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論課堂講述技巧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講述要有條理
課堂上的講述切忌雜亂無章,而是要條分縷析,在圍繞一個中心的前提下,層層展開,一個一個的問題來分析,這樣便于學生集中注意力,理解該問題,直到徹底明白,再進入下個問題。這樣在大問題的統(tǒng)率下,分出許多小問題,給人有條不紊、條理分明的清晰感。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雜亂無序,那樣學生就應接不暇,此問題尚未理解,下個問題又已跳出,攪成一團,使學生覺得每個問題都似懂非懂。例如:在【故都的秋】這篇文章的講述中,在圍繞“欣賞清靜、悲涼”這個中心的前提下,先介紹故都之秋的特點,即清靜、悲涼,從文章中找出反映這一特征的詞語,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得出這一結論。接下來再提出第二個問題:一般人喜歡的是百花盛開的春天,贊美的是果實累累的金秋,而作者為什么獨獨鐘情于秋的“清靜、悲涼”這一特色呢?這似乎有些反常(制造懸念)。這要從北京的環(huán)境、作者的性格和當時國家面臨的災難三方面來看。這就是說再分成三方面來分析。
1、環(huán)境:北京位于華北平原北部邊緣,再往北不遠處,就是蒙古高原上的沙漠。春天,大風一起,塵土飛揚,空氣污染,使得本應美好的春季失去了它應有的本色。而北方地區(qū)的秋天,雨水較多,草木茂盛,地面植被良好,天高云淡,風輕氣爽,所以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也就成了作者喜愛的景色。
2、作者的性格:作者郁達夫生活閑適,百無聊賴,所以對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覺得別有一番情趣,那怕是悲涼的氛圍。清靜更是歷代文人所喜愛的,這正像王安石晚年,他在政治上失意后,閑居鄉(xiāng)村,熱愛農(nóng)村的山山水水和閑適的生活,如出一轍。
3、時代背景:國家當時面臨著日寇的侵略,故都北京很快就要被日本占領,在這最后的時刻,作者又怎能不留戀他生活過的地方呢?清靜、悲涼的故都之秋就成了他眷戀的對象。這樣一條一條的講來,學生就易于理解,也會現(xiàn)出恍然大悟,徹底明白作者喜歡故都秋之清靜、悲涼的原因了。
二、在講述中要留有“空白”
即留有思考的余地這好比吃飯。人吃了一些東西,得留有充分的時間讓他消化,而后才能再吃。如果先吃進去的東西尚未消化,就又吃進新的東西,肚子就會膨脹,人就感到難受。學習亦然每講一個問題,有意無意的給學生留下一些思考的時間,使他們徹底明白了所講的內(nèi)容,再去學習下一個問題。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室里靜悄悄,學生集中思維,要珍惜這一重要時刻?!币驗槲覀兩险n不是為了熱鬧,而是為了讓學生有所收獲,課堂是否活躍,應該以學生是否積極思考為準繩。所以在教學中要善于設置“空白”,這正是學生展開聯(lián)想,拓寬思維的觸發(fā)點,它可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能將老師所講的內(nèi)容與自己思考的內(nèi)容結合起來,統(tǒng)一起來,融匯貫通。所以絕不能將學生從思考的空間里硬拉到自己限定的條條框框里,更不能全盤代替,不等學生思考完就匆忙作答。那樣就剝奪了學生的思考空間,影響了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消化、吸收。“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著”,新課標對學生和教師的位置早已做了準確的定位,作為教師,一定要學會應用“空白”的教學藝術,于無聲處驚雷,給學生留下思考的余地,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消化、吸收,成為自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即能力。
三、講述要簡明扼要
既然學生是主體,教師不可一旦開講,就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而應抓住重點,簡明扼要,該介紹的介紹,改點撥的地方點撥。要發(fā)揮畫龍點睛的作用,而龍還是要讓學生自己往出畫,教師只是給以點睛之筆,以起到四倆撥千斤的效果。
四、舉例要典型形象
只有典型了,才能有助于理解你所講的內(nèi)容,起到類比的作用。只有形象了,才易于理解,易于接受,進一步被學生消化、吸收,轉化為他們的能力。
五、語言要明白曉暢而不失詼諧幽默
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學習。風趣的語言,可以使學生大腦的思維立刻活躍起來,思維的敏捷性大大提高,學習的效率自然就高了。樸實的語言使學生在輕輕松松中思考,不會造成詞語理解上的障礙,也就不至于中斷思路。這是課堂教學中相當重要的一個方面??傊虾靡惶谜n,還有許多方面要做好。以上是我僅就教師的講述方面談的一些個人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