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文明多樣性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文明的多樣性與包容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是建立和諧世界的前提和基石,和諧世界也內在蘊涵著多樣性包容性文明的共存。應堅持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原則,加強不同文明的對話和交流,建立國際文明新秩序,協(xié)力構建多種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諧世界。
關鍵詞:和諧世界;人類文明;多樣性;包容性
1人類文明的多樣性與包容性
人類社會,是一個由不同類型文明所構成的共同體。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每個民族、每個國家都在創(chuàng)造著自己的文明。在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主題的全球化時代,世界的豐富多樣性,各國文明的多樣性和包容性,構成了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
在馬克思主義的視野里,文明作為一個與野蠻、愚昧和無知相對應的概念,作為標志著人類社會進步的程度和開發(fā)的狀態(tài),是社會經(jīng)濟和人類理性發(fā)展到一定程度的產(chǎn)物,文明產(chǎn)生以后又推動著社會經(jīng)濟形態(tài)的進步。文明的多樣性是指各地區(qū)、各民族和各國社會進步所達到的程度和水平,體現(xiàn)了各地區(qū)、各民族和各國社會進步的特點和方式,也反映了人類社會生活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從哲學上分析,物質世界是多樣性的統(tǒng)一,人類世界也必然是多樣性文明的統(tǒng)一的世界;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分析,整個世界是朝著多樣性方向發(fā)展的;從政治學角度分析,民族、國家也是多樣性的存在??傊?,整個人類社會發(fā)展的狀況是多樣性文明的共存。人類文明多樣性的思想,是唯物史觀理論體系中熠熠生輝的瑰寶。
按照唯物辯證法觀點,事物發(fā)展狀態(tài)既有多樣性、差異性的一面,又有普遍性、同一性的一面,后者包含在前者之中;事物發(fā)展過程既有對立斗爭的一面,又有共存互補兼容的一面,正是通過事物內部各方面以及不同事物之間既對立斗爭又共存互補兼容,才構成事物豐富多彩的多樣性、差異性和包含其中的普遍性與同一性,并推動事物不斷地在多樣性、差異性同普遍性、同一性兩者之間矛盾運動,向前發(fā)展。所謂文明的包容性,正是指不同文明處在同一開發(fā)體系中雙向互動、相互貫通、吸收和借鑒、由此及彼、逐步揚棄轉發(fā)的過程,呈現(xiàn)出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看似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狀態(tài)。
馬克思晚年極其重視對東方社會的文明歷史以及未來發(fā)展道路的研究。通過對東方社會文明的特殊性和多樣性的研究,闡明了人類文明的多樣性與統(tǒng)一性的辯證關系,揭示出民族發(fā)展道路的多樣性和人類發(fā)展最一般規(guī)律之間的辯證關系。馬克思認為,人類文明從橫向的共時性角度看,具有相互影響、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相互構建的功能,文明的多樣性和包容性是并行不悖的。多樣文明之間的交融和震蕩是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力。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們黨提出世界各種文明求同存異、兼容并包,相互交流,取長補短,互補共融、和而不同,共同發(fā)展,這正是對整個人類社會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發(fā)展具有多樣性、包容性品質特征的一種基本描述。
2多樣化文明與和諧世界的關系
2.1多樣性文明相互交融、和諧共存是構建和諧世界的基礎和前提
和諧意味著多樣性,單一性無所謂和諧。多種要素、成份以及部分的協(xié)調相處、和睦共存,才能構成作為整體性存在著的事物的和諧。人類文明的包容性更促進了這種和諧的實現(xiàn)。整個人類社會發(fā)展的狀況是多樣性文明的共存。建設和諧世界的命題蘊涵著一個意境深遠的哲理,即多樣性文明共存的命題。沒有各國多樣性文明的共存、多樣性文明的特色性、差異性和矛盾性及其相互交融和包容,也就談不上世界的和諧性。和諧世界的理念內在要求尊崇多樣性的文明,這是構建“和諧世界”的基石。對各國文明的多樣性、社會制度和發(fā)展道路的多樣性的尊重,才能保證世界各國和諧共存。因此,建設和諧世界的內在前提條件就是承認和尊重各國文明的多樣性,以平等開放的精神,維護文明的多樣性,加強不同文明的對話和交流,以推動世界朝著多極化和國際關系民主化的方向發(fā)展,構建各種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諧世界。
2.2和諧世界是對多樣性文明的充分肯定和內在訴求
“和諧世界”內在隱含著我們的世界是多種文明共存的意蘊。曾指出:“文明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在人類歷史上,各種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積極貢獻。存在差異,各種文明才能相互借鑒、共同提高;強求一律,只會導致人類文明失去動力、僵化衰落。各種文明有歷史長短之分,無高低優(yōu)劣之別。歷史文化、社會制度和發(fā)展模式的差異不應成為各國家交流的障礙,更不應成為相互對抗的理由?!币粋€民族國家的繁榮和發(fā)展不是和諧世界的要旨,它應該是各國差異的縮小和不同文明的共同進步。這也是我們保障世界和平與發(fā)展的關鍵要素。和諧世界是普遍、協(xié)調、均衡發(fā)展的世界,是人人都能享受發(fā)展成果的世界,是多樣性人類文明存在和共同發(fā)展的世界。只有在一個和諧的世界中,人類社會才有可能實現(xiàn)良性運動和協(xié)調發(fā)展,人類的多樣性文明才能合作、共贏,互相包容。和諧世界內在蘊涵著多樣性文明的共存,它既是對多樣性文明的充分肯定,也是尊重文明多樣性的應然結果。
3和而不同、兼容并蓄,促進多樣性文明發(fā)展,共建和諧世界
3.1堅持和而不同、兼容并蓄原則,推動各國文明在求同存異中共同發(fā)展
2002年10月24日同志在美國喬治•布什總統(tǒng)圖書館的演講中指出:“中國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諧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沖突。和諧以共生共長,不同以相輔相成。和而不同是社會事物和社會關系發(fā)展的一條重要規(guī)律,也是人們處事行事應該遵循的準則,是人類各種文明協(xié)調發(fā)展的真諦?!薄昂投煌痹醋杂谥袊鴤鹘y(tǒng)文化的核心。所謂“和而不同”,即首先要承認“不同”,在“不同”的基礎上形成“和”(和諧、和合),才能使事物得到發(fā)展。如果一味地追求“同”,忽視或不尊重“不同”,不僅不能使事物得到發(fā)展,反而會導致事物衰敗。也就是說,“和”(和睦相處、共同發(fā)展)是目的,但“和”的前提是“不同”,是多樣性的存在;沒有“不同”,沒有多樣性,就無所謂“和”。它表現(xiàn)在各種文明的關系上,主張“善解能容、兼容并蓄”,各種文明都是人類文明的組成部分,都對人類文明做出了貢獻,不應當相互排斥,而應彼此尊重、保持特色、共同進步。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世界上的各種文明、不同的社會制度和發(fā)展道路應彼此尊重,在競爭比較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共同發(fā)展。推動各國文明之間的共存與兼容,有兩大前提:一是求同,即尋求和發(fā)展共同利益、共同語言;二是存異,即尊重世界多樣性、差異性。這就要求我們堅持和而不同、兼容并蓄原則,尊重文明的多樣性,使不同的文明相互包容借鑒合作、和平共處、共同發(fā)展,以促進世界多樣性,實現(xiàn)人類文明的百花齊放和人類社會的全面進步。
3.2加強多樣性文明的對話與交流,在相互吸納中共建人類文明
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呈現(xiàn)日益變小的趨勢,不同文明間的矛盾和沖突可能會比歷史上的任何時代來得更加彰顯和激烈,這就是美國學者亨廷頓提出“文明沖突論”的原因所在。然而,解決文明沖突的途徑并不是以暫時處于優(yōu)勢的某種文明去同化或消滅其他文明;相反,文明沖突的消解只有在尊重文明的多樣性,加強多樣性文明的對話與交流,保證不同文明的協(xié)同發(fā)展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實現(xiàn)。
多樣性文明之間的對話與交流是積極順應和平與發(fā)展時代主題的實際行動,是處理和解決當今世界錯綜復雜矛盾的正確途徑。它有助于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在此基礎上的相互尊重以及和睦相處;有助于整合人類文明的積極成果,弘揚人類的文明精華,推動整個社會的不斷進步;有助于維護和促進世界文明的多樣性,豐富人類共同的文明成果。我們對待文明多樣性的根本出發(fā)點,應該是促進各種文明的相互理解、尊重、交流,在相互吸納中共建人類文明,實現(xiàn)共同發(fā)展、共同繁榮。
3.3構建國際文明新秩序,共建和諧世界
要構建和諧世界,就必須承認世界多樣性的現(xiàn)實,以一種開放包容的精神尊重各國不同的社會制度和發(fā)展模式,尊重世界上不同文明模式,從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主題、冷戰(zhàn)格局已經(jīng)崩潰、世界多極化和經(jīng)濟全球化的趨勢加速發(fā)展的新的歷史條件出發(fā),正確處理各國文明的相互關系,建立國際文明的新秩序。
建立國際文明新秩序不僅是經(jīng)濟全球化發(fā)展趨勢以及世界文化發(fā)展交流的需要,也是正確處理所謂“先進文明”與“落后文明”關系,反對文化霸權主義的需要。長期以來,建立在單一西方文明的思維方式上的國際舊秩序缺乏包容性、拒斥多樣性。西方國家的一些人持有一種片面和盲目的“西方文化優(yōu)越論”,并常常以此作為借口貶低、干涉、壓制甚至侵略其他國家。這種“西方文化優(yōu)越論”,實際上是西方推行霸權主義的“理論根據(jù)”之一。當前,國際局勢發(fā)生著深刻變化。雖然和平、發(fā)展、合作已成為時代主題,但影響和平與發(fā)展的不穩(wěn)定因素仍然大量存在,局部戰(zhàn)爭和沖突時起時伏,南北差距進一步拉大,恐怖主義、跨國犯罪等全球性問題突出。這些消極現(xiàn)象的存在,既與西方某些國家以西方文明中心論的文化外交理念有關,也于不同文明間未能真正形成平等、合作、互補、兼容的共識有很大關系。
世界需要和平、安全與穩(wěn)定,世界也需要走向更高程度的文明。所以,我們在努力建立國際政治和經(jīng)濟新秩序的同時,應該及時、響亮地提出建立國際文明新秩序的要求。堅持和維護不同文明之間的平等對話,尊重各個國家和民族的不同特色和風俗文化,促進各種不同文明間的相互學習和借鑒,增進國與國之間的睦鄰友好和政治互信,建立民主、平等、公正、合理的國際文明新秩序,共建和諧世界。
總之,文明的多樣性與包容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是建立和諧世界的前提和基石,和諧世界也內在蘊涵著多樣性包容性文明的共存。我們應該堅持和而不同、兼容并蓄原則,加強不同文明的對話與交流,以平等開放的精神,維護文明的多樣性,促及文明的包容性,建立國際文明新秩序,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協(xié)力構建各種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諧世界。
參考文獻
[1]方世南.馬克思關于人類文明多樣性思想初探[J].馬克思主義研究.2003,(4).
[2]胡建.構建“和諧世界”的中國立場解讀[J].探索,2006,(6).
[3]曹文宏.文明多樣性與“和諧世界”[J].理論學刊,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