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科技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科技寫作:是科技信息的書面貯存活動??萍紝懽鞯慕Y果,是形成科技文獻。
2.科技文獻:是以文字為主要表達手段的科技信息物質的載體。
3.科技寫作的特點: 1)科學性和先進性。2)寫作目的,是總結科學研究成果,促進科技事業(yè)的發(fā)展,因此具有功利性和及時性:科技寫作必須及時、準確,方能收到應有效果。3)它的寫作對象,是專業(yè)科技工作者,因此表現(xiàn)出對象的專門性和狹隘性。4)寫作手段和工具,主要是自然語言的書面符號——文字外,還廣泛采用圖相、照片、表格、公式以及其他各種書面符號或手段。以期有效地展示客觀世界的本質和規(guī)律。5)由于科技寫作是用文字等書面符號來記載科技信息和客觀規(guī)律,故必需符合其邏輯性和語言的基本要求,條分縷析、文通字順,使本專業(yè)的科技工作者感到平易可讀。6)具有自身許多特殊性。
4.當今的科技寫作進入了一個空前繁榮的時代。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類型繁雜:科技寫作除了傳統(tǒng)的專著、論文、報告的寫作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情報文獻、會議文獻、專利文獻、政府出版物、技術標準、產品樣本、學位論文、科技檔案、科技應用文等等各種不同類型的寫作。2)作者眾多3)數(shù)量龐大4)更新加快
5)應用縮短6)體裁成熟。
5.科技寫作主體的素質:素質,有狹義、廣義之分。狹義的素質是指先天的解剖生理方面的特點,表現(xiàn)在內外感官,神經系統(tǒng)和腦的特點方面,也稱為生理素質。廣義的素質是指個人天賦稟性經過后天社會實踐所形成的心理品質和在各項精神和行為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綜合素養(yǎng)。人們通常說的素質,一般包括生理素質、心理素質、政治素質、文化素質等。
6.寫作素質通常是指作者在收集素材、運思謀篇和書面表達等寫作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素養(yǎng)。對于科技寫作主體來說, 要提高自身素質, 重要的是在心理素質、政治品格、學識修養(yǎng)、審美理想四個方面下功夫。
7.心理素質:人的心理素質,內容很豐富,本身就是一門復雜的學問。對科技寫作活動有影響的主要是寫作主體的氣質、性格、興趣和情緒
8.氣質:是人類個體表現(xiàn)在心理活動上的動力特征,包括心理過程的快慢、強弱、顯隱、靈敏遲鈍等。心理學界將人的氣質分成四類: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抑郁質。
9.性格:是具有核心意義的、獨特的、帶有本質屬性的個性心理特征。它由相互作用、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的四個方面的特征構成:I. 態(tài)度特征。II. 意志特征。III. 情緒特征。IV. 理智特征。性格即是上述各種特征的綜合體。性格是氣質的外在表現(xiàn),并且有發(fā)展或遏制某些氣質特征的作用。
10.興趣:指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和從事某項活動的意識傾向。表現(xiàn)為人們對某種事物、某項活動的選擇性態(tài)度和積極的情緒反應。興趣并非與生俱來,它是在一定需要的基礎上,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形成與發(fā)展起來的,通常具有四種品質:I. 興趣的傾向性。II.興趣的廣度。III. 興趣的穩(wěn)定性。IV.興趣的有效性。
11.情緒:字面含義是指一種被激起的心理狀態(tài),是客觀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觀點而產生的主觀體驗。心理學家認為,任何情緒都含有三個成分:主觀體驗、生理喚起、表情行為。關于情緒分類、情緒理論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正在發(fā)展之中。但是,情緒對人類所有活動的影響和作用卻是被反復證實了的。
12.思維與科技寫作的關系:1)思維活動貫穿始終2)思維活動的主導作用:從根本上來說,科研工作是一種認識活動,是探索未知的客觀世界的工作。一方面,它必須遵重客觀事實,對研究客體取承認的態(tài)度;另一方面作為一種活動,它又總是和研究者持的認識論分不開的。在科學發(fā)展中, 由于科學家在認識上的差異,而造成對同一客體的研得出相反結論的事例是屢見不鮮的。3)寫作是思維的手段、是思維的描述工具:思維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精神活動,它是從社會實踐中產生,又始終與人腦的活動聯(lián)系在一起。思維是一個心理過程,是一種認識活動。它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思維是認識活動中的核心成分。
13.科技寫作中的思維過程:1)選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運用。2)收集與利用資料—或然判斷到必然判斷的過程。3)從提綱到執(zhí)筆——嚴密的邏輯推理:從擬定提綱到執(zhí)筆成文,這是寫作的主體工作。4)修改與最后定稿——反饋的運用:科技寫作是復雜而艱辛的工作,從初稿的完成到最后的定稿,必須經過反復多次的修,要對全文的觀點,材料、結構、語言、表達方式等各方面進行調查、補充、完善,不恰當?shù)囊獎h除,修正。我們把這一過程叫“反饋”。
14.在科技寫作中的思維特點主要體現(xiàn)兩個方面,即思維活動的復雜性和邏輯思維是最基本的思維。1)科技寫作中思維活動的復雜性:人的思維活動一般分為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兩種。抽象思維,就是人們在認識過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斷、推理反映現(xiàn)實的過程。抽象思維又被當作邏輯思維的同義語。形象思維則以直覺、形象、想象作為自己認識世界的基礎。邏輯思維是最基本的思維方式科技寫作是以揭示、證明事物的某一規(guī)律為目的,
這就決定了達到這一目的的思維活動是以邏輯思維為基礎的。
15.邏輯思維的主要方法:1)歸納與演繹:歸納,就是從特殊到一般的思維方法,它是從個別事實去異求同得出一般的結論。演繹,則是從一般到特殊,從概念、原理走向個別結論的思維方法。歸納與演繹是對立統(tǒng)一的。歸納是演繹的基礎,它通過對個別事物的研究概括出一般原理,它的終點也就是演繹的起點。演繹則是歸納的前導,幫助解決歸納的目的與方向,為歸納提供理論依據(jù),其兩者是互為補充、相輔為用的。2)分析與綜合:分析,是在思維中將認識對象的整體分解為各個不同的組成部分或屬性,并個別加以考察的一種研究方法。綜合,則是在思維中將認識對象的各個不同的組成部分或屬性聯(lián)合起來作為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加以考察的一種研究方法。3)抽象與具體:抽象,指思維中對客觀事物某方面的屬性的認識。具體,則是事物矛盾內部各方面的對立統(tǒng)一在思維中的再現(xiàn)。
16.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1)學點形式邏輯:學習和掌握形式邏輯的原則和方法,是培養(yǎng)人的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途經。2)學點辯證邏輯:辯證邏輯是研究辯證思維的形式及其規(guī)律的邏輯科學。3)學點數(shù)理邏輯:數(shù)理邏輯又稱符號邏輯、理論邏輯、數(shù)學邏輯。
17.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1)培養(yǎng)吸收和儲存信息的能力。2)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能力。3)培養(yǎng)優(yōu)良的個性心理品質:責任感、頑強的毅力、學習新的科學方法。
18.科技論文按其發(fā)揮的作用來看可分為兩類:1)純學術性論文:是指科技工作者向科技部門送交的或供各專業(yè)性雜志上發(fā)表的論文。純學術性論文反映了各學科領域內最新的最前沿的科學技術水平,反映了本學科發(fā)展的動向,它對科技事業(yè)的發(fā)展和交流起著積極的作用。2)學位論文:是學位申請者為申請學位而提交的論文。學位論文,尤其是博士學位論文是具有一定學術價值的,但是這類論文更突出的作用還是為授予學位提供依據(jù)。
19.學位論文又依學位的高低分為三種:學士論文、碩士論文和博士論文。
20.學士學位論文:是大學畢業(yè)生取得學士稱號的一項重要考核。篇幅一般應為1萬字左右。
21.碩士論文:是碩士研究生的畢業(yè)論文。其學術水平要高于學士論文,篇幅一般應為2~5萬字左右。
22.博士學位論文:博士論文是博士研究生的畢業(yè)論文。篇幅一般應為5萬字以上。論文應反映出該科技領域最前沿的獨創(chuàng)性成果。因此博士論文被視為重要的科技文獻。由于學位論文都要經過考核或答辯。因此無論是論述還是介紹實驗方法、實驗裝置都要十分詳盡。
23.科技寫作的意義與作用:1)科技工作的組成部分2)科技研究的手段3)科技成果的標志:所謂發(fā)表,就是把科技成果公之于世。4)科技交流的工具5)推動科技事業(yè)的發(fā)展。
24.科技寫作的學習方法與途徑:1)應重視基本功的訓練:所謂寫作基本功,是指遣詞,造句、布局、謀篇,乃至行款格式等方面的基本訓練。要扎扎實實地進行字,詞、句、篇的訓練,可以結合自己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通過寫日記、板報稿、廣播稿、讀書筆記、書信等方法逐步提高基礎寫作的能力。2)勤學苦練,多讀、多寫,多改??萍紝懽鞯膶嵺`包括讀、寫、改三個方面。
25.科研課題:是指科研所圍繞進行并企圖得到解答的某一具體問題。
26.論文題目:通常是科研課題完成之后,在課題基礎上,以整個科研成果或其中的某一部分做為論文題目。
27.主題:既不等于科研課題,也不完全等同于論文題目。在課題研究中,主題是指課題研究的結論部分。在論文中,主題是指該論文所提出的論點。所以,主題又稱為基本結論或中心論點。
28.選題的基本原則:1)要有科學性。2)要有應用性:所謂應用性,即所選的課題應能回答和解決現(xiàn)實生活或學術研究領域中的實際問題。能應用于生產實踐。3)要有可行性。
29.選題的具體途徑:1)站在前人的肩上,選取“前沿性”的課題。2)人類對自然及自身的認識并不是一次可以完結的,永遠處在一個過程之中,它需要不斷地深入與發(fā)展。在人們忽略的地方深入探索。3)前人對自然的認識有其不足之處,就是同代人也會由于站立的角度及其它因素不同而出現(xiàn)一些偏差與空白。選題時不要輕易放過別人忽略的地方,要能在這些地方尋到矛盾,發(fā)現(xiàn)問題,深入進去。被人們忽略的地方是大量存在的。4)從事科研時不應人為地設置不可逾越的禁區(qū),在選題時要敢于從自己熟知的學科跨入到生疏的學科,敢于修訂自己原來的計劃。5)勇于開拓新領域,善于獨辟蹊徑6)不要拒絕意外的獲取。
30.論文主題的確定:1)論文主題必須明確集中2)要能迅速成文。
31.科技資料的積累:科學研究和科技寫作所需要的積累,包括思想認識、理論認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資料素材等等方面的積累。
32.積累資料的重要意義:1)掌握了資料,學術上才有發(fā)言權:掌握資料,一要多、二要精。“多”,就是所掌握的資料要達到足夠的數(shù)量?!熬?,就是根據(jù)選題的需要選擇精當?shù)馁Y料。2)資料是形成論點的基礎。3)資料是撰寫論文的血肉。
33.收集資料的方法:1)直接信息的收集方法:a.在實驗中獲取直接信息實驗。b.調查或考察。C.測量:對實驗現(xiàn)象進行定量測量。D.觀察。2)選取信息要做到針對性強即針對科研題目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周密細致的調查。
3)所取得的信息一定是事實:因為直接信息儲存于事實中,調查報告必須尊重客觀實際的,它得到的結論以調查事實為基礎,考察或調查報告是以充分確鑿的事實為依據(jù)。用事實去闡明道理、說明問題。4)要有堅強的毅力和刻苦的精神。
34.收集整理資料需注意的問題:1)擇其思想精華,增補自己的感受2)擇其爭議之處,說明自己理由3)收集資料,要廣而深4)閱讀資料,要詳而略5)記錄精全:即精當、準確地記錄那些令人神思游移的精言妙語,同時盡可能把課題研究所需要的作全面記錄,不得疏忽遺漏。6)整理資料,要思而辨。
35.文章的結構也叫文章的布局:科技文章的結構就是對以科學技術為內容的文章的組織與構造,也即對要寫材料的安排科技寫作的結構特點。
36.科技論文寫作的特點:1)科技文獻相對固定的程式;2)體現(xiàn)內在邏輯:科技文獻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的全過程,都有其內在的邏輯。這種內在邏輯,是靠文獻的結構來體現(xiàn)的。在執(zhí)筆寫作開始,首先應該考慮的是結構如何安排。結構是文章邏輯的展現(xiàn)。一方面,它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和規(guī)范性。另一方面,它又因每個寫作者思維方法的不同而互有差異。3)運用標題和序號:科技寫作的結構特點由于電腦排版技術發(fā)展的需要,在上述程式基礎上,現(xiàn)在的科技文獻多采用如下程式:1?????(標題)1.1?????(一級小標題)1.1.1?????(二級小標題)1.1.1?????(三級小標題)等等。具體編排形式可靈活掌握和運用。
37.科技論文的結構程式:
A. 標 題:標題是文章的總題目,它仿佛是文章的眼睛,透過它,人們可以看到全文的精髓。它可以在文章寫作之前擬出,也可以在文章寫成之后確定,往往是后者居多。文章的標題,必須簡明、確切、具體、傳神:a.簡明是指用字要少,但這少并不等于簡而陋。它必須確切反映論文的內容;少而明確才稱的上簡明。如果用字少而意義含混,那就寧可多用幾個字,以便題目的意義明確。b.確切是指題目的用字一定要準,不能有歧義;若題目有歧義,則容易使人產生誤解,這是擬題的大忌。c.具體即確定題目的弊病之一是失之抽象,貪大求全。d.傳神是指擬題的技巧。同一內容的文章,可以擬出若干個題目,其中必有一個是能傳達文章精神的。它能概括文章的課題,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從而使論文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B.作者與單位:為論文署名,并標明作者所在單位,是論文的第二大結構程式。它表示作者對論文負責,對工作認真負責、對自己付出了辛勤的勞動代價(成果)的珍愛,同時,當公開發(fā)表時也便于科學同行或讀者與作者聯(lián)系,也要負學術責任。署名要放在標題之下,獨占一行正中的位置上,不應放在文后,也不應用化名和筆名, 這樣做往往會給導師或讀者帶來許多不便。應按其作用和工作量的大小安排名字的次序,工作量相等者則按姓氏筆劃的多少排序。
C. 摘要(關鍵詞或主題詞):較長的論文一般附有摘要??窃谡闹暗囊嗫煞Q為“提要”,正文之后也可叫做“摘錄”。摘要不是正文的解釋,而是正文的高度概括或濃縮.它是傳達全文的主要信息,使讀者決定是否需要閱讀全文。所有摘要中,一般不列圖表、不引例證、不與其它研究工作對比。摘要字數(shù)以300~500字為宜,不可過長。在摘要的下方應列出與標題和內容相關的3-5個主題詞或關鍵詞。為了加強交流,論文往往附有英文摘要和主題詞或關鍵詞。
D. 引 言:引言又稱前言或緒論、導語等,是論文的序論部分。其寫法如同所有文章的開頭一樣,要簡捷、明快、概括。即要以簡練的語言,交代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概括地介紹或提示研究的基本內容、結果。 E. 本 文:本文又稱本論或正文,是科技論文的主題部分。論文的重要內容全在這里。由于科技寫作的題材極其廣泛,不同學科、不同方法的研究都使得論文的寫作有所不同。因此,要規(guī)定一種萬能的本文結構程式是困難的。但本文的寫作也并非毫無規(guī)律可循。歸納起來,可分為理論性的闡述和實踐性的闡述兩方面。a.理論性的闡述:提出假說的事實的或理論的前提條件 假說的要點,適應范圍,論證所據(jù)的資料,具體闡述與計算,運用的方法(歸納、演繹、分析、綜合、類比、比較等)。結果 理論的內容、規(guī)律等。討論 應用的思想方法與工作方法,存在的問題,對不同的見解的評價等。b.實踐性的闡述包括調查或考察的闡述;實驗觀察的闡述。 F. 結 論:結論是全文的概括、總結、強調和提高。結論并不是重述本文中的研究結果,而是在研究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得出科學的結論,也就是使研究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這是論文寫作的重要一環(huán),它要以本文的論述為基礎,但較本文的表述更精煉、更集中、更典型、更有價值。結論的寫法樣式,要根據(jù)作者的寫作習慣、風格,文章內容的規(guī)定性等不同而異。但是其寫作的要求有如下幾點:a.要有明顯的辯論性b.要有高度的理論性c.要有內在的聯(lián)系d.要有相對的獨立性.
G. 謝 詞:謝詞的文字要簡短,致謝的言辭應該懇切和實事求是,而不應該失之浮夸或單純的客套。至于“拉
大旗當虎皮”的做法,當然是不足取的。
H. 參考文獻:在科技論文的正文之后要列出本論文在研究和寫作過程中所參考或引證的主要的文獻資料。列出參考文獻的目的:a.表明論文作者言之有據(jù) 便于研究相同或相似課題的同行從文獻目錄中得到啟示和進一步探討。b.表現(xiàn)論文作者對他人研究成果的尊重c.供指導教師或審稿專家了解論文作者對課題研究的范圍和努力的程度。d.為進行論文答辯向指導教師提供信息,便于指導教師進行審閱和評定成績。
I. 目次(目錄):長篇論文在標題之后多有目次,并標有頁碼。
J. 附 錄:在論文中不便收錄的研究資料、數(shù)據(jù)圖表、修訂或再版說明,以及譯名對照表等,均可作為附錄列文末,以供讀者參閱。
38.列出參考文獻的要求:1)按論文參考或引證的先后順序依次列出,不以文獻的重要程度或名家非名家的順序排列。2)所列舉的參考文獻應該是正式出版或公開發(fā)行的,尚未公開發(fā)表的資料,別人不便考證,最好不要列出。包括書籍、雜志、報刊等。3)列舉參考文獻時,要標明序號、作者姓名、著作或文章名稱、頁數(shù)、出版單位、出版時間、版次等。
39.科技論文的寫作要求:1)客觀性2)規(guī)范性3)科學性。
40.考察(調查)報告的寫作:1)前言:基本同實驗性論文;2)主體部分需要詳細敘述如下問題:對哪些部門或哪些方面進行考察;對被考察的現(xiàn)象和事實作詳細說明,指出它們的意義;對上述現(xiàn)象和事實進行分析。3)結論:結論部分是報告的結尾,應列出考察所得的全部結論,并對結論的意義作評價。
41.綜述是總結某一科技領域在一段時期內的發(fā)展情況,做出綜合性描述的科技情報文獻。
42.綜述的特點:綜述的第一個特點是“綜”,就是說它綜合了某一個問題在某一段歷史時期內的發(fā)展概況,它既有縱的描寫,又有橫的對比。綜述的第二個特點是“述”。所謂述,不僅是指對某一段時期內文獻資料的綜合描述,而且還是指綜述的工作者在研究了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后,對以前的工作適當?shù)脑u論,預測今后的發(fā)展方向。
43.綜述的寫作要求:破題:綜述的開端就要接觸到所要講的問題,絕不能繞圈子。綜述的題目是經過仔細選擇后確定的,它應當符合科技發(fā)展方向,符合當前生產與科學研究需要,也應能反映全世界的最新科技成就。
44.綜述的寫法:1)常見的寫法是按歷史發(fā)展的時間順序敘述的。主要講清下面幾個問題:A.課題研究的主要方面;B.歷史過程概述;C.已解決了的問題,主要困難和存在的問題等。2)目前發(fā)展水平:即要指出目前各國的發(fā)展狀況,綜述的作者往往要概括出當前有代表性的幾種型號產品,說明每一種型號的原理、特點和待解決的問題。3)發(fā)展的方向預測:通過上述縱、橫對比與分析,有可能認清課題發(fā)展的主流和方向,從而做出較可靠的預測。4)綜述中列出的參考文獻有著特別的意義,這是因為人們利用綜述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根據(jù)綜述提供的線索去查找原始資料,以便深入研究.
1.高校專利申請和授權情況
隨著我國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確立,高等教育取得了歷史性的發(fā)展。高校的科研力量在近幾年顯著增強,科研水平不斷提高,每年都取得了大量的科技成果,其中部分科技成果具有產業(yè)化的應用前景,是我國專利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五”期間,高校研究開發(fā)人員總數(shù)保持在25萬左右。作為我國科研隊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高校重視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有所提高,但對于大學生的科技成果保護,在轉化為專利方面亟待加強無形資產向有形資產轉化的速度。
2.國家政策法律情況
我國雖然頒布了與科技成果知識產權保護相關的法律,但是與發(fā)達國家相比,知識產權的保護法規(guī)制度立法的時間較遲、發(fā)展緩慢,尤其在知識產權轉化為生產力方面的保護措施更有待提高和加強。高校作為知識產權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的主體,對學生本身就是一項重大考驗。由于缺乏相關的知識架構,對知識產權的歸屬及制度問題幾乎沒有辨別的能力,因此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容易忽視轉化中的利益分配問題,最終導致成果轉化效果的虧損,學生逐漸失去了創(chuàng)新的熱情。
3.高??萍汲晒D化的環(huán)境
高校向社會機構和企業(yè)的技術轉移所做的工作不夠,高校的管理機構的效率低下,不能有效推動知識產權向社會擴散,阻礙了擴散的速度和影響力;同時,全國各高校的科研評價制度普遍存在以科研課題申報、數(shù)量作為科研評價的重點,對科研創(chuàng)新成果的轉化不重視,缺乏知識產權戰(zhàn)略導向。
二、大學生科技成果轉化中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
1.大學生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不強
根據(jù)高校的相關抽樣調查,雖然對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在內的知識產權了解的人員占45%,但是能進一步對知識產權保護的立法、執(zhí)法過程,以及利用法律武器和手段保護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轉化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和合法權益的不足10%。這種淡薄的知識產權意識致使目前高校成果轉化過程中知識產權流失已成為普遍現(xiàn)象。另外,大學生對專利保護的申請認識不足,高校對大學生的新發(fā)明和新創(chuàng)造向來都是重視獎勵,但是卻忽視了對科技成果轉化中知識產權的保護。
2.高校知識產權保護成本較高
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成本是多方面的,它主要有知識產權的開發(fā)、取得、交易、使用和訴訟等方面的活動給個人或單位所帶來的社會成本。在我國,尤其是高校,對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取得的成本較高,知識產權的所有人若對產權進行相關的處理,則需要支付相當高的經濟成本以及相當長的時間成本。若要在我國申請相關的專利,申請的過程較為繁瑣,而且每個過程都會花費一定的費用,另外,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的專利審批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少則一年,多則三年。專利的過高專利費用及過長申請時間抑制了科研人員從事技術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的積極性。
3.知識產權權屬不清
知識產權控制的核心是權利人控制他人利用其成果的保護。在大學生科技成果轉化的環(huán)節(jié)中,激勵作用是否充分發(fā)揮,直接影響科技成果產出的數(shù)量、質量及轉化進程。我國專利法規(guī)定,職務發(fā)明創(chuàng)新成果的專利權利歸屬于雇主,這不僅使得職務發(fā)明創(chuàng)新成果的專利歸屬于雇主,而且發(fā)明創(chuàng)新成果專利的申請人也是雇主。雖然職務發(fā)明創(chuàng)新成果的發(fā)明人也能享受到專利效益的分配權利,但是在實際中,各高校都在強調專利是歸屬于高校單位所有,而沒用相應的激勵制度以回應專利發(fā)明人。僅強調專利的歸屬權而不注重專利利益的分配權,其結果導致發(fā)明人將職務發(fā)明非職務化,以規(guī)避法律的約束,使得高校非職務發(fā)明的專利申請遠高于職務發(fā)明專利申請的比例,造成重大發(fā)明少、專利的技術層次和實施率、高校職務發(fā)明比率都較低的現(xiàn)象。
三、對大學生科技成果轉化中知識產權保護的建議
1.政府層面
(1)發(fā)展高校知識產權資產評估事業(yè)
要想將大學生科技成果中的知識產權進行很好的轉化,就要在高校中搭建相應的轉化平臺,建立一系列嚴格的資產評估體系。有了這種評估系統(tǒng),才能有效地保護大學生的知識產權,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從而不斷完善我國的知識產權體系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
(2)加大專利保護的投入力度
目前,我國企業(yè)贊助的高??蒲薪涃M比例很少,絕大多數(shù)經費是由政府贊助的,而且經費的額度也有限。歐美一些發(fā)達國家的科研投入經費的額度已超過了3%,而我國的科研經費的比例不到2%,遠遠落后于發(fā)達國家的一般水平。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其本質上也是對社會經濟發(fā)展與科技進步動力的保護,其結果是為社會發(fā)展服務的,是把科技成果能夠轉化為生產力的一種主要途徑,使得科研成果的價值能夠得到應有的體現(xiàn)。因此,我國政府應加大對專利保護的投入力度。
2.高校層面高校的科技創(chuàng)新是國家科技創(chuàng)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是當前科技成果轉化率低,存在巨大的浪費和損失。高校作為專利知識產權管理的主體,承擔著社會服務的功能,有責任推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因此,高校應加快知識產權向生產力的轉化,將無形資產轉化為有形資產,將技術優(yōu)勢轉化為經濟效益。
(1)將科技成果轉化納入高校知識產權管理工作的核心
高校在知識產權管理中,針對老師涉及對科研項目的績效考核,同時也應加強對學生科技成果的考核。對大學生知識產權成果科研管理來說,應將專利的轉化環(huán)節(jié)納入高??蒲泄芾淼穆毮苤?。
(2)培養(yǎng)知識產權全過程的保護理念
在高校的科研過程中,學校的相關領導、項目的管理人員、科研人員在知識產權的保護方面都應有較強的保護意識。一項科研從申請立項到完成計劃直至轉化到實際生產后,中間的每一個過程都應納入知識產權的范疇,因此,高校應將知識產權管理的理念貫穿于科技管理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3.學生層面
(1)將知識產權教育融入教學體系中
在專業(yè)教學過程中,高校應根據(jù)學生的自身情況,在教育方法和內容上有所側重。理工科類的學生參加的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較多,社會的實踐能力相對較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側重于對專業(yè)科技數(shù)據(jù)和知識產權數(shù)字化的保護進行教授;文科類的學生掌握的理論知識較多,因此,在教授過程中多涉及著作權保護、知識產權管理的內容,同時應將知識產權作為課程管理納入教學體系中,切實提高學生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2)建立專門服務于學生的知識產權管理部門
利用無線傳播信道的安全空時網絡編碼
燒結電除塵灰浸出液分離制備球形碳酸鈣的研究
軸壓功能梯度材料圓柱殼的彈、塑性屈曲分析
一種基片集成波導濾波器的快速設計方法
單壁碳納米管超聲裂解制備石墨烯納米帶
碳納米管增韌PHBV/TPU復合材料的研究
基于自聚焦BP的圓周SAR運動補償方法
用于CMOS圖像傳感器的AGC放大器設計
Sn薄膜沉積時間對首周鋰離子容量損失的影響
納米膠囊潛熱型熱流體的制備及傳熱性能
PET探測器晶置快速在線辨識算法
紅壤丘陵區(qū)土壤滲透性及其受植被影響分析
二苯并噻吩分子印跡聚合物中功能單體的篩選
基于能量算子解調法的軸系扭振的測量
太陽翼驅動機構滾動軸承加速壽命試驗方法
聯(lián)苯胺重排在有機合成中的應用
永磁直線同步電機弦截法內??刂葡到y(tǒng)
計劃行為理論框架下城際出行方式選擇分析
基于陣列電極的電沉積銅層均勻度研究
P507鹽酸體系萃取分離鈰和鐠
高負荷低壓渦輪葉片邊界層損失機理
基于P2P的快速文件并行上載機制
納米結構氧化鋅材料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
渦輪葉片的學科間溫度載荷傳遞方法研究
異構無線網絡節(jié)點性能與代價優(yōu)化部署策略
Nb摻雜銳鈦礦TiO2室溫鐵磁性的載流子調控
盾構隧道的反應位移法與抗震性能指標
一種新的浮選泡沫圖像紋理特征提取方法
石墨烯用作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電化學性能
砂基膏體充填材料制備工藝及其物理性能
一種點相關統(tǒng)計特性的目標跟蹤方法
基于網絡編碼的波長沖突解決方法
鋁合金攪拌摩擦焊接頭組織與性能
杯[4]芳烴冠醚的合成及其萃取Cs的進展
一種綜合的二階段無監(jiān)督特征選擇方法
盾構隧道壁后注漿性能及效果監(jiān)測研究
基于膠體晶體模板制備微透鏡陣列
基于多模態(tài)信息融合的語音意圖理解方法
柱形銅凸點在熱力耦合場中的原子遷移
灰霾期間氣溶膠化學特性研究進展
線段與三角形網格曲面指定距離點對快速計算
基于實測數(shù)據(jù)的地鐵基坑施工安全評判方法
裂殖酵母Hsp90多克隆抗體的制備與鑒定
光穩(wěn)定劑在提高染料光牢度中的應用
反距離權重插值因子對插值誤差影響分析
基于索力變化的斜拉橋主梁損傷識別方法
離心泵啟動過程瞬態(tài)湍流流動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
根據(jù)現(xiàn)代期刊編輯學理論,期刊封面的主要功能有認識功能和美學功能。認識功能需要封面設計規(guī)范、清晰、辨識度高,能清楚提示期刊的性質、特色、內容及服務方向。從認識功能這個維度可以延伸出科技期刊的3條封面設計原則:規(guī)范性、穩(wěn)定性和專業(yè)性。美學功能則需要使專業(yè)、嚴謹?shù)目萍计诳咚囆g美感,傳達出活潑的人文氣息,增加期刊的可讀性和吸引力,從美學功能這個維度可以延伸出科技期刊的1條封面設計原則:藝術性。具體論述如下:
(一)規(guī)范性科技期刊的封面
首先要符合國家標準的規(guī)定,和諧地標出必要的項目和信息?!犊茖W技術期刊編排格式》規(guī)定科技期刊封面應該標明刊名、卷期、出版年月、責任者、國際標準連續(xù)出版物號、期刊條碼等項目。因此,在進行封面設計時,這些項目和信息必須做到沒有遺漏、簡潔清晰。同時,在期刊卷號、期號表達上盡量采用國際通行做法??傮w而言,規(guī)范化標示封面信息是科技期刊封面設計最基本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發(fā)揮封面的認識功能。
(二)穩(wěn)定性科技期刊具有無限期連續(xù)出版的特性
如果刊物要保持區(qū)別于其他刊物的辨識度,并樹立品牌形象,封面設計應該保持相對的穩(wěn)定性,這種穩(wěn)定性也不是一成不變,而是進行有規(guī)律和細微地調整,使期刊封面能始終延續(xù)一種穩(wěn)定的風格,最終在讀者心中形成獨樹一幟的期刊整體形象。因此,可以精心設計一種能產生深刻影響力的封面元素,讓這種元素成為貫穿各期封面設計的一條線索,由此積淀成為期刊的標志??傊?,期刊的封面設計要注意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即使有變化,也是有規(guī)律的、細微的變化,以此發(fā)揮封面的認知功能和形成刊物的品牌特色。
(三)專業(yè)性每種科技期刊都會涉及一種或多種學科和專業(yè)
每種學科和專業(yè)都有專屬的研究對象和特色。這些特定的研究對象和特色能很好地傳達科技期刊的專業(yè)范圍和專業(yè)內容,因此在進行封面設計時,可以注意從學科和專業(yè)領域的特色中尋找設計靈感,尋找獨特封面設計的切入點,通過色彩、布局、構圖等封面設計勾勒出刊物的專業(yè)特色,突出刊物應有的個性,使科技期刊的封面成為其學科和專業(yè)服務方向的指示器。
(四)藝術性優(yōu)秀的科技期刊
總是能同時駕馭好科學性與藝術性這兩個維度,而不僅僅是一種嚴肅、莊重的學術傳播載體??萍计诳ㄟ^封面上的圖形、色彩等刺激讀者的感官,進而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心靈的震撼,使讀者產生進一步閱讀的欲望,這就是封面設計藝術的魅力所在。對于科技期刊而言,封面設計更宜“以少勝多”,以簡潔、精練的線條,通過抽象象征的藝術手法表現(xiàn)期刊的專業(yè)范圍或者內容特色,具體而言就是采用明快簡潔的幾何構圖、象征性圖案或者刊徽之類來展示刊物的內容,同時要注意線條、色彩、圖片的完美結合,形成簡約大方、優(yōu)美精致的藝術風格,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當下國內科技類期刊封面設計的現(xiàn)狀
筆者對國內科技期刊封面設計的規(guī)范性、穩(wěn)定性、專業(yè)性和藝術性這4個方面作了抽樣調查。筆者登錄知網,進入出版物檢索頁面,隨機查閱近3年來50種基礎科學類刊物的封面和50種工程科技A類刊物的封面。調查發(fā)現(xiàn),這100種科技期刊在封面設計的規(guī)范性、穩(wěn)定性方面都做得比較好。規(guī)范化是科技期刊質量評定的一個重要方面,封面設計的規(guī)范化則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這100種科技期刊都在封面完整、規(guī)范地標注了必要的信息項目。同時,為了形成刊物的品牌特色和提高辨識度,這100種科技期刊在封面要素布局、色調和刊名字體字號方面也非常注意保持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其中約80%的科技期刊除了變更出版年月、卷、期號等信息之外,近3年基本使用同一種封面設計,穩(wěn)定性比較強。另有科技期刊封面設計雖有變化,但注意平穩(wěn)過渡。如《地球學報》的封面每年都會呈現(xiàn)細微、有規(guī)律的變化,但整體格局始終如一。但是,這100種科技期刊在專業(yè)性和藝術性方面則明顯不足。其中只有50%左右的科技期刊能通過封面設計傳達其專業(yè)特點和辦刊特色。而富有藝術美感、能產生視覺沖擊的科技期刊封面設計則更少,在這100種科技期刊中約占10%。上述調查結果說明,國內科技期刊封面的專業(yè)性和藝術性還不夠,在辦刊實踐中尚需重點從這兩個方面去改善。
三、科技類期刊封面設計的可行性路徑
(一)以封面故事來凸顯期刊的專業(yè)性
封面故事中刊載的圖片內容往往與刊物本身密切相關,因而采用封面故事突顯科技期刊的專業(yè)特色、宣傳相關的科研成果和科研人員是一個有效的辦法。《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是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中國生物物理學會共同主辦的學術刊物,始終以推動生命科學發(fā)展為宗旨,現(xiàn)已發(fā)展成為被SCI、CA、俄羅斯文摘等國際權威檢索系統(tǒng)收錄的優(yōu)秀科技期刊。登錄《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的網站,可以看到該刊物采用封面故事的形式來加強對該領域創(chuàng)新型科研成果的宣傳,刊物在每期封面選登當期發(fā)表的優(yōu)秀論文中的制作精良的圖片,圖片一經選用,該論文即被作為刊物的封面論文,以封面故事的形式簡介論文的研究內容,并附上作者、文題和文章所在頁碼?!兜厍驅W報》是中國地質科學院主辦的惟一科技期刊,該刊物每期都選用“中國地質科學院年度十大科技進展”成果或中國地質科學院科研團隊的重要創(chuàng)新成果作為封面照片,同時在封面刊載與之對應的封面故事。這樣可以有效展示《地球學報》的辦刊特色和水平、宣傳中國地質科學院的創(chuàng)新性科研成果。
(二)以封面固定圖案設計來凸顯期刊的專業(yè)
特色封面中最有視覺沖擊力的當屬圖片,因此在封面設計時,采用最能反映科技期刊專業(yè)特色的圖片,形成固定的圖案設計,能充分標示刊物的專業(yè)特色?!稒C電工程》是以機械為主,自動化、計算機技術、電工技術為輔的跨學科類科技期刊。該刊物的封面將一幅齒輪的圖片和一段波形圖進行組合,來代表傳統(tǒng)的機械行業(yè)和計算機、自動化控制技術應用于傳統(tǒng)機械行業(yè)的現(xiàn)代機械制造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期刊內涵。同時,在設計時采用寫意的圖片,圖案線條簡潔明晰,跨學科的科技期刊內容特色清晰明了,從而簡潔又形象地傳遞了刊物的專業(yè)范圍,并將這種圖案固定貫穿在《機電工程》的各期封面中,突出了期刊封面的認識功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視覺印象。
(三)以背景色彩及整體布局設計來增強視覺美感
科技期刊在背景色彩及整體布局上講究均衡或對稱、分散與呼應、尺度與比例等,符合視覺審美原則,能夠增強封面的美感。例如,《機電工程》封面采用雅致的橫向條紋圖案,背景色采用單一色彩,比較符合學術研究嚴謹?shù)姆諊?,但單一色本身又采用漸變式藍色,使嚴肅、莊重的封面風格中又透出活潑清新的氣息,同時刊名的色彩在背景色的映襯之下又具有較強的辨識度。對讀者調查表明,這樣的封面美觀大方、藝術性較強,增強了視覺傳播效果。
(四)以個性化表達方式來襯托獨特的藝術品格
科技期刊通常在封面設計上強調莊重、嚴謹?shù)娘L格,因此容易形成固有的思維定式,封面往往嚴肅有余,生動、活潑不足,更難以談得上藝術創(chuàng)作設計的靈動與創(chuàng)新?!督ㄖ?jié)能》2010年4月與國際知名建材企業(yè)奧地利堡密特(Bau-mie)公司進行一次廣告設計合作。在封面設計中采用藝術化的綠色樹葉這個元素,將人的眼睛作為“綠葉”布圖的基本構思,表達了刊物和廣告產品共同的追求———綠色環(huán)保。設計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圖面由雙人組成,借此呈現(xiàn)出人、家、自然這3個元素和諧共生的主題。這種個性化表達方式沖破了科技期刊封面設計的拘謹和呆板,使《建筑節(jié)能》封面呈現(xiàn)獨特的藝術風格,為進一步提升期刊品牌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日本分子生物學會(TheMolecularBiologySocietyofJapan)發(fā)行的《GenestoCells》的封面圖片將細胞中的種種過程與極具日本傳統(tǒng)風格的藝術完美結合,形成了聞名于世的獨特風格。每一期都是浮世繪風格流溢的素雅畫作,各色封面中暗藏種種玄機,擅長將日本特色的物件和場景與細胞生物學模型融合得不漏痕跡。如2014年的第1期封面,祝福新的一年繁榮興旺。兩匹駿馬牽著象征F-肌動蛋白的紅白旋索在奔跑。地面的透明流漿讓我們想起了原生動物的偽足———它們利用G-肌動蛋白聚合產生的能量而不斷生長。
四、結語
(1)專業(yè)特色鮮明,表達準確電子科技詞匯翻譯中可以使用直譯、意譯、音譯等方法,但萬變不離其宗,它專業(yè)特色鮮明,要求表達準確、精煉,體現(xiàn)電子專業(yè)詞匯特點。如Theinstrumentisnotworkingwell.假如按常規(guī)翻譯為“這臺儀器工作不好”,則沒有體現(xiàn)科技英語的特色,失去準確和科學性,正確翻譯應為“這臺儀器失靈了”。如Likechargesrepeleachotherwhileoppositechargesattracted.如果翻譯為“同樣的費用相互排斥,相反的費用相互吸引”則沒有準確理解charge這個專業(yè)術語的含義,正確翻譯應為“同種電荷相斥,異種電荷相吸”。如Forceisanypushorpullthattendstoproduceorpreventmotion.正確翻譯是力是能產生或阻止運動的任何形式的推或拉?!卞e誤翻譯是力是任何傾向于產生或阻止運動的形式的推或拉?!比绨袰onnecttheblackpigtailwiththedoghouse.翻譯為“把黑色的豬尾巴系在狗窩上”則是犯了理解性錯誤,正確翻譯應為“將黑色的引線接在高頻高壓電源屏罩上”。
(2)大量使用縮略語縮略語的大量使用是科技英語詞匯的另一特點??s略語主要分三類:①首字母縮略語如VCD(VideoCompactDisk)、ADC(Analog-DigitalConverter);②將原來的單詞縮略一部分字母變成新詞如inf(oinformation)、lab(laboratory)、kil(okilogram);③將兩個詞合成縮略為一個詞,如transceive(rtransmitter+receiver)、positro(npositive+electron)。此外,科技英語詞匯有不少源于希臘語和拉丁語,使用詞根、詞綴如friction(摩擦力)、expansion(膨脹)、radiatio(n輻射)、combinatio(n組合)等。此外,還有不少新興詞匯,這些詞匯有的屬于新造詞,有的則為活用詞,如hyperon(s超子)、antimatte(r反物質)、cyberspac(e信息空間)等。理解縮略語的使用方法后,在翻譯科技文章時就會胸有成竹。
(3)需要時使用減詞和增詞英語與漢語在語言使用和表達方面有些不同,在翻譯中,為更好地消除語言差異,翻譯者應在準確理解和把握文章內涵的前提下,翻譯出符合中文表達習慣的內容,這樣有時勢必要使用到一些增減詞,才能使翻譯表達順暢、正確。只有增減都恰到好處,才不至于讓讀者摸不著頭腦或產生歧義。減詞翻譯法又稱省略法或省譯法,指在譯成漢語時,把原文中的某些詞不譯出來。常見的有代詞、冠詞、動詞、介詞、連詞的省略。例如Allofusknowthattheconductivityofsemiconductorschangeswithtemperature.翻譯為“眾所周知,半導體的導電性隨溫度而變化。”(省譯引導賓語從句的連詞that),如果不使用減詞翻譯法,則失去了中文句子表達的嚴謹和規(guī)范性,無法體現(xiàn)科技英語簡潔之美,甚至產生理解方面的歧義。增詞的翻譯是指譯者在英譯漢時,為了使譯文通順表達,在譯文中增加某些必要的詞,正確使用增詞法,能使譯文順暢、語義清晰。常見的增詞法有增加動詞、某些概括性的詞如inshort等。如TheletterIstandsforthecurrentinAmperes,Etheelectromotiveforceinvolts,andRtheresistanceinohms.字母I代表電流的安培數(shù),E代表電動勢的伏特數(shù),R代表電阻的歐姆數(shù)。(E和R后均省略了standsfor),這是增加原文中省略部分的翻譯法,如果不使用增詞法,則中文句子無法成句,意思無法準確理解。增譯和減譯都是科技英語翻譯中的實用和重要的技巧。翻譯者唯有牢牢把握科技原文的風貌,對專業(yè)、英語、中文都有一定了解,才能做到熟練、準確地翻譯,才能真實展現(xiàn)科技英語的科學之美。
二、電子科技英語的語法特點與翻譯對策
(1)普遍使用被動語態(tài)電子科技英語作為工程技術類知識的載體,其語法特點之一是被動語態(tài)的使用頻率遠高于主動語態(tài)。原因是被動語態(tài)可以使科技人員在句子的開頭就引出最重要的信息,被動語態(tài)將主語放在句首,讀者可以第一時間關注到關鍵信息,而且使用第三人稱的被動語態(tài)與使用第一、第二人稱主語的主動語態(tài)相比可使描述減少主觀色彩,更能體現(xiàn)科技論文側重推理和客觀準確的特點。如Threemachinescanbecontrolledbyasingleoperato“r.三臺機器能由一個操作者操縱。”、Electronicsclosertothenucleusareheldmoretightlythanthoseintheouterorbits.“靠近原子核的電子比外層軌道上的電子結合得緊?!薄heelectricresistanceismeasuredinohms“.電阻以歐姆為測量單位。”、Ithasbeenprovedthatamaterial’sdimensionisoneofthefactorsinfluencingitsabilitytoconductelectric.“據(jù)證明,材料的尺寸是影響其導電能力的因素之一。”在翻譯中如能準確把握各種時態(tài)的“be+V.過去分詞”的被動語態(tài)結構,加之一定的科技英語專業(yè)知識和中文素養(yǎng),那么就不難做到翻譯的“忠實、準確、通順”,也就是“信、達、雅”。
(2)廣泛使用名詞化結構名詞化結構指表示動作意義的“名詞+of+名詞+修飾語”的語法結構。科技英語經常使用名詞化結構代替日常英語中用動詞表達的內容,能使文章更為簡潔明了并能在有限的篇幅中承載更多的信息和內容。電子科技英語中也廣泛使用名詞化結構,使行文簡練、結構緊湊。對比以下兩種翻譯:原文:數(shù)字集成電路對現(xiàn)代社會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譯文1:Theimpactofdigitalintegratedcircuitsonmodernsocietyhasbeenpervasive.譯文2:Itispervasivethatdigitalintegratedcircuitshasimpactonmodernsocietygreatly.顯然,譯文1的名詞化結構要比譯文2的動詞結構要言簡意賅、淺顯易懂。英漢互譯時也要注意此點并將名詞化結構準確翻譯,不犯理解上的錯誤。
(3)大量使用定語從句和非謂語動詞結構電子科技英語闡述定義或描述現(xiàn)象時常常需要對一些核心詞匯進行限定修飾。采用定語從句進行修飾,可使被描述的定義或現(xiàn)象的適用范圍更準確,如Thefirststageisatunedradiofrequency(RF)amplifier,themainpurposeofwhichistoimprovesignal-tonoiseratioandtoprovideasufficientdegreeofselectivity.翻譯為“第一級為調諧高頻放大器,其主要作用是改進信噪比并提供足夠的選擇性”,通過非限制性定語從句對RF的作業(yè)進行修飾,使得句子更為簡潔,表達更為嚴謹精確。又如Theinductorisacoilofwirethatmayhaveanaircoreoranironcoretoincreaseitsinductance.翻譯為“電感器是一組線圈,有的電感器是空心的(空氣芯),有的線圈中有可增加其電感量的鐵芯”。通過限制式定語從句對核心名詞wire進行限定修飾,使inductor的定義更加清晰準確。動詞不定式是非謂語動詞的一種,可在句中起名詞、形容詞和副詞的作用,可擔任除謂語以外的其它任何成分,它使整體句子結構緊湊合理,指代關系更加明確、簡潔明了。如Theabilityofamaterialtoconductcurrentdependsuponthenumberoffreeelectronsinthematerial.“材料的導電能力取決于材料中自由電子的多寡”。Whenonewantstomeasuretheelectriccurrent,voltageandresistance,onehastouseelectricinstruments.“人們想要測量電流、電壓和電阻時需要使用電子儀器。”關注科技英語中的非謂語動詞用法,有助于準確和順暢翻譯好英語句子和篇章。
(4)詞序表達與中文不一致科技英文篇章中,還時有詞序表達與中文不一致的情況,此時,應清楚區(qū)分中英文表達習慣的不同,不生搬硬套,而是在正確理解原文的基礎上對語句加以結構重組,以達到次序調整,保證翻譯的準確性。如Themaindevicefailuremodeissecondarybreakdown.如果直接譯為“主要器件的實效模式是二次擊穿”就錯了,應調整語序翻譯為“器件的主要失效模式是二次擊穿”。Whileacurrentisflowingthroughawire,thelatterisbeingheated.錯誤譯法是“電流流過導線時,電流在后面發(fā)熱”,正確譯法應為“電流流過導線時,導線就發(fā)熱?!?/p>
三、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