記憶一些連接詞和表達方式。同時在閱讀、翻譯、寫作中引導學生注意英語遣詞造句的模式和漢語思維方式的不同,逐步的克服漢語思維的負面影響,從而真正用英語去思維。

參考文獻:

1.李繼宏.母語負遷移與英語教學[J ] 外語研究,2006,(5):136-137

2.冒國安.實用英漢對比教程[M ] 重慶大學出版社,2004

3.魏云.語言遷移與二語習得[J ] 長熟高專學報,2004,(6):31-33.

4.喻云根.英漢對比語言學[M ] 北京工業(yè)大學出版社,1994

母語遷移范文第5篇

關鍵詞:初中英語;英語教學;母語遷移

母語遷移主要是指學生在英語課程的學習中不自覺地將學習漢語的方法和經(jīng)驗等遷移到學習英語課程的過程中,借助漢語來理解和加工英語知識,并對兩種語言進行比較和聯(lián)系的現(xiàn)象。當兩種語言出現(xiàn)正向遷移時,能夠促使學生進行更加輕松、高效的學習;而當出現(xiàn)負向遷移時,就會阻礙學生對英語課程的學習,進而影響他們的學習效果。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利用英語學習中的正向遷移,克服負向遷移的影響,以提高英語教學的實效性。本文主要從正向遷移和負向遷移兩個方面分析了母語遷移現(xiàn)象對初中英語教學的影響,以更好地促使初中英語教學的發(fā)展。

一、正向遷移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影響

1.詞匯學習中的正向遷移。詞匯作為學習語言知識的基礎,在初中英語課程的學習中占有著重要的地位。初中英語課程中學生對詞匯的學習常常是從語音部分開始的,然后再在學習詞匯含義和性質(zhì)的基礎上應用詞匯。根據(jù)不同語言中的詞匯共性特征可以發(fā)現(xiàn),英語詞匯學習中的母語正向遷移對于學生增強詞匯的記憶有積極的作用。如英語中的一些音譯外來詞就是根據(jù)相同的發(fā)音遷移而來的:“Coke”即為漢語中的“可口可樂”,“chocolate”即為“巧克力”,而“vitamin”為漢語中的“維他命”,“montage”則為漢語中的“蒙太奇”等。同時,對于英語中大部分國家的名字,漢語常采用音譯的形式,如“New York”在漢語中為“紐約”,“England”即為“英格蘭”,“Sri Lanka”則代表“斯里蘭卡”等。在這些詞匯的學習中,由于英語和漢語的發(fā)音基本相同,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發(fā)音中的正向遷移來完成對單詞的記憶,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語法學習中的正向遷移。英語課程中的語法分析和漢語有著極大的相似性,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加強對兩種語言中的語法結(jié)構(gòu)進行分析、比較,利用它們的相似之處來進行語法學習中的正向遷移,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平時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母語遷移中正向遷移的優(yōu)勢來加強學生對英語語法知識的學習,從而增強學生的掌握能力,促使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如在簡單句的基本結(jié)構(gòu)上,漢語中的“單句”和“復句”對應著英語中的“分句”和“句子”,兩者在語言結(jié)構(gòu)的組成上有極大的相同之處。如英語句子:“The good news made Mr Green excited.”這一句子的結(jié)構(gòu)即和漢語中的“主語+謂語+賓語+補語”的句子結(jié)構(gòu)大致相同。因此,在翻譯英語句子時,學生可以在了解英語基本詞匯含義的基礎上,利用漢語中相似的句子結(jié)構(gòu)形式進行類推,從而提高翻譯的準確性。另外,在復雜句子的語法結(jié)構(gòu)學習中,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正向遷移的方式來進行句子結(jié)構(gòu)研究和語法學習。如進行英語狀語從句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利用狀語從句在句法和語義上同漢語的相似性來進行學習。如在平時的閱讀和寫作中,學生經(jīng)常使用的引導狀語從句的連詞和連詞詞組有when,if,while,because,though等,而這些詞語在漢語中幾乎都能找到與之相對應的連詞詞匯。再如:在英語賓語從句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利用賓語從句語序與漢語的一致性來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如I think/believe/knowthat…引導的賓語從句,其結(jié)構(gòu)與漢語中的“我認為/相信/知道…”一致。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可以利用正向遷移的形式來幫助學生進行英語語法和句法結(jié)構(gòu)的學習,以降低學生學習英語語法知識的難度,提高學習效率。

3.語音學習中的正向遷移。一般來說,英語與母語之間的區(qū)別越大,其存在的遷移現(xiàn)象就越多。由于漢語和英語所屬的語言系統(tǒng)不同,因此在實際的語音發(fā)音上,二者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如最明顯的差異即是漢語中并沒有英語中所使用的輔音,這就使得我們在說英語時經(jīng)常會在輔音的后面添加元音。如漢語中的“藍色”在英語中發(fā)音為blue/blu:/,而在平時說話時,許多國人經(jīng)常會把它讀為/b?藜lu:/。但同時,利用漢語和英語兩種語言之間的相似性或一致性來進行正向的母語遷移,也可以幫助學生進行正確的發(fā)音。如由于漢語中也有與英語中相同的/t/、/k/和/h/等音素,這就使得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很容易發(fā)出英語中這些音素的正確讀音,利用二者之間的這種正向遷移可以幫助學生很好地進行英語語音的學習。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注意提醒學生這些因素之間的差異性,以幫助學生正確掌握語音知識。在初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母語正向遷移的作用,就需要教師正確認識英語學習中的母語遷移現(xiàn)象,有意識地加強英語和漢語兩種語言的分析與比較,以找出母語遷移的規(guī)律,充分利用母語正向遷移的作用,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英語和漢語兩種語言結(jié)構(gòu)與形式的全面比較,充分利用漢語和英語語法學習中的正向遷移,促使學生更容易地進行英語語法的學習。

二、負向遷移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影響

1.詞匯學習中的負向遷移。在初中英語的學習過程中,許多學生對于詞匯的記憶是通過死記硬背的方法來完成的。時間一長,由于學生腦海中的詞匯數(shù)量較多,再加上學生的記憶方式缺乏有效性,就會導致詞匯學習中負向遷移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如因為受母語詞匯用法的影響,許多學生常會在英語詞匯的學習中出現(xiàn)標點錯誤、名詞的單復數(shù)不分、冠詞和代詞的使用錯誤等問題,甚至會發(fā)生詞性混淆的現(xiàn)象,從而導致學習效率的低下。關于標點使用中的母語負遷移現(xiàn)象,由于漢語和英語在標點的使用上有較大的差異性。因此,許多學生在進行英語句子翻譯時就會出現(xiàn)不必要的錯誤。如在翻譯“周日中午將有動物園開放,免費的”這句話時,一些學生就翻譯為:The zoo will be open on Sunday at noon, and free.這個句子中and前面的逗號是多余的,在翻譯成英語時并不需要。正是由于受漢語中標點符號使用的影響,才使得學生進行英語翻譯時產(chǎn)生標點使用上的錯誤。

2.語法學習中的負向遷移。漢語作為學生學習和使用的第一種語言,在學生的腦海中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較為深刻的印象。因此,在英語語法的學習中,許多學生常常會受漢語語法的影響,從而發(fā)生母語的負向遷移。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母語負向遷移的現(xiàn)象常發(fā)生在英語句子的主謂結(jié)構(gòu)、成分分析、語序和There be句型等語法中,從而容易出現(xiàn)時態(tài)錯誤、句子關系的不明確以及中國式英語等問題,不利于學生對英語語法知識的正確掌握,如關于主謂結(jié)構(gòu)上的負向遷移。由于受漢語語法結(jié)構(gòu)的影響,許多學生在英語翻譯時也忽略了英語中必須要求主謂一致的語法結(jié)構(gòu),從而產(chǎn)生不必要的錯誤。如在句子“Chinese people’s ambitions is very high”一句中,由于主語本句話的主語為Chinese people’s ambitions,因此,其謂語應用are而不是is,正是學生受漢語思維定勢的影響,才使得翻譯時母語負向遷移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再如英語時態(tài)學習中的母語負向遷移現(xiàn)象。由于漢語學習中沒有對句子時態(tài)的嚴格限制,使得學生在英語口語表達、翻譯以及寫作中也常常忽略句子的時態(tài),從而導致語法時態(tài)使用中的錯誤。如在對“我知道格林先生說的很對,但我并不完全理解”一句翻譯時,一些學生就會發(fā)生時態(tài)使用上的錯誤而翻譯為:I know what Mr. Green said was right, but I don’t fully understand.由于許多學生認為Mr. Green說的話是過去發(fā)生的,所以在使用中發(fā)生了時態(tài)上的錯誤,將is誤用為was,這正是受漢語思維定勢的影響而導致的。

母語遷移是英語學習中客觀存在的一種現(xiàn)象。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對母語遷移規(guī)律的掌握,充分利用母語的正向遷移,減少負向遷移現(xiàn)象的發(fā)生,以更好地提升初中英語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王輝躍.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母語遷移現(xiàn)象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2.

相關期刊更多

文化遺產(chǎn)研究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nèi)

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中華多民族文化遺產(chǎn)與文化凝聚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

對外漢語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上海師范大學《對外漢語研究》編委會

俄語學習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nèi)

中國俄語教學研究會

禹州市| 惠来县| 巨野县| 曲周县| 铅山县| 繁昌县| 龙海市| 革吉县| 延津县| 秀山| 普格县| 土默特右旗| 星座| 台安县| 尼木县| 新乐市| 青冈县| 宜都市| 绿春县| 额济纳旗| 石渠县| 永平县| 秀山| 黎川县| 南阳市| 宝丰县| 襄城县| 渭源县| 永登县| 吉隆县| 平定县| 岳普湖县| 时尚| 萨迦县| 三江| 台南县| 易门县| 榕江县| 蒙阴县| 阿鲁科尔沁旗| 常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