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農業(yè)栽培新技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病蟲害防治;栽培新技術;玉米;北方
近些年來,農業(yè)開始向著機械化的方向發(fā)展,栽培農作物的技術得到了改變和更新,黑龍江省作為種植玉米的大省其土地類型可謂是多種多樣,無論是農業(yè)、林木業(yè)還是漁業(yè)均非常發(fā)達,這無疑為當?shù)剞r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據調查,黑龍江省的糧食產量位居國家前列,約有一萬余公頃的糧食種植面積,玉米作為當?shù)刈顬橹饕霓r作物,其種植面積更是占據了很大的比例,黑龍江省也因此而致力于玉米栽培新技術的推廣,然而在推廣的過程中人們還需要面對病蟲害防治問題,因此必須對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給予重點研究。
一、栽培新技術
(一)整地
播種前必須要做的一項工作便是整地,整地要求精細,即使用農業(yè)機械設備或人工方式將上一季使用過的土地進行翻整,翻整后的土塊呈現(xiàn)出細土或碎土的狀態(tài),其細碎程度需要滿足田地土壤的種植標準。若田地里有較大的土塊,玉米種子將無法完好的埋藏。此外,還要將田地中的秸稈等雜物盡可能地清除干凈,若是秸稈被遺留在田地中,那么玉米種的呼吸將會受到阻礙,玉米種將會陸續(xù)霉爛。因此,需要注意的是,經過重整的土地必須要表面平整,高低差異不要太過明顯;關于玉米種的灌溉,則要根據玉米種的生長程度及實時天氣狀況決定灌溉方案,以確保每一株作物都能充分吸收適量的水分,既不會因缺水而枯死,也不會因積水過多而發(fā)生根系潰爛問題。
(二)浸泡、晾曬、攪拌種子
播種前應優(yōu)選優(yōu)質良種,玉米種的種類需要符合“因時制宜”和“因地制宜”的基本要求。一般而言,被選作播種的玉米種應該對當?shù)氐臍夂驐l件有著非常高的適應性,其生長速度不會與季節(jié)變換發(fā)生沖突,應該具有較高的產量,能夠獲得良好的收益。而上述要求的實現(xiàn)便需要在播種前做好浸泡、晾曬、攪拌種子的工作,事實上,若做好了上述工作,不僅可以使玉米種出芽率得到明顯提高,玉米種也將具有更強的抗病蟲害能力。目前用于浸種和拌種的藥劑主要有:沼液、種衣劑和磷酸二氫鉀等等。在浸種和拌種之后,還需要曬種,即晾曬種子,而非暴曬。
(三)科學選擇最適宜的播種時間
玉米適合種植在水源充足的平原地區(qū),若以黑龍江省為例,則最佳播種時間應該是每年的5月上旬,這時氣溫回升、降雨量逐漸增加,玉米的種植可以兼具氣溫、水分兩項要求。并且,玉米生長時間較短,要比小麥和大豆等作物的時間短得多,若過早播種,雨水過于充沛,便會導致產量降低;若過晚播種,氣溫過低,便會使玉米的幼苗被凍傷,果實難以生長到飽滿狀態(tài),依然會發(fā)生產量降低的問題。
(四)科學施肥
施肥是為了在玉米栽培過程中給予其充足的養(yǎng)分供應,而在施肥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便是施足底肥,而現(xiàn)階段常用的肥料有氮肥、磷肥以及鉀肥。科學施肥可以使土地肥力得到提高,玉米的產量也會隨之提高。一般而言,氮肥的施肥量應在10kg/畝左右,磷肥則在7kg/畝左右。
二、病蟲害防治
(一)病害
1.小斑病
對于夏季炎熱多雨的季風氣候區(qū),7月和8月可謂是小斑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人們可以選用鄭單958等抗病能力較強的優(yōu)質種,還可以實行輪茬制度或施用有機肥,同時做好通風排水問題,減輕致病因素帶來的影響。
2.紋枯病
此病發(fā)生的氣候條件與小斑病相同,此病可以嚴重影響到玉米產量,為避免玉米大規(guī)模死亡,可以在發(fā)病初期向玉米植株噴灑滅菌藥物。一般而言,多菌靈和井岡霉素的使用率最高。
3.黑粉病
此病源于植株感染了黑粉菌,一般可在播種之前的拌種操作中摻入粉銹寧,或是選用對黑粉病有較強抗性的玉米種。為避免黑粉病發(fā)生,應減少田間作物的堆積。
(二)蟲害
1.玉米螟
作為危害玉米最為嚴重的蟲害,玉米螟可以危害玉米的葉片、穗粒乃至整棵植株,這種外觀以褐色為主的飛蟲需要使用辛硫磷顆粒等藥物進行防治,此藥可以放置在玉米植株的中心部位,放置量約為2kg/畝;也可以將新硫酸乳劑直接噴灑在玉米植株的中心位置,如此可以實現(xiàn)對玉米螟的有效防治。
2.玉米蚜蟲
此害蟲外觀為黑色,數(shù)量較多,呈群體積聚狀態(tài),對植株有嚴重危害,可致其大面積受害。對于蚜蟲,最好的防治方法便是放置生物天敵,如小黑蛛、瓢蟲或者步行蟲;當然,化學方法也可用于防治,一般選用馬拉硫磷乳或敵敵畏。
結語:
現(xiàn)階段,玉米可以從浸泡晾曬攪拌種子、科學選擇播種時間等方面采取新技術,再加以病蟲害的防治,提高玉米的最終產量。
參考文獻:
[1]徐海云.玉米栽培新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農民致富之友,2015(06).
關鍵詞:粘玉米;一埯雙株二比空;技術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1)-10-0043-1
近年來,隨著種植結構的調整,粘玉米在當?shù)匕l(fā)展較快,為了探索出一個新的種植方式,使粘玉米能夠增加株數(shù),提高有效穗數(shù),打破傳統(tǒng)的成片壟挨壟的種植模式,我們在對大田玉米進行此項技術的基礎上,在粘玉米上探討此項技術。一埯雙株二比空就是種植二壟,空一壟,把原來種植三壟的苗種在二壟上,且每穴為雙株。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粘玉米品種為吉糯10。
1.2 試驗方法
試驗采用簡單對比法,不設重復。處理為一埯雙株二比空栽培方式,對照為常規(guī)種植方式,面積各3畝。
1.3 試驗種植情況
播種時間為5月10日,采用人工手動播種。
1.4 試驗地的基本情況
試驗地土壤類型為白漿土,前茬為玉米,春季旋耕起壟,本地區(qū)年≥10℃的有效積溫為2650-2850℃,正常年份降水量為650-700mm。
1.5 田間管理
每畝施商品有機肥100kg,一次性深施尿素10kg,二銨30kg,硫酸鉀10kg。
2 結果與分析
2.1 試驗結果
2.2 分析
(1)從種植株數(shù)上看,一埯雙株二比空每畝可栽植3822株,采用常規(guī)起壟種植的每畝3027株,一埯雙株二比空比CK增加795株,增幅達26.3%。
(2)從增產效果上看,二比空栽培畝產846.9,對照畝產為735.3,比對照增產15.18%。
(3)從植株長勢看,由于種植二壟空閑一壟,增加了玉米通風透光,作物的邊際效應得到了體現(xiàn),所以,長勢明顯好于常規(guī)種植方式。
3 此項技術注意的幾個環(huán)節(jié)
3.1 種子選擇
由于每穴雙株,這樣必須選擇適宜密植的品種。
3.2 肥料的應用
有機肥同大田一樣,而化肥要在三壟的化肥量施于二壟上,由于數(shù)量在單位面積增加,施肥時一定要深施,據種子下8厘米以上,防止燒種。
3.3 化學除草
選用高效低殘留的除草劑,由于為粘玉米,一定要注意用量,不能過大。
3.4 噴施調節(jié)劑
由于雙株,單位面積上密度加大,應施玉米調節(jié)劑,控制株高,防止倒伏。
3.5 防玉米螟
由于粘玉米要提高玉米的商品性,必須做好防玉米螟工作,可在大喇叭口期畝用3%米樂爾750-1000克混細土撒于心葉內或3%呋喃丹顆粒劑灌心,或在7月5-10日之間釋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抽穗后嚴禁施用殘效期較長的農藥,以確保青苞的質量和食用安全。
參考文獻
[1] 楊恒杰,宋長庚.玉米二比空立體通透栽培新技術[J].現(xiàn)代化農業(yè),2008,(02).
[2] 王國忠,王艷麗,任莉,賀宇.玉米“二比空”栽培模式簡介[J].吉林農業(yè), 2009,(08).
[3] 玉米“二比空”栽培技術[J].吉林農業(yè),2000,(02).
[4] 劉麗,王金華,王亞平.玉米二比空立體通透栽培技術[J].現(xiàn)代化農業(yè), 2004,(06) .
[5] 朱敏,史振聲,李鳳海,王志斌.玉米不同品種混作增產機理研究[J].種子, 2009,(10).
[6] 武志海,張治安,陳展宇,徐克章. 大壟雙行種植玉米群體冠層結構及光合特性的解析[J].玉米科學,2005,(04).
他令淮山藥、木薯、馬鈴薯、紅薯等,選育出新品種,推出栽培新技術,為擴大薯類生產、打造薯類優(yōu)勢產業(yè)奠定了良好基礎;
他擁有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9項、發(fā)明專利3項、出版專著6部;是“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優(yōu)秀專家”、“廣西有突出貢獻科技人員”。
這位幾十年來孜孜以求、不斷創(chuàng)新的科技人員,就是我國知名薯類研究專家和農耕方法研究專家、農業(yè)部國家農業(yè)(淮山藥)項目首席專家、廣西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原所長韋本輝研究員。
淮山鮮薯渾身是寶,但長期以來,品種少,傳統(tǒng)種植方法不當,種植成本高等因素制約了鮮薯的發(fā)展。為了解決這些問題,2001年,韋本輝就帶領他的科研團隊正式跟淮山等薯類作物較上了勁。經多年試驗,他選育了桂淮2號、5號、6號這3個淮山新品種;研發(fā)出已獲國家發(fā)明專利的“淮山無架節(jié)水生態(tài)定向結薯栽培技術”,使淮山鮮薯栽培可在人工引導下朝著橫向生長,既提高了單產,又大大減輕了采收的勞動強度。該項成果2008年獲廣西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如今,正在研究推出具有重要開 發(fā)利用價值的系列淮山藥新品種。
廣西是我國種植木薯的最大省份,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占全國的60%以上。韋本輝自1998年開始從事木薯研究。近年來,他和他的研究團隊在木薯育種和栽培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成果;通過水肥控制進行木薯開花結實的雜交技術研究,獲得了廣西木薯首批雜交后代植株;經過多年的探索、試驗,發(fā)現(xiàn)木薯種莖的選取、栽種時間對產量影響很大,總結出一整套科學規(guī)范的木薯種植技術規(guī)程;由他撰寫、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副主席陳章良作序的木薯專著《中國木薯栽培技術與產業(yè)發(fā)展》,對我國木薯種植現(xiàn)狀和產業(yè)發(fā)展前景作了科學分析,提出木薯北移至北緯30°的種植構架。由他主持完成國家科技部下達的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木薯綜合配套節(jié)本高效栽培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最近通過成果鑒定,專家認定這一成果達國際先進水平。
在廣西馬鈴薯研究,韋本輝率先進行新品種引進篩選和高海拔地區(qū)春夏繁種技術研究。從2002年至今,他已篩選出3個馬鈴薯新品種,并首次探明廣西高海拔地區(qū)馬鈴薯春夏繁種技術,根據廣西氣候特點和國內外市場需求,提出發(fā)展“晚秋、冬種和早春”種植馬鈴薯新模式,現(xiàn)已逐步得到應用推廣。在廣西農業(yè)廳的推動下,全區(qū)馬鈴薯總面積已由過去的幾十萬畝發(fā)展到目前的200萬畝。由他主持完成的 《廣西冬種馬鈴薯新品種篩選及春夏繁種技術研究》2007年獲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
紅薯是韋本輝潛心研究的又一作物,但廣西傳統(tǒng)紅薯品種對光照敏感,在長日照的地區(qū)春夏種植,一般不易結薯或產量不高。為改變這一現(xiàn)狀,韋本輝和他的研究團隊從國內外引進紅薯種質資源,進行雜交育種和品種篩選,育出了一批具有“弱感光”特性的紅薯新品系,同時篩選出若干弱感光型紅薯新品種;并提出“利用弱感光品種,冬種兼春繁苗,春種夏收、夏種秋收、秋種冬收,實現(xiàn)廣西紅薯一年三熟,四季飄香”的理論框架。目前,這一構想在廣西已變?yōu)楝F(xiàn)實。
韋本輝作為農業(yè)部國家農業(yè)(淮山)項目首席專家和國家木薯產業(yè)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在完成相關課題研究的同時,和他的研究團隊一起進行農耕技術革新研究,在國內率先研究提出具有農耕革命性意義的“粉壟栽培方法”,申請了發(fā)明專利,并在玉米、甘蔗、木薯、淮山、大豆等11種作物上試驗示范,經專家測產驗收,比常規(guī)種植方法增產幅度達10-30%,經測定品質也有所提高,相關研究已在《中國農業(yè)科學》等期刊上發(fā)表,并在論文中根據作物根系發(fā)達而大幅度增產的實際,提出了作物栽培以根系為主導的“‘根’本理論”。
蘿卜適宜在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強、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栽培。土壤瘠薄、黏重、多石礫,易產生畸形根,影響品質[3]。
1 選種整地
涪江地區(qū)栽培的蘿卜品種目前有韓國蘿卜白玉春、抗病博士。韓國蘿卜肉質根長圓筒形,質量一般為1~1.5 kg,最大可達2.5 kg,肉色白如玉。8月底,用旋耕機耕深10~15 cm[4],整地、曬垡,以殺死害蟲蟲卵和病原菌孢子。9月初,667 m2施用腐熟雞糞肥2 000 kg,待到降溫后用“滾動打窩器”打窩,然后每穴點播1粒種子,最后覆蓋地膜。待到發(fā)芽時再用鐵刀在播種處的薄膜上打孔,以利出苗。
2 田間管理
①中耕施肥 蘿卜中耕宜先深后淺,先近后遠,直至封行后停止。封行后若有雜草需及時拔除。結合中耕除草,進行培土,除防寒外,還可防止蘿卜植株倒伏、肉質根彎曲,以提高蘿卜品質。中后期摘除黃葉、病葉,以利通風透氣,減少蟲害。蘿卜葉面積大、根系弱,耐旱能力較差,應適時適量澆水,尤其在根部發(fā)育時,必須根據生長情況合理澆水。蘿卜幼苗期和葉片生長盛期需要的氮素比鉀、磷多;肉質根生長盛期,是養(yǎng)分貯藏積累期,對磷鉀肥需求增多,鉀肥最多,采用分期追肥方式,第1次在幼苗展開第2片真葉時,第2次追肥在定苗后期,第3次在蘿卜“破肚”時,第4次追肥在蘿卜“露肩”時,分別施入草木灰或鉀肥1次[5]。
②病蟲害防治 蘿卜主要病蟲害是蚜蟲、軟腐病、病毒病等[6~8]。通過農業(yè)防治方法,合理的耕作,進行輪作[9,10],提早翻地曬垡,適時晚播,避過高溫,減輕病害,加強肥水管理,增強植株抗病能力。及時防治病蟲害。蚜蟲:667 m2可用10%吡蟲啉10~15 g、2%蚜必殺乳油50~70 mL、40%樂果乳油或50%滅蚜凈乳油防治。病毒?。嚎捎貌《続(或其他防病毒病農藥)10~20 mL、尿素15 g,對水15 kg噴施。苗期猝倒病:每隔7~10天每1 m3用20%百?腐煙劑 0.2~0.3 g熏煙防治,次日敞棚。軟腐?。河?0%敵克松800倍液或50%代森銨600~800倍液防治。
③適時采收[6] 單根質量1.5~2 kg,從8月下旬到翌年2月采收,667 m2蘿卜產量4~5 t。
3 結論
涪江沿岸地區(qū)有著多年種植蔬菜的經驗,重慶涪江地區(qū)在寒露(10月8日或9日)至霜降(10月23日或24日)期整地、施肥、覆膜、點播蘿卜種子,使蘿卜直播生長,在冬至(12月21~23日)以前生長至壯苗期,小寒(1月5~7日)時蘿卜陸續(xù)上市,商品率高,露地栽培的蘿卜葉片濃綠,光合作用強,蘿卜肉質根長、脆嫩、營養(yǎng)豐富。
參考文獻
[1] 管自海,馬浪浪,闕鵬,等.沙壤土條件下土壤含鹽量對棉花生物學特性和產量的影響[J].湖北農業(yè)科學,2011(12):2 402-2 404.
[2] 劉莉,鄭邦元,汪芬.銅梁土壤有效態(tài)微量元素含量變化與分布[J].南方農業(yè),2010(6):48-51.
[3] 呂家龍.蔬菜栽培學各論(南方本).3版[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1:20-21.
[4] 王秀梅,張洪永,賈瑞,等.蘿卜生長期問出現(xiàn)異常的原因與防治措施[J].蔬菜,2011(12):21-24.
[5] 張振賢,喻景權,于賢昌,等.蔬菜栽培學[M].北京:中國農業(yè)大學出版社,2003:322-323.
[6] 魏華容,徐文堅,鄧麗云,等. 蘿卜冬季高產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1(16):109-113.
[7] 張鐘靈.蔬菜栽培新技術手冊[M].重慶:重慶出版社,2010:64-66.
[8] 李愛榮.秋冬蘿卜種植技術[J].云南農業(yè),2011(9):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997(2012)14-0017-02
“膜下滴灌壓到田野里,測土配方讓地吃上‘營養(yǎng)餐’;用彩色粘蟲板誘殺日光溫室內的害蟲,食用菌種植用上了二次發(fā)酵、立體栽培新技術……”,金昌人多地少水少,種植面積的擴大和農業(yè)水土資源的持續(xù)增加已近極限,只能依靠科技創(chuàng)新提高單位產出效益。因此,金昌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堅持以現(xiàn)代科技為支撐,以服務“三農”為己任,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不斷加大科技推廣應用力度,千方百計提高農業(yè)綜合生產能力,推動了傳統(tǒng)農業(yè)向現(xiàn)代農業(yè)轉變,有力地促進了農業(yè)增效和農民增收。2011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 700元,同比增長12.5 %。
1 立足科技創(chuàng)新,加快農業(yè)科技成果轉化
全市累計建成農業(yè)科技示范園和示范點100多個,年示范面積2萬hm2,引進示范糧、油、藥、花卉、蔬菜等作物新品種420多個,推動了高產、優(yōu)質品種的更新?lián)Q代。先后試驗、示范、推廣了農作物無公害標準化生產、小麥精量半精量播種、緊湊型玉米高產栽培、食用菌反季節(jié)生產、辣椒高壟覆膜栽培、玉米全膜溝播高效節(jié)水、麥類壟作溝灌、膜下滴灌、秸稈生物反應堆等30多項新技術,為培育壯大全市優(yōu)勢特色產業(yè)和現(xiàn)代農業(yè)發(fā)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特別是隨著“沃土工程”、“測土配方施肥”等項目的實施,農技部門通過對土壤養(yǎng)分的測定,明確了不同區(qū)域、不同耕地類型土壤養(yǎng)分的豐缺,并根據作物目標產量確定施肥量、制定施肥方案,提高了肥料利用率。隨著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和實施,全市農作物良種覆蓋面積已達6.65萬hm2,覆蓋率達到98 %以上,其中,永昌縣農技部門引進推廣的甘啤7號新品種,除具有抗旱性強、耐鹽堿、抗倒伏、抗條紋病及根腐病特點外,平均單產達到8 550 kg/hm2以上,較甘啤4號增產近10 %。畜禽良種化程度達85 %,科學配方施肥面積達5萬hm2,占總播種面積的71.4 %,節(jié)本增效900元/hm2以上。耕、種、收三個關鍵環(huán)節(jié)的農機化綜合作業(yè)水平達到76.4 %。
2 培育特色產業(yè),壯大區(qū)域優(yōu)勢
沒有特色就沒有市場,沒有規(guī)模就沒有競爭力。按照“一鄉(xiāng)一業(yè)”、“一村一品”的要求,金昌市積極建立專業(yè)鄉(xiāng)、專業(yè)村,以此帶動特色主導產業(yè)發(fā)展,特別是優(yōu)質啤酒大麥、無公害蔬菜、食用菌等特色農作物的快速發(fā)展,成為種植業(yè)結構調整的亮點。全市已制定農產品質量標準和種養(yǎng)殖技術規(guī)程43項,建成啤酒大麥、胡蘿卜、制干辣椒等國家級農業(yè)標準化示范區(qū)3個,建成胡蘿卜、金鱒魚省級農業(yè)標準化示范區(qū)2個。全市已認證食品4個種類26個品種,共認定無公害及綠色食品基地3.19萬hm2,逐步形成了東寨、六壩的啤酒大麥;城關、焦家莊的高原夏菜;西河的戈壁食用菌;清河的小麥、玉米;雙灣的紅辣椒、食葵等地域特色鮮明的優(yōu)勢產區(qū)。2011年,全市特色優(yōu)勢作物占農作物播種面積的比例已達到93 %,特色優(yōu)勢作物標準化覆蓋率達80 %以上,農產品質量抽檢合格率平均達到98 %以上,科技對農業(yè)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5 %以上。
3 推廣農業(yè)技術,提高農業(yè)生產效益
全市建立了市、縣、鄉(xiāng)三級農技推廣服務體系,通過實施農業(yè)科技入戶工程,以培養(yǎng)懂技術、留得住的科技示范戶為核心,突出主要作物、主導品種、主推技術,通過田間示范,逐步形成農技人員抓科技示范戶、科技示范戶帶動周邊農戶的推廣服務方式,實現(xiàn)以提供生產技術服務為主的產中服務到提業(yè)技術、綜合信息、優(yōu)質農資、產品銷售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全程化、全方位服務,真正做到“農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2012年,市、縣(區(qū))農技部門在全市設立了31個農業(yè)科技示范點,引進農作物新品種136個,落實試驗示范面積533 hm2,輻射帶動示范推廣面積2萬多hm2。同時,還在聯(lián)系村的每個社舉辦了實用技術培訓班,為聯(lián)系村每戶培育了1名科技和政策明白人,并向農戶提供1到2條致富信息,幫助聯(lián)系村引進1個新品種,推廣1項新技術,力爭實現(xiàn)聯(lián)系村人均純收入至少增加200元以上。
4 加強農民培訓,提升農民科技素質
農業(yè)概論 農業(yè)期刊 農業(yè)機械 農業(yè)工作意見 農業(yè)畢業(yè) 農業(yè)水利 農業(yè)建設 農業(yè)保險 農業(yè)經濟期刊 農業(yè)科普教育 紀律教育問題 新時代教育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