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大學生心理健康課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健美操課;女大學生;心理素質
1前言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學技術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學生處于學校與社會接軌的特殊階段,他們即將面臨工作的挑選、社會的考驗或更高學歷的深造,這無疑使他們的身體與心理承受了巨大壓力。近年來,我國高校學生中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頻發(fā)。心理問題成為大學生休學或退學的主要原因,跳樓、自殺等極端現(xiàn)象時常見諸報端,這類情況多發(fā)生在女生身上。隨著新時期女性地位的逐步提高,社會也賦予了女大學生更高的期望,如何幫助女大學生健康健全心理成為我們需要深思的問題。在各大高校,健美操課作為深受女大學生喜愛的課程之一,在我校開設十分普及。它在健身的同時又能健美、健心,具有多重功能。鑒于我校對女大學生心理素質研究十分有限的情況,本研究擬從一個方面充分調查我校女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既健美操課對其的影響。為我校健美操課的發(fā)展及女生心理素質現(xiàn)狀的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2研究對象和方法
2.1研究對象
大一、大二年級女大學生,年齡:20±2歲,人數:200人(公選150人,專選50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本文通過查閱了多篇有關于心理素質影響的學術論文及期刊,收集整理了相關資料,了解了我國女大學生心理素質以及健美操課程開展的現(xiàn)狀,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和視野。2.2.2問卷調查法通過向女大學生發(fā)放調查問卷,了解女大學生對于健美操課的直觀感受,本次調查進行的時間為2015年11月第一次發(fā)放問卷,2016年2月第二次發(fā)放問卷,共發(fā)放調查問卷200份,回收194份,有效率97%。2.2.3數據統(tǒng)計法根據學生返回的問卷調查的結果,統(tǒng)計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并且用工具excel整理數據。2.2.4訪談法在研究過程中,通過對相關老師和參與調查的女大學生進行訪談,深入了解健美操課對改善女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原因,使本次調查研究的可信度較大提高。
3調查結果與分析
3.1健美操課開展現(xiàn)狀
3.1.1健美操課開設情況湖北工程學院作為一所綜合類的高等院校,從我校的男女人數比例來看,再從健美操自身的功能及特點來看,它更適用于女生,所以這與我從專業(yè)老師那里了解到的選修健美操課的學生大多以女生為主的情況基本符合。從女學生選擇健美操課的目的來看,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是對健美操課學習興趣的驅動;第二是增強體質,健美的同時減肥;第三是調節(jié)心理,培養(yǎng)意志品質。3.1.2健美操訓練與比賽情況健美操作為一項新興推廣便迅速普及的體育運動項目,在高校發(fā)展較為普遍,也是我國目前重點發(fā)展的體育運動項目,不僅可以健身健體,還能調節(jié)心理、休閑娛樂,它特有的表演競賽性更是成為女大學生熱烈追捧的重要成因。調查過程中得知:健美操專選班有固定的訓練時間,她們的訓練時間為每周3次早操,每周3次專項課,每次1.5小時。如果有比賽,會在節(jié)假日及周末增加訓練。3.1.3女大學生參與課余健美操鍛煉的情況在被調查的女大學生中,36人會每天堅持健美操鍛煉,占被調查人數的18%;偶爾在課余時間進行健美操鍛煉的占48%;還有34%的女生從未參與其中(如表1所示)。由此可見,健美操運動在我校被大多數女生接受并主動在課余時間進行鍛煉。3.1.4女大學生參與健美操課的動機從女生參與健美操課的動機可以看出,減肥健美是對女生參加健美操課影響最大的,占有29%的比例;愛美是每個女生的天性。影響學生選擇健美操課的因素中,興趣愛好占23%的較大比重。還有一部分女生希望通過健美操課的學習來調節(jié)心理(如表2所示)。雖然學生參與健美操課的動機不一樣,但是可以看出健美操課在我校還是深受學生歡迎的。
3.2女大學生對學習健美操課興趣的結果分析
3.2.1健美操專選學生學習興趣的結果分析從調查得知,大多數女生是出于對健美操的喜愛而選擇了這門課。同時調查中體現(xiàn)出68%的人認為專業(yè)老師對她們選擇健美操課的影響最大,可以看出對于健美操專選的學生來講,老師的專業(yè)技能對她們是否選擇這門課尤其重要。在被調查的學生中,有85%的人在健美操課的學習過程中感覺心情愉悅暢快,有較少數學生感覺一般,心情沒有明顯起伏。3.2.2健美操公選學生學習興趣的結果分析從調查得知,喜歡健美操課的占60%,是被調查人數的大多數,不喜歡的占40%,也占有較大的比例。26%的人認為專業(yè)老師對她們選擇健美操課有較大影響,而74%的人選擇健美操課是因為同學的影響,說明對于公選課的女生來說老師的專業(yè)素質并非特別重要,她們更加關注于同學之間的相互影響。在健美操課的學習中是否感受過心情愉悅暢快,有57%的人持肯定態(tài)度,而將近一半的人認為心情一般,對自己沒有太大影響。具體數據如下表:大多是被調查者都喜歡上健美操課并能從中獲益。
3.3健美操課對女大學生心理素質影響的結果分析
3.3.1健美操課對女大學生情緒調節(jié)能力及精神壓力的影響從表7可以看出,參加健美操課學習后93%的女大學生情緒調節(jié)能力和精神壓力有明顯改善,只有7%的人認為變化不大。美國健康和人類服務中心的研究報告(1996)指出,體育活動對情緒狀態(tài)有改善作用,會減少焦慮和抑郁程度。通過與被調查者的訪談發(fā)現(xiàn),可能因為她們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壓力,常常表現(xiàn)的很憂郁,還表現(xiàn)出不良情緒,又不知從何處發(fā)泄。健美操受廣大女大學生喜愛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健美操音樂強有力的節(jié)奏和熱情奔放的動作很能感染學生,使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全身心的投入到音樂和動作中去,將其注意力從煩惱的事情上轉移開,在鍛煉過程中充滿藝術享受的樂趣,有利于女大學生緩解精神壓力,調節(jié)學習生活中的緊張情緒,從而進一步改善心理狀態(tài)。3.3.2健美操課對女大學生意志力和性格的影響健美操是一項高強度與高負荷的體育運動項目,一套動作大概4、5分鐘,若成套動作完成下來會消耗學生極大體能,這就考驗了學生的意志力,很多學生堅持一兩分鐘便已精疲力竭。下表是健美操對女大學生意志力和性格影響的調查結果。由上表可以看出,70%的女大學生認為參加健美操課學習后自身的意志力和性格明顯增強并趨于完善,健美操中有很多復雜的上下肢配合動作,還對動作的幅度、力度都有一定要求,持續(xù)時間也較長,特別是持續(xù)一個小時的有氧健身操,需要承受一定程度的身體負荷和心理負荷,磨練學生的耐力和意志力,形成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同時,在強有力的音樂伴奏下,學生往往能忘卻疲勞,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自己的耐力和意志力。30%的被調查者認為沒有明顯改善,在調查中不難發(fā)現(xiàn),有少數女生因為自身體能和動作難度有過放棄堅持的想法。這里30%的人可能是因為沒有堅持下來而得不到明顯改善。3.3.3健美操課對女大學生自信心的影響經調查得出的數據可以看出,81%的人認為參加健美操課學習后對自身自信心的培養(yǎng)有提高,健身健美操屬于表演娛樂性質,當進行健美操某一動作的展示時獲得良好的反響,會使表演者達到一個很滿足的狀態(tài),自信心也隨之形成。隨著學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力的提高,心理狀態(tài)也更加穩(wěn)定,在初步建立心理的過程中,學生體驗到自己的能力在不斷完成高質量動作的過程中,使她們更加增強了信心,更勇于表現(xiàn)自我,肯定自我。如下表所示:另一方面,通過問卷調查第12題(在健美操課的學習中,你是否因為動作的難度或音樂節(jié)奏的快慢有過挫折感)可以發(fā)現(xiàn)78%的女大學生都或多或少有過挫折感。這就警醒我們不僅要看到完成高質量動作的健美操給我們帶來的自信心的提高,更要重視因高難度動作給我們造成的挫折感,并努力克服,鍛煉好過硬的心理素質。為了更大程度的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改善,教師應充分考慮在健美操課中強度、時間、頻率等綜合因素的控制,只有充分意識到這一點并想出更好的解決對策才能使我校更多的女大學生從中獲益。3.3.4健美操課對女大學生社會適應力的影響由上表數據可以看出,90%的女大學生在參加健美操課學習后社會適應力有所增強,這表明健美操課對學生社會適應力的培養(yǎng)有較大作用。通過與一些女生的訪談發(fā)現(xiàn),她們對人際關系比較敏感,時常出現(xiàn)敵對與害怕心理,不愿與人深交。而健美操是一項團體運動項目,小到6人一組,大到12人一組,學生之間時常有著聯(lián)系,這就自然而然的為女大學生提供了滿往需要的機會和場所。使她們在團隊協(xié)作中克服孤獨感,逐漸產生對她人的親近感和信任感,進而學會以誠待人,互相幫助,擴大社交圈,從而提升社會適應力。3.3.5健美操課對女大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自我創(chuàng)新能力的影響由上表可以看出,通過健美操課的學習,有87%的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自我創(chuàng)新能力有所提高,健美操課成績的認定是小組考核的形式,有助于將學生化被動為主動,使學生在課堂中有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提高學生興趣,讓更多的學生都參與到其中,全組學生為了集體的榮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積極能動性,創(chuàng)造新的動作與隊形,開發(fā)學生智力,體驗團隊精神。使團隊協(xié)作和自我創(chuàng)新精神在每個學生心中生根發(fā)芽。進而對培養(yǎng)女大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自我創(chuàng)新能力起到促進作用。
4結論和建議
4.1結論
在我校,健美操課受到女大學生的熱烈追捧,此次研究健美操課對女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存在一定的改善提升空間,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通過健美操課的學習,女大學生身體素質(協(xié)調性、柔韌性、靈敏性)得到了有效提高,自信心也得到了加強;第二,通過健美操課的學習,有助于提高女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學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她們的社會適應能力,使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fā)展;第三,我校健美操課師資力量薄弱,學生(特別是公選課學生)得不到有效指導;第四,學校領導對健美操課不重視,資金投入少,場地器材缺乏;第五,學生自身投入不夠,對健美操課不太重視;第六,學校對女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不重視,心理輔導工作流于形式。
4.2建議
4.2.1加強師資力量和資金的投入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較大部分學生對學校場地器材和師資力量的投入存在著疑問。場地器材的缺乏和師資力量的薄弱是限制我校健美操課發(fā)展的直接原因,這也說明了學校對健美操課甚至是體育教育的不重視,沒有過硬的師資力量與良好的場地器材,全校健美操的推廣可以說是舉步維艱。學校應該正視這一點,加大對體育教育這一塊的資金投入,修建合適的場地器材以供學生使用,發(fā)掘充足的優(yōu)秀教師資源給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技術指導,以此保證我校健美操課的順利發(fā)展以及女大學生心理素質的穩(wěn)步提高。4.2.2加強學校健美操課的組織工作此次調查結果顯示,健美操課在我校的開展對我院女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呈優(yōu)良態(tài)勢。在健美操課的學習過程中有一個問題是困擾較大多數學生的,就是大家會因為動作的難度和節(jié)奏的快慢而有挫折感,這便是因為我校健美操組織工作的薄弱。教師安排教學內容應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多照顧后進者的感受,再加上合適的音樂,考慮學生整體的素質,逐步發(fā)展。4.2.3加強學生健身意識的培養(yǎng),重視健美操課程在調查過程中,有較少部分人選修健美操課并不是出于真正的興趣愛好,而是為了兩個學分。在意識上就形成了一種錯誤的觀念,現(xiàn)如今,大學生體質令人擔憂,能有一門課既能鍛煉大學生的身體機能又能培養(yǎng)心理素質,就要倡導在校生(特別是女大學生)重視健身意識的培養(yǎng),珍惜已有的健美操課程,以己之力帶動身邊的同學都參加到健美操的鍛煉中來。4.2.4加強學校對心理輔導工作的監(jiān)督,重視女大學生心理健康在調查過程中,了解到每個學院都有自己的心理輔導老師和心理輔導辦公室,但這一工作流于形式,幾乎沒有學生知道心理輔導辦公室的具置。在此情形下,學校應狠抓心理輔導這一塊工作,加強對心理輔導工作的監(jiān)督,從根本上重視女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讓我校的女大學生以一個健康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即將到來的社會上的考驗!
參考文獻:
[1]汪云.《健身健美操對甘肅省女大學生身體形態(tài)和自信心的影響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2]姚杰.《健美操課程中運用“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對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D].蘇州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3]朱妹.《高中女生健美操選項課程內容模塊體系的構建與實證研究》[D].蘇州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
[4]李孟璐.《高校健美操對女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分析》[J].《新西部(下旬.理論版)》2011年.
[5]陳泉宇,徐振文,康華養(yǎng).《健美操運動對獨立學院女大學生心理影響因素的探析》[J].《運動》2012年第35期.
[6]張玉.《健美操課對女大學生社會性體格焦慮及身體自我概念的影響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7]田甜.《健美操課對我院女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J].《運動人體科學》2013年(第3卷)第26期.
[論文關鍵詞]拓展訓練;心理健康水平;社會適應能力
194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在其上將健康定義為: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而是身體的、精神的健康和社會適應良好的總稱。1990年,WHO在有關文件中對健康的定義又加以補充,認為健康應包括四個方面: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因此,健康是生理健康與心理健康的統(tǒng)一,二者是相互聯(lián)系,密不可分的。據統(tǒng)計,我國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有心理障礙的大學生比例為23.25%,90年代上升為25%,近幾年有的大學已達到30%。北京高校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研究課題組最新的調查顯示:有16.5%的學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衛(wèi)生問題。因此,改變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當前高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的任務。本研究在實驗的基礎上,研究拓展訓練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旨在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這對于落實體育教學改革所提倡的課程理念有著現(xiàn)實的意義和價值。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隨機抽取2008級大學生200名,其中100名大學生(男生53人,女生47人),在體育課上進行拓展訓練,稱為實驗組,100名大學生(男生45人,女生55人),正常上體育課,稱為對照組。實驗前,兩組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和社會適應能力無明顯差異,體育課為每周一次,一學期32學時。
(二)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
根據研究的內容和需要,廣泛查閱有關著作、論文,對研究結果進行分析。
2.問卷調查法
采用《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量表》(UPI),該量表是我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工作者1993年從國外引進并修訂的,主要以青年大學生為對象,可以了解大學生的苦惱、心理沖突、迷惘、焦慮,有無心身疾病、神經癥、精神病等問題,是目前在我國普遍應用的一種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篩選量表。采用《社會適應能力診斷量表》,該量表由北京師范大學鄭日昌教授主編的,1999年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是測量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心理量表。
一學期結束,同時向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同學發(fā)放問卷。兩組各發(fā)放問卷100份,共發(fā)放問卷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95份,有效率為97.5%,其中實驗組96份,有效率為96%;對照組99份,有效率為99%。
3.訪談法
對大學生及相關教師,就拓展訓練開展的有關情況進行訪談。
4.數量統(tǒng)計法
研究中所有數據均采用Excel2003進行初步的錄入和整理,運用SpsslO.0對數據進行分析。
二、結果與分析
(一)拓展訓練簡介
拓展訓練,英文名outwardbound,寓意為一艘小船駛離平靜的港灣,義無反顧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挑戰(zhàn)。這種訓練起源于二戰(zhàn)期間的英國。當時,大西洋商務船隊屢遭德國人襲擊,許多缺乏經驗的年輕船員葬身海底。針對這種情況,漢思等人創(chuàng)辦了“海上學?!保柧毮贻p海員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技巧,使他們的身體和意志都得到鍛煉。二戰(zhàn)以后,這種訓練的目標由單純的體能、生存訓練擴展到心理訓練、人格訓練、管理訓練和職業(yè)能力訓練等。
(二)拓展訓練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影響的分析
青年期是人生發(fā)展的重要階段,特別是對于大學生學子們,上大學是一件積極而有意義的事,但環(huán)境及各種關系的改變,必然會帶來他們所不曾想象的壓力和挑戰(zhàn)。大學階段對大學生成年期的發(fā)展具有深遠影響,對整個未來社會的發(fā)展具有潛在的重要價值。專家認為: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存在有著諸多原因,其中人際交往排在首位?,F(xiàn)在的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生活上的嬌生慣養(yǎng)和學習上的一帆風順,使他們很少經受挫折鍛煉,獨立的生活能力較差,大學生活與夢想上的落差,以及同學生活上的差異,很容易產生心理上的不穩(wěn)定。
通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差異性檢驗,由表1看以看出,在存在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類型上,實驗組和對照組差異很顯著,在存在某些心理問題和心理較為健康兩個類型上,實驗組和對照組差異顯著。這是因為:拓展訓練中的大部分項目都是針對于提高人的心理素質設計的,在活動過程中,學生不斷克服心理恐懼戰(zhàn)勝自我,通過完成一個個任務,讓他們明白這樣一個道理:面對困難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充分相信自己和隊友,挖掘自身的潛能,再困難的任務也能完成,這對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對自我及他人的認識有著積極的作用。例如:拓展訓練中運用較多的“空中斷橋”項目,要求學生在7米高的地方從一塊木板跳到另一塊木板上,在這種特定環(huán)境中能否及時調整心態(tài)、控制自己的情緒,果斷、勇敢地跨出一步,將是成功的關鍵。
(三)拓展訓練對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影響的分析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一份報告中強調,未來社會,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其中,學會做人就是社會適應范疇的內容,由此可見,社會適應能力是當今社會新型人才必備的重要素質。
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體現(xiàn)在個體應與客觀現(xiàn)實環(huán)境保持良好秩序,既要進行客觀觀察以取得正確認識,以有效的辦法應對環(huán)境中的各種困難,不退縮;又要根據環(huán)境的特點和自我意識的情況努力進行協(xié)調或改變環(huán)境適應個體需要,改造自我適應環(huán)境。
從表2可以看出,在實驗組和對照組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差異性檢驗中,除了在適應能力很強等級上差異不顯著,在適應能力良好、一般、較差三個等級上差異顯著,在適應能力很差等級上差異很顯著。拓展訓練要求學生始終保持旺盛的斗志,堅定地信心,既需要團隊的協(xié)作精神,更需要團隊問和團隊內部的精細分工,學生需要根據訓練需要,所扮演的角色、地位也會經常發(fā)生變化,復雜的人際關系要求學生在困難面前竭力為集體爭取榮譽,在主動尋求幫助與幫助他人的同時,從集體中獲得巨大的力量和信心,在集體中充分彰顯個性。角色的定位、變換與清晰的分工在使學生體力、毅力、交往、分工與協(xié)作等全方位得到鍛煉的同時,良好的人際關系與廣泛的社交能力也隨之得到培養(yǎng)提高。例如:“盲人方陣”這個項目要求十幾個人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把一捆雜亂無章的繩子拉成一個正方形,并且所有的人要平均分配在四條邊上,整個過程中所有的學生都要蒙上眼睛。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與大家進行交流、溝通,闡述自己的觀點,傾聽別人的意見,集體協(xié)商最后達成統(tǒng)一的意見,共同完成任務。通過這個項目,讓學生學會了交流、傾聽和闡述,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社交能力。由此可見,拓展訓練對提高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
三、結論與建議
論文摘要: 隨著當今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大學生的心理壓力日益增大,心理問題也日益增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顯得愈發(fā)重要和急迫。校園文化建設包括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多重建設,這項工作的合理安排和大力開展必將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fā)揮積極的推動作用。
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和貫徹落實,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國家教育部先后出臺《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綱要》、《教育部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等相關文件,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視為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心理輔導和干預外,校園文化作為營造和諧校園環(huán)境、承載心理教育氛圍的手段和載體,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還起著重要的滲透作用,能夠使大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接受隱性心理健康教育。
1.大學生心理素質現(xiàn)狀
大學生是具有較高知識層次、較大發(fā)展?jié)摿Α⑤^強創(chuàng)造能力的群體,新時代的大學生擔負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深入貫徹和完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重要任務,這就要求大學生除了具備較高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和思想品德修養(yǎng)外,還具備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等人對心理健康給出了十條標準,分別是: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并對自己的能力作適當的估價;生活的目標能切合實際;不脫離現(xiàn)實環(huán)境;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能適當地宣泄和控制情緒;能有限度地發(fā)揮個性;在不違背社會規(guī)范的情況下,對個人基本要求作適當的滿足。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而且處于青春期末期,正是身心全面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心理發(fā)育由不成熟迅速走向成熟的過渡階段,加之突如其來面臨的復雜人際關系、激烈競爭、快節(jié)奏生活等,容易受到心理沖擊,產生心理波動。
據報道,在大學生群體中有17%出現(xiàn)焦慮癥狀,14%出現(xiàn)抑郁癥狀,12%存在敵對情緒。大學生中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人際交往不適的困惑心理,就業(yè)壓力造成的過度擔心的心理,缺乏自信心和學習緊張的心理,貧困生的自卑心理,戀愛、情感問題引發(fā)的心理等方面。近年來,大學生心理問題呈現(xiàn)出日益嚴重的發(fā)展態(tài)勢,他們的心理問題主要集中在心理存在障礙,具體表現(xiàn)為焦慮、強迫、恐懼、抑郁、精神衰弱等癥狀,更為嚴重的還有可能引發(fā)自殘、自殺等極端行為的出現(xiàn),這些不僅嚴重影響了大學生自身的人格成長、學習生活和職業(yè)發(fā)展,而且給學校、家庭及全社會帶來了極其嚴重的負面影響。
2.校園文化的含義
和諧的校園文化對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究其含義可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論點。狹義的校園文化是指學校的課外文化,包括學校輿論風氣、人際關系、校園環(huán)境等。而廣義的校園文化則是指學校的整體文化,包括校容校貌、教學內容與管理制度、全校師生的共識及所遵循的價值觀念與行為標準,特有的濃烈而持久的精神氛圍,等等。
3.校園文化建設與大學生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
校園文化建設包括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多重建設。只有將這三方面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夠達到構建和諧校園的目的,完成建設健康校園文化的任務,起到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3.1校園物質文化建設
校園物質文化是校園文化的物化形態(tài),是為了實現(xiàn)教育目的而建造和設置的各種物質設施和環(huán)境的總稱,它映射著整個校園文化的歷史積淀水平和文化發(fā)展樣式。校園物質文化主要包括學校所處的地理位置、校園環(huán)境、教學設施、活動場所建設等,它是育人方略的重要載體之一,對學生全面發(fā)展,尤其是心理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
校園物質文化建設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幾方面。首先,營造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是校園物質文化建設的立足之本。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重視校園地理位置的選擇,充分發(fā)揮自然環(huán)境對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作用;合理布局校園內部區(qū)域結構,遵循科學規(guī)律,打造功能劃分合理、學習生活便捷的區(qū)域結構,有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重視校園綠化工作,營造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凈化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其次,塑造富有感染力的校園景觀是校園物質文化建設的點睛之筆。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通過建造雕塑等來傳承學校的悠久歷史,凸顯景點的紀念意義,激發(fā)學生進取、拼搏、團結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和歸屬感;通過設置景點來蘊含豐富的哲理,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善加利用校園的一草一木,塑造學生的人格品質和良好素質。最后,建造現(xiàn)代化的場館設施是校園物質文化的堅實之根。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健全圖書館強大的功能,建立現(xiàn)代網絡管理系統(tǒng),分門別類完善和規(guī)整圖書館數據庫,使學生在課堂之外能夠進行自我補充、開闊視野,為學生學習和科研提供詳盡的信息和資料;修建功能齊全的大型體育場館,為學生日常體育鍛煉和運動素質的提高提供必要的基礎設施和便利條件;建立實驗室或實踐基地
,使之成為高校培養(yǎng)適應社會所需求的高級專門人才和高校開展科學研究活動的重要基地;完善現(xiàn)代化校園網絡,進而滿足教學科研和辦公現(xiàn)代化的需要,滿足大學生快捷多樣地汲取知識的迫切需求。
科學研究證實,人的心理是受客觀環(huán)境制約和影響的,大學校園物質文化能對大學生的心理傾向和心理狀態(tài)起到一種隱性的引導和影響。因此,從育人理念的視角來看,校園物質文化建設便具有陶冶熏陶功能、審美與美育功能、內化與自我教育功能。大學校園物質文化建設最終能夠達到陶冶大學生的情操,使他們的思想得到升華和成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和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的目的,產生提高大學生審美能力的影響,起到內化和促使大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作用。
3.2校園精神文化建設
校園精神文化是校園的精神存在和精神價值,是校園顯性和隱形文化的有機結合,是校園文化的核心內容。校園精神文化包括校園精神、發(fā)展目標、意識形態(tài)文化、第二課堂活動、教師人格影響等方面的內容。
校園文化活動是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的最重要內容之一。它是大學生課堂的拓展和延伸,通過各類校園文化活動的參與,能夠對大學生起到素質教育、能力培養(yǎng)、增長見識、展示自我的作用。大學生在參與各類校園文化活動的過程中能夠提高相應的能力,開闊視野,擴大人際交往范圍,鍛煉人際交往技巧,與志同道合者結交朋友,培養(yǎng)健康積極的精神風貌,從而降低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可能性,或在出現(xiàn)一定心理問題時緩解不適感。
隨著網絡的普及,校園網絡文化對大學生心理既有積極的影響又有負面的效應。積極影響包括促進大學生全球意識、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意識的強化,促進大學生道德法律意識的健全,促進大學生民主、平等意識的提高。其負面效應則包括弱化大學生的道德意識,動搖其固有價值觀念,影響其精神意志,扭曲其交際心理,并誤導大學生對信息的選擇。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千方百計占領網絡這一主要精神文化建設陣地,使其發(fā)揮積極影響,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此外,校園體育文化、校園生活事件及校園心理劇等都對大學生心理狀況有一定的影響。
3.3校園制度文化建設
校園制度文化指的是學校組織文化的制度部分,屬于校園范圍內必須強制執(zhí)行和嚴格遵守的文化類型。校園制度文化包括學校組織中各種條例化的規(guī)章制度、行為規(guī)范、紀律準則,以及學校組織中無形的習慣、規(guī)范、傳統(tǒng)、風氣、價值觀等。
校園制度文化的建設能夠對大學生行為起到強制性作用,從而使學生培養(yǎng)嚴密的組織紀律性、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和符合身份的規(guī)范行為;能夠保障校園文化建設其他方面的實施,保障學校穩(wěn)定的秩序,以及校園內的平等;能夠以條令條例的形式制約大學生的言行舉止,以保證校園教學活動、生活秩序的順利進行??梢?,校園制度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基本保證,也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培養(yǎng)起到重要的限制和規(guī)范作用。
綜上所述,高校校園文化屬于育人環(huán)境的一部分,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起著積極的推動和促進作用,建設健康和諧、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必將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起到重要的輔助和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黃毅靜.校園文化建設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國成人教育,2006,(7).
[2]廉海明,高立威.大學生心理現(xiàn)狀及研究.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01,(4).
[3]劉昌盛.關注大學校園潛伏的危機——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中國電力教育,2009,(147).
[4]呂業(yè)文.論校園物質文化建設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關系.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10).
[5]苗存龍.創(chuàng)建適宜人才成長的校園物質文化.人才資源開發(fā),2010,(6).
[6]王婷.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研究.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10,(3).
[7]孟沛.淺析校園文化活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0,(6).
[8]白彥民,王嘉惠.校園網絡文化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與對策研究.科教論壇,2009, (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5)10-0007-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0-004
[本刊網址]http://hbxb.net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人才培養(yǎng)的層次和水平也不斷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質能力已納入社會對于高素質人才考評的重要標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高校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媒介。構建科學合理、卓有成效的心理健康課程體系,對全面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量,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舉足輕重。
一、對高校心理健康課程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理性認知
大學生正處于人生成長過程中心理發(fā)展變化的重要階段,他們在社會認知、角色轉換、人際交往和價值觀等各個方面產生心理矛盾和沖突的情況時有發(fā)生。近年來,馬加爵案、藥家鑫案、林森浩案等的接連發(fā)生,使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成為社會各界的關注焦點。而高校所做的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統(tǒng)計和高校頻發(fā)的大學生心理危機事件也不斷給教育工作者帶來警示和深思。黨和國家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發(fā)展給予了諸多的關心關注。自2001年以來,教育部頒發(fā)了《關于加強普通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等一系列指導性文件,提出“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勢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是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和手段”,要求高校“開展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等。2011年5月頒發(fā)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對高校開展心理健康課程又進一步提出了具體要求,要使大學生能夠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真正受到教育、得到啟發(fā)。高校心理健康課程作為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有力抓手,無疑對于高校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面向全體學生,以問題預防與發(fā)展指導為宗旨,幫助大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完善健全人格,激發(fā)個人內在潛能,提升自我調節(jié)能力,從而實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最終實現(xiàn)自我價值。
二、高校心理健康課程體系的現(xiàn)狀訴求
(一)課程定位需進一步明晰
盡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經在高校中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但畢竟此項工作的整體推進的時間尚短,仍有部分高校還沒有給予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足夠的重視。這就直接導致了部分高校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視為上級布置的任務開設即可,而沒有對課程體系的整體架構進行細致論證。而在具體操作層面,教師資源短缺,以德育系列或者行政系列教師擔任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工作;課程課時設置較少,針對性差,難以滿足學生的需求;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照本宣科,缺乏體驗性和互動性,教學效果不明顯等情況仍然存在。
(二)師資力量相對薄弱
從教師數量上來看,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專職教師比例不高,兼職教師中絕大多數人并不具備心理學相關專業(yè)學習背景和培訓經歷;從教師的人格特質角度講,擔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任課教師自身必須人格完善且心理狀態(tài)健康向上,但個別教師存在心理素質較差或者個性存在缺陷等問題;從教師隊伍的培訓管理分析,許多高校對心理健康教育領域重視不足,以致教師在繼續(xù)深造、技術培訓、交流學習以及職稱晉升等方面沒有得到良好的發(fā)展空間。這些原因都導致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效果難以保障。
(三)課程考核評價環(huán)節(jié)尚不完善
針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考核評價,目前國內高校大部分是以試卷或撰寫論文的形式進行。課程的考核評價方式倒逼了任課教師在課程內容、教學目標以及教授方法等環(huán)節(jié)的設置上發(fā)生導向性誤區(qū),也使學生更加關注考試成績,而忽略課程原本對大學生自身心理健康調節(jié)能力和心理技能應用的掌握?,F(xiàn)實情況往往上演這樣的一幕,在大學生參與學習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結束之日,也是告別關注心理健康之時,他們存在緊張焦慮情緒,卻無法應用知識進行消化調節(jié),走出陰影;他們出現(xiàn)矛盾困惑,卻不能利用技能妥善處理,直面挑戰(zhàn)。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在框架上由原理課程、健康課程和活動課程相互依附,在細節(jié)層面又與校園文化、課程設計、專兼職教師隊伍以及大學生自身等因素息息相關。
(一)完善課程設置,保障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核心建設
1.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適應學生發(fā)展需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面向全體大學生開展的一門課程,這就需要在課程內容的設計上,既要注意對共性問題的探索,又要尊重不同年級、不同群體進行個性需求的研究??傮w來講,大學生的心理需求隨著年級的變化而不同。如大學新生與畢業(yè)年級學生表現(xiàn)的心理問題往往截然不同。因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切忌搞大鍋飯,要在設計共性知識脈絡的同時,將每學期的課程內容與不同年級大學生的獨特心理特點相結合,有所專攻,有所側重。
2.豐富心理健康教育課堂形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一方面,我們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借鑒團體心理輔導的模式開展教學活動。由于團體心理輔導過程中,主導者可以針具不同主題,引導和幫助參與者創(chuàng)建相應的環(huán)境活動,極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和體驗感,使同學們在群體互動中主動感知問題,收獲知識。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對心理測量儀器和工具的有效運用,提升教學效果的針對性和趣味性。根據對應章節(jié)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參與標準測量表的填寫,使同學們在自填、自評、自測中,從對量表的感性認知,逐漸轉化到對知識的理性掌握。這不但能夠滿足學生自我探索的愿望和興趣,也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二)充分發(fā)揮第二課堂的教育優(yōu)勢,助力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1.以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熏陶人。優(yōu)雅舒心的環(huán)境往往能夠使人的情緒得到舒緩,心情感到愉悅。大學生將在一所校園中度過四年寶貴的青春歲月。如果他所處的校園環(huán)境基礎設施完備,校園景觀怡人,管理制度有序,校園處處散發(fā)著年輕的朝氣,處處彰顯著古樸的大學書香亦或是現(xiàn)代的科技之美,那么長期生活在這樣寧靜與雅致的環(huán)境之中,感受著青春向上的氣息,可以有效調節(jié)大學生的負面情緒,有利于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2.以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校園文化活動吸引人。在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我們要經常走近學生,更多地傾聽學生的心聲,以他們的心理需求為出發(fā)點,不論是活動的內容設計,還是活動的載體搭建,都要盡可能照顧到參與學生的心理感受,使我們的校園文化活動真正做到讓大學生喜聞樂見。在活動的氛圍營造上,我們要積極創(chuàng)建公平公正、積極向上的環(huán)境,讓同學們在活動中有所作為,收獲喜悅,也使校園文化活動在潛移默化中體現(xiàn)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
3.以積極向上的宣傳輿論內容鼓舞人。正面積極的宣傳能夠起到激勵大眾、鼓舞人心、凝聚力量的強大向心力。在高校心理健康課程教育第二課堂的建設中,高校應筑牢宣傳輿論陣地,充分利用校園BBS、校報、廣播電臺以及宣傳櫥窗等校內宣傳資源和途徑,如開設心理知識專欄,邀請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專業(yè)教師為同學們答疑解惑等,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相關知識和技能進行宣傳普及,廣泛傳播青春正能量。
論文摘要:大學生面臨著生理、心理的巨大變化及來自學校、家庭、社會的眾多要求,但其心理發(fā)展尚未成熟,在為人處事方面常引起心理沖突,產生心理障礙。大學生心理障礙產生的涼因與對策。
近十幾年來,由于種種原因,我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越來越令人擔憂。根據樊富氓等人對清華大學916名大學生進行的調查顯示,71.3%的大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承受著很大或較大的心理壓力;70.1%的學生對壓力缺乏正確認識。a7范存欣等人在暨南大學1026名大學生作了心理健康調查,結果顯示,有42.83%的大學生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16.22%的在校學生存在各種比較明顯的心理問題,其中有24.21%的學生存在病態(tài)人格問題。川當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的嚴重性、廣泛性呈越來越大的趨勢。“馬加爵案”是大學生心理障礙的極端表現(xiàn)。大學生成長階段是人生的特殊、迷惘期,正進人成年人的社會角色,但對社會、家庭而言,因其經濟不獨立,實際仍是“未成年人”,又面臨學業(yè)、就業(yè)、學費等心理壓力,及人際關系、愛情等成長的煩惱和困惑,容易角色錯位,導致心理沖突,甚至產生心理障礙。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危及到他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不可等閑視之。
一、大學生心理障礙的產生原因
大學生心理障礙表現(xiàn)形式各不相同,是由于各種主客觀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具體來講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社會環(huán)境因素
當前社會處于新舊價值體系與行為規(guī)范更迭的關鍵時期。人們對物質文化生活的要求不斷提高,競爭意識逐漸加強,生活、就業(yè)壓力日益增大,這對大學生的思想產生很大的影響;東西方文化的碰撞、價值觀念的沖突、貧富差距的拉大、利益格局的調整造成大學生心理的不平衡:個人對眾多可供選擇的生活目標難以兼顧的矛盾心理加劇,了內心沖突;對環(huán)境變化的適應不良而出現(xiàn)的種種困惑、迷惘、不安和緊張在明顯增加……以上種種因素都可能導致大學生的心理障礙。正如我國著名社會學家先生所指出的:“我國當前正處于一個大變革時期,這個變革包括幾千年沿襲下來的文化、觀念的改變。因此,人群中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因適應不良而產生的各種心理障礙。”
(二)家庭因素
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的心理障礙問題都與家庭環(huán)境有關。父母離異或不和、親人病故、家庭主要成員不良行為的直接教唆和間接暗示都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極大的影響。此外,父母對子女的態(tài)度和教養(yǎng)方式也可能導致心理障礙的產生,如:過分地保護和溺愛會導致子女依賴、膽怯、任性、驕橫等心理傾向;過分嚴厲則會使子女產生消極、畏縮和迷惘的個性特征。但人在童年、少年的成長經歷對個體的人格特點有很大的影響,有家庭事件對子女的影響是終生揮之不去的。因此,家庭環(huán)境也成為造成大學生心理障礙的因素之一。
(三)個體因素
個體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包括遺傳素質、生理病變、身體發(fā)育狀況等。根據材料已知:輕微的神經障礙可能與先天遺傳和生長的內部環(huán)境有較大關系。大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因此個人的容貌、身材、生理缺陷等也是大學生心理障礙產生的誘因。心理因素歸根結底是環(huán)境和遺傳相互作用的結果,但一經形成,又成為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有些大學生由于認知水平偏差而愛鉆牛角,受到挫折后一撅不振,自暴自棄,對同學的幫助置之不理,長期郁悶而產生心理疾病;有些則由于自己缺乏自制力、情緒易沖動或憂郁而產生心理問題。而且現(xiàn)在的青少年生理成熟的年齡普遍提早,而同時社會對人們的知識和技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樣一來,人們的求學階段也越來越長,從而出現(xiàn)了所謂“社會成熟后延現(xiàn)象”。當代大學生最大的心理特點就是這種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的不平衡性,而這種不平衡也是大學生心理障礙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學校生活因素
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是影響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不同于中學,大學強調自學和獨立思考,有許多時間由學生自己支配,這完全不同于中學時老師包辦一切的學習情況.因而也就增加了學習上的困難。作為大學生,要獨立處理一切生活瑣事,協(xié)調人際關系等,這都是擺在不少學生面前的突出困難。在高才云集的大學校園,中學時代的優(yōu)越感被成為蕓蕓眾生的普通學生的感受所代替?!拔也皇羌庾由恕?、“我不能得到別人的關注”,“我怎么變得如此笨”等等此類意識引起很痛苦的失落感。有些學生因所學專業(yè)不理想而喪失學習興趣,覺得前途無望。不少大學生正是由于以上種種原因而出現(xiàn)心理障礙。教育部2003年下發(fā)了《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綱要(試行)》,要求高校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但由于沒有硬性規(guī)定,《綱要》在許多地方并沒有得到落實。
二、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預防和克服心理障礙的對策研究
大學生的心理障礙對其帶來諸多不良影響,而且心理障礙有多種表現(xiàn)形式和產生原因。因此,要預防和消除大學生心理障礙,需要通過不同的途徑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提高學生對心理健康的認識,增強自我保健意識
大學生首先要認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將其與個人的發(fā)展聯(lián)系起來考慮,不斷檢查,反省自己,以及時發(fā)現(xiàn)并解決內心的矛盾和沖突;同時要增強自我保健意識,注、意培養(yǎng)鍛煉自己的個性心理品質,增強自己的“免疫力”,自覺主動地培養(yǎng)、優(yōu)化個性心理品質。平時主動參加自己喜歡的活動或盡量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擴大交往范圍,處理好各種人際關系,增強對周圍同學的了解,同時也讓其‘他同學了解接受自己,以便得到各方面的有力支持。已產生了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要相信自己心理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心理疾病是可以治好的。
(二)設立心理健康教育機構,開展各種活動,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機構主要負責心理衛(wèi)生知識的宣傳工作,設立心理咨詢服務中心,開展各種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我國心理衛(wèi)生工作尚未普及,心理咨詢工作起步較晚,專職的心理咨詢、心理治療人員還很少。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機構這個環(huán)節(jié)還比較薄弱,應多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以彌補其不足。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已開展了心理咨詢工作為學生服務。但是,不少大學生對心理咨詢有一種偏見或忌諱.認為進了心理咨詢的門就意味著自己是不健康的人,會被指手劃腳。針對這種情況,心理咨詢部門應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空間,豐富載體,有效利用QQ,E一mail、博客等網絡工具,進行咨詢或交流,這樣可以避免面談時向老師暴露個人隱私的尷尬,學生更樂于真心的反映個人心理問題。事實上,心理咨詢并不是心理不正常者的專利,這也說明了學校開展心理衛(wèi)生知識宣傳工作的力度不夠。 為了增加大學生的心理衛(wèi)生知識,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大學應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于學科教學之中,要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素質方面的內容,如思維、記憶、想象能力的心理訓練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感知力、注意力、記憶力、創(chuàng)造力以及科研動手的能力等;通過采用強化與積極的心理暗示的措施,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川同時可以通過廣播、講座、發(fā)宣傳資料等方式進行心理衛(wèi)生知識的宣傳與普及。另外,在新生人校時,要通過運用心理量表測量,為每個學生建立心理健康檔案,以便于他們在產生心理問題時,能夠及時得到治療和疏導。這有利于大學生正確理解和認識自身所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并在實際生活中予以有效的解決,也有益于大學生形成自我保健意識,增強自我鍛煉能力。
(三)加強校園環(huán)境建設,營造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
校園環(huán)境具有認識和調節(jié)心境、育才及娛樂的功能,對完善學生個性、促進學生心理發(fā)展具有潤物細無聲的熏陶作用。為了使大學生保持良好的心境,學校應加強環(huán)境的美化和管理。校園環(huán)境包括校園物質環(huán)境和校園文化環(huán)境。校園物質環(huán)境包括校舍、校園景點、運動場地、甚至教室的墻壁、桌椅的色彩都應認真考慮、精心設計,給人以美的享受,使學生能在緊張的學習之余品味到寧靜恬淡的情趣,有利于學生的心理調節(jié)。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校園文化對他們的影響至關重要‘校園的文化環(huán)境是指學校精神、制度等,它應該有樂觀和諧的氣氛、豐富多彩的內容,通過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積極、健康、高雅的校園氣氛,陶冶學生高尚的情操,促進其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能引導學生積極向上,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心理品質,使學生在校園文化活動中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增強學生信心。
(四)做好大學生的就業(yè)指導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工作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高校畢業(yè)生越來越多,就業(yè)形勢的日益嚴峻,國家統(tǒng)一分配畢業(yè)生的政策不復存在,這就使得雙向選擇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畢業(yè)生之間的激烈競爭。大學生就業(yè)壓力的增大,職場上的擇業(yè)困難,產生了許多心理問題:有些學生在辛苦四年后,找到的工作待遇甚至還不如沒上過大學的高,理想與現(xiàn)實的落差導致心理極度失衡;有些畢業(yè)生因在競爭中失利而長時間不能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變得自卑、憂郁、煩躁;還有些畢業(yè)生因面臨著個人理想與家庭意愿、事業(yè)與愛情、就業(yè)與深造等方面的兩難選擇而焦慮困惑,一籌莫展;因此,做好大學生的就業(yè)指導工作,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yè)觀,也是避免大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一項有效措施。
我國的就業(yè)指導課程相比英、德等西方國家來說,還有很大差距。它僅限于學生畢業(yè)前的就業(yè)形勢分析和教給畢業(yè)生一些求職技巧。川因此,我們必須加強畢業(yè)生就業(yè)指導課程建設,把大學生就業(yè)指導課列入必修課,面向全體學生,貫穿于大學教育的全過程等,而不是僅在畢業(yè)班才開設就業(yè)指導課。通過就業(yè)指導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yè)觀念,客觀的評價自我,揚長避短,以便找一個滿意的工作。同時還要加強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指導,通過指導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幫助大學生發(fā)現(xiàn)和了解自己的專長和興趣,根據社會需求,樹立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職業(yè)生涯觀。川這樣可以使學生避免就業(yè)時的盲巨性和·無準備性,增強他們的擇業(yè)自信心,從而避免一些畢業(yè)生因就業(yè)產生心理問題的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