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av毛片亚洲_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_一级片黄色视频播放_日韩免费86av网址_亚洲av理论在线电影网_一区二区国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99人人更爽_精品少妇人妻久久免费

首頁 > 文章中心 > 社會學方法論

社會學方法論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社會學方法論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社會學方法論

社會學方法論范文第1篇

默頓受邏輯經(jīng)驗主義和內(nèi)史主義影響,走向了科學社會的內(nèi)在主義,20世紀60年代形成了頗有影響的功能主義的美國傳統(tǒng)即默頓學派;貝爾納受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和科學史外史主義的影響,走向了科學社會外在主義,并影響了20世紀70年代中期形成的社會建構主義的英國科學知識社會學的愛丁堡學派和巴思學派。不同觀點、不同思想、不同傳統(tǒng)的相互碰撞與合流,使科學社會學得到迅速發(fā)展。80年代后的一些科學社會學家受庫恩(T.S.Kuhn)歷史主義、系統(tǒng)論、整體論和語境論(contextu-alism)的影響,開始進行科學社會內(nèi)在主義與科學社會外在主義的整合研究。于是,出現(xiàn)了社會語境意義上的科學社會學——科學知識社會學。

概括地講,科學社會學20世紀70年代以來發(fā)生了重大變化,由默頓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科學社會學走向了英國傳統(tǒng)的后現(xiàn)代科學社會學;由非認知科學社會學走向了認知科學社會學”[1];由科學結構研究的社會學走向了科學知識研究的社會學;由社會功能主義走向了社會建構主義;由宏觀研究走向了微觀研究;由科學的社會學研究走向了更廣闊的科學的人類學和文化人類學研究[2]。從方法論的角度看,我們認為,科學社會學經(jīng)歷了從不成熟到成熟、從單一的定性和單一的定量到定性與定量的結合,從單一的科學社會結構分析到整體的科學社會語境分析的發(fā)展。具體地講,科學社會學方法論經(jīng)歷了科學內(nèi)部因素分析方法、科學外部因素分析方法、科學社會語境分析方法三個發(fā)展階段。

1 科學內(nèi)部因素分析方法

我們把對科學進行內(nèi)在社會結構分析和對科學知識進行社會學分析的研究流派稱為科學社會的內(nèi)在主義,其研究方法稱為科學內(nèi)部因素分析方法。它包括結構—功能分析方法、計量分析方法和人類學方法。

1.1 結構—功能分析方法

這主要是默頓及其學派的方法論,其實質是從結構出發(fā)分析功能。他們把科學看作是具有復雜結構的社會系統(tǒng),對其社會體制的結構做精細的分析,由結構解釋功能,而很少研究科學知識的內(nèi)容及其與社會因素的關系,被稱為科學社會學的功能主義,形成了科學社會學的美國傳統(tǒng)”[3]。從1938年發(fā)表《十七世紀英國的科學、技術與社會》到1973年出版的文集《科學社會學——理論和經(jīng)驗的研究》,默頓運用結構—功能分析方法對科學的社會建制、科學的精神氣質、科學的規(guī)范結構、科學交流、科學獎勵制度、科學家的行為模式、科學中的優(yōu)先權之爭等進行了深入研究,這些內(nèi)容構成了科學社會學的主要內(nèi)容,形成了科學社會學的研究傳統(tǒng)。其他學者如本·戴維(Joseph Ben-David)的《社會中的科學家角色》、巴伯(Benard Barber)的《科學與社會秩序》、克蘭(Diana Crane)的《無形學院》、科爾兄弟(Jona than Cole,Stephen Cole)的《科學界的社會分層》、加斯頓(Jerry Gaston)的《英國和美國的獎勵制度》等,進一步運用了結構—功能分析方法,發(fā)展了默頓的思想,成為默頓學派的重要組成部分。

不過,這種方法的保守性是十分明顯的,因為它只能從科學的現(xiàn)存社會結構出發(fā),依據(jù)結構決定功能的假設進行某些功能的預測,而對于過去和未來的科學的社會結構的研究不能令人滿意;它只研究科學的宏觀社會結構,而不研究科學知識產(chǎn)生的微觀認識過程,其方法論說到底是“黑箱式”的。

1.2 計量分析方法

計量分析方法是運用數(shù)學、統(tǒng)計工具對科學進行定量描述的方法,包括數(shù)學統(tǒng)計分析、引證分析、內(nèi)容分析、多變量分析。

數(shù)學統(tǒng)計方法就是運用數(shù)學、統(tǒng)計工具對大量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從中得出結論的方法。默頓在《十七世紀英國的科學、技術與社會》的博士論文中廣泛采用數(shù)學統(tǒng)計方法,通過對大量文獻的統(tǒng)計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說明十七世紀英國上層社會特別是知識界對科學興趣的普遍轉移,有力地說明了當時英國科學的社會結構隨著科學興趣的轉移而發(fā)生的微妙的變化。普賴斯(Dreek J De Solla Price)在1961年發(fā)表的《巴比倫以來的科學》和1963年發(fā)表的《小科學,大科學》中,廣泛運用數(shù)學分析和統(tǒng)計方法研究科學的整體發(fā)展,揭示了科學由小科學到大科學的發(fā)展規(guī)律,說明了科學機構與科學組織的不斷規(guī)范化、規(guī)?;一?。

引證分析(citation analysis)是利用科學引文索引(SCI)所提供的資料進行數(shù)量分析得出結論的方法。在科學社會學中,廣泛運用引證分析研究引證數(shù)與科學獎勵的關系、引證率與論文影響度的關系、科學發(fā)現(xiàn)前后的繼承關系、科學共同體內(nèi)部科學家之間的相互關系等。引證的網(wǎng)絡分析還用來研究不同學科間的相互交叉與滲透關系,譬如普萊斯運用引證分析研究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之間的關系,發(fā)現(xiàn)自然科學近五年的文獻引證率遠高于人文科學,說明不同學科內(nèi)部的體制與進步程度是有區(qū)別的??颂m在《無形學院》中用引證分析研究科學共同體內(nèi)部的結構,發(fā)現(xiàn)知名度高的科學家的論文被引證率高??茽栃值芾靡C分析研究科學論文的質量、科學界的社會分層情況以及獲獎情況等[4]。

內(nèi)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是對傳播交流的內(nèi)容進行精確的數(shù)量分析的方法,它最早出現(xiàn)在新聞學,隨后在文學、社會學、政治學等眾多學科中廣泛應用。科學社會學中還只是初步使用這一方法。這種方法不研究行為,也不研究語言、符號的語義,只是通過語言、符號的數(shù)量分析如篇幅長短、篇數(shù)多少的統(tǒng)計來達到研究的目的。薩頓(G.Sarton)在《科學史導論》中運用內(nèi)容分析考察先前科學史著作中各組成部分不同時代所占的篇幅數(shù)量的多少,以此來說明科學的加速發(fā)展。默頓在《十七世紀英國的科學、技術與社會》中也運用了此方法說明科學興趣的轉移現(xiàn)象。

總之,計量分析方法對科學進行統(tǒng)計學的概括,注重數(shù)量關系分析,通過數(shù)量關系研究科學內(nèi)部各個要素的關系。從這種意義上講,計量分析方法是一種通過數(shù)量關系的分析研究科學的內(nèi)在關系的宏觀方法。

1.3 人類學方法

這主要是法國哲學家拉圖爾(Brune Latour)和美國社會學家謝廷娜(Karin D.Kno-Cetina)研究科學實驗室情況的方法。人類學方法的引入,使科學社會學發(fā)生了人類學轉向。謝廷娜把這種方法稱為微觀—傾向發(fā)生學方法,因為人類學對科學的研究關注的是科學家信念的形成過程[5]。

他們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進入實驗室,把一個具體的實驗室看作一個部落進行考察,把看到聽到的如實記錄下來,再應用語言分析方法對所記錄的情況進行分析。拉圖爾的研究得出兩個結論:其一,實驗室可以描述為一個文字標記系統(tǒng),因為儀器具有標記能力,每個標記的裝置是機器、儀器和實驗人員的組合,科學論文就是這種文字標記系統(tǒng)的產(chǎn)物;其二、實驗過程中產(chǎn)生的科學事實不過是實驗人員的構造物,是儀器產(chǎn)生出的文字標記被人為地解釋為事實,因此科學實驗不是發(fā)現(xiàn)事實而是創(chuàng)造事實[6]。前一個結論是對實驗室活動的自然主義描述,后一個結論是對實驗結果的哲學說明。

謝廷娜(K.D.Knorr-Cetina)運用人類學方法提出了科學的建構主義綱領,認為科學是人為的,實驗室的一切都是人們事先精心準備好的,即決策負荷的,這樣科學實驗就是主觀建構活動,它受到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她特別強調科學實驗的社會網(wǎng)絡不是科學共同體,而是超認識的資源關系形成的社會網(wǎng)絡。[7]因此,人類社會學的方法就是要說明科學認識過程、科學知識形成過程無不與社會有關,無不說明社會因素向科學的滲透。

然而,這種方法仍是一種經(jīng)驗描述方法,因為它關注的是科學研究的過程,對科學實踐過程進行微觀研究而不注重宏觀研究;傾向于對科學家言論的主觀分析而不注重科學研究的客觀實在性。因此,人類學方法的語言學轉向、認知轉向也是十分明顯的。

2 科學外部因素分析方法

我們把對科學與其外在諸因素相互作用的研究傳統(tǒng)稱為科學社會外在主義,其方法論就是科學外部因素分析方法。這種方法論的特點是把科學當作一個“剛體或黑箱”,不考慮科學本身所包含的意義,只考慮科學與其周圍其他因素的相互關系。謝廷娜把這種研究稱為宏觀—定向相一致方法即宏觀方法,它包括歷史背景分析方法、歷史主義方法、文化分析方法。

2.1 歷史背景分析方法

這主要是貝爾納(J.D.Bernal)考察科學及其社會功能的方法。貝爾納是一位對科學的歷史及其社會功能進行全面考察與研究的科學家,他認為對于科學的分析應放到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中去進行,特別是進入20世紀以來,科學已不是個人的事業(yè),它已成為大工業(yè)集團甚至整個國家的事業(yè),科學發(fā)現(xiàn)與發(fā)明不再是個人的發(fā)明與發(fā)現(xiàn),而是科學共同體的共同成果。因此,科學的作用、功能必須結合其賴以生存的社會環(huán)境來加以認識。正是從這種科學觀出發(fā),貝爾納反對當時流行的兩種對立的科學觀:一種是理想主義科學觀,認為科學是追求真理的純粹智力活動,其功能是建構與經(jīng)驗世界相符合的意義世界,即創(chuàng)造能解釋經(jīng)驗事實的理論;一種是現(xiàn)實主義科學觀,認為科學是人們用來認識自然、支配自然并為人們所利用的手段,這實際上是一種實用主義,幾百年來人們一直這樣看待并利用科學[8]。

2.2 歷史主義方法

庫恩(T.S.Kuhn)把歷史注入科學的方法不僅影響了科學哲學的歷史主義轉向,而且也影響了科學史的外史轉向,反映在科學社會學中就是科學的外部因素分析傾向。美國哲學家阿伽西(J.Agassi)把對科學的這種研究稱為社會學主義??茖W哲學、科學史、科學社會學不約而同地從社會維度研究科學,一方面說明科學對社會的影響日益增大,另一方面說明對科學的理解絕不能脫離社會歷史環(huán)境。我們認為歷史主義可分為內(nèi)在的歷史主義和外在的歷史主義。前者指科學哲學中的歷史主義,它著重科學理論結構、科學發(fā)展模式的演化研究,如庫恩的范式轉換模式、勞丹(Larry Laudan)的研究傳統(tǒng)進化模式等,較少研究社會因素對科學的影響。后者指科學史的外史論和科學社會學主義,它關注科學與其之外的社會因素的互動關系,而很少關注科學內(nèi)部的歷史演化。但不管哪種歷史主義,從動態(tài)而不是從靜態(tài),從歷時而不是從共時,從整體而不是從部分考察科學的方法和立場值得肯定。

2.3 文化分析方法

這是一種從文化學角度研究科學的方法,代表人物有巴恩斯(B.Bames)、布魯(Da vid Bloor)、懷特(Leslie A.White)、李克特(Maurice N.Richter,Jr)。

巴恩斯以愛丁堡學派的代表人物著稱,他在《科學知識和社會學理論》一書中主張社會文化因素影響知識形態(tài)的觀點,科學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占統(tǒng)治地位的文化思想的影響。他把科學看作一種亞文化的集合,是人類整個文化的一部分,科學文化是在文化的氛圍中生成的[9]。在他看來,文化影響科學家的信念和想像,從而影響到科學知識,通過對整個文化進行分析就能弄清科學的發(fā)生與發(fā)展。不過,他把科學看作是一組程序和方法論的約定,由約定主義走向了文化相對主義。

以提出科學知識社會學強綱領而著稱的布魯把科學當作文化現(xiàn)象,把真理看作文化符號,而不是把科學看作智力形態(tài)。他主張在整個人類文化的框架中審視科學及其與意識形態(tài)的關系[10]。他的強綱領的四個內(nèi)容因果性、對等性、對稱性和反身性就是要說明科學知識產(chǎn)生和評價的社會文化原因。

懷特在《文化的科學》中認為科學是一種人類行為,是把握經(jīng)驗的活動,科學不是實體本身,而是解釋經(jīng)驗世界的方式??茖W依賴于文化,而文化依賴于符號,人類的一切行為都是在使用符號中產(chǎn)生的。從這一觀點出發(fā),他進一步認為正是文化而不是社會才是人類與眾不同的特性,文化對于科學較之社會對于科學有更直接和更重要的作用。一種發(fā)現(xiàn)與發(fā)明是已經(jīng)存在的文化要素的綜合或是將一種新的要素吸收到一種文化系統(tǒng)中。每一種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都是文化經(jīng)驗積累過程的有組織的表現(xiàn),計算機的發(fā)明不可能出現(xiàn)在牛頓時代,因為當代就沒有發(fā)明計算機的文化積淀。由此,他得出兩個推論:一是當文化積累還沒有到達產(chǎn)生發(fā)現(xiàn)與發(fā)明的條件前,任何發(fā)明與發(fā)現(xiàn)都是不可能的;二是當文化積累到成熟,發(fā)現(xiàn)與發(fā)明便必然產(chǎn)生。這是典型的文化決定論,一種絕對的文化主義。

李克特在《科學是一種文化過程》一書中闡明了類似的觀點。他認為科學是一種方法,一種社會建制,一種專門職業(yè)。他把科學定義為過程,認為科學是作為個體的認知發(fā)展在文化上的對應物,是作為傳統(tǒng)文化知識的一種生長物,是作為文化發(fā)展的一種認知形式。在他看來,科學發(fā)展的方向類似于個體的認知發(fā)展方向,科學發(fā)展的起始點是傳統(tǒng)的文化知識,科學發(fā)展的結構一般類似于進化過程的結構,特別是類似于文化進化過程的結構,科學是一個從個體層次向文化層次的認知發(fā)展的延伸,是一個傳統(tǒng)文化知識之上的發(fā)展生長物,而且是一個文化進化之特殊的認知變異體和延伸。

我們認為科學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和文化過程,但文化并不能決定科學的一切,文化決定論是一種絕對主義,一種外在主義,過分夸大文化對科學的決定和滲透作用,忽視了科學的內(nèi)在自主性.

3 社會語境分析方法

將科學置于社會歷史中進行考察,從內(nèi)因和外因、歷時和共時的綜合上分析科學與其外在社會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關系,我們把這種方法稱為科學社會語境分析方法,主要表現(xiàn)為社會實踐方法、系統(tǒng)分析方法、功能—結構分析方法、社會修辭學方法、行動者—網(wǎng)絡方法和實在論的建構主義方法。

3.1 社會實踐方法

這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科學的方法。馬克思和恩格斯雖然生活在19世紀,但他們在剖析資本主義社會和創(chuàng)立歷史唯物主義的時候,就運用實踐的觀點、立場和方法分析當時的科學技術,把科學作為社會的內(nèi)在因素來考慮的。正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對科學的社會實踐的分析,東、西方的社會學家都把馬克思和恩格斯看作科學社會學的鼻祖。馬克思和恩格斯在許多論著中研究了科學技術,他們的著眼點是考察科學技術與社會生產(chǎn)力的關系,科學技術進步與社會進步及社會變革的關系。他們對科學技術的研究表現(xiàn)出社會實踐觀。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看來,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力量,科學的發(fā)生與發(fā)展一開始就是由生產(chǎn)決定的,科學在社會生產(chǎn)中產(chǎn)生,在社會實踐中形成,它反過來又通過改造技術來推進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最終引起生產(chǎn)方式和社會制度的變革。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會實踐方法為我們研究科學與技術、科學與生產(chǎn)、科學與社會中的政治、經(jīng)濟、教育、文化等的關系提供了一種十分有效的方法論。

3.2 系統(tǒng)分析方法

系統(tǒng)分析是把研究對象當作一個系統(tǒng)進行定量化、模型化和擇優(yōu)化研究的方法。在科學社會學中,運用系統(tǒng)分析方法對科學及其社會因素的關系進行全面的分析與綜合,并給出科學與社會諸因素互動的模式。魏因加特(P.Weingart)研究科學外部控制的非科學目標內(nèi)化方法和科勞恩(W.Krohn)的科學目標化方法都屬于系統(tǒng)分析方法。

魏因加特的非科學目標內(nèi)化指把科學以外的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文化的社會目標在國家和政府的干預下轉化為科學內(nèi)部的研究準則,或者說科學的環(huán)境目標被科學有選擇地吸收、消化、整合。他以美國癌癥研究為例進行個案研究,運用系統(tǒng)方法詳細地分析了非科學目標內(nèi)化的整個過程。這一過程大致為:社會問題——政治阻力——政策規(guī)則——科學政策規(guī)劃——機構阻力——研究[11]。這種系統(tǒng)地研究非科學因素轉化為科學內(nèi)部問題的方法值得我們借鑒。

科勞恩的科學目的化指國家和政府有意識地把科學的外部目標導入一個學科的發(fā)展之中,使之成為科學理論發(fā)展的主導線[11]??茖W的目的化使科學與政治、經(jīng)濟、軍事等社會問題緊密相連,使科學致力于社會實際問題的研究。這樣一來,科學便與整個社會一體化。因此,對于科學目的化的研究必然要運用系統(tǒng)分析方法。

3.3 功能—結構分析方法

這是德國社會學家魯曼(N.Luhmann)創(chuàng)立的一種與結構—功能方法相對立的方法[11]。它不是從結構出發(fā)分析功能,而是從功能出發(fā)分析結構。魯曼把科學看作一個社會系統(tǒng),運用功能—結構分析方法研究了科學的社會運行機制。他認為科學作為一個社會系統(tǒng),具有自治性、適應性和學習能力??茖W的自治性是指科學能夠根據(jù)自己特定的規(guī)范去行動、根據(jù)自己特定的價值標準去選擇??茖W的適應性指它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和作出反應的能力。適應性是科學賴以存在與發(fā)展的基礎,不適應環(huán)境的學科遲早會消失,因為科學是一個開放系統(tǒng),需要不斷與其環(huán)境進行物質、信息和能量的交換,從而與環(huán)境保持動態(tài)平衡,既發(fā)展自身同時又高效地影響環(huán)境。科學的學習能力指主動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這種能力從根本上講是科學的創(chuàng)造力,被動地適應環(huán)境是一種被動的學習,是缺乏創(chuàng)造力的學習。

3.4 社會修辭學方法

這是20世紀70年代中期在英國出現(xiàn)的科學知識社會學的代表人物馬凱(M.Malkay)的研究方法。它是在科學哲學的反實證主義、現(xiàn)象主義等哲學思潮影響下形成的。它不同于默頓傳統(tǒng)方法論的地方在于科學知識社會學依據(jù)傳統(tǒng)社會學的方法對科學知識本身進行社會考察與分析。馬凱在對科學知識作社會文化的解釋時,提出了“科學社會修辭學”這個新術語,其含義是:科學共同體內(nèi)部的科學家行為并不能用統(tǒng)一的規(guī)范來說明,而只能以科學家各自的利益和目標來說明。[12]也就是說,科學家的行為和科學的行為并不是依據(jù)科學語言來說明的,而是依據(jù)他們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的社會語言或文化資源來說明的;科學規(guī)范不是用默頓所說的科學體制來保證的,而是用科學的文化資源來說明的。在他看來,科學是一種解釋性的事業(yè),客觀世界的本性是社會地建構起來的,科學知識是經(jīng)科學家磋商(negoiation)建立起來的。磋商就是科學共同體內(nèi)的科學家之間運用共同的文化資源提供的節(jié)目單(repertoire)或字典(vocabul ary)進行的協(xié)商和交流。通過科學“磋商”建立起來的結論并不是對物理世界的確定性說明,而是在特定的文化和社會背景中的科學家們認為是正確的主張而已。

我們認為,馬凱的社會修辭學就是社會語境(social context),科學家的行為規(guī)范要在其社會語境中得到說明??茖W知識的意義以及它產(chǎn)生的過程都要用社會修辭學來說明。這種社會修辭學方法說到底就是一種社會語境分析方法。

3.5 行動者—網(wǎng)絡方法

這是拉圖爾和卡龍(M.Callon)研究科學實驗室生活的方法[13,14]。行動者—網(wǎng)絡(Actor-Network)的含義有三:一是微觀網(wǎng)絡,指生產(chǎn)科學知識的場所——實驗室。在實驗室中,實驗者、實驗儀器、實驗材料、實驗環(huán)境應該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行動者(實驗者)與其他因素相互關聯(lián),構成了實驗語境,也就是一個行動者—網(wǎng)絡。這個行動者—網(wǎng)絡系統(tǒng)不斷構造自然,不斷生產(chǎn)新的科學知識;二是宏觀網(wǎng)絡,指實驗室與其之外的社會的關聯(lián),形成社會語境。在宏觀網(wǎng)絡中,行動者不僅是科學家,也包括政府、企業(yè)和消費者,這些行動者共同編織成自然—社會之網(wǎng)絡;三是微觀網(wǎng)絡和宏觀網(wǎng)絡是雙向互動的。實驗室通過建構進而塑造社會,即把科學知識社會化;社會以它特有的方式支持、支撐和資助實驗室。他們認為,科學論的研究不應停留在對已經(jīng)形成的“科學文本”的哲學考察,而應對正在建構中的“科學實踐”即實驗室活動進行考察。他們由對科學的哲學建構走向了社會建構;由科學知識的微觀研究走向宏觀研究;由自然、實驗室走向了自然、實驗室、社會的語境化建構。

3.6 實在論的建構主義方法

這是當代美國著名科學社會學家科爾(Stephen Cole)研究科學的方法論[15]。他認為科學上長期存在著兩大傳統(tǒng);一是實證主義或實在論傳統(tǒng)的“默頓學派”;另一是建構主義傳統(tǒng)的“西歐學派”。實證主義科學觀把科學看成是純理性的事業(yè),理性的認識結果必須由經(jīng)驗事實裁決,即科學是由自然界決定的,人只是被動地反映自然,而且科學的發(fā)展與社會無關。建構主義科學觀把科學看成是完全由社會建構的事業(yè),科學知識不是對自然的描述,而是社會性地建構起來的;科學不是由理性和規(guī)則支配的活動,科學知識的真?zhèn)我膊⒎怯山?jīng)驗證據(jù)裁決,而且自然界對科學知識沒有影響作用,科學知識是科學家社會行為“磋商”的結果。科爾既不贊成極端的實證主義立場,也不贊成極端的建構主義立場,因為前者是絕對主義,后者是相對主義,它們的錯誤在于“非此即彼”??茽柮鞔_宣稱他的科學觀介于“右翼的”社會建構主義和“左翼的”傳統(tǒng)實證主義之間,是實在論的建構主義。在他看來,科學知識是社會和自然界共同決定的,是理性和經(jīng)驗共同決定的。我們認為,科爾的方法是一種語境化方法;他在社會、人和自然之間建立了必要的聯(lián)系,突破了實證主義的“人—自然”框架和建構主義的“社會—人”框架,建立了“社會—人—自然”語境化的框架。 參考文獻

[1] 浦根祥,狄仁昆.科學社會學的認知轉向[J].自然辯證法通訊,1998(5):29-34.

[2] 劉jùn@①jùn@①.科學社會學的人類學轉向和科學技術人類學[J].自然辯證法通訊,1998(1):24-30.

[3] 劉jùn@①jùn@①.科學社會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27,75.

[4] 喬納森·科爾,斯蒂芬·科爾.科學界的社會分層[M].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35.

[5] Karin D Knorr-Cetina,Michael Mulkay.Science observed[M].SAGE Publication,1983:115,117.

[6] Bruno Latour.Laboratary Life[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6:58-64.

[7] Karin D Knorr-Cetina.The Manufacture of Knowledge[M].Pergamob Pre,1981:152.

[8] 貝爾納.科學的社會功能[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25-37.

[9] Barry Barnes.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Sociological Theory[M].Routledge Press,1974:63.

[10] David Bloor.Knowledge and its Social lmagery[M].Routledge Press.1976:4-5.

[11] 李漢林.科學社會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308,311,97.

[12] Michael Mulkay.Science and the Sociological Knowledge[M].George Allen and Unvin Ltd.1979:62-63.

[13] Bruno Latour.Science in action[M].Milton Keynes:Open University Press,1987.

社會學方法論范文第2篇

摘 要:問卷調查是社會科學的重要調查方式之一,在民族學和社會學兩門學科中均有涉及。這一研究工具的使用,所受的爭議不僅局限在學科內(nèi)部,也在學科之間相互詬病。民族學對問卷調查的使用是在其學科以定性研究為主要方向為基礎的,而社會學研究中問卷的使用主要是在其定量研究的過程中。社會學研究者認為民族學研究對問卷的使用,缺乏數(shù)據(jù)的分析以及相關概念關系的分析等,民族學研究者認為社會學研究對問卷的使用缺少控制度,問卷的質量無法保障。

關鍵詞:問卷調查,社會學,民族學,田野調查

問卷調查在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筆者這里談到的問卷調查包含了問卷的設計、問卷的使用和問卷的分析三個主要過程,這個完整的過程貫穿于社會科學研究的始終。

民族學和社會學是兩個致力于對社會研究的學科,兩者雖然關系緊密,但在研究理論和方法上有一定的區(qū)別,正是由于二者的差異,這在兩個學科之間也互有質疑。在整個調查研究過程中,問卷調查這一工具也同樣被質疑,這不僅在學科內(nèi)部引起爭論,也由于在兩個學科對問卷調查方法使用上的差別,二者互相詬病。

一、社會學和民族學中的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是社會科學的重要調查方法之一,包括問卷設計、問卷使用和問卷數(shù)據(jù)分析的一系列過程。

社會學研究方法上的訪談分為結構式訪談和非結構式訪談,問卷和訪談提綱是分開的,問卷發(fā)放的方式有很多種,即使是研究者與被調查者有語言上的直接交流,也只是在問卷相關概念的解釋上,并且要少而精,“言多必失”。

在民族性調查中,問卷與訪談區(qū)分不明顯,問卷的填寫是研究者通過將問卷內(nèi)容內(nèi)化于心后,一一與被訪者交談,然后由研究者代為填寫,確定問卷更大的信度,這一過程類似于社會學方法中的結構式訪談,所不同的是社會學中的結構式訪談是根據(jù)訪談大綱進行問詢的,而民族學在具體問詢被調查對象時,則是精確到問卷中的具體問題。民族學中的訪談類似于社會學中的非結構式訪談,圍繞著調研目的與被調查者進行談話。

在社會學學科中對定性研究的誤解便是將其與個案研究混同,社會學學者潘綏銘先生的團隊在其課題――“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學方法研究”中界定定性研究的三個不同層次,即“求同法”、“求異法”與“求全法”?!扒笸ā钡钠渲幸粋€特點就是追求數(shù)量上的優(yōu)勢,他們也質疑了這樣一種方式所得出的結論是否夠全面和可信。

在民族學的研究中,一些研究者一味認為只要有數(shù)量的出現(xiàn)就是定量研究,事實上,他們使用的更多是諸如平均數(shù)、百分比的分析等,這樣的方法更多的是定性研究中“求同”的方式。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其實并不是涇渭分明、截然斷開的,而是一條光譜的兩極,中間的過渡地帶非常寬闊。

二、問卷設計中的“元假設”問題

元假設(metapostulate)是關于某門具體科學的支持性假定,定義就是“元假設”。不論是哪個學科,只要是需要使用到問卷,“元假設”是一定要考慮的重要問題之一。問卷就是由不同層次的許多個元假設構建出來的,問卷里的每一個字、每一個句子甚至每一個標點都是構成問卷問題中所體現(xiàn)的“定義”所必須的,定義就是元假設。

社會學的問卷多數(shù)情況下,是發(fā)放到被調查者手里,由他們自己在不受他人干擾的條件下進行填寫的,所以問卷本身就是研究者在跟被調查者交談,對問卷的要求也是極高的。

民族學問卷的填寫則是研究者自己填寫的,問題的答案是通過研究者對被調查者的提問而得到的,也就是說研究者在與被調查者談話過程中的每個字、每句話都是元假設的一種表達。與社會學中的訪談一樣,這對研究者的說話技巧要求很高,相比來說,問卷可能在后期呈文的過程中,被修改完善的可能性更大。這正是民族學研究者被質疑的地方,即他們是否在提問的過程中有導向等。

三、問卷設計中的前期田野調查和后期問卷內(nèi)容的整理

問卷的設計,通常分為初期準備工作和后期修訂問卷過程。初期工作包括閱讀與所調查問題相關的理論和實地資料。

經(jīng)過這一番理論性的準備工作后,初期工作還需要下到調研地點去,這一過程在民族學和社會學中都要用到。這一過程主要是輔助調研問卷的初期定稿工作,將一些模糊的概念明確化,把不合適的調研內(nèi)容與提問方式刪除或修改等,增加一些更具代表性的問題等。

問卷被填寫完整后,社會學研究中首先是進行數(shù)據(jù)的編碼錄入,利用SPSS軟件挑出不合格―缺乏信度的問卷,然后進行數(shù)據(jù)的分析。而民族學目前缺乏這樣的一個過程。

四、問卷被調查對象的選擇――同質性與異質性

(一)實地調研地點的選擇――分散或集中

調查對象是問卷所直接作用的人,而非分析對象。對于調查地點的選擇,民族學和社會學也有很大差別。民族學一般選擇的調研地點相對小而集中,小到一個自然村村落中的村民。社會學選擇的地點一般跨度大而相對分散,其研究的目的是需要得到一個具有普遍性的結論。

社會學在選擇問卷被調查對象時,一般采用的是抽樣的方法。對研究樣本的大小要求主要是為了實現(xiàn)代表性的問題,即用部分個體代表總體。統(tǒng)計學上有個界限,認為當樣本容量達到大于或等于30個就是大樣本了,但是在實際抽樣過程中,樣本容量的選擇一般會超過100個,這樣代表性才能有所保障。

民族性的問卷調查對象多是比較集中,特別是以村落或者城市社區(qū)為主,問卷的被調查對象直接是面對該村子或社區(qū)的與該課題相關的有認知能力的人,所以很少會存在抽樣選取的問題。田野工作的階段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即初步了解情況――全面了解情況――深入了解情況。問卷的使用主要在前兩個階段,這和社會學學科中的使用有相似之處,第一階段主要是問卷的試用工作,為修繕問卷做基本工作,第二階段是問卷的正式使用工作,第三個階段,民族學的田野工作主要是通過深度訪談,來更深入的了解所調查的情況,也會涉及對相關被調查對象問卷內(nèi)容的理解與修改。

有些社會學研究者在進行定量研究中一味追求數(shù)量上的足夠大,一方面是被調查者確實異質性特別大,必須有一定數(shù)量的個體才能更好地把握整體,另一方面,他們以為數(shù)量上的優(yōu)勢更能佐證其理論的正確性和普遍性。民族學研究者對其問卷信度的質疑主要是針對其發(fā)放問卷的方式,在面對比較大的樣本容量時,不對問卷的填寫過程進行控制。

問卷調查的過程控制其實就是把定性調查的思路、視角與操作原則融入定量調查之中,走向兩種調查方法的整合,這是民族學和社會學兩門學科學科內(nèi)部在方法論上都可以借鑒的地方。

(二)部分個體組成的群體的代表性與普遍性

民族學選擇被調查對象集中化的原因是所調查的村落通常相對封閉,所以村民的同質性比較高,如此逐個進行問卷調查,便更能得到一個具有普遍性的結論,這是沿襲民族學或人類學對小部落研究的特點,來對該地進行民族志的描述。而社會學選擇被調查對象則是相對分散,相對有效的避免同質性高的調查者被重復調查,可以最大化的代表高異質性的總體。

五、小結

通過對問卷調查在民族學和社會學中的使用差別的對比,筆者認為在兩個學科中,需要反思的問題都很多。在研究方法上,逐漸走向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結合,是實現(xiàn)達到調查研究目的的方式之一,兩個學科應該在互相質疑中改善自己的研究方法,也應該有所新的嘗試。(作者單位:蘭州大學西北少數(shù)民族研究中心)

參考文獻

[1] 潘綏銘,黃盈盈,王東,論方法――社會學調查的本土實踐與升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9

社會學方法論范文第3篇

馬克斯?韋伯的《社會科學方法》一書主要選自《自然論文集》,本書由社會科學認識和社會政策認識中的“客觀性”、文化科學邏輯領域內(nèi)的批判性研究、社會科學和經(jīng)濟科學“價值無涉”的意義三篇長文組成,它們分別闡述了韋伯方法論思想中的一些重要的內(nèi)容,是韋伯方法論著作的代表作。本文主要通過深入的閱讀研究韋伯的社會科學和經(jīng)濟科學“價值無涉”的意義一文,進行淺析。

在《社會科學和經(jīng)濟科學“價值無涉”》一文中,韋伯提出人們在大學授課時是否應當宣明他們所贊成的某種倫理的或者建立在文明理想以及其他世界觀基礎上的實際的價值判斷這一問題。針對此問題,有兩種不同的回答:其一是以可以從純邏輯演繹而得到的事實和經(jīng)驗事實為一方與以實踐的、倫理的或世界觀的價值判斷為另一方的區(qū)分是正確的;其二是盡可能在課堂上不講實際的價值問題。對于上面兩種回答,韋伯發(fā)表了自己不同的見解,他認為大學教師在一切具體情況下,甚至在面臨使他的授課內(nèi)容變得毫無吸引力的危險時,都會毫不猶豫地向聽眾,首先向自己宣明,哪些陳述是純粹從邏輯推理演化而來的或者對純粹經(jīng)驗事實的說明,哪些陳述是實際的價值判斷,并且把這一點看作自己天經(jīng)地義的責任。在這種情況下上述的第一種回答才可以接受;而韋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贊同第二種回答,認為第二種回答只適于掩蓋向聽眾發(fā)表的意見的實際影響,韋伯認為如果讓教師放棄實際的價值判斷,不能講激情昂揚的話語,會使聽眾迷失于各種不同范圍的彼此混淆之中。

在講壇上一般是否應該進行實際的價值判斷的問題本身就是一個政策的問題,因而它最終只能由個人根據(jù)自己的價值判斷而對大學的任務所取的觀點來決定。韋伯批評了種種不合時宜的德國教授們在大學課堂的言行,認為“如今的大學生在教室里應當向自己的教師學到的東西,首先是熟練地完成給定的任務的能力;其次,承認事實,即使是令人不堪的事實,然后把關于它們的規(guī)定和自己的價值態(tài)度區(qū)別開來;第三,使自己服從職責,因而首先抑制不必要地表示自己個人興趣和其他感受的沖動?!碧岢鲈诿恳豁椔氊熑蝿罩校袚蝿照邞斂酥谱约?,排除那些不屬于職責的東西,而最需要排除的是他自己的愛與恨。

韋伯認為經(jīng)驗科學只能告訴人們事實怎么樣,它可能怎么樣,但決不指導人們應當怎么樣,因此關于實在的經(jīng)驗認識的科學必須拒絕承擔價值判斷的任務,從而保持科學認識的客觀性和中立性。科學研究者在涉及社會事實時,應當克制對它公開發(fā)表個人見解,韋伯寫道:“一個職業(yè)‘思想家’如果有什么職責的話,他所迫切要做的便是,面對時下盛行的理想,哪怕是傾人的理想,都要保持個人才智的清醒,倘有必要,就需‘逆潮流而動’。”韋伯深切地認識到研究者在科學研究的過程中和做學術報告時需要回避價值判斷,不借科學研究來鼓吹自己的價值觀;正是在這些因素之下,韋伯提出了“價值無涉”的概念。

韋伯寫《社會科學和經(jīng)濟科學“價值無涉”的意義》這篇論文的意圖在于,批判德國的教授們利用自己不受攻擊的權威在學術講壇宣揚自己的價值觀點,混淆了價值判斷和關于經(jīng)驗事實的科學知識之間的界限。在韋伯看來大學教授不能任意的發(fā)表其價值判斷。即應該做到價值無涉(價值中立)。所謂價值無涉是指要求研究主體按主觀愿望選擇了所要研究的問題之后,應該客觀地描述關于所要研究問題的全面資料和對這些資料進行科學分析所得出的結論,而不管這些資料和結論是否與研究主體、社會或者他人的價值觀念相沖突、相對立。

價值無涉這一原則首先是由韋伯提出的社會科學的客觀性原則,今天在社會科學領域內(nèi)依然廣為接受的標準。社會科學是否需要堅持“價值無涉”的原則,引起了學者的廣泛爭論。這兩種立場在中國社會學界爭論了十幾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刊登在《社會科學研究》雜志上的鄭杭生教授和李金教授之間的爭辯。

李金教授對社會科學研究中堅持“價值無涉”的立場是持基本接受的態(tài)度。他在《為“價值中立”辯護》一文寫道:“在中國社會學界正如在社會科學的其它領域一樣,有一種十分流行的觀點,即主張我們應當在社會科學研究中堅決拒斥價值中立的研究立場。

鄭杭生教授對“價值無涉”立場是批判的接受。他在《究竟如何看待“價值中立”?――回應〈為“價值中立”辯護〉一文對我觀點的批評》中寫道:“‘價值中立’作為一種來源于實證主義的科學觀,是一個在總體上包含根本缺陷但又有局部合理性的西方社會學方法論原則,是一個在國外學術界有嚴重分歧、毀譽參半、仍難一致的爭論問題,是一個在本質上與相左但又有部分一致的理論命題,因此,對它極有必要采取具體分析的態(tài)度,既不能全盤肯定,把它夸大為我國社會科學的普遍的方法論原則,也不能全盤否定,將它說得一無是處,連它包含的合理因素也否認了。”

鄭杭生教授傾向于批判,他提出用“實事求是”的原則來代替“價值中立”。他在《關于我的社會學定義――序董駒翔主編的〈社會學〉?答我的一些批評者》一文中寫道:“總之,我與那位批評者的分歧根本不在要不要科學性,在堅持科學性上我絲毫也不亞于他;分歧在于科學性能否通過所謂‘價值中立’來達到。我認為通過所謂‘價值中立’不僅不能達到科學性,還會引起十分有害的后果;在我看來,科學性只有通過實事求是才能達到?!?/p>

在我看來,對“價值無涉”我們應該做到批判的保留,而不是簡簡單單地認為要完全接受或者是全面地、徹底地拋棄。“價值無涉”原則在韋伯那里是一種原則,而非方法。是以解決實際出現(xiàn)的問題為出發(fā)點的,這也是科學研究過程中所要求的基本態(tài)度。因此,我認為在大學教學的過程中大學教師可以適當?shù)剡M行價值判斷、發(fā)表其主觀性的評論。以讓學生能夠更好的了解老師的思想,使大學課堂充滿活力、學生更加愿意地加入課堂討論,增加其知識,開闊其視野。

參考文獻:

[1]李金.為“價值中立”辯護[J].社會科學研究,1994,(4):58-63

社會學方法論范文第4篇

關鍵詞:;社會科學方法論;法學

中圖分類號:D90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6-04-22

一、社會科學方法論

1.主要內(nèi)容

社會科學方法論是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礎上形成的,融合了人文科學方法論(理解方法論)和自然科學方法論(實證方法論)兩個相互對立的傳統(tǒng)社會科學方法論,包括以實踐為基礎的研究方法、社會系統(tǒng)研究方法、社會矛盾分析方法、社會過程研究方法、社會主體研究方法和社會認知與評價方法等。

的社會科學方法論是一個創(chuàng)造性的開放體系,具有與時俱進的特點風格,它積極借鑒和吸收人類在社會認識和社會實踐中所創(chuàng)造的一切合理的方法及成果。

2.基本原則

的社會科學方法論基本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客觀性原則。該原則要求我們始終堅持認識論的實踐標準、歷史觀的生產(chǎn)力標準和價值觀的人民主義標準。第二,主體性原則。該原則強調從主體的角度觀察社會,堅持群眾史觀,反對英雄史觀。第三,系統(tǒng)性原則。該原則注重局部與整體的關系,反對將局部與整體割裂開來看問題。第四,具體性原則。該原則表現(xiàn)為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第五,發(fā)展性原則。該原則要求我們用運動、變化和發(fā)展的觀點去觀察和分析問題。

二、法學研究介紹

在我們的祖先生存、繁衍的土地上,自從擺脫原始生活,開始用雙手去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用人類特有的靈性去思考以后,我們?nèi)祟愒诓粩喔脑炜陀^世界、創(chuàng)造輝煌的物質文明的同時,也在不斷地探索人類的主觀世界,逐漸形成了哲學思想、倫理道德、、風俗習慣等一系列維系道德人心、維持一定社會秩序的精神規(guī)范,更創(chuàng)造了博大精深、義理精微的法律制度。應該說,在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諸種精神文明成果中,法律制度是一種極為奇特的社會現(xiàn)象,它集中而突出地反映了人類在認識自身、調節(jié)社會、謀求發(fā)展的各個重要進程中的思想和行動。

法律是現(xiàn)實社會的調節(jié)器,是人民權利的保障書,是通過國家強制力來確認人的不同社會地位的有利杠桿,它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且真實地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要求。同時,法律以一種最明確的方式,規(guī)范當時的社會成員的言論或者行動,因而清楚地反映了人類在各個歷史階段中對于不同的人作出的種種具體要求和限制。

因此,從法律制度的變遷中,同樣可以看到人類自身不斷發(fā)展、不斷完善的歷史軌跡??梢哉f,法學作為一門社會科學,從人類產(chǎn)生以來特別是在近代以來,在的指導下不斷發(fā)展完善。

而法學專業(yè)主要培養(yǎng)具有法學理論基礎知識和掌握法律業(yè)務技術,能夠運用法學一般方法分析法律活動、處理法律業(yè)務,有一定綜合判斷和創(chuàng)新能力,能夠在法院、檢察院、公安部門、公司企業(yè)法律部門、律師事務所等部門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在培養(yǎng)人才過程中的“學術”二字是指系統(tǒng)的、專門的學問。學術研究則是借助已有的理論、知識、經(jīng)驗對科學問題的假設、分析、探討和推出結論,其結果應該是力求符合事物客觀規(guī)律的,是對未知科學問題的某種程度的揭示。

法學研究方法一般包括實證分析和規(guī)范分析、案例分析、制度分析等。法學學術研究過程一般包括選題立項、資料搜集、數(shù)據(jù)的加工處理、結果分析和總結規(guī)律等步驟。

三、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在法學研究中的具體價值及應用

1.以的基本觀點即矛盾分析方法為基本指導

哲學唯物辯證法科學地界定了矛盾的概念。在研究中,我們要承認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觀性,敢于承認矛盾,承認事物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這是正確對待問題的前提,是我們進行一切研究的基礎。

在社會主義社會里,其內(nèi)在矛盾也是多方面的,且具有不同的性質。有的具有階級性,有的則不具有階級性;有的屬于人民內(nèi)部矛盾,有的則屬于敵我矛盾,而且它們常常是交織在一起的。所以,既承認矛盾分析法,又正確地運用它,才能使我們從社會生活復雜多樣的現(xiàn)象中揭示出事物的本質和內(nèi)在聯(lián)系來,才能保證法學研究的真正科學性。

法學研究的任務就是從調查得到的大量的、表面的、現(xiàn)象的事實材料中,逐步分析出事物的本質和內(nèi)在聯(lián)系。但是事物的現(xiàn)象和本質常常是不一致而又有其內(nèi)在聯(lián)系的,如果現(xiàn)象材料把握得不準確,就必然影響對事物本質的揭示。在分析研究階段,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矛盾,但每個事物的具體矛盾又各不相同,我們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皩ΠY下藥”“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等成語,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就是要具體分析事物的特點,并根據(jù)事物的特點去做事。

如果違背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科學方法,滿足于形式主義的“一刀切”“一風吹”,結果矛盾不僅不能得到解決,而且會更加復雜,更加難以研究清楚社會科學問題。

比如在實際研究中,中國法制和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法制的特點不同,二者在法治道路、歷史淵源、時代背景和制度設計上存在很大差別,它們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法系。

這給了我們一個什么樣的啟示呢?就是要我們在分析具體案件時,要盡可能從多種法系的視角,從各個角度來剖析一個問題,同時結合不同的社會環(huán)境。既不能反從西方的視角來一味解讀社會主義法制制度,也不能試圖用社會主義法制制度去解決西方特有的法律問題。只有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確保結果準確性,提高結論說服力。

2.存在決定意識

人的認識無論表現(xiàn)形式多么抽象和復雜,歸根到底來自并反映客觀對象。法學研究所得到的各種結論,包括數(shù)據(jù)、圖表、研究報告等,并非是從事法學研究的人們頭腦中本身固有的,而是對客觀存在的社會法律問題經(jīng)過抽象、提煉之后升華而出。因此,法學研究必須從社會經(jīng)濟的客觀實際出發(fā),所搜集的資料必須真實、準確,堅決杜絕各種形式的弄虛作假。

此外,為了方便研究而做的簡化與假設也必須合乎實際。否則,法學研究結論不但不能發(fā)揮其認識功能的作用,還將導致錯誤的認識結果,貽誤各項工作。我們應看到法學研究不是被動、消極的,它是立足于社會法律實踐活動需要基礎上且是能動的、積極的、創(chuàng)造性的認識活動。它會通過指導實踐,反作用于客觀存在,改造客觀世界。

3.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縱觀整個法學的發(fā)展史,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的理論、新的模型層出不窮,甚至有時候人們還來不及對一個理論做出系統(tǒng)的評價與研究,另外一個更新的理論就又被推出了。但是只要對法學這個領域稍微有點了解,就會發(fā)現(xiàn),法學中被運用得最多的理論絕大多數(shù)都是較為陳舊的理論研究成果。

為什么會這樣呢?道理很簡單,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經(jīng)典的理論經(jīng)受住了實踐的反復檢驗,如大浪淘沙般慢慢沉淀了下來,成為天空中最璀璨的恒星。而絕大多數(shù)理論就如同彗星般一掃而過,隨之便湮滅在歷史的夜空中。那我們是不是可以說,剩下的這些理論便是永恒不變的真理了呢?當然不是。且不說法學作為一門社會科學主要是依附于社會的發(fā)展,誠如物理學這類發(fā)展已經(jīng)很成熟的自然科學中也沒有可以被稱為永恒真理的東西。所以,凡是被實踐所檢驗過的理論仍然需要接受實踐的檢驗,也就是說絕對真理是不存在的。

4.看待事物要用運動發(fā)展的觀點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運動是事物固有的根本屬性,任何物質的具體形態(tài)都有自己特定的運動形式,都處于變化之中,人們對任何客觀事物的認識,都必須經(jīng)過由感性到理性,由實踐、認識到再實踐、再認識的循環(huán)往復。法學研究的各個階段,都體現(xiàn)了這種觀點。

5.科學的分析和綜合的研究方法相結合

分析和綜合相結合,是思維加工的最主要方式之一,是人們從感性認識過渡到理性認識的一個強有力的手段。恩格斯指出:“思維既把相互聯(lián)系的要素聯(lián)合為一個統(tǒng)一體,同時也把意識的對象分解為它們的要素。沒有分析,就沒有綜合?!?/p>

按照唯物辯證法,具體事物總是多樣性的統(tǒng)一,它既可以分解為各個部分和各個要素;但又是相互聯(lián)系的,必須把其各個部分和各個要素綜合起來作為一個整體來加以考察。分析工作就是通過對比從事物的錯綜復雜現(xiàn)象中,把它的各個部分、各個要素分解開來,并把那些偶然的、非本質的東西舍棄掉,抽象出那些必然的、本質的東西,得出一些反映對象各個部分、各個側面相互區(qū)別的特點、特征和單純的聯(lián)系。

綜合工作就是把其各個部分、各個要素聯(lián)系起來探求其間復雜的、深一層的關系,把對象作為一個整體在思維中全面地、具體地再現(xiàn)出來,形成一個完整概念和邏輯系統(tǒng)。綜合必須以分析為基礎,但分析又總是以此前所作綜合的結果為指導,其目的又是為了下一步的綜合。分析到了一定程度,思維的行程就要倒轉過來,轉化為綜合。綜合得到了一定的成果,又要開始更深一步的分析,這是一個分析和綜合發(fā)展辯證的過程。

四、結語

社會科學方法論是一門系統(tǒng)性科學,它滲透于生活、研究的方方面面。其中的各個方法論都貫穿于我們學術研究過程中的各個步驟。本文僅從實踐觀、矛盾法對法學學術研究整個過程的影響談了談自己粗淺的認識和感受。

限于筆者自身對社會科學方法論的理解淺陋以及法學知識的匱乏,所以筆者的認識是不全面不深刻的,唯有通過不斷地實踐研究,才能更好地發(fā)揮社會科學方法論在法學學術研究中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李 可,程 旭.對傳統(tǒng)法學方法論的反思[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23(6):25-29.

[2]韋 誠.關于科學方法論的界說及其歷史考察[J].科學技術哲學研究,1997(3):8-11.

[3]蘇 哲.法學方法論問題研究[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08(2).

社會學方法論范文第5篇

[關鍵詞]博弈論;理性人假定;公共知識;社會科學方法論

[中圖分類號]C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11X(2012)04-0020-03

博弈論是研究理性人的互動的理論,或者說研究交互決策的理論。1928年,馮·諾依曼證明了博弈論的基本原理,宣告了博弈論的正式誕生。1944年,馮·諾依曼和摩根斯坦合著的《博弈論與經(jīng)濟行為》將二人博弈推廣到n人博弈結構并將博弈論系統(tǒng)應用于經(jīng)濟領域,奠定了這一學科的基礎和理論體系。1950-1951年,約翰·納什利用不動點定理證明了均衡點的存在,為博弈論的一般化奠定了堅定的基礎。塞爾頓、哈桑尼、謝林、奧曼等人的研究也大大推動了博弈論的發(fā)展。因此,盡管博弈論是一門新生的學科,但是它今天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有較完善的理論體系的科學。

今天,博弈論已經(jīng)成為社會科學的通用方法論。盡管它是演繹科學,對社會現(xiàn)象有強大的解釋力,然而,由于其理想主體的假定使得其演繹出的理論解與實際博弈結果存在差異。許多實驗經(jīng)濟學家通過博弈實驗研究實際中人們的博弈過程,分析博弈論的演繹解與博弈實驗結果之間的差異。如2002年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就頒發(fā)給了丹尼爾·卡尼曼和邁農(nóng)·史密斯,他們是實驗經(jīng)濟學的先驅。今天在西方學術界通過實驗來驗證博弈的理論結果已經(jīng)成為一種潮流。本文下面設計并進行了一個博弈實驗,通過分析實驗結果與理論解的差異,分析博弈論作為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局限性,并提出改進的可能路徑。

一、博弈實驗及結果分析

1 實驗描述

我們設計了如下的一個博弈實驗。該實驗的參與人是南京大學選修文化素質課“邏輯與科學方法基礎”的大學生,他們是二三年級的學生,文理科學生均有。

該實驗是以試題的形式進行的,該試題作為期末試卷中的最后一道題。該題目為:

在0-100之間選擇一個數(shù)字,規(guī)則是:若你選擇的數(shù)字“是或最接近”在座同學所選擇的數(shù)字的平均數(shù)的2/3(即在座同學所選數(shù)的總和除以總人數(shù)之后所得數(shù)字的2/3,如:若平均數(shù)為90,你應當選2/3×90=60),你將獲勝。請給出你選擇的理由。

實驗說明:

(1)實驗參與者即參加考試的學生,事前不知道這是一個實驗;

(2)該課程教師以講座的形式給實驗參與者傳授過博弈論知識,但沒有提到所進行的博弈;

(3)因為(2),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掌握“博弈”、“公共知識”等概念;

(4)試卷是保密的,沒有任何學生預先知道考試內(nèi)容,考試過程中學生間無任何交流;

(5)該博弈的理論解(即納什均衡)為0或1。

2 實驗結果

對于考試中的每個學生,在這個博弈實驗中他能夠獲勝的關鍵是,他要準確猜測他人是如何選擇的,一旦他猜測正確,他將他猜測的平均數(shù)乘以2/3便是獲勝答案。

共有176人參加了考試。排除掉5個不明確的選擇,供分析的實際選擇數(shù)為171個(其中3個選擇非整數(shù))。實驗結果為(按照數(shù)字大小排序):

“0”:46人;“1”:14人;“5”:1人;“9”:1人;“10”:4人;“12”:1人;“15”:3人;“20”:3人;“22”:18人;“22.44”:1人;“24”:1人;“25”:3人;“28”:2人;“29”:1人;“30”:4人;“32”:2人;“33”:24人;“100/3”:1人;“34”:4人;“35”:1人;“36”:2人;“38”:3人;“39”:1人;“40”:6人;“43”:1人;“44”:5人,“45”:3人;“47”:1人;“50”:3人;“58”:1人;“59”:1人;“60”:2人;“66”:1人;“67”:3人;“”:1人;“72”:1人;“75”:1人。

3 結果分析

在這些所選擇的數(shù)字中,最大的數(shù)字為75,最小的數(shù)字為0。171個數(shù)字相加后的平均數(shù)為21.91,本博弈勝出解:21.84×2/3=14.61。

這個博弈中,0和1是均衡解(下一部分將分析),它們是“理論解”。在該實驗中,0是所選最多的數(shù)字,共有46人選擇,比例為26.9%;選1的為14人,比例為8.2%。兩者相加共有60人,比例為35.1%。

從上述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在這場博弈中,“實驗解”為14.61,最接近該數(shù)的是14或15,這和“理論解”的“0”或“1”不同。在本實驗中,沒有人選擇14,而選擇15的有3人,這3人是該實驗的勝出者。

若按照區(qū)間來統(tǒng)計,實驗結果的分布情況見表1。本博弈實驗的“實驗解”14.61落在11-20之間。若我們把11-20看成是勝出區(qū)間,則有7人勝出。

對于這些選擇,有以下值得注意的幾點:

第一,67以上的選擇都是不理性的,因為參加考試的學生數(shù)為150-200之間,這是公共知識,即使所有的學生都選擇100,勝出的數(shù)字都不會超過67。但是還有3位學生選擇了大于67的數(shù)字,其中選擇的最大數(shù)為75。他們在給出這些選擇時沒有給出理由。

第二,分析學生所給出這些選擇的理由,可以看出,絕大部分選擇者在進行他們的選擇時考慮到了他人的選擇以及他人的推理。不同的人對他人的假定不同,所進行推理的步驟也不同。如選擇67的學生假定了他人都選擇100,因而選擇67是最優(yōu)選擇;再比如選擇30-40之間的數(shù)字的同學,其理由大體上有兩個:或者認為平均數(shù)集中在50-60之間,其2/3就集中在35-40之間;或者認為都選100的話,66.7是最優(yōu)選擇,都選擇66.7的話,44是最優(yōu)選擇,而都選44的話,33是最優(yōu)選擇。

第三,有三個區(qū)間處的選擇比例較高:0-10間為38.6%,21-30間為17.6%,31-40間為25.7%。從所給理由可看出,不同區(qū)間的選擇者考慮群體的互動推理的步驟存在差別,如0-10區(qū)間的選擇者考慮他人的推理步驟比31-40區(qū)間的選擇者多些。

第四,值得注意的是,11-20區(qū)間里的選擇較少(事實上是,在這個博弈中所選擇的數(shù)字落在這個區(qū)間是最有可能勝出的)。原因可能是,一旦選擇者進行了多步的互動推理,他們便能夠將這樣的推理進行下去,從而將選擇向理論解0或1靠近。

第五,有一些“智慧的”選擇者,他們知道理論解,但他們知道存在不完全理性的選擇,因而他們沒有選擇理論解。盡管他們的選擇沒有勝出,他們的推理是有智慧的。這里,本文選擇了其中2個。一位選擇22的學生是這樣給出他所選擇的理由的:“作為理性人,我不會選擇大于2/3×100的數(shù),因為即使所有人都選擇最大數(shù),平均數(shù)的2/3也不會超過2/3×100。如果大家和我一樣理智,那么大家都不會選擇大于2/3×100,那么我不會選擇大于100×2/3×2/3。因為他們選擇最大的他們可能會選的數(shù),平均數(shù)的2/3也不會超過2/3×2/3×100。依此類推,如果全班都充分理智,那么全班最終都會選擇1,然而我不認為班里的人都是足夠理智,故平均數(shù)的2/3會大于1。根據(jù)兩次游戲,平均數(shù)的2/3在20~30。如果是我,我會選擇靠近20的數(shù),那我就22吧?!币粋€選擇10的學生的理由是:“如果其他人都是隨機選擇,那么平均數(shù)最后可能接近于50,50×2/3≈33。但是,如果所有人都選擇接近33的數(shù),那么33為平均數(shù),33×2/3≈22……如此推理應該為1。但是并非所有人均是理性、均會如此計算。我對南大有信心,所以,我將數(shù)字選得接近1一點,選10?!?/p>

第六,有一些選擇是沒有考慮到他人的選擇。如有這樣一些理由:“大家都認為60是及格分,所以我選擇59”,“58是我的幸運數(shù)字”,等等。

二、博弈的理論解分析

本實驗是一個多人完全信息靜態(tài)博弈:參與者同時選擇行動,然后根據(jù)所有參與者的選擇,每個參與者得到各自的結果,每一參與者的收益函數(shù)在所有參與者之間是公共知識。

在這個實驗中,參加考試的176位學生是參與者,每個考生同時對0-100之間的數(shù)字進行選擇行動,即每個參與者的策略空間Si∈(0,100),即有101種可能的策略。根據(jù)所有考生的選擇,每個考生最后得出自己的結果,對每個考生來說,結果無非就是,自己的選擇是“大家所選數(shù)字的平均數(shù)的2/3”,勝出;要么與“大家所選數(shù)字的平均數(shù)的2/3”不一致,失敗。

我們假定該博弈的參與人都是絕對理性人(事實上,這個要求在實際中難以達到,這也是本文要得到的一個結論)。

我們來分析絕對理性人的推理過程。

在這個博弈中策略組合有176×101種,每種策略組合下,每個人的收益是公共知識。如:如所有人都選100,平均數(shù)為100,此時每人都失敗,勝出結果是100×2/3=67;如175人都選100,有一個人選擇了67,那么選100的人失敗,而選擇67的人勝出……所以這些是理性參與人的公共知識。

我們看到,任何人都不應該選67或以上,或者選擇67或以上是非理性的,因為所選擇的數(shù)字的最大平均數(shù)為100,此時勝出的數(shù)字為67,因此選擇67以上而獲勝的可能性是沒有。因此,作為理性人他們都不會選擇67或以上。

每個人都不會選擇67或以上,這本身也是公共知識。在這樣的公共知識的前提下,45以上的選擇都是不合理的,因為對每個人而言,只有在他人都選擇67以上,我選擇45或以上才是合理的(67的2/3約為45)。

每個人都不會選擇45或以上,這本身也是公共知識。于是,每個人都認為不應該選擇30或以上。

……

結論是:每個人選擇0或1是合理的,它們是該博弈的理論解。

事實上,每個人選擇0或都選擇1是納什均衡:對每個人而言,在其他人不改變選擇的情況下,當下的選擇是最優(yōu)的。

在所有人均選擇0的情況下,因為對于每個人而言,若所有人都選擇0的話,0便成為平均數(shù),該數(shù)的2/3還是0。這樣,他選擇0是最優(yōu)選擇:在他人不改變選擇的情況下,他改變選擇將失敗。因此這點構成納什均衡。

在所有人均選擇1的情況下,同樣,對于每個人而言,在其他人選擇1的情況下,平均數(shù)1的2/3為0.67,此時1最接近該數(shù)。因此,他選擇1是最優(yōu)選擇,并且若他改變了他的選擇他將失敗。因此,這點也構成納什均衡。

當然,面對多個納什均衡,作為理性的參與人作何選擇才能勝出呢?具體到這個博弈中,每個人要考慮的是,他選擇0還是選擇1才能勝出呢?

他會這樣思考:沒有理由認為其中一個比另外一個更有可能勝出,這樣,選擇0或1勝出的概率為50%,但是,他人能夠與我有同樣的想法。既然如此,期望平均數(shù)應該為0.5×1+0.5×0=0.5。于是,0.5的2/3接近0。因此,選擇0是最優(yōu)選擇。

從上面的分析可見,盡管0和1是納什均衡點,但選擇。是最優(yōu)選擇。

三、改進博弈論的可能路徑

本文已經(jīng)表明,上述博弈是一個完全信息靜態(tài)博弈,然而,本實驗的實驗解(14.61)與理論解(0或1)之間發(fā)生偏離。本文認為,有兩個主要原因:

第一,博弈論中所假定的理想主體與實際中的決策主體不相符合。理想的博弈參與人是絕對理性人;他們能夠進行任何有窮步驟的推理,能夠分析所有有窮可能的情況,并且他們的推理、分析是在瞬時完成的,而實際博弈中人們是有界理性的。在我們的博弈實驗中若參與者是理想主體,他們能夠做本文上一部分那樣的分析,他們應當知道0和1是均衡解,也能夠預測O是最有可能實現(xiàn)的結果。本實驗表明,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做出這樣分析的。并且,在實際中存在完全非理性的選擇,如本實驗中選擇大于67的3人,這不是完全偶然現(xiàn)象。

大竹县| 怀化市| 磴口县| 广汉市| 吉木萨尔县| 楚雄市| 东乌珠穆沁旗| 定陶县| 曲阳县| 石楼县| 涞源县| 东丽区| 陕西省| 莆田市| 石棉县| 弥渡县| 海城市| 富平县| 延寿县| 邛崃市| 宣汉县| 金山区| 汶川县| 红原县| 册亨县| 郓城县| 菏泽市| 彝良县| 同德县| 克山县| 西藏| 美姑县| 三穗县| 汤原县| 怀集县| 青铜峡市| 祁阳县| 东港市| 老河口市| 吉首市| 当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