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大學生兼職權益勞動法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立法現(xiàn)狀:立法缺位及規(guī)定不完善目前,我國在對兼職大學生權益的立法保護方面,尚缺少一部專門保障兼職大學生合法權益的法律法規(guī)。由于在校大學生的身份特殊,《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關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意見的規(guī)定》《勞動合同法》都未將在校兼職大學生歸入保護范圍?!陡叩葘W校勤工助學管理辦法》管理對象是從事校內兼職活動的大學生,校外個人兼職行為不屬于其保護和規(guī)范的范圍。而在1995年原勞動部《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第十二條規(guī)定:在校生利用業(yè)余時間勤工儉學,不視為就業(yè),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據此,有專門法律法規(guī)予以保護的勤工助學行為能否得到《勞動法》的保護受到質疑,而學生私自在校外打工的行為又得不到《高等學校勤工助學管理辦法》的保護。目前,我國《勞動法》對于在校兼職大學生的權益保護問題并沒有可以遵循的具體條款,現(xiàn)階段也沒有專門的法律法規(guī)來規(guī)范大學生的兼職市場,故大學生兼職的法律保護問題屬于制度盲區(qū)。
(二)救濟現(xiàn)狀:救濟路徑匱乏目前,大學生校外兼職權益保護的救濟途徑主要有四種:勞動部門、工商部門、公安機關、新聞媒體及社會輿論。但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各部門的主要職責并不在于對大學生勞動權益保障方面,所以現(xiàn)實中使大學生維權時面臨困境。主要體現(xiàn)在:其一,勞動部門的主要職能在于保護《勞動法》調整范圍內的正式職工,顯然兼職大學生并非正式職工;其二,工商部門主要是用人單位在注冊登記、營業(yè)執(zhí)照的辦理、經營內容違法等情況出現(xiàn)時才會介入,往往是一種事后的被動介入;其三,公安機關則是在用人單位涉嫌欺詐或者暴力威脅大學生人身安全等犯罪行為出現(xiàn)時才介入,這時往往已發(fā)生嚴重危害結果,為時已晚;其四,媒體是承擔曝光的角色,在于事后警示他人免受同樣侵害。因此,我國尚未設立專門保障大學生兼職權益的公權機關,使得實踐中大學生兼職權益受到侵害時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體現(xiàn)了對大學生兼職權益勞動法保護研究的必要性和研究價值。
二、大學生兼職的法律關系定性
對兼職大學生與接收其勞動一方之間存在的法律關系的性質,學界各種觀點交鋒,尚無定論,存在不同看法,主要有勞動關系說和勞務關系說這兩種觀點。一是勞動關系說,又稱“嚴格保護說”,認為在校學生可以與用人單位形成勞動關系。該觀點考慮到大學生與用人單位間具有從屬性,是實際意義上的勞動者,從強化對兼職大學生救濟的角度,基于民法規(guī)范對勤工助學保障不力,主張擴大《勞動法》及《勞動合同法》的適用范圍,把兼職大學生列入《勞動法》的保護范圍。但是筆者認為此種觀點的不足之處在于雖認識到學生兼職具備勞動關系特征,但應該看到學生的特殊性,他們沒有被納入單位正式編制,用人單位也無需按照法律法規(guī)和地方規(guī)章等為學生承擔社會保險義務。此外,大學生不應適用最低工資標準,原因在于最低工資標準的特定勞動法的含義,包含著一名勞動者根據贍養(yǎng)系數(shù)贍養(yǎng)家人的花費,故而不能簡單地適用于勤工助學的大學生。
二是勞務關系說,認為大學生不是法律意義上的“勞動者”,適用《民法通則》、《合同法》、《侵權責任法》等民事法律的調整和約束。持這種觀點的如董保華,他堅決主張不可以把學生納入勞動者的范疇,學生應該歸屬于民事雇傭關系,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勞動者。但是,在這種觀點下,對于實學生的工傷、勞動待遇(包括工資、試用期等的合法性)、醫(yī)療保險、社會保險繳納就無法得到相關勞動法律保護。打工學生不屬于勞動者,就不能適用勞動仲裁程序,如果采取民事訴訟形式維權,需耗費大量時間精力以及花費較高訴訟費,這讓貧寒打工學子面臨窘境,只能選擇了忍氣吞聲,其合法權益并未受到切實法律保護。這些學說爭論的焦點問題是兼職大學生是否是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者,鑒于兼職大學生與用人單位之間具體的法律關系具有多樣性的特點,我們認為應分情況定性。一方面,若兼職大學生與用人單位已建立比較穩(wěn)定和正式的關系,有固定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和工作報酬,從事與其所學專業(yè)相關性較大的工作,這些兼職大學生已經成為了事實上的“勞動者”,比照《勞動合同法》的非全日制用工進行調整?!秳趧雍贤ā返牡?8條到第72條是關于非全日制用工的相關規(guī)定,分析法條我們可以了解到非全日制用工的特點有:一是以小時計酬且不得超過法定工時,非全日制員工在同一單位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4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24小時,這種工作時間的規(guī)定適合上述類型的兼職大學生,每天有固定的工作時長;二是雙方協(xié)商同意,可訂立口頭協(xié)議,法律上雖然允許非全日制勞動合同采用口頭協(xié)議的方式訂立,但是為了保障雙方的權益,我們建議最好采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三是非全日制員工可訂立多重勞動關系,但企業(yè)不得據此便辭退員工,前提是后訂立的勞動合同不得影響先訂立的合同的履行,兼職大學生這類主體不同于全日制勞動關系主體,其在課余時間可能做不止一份兼職工作,比照非全日制用工更為靈活;四是計酬標準有下限,即不得低于用人單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規(guī)定的最低小時工資標準,且勞動報酬結算周期最長15日,比照這樣的具體規(guī)定,就會解決現(xiàn)實中用人單位拖欠兼職學生工資問題,進一步維護兼職大學生合法權益不受侵犯。結合非全日制用工的特點以及此類兼職大學生的特殊性,我們認為兼職大學生與用人單位已建立比較穩(wěn)定和正式的關系適合比照非全日制用工來調整。
另一方面,若大學生在平等、自愿基礎上與用人方訂立協(xié)議,進行如家教、銷售等與其所學專業(yè)相關性不大、相對短期且隨意性較大的兼職活動而成立的個人雇工行為,當個人雇工人身損害賠償在適用程序上應當按照民事訴訟法第108條的規(guī)定作為民事訴訟由人民法院受理。這里有兩點原因:其一,個人雇工具有短期性、臨時性和不確定性的特點,雇主為雇工繳納工傷保險基金既不可能也不現(xiàn)實,此類兼職大學生所從事的家教等工作剛好符合這一特點;其二,個人雇工的雇主是勞動法第二條規(guī)定以外的主體,故其糾紛不適用勞動法的有關規(guī)定,亦不能按照勞動爭議的解決方式去解決。因此,此類兼職學生人身損害賠償標準應適用關民事賠償?shù)囊?guī)定進行計算,不能因個人雇工法律關系與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關系相同而類推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的規(guī)定。
三、大學生兼職權益保障措施
(一)立法及制度保障在立法方面,筆者認為可以借鑒國外將兼職大學生視為非全日制勞動者的做法,完善我國非全日制勞動用工制度,將兼職大學生作為主體之一納入其中。對此,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可以考慮適當擴充我國《勞動法》中關于非全日制用工的調整范圍,將符合該勞動關系條件的兼職大學生納入到《勞動法》的保護范圍中,賦予兼職大學生簽訂勞動合同的權利,從根本上維護兼職大學生的合法權益;再者,我們可以采取靈活的調整方式,就是出臺相應的司法解釋,以此比照非全日制勞動用工制度保障大學生社會兼職權益;最后,在制度層面上,還可以創(chuàng)設大學生兼職附條件保護制度,規(guī)定以簽訂書面合同的形式切實保障學生合法權益。在這一點上,我們可以借鑒國外對大學生兼職附勞動報酬條件保護的做法,例如美國兼職學生的工資不得少于當時最低工資標準的85%,以及建立了完整嚴格的勞動報酬管理制度,關于工資實行法定最低工資制,而且大學生打工的工資收入可享受免稅。在權利救濟方面,一方面勞動行政部門要變事后的被動介入為事前的主動監(jiān)督(如先前開展培訓、簽訂責任書等),建立長期的監(jiān)督和預警機制,也可以通過設置專門機構來處理大學生兼職過程中與用人單位產生的糾紛,類似機構的設置在國外已有先例,如日本地方勞動基準局、法國勞工視察組織、工會等;另一方面,勞動保障、工商等部門應嚴格審查中介機構的辦證準入程序,嚴厲打擊社會中介機構的欺詐行為,對此可建立直接的小額訴訟機制,通過啟動普通或簡易程序維護兼職大學生的經濟利益,同時既節(jié)省司法資源又避免繁瑣的勞動仲裁。
(二)實踐保障其一,對于大學生自身而言,首先要增強自我保護及維權意識,特別是對《合同法》和《勞動法》要有一定的了解;其次,注重對中介機構的合法性和用人主體資格的認知,選擇誠信的用工單位,如關注企業(yè)法人主體資格是否合法或個體工商戶是否滿足核準登記標準等;最后,要牢固樹立證據意識,一定要與用人單位或個人簽訂書面合同,切忌口頭協(xié)議。其二,對于學校而言,一方面加強法制宣傳,提高大學生的維權意識,通過學校宣傳欄、校園網、學生信息中心、學生社會實踐法律事務中心等平臺以及講座、班會進行集中宣傳,此外進一步完善《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課,課堂教學要滲透《勞動法》、《合同法》相關內容,提高學生法律意識;另一方面,發(fā)揮學校勤工助學信息中心等學校機構或社團的作用,例如英國學生會可幫助學生與雇主協(xié)談以及為權益受侵犯大學生提供法律幫助或者提出處理建議。除此之外,校方可與某些用人單位建立良好的長期合作關系,積極開辟能提供長期、穩(wěn)定崗位的勤工助學基地和實體。另外目前,高校在學生入學后會辦理相應的城鎮(zhèn)居民基本醫(yī)療保險證(如哈市高校辦理的哈爾濱市城鎮(zhèn)居民基本醫(yī)療保險證),但實踐中大多數(shù)學生不知道如何使用該證,故應該完善城鎮(zhèn)居民基本醫(yī)療保險制度,校方加大宣傳使用介紹,這樣大學生在兼職中受到人身傷害時可以報銷一定的費用,更好地維護兼職大學生的合法權益。其三,對于整個社會而言,我們呼吁社會能更多的關注兼職大學生這一群體,加強社會輿論的宣傳,發(fā)揮新聞媒體的監(jiān)督職能,更好地維護兼職大學生的合法權益。
作者:陳瑋丁亮單位東北林業(yè)大學文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