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處級干部培訓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為貫徹落實局黨組提出的“以提高審計能力為根本,著力打造一支審計鐵軍”的基本要求,根據《審計署__年度培訓項目計劃》和《__年__市行政機關公務員培訓規(guī)劃》,結合我局審計工作和干部隊伍實際,制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緊密圍繞年度審計工作重點和著力加強審計信息化建設、著力推動審計工作轉型、著力推進全市審計工作共同發(fā)展等基本要求,堅持從審計創(chuàng)新轉型和提高審計能力需要出發(fā),整合教育培訓資源,拓寬教育培訓方式,全面提升審計干部職業(yè)勝任能力和綜合素質,為推動我市審計工作質量和水平的不斷提升,更好地發(fā)揮審計“免疫系統(tǒng)”功能提供有力支持。
二、培訓內容及安排
__年,安排領導能力培訓、知識技能補充和更新培訓、審計業(yè)務培訓、境外培訓、初任和任職培訓共5大類21項培訓。分別通過技能強化、網絡培訓、案例教學、專題講座、技能比武和理論研討等方式進行。
(一)領導能力培訓。
1.廳局級正職領導干部研究班。7月,市局局長參加審計署組織的為期5天的“省級審計機關廳(局)級正職領導干部研究班”。圍繞專題內容進行研討,促進廳(局)級正職領導干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精神,運用科學審計理念指導審計工作實踐,積極有效地履行審計職責,推動審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善國家治理中更好地發(fā)揮“免疫系統(tǒng)”功能。(責任單位:人事教育處)
2.司局級干部專題研究班。5月,選派市局局級干部參加審計署組織的為期5天的“司(廳、局)級干部專題研究班”。圍繞黨的十精神、審計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相關政策法規(guī)與改革進展等內容進行研討,并進行工作交流,促進司(廳、局)級干部運用科學審計理念指導審計工作實踐,推動相關工作發(fā)展。(責任單位:人事教育處)
3.正處級領導干部培訓班。5月,選派市局有關處室處長參加審計署組織的為期5天的“省級審計機關正處級領導干部培訓班”。培訓內容主要包括黨的十精神學習、科學審計理念、審計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審計項目管理、審計技術方法、創(chuàng)新思維,以及工作經驗交流等,促進省級審計機關正處級領導干牢固樹立科學審計理念,把握審計工作重點和工作思路,提高審計管理能力。(責任單位:人事教育處)
4.地縣級審計局長培訓班。5至8月,分4期組織我市未參加審計署統(tǒng)一培訓的區(qū)、縣審計局長(含主持工作的副局長),參加審計署舉辦的“地縣級審計局長培訓班”,每期10天。培訓內容分為宏觀思維、領導能力和審計業(yè)務最新發(fā)展3個教學單元,主要包括科學審計理念、審計工作面臨的形勢與任務、審計領導能力建設、地縣級審計機關主要審計業(yè)務發(fā)展情況和優(yōu)秀項目展示,以及工作經驗交流等,促進地縣級審計局長進一步學習領會黨的十精神,樹立科學審計理念,提高領導審計工作的能力,更好地履行審計職責。(責任單位:人事教育處、各區(qū)縣審計局)
5.各級黨校政治理論培訓。根據市委組織部、市委黨校和市級機關工委年度安排,選派市局機關局、處級干部,黨支部書記和青年干部參加各級黨校集中調訓和專項培訓,充實政治理論、管理理論、黨建理論以及新知識、新方法,開闊視野,更新觀念,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和能力。(責任單位:人事教育處、機關黨辦)
(二)技能補充和知識更新培訓。
6.市局機關全員集中培訓。培訓時間為8月和*月。培訓內容主要有聯網審計技術方法與管理制度、審計法規(guī)規(guī)章、審計經驗交流、審計案例分析、廉政專題教育、保密宣傳教育等。通過培訓,使審計人員達到提高計算機審計能力,熟悉運用聯網審計技術方法,充實和積累有關法律法規(guī)以及政策,提高綜合素質的目的。(責任單位:人事教育處、聯網審計處籌備組、信息化處、法規(guī)處、駐局紀檢監(jiān)察室、辦公室和相關處室)
7.計算機審計中級培訓班。根據審計 署計算機考試安排,2月、3月和8月分三期進行。第一期選派2名計算機審計骨干參加審計署為期1個半月的培訓,培養(yǎng)計算機審計培訓師資力量;第二、三期分別為期5個半月,由市局組織市局機關和區(qū)縣審計局60名左右審計人員進行培訓并參加審計署計算機中級考試。培訓主要包括計算機基礎、網絡應用技術、數據庫應用技術、程序設計基礎及應用、會計信息系統(tǒng)、ERP基礎與審計、審計數據采集與分析等。通過培訓,拓寬計算機專業(yè)知識,強化計算機應用能力和技術方法,提高運用計算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效果,為全市開展聯網實時審計工作培養(yǎng)業(yè)務骨干。(責任單位:信息化處、人事教育處、各區(qū)縣審計局)
8.公務員必備知識培訓。全年,按照市人力社保局、市公務員局要求,對全體公務員進行職業(yè)道德建設和依法行政必備知識培訓。通過培訓,進一步增強公務員事業(yè)心、責任感,樹立大局意識、服務意識,踐行職業(yè)道德,促進公務員依法行政、依規(guī)辦事的自覺性,嚴格履行審計職能和崗位職責,形成良好的機關作風和審計形象。(責任單位:人事教育處)
9.中高級審計師研究能力培訓班。全市審計機關取得中高級審計師和相應資格人員自愿報名參加。學員先行自學審計署在審計管理系統(tǒng)網上培訓平臺提供的相關課件,按照選題指導確定選題并撰寫研究論文,年底提交研究論文。在市局評選基礎上,推薦優(yōu)秀論文參加審計署評選。通過專題研究,加強中高級審計師的后續(xù)教育,引導和推動我市審計機關、審計人員不斷學習、深入研究和不斷探索的自覺性,不斷提高理論研究、實踐歸納和科學總結能力,促進審計理論研究探索。(責任單位:人事教育處、科培中心、信息化處、各區(qū)縣審計局)
10.審計案例培訓班。按照審計署安排,選派市局機關有關人員參加“案例教學培訓班”。培訓內容主要包括:案例教學理論與實踐、審計案例教學演練、審計案例編寫等。借鑒國內外案例教學實踐經驗,研討如何編寫審計案例、實施案例教學;編寫一批高質量的契合培訓需求的審計案例,培養(yǎng)一支能夠掌握和應用審計案例教學的師資隊伍。(責任單位:人事教育處、信息化處)
11.建設項目審計培訓班。按照審計署要求,選派市局機關或區(qū)縣審計局從事審計工作3年以上、非工程類專業(yè)背景的審計人員,參加“建設項目審計培訓班”。通過培訓,促進非工程類專業(yè)背景審計人員基本掌握工程識圖和造價及工程建設管理等專業(yè)知識與實務技能,完善知識結構,提高從事建設項目審計工作的專業(yè)能力。(責任單位:人事教育處、固定資產投資審計處)
(三)審計業(yè)務培訓。
12.審計專題研究。根據審計署安排,市局機關選派部分處級業(yè)務骨干,參加審計署組織的“審計計劃立項研究專題研討班”,“審計法規(guī)和審理工作專題研討班”,“深化部門預算執(zhí)行審計和教育、科技、醫(yī)療衛(wèi)生等領域審計專題研討班”,“金融審計創(chuàng)新專題研討班”,“社會保障政策執(zhí)行效果評價數據分析模型專題研討班”、“外資審計發(fā)展規(guī)劃暨深化國外貸援款項目審計”等6個專題研討班。(責任單位:綜合處、法規(guī)處、金融與外資運用審計處、財政審計處、社會保障審計處、人事教育處)
13.審計專業(yè)培訓。根據審計署要求,市局機關、區(qū)縣審計局選派部分業(yè)務骨干參加審計署組織的“財務會計培訓班”和“造價工程師培訓班”。(責任單位:區(qū)縣審計局、固定資產投資審計處、人事教育處)
14.管理培訓。根據審計署要求,市局機關選派對口部門專業(yè)人員,分別參加審計署組織的“審計機關廉政建設研討班”,“審計機關人力資源管理培訓班”,“審計計劃工作培訓班”,“審計統(tǒng)計工作培訓班”,“審計干部培訓管理研討班”和“全國審計科研所長研討班”等6項培訓。(責任單位:駐局紀檢監(jiān)察室、人事教育處、綜合處、辦公室、科培中心)
15.審計項目培訓。根據審計署要求,選派市局機關相關部門人員,參加“經濟責任審計指南及兩辦《規(guī)定》實施細則培訓班”。培訓內容主要包括講解經濟責任審計指南及兩辦《規(guī)定》實施細則等。進一步掌握經濟責任審計發(fā)展規(guī)律,提高對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認識,規(guī)范使用經濟責任審計指南指導審計實踐,加深對兩辦《規(guī)定》實施細則條款的理解,提高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質量。(責任單位:經濟責任審計處、人事教育處)
16.崗位練兵。5月至9月,組織全市審計干部開展以審計法、審計準則和審計案例為主要內容的崗位練兵活動。通過崗位練兵,推動全市審計人員學習掌握審計有關法律法規(guī)制度,強化審計能力和技術方法,提高業(yè)務素質,加強學習型機關建設。(責任單位:科培中心、法規(guī)處、信息化處、人事教育處)
17. 中高級審計師技術資格考試培訓。7月至9月,利用業(yè)余時間,組織進行中高級審計師技術資格考試輔導,主要以全市報名參加__年中高級審計師考試人員以及擬準備參加考試人員為輔導對象。擬通過輔導,幫助參加人員梳理考試內容,突出重點,夯實參加考試基礎,擴大審計宣傳和影響,促進全市審計人員隊伍建設。(責任單位:科培中心、人事教育處)
(四)境外培訓。
18. 香港政府績效預算管理和評審高級研討班。*月份,選派市局機關審計業(yè)務骨干赴香港,進行18天培訓。培訓對象為市局機關部分處級干部和業(yè)務骨干以及崗位練兵優(yōu)秀人員。重點是充分了解香特的經濟管理體制和績效審計工作的特點,學習和借鑒香港先進的 公共財政、金融和績效審計的新方法、新技術,開闊眼界、拓寬思路,創(chuàng)新審計技術方法,提高我市審計工作質量和水平,更好地為我市社會經濟發(fā)展服務。(責任單位:人事教育處)
19.參加市委組織的境外培訓項目。根據市委組織部2013年重點培訓項目安排,選派市局機關局、處級以上部分領導干部,參加市委組織部舉辦的相關境外短期專業(yè)培訓。(責任單位:人事教育處)
(五)初任和任職培訓。
20.新任處級干部任職培訓。按照市委組織部、市人力社保局、市公務員局要求,選派市局機關新任職處級領導參加行政學院處級領導干部任職培訓。除此之外,局機關對其他新任職的處級干部進行任職培訓。培訓重點圍繞領導理念與職責、領導方法與技能、領導職責與能力要求等內容進行培訓,促進新任處級干部轉變角色,明確應履行的職責和應具備的能力,增強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加強自身修養(yǎng),掌握領導方法與藝術,提升領導能力。(責任單位:人事教育處)
21.新錄用公務員初任和入局培訓。按照市人力社保局、市公務員局要求,安排局機關2013年新招錄的公務員參加行政學院的初任培訓,使新招錄公務員熟悉掌握國家公務員制度和相關知識,樹立正確的公務員職業(yè)道德;通過入局培訓初步了解審計概況,盡快熟悉工作崗位需求和審計職業(yè)特點,了解機關工作程序、規(guī)范和紀律要求,順利完成角色轉換,促其樹立正確的國家審計人員意識,增強投身審計事業(yè)的責任感和榮譽感,適應崗位要求。(責任單位:人事教育處)
三、培訓要求
(一)加強領導,分工負責。人事教育處負責教育培訓工作計劃的制定、組織實施和考核,并將考核結果計入局機關各部門年度考核。各單位、各部門要統(tǒng)籌安排、處理好培訓與審計工作的關系,積極組織干部按時參加相應培訓,確保培訓計劃的全面落實。各責任單位和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相互協調,相互配合,保證培訓計劃在規(guī)定時限內落實。
一、當前基層教育培訓工作的迫切需求
為全面了解和掌握當前基層教育培訓需求,發(fā)現和破解困擾基層教育培訓工作效能提升的瓶頸問題,2009年初,新北分局在全體干部中進行了系統(tǒng)調研,分局機關及4個工商所分發(fā)調查問卷86份,回收78份,回收率為90.7%。在回收的78份問卷中,40歲以上的有44人,占總人數一半以上;本科學歷46人,比例為59%;在職務級別方面,科員68人,科級干部9人,處級干部1人。通過問卷調查,發(fā)現當前基層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存在以下需求。
(一)“工學矛盾”需要化解
在問卷中,我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你認為目前的培訓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雖然是多項選擇,但在給出的8個選項中,“工學矛盾突出”仍以71票高居榜首。按照對調查者的分析,雖然職務級別、年齡層次、文化層次都不完全相同,但顯然“工學矛盾”應該是大多數人選擇的問題。由此可知,基層干部對培訓有強烈的需求和較高的興趣,并且普遍認為通過培訓對提高知識和工作能力有一定作用,但由于工學矛盾,導致需求不能得到滿足,大多數人認為現有的培訓模式需要調整創(chuàng)新。
(二)培訓實效需要提升
對曾經參加過的培訓課程的針對性和實用性評價結果顯示:35.9%的人認為較好,6.4%的人認為很好,46.2%的人認為一般,8.8%的人認為不好,另有-2.6%的人認為非常不好。經過分析,我們發(fā)現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課程設計缺乏彈性。傳統(tǒng)課程設置沒有考慮干部自身情況的差異,在設置之初沒有充分征求干部意見建議,在培訓環(huán)節(jié),干部也沒有對課程的自主選擇權。二是教育模式機械單一。培訓往往是以會議的形式出現,參訓人員正襟危坐,教學雙方缺少充分交流。三是培訓層級過多。傳統(tǒng)基層培訓采取縣級局,商所(科室)一一般干部的三層構架,容易導致培訓內容在層層傳遞過程中的信息失真和遺漏。
(三)培訓制度需要健全
一是要求建立需求分析機制?,F在所實行的公務員培訓主要是靠培訓的主管機構制訂計劃、培訓實施機構執(zhí)行計劃、受訓人員服從計劃的管理模式,單位對培訓需求掌握不夠準確。在調查中,55.1%的干部選擇了“培訓內容與實際脫節(jié)”,這成為目前干部培訓工作存在的最大問題。二是要求建立對培訓組織者的考核機制。監(jiān)督執(zhí)行力度的不足,制定的學習制度、考勤制度并沒有真正嚴格執(zhí)行。培訓計劃并不能真正落到實處,指標也并沒有完全完成。三是要求健全培訓激勵機制。在調查中,39.7%的被調查者認為“培訓沒有和獎勵、晉升聯系,激勵不夠”。
(四)培訓績效評估需要強化
目前的評估模式,一般是在培訓結束后,以報告的形式對培訓進行總結。培訓結果缺乏客觀科學的數據支持,在數量和效果兩方面都無法衡量和檢驗,更無法與晉升、加薪、定級相結合。有14.1%的調查者認為培訓效果評估不到位。
二、需求導向型教育培訓模式的構建
需求導向型教育培訓模式,主要是致力于圍繞干部的實際需求,解決培訓時間安排、課程設置、載體選擇、層級架構、人才發(fā)展規(guī)劃、成效評估等方面的具體問題,切實提升基層教育培訓的實際效果。
(一)關注解決工學矛盾、優(yōu)化課程設計的需求,推出“自助式培訓”
分局打破了以往教育培訓“大而全”的單一思路,效仿高等院校教育模式,推出了“自助式培訓”模式,把全年培訓課程分為“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兩類,干部可根據自身興趣愛好和職業(yè)發(fā)展需求自主選擇培訓內容。對某個崗位來講是“必修”的課程,對其他崗位可以“選修”,這種開放式的課程設計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培訓資源,實現資源共享。同時,在必修課的設置上,也講求層次豐富、知識多元,設置了“公共必修課”和“崗位必修課”兩類必修課程,公共必修課為全局干部必須參與的課程,邀請國內知名高校教授講學,并需通過相應考試,取得“結業(yè)證書”,主要是經濟學、管理學、心理學等基礎課程;崗位必修課為崗位應知應會部分,著重于溫故知新,提升既有崗位技能。在選修課的設置上,將文體活動也列入選修內容,使課程設置更活潑多樣,增強了課程的親和力。
(二)關注強化培訓實效、解決實際問題的需求,推出“啄木鳥”工商沙龍
創(chuàng)新推出工商沙龍這一互動式培訓機制,在沙龍上采取頭腦風暴法、無領導小組討論、實景模擬、正反方辯論、模擬法庭、歷史教育等多種全新的培訓模式,受到干部廣泛歡迎。分局把工商沙龍明確列為崗位選修課程,以沙龍活動和正規(guī)課堂講學1:1的比例組織開展培訓。沙龍活動的常規(guī)模式為:設置一名主持人(培訓導師)和若干個召集人,提前公布討論學習課題,干部可依興趣自由參加,由主持人引導大家在討論中對某個問題的解決形成較為一致或系統(tǒng)的見解。
(三)關注減少培訓層級、提高信息傳遞效率的需求,構建“扁平式”培訓框架
分局減少了培訓的層級,推出“基層流動培訓站”,為基層統(tǒng)一配置多媒體教學光盤,把全國工商系統(tǒng)的專家“請”到基層;統(tǒng)一編制培訓PDT系列教材,在基層遴選培訓專員進行PPT的演示和講解,為干部提供“菜單式”培訓服務。另外,分局正在準備導人一對多網絡在線視頻培訓模式,使基層干部“足不出戶”,也能實時接受培訓。
(四)關注干部自身發(fā)展成長的需求,推出“人力資源開發(fā)檔案”
分局從人力資源開發(fā)管理的高度,重新審視、構架基層培訓工作,從每個干部的職業(yè)規(guī)劃、事業(yè)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為每個干部設置人力資源開發(fā)檔案,把干部的學歷背景、履職經歷、培訓經歷和培訓計劃、學習建議有機結合,通過精細化管理,幫助干部能力提升、個人成長。目前,分局已經著手對全局81名干部建立規(guī)范統(tǒng)一的“人力資源開發(fā)檔案”,對每個干部的知識水平、崗位技能進行系統(tǒng)評估。這項評估不僅有利于向干部提出更具針對性的學習意見和建議,幫助干部適崗適能,也有利于領導及時了解當前全局人力資源基本狀況,選賢任能,把合適的人放到適合的崗位。
(五)關注強化培訓質量的評估考核需求,推出“學分制管理”
分局導人高校“學分制”管理模式,干部必須修滿課程,并通過考核取得一定的學分,學分不達標的,取消評優(yōu)評先資格,并需要重修和補考,補考不達標的,年度公務員考核不得評定稱職以上等次。通過這種方式,學習的量和質兩方面都得到了真實檢驗。部門負責人還需要對每個干部的年度學習情況進行評定,提出來年學習的意見建議,突出學習的持續(xù)性和遞進性。
(六)關注終身學習、長效培訓需求,推出“局長薦書”
局長帶頭讀書、薦書,營造“好學求進”的團隊學習氛圍,使學習從日常工作時間延伸到八小時以外,是實現培訓長效化的現實途徑。從2010年3月開始,分局堅持每個月向干部推薦幾本新書、好書,使局長薦書成為一種常態(tài)化的機制,干部利用業(yè)余時間強化學習、提高綜合素養(yǎng)的自覺性明顯提升。
三、構建需求導向型教育培訓模式的成效
通過近一年的努力,分局的需求導向型教育培訓模式已初步建立,并日益顯現出在提升干部綜合素養(yǎng)和崗位技能,幫助干部成長方面的積極成效。
(一)形成了科學規(guī)范、運轉有序的培訓格局
通過構建需求導向型培訓體系,加強了對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有關問題的研究,建立起一整套與新“三定”方案、基層工商職能轉型相適應的制度體系,使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有章可循。
(二)推進了基層教育培訓工作的改革創(chuàng)新
緊緊圍繞打造“忠誠、勤廉、效能、和諧”干部隊伍目標,拓寬培訓思路,更新培訓內容,改進培訓方式,整合培訓資源,優(yōu)化培訓隊伍,以更好地體現時代性、把握規(guī)律性、富于創(chuàng)造性,立足于解決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熱點、難點問題,教育培訓工作的整體水平得到了切實提升。分局的“啄木鳥”工商沙龍已經舉辦了11期專題研討式培訓活動,獲得常州市法制創(chuàng)新成果二等獎,并在全系統(tǒng)推廣。
(三)推進了學習型干部、學習型機關建設
需求導向型培訓體系充分調動了廣大干部學習培訓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鼓勵和支持干部參加多種形式的學習培訓,在干部隊伍中營造出濃厚的學習氛圍,從而影響、帶動和促進整個團隊的學習,推動了學習型干部和學習型機關的建設。
四、創(chuàng)新基層教育培訓模式的思考
基層教育培訓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完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還需要從教育學、管理學的科學角度不斷審視、改進,更有待在實踐中不斷檢驗、完善。
(一)要從關注“學”向關注“教”延伸
以往所解決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學什么”、“怎么學”、“學得怎么樣”方面,對于“教”的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研判解決,最終實現“以教促學、教學相長”。一方面要圍繞“誰來教”,嘗試建立“需求導向型師資庫”。堅持“精干、高效”的原則,建立由高層次、多學科師資組成的師資庫。從封閉式辦學向開放式辦學轉變,選聘系統(tǒng)內外干部培訓機構、高等院校的專家教授、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較高理論水平的政府工作人員、高級企業(yè)經營管理人才等作為師資庫,實行開放式、滾動式管理。另一方面,要圍繞“教得怎么樣”,建立星級課程評定制度。每年對培訓課程質量進行評估。評估內容包含:培訓計劃、培訓內容、培訓方式、教學水平、培訓效果等方面。對培訓項目進行定量和定性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對分局組織開展的培訓課程評定“星級”,力爭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評定一批“五星”級課程,以提升培訓課程的質量和培訓效果。
(二)要從關注“知”向關注“行”遞進
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時,應該分為反應、學習、行為、結果四個層面。首先是反應。培訓中的愉快和培訓后表現出的積極參與性都能體現參訓者滿意度。其次是學習。對其進行培訓前后的測試比較,就可以了解參訓者是否獲得了進步。再次是行為。行為的變化體現了培訓的直接效果。如果參訓者積極地甚至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培訓的內容,培訓就是成功的。最后是結果。通過看工作效率提高了多少來檢測培訓效果。需求導向型培訓模式的效果評估,也要逐步從對反應和學習的評估向對行為和結果的評估轉變。
一、以征管質量為重點,強化稅源控管,堅持依法征收,稅收收入總額和增收額取得新的突破
**年,全省國稅收入達682.6億元,其中國稅機關組織的考核收入558億元,比上年增收117.47億元,增長26.66%,完成總局下達考核計劃487.28億元的114.52%,超收70.77億元;“兩稅”收入達到480.77億元,比上年增收92.14億元,增長23.17%,完成計劃437.6億元的109.86%,超收43.17億元。全年國稅收入總額、年增收額、超計劃增收額均達到歷史最好水平。這一成績的取得,既有經濟稅源增長和政策性增收因素,同時,也是廣大國稅干部轉變觀念,狠抓征管質量,強化稅源控管、堅持依法征收的結果。
1、大膽改革收入計劃管理,促進組織收入工作的圓滿完成。在改進計劃分配辦法的基礎上,省局專門下發(fā)了組織收入考核辦法和“應收盡收”標準,各級國稅機關全面推行以征管質量為主的“雙軌制”考核辦法,有力地促進了依法征收;各地還加強調查研究,做好影響收入的因素分析工作,根據經濟稅源實際狀況,及時搞好稅收計劃的調度,使稅收計劃與經濟稅源相適應,較好地發(fā)揮了計劃指導征收的作用。
2、加強稅源監(jiān)控,重點抓好重點稅源和新經濟增長點的管理。各級國稅機關在密切與工商部門協作,抓好戶籍管理的同時,堅持把工作重點放在稅源監(jiān)控和新經濟增長點的管理上。專門設計了重點稅源分析表,層層明確重點稅源戶,加強重點稅源戶的稅收調查和跟蹤管理,建立重點稅源數據庫,加強對重點稅源數據收集及分析的及時性、準確性考核;積極推進稅源結報中心建設,85%的縣(市)建立了稅源結報中心,基本實現市與市區(qū)、縣與分局數據的實時傳輸,重點稅源監(jiān)控水平進一步提高,增強了組織收入工作的主動性。重點抓好涉外稅收、私營個體稅收以及企業(yè)所得稅等新經濟增長點的征管,全年組織涉外稅收220億元,比上年增長96.4%,占國稅收入比重由上年25.4%提高到39.5%;組織個體私營稅收73億元,比上年增長46%;組織企業(yè)所得稅34億元,比上年增長37.32%;億元;征收個人儲蓄利息所得稅9.84億元。
3、努力加大征收力度,促進應征稅款及時足額入庫。各級國稅機關堅持把征管重點放在堵漏增收、挖潛增收、查補增收上,一是加大納稅申報管理力度。省局及時制訂了《江蘇省國稅系統(tǒng)增值稅稽核評稅工作規(guī)程》,在全省70%以上的基層征管分局積極推行稽核評稅,對2.4萬余戶納稅戶開展評稅工作,進一步提高了納稅申報的準確率。二是加大商業(yè)零售企業(yè)逐筆開票制度推行力度。在降低發(fā)票成本的基礎上,重點加大對中小商業(yè)零售企業(yè)的推行力度。目前,全省46929戶商業(yè)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中,已有88%的企業(yè)實行銷售逐筆開票制度,商業(yè)企業(yè)發(fā)票使用量比上年增長47.58%,零、負申報比例比上年下降2.97%,商業(yè)企業(yè)增值稅收入比上年增收7億元,增長11.78%。三是加大清理欠稅的力度。在對欠稅實行分類管理的基礎上,通過健全責任區(qū)、責任人制度,嚴格以票控稅,規(guī)范緩欠審批手續(xù),使清理欠稅收到良好效果,特別是全省電力行業(yè)在9月底前將**年度預征部分的欠稅全部入庫,油田企業(yè)9月底前就完成清欠任務12674萬元。四是加大以查促收力度。認真落實稽查“一量四率”考核指標,全年各級共查補各類稅款14.78億元,處以罰款3.11億元,加收滯納金1767萬元,交好地發(fā)揮了以查促收的作用。
二、以規(guī)范內部執(zhí)法行為為重點,全面加強稅收管理,依法治稅水平上了新臺階
去年,各級國稅機關為了有效推進依法治稅,堅持從內部建設入手,以規(guī)范執(zhí)法行為為重點,從四個方面強化了稅收管理:
第一,認真組織好法制教育培訓。各地以貫徹審計檢查結論為契機,緊密聯系執(zhí)法實際,舉一反三,普遍開展有針對性的執(zhí)法守法教育活動。8月份,我們在全省國稅系統(tǒng)開展“依法治稅教育培訓月”活動,把增強廣大國稅干部的法制意識,作為依法治稅的基礎性工作來抓,各級參訓率、參考率均達到100%,通過層層集中培訓、組織考試,選出65名同志參加了總局組織的法制知識考試,并取得了好的成績,為依法行政打下了較好基礎。
第二,全面推行稅收執(zhí)法責任制。在總結各地經驗基礎上,省局下發(fā)了《江蘇省國稅系統(tǒng)實施稅務行政執(zhí)法責任制意見》,擬定了《行政執(zhí)法過錯追究辦法》、《關于控制對企業(yè)進行納稅檢查的實施辦法(試行)》、《稅收執(zhí)法檢查實施辦法》等制度。各級按照省局統(tǒng)一要求,堅持從基層一線執(zhí)法要求明確、責任易于界定的崗位抓起,實行責任追究,加大了對執(zhí)法行為的監(jiān)督制約,進一步規(guī)范稅收執(zhí)法,有效地促進了依法行政。目前,已有11個省轄市推行了執(zhí)法責任制。
第三,切實加強各稅種管理。在流轉稅管理上,認真及時貫徹各項政策規(guī)定,規(guī)范電力、油田兩大行業(yè)的稅收征管,大力清理欠稅;加強消費稅、金融保險營業(yè)稅管理,完成全省603戶金銀首飾消費稅納稅人的重新認定和換證以及卷煙計稅價格重新核定工作;嚴格對新辦民政福利企業(yè)資格審核以及期初存貨已征稅款的抵扣;加強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管理,開展了對144個區(qū)縣級國稅局和398個基層發(fā)票發(fā)售點的專項檢查。在涉外稅收管理上,突出申報質量、日常管理、評稅手段三個環(huán)節(jié),抓好涉外所得稅的匯繳和評稅,繼續(xù)保持我省匯繳工作在全國的領先位置;以建立電子數據庫為重點,進一步擴大外稅電子申報面;規(guī)范涉外企業(yè)售付匯結算,加強預提所得稅管理,全年預提稅收入實現連續(xù)三年翻番;組織全省涉外稅務審計規(guī)程培訓,研究開發(fā)審計軟件,選擇100戶跨國公司、大型外企作為審計對象,補征增值稅和涉外所得稅4300萬元;抓好反避稅工作,重點開展對服裝、電線電纜兩個行業(yè)全省性聯查,確定蘇州、無錫兩市為全國反避稅軟件推廣試點單位,探索建立我省反避稅工作規(guī)程,共調查120戶,補征涉外所得稅4154.85萬元。在所得稅管理上,制定《江蘇省企業(yè)所得稅規(guī)范化管理規(guī)程》,進一步規(guī)范所得稅減免和稅前扣除管理權限;完善審批制度,健全管理臺帳,抓好匯總納稅單位就地監(jiān)管,完善所得稅重點稅源監(jiān)控制度,建立了日常檢查、匯繳檢查和專項檢查相互交叉配合的制度。在個體、私營企業(yè)稅收管理上,全面推行定額與發(fā)票開票額相分離的定期定額管理辦法,完善建帳建制工作,改進個體工商戶納稅申報管理,積極實行銀行儲蓄或信用卡繳納稅款方式。
第四,積極開展稅收檢查。為了促進嚴格執(zhí)法,提高稅收征管質量,去年我們堅持內外結合的辦法,重點抓了兩類檢查:一是在內部突出抓好執(zhí)法檢查。把檢點由對企業(yè)的延伸檢查轉向對稅務機關內部執(zhí)法行為和征管質量的檢查。對76個縣(市)局、區(qū)分局進行了執(zhí)法檢查,各地自查面100%,省轄市重點檢查面37%,省局重點檢查面31%,糾正了一般納稅人審批認定、發(fā)票管理、個體稅收管理、緩繳稅款審批中的許多不規(guī)范做法,對少數基層單位超越權限制定政策、超范圍提退、會計核算不準確等問題及時進行了整改。此外,還通過對10956件稅務稽查案件進行抽查,查出文書不規(guī)范、主體不合法、取證不嚴密等有問題的案件1794件,逐一進行了糾正。二是在外部突出抓好大要案查處。全年共查處100萬元以上大要案91件,查補稅款21004萬元;同時各級還重點抓好稽查質量的提高,各類案件檢查平均處罰率和查補入庫率分別達到28.6%和92.7%,移送公安機關813件,拘留逮捕182人,進一步發(fā)揮了稅務稽查的威懾作用。
三、以高平臺軟件推廣應用和網絡建設為重點,進一步深化征管改革,稅收信息化建設水平上了新臺階
為了不斷深化征管改革,努力提高稅收管理的整體水平,去年各級國稅機關堅持把稅收信息化建設作為主要內容來抓。上半年,重點抓好計算機設備配置,組織專門力量,配合各地抓好WINDOWS版高平臺軟件的完善和推廣,建立市、縣稅源結報中心和重點稅源數據庫,搞好省、市、縣三級網絡體系的規(guī)劃工作。在此基礎上,下半年,省局制定了各級、各類人員計算機應知應會標準,在全系統(tǒng)開展了廣域網絡運行質量月活動,建立健全了各項網絡管理的制度。各地一方面重點抓好高平臺軟件的強化培訓,努力提高高平臺軟件應用準確性,另一方面重點抓好網絡各項技術參數的規(guī)范,保證網絡統(tǒng)一性和兼容性,不斷提高網絡應用水平,確保網絡的安全和暢通。目前,基層分局一線干部90%能正確使用高平臺軟件各模塊;除蘇北、蘇中地區(qū)部分縣,均已建成中、高速網,初步實現了征管數據的實時傳輸,運用計算機征管的效率明顯提高。同時,我們還認真抓好總局CTAIS軟件在無錫的試點工作,確保了該軟件的正常運行。
為了切實抓好“金稅工程”建設,去年下半年我們將其作為信息化建設的一項重點工作。按照總局統(tǒng)一部署,科學制定全省防偽稅控推行計劃,廣泛開展宣傳、培訓,組織開發(fā)防偽稅控內部管理信息系統(tǒng),層層落實推行責任制,超額完成了總局下達我省43200戶的推行任務;專用發(fā)票認證子系統(tǒng)進入正常運行并取得初步效果,共計認證增值稅發(fā)票408.26萬份,認證不符的5188份,涉及稅額9120萬元;研究制定了《增值稅計算機稽核系統(tǒng)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積極做好總局增值稅發(fā)票交叉稽核子系統(tǒng)在常州、無錫兩市的試點工作,為明年在全國、全省推廣積累了經驗。
此外,我們還深入調查研究,積極組織試點,在南京市率先建立了以兩個征收中心、六個管理中心為依托的集中征收、區(qū)域管理、重點稽查的新型征管模式。在取得經驗的基礎上,根據全省經濟發(fā)展水平、征管基礎的不同特點,研究了推進征管改革的總體思路,及時指導部分市、縣積極穩(wěn)妥地開展試點,為進一步深化征管改革作了大量準備工作。
四、以規(guī)范出口退稅為重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促進和調控經濟的一系列政策,服務經濟水平上了新臺階
努力服務經濟發(fā)展,始終是我省國稅工作的重點內容。一年來,全省各級國稅機關堅持把稅收工作置于經濟建設全局,認真貫徹中央擴大內需的重大決策,積極落實擴大出口、拉動投資、刺激消費的稅收政策,較好地發(fā)揮了服務經濟建設的職能作用。
一是認真做好出口退稅工作。各級國稅機關在積極規(guī)范內部管理,嚴格退稅審核程序的同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提高高新技術產品退稅率政策以及老“三資”企業(yè)由出口免稅改為出口退稅辦法,保證了各項出口退稅優(yōu)惠政策落實到位;根據我省出口快速增長和退稅率提高等實際情況,精心測算,先后三次向總局爭取退稅指標達113.8億元,在認真審核的基礎上,加快退稅進度,全年共辦理出口退稅113.8億元,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占全國退稅總額的14.23%,為我省外貿出口250億美元作出突出貢獻,受到省政府表彰。針對近年來出口騙稅增多的情況,先后兩次組織全省出口退稅大檢查,共檢查出口企業(yè)2783戶,占出口企業(yè)總數的51.1%,檢查應補征應納增值稅1679萬元;認真貫徹國務院打擊騙取出口退稅工作會議精神,及時做好廣東地區(qū)敏感貨源的統(tǒng)計上報,配合國務院807工作組搞好案件協查,積極配合國務院派駐江蘇工作組,深入開展打擊騙取出口退稅專項斗爭,較好地維護了我省良好的外向型經濟秩序。
二是認真落實好各項稅收優(yōu)惠政策。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對加強技術創(chuàng)新、發(fā)展高新技術產業(yè)、鼓勵投資的一系列稅收政策。全年共審核技術改造國產設備投資項目43個,下達技術改造投資抵免所得稅確認書37份,抵免所得稅3.52億元;審批省電力局系統(tǒng)技術開發(fā)費抵扣應納所得稅3060萬元;為鼓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減免外國企業(yè)稅所得額5億美元;扶持計算機軟件產業(yè)發(fā)展,返還超稅負增值稅2.38億元。及時解決了期初存貨抵扣、先征后返、稅款預征等歷史包袱,有效地發(fā)揮了稅收服務經濟、推動經濟發(fā)展的杠桿作用。
三是及時為宏觀決策和經濟發(fā)展搞好信息服務。針對國企改革、吸引外資、企業(yè)改制、經濟結構調整、加入WTO等熱點和重點問題,深入開展稅收調研,及時向總局和省委、省政府提供決策依據;特別是在涉外稅收和進出口稅收的新領域以及地區(qū)經濟發(fā)展上,利用國稅工作涉及面廣、了解情況較多的優(yōu)勢,開展稅收政策執(zhí)行情況的調研,及時收集、反饋各種信息資料,為黨政部門決策、企業(yè)經營提供各類信息服務。
五、以“三講”教育和全員考試考核為重點,深化文明行業(yè)創(chuàng)建,隊伍建設取得新的突破
各級國稅機關堅持把貫徹中央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總局成都隊伍建設會議精神,加強領導班子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基層建設作為推進各項工作的基礎,重點抓了四項工作:
一是深入開展“三講”教育”活動。去年上半年,各市、縣局利用三個月時間,以的精神,在領導班子中認真開展了“三講”教育,省局組織8個巡視組深入各地指導、幫助“三講”教育工作。省局同時還在領導班子和處級以上領導干部中開展了近一個月的“三講”教育“回頭看”活動。針對“三講”教育中排查出的問題,認真制定整改措施,并抓好落實,使各級領導班子和所有領導干部經受了一次嚴格的黨內生活鍛煉,受到深刻的黨性黨風教育,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普遍增強,貫徹民主集中制的自覺性和解決班子自身問題的能力有了提高,極大地促進了領導班子建設。
二是順利地組織了全員考試考核工作。去年5、6月份,我們在認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精心設計方案,狠抓各個環(huán)節(jié)、各項措施的落實,在全系統(tǒng)首次組織了全員考試、考核,全省17330名干部分兩批參加了6個類別的考試,并結合德、能、勤、績進行了全面考核,確定“雙優(yōu)”人員514名,各類不合格人員502名,對“雙優(yōu)”人員給予嘉獎;對雙不合格人員實行轉崗、降職;對考核不合格人員實行誡勉考察、限期整改;對考試不合格人員以市為單位組織集中培訓,對建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競爭激勵機制,特別是在解決“能出”和“能下”的環(huán)節(jié)上進行了有益的嘗試,不僅提高了干部的業(yè)務知識和能力,還大大增強了廣大干部的危機意識和進取精神,激發(fā)了學習自覺性和工作主動性。10月份,我們還按照總局部署,在省局機關進行了機構改革,崗前分流人員11人,占5.9%,干部交流和換崗67人,占31.6%,省局精簡比例達15%,達到了調整機構、理順職能、提高效率的目的。
三是繼續(xù)深入開展文明行業(yè)創(chuàng)建工作。按照“鞏固、深化、提高”的要求,突出抓好創(chuàng)建工作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建內容、創(chuàng)建考核、創(chuàng)建檢查上的“四個延伸”,采取明查暗訪等多種方式,注重執(zhí)法質量和群體形象的樹立,抓好長效管理,創(chuàng)建工作的廣度和深度有了新的提高。省局舉辦了首屆政工干部培訓班,各級還廣泛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和“四心五珍惜”主題教育活動,增強了隊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