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av毛片亚洲_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_一级片黄色视频播放_日韩免费86av网址_亚洲av理论在线电影网_一区二区国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99人人更爽_精品少妇人妻久久免费

首頁 > 文章中心 > 心理學研究的根本指導思想

心理學研究的根本指導思想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心理學研究的根本指導思想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心理學研究的根本指導思想

心理學研究的根本指導思想范文第1篇

利用安全流變—突變理論開展心理學研究的可行性

(一)心理學的發(fā)展史是一部吸收融合新理論的發(fā)展史哲學是心理學的母體,哲學為心理學提供理論框架和指導思想,但哲學不能為心理學提供實證基礎。心理學擺脫哲學的附庸地位在于逐步采用了自然科學的觀察法和實驗法,最終逐步剝離哲學,正式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心理學究竟是自然科學還是人文科學,亦或是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交叉學科,從心理學正式成為一門科學開始,就爭論不休,各執(zhí)一詞,直至目前心理學界也未達成共識?!按_定地說,心理學是一門介乎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的中間科學、邊緣科學、交叉科學?!保?]可以說,心理學的發(fā)展史是一部不斷融合最新理論、汲取其他學科營養(yǎng)(包括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等學科)來充實自身發(fā)展并不斷創(chuàng)新的歷史?;仡櫺睦韺W的發(fā)展歷程,可以看出,各種新式理論均與心理學有淵源。新式理論應用于心理學,既擴大了新式理論的應用范圍,同時也促進了心理學的發(fā)展。理論借鑒雖有瑕疵,仍不失為一項不錯的嘗試。如勒溫的場論就借鑒了物理學中“場”的相關概念,費希納對物理刺激和它引起的感覺進行數(shù)量化研究創(chuàng)建心理物理學,認知心理學就應用了控制論、信息論、計算機科學的相關理論。近年來不斷有研究者將混沌學、非線性科學的相關理論應用到心理學的研究,從不同側面詮釋心理學內容,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8-9]。(二)心理問題屬于廣義上的安全問題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事物是不斷運動變化的,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是物質世界運動、變化和發(fā)展的最根本的規(guī)律。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也始終存在著安全與危險這一對矛盾。“人類創(chuàng)造精神和物質財富的一切活動都在安全與危險的矛盾之中進行。自然資源的開采和利用帶來了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和破壞;機電設備的廣泛應用帶來了各種機電事故;人在越來越復雜的環(huán)境中活動,其自身的承受能力和心理狀態(tài)都會發(fā)生較顯著的變化。當這些變化超出一定的閾限后,人的安全狀態(tài)便進入危險狀態(tài)。因此,各學科領域都存在安全科學的內容?!保?]心理問題是由于個人及外界因素引起個體強烈的心理反應(思維、情感、動作行為、意志)并伴有明顯的軀體不適感,是大腦功能失調的外在表現(xiàn)。當心理變化達到人的承受能力極限時便進入危險狀態(tài)。廣義上講,心理問題也是安全問題??梢赃@么認為,心理安全屬于大安全理論范疇的一個分支,心理問題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納入安全科學的研究范疇。基本依據(jù)如下。從定義上看,安全科學是研究事物發(fā)展過程的安全演化規(guī)律的科學。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xiàn)象發(fā)生、發(fā)展和活動規(guī)律的科學。心理的變化發(fā)展過程是事物發(fā)展的基本過程。從狀態(tài)概念上看,安全科學的狀態(tài)有安全、危險、事故等3個狀態(tài),而心理狀態(tài)粗略講有健康、亞健康、病態(tài)等3個狀態(tài)。二者在形式和內容上都存在某種對應關系。從基本觀點上看,安全科學認為事物的安全狀態(tài)處于不斷的變化之中,安全是相對的,不安全是絕對的;事物安全狀態(tài)的變化符合量變到質變的原理。心理學同樣認為人的心理處于變化之中,健康是相對的,不健康是絕對的;心理狀態(tài)也符合量變到質變的原理。(三)利用安全流變—突變理論闡釋心理變化過程的可行性安全流變—突變規(guī)律是事物安全演化的基本規(guī)律和本質規(guī)律,其哲學思想和方法能揭示安全科學的普遍性概念和規(guī)律,為安全科學研究提供方法論指導?!白匀豢茖W方法在社會科學領域中的應用既有必要,也有可能。”[10]安全科學的流變—突變理論是利用自然科學研究方法得出的結論,亦可適用于心理問題研究。有一種立場就主張心理學應該以現(xiàn)代自然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基礎,注意現(xiàn)代自然科學對心理學的意義。同時,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客觀世界是一個相互聯(lián)系、不可分割的整體,世界具體有整體性和統(tǒng)一性。同時,心理學的發(fā)展史也已經(jīng)表明,自然科學的相關理論早已被移植到心理學研究當中,并有力地推動心理學不斷向前發(fā)展。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利用安全科學已有的規(guī)律和理論來分析和闡釋心理問題是恰當?shù)?,也是可能的?/p>

安全流變—突變理論對心理學的啟示

(一)心理變化過程的新詮釋人的心理過程是動態(tài)的變化發(fā)展過程,隨著主觀意愿和客觀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心理變化過程一般都要經(jīng)歷發(fā)生、發(fā)展、消亡等幾大階段。按照安全流變—突變理論,個體心理變化過程一般遵循OAF-BCD曲線(如圖2所示)。當心理問題出現(xiàn)時就需要及時輔導或者干預,以便最大程度上減輕心理疾病帶來的困擾。下面僅以實施個體心理干預為例進行解釋。圖2實施干預的心理問題流變—突變示意圖在實施干預前,心理變化過程的各階段分別為:OA—孕育階段;AB—發(fā)生階段;BC—發(fā)展階段;CD—結束階段;DE—后效階段。當實施第一次心理干預后,各階段變?yōu)?OA—孕育階段;AFGHK—發(fā)生階段(又分為AF、FG、GH、HK四個階段)。當實施第二次心理干預后,變化情況類似于第一次,變成曲線KLMNQ。當心理干預在F點作用后,原有的心理變化過程由OAFBCD變?yōu)镺AFGHKIJ。經(jīng)過干預后,心理損傷流變—突變過程發(fā)生了改變。FG段為心理損傷減速降低階段,個體心理狀況好轉。到達G點時,心理變化趨于平穩(wěn)。進入GH段,即心理穩(wěn)定發(fā)展階段。HI為心理損傷加速增加階段,I點為心理突變的預警點,此時如果不繼續(xù)采取措施,個體將進入IJ段,J為突變點,超過J點個體進入突變階段。以此類推,若個體干預發(fā)生在K點,流變—突變曲線將由OAFGHKIJ變成OAFGHKLMNQ。到達L點時,心理變化趨于平穩(wěn)。進入LM段,即心理穩(wěn)定發(fā)展階段。MQ為心理損傷加速增加階段,N點為心理突變的預警點,此時如果不繼續(xù)采取措施,個體將進入NQ階段,N為予警點,Q為突變點,超過Q點個體進入突變階段。當然,個體有自我修復能力,在沒有外界干預情況下,很多時候依然能自我修復。但依然可以用圖2進行解釋。如心理變化達到F點時,個體開始自我修復,依然會將曲線從OAFBCD變?yōu)镺AFGHKIJ。(二)心理輔導或干預需要把握關鍵節(jié)點從圖2可以看出,對心理進行輔導或干預在不同的階段進行會產(chǎn)生不同的結果。若每一次后續(xù)干預都在系統(tǒng)流變階段的話(如在AB段的F點,GHI段的K點),每一次都能延長個體安全流變的時限。所以,心理干預應該是持續(xù)的,不斷進行的,并不能期望依靠最開始的一次干預就能解決問題。后續(xù)干預的起始點是有選擇的,應該選擇在損傷量加速增加階段,最晚不能遲于預警點。只有這樣,才能使個體心理流變階段能夠盡量延長,從而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心理干預的作用。安全流變—突變理論作為普適性理論,對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研究都有方法論意義。用安全流變—突變理論的角度來分析心理變化過程,能在對心理問題進行干預時的整體把握的基礎上進行相對嚴格的過程控制,為心理干預提供了指導。作為主觀的人的復雜性,決定了單單依靠某一個理論是難以準確、完整描述心理變化過程的。安全科學是一門新興科學,其自身也還在不斷發(fā)展、完善。利用安全流變—突變規(guī)律來詮釋心理發(fā)展變化過程還只是一種初步的探索,有些論述還不是很完善和充分。將安全理論的概念和方法引入心理學研究不失為一種新的嘗試,還有待深入研究。

本文作者:朱正中工作單位:中國礦業(yè)大學

心理學研究的根本指導思想范文第2篇

管理心理學是一門以研究人類心理現(xiàn)象的規(guī)律性為對象,以調動人的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與管理效率為目的的科學。傳統(tǒng)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習慣于硬性的“剛性”管理,因此難以擺脫方法上“公式化”和簡單化的弊病,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效果不佳、針對性不強。

理心理學著重強調人性化教育和柔性管理,注重個性和情感因素的充分發(fā)揮。對這一理論的借鑒和應用恰好彌補了傳統(tǒng)學生管理工作方法上的不足,成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的有效手段。運用管理心理學的相關理論與方法,研究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掌握學生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和思想狀況,切實堅持“以人為本”,對于進一步做好新時期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有著重大的指導作用。

一、學習運用管理心理學的“需要理論”,促進學生管理工作做到以人為本“管理工作說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是做好管理工作的根本指導思想,只有在這個基礎上去關心人、掌握人的思想行為的基本規(guī)律,認識人的心理與行為的因果關系,才能真正做好管理工作。管理心理學理論告訴我們,人的行為是由動機支配的,而動機則決定于需要,需要是人的行為產(chǎn)生的原動力,是個體行為的起點和基礎,需要如果得到滿足,個體就會產(chǎn)生一種自豪感、愉悅感和激勵的力量,工作就會更加積極。在高校學生工作中運用管理心理學的需要理論,要注意做好如下工作。

1.調查需要。每個學生的需要不盡相同,滿足學生的需要,應首先了解他們的共同需要和不同需要。學生工作者在與學生的交往中,要深入到學生中去,采取多種方式,了解他們不同的需要。

2.綜合分析。學生的需要多種多樣,有的是有限的,有的是無限的,有的是有形的,有的是無形的,學生需要的多樣性決定了調查后必須認真綜合分析,在分析的基礎上,確定學生工作的措施。

3.及時反饋。對學生提出的不同需要,要建立定期反饋制度,合理且條件成熱的需要及時給予滿足;合理但條件不成熟的需要,也要給予解釋,取得諒解,同時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去滿足學生的需要。

4.科學引導。有些學生不善于將社會需要與個人需要結合起來,甚至片面地把社會需要看成是多余的,在行動上也把注意力過多地放在個人需要的滿足方面。因此,對他們的需要應加以引導。加強學生的人生觀教育應成為引導需要的重要途徑。

二、學習運用管理心理學的“公平理論”,促進學生管理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公平理論”是研究人的動機和知覺關系的一種理論,由美國心理學家亞當斯在1967年提出。這個理論是在社會比較中探討個體所做的貢獻與他所得的報酬之間平衡的理論。

該理論認為,人能否受到激勵,不但取決于他們自己得到了什么,而且還取決于他們看到別人得到了什么。人們總是通過社會比較,全面衡量自己付出的代價與報酬是否相當,從而產(chǎn)生公平與不公平的感覺。通過比較,如果他們認為自己對工作付出的代價與獲得的報酬比例相當時,就會心理平衡,產(chǎn)生公平感,于是心情舒暢,工作努力。

“公平理論”啟示我們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必須具有高度的公平意識,充分認識到公平、公正、公開對于調動個體積極性的巨大作用。學生管理工作者也只有以公平公正的方式為人處事,才能取信于學生,得到學生真正的尊重,做好學生管理工作。

學生干部的選拔任用、獎勤貸免、評優(yōu)評獎及其他個人榮譽的合理分配等等,都直接關系到學生積極性的有效發(fā)揮和學生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需要管理者將公平理論引入教育管理過程,樹立高度的公平、公正意識,建立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真正的平等關系,改變過去那種教師擁有絕對權威和學生只能絕對從屬和依賴的局面,充分認識和發(fā)揮學生在管理中的主體作用。

只要管理者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將公平、公正放在首位,徹底杜絕個人專斷,就能樹立起自己的威信,使學生心悅誠服。具體而言,在接待學生過程中,不因為學生成績的好壞、特長的多少或熟悉程度等而區(qū)別對待學生;對學生干部的選拔要做到任人唯能,反對任人唯親;在獎學金、個人榮譽的分配上,要嚴格遵守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反對“暗箱”操作或背后“交易”,讓學生知道情況、參與其中;在學生入黨、畢業(yè)分配等重大問題上堅持公開透明。

只有這樣,公平理論才能落到實處,學生和管理者的關系才能融洽,信息溝通渠道才能暢通,工作開展才能順利有效。

公平理論還包括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內在的人格上的平等,而這往往是我們在工作中容易忽視的一面。學校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管理工作者以公平的姿態(tài)對待每一位同學。只有管理工作者與學生建立一種真正平等、信任的關系,學生才可能向老師敞開胸懷,學生工作才能深入人心,取得成效。

三、學習運用管理心理學的“期望理論”,促進學生管理工作更適應“軟管理”的要求和諧社會中對人的管理、教育、使用,已由“硬管理”進入“軟管理”,即對人的管理工作已由從外部的控制、約束和用組織、制度、紀律手段為主的管理向發(fā)掘人的知識智慧、調動人的內在積極性為主的管理的轉變,期望理論是實現(xiàn)“軟管理”的有效途徑和重要方法

期望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弗羅姆1964年在《工作與激勵》一書中提出的。這一理論認為,如果個體有了目標,為了達到這個有意義、有價值的目標,他必須做出某種行動選擇。用公式表示為:MF=EV。MF是激發(fā)力量強度,即激勵強度,指調動一個人積極性、激發(fā)人內部潛力的強度;V是效價,指達到目標對于滿足個人需要的價值;E是期望率,指根據(jù)一個人的經(jīng)驗判斷某行為能夠導致某種結果和滿足需要的概率。

從公式可知,如果個體把目標的價值看得越大,估計能實現(xiàn)的概率越高,那么激發(fā)的動機越強烈,煥發(fā)的內部力量也就越大。因此充分發(fā)揮個人潛力,并擁有適當?shù)钠谕?對目標實現(xiàn)充滿信心,對于人的成功來說至關重要。

大學生正處在身心發(fā)展關鍵時期,由于他們社會閱歷不深,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不強,加之身處充滿誘惑的社會,面對競爭激烈的環(huán)境,使得很多學生失去了原有的自信,目標不明,期望值不高。最終結果就是學生學習熱情不高,學習效率低下。

借鑒期望理論幫助學生建立有效的期望目標,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

1.幫助大學生設計適合自身的期望目標。教育管理工作者幫助學生科學地分析自己的能力,準確地估計自己的水平,通過分析主觀和客觀條件,給自己樹立一個適當?shù)?、通過努力可以實現(xiàn)的期望目標。目標太高或太低,都會導致學生缺乏內部動力。

對不同的大學生給予不同期望目標的有效激勵,將使得學生都有一個良好的發(fā)展空間,建立起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長遠的學習目標和主動的工作意識,促進學生的良性發(fā)展。

2.制定明確的獎勵制度和措施。大學生都渴望成功,期望得到他人的認同,并愿意為這種認同而努力。在實際的學生管理工作中,教師應當制定明確的獎勵制度和措施,將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看到獲得成績之后能夠得到物質和精神上的肯定,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同,這樣將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動力。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個性、不同群體的學生可以采取不同的獎勵措施,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對自我的目標期望值。尤其要加強對后進學生的關注,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及時予以表揚和獎勵,將“成功教育”真正落到實處。對于那些缺乏自信、性格內向、自卑的學生,教師應隨時隨地多給一些積極暗示和期望。在學生干部的安排上,在集體活動參與中多鼓勵、多支持他們,幫助這些學生建立起自尊自信。超級秘書網(wǎng)

3.利用集體心理的群體優(yōu)勢提高管理工作的實效。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曾利用集體的力量成功改造過許多流浪犯罪青年?!巴ㄟ^集體,在集體中進行教育”已成為一條著名的教育原則。學校的社團、班級、宿舍等都是影響和教育學生的好環(huán)境,運用集體心理來教育和鼓勵先進,監(jiān)督和激勵后進,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適應,將同學間“平行教育”的影響發(fā)揮到最大,把群體的功能發(fā)揮到最強,往往能夠勝過教育者的鞭策和監(jiān)督。

4.努力創(chuàng)設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營造活潑、輕松、民主的育人氛圍,強化學生學習的外部動力。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豐富的學習資源,融洽的師生關系以及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都有利于管理工作開展。隨著高等教育的發(fā)展,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在整個高等教育體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學生管理工作能否與時俱進,能否在解決問題中實現(xiàn)新突破,關系到學生的成長,關系到高等教育的發(fā)展。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更新觀念,大膽探索新形勢下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認真研究管理心理學理論,將其靈活運用于實際的學生管理工作之中,促進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田新華.經(jīng)濟全球化背景下管理心理學研究新視野[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9).

[2]愈文釗.管理心理學[M].甘肅人民出版社,1990.

心理學研究的根本指導思想范文第3篇

關鍵詞: 心理學教學 生本教學 途徑和方法 教師要求

當前,在觀念上我們都認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在具體教學時我們則懷疑學生的能力,不放心讓學生做主。尤其是心理學,這門學科對學生來講,是既好奇又陌生,同時心理學中大量的概念既抽象又難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學生學習的難度。于是我們精講細練、面面俱到,甚至包辦代替。這些都極大地阻礙了學生主體地位的落實。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必須始終貫徹一切為了學生、高度重視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的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深入實施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從而增強教學的實效性。要真正貫徹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只憑教師傳授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重要的是在心理學教學中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為出發(fā)點,引導學生自主活動,自覺地在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心理學作為一門理論性較強、知識點較多的學科,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更要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實施生本教學,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

一、轉變教育觀念,營造民主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就要轉變指導思想和更新教學觀念。教師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價值,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在教育目的上,明確取向于全面落實素質教育,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在教育價值觀的轉變上,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尤其要發(fā)展學生的主體性。在教學中,要認清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自主性,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在師生關系的轉變上,強調教師和學生都是主體,不僅僅要發(fā)揮教師的主體作用,更重要的是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增強其主體意識和能力。因此,教師應該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糾正學生的違紀行為,讓學生感到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有積極探索知識的沖動和渴望,對教學內容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并在教與學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愉悅,達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知情交融的境界。

二、實施生本教學的途徑和方法

1.指導學生閱讀,掌握方法自主學習。

伽利略說過:無論什么時間,人都是永遠不可能被教會某種智能,只能幫助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智能。可見,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是學生成長創(chuàng)新的基礎,也是心理學創(chuàng)新教學的起點。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教學生學。”這些都說明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的重要性。心理學家的實驗也表明,人們獲得的信息絕大部分是通過視覺輸入的,而且通過視覺得到的信息比通過聽覺輸入的信息保持記憶的時間要長得多?!鞍俾劜蝗缫灰姟?,可見自主閱讀是一種獲得知識的主要手段??梢宰寣W生按以下要求認真自學教材:①區(qū)分教材的重難點;②把握教材的內在邏輯順序;③自行解決教材中淺顯易懂的問題;④指派學習委員和課代表匯總自學情況,課前及時向教師反饋。這樣不僅能使學生對學習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而且能為教師教學的方向性和針對性提供有力的佐證。

另外,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自學時還要做到導、看、思、述。葉圣陶先生說:“教師當然需要而尤宜致于導。導之,多方設法使學生能逐漸求得之?!边@里的“導”是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為導之所需,教師要根據(jù)閱讀內容先公布自學提綱,當好學生的“導游”,以避免學生的盲目和厭倦?!翱础奔磳W生對照自學提綱認真看教材內容,要求學生拿著筆,眼、腦、手并用,按提綱邊看邊用不同符號對概念、原理、重要句段勾畫圈點。易懂處粗讀,新內容細讀,重難點精讀?!八肌奔磳W生要把看的信息經(jīng)過大腦加工,自己獲得知識?!笆觥奔磳W生自己能把重要的內容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來。

教學過程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成功的教學乃是學生積極參與的結果。指導學生閱讀的自學方法,目的是使學生產(chǎn)生“欲知道理何在,須看課文”的心理狀態(tài),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教師一方面要適時地“穿針引線”,指明路標,另一方面要在精講上下功夫,對學生能讀懂的一般內容可讓學生講,對重點、難點、熱點、易混問題要重點講。

2.開展問題教學,引導學生主動探究。

問題能激發(fā)人的好奇心,喚起人的探索熱情。以往的教學大多是語言敘述,概念、規(guī)律、特點、分類、應用面面俱到。主體參與的教學強調以問題為中心,以情境或案例為線索,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關鍵是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設計問題探究的內容和方法,讓學生主動地思考和學習相關的內容,并運用相應的探究方法。

例如學習《思維》一章: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了解一位自然課老師教“果實”這一概念的過程和阿基米德解開“王冠之謎”的經(jīng)過。接著引導學生先對這兩個事例進行簡單的分析,啟發(fā)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并將所提出的問題歸納成以下四組:(1)小學生為什么不能一下子正確地說出什么叫“果實”?阿基米德為什么不能直接肯定王冠摻了假?思維反映事物的哪個方面?有何特點?(2)如何引導學生掌握“果實”這一概念?思維過程中要進行哪些思維活動?形成概念受哪些因素影響?(3)阿基米德的思路經(jīng)歷了哪幾步?解決問題一般要經(jīng)過哪些環(huán)節(jié)?受哪些因素影響?(4)阿基米德為什么能證明王冠不是純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有哪些特征?在學生提出問題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仔細研讀教材,深入探究事例,自主構建知識。

教師介紹教材基本內容并指出學習重點,提出上述各組問題與各節(jié)教材的對應關系。然后讓學生圍繞問題自學教材,深入研究事例:(1)個人研究。要求學生在分析事例的過程中找答案,解決不了再看教材;看教材時,要認真研究事例;問題明了后記下要點,解決不了的問題要說明困難所在。(2)小組討論。圍繞問題大家發(fā)表意見,要求學生從分析事例中引出結論,不要先說書上結論,再用事例引證;相同看法不重復,不同意見展開爭論。(3)全班交流并小結。

這樣的問題探究教學,可實現(xiàn)教與學雙方的有效結合。學生在對問題的追問與沉思過程中,參與程度不斷提高。

3.組織小組討論,有效調動學生參與。

討論教學法的特點是以學生自己的學習活動為中心的,讓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變?yōu)橹鲃荧@得知識,在學習中真正處于主體地位。布魯納說過: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得的主動參與者。根據(jù)中師生自我意識濃厚、發(fā)表個人見解的欲望強烈。這一特點組織小組討論活動,既可滿足他們的欲望,更可讓他們在爭辯中掌握知識。因此,討論教學法在心理學課中的運用對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有重要的作用。

討論的形式一般有三種:(1)前瞻性討論。在講授某一內容之前,提出與之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學情況各抒己見,并將討論結果歸類,讓學生通過聽課自行解決問題。(2)應用性討論。教師在講授某一節(jié)或某一內容之后,適時提出討論題,以檢測學生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的情況。(3)插入性討論。教師在講解過程中,穿插一些選擇題、判斷題、辨析題,要求學生探討正確答案并闡述理由,便于學生拓寬思路,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為保障討論和辯論順利進行,必須讓學生知道什么是討論和辯論,如何開展討論和辯論,有哪些注意事項,等等,從而提高討論和辯論的有效性和成功率。其中確定話題是前提和基礎,它需要遵循三個原則。首先,辯題能反映出事物的兩個不可或缺的矛盾因素,具有可辯性。比如,人是由身體和心理兩部分組成的完美的結合體,身體是硬件,心理是軟件,身體是物質,心理是精神,沒有身體精神則無所依附,沒有心理人便成了行尸走肉,身體與心理對人來說都表現(xiàn)出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缺一不可,由此“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何者更重要”這一論題便應運而生。其次,論題必須與所講內容緊密相聯(lián),具有現(xiàn)實性。教學方法是為達到其教學目的服務的,討論的目的是讓學生理解所講內容,運用所學心理學知識,擴展相關的知識面,如果確定與本課無關的論題,將失去運用本方法的根本意義。教師可以用每章給出的案例和思考題,指定學習小組先討論達成共識,然后在課堂上進行交流。最后,討論題目的確立,力求做到心理學與日常生活、中師生實際和小學教學實際的結合。例如在學習“小學兒童人際關系的調節(jié)”時,我給學生講了兩種教學模式的特點:傳統(tǒng)教學模式課室課桌的擺設是“秧田型”,課堂中經(jīng)常是教師講、學生聽。自由性教學模式課桌擺成“馬蹄型”,教師結合每節(jié)課的內容設計問題給學生一定時間思考、討論。然后讓學生自由結合就兩種模式進行討論。通過討論學生總結出如下觀點:兩種模式以自由性教學模式較好,這種教學模式為發(fā)揮被忽視的學生的積極性提供了活動的條件,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尊重意識、學習意識、合作意識和表現(xiàn)意識,鍛煉和發(fā)展學生的社會能力,如表達能力、理解能力、評價能力和協(xié)調能力。

討論形式的選擇及實施,實現(xiàn)了由教師設疑向學生質疑的過渡,這可將教學推向一個新的臺階。

4.指導實際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工作能力。

學習心理學知識可以提高學生從事教育與教學的能力,這正是中師生學習心理學的主要目的。教師應該聯(lián)系小學實際,根據(jù)教材的不同內容,指導學生學習如何進行小學教育與教學工作。例如學習“知覺的基本規(guī)律”與“再造想象”,可以指導學生如何進行直觀教學。學習“創(chuàng)造性思維及其培養(yǎng)”一節(jié),可以指導學生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可以設計一些與小學教學有關的問題,供學生解答,以實現(xiàn)學用結合之目的。比如學習“思維”后,根據(jù)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結合給小學自然課本“熱漲冷縮”的內容,要求學生設計出教學方案,科學引導學生認識一般物體具有的熱漲冷縮性質;也可以要求學生細讀《分數(shù)的意義》第一課時課堂實錄,簡析教師指導學生理解分數(shù)概念的過程。教師還可以按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由易到難地向學生提供心理咨詢和治療的案例,讓學生思考并寫出病因與治療方案,以供課堂討論。這一過程可強化學生的鞏固意識,真正體現(xiàn)“為遷移而教”的教學理念。

三、實施生本教學對教師的要求

1.充分理解學生的心理需要。

教師對學生的理解是教師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與行為的基礎,也是引導學生參與心理學教學積極性的基礎。因此,教師既要注意通過心理測驗為學生建立心理檔案,通過問卷調查、訪談、觀察等形式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心理需要,又要注意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與學生的溝通來了解學生的心理需要,也可采取征集意見的方式了解學生對心理學教學的意見及建議。教師及時聽取學生的意見,采納學生的建議可明顯提高教學工作的針對性,也能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熱情。

2.幫助學生自我探索與發(fā)現(xiàn)。

當學習內容具有明顯的個人意義時,學習的動機才會被激發(fā),興趣才會產(chǎn)生。在教學中,我們注意通過一些心理實驗和心理測驗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同時也引導學生掌握心理學研究的一些方法,也抽出一定的時間對于一些熱點問題進行心理分析,比如像“馬加爵事件”、“黃勇事件”、交往障礙、學習焦慮等,并且對學生的某些心理困惑開展討論,等等。

3.教師需要不斷學習,提高自身專業(yè)修養(yǎng)。

教師要擁有正確的教育思想理念和較高層次的教學修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恰如其分地發(fā)揮好自己的主體作用,并為學生的主體作用發(fā)揮提供適當?shù)沫h(huán)境,實現(xiàn)有效教學。教師不僅要有廣博的專業(yè)理論知識,而且要有較豐富的專業(yè)實踐經(jīng)驗。為了使理論聯(lián)系實際并正確地指導學生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教師應該在鉆研理論的同時深入教育一線調查研究,在實踐中充實自我,并使書本理論接受實踐檢驗。教師通過實踐可使專業(yè)理論得到實踐的印證,不僅使抽象的理論變得更加感性而具體,而且有利于理論認識的升華。更重要的是,這樣做可以使教師的課堂教學獲得豐富的案例教學素材,在講課中信手拈來、游刃有余,設計的案例符合實際。如此一來,就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他們主動思考、積極參與。

貫徹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關鍵是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重點是要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去活動、去表現(xiàn)。人具有發(fā)展的無限可能性,教育應充分發(fā)揮人的潛能;人具有學習的天性,教育的功能在于順應人的天性;人具有發(fā)展的需要,人渴望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教師理所當然地要幫助學生實現(xiàn)人生價值。

參考文獻:

[1]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龐維果.自主學習[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3]曾琦.學生的參與及其發(fā)展價值[J].學科教育,2001,(1).

心理學研究的根本指導思想范文第4篇

一、“分層次教學”的指導思想

“分層次教學”的指導思想是教師的教要適應學生的學,而學生是有差異的,所以,教學也應有一定的差異。根據(jù)差異,學生可以分為不同的層次,教學也可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要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利用學生的差異,促進全體學生的發(fā)展。分層次教學是一種重視學生間的差異,強調教師的“教”一定要適應學生的學,教學中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在教學目標、內容、途徑、方法和評價上區(qū)別對待,使各層次學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礎上得到較好發(fā)展的課堂教學策略。

二、“分層次教學”的理論和實踐依據(jù)

1.心理學研究依據(jù)。2.教育教學理論依據(jù)。3.教育教學實踐依據(jù)。

三、高中數(shù)學“分層次教學”的實施

1.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

無論何種方案,免不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協(xié)調,而實施分層次教學,師生之間的關系是一個重要條件。有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2.學生層次化――學生自愿,因能劃類,依類分層。

在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數(shù)學基礎、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學習成績的差異和提高學習效率的要求,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學習可能性水平,再結合高中階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及性格特征,按教學大綱所要達到的基本目標、中層目標、發(fā)展目標這三個層次的教學要求,可將學生依下、中、上按2∶5∶3的比例分為A、B、C三個層次。

3.在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施行“分層次教學”。

(1)教學目標層次化。分清學生層次后,要以“面向全體,兼顧兩頭”為原則,以教學大綱、考試說明為依據(jù),根據(jù)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學生的認識能力,將知識、能力和思想方法融為一體,合理地制定各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并將層次目標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對于教學目標,可分五個層次:①識記;②領會;③簡單應用;④簡單綜合應用;⑤較復雜綜合應用。

(2)課前預習層次化。針對高中生閱讀理解能力相對提高,學習的目的性、自覺性明顯增強的特點,只要教師能深鉆教材,領會一“綱”、兩“說明”之精神,把握其彈性,根據(jù)已定的教學目標,明確提出各層次的預習目標,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看書預習方法,就會獲得滿意的預習效果。

(3)課堂教學層次化。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雙向交流,調動雙邊活動的積極性是完成分層次教學的關鍵所在。課堂教學中要努力完成教學目標,同時又要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學有所得。

四、“分層次教學”的效果

1.學生分層是通過學生自我評估完成的,完全由學生自愿選擇適合自己的層次。

這樣既充分尊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切實減輕了學生的心理負擔,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調動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感到輕松自如,提高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2.分層次教學符合因材施教原則,保證了面向全體學生,并特別重視對后進生的教學力度。

由于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不同層次學生的知識、技能、智力和能力都有所發(fā)展。由于教學目標和教學進度符合學生的實際,減輕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由于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結構,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學生的數(shù)學成績有一定的提高。

五、“分層次教學”的啟示

分層次教學的目標,預習、課堂、作業(yè)、考核、輔導等層次化固然重要,但還有一些表面上看不見的因素影響著分層次教學的實施。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分層次教學對教師的要求更高,教師工作量更大,需要教師有強烈的責任心和求實、創(chuàng)新的工作作風。面對學生“參差不齊”的實際水平,在普通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正確地運用“分層次教學”,可使學生的學習目的性更明確,自覺性更強,學習興趣更濃厚,達到縮小兩極分化、大面積提高數(shù)學教學質量的目的。分層次教學是一種新的操作難度大的工作,有待在今后的實踐中探討與改進。

參考文獻

[1]馮躍峰《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層次設計》.中學數(shù)學,2011,2。

心理學研究的根本指導思想范文第5篇

關鍵詞 中數(shù)學; 分層次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8500(2012)10-0117-01

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手段,要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因而必須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為此在普通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試行“分層次教學”的教改實驗,就顯得格外重要。

1 “分層次教學”的指導思想

“分層次教學”的指導思想就是根據(jù)學生的數(shù)學基礎知識、學習能力的差異和提高學習效率的要求,結合教材和學生學習的可能性,按課程標準所要達到的基本目標、中層目標、發(fā)展目標這三個層次的教學要求,將學生依次分為A、B、C三個層次,進行因材施教,逐步遞進。

2 “分層次教學”的理論和實踐依據(jù)

2.1 心理學研究依據(jù)。

人的認識,總是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具體到抽象,由簡單到復雜的。分層次教學中的層次設計,就是為了適應學生認識水平的差異,根據(jù)人的認識規(guī)律,把學生的認識活動劃分為不同的階段,在不同的階段完成適應認識水平的教學任務,通過逐步遞進,使學生在較高的層次上把握所學的知識。

2.2 教育教學理論依據(jù)。

由于學生基礎知識狀況、興趣愛好、智力水平、潛在能力、學習動機、學習方法等存在差異,接受教學信息的情況也就有所不同,所以教師必須從實際出發(fā),因材施教,循序漸進,才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學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終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2.3 教育教學實踐依據(jù)。

目前對普通高中,以高考升學率的高低去衡量辦學成敗的觀念至今未打破,本著普通高中“為畢業(yè)生參加社會勞動和進一步學習打基礎”的職能,我們只有充分認識到學生差異的客觀存在及教學現(xiàn)狀,切實開展教改實驗,探究“分層次教學”的有效途徑,才能從根本上擺脫困境,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使數(shù)學教學符合素質教育要求,以適應社會需要。

3 普通高中數(shù)學“分層次教學”的實施

3.1 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

實施分層次教學,師生之間的關系是一個重要條件。有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分層次教學的目的不是人為地制造等級,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成績,讓不同成績的學生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他們的潛力,以逐步縮小差距,達到班級整體優(yōu)化。

3.2 學生層次化——學生自愿,因能劃類,依類分層。

在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數(shù)學基礎、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學習成績的差異和提高學習效率的要求,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學習可能性水平,再結合高中階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及性格特征,按教學大綱所要達到的基本目標、中層目標、發(fā)展目標這三個層次的教學要求,可將學生依下、中、上按2∶5∶3的比例分為A、B、C三個層次:A層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即能在教師和C層同學的幫助下掌握課文內容,完成練習及部分簡單習題;B層是成績中等的學生,即能掌握課文內容,獨立完成練習,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完成習題,積極向C層同學請教;C層是拔尖的優(yōu)等生,即能掌握課文內容,獨立完成習題,完成教師布置的復習參考題及補充題,可主動幫助和解答B(yǎng)層、A層的難點,與A層學生結成學習伙伴。

3.3 在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施行“分層次教學”

3.3.1 教學目標層次化。分清學生層次后,要以“面向全體,兼顧兩頭”為原則,以課程標準、考試說明為依據(jù),根據(jù)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學生的認識能力,將知識、能力和思想方法融為一體,合理地制訂各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并將層次目標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3.3.2 課前預習層次化。針對高中生閱讀理解能力相對提高,學習的目的性、自覺性明顯增強的特點,明確提出各層次的預習目標,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看書預習方法,就會獲得滿意的預習效果。

3.3.3 課堂教學層次化。在安排課時的時候,必須以B層學生為基準,同時兼顧A、C兩層,要注意調動他們參與教學活動的比率,不至于受冷落。一些深難的問題,課堂上可以不講,課后再給C層學生講。課堂教學要始終遵守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簡到繁,逐步上升的規(guī)律,要求不宜過高,層次落差不宜太大。要保證C層在聽課時不等待,A層基本聽懂,得到及時輔導,即A層“吃得了”,B層“吃得好”,C層“吃得飽”。

3.3.4 布置作業(yè)層次化。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布置不同的課后作業(yè),一般可分為三個層次:A層是基礎性作業(yè)(課后練習),B層以基礎性為主,同時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題目(課后習題),C層是基礎性作業(yè)和有一定靈活、綜合性的題目(課后復習題)各半。

衡水市| 黄大仙区| 和林格尔县| 古浪县| 罗定市| 洪湖市| 玉林市| 镇沅| 长白| 环江| 弥勒县| 开化县| 河西区| 长泰县| 会同县| 余江县| 赤壁市| 陕西省| 平湖市| 文登市| 海口市| 吉水县| 和平区| 罗山县| 察哈| 昌江| 塔河县| 宁城县| 长海县| 建平县| 清水河县| 临清市| 东阳市| 汾阳市| 宜川县| 合山市| 遂川县| 湘潭县| 兰溪市| 南开区| 康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