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大學生消費觀特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中圖分類號:?搖G715 文獻標志碼:A?搖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25-0168-03
消費觀是指人們對消費水平,消費方式等問題的總的態(tài)度和看法,是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社會經濟上的反映。消費觀是社會經濟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是一種意識觀念,它會反作用于社會經濟,并對其產生深刻而重大的影響。我們研究消費觀,是為了建立正確的消費理念,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并以此促進社會經濟的健康運行和持續(xù)發(fā)展。
大學生消費觀是指大學生在日常消費活動中形成的具有一定規(guī)范性、系統(tǒng)性的消費行為,并對大學生滿足自身需要所進行的消費行為具有主導作用。在整個社會消費體系中,大學生算是比較特殊的一個群體,他們的消費觀發(fā)展往往超前于整個社會,對消費需求相對旺盛,可以說一直走在社會消費的前列,從側面反映著社會經濟文化發(fā)展趨勢,引領著整個社會消費的潮流。大學生的消費觀念不僅對學校、家庭、社會產生了多方面的影響,同時也對自身的生活方式、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樹立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當代大學生的消費特點分析
目前大學生的消費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既有物質消費也有精神消費,主要可以分為學習體驗消費(也可以稱之為發(fā)展型消費),日常生活消費(也就是生存型消費)和休閑娛樂消費(即享樂型消費)三個方面。[1]學習方面主要是指書籍等學習資料的購買,參加各種輔導班的費用,參加各種考試的報名費用等;日常生活可以分為日用品的消費、飲食消費、衣物消費等;休閑娛樂消費指看電影、看演唱會等演出,外出旅游等消費。從大學生消費結構入手,我們可以總結出大學生消費的幾個特點,這里面既反映出了大學生消費積極合理的一方面,也反映出了部分不合理不理智的消費特征,管中窺豹可見一斑,我們可以從這些特點中了解當前大學生的消費行為以及消費觀念。
1.注重時尚消費和品牌消費。當代大學生十分注重產品的品牌,在一定程度上認為品牌就代表著產品的質量,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生活品位的提升。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消費不再是單單為了滿足基本需求,而是更加注重商品的質量、設計、風格等,而這個現象在大學生身上體現的十分突出,大學生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對事物更加敏感,正是追求時尚的年紀,在合理的范圍內進行有品位的消費能夠體現出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但是從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大學生一味盲目的追求名牌,唯品牌為好,也反映出他們生活經驗不足,難以從產品材質等其他方面分辨產品質量好壞,同時不考慮自己的實際消費水平,胡亂花錢。
2.注重休閑和享受型的消費。大學生消費水平逐步開始由生存型向享受型發(fā)展,他們對于基本生活消費的比重逐漸降低。而且對于傳統(tǒng)的衣食住行也追求高品質方向的發(fā)展。不滿足于簡單的看電視等一般休閑活動,而是追求新鮮刺激的休閑活動方式如攀巖、蹦極等。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進行適當的休閑和享受型消費有助于大學生開闊眼界、增長見聞,如很多學生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或者用獎學金或兼職攢下的錢出去旅游,或者去看演唱會、音樂會等,不僅能起到休閑娛樂的作用,還從另一方面陶冶了個人情操。但同時也有很多學生把大把的金錢用來去泡酒吧,逛夜店。
3.注重學習上的消費。當代大學生在學校的教育消費比例不斷增長,除了每年固定的學費外,還有各種培訓和考試。當代社會競爭激烈,大學生身上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很多學生畢業(yè)找不到工作,即使勉強有工作也很不滿意。于是隨著經濟條件的好轉,很多家長不惜重金供自己孩子參加各種培訓,參加各種考試,以提高個人競爭力。在這其中,有能力等級考試如國家英語四六級考試、國家計算機等級考試等,有職業(yè)資格證書考試如司法考試、注冊會計師考試等;還有各種培訓班,如新東方的英語培訓,還有各種考研培訓、司法考試培訓等。有很多學生都從這些學習中提高了自己,達成了目的。但是也有一些學生盲目跟風,自己不努力學習卻希冀報一些所謂的“考試包過班”來代替自己的努力,而這些“包過班”往往是花費不菲。
4.網絡消費明顯增加。網絡是大學生必不可少的學習工具和生活伴侶,大學生不僅在網上瀏覽知識,也可以通過網絡購買他們必要的書籍和日常生活用品。現在電商發(fā)展迅速,像淘寶、京東等網上商城已經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消費方式,而大學生正是網上消費的主力軍。當代大學生網絡操作能力強,信息獲取途徑多,往往能在網絡上輕松找到自己心儀的商品。網購成為了當代大學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網購不僅能夠輕松地貨比多家買到便宜的商品,也能夠輕松地解決地域的限制,即使遠隔重洋也能方便地購買產品,很多大學生能夠在網購中買到便宜實惠的產品。但是坊間也有這樣的話:一入網購深似海,從此省錢是路人。的確如此,很多大學生,尤其是女生,往往沒有很好的自制力,看到網上玲瑯滿目的商品,不能克制自己的消費欲望,花費了大把的時間和金錢在網購上,結果是買了很多不實用的裝飾品等。也有很多大學生在網購中受騙,花了錢卻買到了假貨。
5.攀比消費現象嚴重。攀比消費行為是指消費者盲目地仿效和追求他人更高的消費水平的消費行為。這是當代大學生虛榮心的一種反映。一些同學看見其他同學買了新的好的東西,便會產生羨慕心理,促使其也買一個一樣的,甚至是更好的東西,這些都顯示出大學生消費的模仿趨向,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大家相互攀比消費。在衣服和數碼產品的消費上尤其體現出這一特點,現在數碼產品更新換代迅速而且價格不菲,很多學生一個學期換一部新手機、新電腦,有的學生不僅有手機、電腦還購買平板電腦、MP3、手持游戲機,甚至數碼單反等都成了現在大學生的標配。很多學生家庭經濟情況一般,都跟風購買貴重的商品,甚至頻繁更換。6.注重人際交往和情感消費。當今大學生在情感方面的花費在全部消費中占較大比例。在校期間,除了維持日常生活所需之外,絕大部分消費用在了同學之間的交往上,請客吃飯,建立友情。人際交往在大學生的生活中占據很重要的地位。經調查發(fā)現,大學生情感上的消費主要在人際交往支出和戀愛支出上。有很多學生認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離不開這些必要的經濟支持,在大學校園里請客吃飯已經是蔚然成風,甚至過生日、當選學生干部、過節(jié)等送禮也成了大學生人情消費的日常部分。這無形中給很多同學巨大的經濟壓力,很多家庭貧困的同學難以招架,這種風氣也不利于良好校園文化的塑造。
二、大學生消費現狀原因分析
由以上大學消費特點可見,當代大學生消費觀念中不乏積極合理的一面,有很多的優(yōu)秀大學生都能夠合理節(jié)制并且有意義地進行消費,將自己有限的金錢用來學習知識、提高技能、增長見聞以及進行合理健康的娛樂休閑;但也有相當一部分的大學生不能清楚地規(guī)劃自己的消費,花錢大手大腳,盲目攀比,不知節(jié)制,甚至把金錢用來進行一些不健康的活動。[2]造成大學生這些不理智不合理的消費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大學生自身心理方面的原因。大學生正處在一個將成熟而未成熟的時期,從小受到父母的關懷體貼,很多人上了大學才是真正自己一個人生活,缺乏自己獨立生活的意識和技能,更不要說理財的能力。在上學時期家長往往讓自己的孩子專心學業(yè),不會讓他們了解家庭的經濟狀況。所以很多學生上了大學還不知道金錢來之不易,也對自己家的實際經濟狀況不甚明了。大學生心智還不完全成熟,極易受不良消費觀的誤導,花錢缺乏合理規(guī)劃,往往出于虛榮心和一時情緒意氣等就大把花錢。另一方面大學生生活經驗不足,對于這個社會很多方面都缺乏認識或認識不清,在消費中往往極易受騙,極易受誤導,從而導致了他們不良的消費觀和消費行為。[3]同時大學生出于自我發(fā)展的考慮,不惜花費大量的金錢參加各種培訓和考試,也出于自我包裝的需要,購買很多貴重的衣物飾品和數碼電子設備。
2.家庭原因?,F在家庭中往往是獨生子女,家長嬌縱孩子,往往對自己子女的消費無條件的滿足,同時缺乏正確的消費理財指導,從而漸漸養(yǎng)成了大學生錯誤的消費觀念。同時有很多父母自身的消費觀念也不正確,有很多做生意的父母,往往賺錢之后不是合理投資而是用來賭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在潛移默化中就養(yǎng)成了孩子揮霍金錢的不良習慣。而一些優(yōu)秀的家長往往能夠做到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理財觀念,并以身作則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家風。
3.社會原因。當今社會,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的消費觀念盛行,影響了大學生,造成了他們相互攀比的消費心態(tài)和花錢大手大腳毫不規(guī)劃的消費方式。這些社會現象讓學生錯誤的認為消費是人生的最高目的,甚至有學生為自己的揮霍行為進行辯解,說是為了拉動內需。同時在學校的周邊有很多的娛樂場所都把學生作為主要的消費群體,推出各種面向大學生的“優(yōu)惠”,從而誘使大學生在休閑娛樂上過度消費。
4.學校因素。學校是大學生生活的主要地區(qū),理應成為學生消費觀教育的主要陣地。但是現在很多學校只重視就業(yè)率,而老師都在忙著做項目拉資金,往往沒有把精力投入到學生的素質教育之中,至于理財教育更是一片空白,這是大學生消費觀存在誤區(qū)的一大重要原因。校園文化缺失,健康有益的活動匱乏,造成很多大學生業(yè)余活動貧乏,只能通過消費來填補空白的人生。
三、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消費觀的措施
鑒于目前大學生消費觀中出現的問題,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幫助大學生建立正確合理的消費觀。
1.加強大學生“三觀”教育。為了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當務之急是幫助其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讓大學生認清什么是正常消費,什么是盲目攀比消費。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讓大學生自覺抵制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風氣。在我國歷史中,有很多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秀事例,更有“成由勤儉敗由奢”這樣的名言警句,可以說,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新一代大學生當然應該繼承,而不是被西方消費主義所影響,從小就養(yǎng)成不理智的消費習慣。
2.加強消費觀教育。消費觀教育嚴重缺失也是我國教育的一大敗筆,是造成現在學生消費觀不合理的重要因素。正因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視金錢如糞土的意識,反而使得消費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一直缺乏,而事實上,消費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合理消費觀的重要一步。通過消費教育,學生可以認識到,消費不僅有物質消費,還有精神消費;不僅是個人行為,還反映了社會經濟因素。個人的消費與社會的持續(xù)發(fā)展、生態(tài)平衡等都有深刻的關系。同時認識到什么是正確的消費計劃、消費方式和消費結構,并對消費品的選擇、維護、評價等都能正確認識,在一定程度上合理運用,培養(yǎng)自己合理的理財能力和技能。
3.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我們都知道,環(huán)境的影響作用是無意識的,是潛移默化的。校園文化對于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養(yǎng)成也同樣是潤物細無聲的效應。良好的校園文化能夠在日常中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消費觀。反觀現在的大學校園,不唯學生,甚至老師中都是拜金主義盛行,商業(yè)氣息籠罩校園,難怪大學生中盲目攀比的消費方式日趨嚴重。當前校園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塑造以師生思想道德建設、個人素質提高、傳播知識、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能力為主的文化環(huán)境迫在眉睫。
4.改善社會風氣。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古時流傳的“猶龍世第,旋馬家風”等故事就告誡我們要養(yǎng)成樸素的生活作風?,F在更是提倡我們要勤儉節(jié)約,反對奢侈浪費,因此,政府應該和網絡,媒體,甚至是企業(yè)聯合起來,提倡和塑造我們整個社會的良好的消費風氣。
參考文獻:
[1]姜柳.當代大學生消費觀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0.
[2]郭玉蓮.高等教育新課題: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
關鍵詞:大學生;消費行為;消費現狀和結構;理性消費;建議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隨著我國高校的不斷擴招,大學生在當今社會占據了不可逾越的地位,他們不僅是社會消費群體之一,而且走在未來消費時尚和潮流的前沿。作為一名新世紀的大學生,在大學學校生活了三年,我對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都有親身經歷,親眼目睹,大學生市場是一個規(guī)模和潛力都很巨大的市場,他們剛剛擺脫高中生的稚氣,內心的需求欲望不斷膨脹,消費便成為他們力求改變和提升自己的一個平臺,但是又由于經濟上的不獨立,自身消費能力的不足,所以在消費上受到了很大的制約。這使得相當一部分大學生選擇了不理性的消費理念和消費行為。對于當代大學生的消費現狀,我們通過調查研究和資料的收集得到了許多真實的信息,本文深刻分析了當代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和特點,問題以及對策,并努力摸清其發(fā)展趨勢,在一定程度上對大學生的消費行為起到了引領作用,同時對社會,高等教育者和家庭為準確把握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趨向并對其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研究的意義。當代大學生是一個龐大的消費群體,隨著高校畢業(yè)生每年以驚人的數量增加,他們漸漸走向社會潮流的最前線。本文通過對我國高校學生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進行調查研究,從而分析當代大學生的消費特點和現狀以及消費動機,指出消費誤區(qū),原因和不足,并提出了比較理性的消費觀念,為大學生的消費起到了一個很好的引領作用,引導其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也為家庭,社會的教育工作做了很好的鋪墊,更為相關產業(yè)的發(fā)展和產品的開發(fā)提供了廣闊的市場。
(三)研究方法。本文通過先確定論文方向,然后在各網站和報刊等尋找相關資料和數據,結合調查問卷分析了高校學生消費現狀及結構、高校學生消費觀念及特征、高校學生消費現狀的影響因素以及如何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行為和消費觀念,在整體的思路上將理論與實際調查相結合,運用綜合分析法和動態(tài)分析的方法,最后得出結論。
二、高校學生消費現狀及消費結構特征
(一)消費現狀。據統(tǒng)計,中國大約75%的大學生其經濟來源都是依靠父母,剩下的25%靠自己兼職,或是獎學金,助學金來維持自己的基本生活。根據調查問卷得到如下一些數據:
由以上表格我們可以得知:在每月的基本生活消費支出中,比重最大的是500―1000元之間,最小的在500元以下,
91.4%的學生消費集中在500-2000元之間。一方面,消費水平較低的同學,可能會出現資金比較緊張,僅能夠維持基本生活消費的現狀;另一方面,消費水平較高的同學由于可支配的資金比較多,可能會導致盲目消費和沖動消費,出現不合理的消費現象。個體消費水平差距大。
(二)消費結構。由于經濟的發(fā)展和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大學生的消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消費結構呈現多元化的趨勢。根據調查統(tǒng)計,當代中國大學生的消費結構多元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基本生活消費支出;(2)網絡和通訊設備支出;(3)學習性支出;(4)人情消費支出;(5)其他消費支出。其中,生活基本支出所占比重是最大的,大約為56%;而隨著IT行業(yè)和網絡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手機和電腦似乎已經不再是奢侈品了,而是成為大學生必備的生活消費品。通訊和網絡支出包括手機,電腦,mp3,ipad等娛樂消費,在大學生的生活中也占據著很重要的一部分,約占21%,社會的發(fā)展,信息的重要性將帶來信息產業(yè)的迅猛發(fā)展,很多技術開發(fā)商根據學生的需要,推出了一系列適合學生品位的產品,致力于開拓一個全新的消費市場,其正是看中了大學生這一潛力股。在大學生的生活中,學習是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學習性消費占11%,與學習有關的消費也是我們所關心的話題。大學生除了平時的學習和期末考試以外,還會考許多的證書,如英語四、六級,計算機二級等,尤其是大三大四的學生面臨著考研的壓力,在考研方面會買許多的書籍或是報各種學習班,所以會花去不少的費用。大學生的社交范圍廣,其人情支出也會隨著年級的增長而呈現上漲趨勢。有的人情支出是必須的,而有的則只是為了表現自己的大方,于是,不合理的消費結構便在校園里蔓延開來。
三、高校學生消費觀念
在21世紀的高校消費人群中,時尚與潮流已成為當代大學生消費特征的代名詞。他們喜歡追求新穎的東西,手機,電腦,服裝,飾品等生活必需品體現了消費觀念多元化的趨勢。此外,大學生消費中考慮得最多的因素是實惠,即是否買的值。一方面,他們的經濟來源比較少,另一方面,自身的消費能力不足,所以,在追求質量的同時,又希望價格合理。從調查結果來看,當前,80%的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仍然是講求實際與理性消費,追求物美價廉,“買的值,買的放心”,是最理想的選擇。但是,也有一些同學因為家境比較富裕,出現了追求名牌,奢侈消費,盲目攀比的消費心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應當對他們進行適當的教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合理的消費觀念。
四、高校學生消費的影響因素
(一)家庭背景。目前,中國的大部分城市居民家庭都是以獨生子女為主,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一方面,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父母會在物質上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對他們是有求必應;另一方面,許多父母工作比較忙,沒有時間去照顧和教育孩子,缺少對子女的關愛和呵護,于是,亂花錢便成了他們想證明自己和排遣孤獨的一種手段。而經濟條件較差的家庭,子女往往都會繼承父母的性格特點,時刻為家人著想,省吃儉用。
(二)社會環(huán)境?,F代社會是物質充斥的社會。其消費觀給當代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當前社會比較流行的一種消費觀,即超前消費,許多人為了追求活在當下的精神,秉承著花明天的錢來完成當下事的的信念。經濟和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以及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使得傳統(tǒng)消費觀受到了強烈的沖擊。而大學生在生理和心理上漸趨成熟,其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易受社會環(huán)境和大眾化消費的影響,不正確的消費觀也在大學群體中蔓延開來。智能手機,電腦等看似奢侈品如今卻成為了每個大學生必不可少的生活品。當看到別人有而自己沒有時,就會產生羨慕和自卑的心理,有的人即使沒有經濟實力,也要跟別人看齊,因為這樣才會顯得自己不比別人差。
(三)大學生自身的原因。大學生由于處在一個學生時代與社會接軌的階段,其性格特點,是非判斷能力,思想情感和興趣愛好都沒有完全定型,不能夠完全獨立思考問題,但是他們又特別希望自己能夠獨立,堅強和果敢,他們渴望得到尊重,得到關注,得到別人肯定的評價,于是,虛榮心理會讓他們把這種落差轉移到不正確的消費觀上,而現代網絡技術的發(fā)達,又可以使我們足不出戶就能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消費的步伐。
五、建議和對策
(一)學校和家庭要進行動態(tài)引導和教育。中國文化源遠流長。而勤儉節(jié)約也一直為我們所傳承。對于大學生而言,我們不應該摒棄這種美德,而是應該把它傳承和發(fā)揚下去。對于家庭和學校來說,在大學生的教育方法上我們要實行動態(tài)教育。傳統(tǒng)的理念已經不適應大學生的思維了,我們要與時俱進,緊密把握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和消費觀念,對他們進行如消費結構,消費理念,消費心理,消費品常識,消費生態(tài)意識的教育。但是,一味地課堂理論教授難免枯燥乏味,而且效率不會高,所以提倡實地調研和理論教學相結合的方式,注重研究學生的心理與行為中出現的問題,并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家庭是提供大學生消費的保障,學校是大學生未真正踏入社會消費的最后一站,父母要時刻引導著孩子,給他們樹立榜樣,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大學作為學校與社會的銜接,校園教育對于大學生以后的成長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二)大學生要樹立合理的消費觀念。首先,主張適度消費。我們應該根據自己學習和生活的實際情況,有目的地花錢,把錢花到最有價值的地方,實現效用最大化,消費應在家庭經濟的承受能力之內。其次,要樹立健康的消費模式。健康的消費模式即倡導文明消費,勤儉節(jié)約,選擇安全環(huán)保無污染的“綠色商品”,合理選擇消費的結構和層次。第三,要有合理的理財規(guī)劃。大學生要想在激烈的社會中獲得一席生存的地位,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必須要具備獨立的理財規(guī)劃能力。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有獨立的理論概念,也需要把這些概念用到實際生活中,不斷學習和完善自己獨立思考和處事的能力。養(yǎng)成花多少錢,記多少錢的記賬習慣,時刻做到心中有數,培養(yǎng)自己的儲蓄觀念,從而形成良好的消費風氣。
(三)要發(fā)動政府和社會的力量來對大學生消費觀進行引
導教育。大眾傳媒和網絡是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信息來源渠道,它們具有強大的號召力和感應力,所以應發(fā)揮其多樣性和快捷性的優(yōu)勢,宣傳勤儉節(jié)約的良好風尚,引導大學生樹立健康的消費觀。而政府相關部門也應當采取相應的措施,重視對消費熱點的調查研究,加強消費領域的精神文明建設,堅決抵制奢侈之風。此外,政府還應鼓勵大學生適當進行發(fā)展性消費。大學生的發(fā)展性消費即在資金比較充裕的情況下,通過各種技能證書的考取,接受各種培訓,各種教育等,以知識力量轉化為精神力量的一種消費。發(fā)展性消費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提高綜合素質,促盡全面發(fā)展。
總結:對于當代大學生的消費,他們有其獨特性和固定性,我們要用客觀公正的態(tài)度去評價,根據現實情況,對于好的消費理念和消費習慣,應該大力倡導和發(fā)揚,對于不合理的消費,我們應積極引導學生,端正他們的態(tài)度和消費習慣。大學生的消費行為不僅僅是關系到個人的生活,而且也與家庭,社會和國家息息相關。我們要努力培養(yǎng)他們的消費意識,共同引導大學生形成良好的作風和正確的消費習慣,促進社會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精神文化消費 現狀分析 結構特點 對策
一、大學生精神文化消費的涵義
大學生消費一系列的精神文化產品來滿足自身的需要即為大學生精神文化消費。根據這一定義,大學生精神文化消費還含有學習知識文化,課外學習以及參與各式各樣的課外,校外活動等。高校大學生精神文化消費的作用和目標,從大學生的自身角度出發(fā),是其為了滿足自身成才的需要而發(fā)生的相應消費行為;從學校以及社會方面出發(fā),是為了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方位人才;從教育意義角度出發(fā),就是為了培養(yǎng)和塑造社會發(fā)展需要的新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高校大學生精神文化消費的現狀分析
(一)高校大學生精神文化消費的積極現狀
1. 大學生精神文化消費內容較豐富。大學生精神文化消費一般包括基本生活,學習開銷以及擴展交際圈等費用等。隨著大學生精神文化的消費,也促進了市場的發(fā)展,以學習,娛樂,網絡等機構已成為大學生的一個焦點。
2.高校大學生精神文化消費引領時尚潮流。當代大學生思想活躍,敏感自信,追求自我展現,個性獨立,追求時尚,好奇新穎,他們追求新事物,新知識,能夠快速接受新事物,表現出時代性,引領時尚潮流。
3.當代大學生精神文化消費還具有很強的社會推動力和鼓勵性。針對大學生,不管是社會市場所推出的產品,項目,還是網絡媒體推出的影視作品及綜藝節(jié)目,還有少部分大學生自主創(chuàng)業(yè)的項目,這些推動了經濟和文明的發(fā)展,給予社會各界傳遞正能量,起到相當大的影響。
(二)高校大學生精神文化多帶來的消極現狀
1.高校大學生精神文化消費側重于享樂,消遣,忽視才智發(fā)展。當代大學生大多是家中獨生子女,享受寵愛于一身,他們追求自我享受,再加上隨著各種精神文化產品的不斷發(fā)展,容易造成他們選擇低趣味,低層次,不健康的精神文化產品。
2.大學生精神文化消費中隱含著消費不理性,不健康的問題。當今高校大學生大多數是90后青年男女們,身心發(fā)展還不健全,易受周邊環(huán)境影響,尤其是他們成長在一個多元化的思想觀念時代,所以在精神文化消費方面比較容易做出不合理性消費。
3.學生過于消極的精神文化消費給社會帶來弊端。不少非法犯子利用大學生這些非理性的消費心理制造非法市場的機會,比如大學生追求名牌心理,那些奸商就開始仿造名牌,進入市場,所以山寨產品開始在市場叱咤風云,呼風喚雨。
三、高校大學生精神文化消費的結構和特點
(一)大學生精神文化消費的結構主要包括
1.教育消費。比如在九年義務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繼續(xù)深造等各方面的消費。在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的時代,日益更新的知識,快速變化的知識,讓讓我們覺得只有好好學習才能跟上并且適應這個時代,同時,人們也接受了繼續(xù)學習,繼續(xù)深造的思想觀念。
2.文化消費。一般含有書籍報紙,廣播電視,計算機等方面的消費。近些年來,微博的熱門,各地城市的博物館、圖書館的崛起。
3.娛樂消費。如觀看演出,外出旅游,欣賞戲劇等娛樂消費。對于大學生精神文化消費中的娛樂消費,我們主要是花在旅游,人際交往中,比如KTV,聚餐,社團等等。
(二)高校大學生精神文化消費的特點
1.消費內容的豐富性和對象的多樣性。大學生精神文化消費的費對象和形式種類日趨多樣化,除了用于基本的生活消費之外,其他的包括學習,戀愛,娛樂,交際,通信,網絡等各個方面的費用增加。學習方面各種證件會考盲目參加,戀愛的浪漫招式更是日新月異,另外,娛樂節(jié)目也頻頻更新,交際方式也變得花樣十足,而網絡業(yè)從當初的QQ聊天,電話聯系,郵件等方式,增加微博,YY等。
2.消費呈現出很強的層次感。人們將不同的精神文化產品用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精神文化產品也適應于不同的需求,他們既有合理與不合理之分,也有健康與不健康之別,所以,精神文化消費也表現出不同的層次感。
四、針對高校大學生的精神文化消費觀存在的問題,提出若干建議
(一)樹立正確的自我消費觀及道德觀
大學生應深刻的認識到自己的非理性精神文化消費,知道自己錯在哪里,知道自己的消費觀偏離正軌多遠,知道更多的自己。必須正視自己的現狀以及身份,加強自身修養(yǎng), 提高自身素質, 要增強辨別良莠能力和抵御能力, 建立既體現傳統(tǒng)美德又符合時代要求的消費觀念、消費方式, 反對超前消費和不健康的消費;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吧主要精力放在學習和工作上,拒絕盲目跟從,樂于享受,應該提高自身自制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二)家庭必須嚴格把關,引導孩子們的消費觀
家庭必須嚴格把關,引導孩子們正確的科學文化消費觀。積極和孩子溝通,合理正確培養(yǎng)孩子的消費觀。父母可以找個適合且適當的時機,跟孩子們聊聊家里的經濟情況,只要孩子們的心里有“一把刻度尺”,相信在進行消費的情況下,就會去衡量與把握。只要父母擔起責任,不過分溺愛孩子,積極的去引導孩子走向正確的精神消費觀,人生觀,價值觀。
參考文獻:
[1]張立彬,楊湄祥.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的消費理念[J].中國高等教育,2005,(19).
[2]張永勝.大學生精神文化消費現狀及對策研究[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4).
關鍵詞:消費觀念;消費行為;合理消費;唯物辯證法;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0-0213-02
收稿日期:2010-01-18
作者簡介:趙慧敏(1955-),女,江蘇徐州人,副教授,從事哲學研究。
一、當代大學生消費現狀、特點、存在的問題
在大學生消費調查中得知大學生日常消費經濟來源主要是家庭供給,其次有親朋支助、貸款、勤工儉學和獎學金等。大學生日常消費現狀是:多數大學生能根據家庭收入水平和自身的實際需求,在滿足生活消費的基礎上,盡可能的滿足學習消費需要,主要是書報雜志等學習用品費、考證費和電腦網絡消費等。從這些消費中分析大學生消費所呈現出的特點:
1.消費的合理性。表現:主要是衣食住行等生活消費和教育訓練費用等學習消費,這是大學生最基本的消費。多數學生能量入而出,例如:眾多擁有手機者都能節(jié)制通訊消費,雖然向往名牌,但不一定買名牌,理性消費是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存在問題:在大學生消費群體中還存在盲目性、攀比性、無計劃性、受外在誘惑、高消費等不良的消費行為。
2.消費的不平衡性。表現:大學生來自不同區(qū)域,不同家庭,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和行業(yè)的不平衡,導致家庭收入的不平衡,因而決定大學生消費的不平衡。存在問題:社會領域的貧富差距問題影響校園大學生的消費,大學生消費形式存在著差異性、不平衡性。呈現兩極分化趨勢。
3.消費具有多樣性。表現:大學生消費內容涉及生活、學習和文化娛樂多方面,多方面消費在消費層次、消費的數量等方面有很大的差異;家庭收入水平高的大學生在娛樂、交際、情感、旅游消費占據消費的比例逐步提高。大學生熱衷于持卡消費、分期消費、網絡消費等多種形式。這些消費新形式雖然帶來了便捷,但同時也導致部分大學生產生炫耀的消費心理。存在問題:在大學生消費群體中存在重物質消費、輕精神消費和過度消費傾向。
二、大學生合理消費的唯物辯證法思考
針對當代大學生消費現狀、特點、存在的問題以及他們旺盛的消費需求、全新的消費觀念。但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客觀的制約。如何解決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后問題,引導大學生的合理消費。
1.用唯物辯證法內外因關系原理認識、引導大學生消費問題。唯物辯證法認為,內因是事物發(fā)展變化的根據,外因是事物發(fā)展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大學生消費問題,不僅與大學生群體自身內因有關,而且與家庭、學校、大眾媒介等外因引導有著密切的聯系。引導大學生要特別注意媒體宣傳和名人當人的虛假成分,要善于辨別,切莫上當受騙。家長教育,具有直接性、親和性、針對性的特征。家長是大學生消費的第一位老師,家長的消費觀,會對大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家長對大學生的消費狀況要有所掌握,有針對性引導消費。同時,鼓勵大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使他們體會生活的艱辛與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時下的大學生思想活躍,接受外在新事物快,喜歡緊跟新潮,并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審美情趣和價值判斷做出自主的選擇。注意引導大學生克服內在消費的盲目性、無計劃性。消費要有計劃,可制定一個近期、中期、長期的消費計劃,這些計劃都必須符合自己的經濟能力和實際需要。多關注大學生的消費狀況,從中發(fā)現和解決問題。同時,大學生要合理控制內在的消費欲望,避免出現奢華消費和過度消費。養(yǎng)成合理消費的習慣。
2.要加強大學生的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思想的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消費觀??茖W消費觀是指人們在正確的科學世界觀、人生觀指導下,根據家庭經濟條件,自覺運用科學知識進行合理消費。當代大學生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處于初步形成時期,同時又不穩(wěn)定,可塑性強?!皟烧n”教師在理論課的教學中根據大學生消費狀況出現的的新變化和新問題,加強和重視對在校大學生消費觀的正確引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合理的消費觀念。使大學生認識到,合理消費觀和正確的人生準則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著密切的聯系,從而對一生的消費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
3.要定期在大學生中舉行唯物主義國情觀和勤儉節(jié)約座談會、演講會等一系列活動,引導大學生適度消費。團委和學工處要經常在大學生中開展這些有益活動,使大學生了解中國人口多、底子薄、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沒有根本改變。生活消費中看似一件小事,若適用于13億人口就是大事。如果每人節(jié)約一點資源,累積起來就是一筆巨大財富。因此,從實際出發(fā),我們更要發(fā)揚艱苦奮斗精神,弘揚節(jié)儉之風。勤儉節(jié)約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智慧,勤儉節(jié)約更應該成為一種習慣和風氣。大學生是一個未能完全獨立的消費群體,在消費上更應該確定合理的消費期望值。應根據生活、學習和文化娛樂多方面的實際情況明確消費標準,把握一個“度”,度是事物質的數量界線,是事物質和量的統(tǒng)一。消費要量力而行,不脫離家庭收入狀況和父母的經濟承受力。學生時代應以智力投資和學習消費為主,生活消費為基本保障,文化娛樂以及其他的消費作為生活的補充,不應該本末倒置。當前有些大學生好勝心、虛榮心較強,喜歡追求一些豪華奢侈、氣派新奇的消費,在吃、穿、用等方面講排場、擺闊氣 ,追求一種脫離經濟社會發(fā)展以及個人承受能力的消費。他們常把高檔消費當做趕時髦,對消費品的占有,作為彌補精神空虛的手段。認為在同學面前有體面。炫耀消費從而產生攀比消費、高消費的行為。還有些大學生在吃、穿、用等方面很節(jié)省,消費呈現最低水平,尤其在吃的方面過于節(jié)儉,造成營養(yǎng)不良,不利身心健康發(fā)展。這種“過”和“不及”消費行為都不可取,都沒有把握消費的度。尤其是過度的消費加重了家庭的經濟負擔,也阻礙了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還會導致部分學生誤入歧途。大學生消費應該從實際出發(fā),節(jié)約消費,適度消費。
4.要用聯系、全面、發(fā)展的觀點看待大學生的消費,培養(yǎng)大學生的獨立能力、理財能力和儲蓄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理財習慣。大學生的獨立能力在實踐中逐漸養(yǎng)成,大學生理財能力反映了經濟社會時期的生存能力,也就是對錢財的理性認識與運用的實踐能力。當今大學生要懂得在激烈的競爭社會中生存,用聯系、全面的觀點看待大學生的獨立和理財能力就相當重要。理財能力不是簡單收支運算的平衡,理財能力需要理性的思考和獨立的行為。這是現代消費觀念不可忽略的問題。理財要細化消費的內容,學會記賬和制定個人預算,做到“消費有數,消費有目”。既要想到當前利益,又要想到長遠利益,也要有儲蓄意識。儲蓄意識是為應對突發(fā)事件發(fā)生,而需要的應急消費。高??砷_展一些有關大學生消費理念的活動,介紹有關消費者全益保障的法規(guī)和消費知識,使大學生購物時更多地考慮商品的性價比和自己的實際承受能力,提高大學生合理消費的認知能力和適應市場能力。大學時代是理財的起步時代,也是學習理財的黃金時代。培養(yǎng)大學生獨立能力和理財能力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長期堅持。用發(fā)展的觀點認識大學生成長過程,是一個獨立能力和理財能力不斷提高的過程。通過以上辯證法―方法論的引導,相信大學生消費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大學時代養(yǎng)成良好的消費理財習慣,往往可以終生受益。培養(yǎng)大學生養(yǎng)成健康文明的消費方式、弘揚正確的消費觀念、營造合理的消費氛圍,作為培養(yǎng)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促進良好生活作風的形成,促進良好學風、校風的鞏固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聶振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程[M].西安: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2]陳延斌,肖武平.大學生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的國內研究綜述[J].東南傳播,2007,(1):16.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hinking Rational Consumption of Materialist Dialectics
ZHAO Hui-min,Yuan Yuan
(Xuzhou Medical College, Xuzhou 221006, China)
關鍵詞:大學生消費;消費心理;消費行為;消費誤區(qū)
一、大學生消費的現狀和特點
通過調查發(fā)現,大學生消費主要有四個方面的經濟來源:一是家庭(包括家庭負債供給)和親友們的資助,占93.55%;二是國家、學校和社會提供的獎學金、助學金及困難補助;三是國家提供的助學貸款;四是學生通過各種途徑,開展勤工助學活動,獲取一定經濟報酬,以彌補學習消費之不足。通過調查數據分析,大學生的消費呈現如下特點:(1)消費內容的多樣性。大學生的消費主要包括生活消費、學習消費、娛樂消費及其他特殊消費;(2)消費水平的不平衡性。由于地區(qū)間、行業(yè)間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導致了各家庭收入的不平衡,這決定了大學生的消費水平存在較大差距,同時又由于年級和專業(yè)的不同,也決定了大學生消費水平的不平衡;(3)消費心理的差異性。大學生消費心理差異性表現在:一部分學生消費心理不成熟,部分學生不懂得理財,沒有正確的消費觀。(4)消費行為的復雜性。消費行為是指人們消費資源來滿足自己生活需要的過程。消費行為是與消費者主觀需求和消費動機相聯系的。由于每個大學生的主觀需求和消費動機不同,因此,大學生的消費行為表現出復雜性;(5)消費趨勢的不合理性。目前,“超前消費”的觀念在大學生群體中很受歡迎。部分大學生的高消費現狀呈以出消費貴族化和崇尚名牌的特征。
二、產生不合理消費行為的原因
1.社會環(huán)境
近幾年由于經濟迅速的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家庭已經先富起來了,消費方式有了很大的變化,傳統(tǒng)的消費觀念受到了強烈的沖擊,相互攀比的消費心理較為普遍,中國人特有的“面子”消費,更加劇了這種攀比之風。同時,社會上一些不健康的高消費行為被一些分辨能力較低的大學生當成時尚,而過度的廣告宣傳更讓人頭暈目眩,也讓高消費在學生的心中種下了種子,網絡又給予學生許多不正確的暗示。
2.家庭因素
現在的大學生幾乎都是獨生子女,同時又在“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觀念影響下,父母把收入的大部分花在子女身上,盡一切可能滿足子女的任何要求。在這種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變成了只會向家長伸手要錢的“富人”。曾經有報道說老父親在家賣血供孩子讀書,孩子卻在外面上網、談戀愛,穿名牌、比闊氣。當代大學生不良消費行為的產生,應該說家庭要負一定的責任。
3.個人主觀因素
大學生由于受年齡、閱歷等因素影響,消費需求存在不確定性和可誘導性。由于大學生的思想情感、志趣愛好、性格氣質還未完全定型,消費行為存在沖動性和模仿性。在受外界環(huán)境的刺激和誘導時,消費動機存在時尚性和從眾性。在理財方面缺乏鍛煉,消費呈現盲目性。
4.教育管理薄弱
首先,高校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方面的研究不足,專題論文收入學術期刊更是少之又少。其次,“兩課”教學中對大學生消費觀的教育指導不夠,消費觀的教育沒有納入與之密切相關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教學體系中。再有,校風建設范疇中普遍缺少倡導大學生勤儉節(jié)約生活消費觀的內容。大學生這個消費群“示范效應”非常明顯,都有從眾心理,但在大學的日常思想教育中普遍缺少消費觀的教育。
三、大學生消費存在的誤區(qū)
攀比消費誤區(qū)。大學生自尊心、好勝心、虛榮心較強,大家同處一個屋檐下,誰也不想“矮人一等”。但有的學生不考慮家境和個人的消費水平,看到別人有手機、電腦,自己也得有;別人過生日、下飯店,自己也不能落在人后,甚至檔次還要升級;既給家庭增加了經濟負擔,也阻礙了順利完成學業(yè),甚至導致誤入歧途。
盲目消費誤區(qū)。一般說來,消費應當考慮自身需要。但由于大部分學生第一次離開父母,剛剛開始自行支配各種費用,理財能力差,缺乏開支的計劃性。尤其是經濟條件較好的學生,經常受其他需要的沖擊而改變初衷,使得自己在消費時“跟著感覺走”,導致盲目的不必要消費。
從眾消費誤區(qū)。從眾,也就是俗語所說的隨大流,是指在社會群體的壓力下,個人自覺或不自覺地放棄自己的意見而采取與大多數人一致的行為。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喜歡追求“新、奇、特、美”,迫切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和注意。很多消費品往往在大學生中一出現就迅速流行開來,如配備手機、電腦、買高檔化妝品,上網聊天等,可以這么說,現在的大學生沒有上網聊天經歷的恐怕很難找了。但是,他們在以分秒計費時卻很少想到,這些消費的必要性和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
超前消費誤區(qū)。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人人都想擁有屬于自己的電腦,但如果買來由于學習時間緊,或主要用來上網、打游戲,不能充分發(fā)揮電腦的效用,那就沒有多大的購買必要性。同時學生生活相對獨立,與外界聯系較少,時尚手機也往往只是一件裝飾品或者身份的象征。另外,近年社會上流行借貸消費、超前消費,受此風潮影響,大學生也追逐時尚,走入了超前消費的誤區(qū)。
炫耀消費誤區(qū)。大學生中流行“高價消費”,都是為了自我炫耀,滿足虛榮心,是一種“畸形消費”。比如在校園里,電腦、手機、CD、MP3、錄音筆被稱為大學生的五件武器。除了實用,這也是一種表明自己生活優(yōu)越的炫耀性的東西。有的同學看別人談戀愛,他也找了漂亮女友,目的就是讓其他同學羨慕他。大學生也明白“雖然我知道這樣炫耀消費有負父母,但已經這樣了”。事實上,大學生自己還沒有經濟來源,全靠家庭支持,這么不切實際的炫耀亂花,進校門就陷入“經濟危機”,又如何能安心學業(yè)。
負債消費誤區(qū)。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fā)展改變了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消費觀念越來越超前。20年前的中國大學生崇尚“儉以養(yǎng)德”,但80年代出生、現正就學的中國大學生,則以“負債消費”為主流。目前在大學校園里有很多學生表示“敢用明天的錢”負債消費?!柏搨M”使很多學生耽于物欲,發(fā)展嚴重者輕則引起經濟糾紛,動武斗毆,影響同窗友誼,重則引發(fā)犯罪事件,于社會治安不利。
四、引導大學生養(yǎng)成健康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建議
第一,加強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人生觀,有什么樣的人生觀就有什么樣的消費觀。因此,要把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放在首位,讓大學生分清什么是正常消費,什么是盲目攀比。我們要幫助大學生提高思想覺悟,矯正攀比心理,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
第二,加強艱苦樸素精神的教育。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tǒng),也是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工作作風。艱苦奮斗精神不僅是思想品德問題,也是人生觀價值觀問題。在新時期,艱苦奮斗教育的內容是豐富的,形式也是多樣的:如進行艱苦奮斗的革命傳統(tǒng)教育,組織青年學生到艱苦、落后地區(qū)開展社會調查、訪貧問苦、科技文化服務等活動,參加搶險救災,以及對失學兒童和貧困大學生獻一份愛心等,都是艱苦奮斗教育的有效方法。通過這些教育方法,可以使大學生看到我們取得的成功和存在的差距,了解群眾的疾苦和困難,了解祖國和人民對他們的期望,從而自覺繼承、弘揚艱苦奮斗精神。
第三,加強家庭與學校的配合。家庭關系最具人倫的基礎特征,同時又是人倫文化的傳遞和創(chuàng)造基地。學校教育比較系統(tǒng)、規(guī)范,多從大處著眼,理論性強,而家庭環(huán)境中對孩子的教育具有具體、生動、形式性強的特征。因此,存在學校教育重一般理論,而家庭環(huán)境重具體應用的分工,兩者相得益彰則可能形成良性循環(huán)。
第四,樹立科學的消費道德觀念。盡管新生入學時,一些學校就開設了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相關課程,但其中“消費道德”教育卻一直是空白地帶。根據大學生年齡和消費行為的特點,大學生消費道德教育的內容應該充滿豐富性,以強調“合理與適度”消費,反對過度消費、高消費、超前消費,提倡“量入為出”有計劃地消費;強調節(jié)約、勤勞儉樸等節(jié)儉消費觀,反對及時享樂、奢侈腐化、揮霍浪費等消費主義觀等,應該全面關心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適當地引入“消費道德”的相關內容,引導大學生在消費方面的理,幫助大學生在生活中逐漸成熟發(fā)展。
第五,培養(yǎng)和加強大學生的“財商”。所謂“財商”,指的是一個人在財務方面的智力,即對錢財的理性認識與運用。財商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guī)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guī)律的能力。我們應圍繞這兩方面的內容,可以開設“科學理財”的選修課,或者把“財商教育”納入“兩課”教學內容。有助于他們改正錯誤的消費方式,對他們將來的個人創(chuàng)業(yè)及發(fā)展都是有幫助的。
第六,開展勤工助學等活動,培養(yǎng)獨立自主的精神。可以組織不善于理財的學生參加勤工助學、義務勞動等活動,使他們體會到賺錢不容易的艱辛,樹立勤儉節(jié)約、獨立自主的觀念。同時,也可以組織有關消費狀況的問卷調查和討論,引導學生對不良消費心理和行為進行自我解剖與反思。建立機構幫助處理大學生消費投訴;充分發(fā)揮大學各社團的作用,開展消費問題討論會、消費知識競賽、消費投訴等實踐活動;充分利用校內大眾傳播工具,如校園網、廣播電臺、校報、團訊、系刊等傳播媒介進行直觀形象的消費教育,引導消費輿論。
作者單位:常熟理工學院機電工程系
參考文獻:
[1]金輝.關于大學生消費的調查與分析[J].經濟論壇,2004,18:143,159.
[2]鐘華華.大學生消費健康的調查和思考[J].閩西職業(yè)大學學報,2005,4:68.
[3]廖佳麗,張琳.大學生消費教育[J].科技資訊,2006,25:129.
[4]謝梟鵬,張強國.大學生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探討[J].商場現代化,2005,11:243-244.
[5]余瓊,余江.大學生消費誤區(qū)及其教育[J].經濟師,2005,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