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av毛片亚洲_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_一级片黄色视频播放_日韩免费86av网址_亚洲av理论在线电影网_一区二区国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99人人更爽_精品少妇人妻久久免费

首頁 > 文章中心 >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素養(yǎng)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素養(yǎng)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素養(yǎng)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素養(yǎng)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素養(yǎng)范文第1篇

關鍵詞:心理教育;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使用方法

心理教育作為當前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一個全新的教學話題,通過有效的開展心理教育,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有效釋放自我的學習壓力,同時還進一步提升了自我的綜合素養(yǎng)。為此,筆者在文中對心理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使用進行分析。

一、心理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開展的實際情況

當前階段,心理教育作為初中教育階段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一個關鍵的教學內容,其核心發(fā)展目標即為全面提升初中生的心理素質,推進學生的全方位發(fā)展,進而為社會發(fā)展提供更多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質人才。簡單的說,初中教育階段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教育發(fā)展目標,即為:全面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強化學生的心理能力、健全學生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等。初中教育階段作為學生發(fā)展自我心理最關鍵的一個階段,教育院校以及教師需要充分提高自身對其的重視意識,繼而將其思想政治與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有機結合,以此來全面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二、心理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使用方式

(一)深入分析初中生的心理特點,結合其心理需求開展教學活動

教育院?;蚪處熑羰窍胧蛊湫睦斫逃@取良好成效,就必須要深入了解初中教育階段中學生的心理需求及心理發(fā)展情況。其研究結果的真實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心理教育活動的開展質量。思想政治教師需要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中,依據班級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精心設計出一調查問卷。其問卷必須要涉及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情緒、心理情況、與其他同學及教師之間的相處情況、對自我的科學評判等內容。這樣一來,教師就可以十分直觀的了解并認知到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學習能力、對于教學內容的理解能力、身體各項機能的發(fā)展情況及自我健康心理的發(fā)展情況等。教師需要基于以上幾個內容的實際發(fā)展情況,科學構建關于初中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平臺,為日后深入研究學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大量可以參考的專業(yè)理論依據,進而更加全面精準的把握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態(tài)。

(二)全面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相融合的教學體系

當前階段,雖然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教育存在一些區(qū)別,在具體教學手法與教學模式方面存在不同。但是其教學目標卻是高度一致的,全部都是為了可以更加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心理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在初中教育這一特殊階段,心理教育對于初中生而言,對其心理成長特點的把控變得更有針對性;其二,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側重強調和諧發(fā)展的教學方針,教師需要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中,不斷提高自身對學生的理解能力,創(chuàng)設出越來越多的心理教育活動;其三,學生部分不良行為與學生錯誤的心理認知是具有直接關聯(lián)的,教師在實際開展心理教育過程中,需要側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推進學生實現正確認知外部客觀世界的教學目標[1]。

(三)深度剖析班級中學生的心理特征

教育院校及任課教師需要通過不斷挖掘并了解班級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征,有效的歸納總結初中生的心理規(guī)律,進而全面掌控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情況及心理需要內容,以此來全面保證其心理教學活動可以完全貼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實現教學理論與實際教學的高度融合。在實際調查過程中,其調查內容必須要涉及到初中生的學習情況、心理發(fā)展情況、自我觀念以及學生這幾方面的關系。在全面開展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開展針對性教學,必定會收獲良好的教學成效。

(四)在教學課程中滲透式進行心理教育

當前階段,心理教育作為思想政治教學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在整個初中教育階段的整體教學課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為此,教育院校需要將其作為開展素質教育中最為核心的一個內容,具體的操作方法為:其一,運用各種各樣的手法激發(fā)學生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興趣,全面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進而有效培育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其二,以生為本,因材施教。針對班級中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綜合性教學引導;其三,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中,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素養(yǎng)[2];其四:全面構建互動式教學模式時,結合素質教育的核心教學發(fā)展觀,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能力。

(五)設立心理咨詢室

教育院校需要在自身條件的允許下,設立一個專門對學生的心理咨詢室。通過開展留言板、心理老師輔導專線等,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問題。相關教師需要借助各種靈活的渠道,使學生把心理問題進行傾述。有一部分學生不愿意與父母進行溝通,則可以通過此渠道進行心理壓力的釋放[3]。需要注意的是,教育院校需要聘請部分心理教學方面的專家,對班級中學生進行心理疏導,進而真正做到一對一的對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任課教師則需要為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心理咨詢或者心理疏導。依據班級中學生實際情況,針對性解決心理問題。教師在實際輔導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生活價值觀、學習觀念、良好的學習習慣等進行培養(yǎng)。借助心理輔導熱線和交流信箱,有效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特別是對于這方面比較不擅長面談的學生而言,是十分便捷的。綜上所述,筆者在文中緊緊圍繞心理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使用這一主題,分別從實際發(fā)展情況及具體使用策略進行論述,以期可以更加有效的推動我國素質教育的全面落實。

參考文獻:

[1]李楊琳.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蘇州大學,2015.04;23-24

[2]陳惠宇.初中思想品德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遼寧師范大學,2015.05;89-90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素養(yǎng)范文第2篇

孩子們都很彬彬有禮,可問題一個比一個尖銳,薛主任一面耐心回答他們的問題,一面也在心里犯嘀咕:這些孩子可真不好應付!她哪知道,火爆的采訪結束后,關于路障問題的“小公民行動”不過才剛剛開始:

電話采訪常州市公路管理處工作人員,尋求法律解釋;

通過詳盡調查,給武進區(qū)城管局遞交了一份提案;

給湖塘鎮(zhèn)全體市民寫倡議書,號召市民提高公共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舉行模擬聽證會,開展《關于合理設置路障問題的研究》……

這些都是常州市武進區(qū)李公樸小學的孩子們,在社會實踐中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改造社會,擔當小公民責任與使命的“大動作”。近些年來,武進區(qū)注重孩子們的德育發(fā)展,努力培養(yǎng)他們的核心素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應該怎么培養(yǎng)?以課程、文化、活動來落小落細落實,讓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真正入腦入心入行。

一、在課程中建構學生核心素養(yǎng)

課程是學校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是學生發(fā)展的核心供給力。通過課程,能把核心素養(yǎng)內容深深嵌入學生腦海。

(一)依據培養(yǎng)目標發(fā)展地方課程

人以誠為本,培養(yǎng)誠實守信的學生,一直是武進區(qū)的教育目標,因而,誠信教育被納入了地方課程。

武進區(qū)教育局組織教育專家和骨干教師,挖掘誠信教育資源,編寫《中小學誠信教育讀本》。編寫誠信讀本時,針對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不同學生的不同要求,分層次展開內容:誠信與生活、誠信與做人、誠信與社會、誠信與創(chuàng)業(yè),四大部分內容分別給四個階段學生使用。

武進區(qū)各校每兩周上一次誠信教育課。在課上,教師帶領學生了解傳統(tǒng)文化中的“仁義禮信”,了解身邊感動人心的誠信故事。教師還根據學校和學生實際,組織學生專題研討誠信問題,在思維碰撞中激發(fā)誠信意識,在激烈爭辯中確立是非觀念。

(二)立足學校實際開設校本課程

各個學校從實際情況和學生特點出發(fā),把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落實到學校課程中。

前黃實驗學校是一所寄宿制學校,學生遠離家人,心理健康教育至關重要。學校早在新生入學教育夏令營里,就設立心理成長檔案,開學后,教師根據了解的學生情況,幫助亟需幫助的學生。學校在200多平米的空間里,創(chuàng)建宣泄涂鴉室、音樂放松室、團體輔導室等,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愛護每一個離家求學的孩子,盡力培育心理健康、熱愛生活的學生。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的遠不止一所前黃實驗學校,湖塘實驗中學立足于本校初中寄宿制學生的特點,開展《初中寄宿制學生心理疏導策略》的課題研究,編寫《心理自助餐》《誠信小故事》等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形成了湖塘實驗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面對張揚又敏感的青春期學子,前黃高級中學特意設計了《心海導航》校本課程,開發(fā)符合高中生心理發(fā)展特點的心理健康課,撥開彌漫在孩子心頭的迷霧,為他們的人生之舟導航。

湖塘橋中心小學以“善”為“上”,從科學的上善教育體系入手,從點滴小事抓起,創(chuàng)建了“上善”校本課程,提升學生的善品素養(yǎng)?!吧仙啤毙1菊n程內容系統(tǒng)豐富,尤其注重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其中的“十德兒歌”常規(guī)課程,把各項要求編成朗朗上口、簡潔明快的兒歌,于簡單重復的常規(guī)訓練中融入童真童趣,使學生在快樂自在的誦讀中,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在潤物無聲中養(yǎng)成良好品質。

先生曾說“要以美育代宗教”,認為美育是一種情感教育,能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劉海粟小學就呼應了蔡先生的美育主張。作為一所藝術特色小學,學校將德育與藝術結合起來,開發(fā)“小海粟課程”,包含音樂表演、書法繪畫、語言表達等,培育美好的學生,塑造高雅的氣質,讓每個生命如花一樣綻放。

(三)打破學科壁壘創(chuàng)建綜合課程

打破學科壁壘,深度整合內容,使學生在完整的情境中,綜合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

武進區(qū)在生命教育領域深耕細作十幾年,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是武進區(qū)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一個重要方面。生命教育需要認知,更需體驗、領悟,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武進區(qū)在生命教育課程體系上,打破課內外和學科之間的界限,將各學段生命教育課程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結合教師教育特長和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需求,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時安排、課程評價等角度進行全面整理,設計系列校本生命教育課程,從而滿足學生在整個學段、不同時期的教育需求。

二、在文化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

“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校園文化,能讓核心素養(yǎng)進入學生的心靈深處、靈魂深處。

(一)以物質文化浸潤學生心靈

校園環(huán)境既是學校文化的物質載體,又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各個學校也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百花齊放,大展風采。有的校訓里大有文章,如坂上初級中學以“誠于做人、毅于求學”為校訓,前黃實驗學校以“誠”字為校訓;有的校園景點頗有玄機,學校里的雕塑、長廊等都是文化的載體;有的校園布置頗具匠心,在櫥窗、墻面上做精心設置,教育理念滲透在校園文化環(huán)境的點滴細節(jié)中,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影響。

湖塘橋中心小學的學生就全身心地沉浸于校園文化中,學校以“上善”為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移步皆景,處處育人。知善樓、行善樓、成善樓,樓樓育人;博善園、弘善園、雅善園,園園向善;善美軒、善德居,彰顯的是善品,弘揚的是德性。物化環(huán)境,舉目成景,處處向善。

校園文化不僅在大的環(huán)境里,還在小的課桌上。在武進星辰實驗學校鄧艷萍老師的班級里,每一個課桌都有一個好名字:博聞堂、簡樸寨、靜雅軒、疏影閣、未名居、方硯臺……鄧艷萍老師引導學生給自己朝夕相伴的課桌起個名,鼓勵他們給自己的心靈創(chuàng)造一個別致的棲息地,學生們詩意地駐守在課桌文化里,做自己未來的追夢人。

(二)以精神文化凝聚師生情感

精神文化像一面旗幟,有強大的凝聚力,它能夠把學校所有人都團結起來,使群體的每個成員產生一種精神的認同感和歸宿感。

“大劉橋接小劉橋,風景正嬌嬈,同堂學子喜相招,翩翩坂上初飛鳥,會見扶搖入九霄?!?踏入坂上初級中學,傳入耳中的是美妙清朗的旋律。這是坂上初級中學辦學史上的名教師、著名歷史學家呂思勉為學校創(chuàng)作的校歌。他將學子們比作正在練習飛翔的雛鳥,希望他們親密互愛、苦練本領,未來能像鴻雁一樣,翱翔藍天、大展宏圖。這首歌至今仍在學生中代代傳唱,于傳承中實現“文化育人”的高遠目標。

坂上初級中學是一所農村學校,80%以上學生為外來務工子弟,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任務比較重。怎么辦?校長常偉春深思熟慮后,確立了“文化育人”的途徑。常校長說:“文化不是移植,不能拿別人東西隨便用,一定要根植于自己的土壤?!臂嗌铣跫壷袑W歷史悠久,文化深厚,多位大師曾在此任教,把師生的往事編成故事教育學生,讓學生尋找校友的光輝足跡,繼承前輩的精神遺產,完成自己的人生奮斗,豈不妙哉?

(三)以制度文化形成持續(xù)動力

文化不僅體現在物質文化、精神文化中,而且體現在制度文化中,制度文化能夠保障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制度文化建設中,武進區(qū)明確目標和措施,不斷完善常規(guī)管理考核辦法,建立長效機制,形成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

如在文明禮儀養(yǎng)成教育中,把落實情況和學校文化建設、書香校園建設結合起來,納入班主任考評、班級評比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在全體學生中開展“文明之星”“禮儀之星”“文明學生”等評比,突出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在誠信教育中,通過成立“誠信銀行”,積累“誠信得分”;通過評選“誠信班級”“誠信宿舍”“誠信教師”“誠信學生”,引導師生重視誠信,增強誠信意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坂上初級中學還創(chuàng)造性地成立了“學生成長導師制”和“學生成長伙伴制”,建立互動、互助、互尊、互愛的新型師生關系,在交流學習、交往互動的過程中,老師“化”了學生,學生也“化”了老師,凸顯了人文關懷和情感喚醒,實現了師生雙方的共同成長。

三、在活動中拓展學生素養(yǎng)

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在動態(tài)過程中不斷發(fā)展的,實實在在的活動能讓學生在行動中形成必備品格,掌握關鍵能力。武進區(qū)開展了大量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一)以校內活動豐富學生認知

太湖邊的雪堰中心小學,是吳稚暉先生創(chuàng)辦的,如今已有百年歷史積淀。學校啟動“讀書工程”,勉勵學生們在班級中、長廊下里“會讀書、讀好書”。學校還別出心裁地設計了有趣的“流動書屋”?!傲鲃訒荨蔽挥谛iT邊上,每當放學的時候,那些等車的孩子不愿意白白浪費大好光陰,都鉆進“流動書屋”,盡情徜徉在文字世界里。閱讀能力的提升,不是必須要在嚴肅緊張的課堂,歐陽修說自己的閱讀大多在“枕上、馬上、廁上”,這與雪堰中心小學學生“流動書屋”的閱讀,真是異曲同工!

在湖塘橋實驗小學,我們驚艷于“101學生素養(yǎng)發(fā)展工程”對學生的巨大推動。所謂“101”,即“100+1”,“100”指全面發(fā)展,“1”指個性發(fā)展,“101學生素養(yǎng)發(fā)展工程”就是要培養(yǎng)“健康身、智慧腦、中國心、世界眼”的學生。湖塘橋實驗小學的學生不僅素養(yǎng)全面,而且快樂陽光。

湖塘橋中心小學有生動的“上善”活動,其中的“三大善禮”是學生養(yǎng)成謙謙君子的關鍵儀式。一年級新生入學舉行“知善禮”,讓每個孩子跨入小學認識的第一個字就是“善”,了解學校的“善”文化,立志做“善人”;四年級給全體學生過集體生日,讓學生在人生的第一個十歲舉行“行善禮”,鼓勵他們行善事;六年級舉行“成善禮”,讓學生帶著學校的“善”走更遠的路,幫助更多的人。

(二)以校外活動開闊學生視野

“腳掌生疼、膝蓋酸痛得幾乎不能伸直、指節(jié)腫大……我常常會感覺自己要撐不住了,這時總會在心里告訴自己:再撐一會兒!你能行!我默默地行走,不復平時的歡快雀躍,卻于沉默中真切感受到了‘行者無疆’這四個字背后堅守的力量?!边@是前黃高級中學學生潘晴博客里的文字。前黃高級中學高二年級的學生有個“八十里野外拉練”的活動,學生們從學校出發(fā)步行至西太湖攬月灣,來回八十里,欣賞西太湖的美麗風光,感受家鄉(xiāng)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的變化,用心靈感受自然的美麗,在歷經磨難與體驗艱辛中感受友愛、收獲自信、磨礪心志,完成自我挑戰(zhàn)。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素養(yǎng)范文第3篇

關鍵詞:中職學校;心理健康課; 文明禮儀知識 ; 滲透教學

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心理健康》教材是有的放矢的引導中職師生,重視心理問題,從正面入手,讓學生了解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識和一些簡單實用的心理調適方法,引領學生帶著健康的心態(tài)去迎接成長的挑戰(zhàn),去充分享受生活,并擁有健康美好的人生。做為教師我們必須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是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個新的課題。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文明禮儀教育不僅是課堂教學的改革的需要,也是現代教育觀念創(chuàng)新的需要,在中職的心理健康教學中滲透文明禮儀知識亦是教學創(chuàng)新的需要。

對于在校的學生來說,在當前就業(yè)形勢日趨激烈的環(huán)境下,人才選擇異常殘酷,用人單位愈來愈重視員工的人格綜合素質的考察,學歷技能固然重要,但其他如能力、心理素質、道德觀念、禮儀修養(yǎng)、團隊精神等也是一個人整體素質的重要考察。作為教育者,不僅要重視學生的文化知識的學習,更重視學生心理素質、文明禮儀的教育。

一、文明禮儀與心理健康的關系中職生中的心理健康問題現狀與文明禮儀缺失現狀,很另人擔憂,作為教育工作者面對我們的“問題學生”如何開展教育教學呢,我們必須要清楚文明禮儀與心理健康的的關系通常在學校中被視為道德品質表現不好的學生,他們所表現出來殊不知有些情況與中職生不健全的心理是息息相關的。

中職生由于受不同的社會的大小環(huán)境和家庭、學校教育的影響,心理健康程度差異很大。校園里存在著的不文明現象,通俗的理解為“不講文明、沒素質”,這正說明了中職生的文明禮儀與心理健康的關系。下面,舉兩個典型的例子來說明:

例如:有的新入職校的學生整天郁郁寡歡,不愿參加集體活動,不愿與人交流,遠離集體,喜歡獨處,剛到學校沒幾天就想退學回家。這種情況一般被單純埋怨學生不懂與人相處的基本禮儀,殊不知學生存在著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是他對環(huán)境適應能力差,有抑郁癥的傾向,如果處理不好,學生很難堅持上學。

另外初進職校讀書的學生中有很多是身穿奇裝異服,染燙怪發(fā)型的學生,按常理做為學生儀容儀表得體,是表示對人最起碼的尊重,可就是這些同學穿著打扮穿著怪異,“不符合學生的身份”,讓人覺得不講文明、缺乏文化素質和審美水平。但實際上不單單只存在這些表面上的問題,更可能是為了引起他人的關注,故意做出的行為。這類學生平時在家里里缺少家人的關心和家庭的溫暖,在學校里是老師忽視的無心向學的群體,為了彌補心理安慰上的缺失,通過這種標新立異的行為吸引他人目光的途徑。

以上例子都可以充分的說明中職生文明禮儀與心理健康存在著密切的關系。

1、文明禮儀是中職生心理健康與否的一種表現形式心理心理健康的學生,應當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有正確的人生觀,情緒經常愉快,胸襟開闊,不以自我為中心,不任性固執(zhí),有獨立性,有堅強的意志和毅力,自信,勇于和善于克服困難,有和諧的人際關系,所以我們可以在為學生準備的成長記錄中,就可以掌握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如有過激的行為,屢教不改的,就應考慮其心理健康狀況是否出現了問題。

2、文明禮儀影響著學生心理健康學習文明禮儀有助于注重儀表,受人歡迎和尊重。如果有優(yōu)雅的姿態(tài),得體的服飾,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就一定會受到普遍的歡迎和好評。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信和自尊,降低挫折感,緩解內心的沖突和苦悶,宣泄憤怒、壓抑和痛苦、減少情感上的孤獨、寂寞和空虛。不文明禮儀會讓人失去信心。對社會知識、社交禮儀的知之不多,在行為上表現出許多與禮儀的要求不致的地方,會造成在公共場合顏面掃地,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存在著重大的負面影響。

3、文明禮儀是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補充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素質教育的一個重點,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加強素質教育的實踐應重視文明禮儀,培養(yǎng)學生明辨是非,自覺自省的能力。對于老師來說,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可以從培養(yǎng)學生的文明禮儀入手,比如遇到學生存在著裝不適、言行不美等現象,教師必須要引導矯正,但其又不違紀不違“德”,感到無從下手,可以從禮儀的角度就好開展勸導工作了。因此,加強學生禮儀教育,就又多了一項判斷是非的標準,對學生工作而言,又多了一條德育的途徑。

二、在心理健康課堂中如何滲透文明禮儀知識教育

(一)釋放學生心理壓力,不失時機滲透文明禮儀知識剛入學的中職生,面對全新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面對與初中課本完全不同的專業(yè)課程,面對同宿舍里陌生的同學面孔,有些新生總感到有些迷茫、困惑、苦悶、焦慮與緊張容易患上“適應不良綜合征”。 所以在《心理健康》開課第一節(jié)有必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測試。通過測試顯示,30%的學生不同程度的存在心理問題,其中在學習壓力的指標測試中有48%學生壓力感超標,有32%的學生面對人際關系和強迫癥兩項指標測試中都超過正常范圍,除此之外還在部分學生存在著抑郁、情緒不穩(wěn)、適應不良等癥狀。找出學生的“不適應癥”后,就必須讓學生面對自己的心理問題,把心結打開,讓學生樹立起自信心,以全新的姿態(tài)盡快投入到新的學習當中是十分必要的。要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知識的滲透是十分可行的,因為一個人要顯示出自信的話可以通過得體的著裝、姿勢、語言、神態(tài)均可充分表達內心的自信。

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學院特聘禮儀教授 李泉女士說過:“優(yōu)雅是自內而外的流露,是不經意間的舉手投足,是恰到好處的尊重與自信,唯有得體的禮儀才會讓你散發(fā)出優(yōu)雅的氣質?!绷己玫亩Y儀修養(yǎng),不僅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和自信,讓自己成為一位溫雅而有魅力的人越來越成為現代社會的人們所追求的修養(yǎng)境界。所以在課堂中通過講授禮儀的基本知識,運用多媒體讓學生觀摩了禮儀表演視頻,同時與班主任相互配合利用課外活動時間對學生進行禮儀規(guī)范的訓練,如站姿、坐姿、走姿、握手、視線、手勢、遞物、自我介紹和介紹他人等,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和運用禮儀的原則和技巧,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提高學生的禮儀素養(yǎng),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人格素養(yǎng),增加了學生的自信心。

(二) 文明禮儀知識內化于心理健康教學目前我校開設的中職心理健康課安排為一周兩節(jié)課,時間為一個學期,總學時為三、四十節(jié)的課程,如果單純是對學生心理健康理論教學的話不易顯成果,而文明禮儀的教育卻是貫穿全校的德育工作長捉不懈的內容之一,所以在心理課教學中滲透文明禮儀規(guī)范教育,能使心理健康知識對學生起到長時間的影響。

1、滲透式課堂教育形式靈活性和多樣性。常言到:“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講授心理健康課,也不能用同一種模式來講授不同的內容,教師要根據心理健康課的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和手段。

(1)善誘式教學方法。為了達到引起學生注意力的目的,在開課前利用一次趣味量表測驗、一段名人名言、一個感人的故事、一件剛發(fā)生的事、一個人的提問等來引起共鳴。比如,在學習《悅納自我 快樂成長》中,講課前我拿出一面鏡子出來照,通過這個小動作一下子就引起了學生的濃厚興趣,為講好這一節(jié)課做好準備。在授課中,讓學生也融入到“照鏡子”的活動中,通過讓學生看到鏡子中的自己,讓學生認識了自我,也意識到在鏡子也不能全部能看到全面的自我。通過這種誘導,記學生加深了記憶,對自己的認識也深刻了。在“照鏡子”的活動延伸中,我也同時讓學生找自己身上是否符合學生儀容儀表,讓學生發(fā)表見解和觀點,如果學生有不同觀點,做為教師可以做正確的演示,通過規(guī)范的站姿、走姿、坐姿,讓學生來評判,之后再通過讓學生來表演,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優(yōu)雅的姿態(tài)是有美感的,可以提升自己的氣質和自信心。

(2)體驗式教學。一次課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每次課方式力求不同。有資料說:“對于個體心理來就,再精彩生動的講授都無法替代個人的親身感受和直接體驗,哪怕只是一點小小的啟發(fā),也能留下深刻的記憶。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心理教育是一種以體驗式學習為主的教育”。這種體驗式的教學方法也是本人在教學中常用的方法,事實證明,這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師的有意輔導,達到的教育效果很明顯。比如在《溫馨家庭,從我做起》這一章節(jié)的學習中,我在學生當中挑選一位大膽且有組織能力的學生來體驗一回當老師的滋味,讓學生以孩子的身份理解自己的父母,如何為溫馨的家庭做一點一滴的事。做老師角色的學生能很好的組織了這節(jié)課的教學,她運用到了互動式的教學方法,讓同學們踴躍發(fā)言,把自己的親身體會傳達給別的同學,在引起共鳴的同時活躍了課堂,在健心活動的親情帳單的討論中,讓同學發(fā)表感受,許多學生才體會到自己可以無視父母的關心,卻不能否認父母對孩子的愛與付出。通過這節(jié)的體驗式教學,讓學生讓學生嘗試了當老師辛苦和挑戰(zhàn),同時在學生踴躍參與發(fā)言當中,讓旁聽的老師也搜集到父母對子女撫育、子女對父母的有無感恩之心。教師在總結發(fā)言時,要把家庭禮儀知識傳授給學生,特別是做為子女在與父母、親人的交往中,做到什么才是符合禮儀規(guī)范的,比如牢記父母的生日、與家人交往也要用禮貌用語,外出不能按時回家,要及時給父母打電話說明原因,與父母意見不同時,要心平氣和地溝通等,在學生還沉浸在自己參與到教學中時適當把禮儀規(guī)范知識傳授了,學生的印象更加深刻,達到知識滲透的效果更明顯。

(3)模擬訓練式教學。禮儀課程的可操作性較強,其實心理健康課的教育也是有操作性的,兩者相結合的使模擬訓練實踐教學大有作為。通過模擬訓練,在課堂上搭起心理咨詢室,變靜態(tài)教學為動態(tài)教學,變被動教學為主動教學,當然教師要設計好活動課的主題,課前要做好指導工作,讓學生在進行角色扮演時達到效果,讓學生充當心理咨詢師,模擬幫同學解決心理問題,體會為別人答疑解惑的同時使理論的知識活學活用,讓學生在相互探討和交流過程中,釋放心理壓力,加深同學間的相互了解,同時通過這樣的模擬室?guī)熒鷤兛梢酝瑫r檢驗一個學期以來禮儀知識滲透的效果,因為可以看到同學們的站姿、坐姿、走姿 、禮貌禮節(jié),儀容儀表、交談禮儀等。雖然同學之間這種模擬性心理咨詢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事實證明這種教學方法還是可行的。

(三)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教師的人格特征、心理品質、道德素養(yǎng)、個人的儀表對學生的心理和人格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其他社會成員所無法比擬的。因為師生同處一個活動空間,朝夕相處,耳濡目染,所以教師的示范作用極其明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展示自身良好的人格特征,如自信自尊,樂觀向上,較強的承受挫折的能力、穩(wěn)定的情緒等,我們的學生同樣也會慢慢培養(yǎng)自己情緒穩(wěn)定,樂觀向上、自信力及抗挫折的能力;在授課過程中,教師的為人師表也給學生留下美好的印象,也是學生效仿的內容,教師符合禮儀要求的行為舉止,教育影響著每一個學生。教師有進心,學生也會充滿積極進取的精神;老師對人誠懇,作風民主,和藹可親,學生中也會充滿團結向上氣氛;老師愛好廣泛,多才多藝,學生也會重視自己的興趣愛好的培養(yǎng)和特長的發(fā)展,教師的素質在某一方面不盡如人意,學生也會無法避免地出現了某種相應的遺憾。前教育家馬卡連柯認為:教育者對被教育者的作用“首先是教師品格的熏陶,行為的教育,然后是專門知識和技能的訓練”。任何時候教師都應按照禮儀的規(guī)范和標準行事,把禮儀美和心靈美的和諧統(tǒng)一作為教師塑造自我形象的目標,做學生的榜樣。心理健康教育與文明禮儀知識相互滲透的教學嘗試,我們要從多角度,多手段出發(fā),進行模式整合,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那么我們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會取得顯著成效。文明禮儀習慣的養(yǎng)成是新形勢下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重要內容,養(yǎng)成文明禮儀習慣意義深遠。對中職學生而言,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更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內容。

參考文獻

[1]林慧蓮:《滲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式的實踐價值與操作策略》

[2]王雪雁:《關注學生身心健康 實施文明禮儀教育》;《貴州教育》2009.10

[3]熊素珍:《中職學校心理健康課教學的探討》;《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年9月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素養(yǎng)范文第4篇

到2010年底,我已是一名在一線工作了20年的中學心理教師了。我于1991年從南京師范大學學校教育專業(yè)本科畢業(yè),2004年獲得教育管理專業(yè)的教育學碩士學位,有一定的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的理論基礎。

1991~1994年,我回老家靖江斜橋中學,改行教初一、高一英語和初二歷史,做了一年班主任。1994年,調入南京五中,在初中部工作四年,1998年以后一直在高中部工作。其間,從事班主任工作一年,其余時間在德育處、教務處、教科室、教研處等處室任兼職干事,2004年后,為學校教研處副主任。同時,獨立負責學校心理咨詢室工作16年。這樣的經歷為我開展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探索建立了宏觀的視野,也讓我積累了豐富的“學校內部知識,尤其是部門運作方式,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協(xié)調配合的人際知識”。

盡管在靖江斜橋中學的三年工作中,我也嘗試做學生的個別談話與教學工作,但心理教育的意蘊還是朦朧的;1994年調入五中時,該學校已經在1993年引進了“現代少年”課程(由南京的陶來恒與北京的叢立新兩位教授引進),由學校德育處的劉漣華兼任主任。1995年,我開始接手劉主任的課,其后,我登堂入室,正式開始從事心理教育工作了。

說來非常非常幸運的是:我覺得“現代少年”課程是改變我職業(yè)生涯的轉折點。該課程最重要的價值是其課程內容與課程模式的創(chuàng)新,在1995年前后,這種主體性、活動性、體驗性的課程很少見。我們將課堂的大部分權利交還學生,學生還我們一個巨大的驚喜:那種暢所欲言、激烈碰撞,青春期的煩惱通過討論一一明晰,每個人都得到關注,每個人都有機會發(fā)表看法并得到由衷贊賞。一旦暫時放下枯燥的數理化與排名的競爭壓力,進入一種自由平等、交流互動、欣賞贊美的人際圈內,學生與老師都像換了人一樣。在1996年的南京市建鄴區(qū)政治學科優(yōu)秀論文評比中,我的《現代少年課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最佳場合》一文獲一等獎,后被推薦參加南京市政治學科論文比賽,獲二等獎。需要補充說明的是:1995年前后,我成為學校政治教研組成員,而本組的大多數成員都是校長室的領導。因此,在我工作剛起步的階段,就得到了郭子奇、楊昭、鄭明遠等校長級別的教學專家的指導,我上公開課的膽量與素質就是那時磨練出來的。

就是這篇論文,為我迎來了后面接連不斷的好事。1996年9月,開學第一天,我為全市初一政治教師上了一節(jié)現代少年的公開課(當時的市政治教研員陳宗杰老師看了我的文章,想實地看看我的課)。這次上課帶來的好評讓我結識了另一批朋友,那就是此后我每年都接待的來自杭州班主任培訓班的學員。這得益于五中的好朋友、市教科所的趙炳紅老師,她是南京市最早的《心育綱要》的編寫者之一。

再后來,國家對初中思想政治課大綱進行調整,1997年,我有幸被邀請參與江蘇版的《思想政治》教材編寫。當時,我是整個編寫組最年輕的,來自一線的心理教師,我將“現代少年”課的“主體性、活動性、體驗性”帶入編寫組。據說,這套教材受到了教育部的表揚。

上課、編教材讓省市初中政治教學方面的專家與教研員了解了我,接下來他們也希望我與他們一道研究“如何讓更多的初中政治教師學會上心理品質教育課”這一現實而迫切的問題。我有幸成為推動這項工作的小組成員之一,加入了初中政治中心組,專門研究這一問題。進入這一組織后,我原來的教育學、心理學的理論基礎發(fā)揮了作用,我的研究專長發(fā)揮出來,我們經過連續(xù)六年的研究,開發(fā)出體驗教學與小組教學兩種模式,并將其在全市的初中政治課中推廣。后來,這一中心組的絕大多數成員都參與了新課程中的思想品德課的教材編寫工作。

2000年前后,我將相當大的精力投入全市初中政治課的心理教育研究中,極好地鍛煉了自己的教研能力與群眾性科研的發(fā)動與推廣能力。如果沒有這次中心組工作的經歷,我的口才、宏觀視野、自信與自由的探索精神、團隊能力等就難以被激發(fā)出來。

同一時期,南京市心理咨詢工作由單一的熱線咨詢方式開始往正式的心理咨詢員培訓拓展。2002年11月,我成為了當時的第一批學校心理咨詢員,并參與熱線接聽與面詢工作。這種在校外機構的咨詢經歷使我一方面大大增加了個案實踐量,另一方面,也遭遇了更多的問題與困難的挑戰(zhàn),也就激發(fā)了我更強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望。為此,我開始加入自費的心理培訓隊伍中,至今,自學花費的費用將近十萬元。這也是從事心理咨詢工作,領略其深度必須做出的投資。心理咨詢是臨床工作,實效性是其存在的價值。當遭遇一些個案,無從下手,使不上勁時,是我求學動機最強的時候。至今,我學過薩提亞模式、NLP課程、焦點短程治療、催眠、GCDF國家職業(yè)規(guī)劃師課程、健腦操課程、房樹人測驗課程、九型人格課程等……心理咨詢這一路走來,留下的是對陶來恒教授與市教育局領導的感謝,是他們對南京心理教育的總體規(guī)劃使我們的探索之路越來越順暢。同時,南京這所城市有如此多的心理學培訓課程可以參加,與學員相互勉勵,在艱苦求學時,一路有伴,心中也很是滿足。

2000年前后,南京市教科所的宋寧同志負責《南京教育》雜志。我的第一次投稿就被錄用,從此,我的寫作潛能被激發(fā)。后來才得知,這位主編也是搞心理教育的,現在南京有兩塊心理教育品牌,一是陶老師熱線(陶來恒與劉鷹等同志創(chuàng)辦),第二就是這位宋主編的創(chuàng)意――“寧教授”教師網絡咨詢平臺?,F在,這兩大品牌在下面的南京心理教育網站上都有鏈接:。

現在回到南京市心理教育的整體格局中來觀察自己?!熬盼濉薄笆濉逼陂g,是南京心理教育研究的階段。我們學校張叢琪、楊昭、易善平等校長都帶頭參與了南京市教育學院(現為南京市曉莊學院)陶來恒教授、江蘇省教育學院林建華教授、南京師范大學班華教授、郭亨杰教授、復旦大學孫時進教授等主持的教育部或省哲社的多項大型課題。通過與專家的互動交流,我們實踐探索的思路被打開。隨著結題評估,我們意外得到了專家們的普遍認可,大大增強了我們從事心理教育研究的信心。尤其在2002年五中承辦的全國心理教育研討會上,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的馬文駒教授對我校楊昭校長說,楊靜平是全國心理教育的“兩只羊”之一(另一只是上海七寶中學的楊敏毅老師,現為上海市心理特級教師)。這句玩笑式的評價,因為出自《大眾心理學》主編、全國名校的教授之口,極大喚醒了我的研究潛能,我開始對自己的能力有了重新認識,看來我不僅能在市里上課,而且也可以與那么多教授一起談談自己在實踐中的思考了。

在此,不得不提南京師大的郭亨杰與班華老師。先說郭亨杰老師,他在編輯《南京師大學報》哲社版《學校心理教育特輯》時,對我說:“楊靜平,這本論文集,就你待遇與我一樣,我是全國課題的主持人(總課題有70多家單位參加),不過用了三篇文章,你跟我一樣的待遇,也是三篇?!惫蠋煂⑽遗c他相提并論,那哪是一個級別的?當時能參加他的課題,也是托一位朋友的介紹才實現的,現在郭教授用這么高的禮遇對我,我真是受寵若驚。

班華老師是國內最早提出心理教育概念的重磅級專家,我們在師大讀書時,只是聞其名,并沒有機會親聆他的教誨?!笆濉逼陂g,我們學校參與了班老師的兩項課題研究:一是心理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一是心理―道德教育的校本課程研究。因此,我有機會多次登門拜訪,多次參加他組織的圖書編寫工作。當時,就是因為有這樣特別好的研究氛圍,學校領導支持,自己大著膽子闖,同事們跟著做,旁邊的專家與領導不住地喝彩與鼓勵,“十五”期末,在心理教育科研方面,我被充分賦能。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間,五中心理教育方面的課題遍地開花。這就如所言,理論一旦為群眾所掌握,群眾的創(chuàng)造力是驚人的。2009年11月下半月刊中,北京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介紹了五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情況。

以上,是我在工作過程中接觸到的重要的人與事件,介紹了我的成長歷程。下面,我還想結合對學校心理教育的探索,談談我究竟思考了哪些問題,來介紹我的研究之路。

我的研究方向是學校心理教育的實踐探索,主要圍繞心理課、心理咨詢、心理教育在學校全面工作中的滲透展開探索。我的研究思路是:先認識清楚心理教育是現代教育思想、現代教育制度的產物(班華語),然后探討清楚心理教育與新課程、素質教育的關系,再在實踐中通過狹義的純心理教育活動如心理課、心理咨詢工作,以及廣義的心理教育活動如班團隊建設、學科滲透、校風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學校管理創(chuàng)新等途徑全面施教,并嘗試小班化心理活動課的探索。2000年,我在《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學校心理教育專輯》上發(fā)表了《試論心理教育的體驗教學模式――初一心理品質教育教學模式的構想》、《重點高中心理教育課自助學習操作模式的建構》以及《心理教育課三要素:情境、協(xié)作、會話》三篇文章。

第一階段(2000~2004年):“小組教學模式”的開發(fā)與推廣

2000年,我參與了復旦大學孫時進教授、華東師范大學馬文駒教授共同主持的教育部十五重點課題“團體心理輔導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及時轉化了團體心理輔導的理論與技術,并在我的高中心理課上開發(fā)出“小組教學模式”,我的文章《心理課上的小組討論技術》發(fā)表在《大眾心理學》雜志的2002年第7期上。后來我利用自己擔任中心組組長的便利條件,先在初一以心理品質內容為主的政治課上推廣“小組教學模式”,一年后在初二、初三的課堂推廣。作為江蘇實驗區(qū)的副主任,在2004年上海召開的100多家單位參與的全國課題結題會上,我做了“小組教學現場演示”“師生關系有多遠”兩場工作坊。為此,我們小組榮獲課題組的創(chuàng)新獎與突出貢獻獎。

第二階段(2004~2008年):心理教育的滲透研究與中學心理咨詢技術的研發(fā)

2004年離開初中政治中心組后,我集中全力回歸學校,研究學校中廣泛的心理教育滲透工作,首先研究的是“學科教學中德育、心育的滲透”,核心內容是:對教育目標的重新定位;對教育對象需要的把握;對教學組織形式的調整;對教學內容的新解讀;開發(fā)新的教學途徑;利用學生之間已有的教育資源;建立課堂規(guī)則;讓規(guī)則來處理違紀事件;把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我在《內蒙古師大學報》哲社版(2005年第1期)發(fā)表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就是這階段的成果。該成果的核心觀點有:運用四條心理教育原理,發(fā)展出各學科課堂可使用的三十六計。原理一:學生有意注意規(guī)律;原理二:學生喜愛的課堂價值觀如新奇、刺激、意想之外、競爭、挑戰(zhàn)、公平、興奮、快節(jié)奏等;原理三:師生關系的三境界――生為生,師為師;生不只是生,師不只是師;生還是為生,師還是為師。原理四:師生互動新理念。師生配合就如八卦圖,黑白盈虧總是緊緊相隨,學生力量強一點,教師就要讓一點;學生靜一點,教師就要活潑一點。

其次研究的是中學心理咨詢模式。在吸收NLP、焦點短程咨詢模式等技術后,2008年我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發(fā)表的《促進自我認識的心理咨詢模式建構》是專門研究中學背景下校內的心理咨詢工作如何開展的成果。其核心觀點是:中學心理咨詢的過程就是在來訪者與咨詢員互動的過程中,咨詢員借助自己的專業(yè)能力在來訪者面前逐步為之建構一個清晰的自我王國。它包括優(yōu)勢與資源分析、愿望與目標分析、途徑與方法分析。咨詢的流程包括:捕捉有效信息,確立咨詢目標;對質澄清,討論目標分解與達成的方法;實踐后的跟蹤與回訪。這一模式是教育取向的問題解決模式。

第三階段(2008年至今):心理問題多學科視角的研究與具備心理素養(yǎng)的學科教師對心理教育的反哺作用研究

前項的研究成果為《從杯弓蛇影到“心理問題的系統(tǒng)思考”》(《中小學心理教育》,2009年二月刊),其核心觀點是:人們對世界的反應有三個層次,分別是意識、潛意識與下意識。意識是正常做事,需要集中注意力、需要努力;潛意識是習慣,是比較快捷的,可以處理熟悉的問題;下意識是本能,應對刺激是最迅速的,來不及思考與分析,是應對壓力的最直接方法。一個人在過去的經歷中,如果對世界的認知是正確的,通過反復,慢慢潛抑,這種正確的反應方式就會變成習慣,再通過時間的沉淀,會變成本能。這就是熟能生巧的原理。一旦初次的意識是歪曲錯誤的,也會通過“意識-潛意識-下意識”這條通道潛抑下來,以后遇到相關的刺激,就會快速地以錯誤的方式來反應,造成困擾,如談虎色變,驚弓之鳥以及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等。學生中的考試焦慮、某學科的一次失敗會導致這個學生一直不喜歡這門學科,然后導致偏科的出現??梢姡睦韱栴}的產生可能會來自一次偶然的錯誤聯(lián)結。因此,要打破這一封閉循環(huán),在心理咨詢中我們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根據癥狀,找出下意識的反應模式;在意識層面澄清下意識中的錯誤聯(lián)結;建立新的正確聯(lián)結并強化潛抑;以正確的反應模式取代錯誤的失效的模式,消除癥狀。

目前我正通過卿素蘭博士主持的教育部規(guī)劃課題的子課題“中青年教師依托項目管理豐富教學策略研究”來完成后者的思考與探索。學校成立了涵蓋所有學科的15位中青年教師組成的課題組,通過學習心理學、使用心理學,提升教師的教育智慧與實踐智慧,創(chuàng)新更多的心理教育方法。我校某化學教師16年來以學生中心組為抓手,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教學業(yè)績非常好,她發(fā)明的“故意作弊法”“考前對學生的暗示”完全是“漸次的強化消退法”與“皮格馬利翁效應”的生活版本,給其他教師以極好的示范與啟迪。

由于學校重視教科研,學校教研組重視青年教師公開課,南京市從教研室、教科所到市教育局的德宣處創(chuàng)設的良好心理教育實踐氛圍,北京、上海、南京等高校的專家進行的理論研究,蔡敏莉、李中瑩、蔡慧敏等臨床咨詢專家對我的培訓與督導以及我家人對我全力以赴工作的支持,才保證了我始終在一個被關注、被引領、被重視的愉悅氛圍下幸福地探求著中國的心理教育。

我相信,在接下來的二十年中,我會與更多的心理同行再創(chuàng)佳績,回報我們的祖國,為和諧社會建設作出基層心理學工作者應有的貢獻。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素養(yǎng)范文第5篇

關鍵詞:初一;思想品德;養(yǎng)成教育

中國分類號:G633.2

初一的學生開始步入青春期,是個人生理和心理的迅速發(fā)展期,活動范圍逐步擴展,需要處理的關系日益增多,而學生自身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性逐步增強,難免會與社會、父母、他人產生矛盾與沖突,易陷入某種困惑,乃至做出某些不當的抉擇。因此,抓住初一教育關鍵期,加強對學生的教育與引導,有助于幫助學生的發(fā)展。本文就心理健康品質、學習習慣、感恩素養(yǎng)、法律意識、學習技能五個方面談談對初一思想品德課教學中養(yǎng)成教育的幾點認識。

1關注心理健康品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健康人格

幫助學生過積極健康的生活,做負責任的公民是思想品德課程的核心[1]。從人的一生來看,初中學生正處于少年期(普遍都在13歲左右),他們在生理和心理上處于人的一生中最關鍵、最具特色而可塑性又最強的時期。同時初一學生隨著年齡、知識和社會閱歷的增長,自我獨立意識愈來愈強烈,他們剛剛開始形成的理性世界急需要有良好心理品質來支撐。因此,思想政治課引入心理健康品質教育,是初一學生心理和生理特點的內在客觀需要。

初一思想品德教材(粵教版)中多處涉及心理品質教育,如認識自我、悅納自我、塑造自我、青春期的困惑與調適、逆反心理及其調適、珍愛生命、直面挫折、磨礪意志、做生活的強者等?,F在的學生大多為獨生子女,自我意識比較強烈,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不顧慮別人的感受,經常為一點小事打架吵嘴,同學關系難處理。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在學習《認識自我》時,通過小游戲,從“我心目中的我”“同學心目中的我”“老師心目中的我”“父母心目中的我”等不同角度,使學生能夠客觀地認識自我,積極接納自我,形成客觀、完整的自我概念。

初一的學生開始進入青春期,會面臨著其身體和心理發(fā)生的一些變化,由小學時的男女疏離期向男女親密期過渡,個別學生還會出現早戀問題。對此,在學習《感受青春》時,安排學生觀看視頻并進行討論,了解青春期心理衛(wèi)生常識,體會青春期的美好,學會克服青春期的煩惱,調控好自己的心理沖動;在學習《男生女生》時,通過一些學生身邊問題情境的再現,讓學生討論分析,得出男女生正常交往的恰到方式。

我們還可以通過“活動課”的形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例如,我在學習《調控情緒》時,首先讓學生把自己高興、難過、生氣、害怕的事以及解決辦法寫出來,進行歸納,作為上課資料。其次,在課堂上針對收集到的典型問題進行分析,和學生共同探討正確的解決方法,并通過游戲使學生明白調控情緒的適當,不能影響他人和違反法律、學校紀律。最后,進行談體會和收獲,指導學生不僅知道調控情緒的知識,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問題知道如何解決問題,使課堂教學最終實現三維目標。

2抓住教育關鍵期,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育家葉圣陶指出:“教育即是培養(yǎng)習慣?!倍晳T決定命運,學習習慣的好壞直接決定著學生以后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成績,進而影響其一生[3]。初中學習與小學學習有很大的不同,學習內容逐步深化、學科知識逐步系統(tǒng)化、學習的課程門類逐漸增加等。一部分學生就會不適應,逐漸失去學習信心,產生厭學情緒,引發(fā)成績下滑、厭學、情緒障礙、違反校規(guī)校紀等一系列問題。對此,初一思想品德教材第一單元和第四單元就安排了《走進中學》和《學會學習》,幫助學生盡快適應中學生活,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學習。

在開學初,針對學生剛剛進入中學這個陌生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所產生的不適應,結合《走進中學》的學習內容,開展了兩項活動,一是讓學生參觀學校,熟悉環(huán)境,了解我們的校風、學風、校訓、精神等,了解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等,盡快適應學校生活;二是讓學生發(fā)現小學與初中的不同,查找資料、訪問高年級同學、老師和家長,尋找解決辦法,并能夠制訂好學習計劃,注意培養(yǎng)學習習慣。在經過一段時間后,結合《學會學習》的內容,讓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習慣狀況,糾正不良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好的學習習慣。

3緊扣德育主題,對學生進行感恩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教育

感恩是一個永恒的主題,也是中學德育的重要內容。思想品德課作為德育的主陣地,在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感恩素養(yǎng)教育的內容。我們可以將這些內容進行整合,把其中蘊含的主題作為具體的切入點,燃起學生對生命、父母、老師、同學朋友、自然、社會和國家等的感激之情,達到對學生進行感恩素養(yǎng)教育的目的。如《我和父母》一課,教學的重點是報答養(yǎng)育之恩,通過探究園中的“親子之間”活動,可以使學生體會父母的關愛,通過“節(jié)日的禮物”活動,促使學生以實際行動回報父母的關愛,通過實踐與評價中的“愛心行動方案”活動,使學生學會孝敬父母和長輩。再如《珍愛生命》一課,通過了解神奇的生命世界,欣賞生命的奧秘,感受生命之美,通過加深對人類與環(huán)境關系的認識,了解生命個體之間的相互依賴性,學會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建立起對生命的責任意識,養(yǎng)成愛護自然、欣賞自然和保護環(huán)境的行為習慣,達到和他人、社會、自然的良好互動關系。

4增強學生法律意識,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法”

法律意識是人們對于法律法規(guī)和有關法律現象的觀點、認識和心理態(tài)度的總稱。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法律意識主要是指未成年人應該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遵守國家法律、法規(guī)、社會公共規(guī)范,遵從社會公德,從小養(yǎng)成良好習慣,加強自我修養(yǎng)、自我調節(jié)、自我完善,自覺抵制違法犯罪行為,樹立自尊、自信、自強的意識,增強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的能力,加強未成年人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2]。

在教學中,針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法律的保護”,首先,我們準備了《小宇和小云的歸途》的視頻案例,讓學生討論分析兩個問題:(1)小宇和小云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有哪些?涉及到哪些方面?(與小宇、小云成長的家庭環(huán)境有關,與社會人員的教唆、網絡有關)(2)案例中法庭審判一些細節(jié)反映了什么?(細節(jié):小宇爸爸沒有看到4名成年犯罪嫌疑人、聘請法律援助部門人員、模糊面部、法官的選用、U法庭、法庭教育環(huán)節(jié)、犯罪情節(jié)嚴重從輕處理、犯罪記錄封存等)通過問題的解決,使學生明確自己的健康成長有家庭的、社會的、司法的保護,學會利用家庭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避免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其次,通過學生對學校進行走訪調查,了解學校在課程的設置、各項興趣活動的開展、校園安全的定期檢查、師生平等關系的建立等方面所做的工作,明確學校保護在自己健康成長所起的作用。

未成年人要健康成長還必須學會自我保護。結合粵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級下冊教材第79頁的案例研討,使學生知道不良行為的有哪些、為什么不良行為可能發(fā)展為違法犯罪,并掌握避免不良行為發(fā)生的方法和措施。利用教材第81頁的案例研討,使學生知道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違反法律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情節(jié)嚴重的還會受到刑事制裁。通過教材第89頁的案例研討,了解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各種不良誘惑以及這些不良誘惑的危害,自覺抵制不良誘惑,學會自我保護。

5貫徹“三維”目標,注重學生學習技能的養(yǎng)成教育

思想品德課程引導和幫助學生要達到的能力目標提出: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能夠自我調適、自我控制;掌握愛護環(huán)境的方法,形成愛護環(huán)境的能力;逐步掌握交往和溝通的技能,學習參與社會公共生活的方法等。為了實現“三維”目標的能力要求,突出了“過程與方法”[4],過程是指應答性學習環(huán)境和交往、體驗。方法包括基本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和具體的學習方式(發(fā)現式學習、小組式學習、交往式學習……)。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技能,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利用教材的“探究園”和“實踐與評價”欄目進行了嘗試。例如,在學習《磨練意志》一課時,我們利用“探究園”中的情境研討“他為什么總是管不住自己”,分析羅恒老是管不住自己的原因與人的意志有關,并引導學生提出幫助羅恒培養(yǎng)和鍛煉意志的方法和措施;利用故事會中“輪椅上的科學巨人”,理解和把握堅強意志對于一個人走向成功的意義……,這樣,學生帶著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去尋找知識、學習知識,并在獲取新知識的過程中,不知不覺也就初步獲得了學習與掌握知識的方法與技能。再如,在學習《調控情緒》一課時,通過“我行我思”中的“情緒調節(jié)”記錄卡和“角色扮演”中的“轉念之間”活動,學生根據所學到的調控情緒方法加以解決與回答,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實際上已接受了一次運用已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訓練。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2~3

[2]李曉東等.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3:18

襄城县| 景德镇市| 孝感市| 嘉峪关市| 苍溪县| 威宁| 巧家县| 古田县| 南宁市| 江都市| 台南县| 周至县| 漾濞| 富锦市| 拉孜县| 廊坊市| 葵青区| 金阳县| 白玉县| 略阳县| 白水县| 北辰区| 普洱| 保康县| 麻阳| 马关县| 临清市| 柘城县| 虹口区| 汝州市| 怀柔区| 尼勒克县| 惠东县| 东乌珠穆沁旗| 鄂温| 安福县| 柘城县| 天柱县| 睢宁县| 南雄市| 巧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