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av毛片亚洲_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_一级片黄色视频播放_日韩免费86av网址_亚洲av理论在线电影网_一区二区国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99人人更爽_精品少妇人妻久久免费

首頁 > 文章中心 > 對民辦高等教育的認識

對民辦高等教育的認識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對民辦高等教育的認識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對民辦高等教育的認識

對民辦高等教育的認識范文第1篇

>> 民辦高等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分析 民辦高等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民辦高等教育稅收問題分析 試論構建民辦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原則和對策 民辦高等教育校企合作障礙問題研究 陜西民辦高等教育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 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的現狀\問題與發(fā)展趨勢 淺析中國民辦高等教育政策存在的問題 試論高等教育的麥當勞化 試論高等教育的中國夢 法國高等教育及對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啟示 對民辦高等教育現狀和規(guī)劃的思考 政策分析視角下的民辦高等教育 淺析民辦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擔 地方民辦高等教育政策創(chuàng)新的典范 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的策略選擇 民辦高等教育的理論與實踐互動 民辦高等教育政策能力限度的宏觀分析 大陸民辦高等教育的困境 論民辦高等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3]張莉,馮江濤.民辦高等教育投資者營利問題分析[J].民辦教育研究.

[4]辛占強,徐國動.論民辦教育公益性與營利性的博弈[J].西安歐亞學院學報,2006,(10).

[5]胡衛(wèi).中國民辦教育發(fā)展現狀及策略框架[J].教育研究,1999,(5).

[6]鄔大光.中國民辦高等教育發(fā)展狀況分析[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1,(7).

[7]http:///public/jtzs/article.php?article_id=688.

[8]潘懋元.對發(fā)展民辦高等教育的若干問題的認識[J].中國高等教育,1999.

[9]潘懋元.民辦高等教育發(fā)展之困難與前瞻[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05.

[10]譚敏.潘懋元先生的民辦高等教育思想[J].國際高等教育研究,2008.3.

[11]勞凱聲.教育市場的可能性及其限度[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15.

對民辦高等教育的認識范文第2篇

一、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的發(fā)展現狀

由于我國各地經濟、文化和公辦高等教育發(fā)展的不平衡和有關政策的差異,形成了民辦高等教育發(fā)展的非均衡現象。目前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的發(fā)展現狀主要體現如下四大典型模式:其一,“西安模式”,萬人民辦大學頗具規(guī)模。2002年,西安擁有西安翻譯學院、西安外事學院、西安歐亞學院、西安西京學院、西安思源學院五所在校生超過1萬人甚至2萬人的民辦高校,占全國十大萬人民辦大學的50%。其二,“江西模式”,為經濟大省培養(yǎng)和輸送技術人才。江西毗鄰經濟大省廣東省,廣東省對電子制造與維修、服裝設計和加工等方面技術人才的巨大需求,為江西省民辦高校提供了良好的發(fā)展機遇。其三,“浙江模式”,改制院校和獨立學院、民辦院校高起點辦學。浙江省是我國經濟和文化教育水平比較發(fā)達的地區(qū),它依托公辦高等教育的雄厚基礎和實力,采取改制院校和創(chuàng)辦獨立學院的辦法,高起點創(chuàng)辦民辦高校,并不斷發(fā)展壯大。其四,“廣東模式”,多元辦學體制。在廣東,民辦高校辦學體制包括股份制、獨立學院制、校產合作制、集團連鎖辦學制等多種形式,體現了廣東民辦高校多渠道籌集辦學經費的辦學思路。

二、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制約因素

目前,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發(fā)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許多高校認識到,提高質量、辦出特色,是民辦高等教育滿足人民群眾教育需求的必由之路,是民辦高校的生存和發(fā)展之本。但由于民辦高等教育的多種特性,在面對嶄新的教育形式時必然出現種種制約因素,影響并制約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前景。

1.政府支持政策的缺失上的制約因素

首先,政府資助的缺失嚴重影響民辦高校硬件設施的建設和更新。由于教育資源的配置不公平造成了公辦學校與民辦高校競爭環(huán)境的不公平。目前中國在教育資源與經費的分配上基本上是采用國家調配和行政的手段。然而,國家教育經費撥款與招生等一系列政策,均向國家公辦學校傾斜。而民辦高校的資金不僅要自己籌集,學校的校舍要自己建,任課老師要自己聘。因此民辦高校辦學經費的緊張造成其硬件設施不完善,實訓設備匱乏,教學質量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其次,不利于我國民辦高校教師隊伍的建設和穩(wěn)定的另一要素是現階段政府社會保障體系缺失。我國民辦高校與公辦高校在編制、工齡、職稱評定、醫(yī)療、保險和公積金等方面都受到一定程度的不公平待遇。第三,在國家現行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的制約下,民辦高校從招生環(huán)節(jié)起就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為了完成本校招生計劃所下達的任務,幾乎所有的民辦院校都在向外省招生、甚至面向全國招收學生。民辦院校的生源就自然而然地呈現出參差不齊的特征。

2.民辦高等學校自身的制約因素

首先,民辦高校產權歸屬的矛盾。在我國民辦高校產權的實際運作過程中,由產權界定不周全、產權模糊和產權配置不當等造成的權利與責任的不對稱等產權關系問題非常突出。這些問題和現象的存在嚴重限制和束縛了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只有徹底解決好這些問題,才能保障我國民辦教育的進一步健康發(fā)展。

其次,辦學宗旨不明確,盲目追隨公辦教育的辦學模式,不注意學生對于技能的學習,過度追求文憑,鼓勵學生參加“專升本”考試,進入大學進一步學習理論知識,從而導致民辦高校的教學目標變成以應試為主,背離了民辦教育的辦學初衷。并且有些民辦高校仍采取同公辦高校一樣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課程體系模式,造成課程設置與人才培養(yǎng)方案目標不一致,直接導致了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下降。

3.社會輿論因素對民辦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制約

由于政府的政策支持和重學術輕職業(yè)的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社會對民辦高校有天然的排斥心理。另一方面,民辦高校近年來毫無底線的降分等也進一步加深了公眾對民辦高校的誤解,使得家長和學生認為民辦高校是差生的聚集地,上民辦高校就是浪費時間等,這種抵觸心理反過來將會制約其發(fā)展壯大。另外,社會就業(yè)在畢業(yè)生接受方面的歧視也會影響民辦高校的發(fā)展。這就造成社會輿論對我國民辦高校有所偏見,嚴重影響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的持續(xù)發(fā)展。

三、發(fā)展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的對策建議

1.不斷加強學校自身建設

民辦高等教育的辦學教育理念應是符合當今潮流,適應社會發(fā)展理念,突破公立教育的辦學路線和教育模式,建設有自己特色的民辦學校,發(fā)揮民辦高等教育辦學的靈活性,開發(fā)出自己的品牌,創(chuàng)辦出自己的特色。民辦高校應當把自己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定位于為地方民生服務、生產、建設、管理。培養(yǎng)“有道德、懂技術、會管理”的綜合應用型人才。

2.積極拓寬民辦高校的融資渠道

受內外條件的制約,當前民辦高校的籌資渠道單一,資金缺乏已成為制約民辦高校生存和發(fā)展的主要因素。拓寬資金渠道,實現多元化、全方面的經營模式,才是民辦高校能否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民辦高校的資金籌措渠道應該朝多元化、更全方位化發(fā)展。政府、銀行、民辦高校資方、受教育的學生是民辦高校資金供給方面重要組成部分,在現階段學費空間上漲有限的背景下,前三者應發(fā)揮更大,更積極的作用。

3.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目前民辦高校的教師隊伍絕大多數是公辦學校的兼職教師,還存在著教師隊伍年齡老化等問題。自身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已成為民辦高校發(fā)展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4.轉變社會對民辦高校的觀念

解決社會對民辦高校的認識誤區(qū),主要是轉變社會對民辦高校教育觀念認識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對此民辦高校要通過結合實際情況,突出學校自身特色,樹立學校品牌形象,擴大學校品牌效應的影響,建立良好的信譽口碑。同時,還需要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對社會輿論進行正確的引導,新聞輿論界大力宣傳民辦教育。

參考文獻:

[1]鄔大光.高等教育質量意識的含義與價值——基于《質量報告》的視角[J].高等教育研究,2012.

[2]吳雪,陳興明.國內外高等教育質量研究的新進展[J].高等理科教育,2012.

[3]趙伶俐,陳秋敏.高教質量觀念·概念·標準[J].理論與改革,2012.

[4]趙婷婷.高等教育質量評價標準與《質量報告》[J].高等教育與研究,2012.

[5]施昌海,高云.民辦高校在轉型發(fā)展中提升教學質量的思考與探索[J].中國大學教學2015.

對民辦高等教育的認識范文第3篇

關鍵詞:全球化;民辦本科院校;對外交流與合作

在經濟全球一體化和信息化時代,高等教育已自覺不自覺地融入到了全球化的行列。2010年是博洛尼亞進程實施的第11年,經過11年的發(fā)展,歐洲高等教育區(qū)區(qū)域合作形式進行的高等教育改革措施深入推行。而2010年8月白俄羅斯的加入,更是將高等教育區(qū)進一步擴大化。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已勢不可擋。高等教育的全球化,最根本的就是要開展全方位、高層次的對外交流與合作。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使得我國高等教育迅猛發(fā)展。2002年加入WTO以后,中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zhàn),高等教育也成為亟待改變的一部分。我國民辦高等院校從1978年起步,經歷了緩慢、快速發(fā)展等幾個階段,在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實踐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有關民辦本科院校,作為民辦院校中的佼佼者與核心力量,都把學校的改革與發(fā)展置身于全球化背景之中,并不同程度地開展了對外交流與合作。

1.我國民辦本科院校對外交流與合作是提高其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有效途徑。當今和未來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1]民辦本科院校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其實質就是提高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和水平。在經濟全球化、知識信息化的時代,培養(yǎng)能夠理解多元文化、善于吸納人類一切優(yōu)秀文明成果、具有團隊協(xié)作精神和國際競爭力的素質全面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必然選擇,也是民辦本科院校面臨的重要任務。所以,我國民辦本科院校只有大力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樹立全球意識的教育理念,拓展人才對外交流與合作的途徑和渠道,提升其自身的國際化水平,方可培養(yǎng)具有全面素質的人才。

2.我國民辦本科院校對外交流與合作是提高其自身實力和辦學水平的必然選擇。對外交流與合作的層次與規(guī)模是衡量一所大學國際競爭力和社會貢獻力強弱的重要標志。眾所周知,一所大學國際競爭力的強弱,最根本的是取決于大學所培養(yǎng)的人才的質量和數量。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力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關系到大學自身的不斷自我完善、自我發(fā)展和國際競爭力的增強,因此,除了國內研究型大學之外,有關民辦本科院校都不同程度地把對外交流與合作作為提升自身實力和辦學水平的重要手段和途徑。

3.我國民辦本科院校對外交流與合作是整體推進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重要舉措。高等教育在社會的中心地位已逐漸確立,各個國家對大學抱有的期望在逐漸增大。歷史和現實表明,高校是一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國家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國際化是實現高等教育強國的必然選擇和要求,而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是實現高等教育國際化最為直接和最為有效的形式。從高等教育的子系統(tǒng)來看,我國民辦本科院校占據并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國民辦本科院校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關系到我國高等教育整體國際化水平的提高與國際競爭力水平的提升。

二、我國民辦本科院校對外交流與合作的現狀及所存在的問題

1.重視程度不夠。從國際一流民辦院校來看,比如美國的哈佛大學、普林斯頓、耶魯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日本的慶應義塾大學、早稻田大學等,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大學自身,都十分注重對外交流與合作。它們不僅具有國際化的辦學理念和目標,國際化的師資力量和全球化的課程設置,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它們都不同程度地設置了專門的對外交流與合作機構和組織,并有專門的人員負責。然而,筆者通過對我國48所民辦本科院校調查發(fā)現,近38%的院校未設立國際交流中心或者外事處等對外合作與交流的行政機構,即使在設立了這些機構的院校中,也有相當一部分沒有專門的管理人員。

2.對外合作與交流的范圍不夠廣、層次不夠高。對外合作與交流,應該是世界文化的多民族交融和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時吸納其他民族的閃光點,在凝練自身的同時把本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推向世界。然而,從對外交流與合作的范圍來看,調查顯示,除了寧波諾丁漢以及香港浸會大學等國際聯合辦學的學校之外,我國大部分民辦本科院校的對外交流與合作對象,大都集中在亞洲地區(qū),而與美洲、歐洲、大洋洲等高等教育發(fā)展已經趨近成熟的地區(qū)和國家的交流與合作非常有限。與此同時,盡管我國大部分民辦本科院校都不同程度地開展了對外交流與合作,但交流的空間和交流次數有限。比如有的學校雖然是和有關院校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但是一年也僅僅只有一兩次的交流訪問更無互派交流生的項目。從對外交流與合作的層次來看,我國民辦本科院校與發(fā)達國家以及一流大學的交流與合作比較欠缺,合作的水平比較低下,僅僅停留在短期的少量的交流層次,有些合作單位甚至沒有合法的地位,距離真正意義上的對外交流與合作還存在很大的距離。這種對外交流與合作的范圍不夠廣、層次不夠高的現狀,最終影響到了雙方合作的延續(xù)性和有效性。

3.沒有建立長期、有效的合作機制。建立長期、有效的合作機制是確保對外交流與合作的根本保障。而我國民辦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協(xié)議合作高校不多,沒有長期的合作伙伴等諸如此類的問題。有些民辦本科院校甚至沒有協(xié)議合作高校,具有長期合作協(xié)議的院校更是寥寥無幾。調查發(fā)現,在我國48所民辦本科院校中,唯有北京城市學院等為數不多的幾所民辦本科院校屬于對外交流合作發(fā)展比較好的學校,其協(xié)議合作院校有28所,在弘揚自身文化,提升自己理念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即使這樣,與同地區(qū)――北京少則有100多個,多則達好幾百個有關合作單位的其他公辦高校相比,這個數字仍舊顯得微不足道。而在雙方學位合作、師資交換、開展學生交流、師資職業(yè)發(fā)展以及互派留學生等方面建立長期的可持續(xù)的伙伴關系則更是任重而道遠。

三、我國民辦本科院校對外交流與合作所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國家有關政策和制度不夠到位。2005年《民辦教育促進法》規(guī)定,民辦高校與公辦高校在法律上有同等地位。但實際上,由于歷史等原因,民辦院校和公辦院校還是存在各個方面的不平等。諸如經費等制度方面,并沒有給民辦院校更多的支持。民辦院校有限的經費大部分要投資到日常教育設施建立和維護日常教學中。沒有足夠多的經費來源,成為我國民辦本科院校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的一大瓶頸。另一方面,國家有關部門對我國民辦本科院校的對外合作與交流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規(guī)及其有效的管理,致使有些缺乏合法地位的外國院校,借著“國際化”的名義,參與到我國民辦本科院校的交流中,這樣不僅沒有給民辦院校帶來發(fā)展,而且對有限的經費造成一定的浪費和損失。

2.我國民辦本科院校自身缺乏足夠的認識和重視?!芭c時俱進”、“放眼全球”是時代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和行為處事方式。任何一個個體或集體,特別是作為國家培養(yǎng)高級專門人才的高校,更應該將這一理念貫徹實施到各個領域,只有如此,方可更好地實現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推進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進程。然而,目前我國民辦本科院校普遍存在著“家族制”等以盈利為目的商業(yè)機構。一些校長和董事長因為年齡偏大,還停留在上世紀的思想,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國民辦本科院校有關董事會或校長,缺少“走出去”的意識,沒有認識到對外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這已成為制約我國民辦本科院校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最為基本的原因。

3.我國民辦本科院校自身實力水平不高。從辦學水平來看,由于歷史等原因,與有關國家和地區(qū)相比,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無論是發(fā)展規(guī)模還是層次,都存在較大差距,也沒有自身的特色。導致國外有關院校不愿與我國民辦院校合作的情結和現實,即使我們主動尋求合作,也是不對等甚至是錯位的。從辦學理念來看,由于我們對高等教育國際化理念的認識還不夠,加上我國民辦院校主要以盈利為目的,導致國際合作與交流難以付諸實踐。從有關制度方面來看,目前我國對有關民辦院校對外交流與合作制度的不到位,對合作院校準入的不明確,也使得有關院校難以有效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2009年11月澳大利亞4所大學的倒閉,致使2000多名留學生失學的實例,為我們提供了前車之鑒。

四、進一步加強我國民辦本科院校對外交流與合作的對策和建議

1.國家政策方面??傮w上,我們應采取鼓勵支持與嚴格規(guī)范引導的政策措施。一方面,國家應出臺相應的政策和有關規(guī)章制度,大力鼓勵支持民辦高校的對外交流與合作。另一方面,建立對國外高校與民辦高校的準入制度。政府應加快相關立法,規(guī)范國外大學在中國的招生行為。對有意隱瞞學校事實、欺騙中國學生的國外大學,必須給予嚴懲。比如,在美國,其大學需要經由“批準”和“認證”兩個環(huán)節(jié),才能成為一所教學質量得到社會承認的大學。“批準”階段一般由政府部門執(zhí)行,而“認證”則是由美國教育部授權的行業(yè)性民間組織完成,“認證”的實質是在政府監(jiān)督下的同行評議。而出現沒有通過認證的大學開展有關教育活動的時候,更是有一系列的嚴懲措施和對學生的賠償和保護措施。

2.領導意識方面。領導的認識和重視程度決定著對外交流與合作的層次與水平。因此,我國民辦本科院校的校長或董事會應該充分認識到與國外的交流合作對于我們在人才培養(yǎng)國際化、辦學目標定位、學術自由與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專業(yè)與實驗室建設、學分制與專業(yè)選擇、教師隊伍與能力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大學管理體制的創(chuàng)新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可值得借鑒的意義。只有了解國際教育教學發(fā)展的趨勢,緊跟國際與時代潮流,立足社會需求,不斷更新觀念,才能使得自身的辦學水平不斷提高,從而從根本上提高對外交流與合作的層次與水平。

3.建立特色學科。以特色學科為龍頭,帶動提升學校整體水平。只有建立有特色,并且是逐漸形成的強特色學科,才能吸引到更多、更好、更強的國外學校來參與我們的合作與交流。2010年教育部、財政部關于批準第六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yè)建設點的805個建設點中,我國有關民辦本科院校只有7個。所以,利用民辦院校具有更大的自主辦學的權利,爭取建立更多的特色學科專業(yè),逐步擴大與國外一流大學的留學生派遣工作,并以學分互認、師資交流、學位合作等形式實現雙方優(yōu)勢互補和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享,建立持續(xù)性和長久性的合作協(xié)議,是確保我國民辦本科院校有效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的基本路徑。

科教才能興國,我國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后,在向高等教育普及化進步的過程中,民辦院校充當著完成這一任務的重要角色。如何把我國的民辦高等教育推向國際化,與全球接軌,“成為各自定位的一流院?!保?],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需要我們深思和各方面的力量。

參考文獻:

對民辦高等教育的認識范文第4篇

【關鍵詞】民辦高校 資本市場 融資

一、引言

民辦高校在現代教育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2010年7月1日我國《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2010-2020)正式頒布,也為民辦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發(fā)展機會。同時,民辦高校在擴大規(guī)模方面存在著資金緊缺的問題。如何能健康的發(fā)展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民辦高校融資方面的研究為數不多,尤其是資本市場融資方式更是在我國不常見。隨著資本市場的完善,民辦高校融資擴張到資本市場是發(fā)展趨勢。

民辦高校資本市場融資方面的專著幾乎沒有,只有在書中個別章節(jié)中提到資本市場融資方式的,比如張劍波的《民辦高??沙掷m(xù)發(fā)展研究》(2007年4月)、孟衛(wèi)東的《普通高校貸款建設問題研究》(2008年12月)、查顯友的《中國高校融資結構優(yōu)化研究》(2009年5月)在論文方面,截止到2013年12月,在中國期刊網上以“民辦高校融資”作為題名進行模糊查詢,可搜到2003年至2013年的文章有35篇,其中核心期刊有7篇,以“民辦高校資本市場融資”為題名進行模糊查詢,可搜到2003年至2013年的文章有7篇,關于民辦高校資本市場融資還是在探索階段,并且“我國關于高校和資本市場并沒有真正的聯姻”。目前的研究只是在淺層次方面,針對現有資料以及現實情況梳理民辦高校資本市場融資的思路是至關重要的,下面是關于民辦高校融資的若干觀點進行整理和論述。

二、民辦高校資本市場融資的觀點

(一)民辦高校界定的若干觀點

目前,“私立學校”、“民辦學校”和“公辦學?!痹~語容易混淆,對私立、民辦和公辦的劃分標準不一樣,容易形成關系混亂。尤其是私利和民辦的區(qū)別。袁征在文章《公立還是私立:民辦學校不可回避的原則性問題》一文中,認為中國的學校分為“公辦學?!焙汀懊褶k學?!?,從教育哲學和教育法學的角度進行研究,發(fā)現“民辦學校”是一個內涵混雜的概念,它使人難以認識這些學校的權利和義務,因而使“民辦教育”的發(fā)展陷入嚴重的困境。民辦學校的概念界定是為了界定其責任。

潘懋元教授認為,“民辦學校,實質上相當于私立學校,由設立者籌集學校資金,而不是依靠政府的撥款”。1993年《民辦高等學校設置條例暫行規(guī)定》中“民辦高等學校,系指除國家和國有企業(yè)事業(yè)組織以外的各種社會組織以及公民個人,自籌資金,按本規(guī)定設立的實施高等學歷教育的教育機構”。而張劍波在《民辦高校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中認為這種觀點已經與目前的民辦教育發(fā)展的現實有了沖突,因為目前很多公辦學校已經不單單依靠財政撥款,很多通過捐資、產學研合作方式解決資金的來源。以上的觀點是以教育經費的來源進行劃分的,認為由國家投資(包括國家財政資金和全民所有制企事業(yè)單位的資金)所辦的學校,稱為公辦學校,其他學校則稱為民辦學校。

馮建軍認為,必須先區(qū)分“立”與“辦”,學校的“立”與“辦”是兩個不同層次的管理概念,根據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原則,提出四種學校類型:國立學校、公立學校、民辦學校和私立學校。由政府設立、政府管理的稱為國立學校;由全民或集體企業(yè)事業(yè)組織經營的稱為公立學校;所有權屬于國家,而經營權屬于社會和團體個人管理的稱為民辦學校;這三類屬于公立學校系統(tǒng)。由私營企業(yè)、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設立并管理的稱為私立學校。第三種是以產權為標準劃分。認為公辦學校的產權屬于(或基本屬于)政府,民辦學校的產權可以歸屬于某一個個體或團體,也可以屬于若干個個體或團體,并把民辦學校區(qū)分為盈利性和非營利性學校。這些觀點認為高校由“創(chuàng)辦”、“承辦”界定。

“民辦教育機構的性質有三個界定條件,第一,民辦教育舉辦者必須是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即非國有投資實體或個人;第二,舉辦民辦教育的經費只能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民辦學校的經費來源不是來自國家教育撥款,而是學校通過其他方式自籌;第三,民辦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是面向社會舉辦教育活動,而非行業(yè)內或機構內的培訓機構”。張宏博認為“民辦教育”、“民辦學校”不是國際通用的概念,只是我國特定歷史時期形成的概念,國際通用標準是“私立學?!?。

綜上所述,民辦高校一般包括民辦普通高校、民辦高職院校、獨立學院、國有民辦高校、高等教育職業(yè)資格考試、中外合作辦學幾種類型。

(二)民辦高校資本市場融資環(huán)境的研究綜述

(1)國外的成果。Peacock,W.(2002)指出,發(fā)達國家充分利用了資本市場,發(fā)行教育股票、債券和投資基金,籌集了大量資金,大大地促進了高等教育的快速發(fā)展,一是由于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環(huán)境,完善的市場機制和高效率的資本市場,發(fā)達國家的高等教育已經進入成熟發(fā)展階段,二是其產業(yè)性和營利性被人們接受,可以帶來巨大的利潤空間;三是發(fā)達國家對教育實行產業(yè)傾斜,實行稅收政策,這些推動了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和壯大。Roger.L.Geiger(2004)認為國外社會關心教育事業(yè),人們關注教育、關心下一代的成長,踴躍參與有關各種教育通體的探討,創(chuàng)造了一種寬松的環(huán)境,使得富有創(chuàng)新的思想層出不窮,并且商機敏銳的企業(yè)家體會到這些創(chuàng)新想法,而且抓住市場需求,投資于各種教育事業(yè),即取得了經濟效益,也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Chickering A.和Gamson Z.(2006)提出,資本市場為私立學校發(fā)展壯大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一是資本市場的籌資功能可以為高等教育的發(fā)展籌集大量資金,增加全社會的教育投入,擴大教育供給,緩解高等教育經費短缺的矛盾,優(yōu)化投入產出產出結構。二是資本市場的融資規(guī)則可以促進教育經費使用效率的提高,促使現有教育資源的合理使用,有利于高等教育相關產業(yè)和資本市場的健康發(fā)展。Bown,M.(2008)認為,高效率的資本市場為國外私立高校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本市場上融通資金的主要途徑之一,具有效率高、透明度高、監(jiān)管規(guī)范的特點,高等教育與資本市場對接,推動了高等教育眾多方面及相關產業(yè)的發(fā)展。Levin Henry(2010)提出充分的自主辦學權是國外私立高校強大的后盾。在西方發(fā)達國家,高等教育機構都享有充分的辦學自,一般不受政府和社會團體的干涉,可以根據市場決定自己的辦學方向,確定籌資戰(zhàn)略,選擇具體運作的模式,能夠主動適應市場經濟進軍資本市場,通過發(fā)行股票、債券、投資基金等方式來彌補教育資金的缺口。

(2)國內的研究。鄔大光(2005)認為,高等教育的市場化,正在促進民辦高等教育的融資和投資體制發(fā)生重大的變化,并已成為世界高等教育發(fā)展的一種趨勢,以市場為導向。張寶明(2007)認為,學費已經成為民辦高??煽康馁Y金來源和經費保障。它為民辦高校的生存發(fā)展,為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創(chuàng)造了重要的條件。社會捐贈是以助學為目的慈善行為,它是一種不需要償還或不需要全部償還的無利益回報或低回報的籌資渠道,社會捐助應該成為民辦高校發(fā)展籌資的主要渠道。李進才(2010)認為,通過資產市場力量,開辟一條讓社會資金涌入高等教育的渠道,是推動中國高等教育發(fā)展的理想選擇,社會資金與民間資金可以成為高校融資的一個重要的渠道。

(三)民辦高校資本市場融資方式的研究綜述

高等教育與資本市場的結合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市場經濟體制國家已經有很長的時間了,國外高等教育介入資本市場發(fā)源于一些一流大學對學校發(fā)展基金的投資管理。而高等教育實質性進入資本市場進行融資是一些營利性高等教育機構的做法。

(1)基金融資方式。博里克·博克(2004)在美國高等教育一書中提到:哈佛大學的基金1997年已突破100億美元,2003年達到16億美元,投資收入在學??偸杖胫羞_到31%,斯坦福大學的基金的投入2003年達到100億美元,投資收入在學??偸杖胫羞_到20%以上。羅杰.L.蓋格(2006)認為:私立高校資本市場自我創(chuàng)收的收入給予國外私立高校大量的血液。中國廣東中尚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是落戶重慶的首家以民辦高校為投資對象的教育產業(yè)基金。

(2)債券融資方式。Lenin,Henry(2008)提出,發(fā)行高等教育債券,國外高等教育不僅利用發(fā)行股票和投資資金籌集了大量資金,還積極通過債券從資本市場上籌資。吳卿艷(2009)提出民辦高等教育介入資本市場路徑有股權融資、組建大學基金會、發(fā)行高等教育債券等。例如,耶魯大學在1996年發(fā)行的“跨世紀債券”為一百年到期的債券。Emanuela Todeva(2008)提出,歷經數十年的發(fā)展,美國高等教育債券已經頗具規(guī)模,1993年發(fā)行債券總計達到13.8億美元;1995年發(fā)行債券的高等院校達到160所,且該年發(fā)行債券總額高達267億美元;1998年,美國高等教育債券的規(guī)模為155億美元,是前三年總量的2倍,2001年教育債券達到了187億美元。

(3)股票融資方式。Angela Ronsom(2001)認為作為資本市場融資主體上市是國外私立高校資本市場普遍的一種融資手段,隨著營利性高等教育機構的出現,高等教育介入資本市場的方式與目的都已經發(fā)生了實質性的變化。方式上,從大學購買股票到大學發(fā)行股票,則從“非營利”(獲利用于學校發(fā)展)到“營利”(獲利用于股東分紅)。Anger A.(2005)提出,APOLLO集團最初主要是成人培訓機構,1978年成為美國第一所認證的營利性高等教育機構。經過20年的發(fā)展,到2003年,該集團公司共有74個校園,122個學習中心,遍及全美38個州和波多黎各、溫哥華及哥倫比亞,在校生211265人,良好的經營情況激起了資本市場對高等教育投資的熱情。朱?。?006)提出,為了提高競爭優(yōu)勢,謀求可持續(xù)發(fā)展,民辦高校應通過明晰產權、海外融資、發(fā)行海外股票和產學研一體化等方式,進行融資渠道的創(chuàng)新。權益融資中的內部融資占據主要地位。

(4)其他融資方式。一是大學高科技產業(yè)進入資本市場,北大方正、云大科技、清華大學企業(yè)集團、浙大海納、同濟科技、天大天財等。二是買殼上市,北大、北大青鳥、重慶海聯學院等。三是高校聯合上市,四是上市企業(yè)投資教育產業(yè),五是教育海外上市和高校聯合上市等方式,融資方式多元化。

除此之外,鄔大光指出我國高等教育介入資本市場的類型有四種:一是大學高科技產業(yè)進入資本市場,如北大方正;二是以“借殼上市”的方式與其他產業(yè)“捆綁上市”,如英豪科教;三是以教育服務產品為主體介入資本市場,如科利華;四是已經在資本市場上的上市公司把高等教育當做教育產業(yè),把舉辦高等學校作為一個新的投資方向。并且指出我國這四種高等教育與資本市場結合的類型,是在資本市場制度和法律的框架外進行的,在制度和法律上還存在著障礙。同樣,厲以寧最早提出教育應用資本市場融資方式來發(fā)展,認為教育事業(yè)利用資本市場來發(fā)展可以有五種渠道:發(fā)行教育債券;校辦企業(yè)上市;建立教育產業(yè)基金;建立一批教育發(fā)展公司;上市公司用它籌集的資金辦企業(yè)的培訓中心。

三、結語

民辦高校發(fā)展至今,融資方式的討論就從未間斷過,并且也是發(fā)展民辦高校的至關重要的內容,然而民辦高校融資沒有實質性的突破,綜上所述,民辦高校真正實現資本市場融資,發(fā)揮資本市場的作用,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國家還要建立法律上的支持,提高民辦高校的競爭力;其次,優(yōu)化資本市場的運行機制,透明化,規(guī)范化。最后,建立健全民辦高校的融資機構,實現融資手段的多樣化。

參考文獻:

[1]李進才.運用資本市場推動高等教育發(fā)展待解決的幾個認識.觀念問題[J].中國高教研,2004,(6).

[2]大衛(wèi)·李斯特.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M].邱偉立譯,華夏出版社,2009.

對民辦高等教育的認識范文第5篇

關鍵詞 民辦高校 教學質量

民辦高等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20多年來我國的民辦高等教育出現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在培養(yǎng)技術應用型人才,支撐和促進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我國高等教育快速邁入大眾化階段的過程中,民辦高等教育的質量問題越來越多地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民辦高校如何充分利用和發(fā)揮學?,F有的資源優(yōu)勢,建立符合民辦高校特點的教育質量標準和教學質量評估體系,已成為民辦高校面臨的新課題。

一、民辦高等教育質量的內涵

(一)高等教育質量的內涵

高等教育質量是一個綜合的概念。高等教育質量的內涵是適應性、多樣性和發(fā)展性的統(tǒng)一。在高等教育從精英階段向大眾化階段轉變的過程中,隨著高等教育職能的擴大,培養(yǎng)目標和教育模式的多樣化,以及高等學校類型的分化,我們對高等教育質量的評價也應是多元化的,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高等學校應有不同的質量標準,而不能采用單一的、一成不變的質量評價標準。高等學校只要辦出自己的特色,培養(yǎng)適應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就是高質量的教育。

(二)樹立科學的民辦高等教育質量現

民辦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具有高等教育的一般本質屬性和一般內涵。但民辦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又賦予了民辦高等教育質量一些特有的內涵。大眾化背景下民辦高等教育質量的特征是:以社會需求為主導、質量標準多樣化。概而言之,民辦高等教育的質量觀可表述為如下三點:

1、全面的教育質量觀。民辦高校教學質量不是某個學生或某個教師個體成績的展示,而是學生群體和教師群體素質的整體體現,因此,民辦高校教學質量要轉變衡量教學質量只看學生掌握知識的多少和考試分數的高低的觀念,堅持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觀,堅持人文素質、科學素質、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綜合發(fā)展觀,堅持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協(xié)調發(fā)展觀,在教學中不僅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還要發(fā)展智力、提高素質,側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使培養(yǎng)出的學生即具有較高的職業(yè)道德水準,又具有較強的技術應用能力和工作組織能力;即具有較寬的知識面,又具有研究和分析工作中問題的專業(yè)理論基礎;即善于發(fā)現和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2、發(fā)展的教育質量觀。發(fā)展的教育質量觀有兩重含義:一是用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民辦高等教育的質量,通過發(fā)展解決質量問題;二是高等教育質量觀本身具有鮮明的社會和時代特征,它是不斷發(fā)展的,不是僵死的教條。因此,我們既要承認民辦高等教育在初創(chuàng)和一定發(fā)展的階段,由于師資、設備、生源等方面的差距,民辦高等教育總體的辦學水平相對較低的客觀存在,也應認為,這種客觀存在也是高等教育大眾化過程中所不可避免的一種教育現象,我們要相信隨著民辦高等教育辦學條件的不斷改善,民辦高等教育的質量會逐步得到提高。

3、以就業(yè)為導向的教育質量觀。高等教育的功能包括:促進科技進步,創(chuàng)新文化發(fā)展;為企事業(yè)單位提供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滿足個人愛好,提高自身素質等。從這個角度說,民辦高等學校只要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受到社會歡迎,就應該說是達到了質量標準。因此,就業(yè)率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出一所民辦高校教育質量的優(yōu)劣。

在專業(yè)建設方面,要做好人才需求市場調查,加快新專業(yè)的建設和老專業(yè)的改造工作;在課程建設方面,課程的改造整合、教學內容的改革,一定要緊跟崗位要求的變化;在第二課堂建設方面,第二課堂更應該體現以就業(yè)為導向的教育質量觀。總之,對于學校而言,就業(yè)率低就意味著教育的失敗和生源的縮減。因此,“就業(yè)是民生之本”,也是民辦高等教育的責任。

二、民辦高校教育質量的質量保證

教學質量是高等學校生存和發(fā)展的前提與基礎,更是民辦高校的生命線。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民辦高等教育質量評估體系對民辦高等教育的發(fā)展至關重要。

我國民辦高校由于辦學時間短,客觀地說,只有短短十多年的成長歷程,教學質量評價設計的標準不能機械地、整齊劃一的去與那些千年學府、百年老校去相比。民辦高校在體制機制、資金渠道、生源、師資隊伍結構等方面與那些千年學府、百年老校有所不同,因此,制訂符合民辦高校實際情況的評估標準體系十分必要。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的質量評估,應學習和吸收國內外先進的評估理論和做法,制訂出符合民辦高校發(fā)展特點的評估標準體系。評估標準既要重視基本辦學條件等“硬件”,更應加強對辦學指導思想、理念、校風、教風、學風、師資隊伍、生源質量、教學質量、社會聲譽、辦學特色、就業(yè)狀況、制度建設、科學研究、學科專業(yè)課程建設等“軟件”的督查。同時,評估標準要從民辦高等教育發(fā)展特殊性和階段性出發(fā),采取支持、鼓勵、幫助、促進、提高的態(tài)度,博采眾長,融合創(chuàng)新,建立符合當前民辦高等教育實際的、切實可行的督導評估標準。它將對民辦高校辦學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起到指導、監(jiān)督作用,有利于社會對民辦高校的認可和其自身的健康發(fā)展。構建中國特色民辦高等教育質量評估體系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實施分類分層評估

從生源質量、經費支持、師資隊伍等方面來看,民辦高校很難同公辦高校相提并論,用同一的標準對處在兩種不同類型、不同水平上的學校教學水平進行評估顯然是不公平的,而且也不符合高等教育大眾化差異性、質量多樣性的特點。因此,我們應對民辦高校與公辦高校教學質量進行分類評估,堅持一致性與多樣性相結合,針對民辦高校辦學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體現其特色和特殊性,這是當前民辦高校與公辦高校分別進行分類評估的意義所在。

民辦高校由于其辦學定位不同,不同層次類別的民辦高校之間在教學目標、人才培養(yǎng)的類型取向上差異較大,辦學特色也各有秋千,多樣化的高校類型與層次也要求教學質量評估從學校的實際出發(fā),制定切合實際的質量標準,實行分類分層評估,并依據相關的理論,從制度創(chuàng)新的角度來建構科學合理的民辦高校教學質量保障與監(jiān)控體系,這樣才能真正起到評價的促進作用。

(二)建立和完善民間中介評估機構,由“行政主導型”向“社會中介主導型”轉變

建立和完善有關民辦高等教育的社會評價機構,弱化政府行政主導的職能,是民辦高等教育健康發(fā)展的基本條件和保障。當前,政府應盡快落實《民辦教育促進法》中有關中介評估機構參與民辦教育評估的法律規(guī)定,推動民間中介評估機構的建立,使評詁工作逐漸由目前的“行政主導型”過渡到“社會中介主導型”。這對我國高等教育評估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政府應加強對這類評價中介機構的法制法規(guī)建設,保證它的獨立性和合法性,確保評價結果的公正性、合理性、科學性和權威性,實現國家的宏觀調控與管理。當然,就中介機構本身而言,也要正確認識自身的地位,擺正自己的位置。作為一種中介“服務”機構,一個獨立的法人,應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其行為應合乎市場規(guī)范,要在國家法律和有關法規(guī)及方針政策的指導下,根據教育目標和評估標準客觀公正地實施評估活動。

當然,目前我國的社會中介評估組織的發(fā)展還處于起步和初創(chuàng)階段,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體系也還沒有建立起來,我們不可能等到這一切都建立起來之后才對民辦高校進行評估,在當前的情況下,通過中外聯合開展的項目進行質量評估的改革試點,積累成功經驗加以推廣是很有必要的;我們可以在借鑒國外有益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培育有權威性的中介機構,充分發(fā)揮中介組織在民辦高校質量評估中的作用,這應當是我國民辦高校教育質量評估改革的必然趨勢。

(三)建立和完善民辦高校內部教學質量保證和監(jiān)控體系

實踐證明,建立健全、科學、完善、有效的教學質量保證和監(jiān)控體系,對于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保證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質量有著重要的作用。

對民辦高校來說,首先要從環(huán)境的變化和學校的實際出發(fā)來建構質量保障與監(jiān)控體系。在內部管理方面,民辦高校要建立起分層管理的教學質量評估保障體系。所謂分層管理是指以教研室為基本教學質量監(jiān)控單位,由校、院(系)、教研室三級組織共同承擔教學質量責任,形成自下而上、層層把關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在這個保障體系中不同的管理層次有不同的工作內容和教學質量保障監(jiān)控重點,不同的管理層次形成一個互?;ヂ?、各有側重的教學質量保障監(jiān)控組織共同體,通過互相分工協(xié)作來強化教學活動的規(guī)范化管理和“過程監(jiān)控”。

民辦高校要加強教學質量自我督導,進一步完善高等學校的內部質量監(jiān)控和評價體系,建立用人單位、教師、學生共同參與的學校內部質量保障與評價機制,形成社會和企業(yè)對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的評價制度、課堂教學評估制度、實踐教學評估制度、領導和教師聽課制度、同行評議制度、學生定期反饋制度及教學督導制度等,加強對人才培養(yǎng)過程的管理。這種全面的立體交叉的督導評估組織體系,能夠對教學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進行規(guī)范化管理,對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質量進行全程監(jiān)控,盡可能地把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的各種不利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并把構成優(yōu)質教學的各種有利因素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來,以保證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這一制度的完善對于全面評價教師課堂教學質量,幫助教師總結教學經驗、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四)建立民辦高等學校教育質量評估網絡信息平臺,增強民辦高等學校合格評估的透明度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合格評估的指標體系基本上都是用量化指標體現。高等院校在接受各種合格評估之前將大部分精力用于指標體系的準備上,甚至還有不惜突擊作假的現象。要糾正這種偏差,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的認證與評估應當做到以自評為基礎,而自評報告并不以數量化的指標作為評判的全部標準,必須由評估組在現場審查階段認真檢查自評報告的方方面面是否落實在實踐中,評估的所有工作都要指向于促使被認證與評估對象能建立一種質量的保障機制。

還有,目前我國雖然存在對民辦高校的評估機構,但是評估信息并不為社會獲知。為保證民辦高等學校的質量,進一步增強民辦高等學校合格評估的透明度,我們應建立全國民辦高等學校教育質量評估網絡信息平臺,根據不同的標準對不同類型的民辦高校進行評估,并將合格評估的標準、被評對象及其結果的信息及時向社會公布,一方面使市場上的信息完備,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按照評估機構提供的信息進行選擇,使得社會中的資源流向效率高、效益好的學校和地區(qū)。另一方面,評估機構可以通過對評估標準的制定間接地對民辦高校進行管理,實現對民辦高校的宏觀調控。減少政府與民辦高校以及民辦高校與社會之間的溝通障礙,強化民辦高校之間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以確保民辦高等教育評估工作的高質量。

达孜县| 普陀区| 上林县| 柯坪县| 东乌珠穆沁旗| 张家港市| 临武县| 家居| 涞水县| 镇赉县| 榕江县| 赤峰市| 旌德县| 勐海县| 沿河| 舒兰市| 望江县| 莎车县| 水城县| 甘泉县| 平山县| 台北市| 阿巴嘎旗| 高要市| 辽源市| 云安县| 遂昌县| 安阳市| 岑溪市| 瑞安市| 莆田市| 句容市| 贵港市| 道真| 天柱县| 郓城县| 商南县| 成都市| 玉环县| 永康市| 沧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