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莊子思想當代性哲學(xué)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內(nèi)容提要所謂“莊子思想的當代性”,是指莊子思想在每個時代的意義、作用和價值,而不僅僅是指它在我們這個時代的意義。莊子的思想,正如一切偉大先哲的思想一樣,具有深刻的當代性,在每個時代都激起思考,引起共鳴,激發(fā)出思想的火花。其所以如此,在于莊子所提出的問題是人生最根本的問題,這些問題是每個時代的人都會遇到、都無法回避的終極性的問題;而莊子所提供的獨特答案令人深思。它在每個時代都引燃了思想的火炬,因而活在每一個時代之中。
關(guān)鍵詞莊子當代性莊子問題的當代意義他者的魅力
1.關(guān)于思想的當代性
所謂“莊子思想的當代性”,是指莊子思想在每個時代的意義、作用和價值,而不僅僅是指它在我們這個時代的意義。莊子的思想,正如一切偉大先哲的思想一樣,具有深刻的當代性,在每個時代都激起人們的思考,引起人們的共鳴,激發(fā)出思想的火花。其所以如此,在于莊子所提出的問題是人生最根本的問題,這些問題是每個時代的人都會遇到、都無法回避的,換句話說,這些問題是終極性的問題;而莊子所提供的獨特答案則無法不令《莊子》的讀者深思。崔宜明有句話說得好:“真正屬于智慧的東西,其實根本沒有陳舊之虞,它必然歷久而彌新,永遠投射出照亮這個世界的理性之光?!雹冢ㄗⅲ捍抟嗣鳎骸渡媾c智慧——莊子哲學(xué)的現(xiàn)代闡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9頁。莊子的思想就是這樣的思想,它在每個時代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這是它具有當代性的原因。
然而,莊子在我們這個時代的遭遇卻有些不同,那么多的研究著作和論文,幾乎總是或多或少地予以否定,即便有一些稱贊也是帶著勉強的口氣,或者只是對其枝節(jié)的肯定,而總體上還是否定,說他消極或反人類等等。就連剛剛說過上面這段話的崔宜明也這樣說:“先秦思想大師們對世界的理解方式,從具體理論命題的層面說,很多已相當陳腐了,以致成為我們今天的‘問題’,成為我們必須擺脫、揚棄的歷史重負。”②那么,到了我們這個時代,莊子的思想是不是就失去意義了呢?我們這個時代是否真的光輝燦爛到這樣的程度,以至于先哲的思想顯得暗淡無光了呢?恐怕不是。如果先秦思想大師的命題還是今天的“問題”,那就說明它們還沒有過時;如果已經(jīng)沒有問題,那才是真正過時了。
在我們的觀念里充滿了的是進化論,其在對待歷史和文化遺產(chǎn)方面表現(xiàn)為歷史進步主義,越是往后的就越進步,而對于前人,我們常常輕蔑地稱之為“古代”。歷史進步主義必定伴隨著另一個方面,這就是,即總是厚今薄古,甚至是否定古代。于是,人們便拿著今天的概念——實質(zhì)是來自西方的概念——去衡量古人,以此來表明我們今天的“進步”。
一談到尊崇先哲,有人就會擔心“復(fù)古”或干脆指責為復(fù)古。在我看來,復(fù)古并不可怕,可怕的倒是虛無主義。因為,無論怎樣復(fù)古,都不可能恢復(fù)到古代,而在復(fù)古的過程中很可能會導(dǎo)致中國的文藝復(fù)興,如同西方的文藝復(fù)興運動那樣,這個運動的宗旨就是要復(fù)興希臘文化,但其后果卻是新文化的誕生。西方哲學(xué)家們,幾乎每一代人都重新回到古希臘,比如黑格爾、尼采、海德格爾,西方哲學(xué)并沒有因此而發(fā)生倒退,反而推進了哲學(xué)的進展。而虛無主義卻不可能有任何積極的結(jié)果,它否定掉了傳統(tǒng),便失去了立腳之地,一種沒有根的“思想”不可能存在下去,它沒有存身之處。這樣的所謂“思想”只能是惟我獨尊的獨斷論,既然是獨斷的,也就不可能有創(chuàng)生新思想的能力。
一種思想,只要它所提出的問題還沒有解決,而且還能夠激起后人的思考,就沒有過時,莊子思想就是這樣一種思想。這除了莊子思想本身的魅力以外,還在于現(xiàn)今人類所面臨的問題與兩千年前并無實質(zhì)不同,甚至更加嚴峻。這也就是說,莊子所提出的那些問題至今并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決,對于我們而言亦然還是問題。這樣,莊子的思想就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我們不能不說,與莊子那個時代相比,人類至今還沒有學(xué)會怎樣本真地生存,還沒有文明多少,甚至可以說今天的人類仍然是一種低級動物,這里只需列舉一條理由就足夠了:他還沒有學(xué)會怎樣與自己的鄰居或他人相處,互相殘殺或欺壓。這樣一種動物能夠說是文明的動物嗎?在許多方面人類遠遠不如一些普通動物更文明。而人們爭斗的原因亦然是莊子早就指出過的,不過是名、權(quán)和利,人們依然是這些東西的奴隸。而莊子在兩千年前就早已指出,這些東西都是束縛人的枷鎖。如果把這些枷鎖當作是目的,那就完全錯了。然而人們卻寧愿生活于這種枷鎖之中,為了進入這枷鎖而不惜生命,他們把自己最珍貴的東西都忘記了,那么他們的生活還有什么價值呢?盡管我們不能放棄這些東西,但是如果把它們看得高于生命,那么我們的生命還有什么意義呢?莊子的批判不只是對他那個時代的批判,而是對整個人類的批判,因此這種批判具有普遍意義,在今天同樣具有振聾發(fā)聵的作用。
2.莊子思想的當代意義
莊子所教導(dǎo)于人類的,并不是什么出世,而是要真實地活著,活得像個真正的人。為此,必須擺脫那些虛假的東西,不把虛假的東西信以為真,不把那些對人有害的東西當作是有益的。莊子所呼喚的是人之野性,亦即人的本真之性。只有拋棄那些功利的目的和行為,人才能夠擺脫各種人為枷鎖的束縛,人的本真之性才能夠得以恢復(fù),人才能夠進入自由的境界。這或許也是莊子為什么如此激烈地反對孔子的原因。莊子看到了仁義禮智之類所潛在著的危險,這些東西一旦成為一種制度,成為社會規(guī)范的標準,就會失去它本來的意義,成為一種外在化、形式化的東西。在這種情況下它就成為虛偽的東西,這時人的真性就隱沒了。同時,它也隱藏著為人利用的危險,誰能夠說仁義道德不是變形了的權(quán)力呢?人的本真之性是不能用任何規(guī)范去束縛的,即使這個規(guī)范是高尚、善良的,因為人的本性超出了任何規(guī)范之外,任何概念、認識都不能加以概括,若要用人為的道德和制度去規(guī)范它,那就如同被馴服的馬一樣,人就只能生活于畸形的、喪失了天然本性的生活之中。而天然的本性也就是任性而為,無所刻意,渴則飲,饑則食,如此而已。與在各種規(guī)范中形成的人性相比,這種本真之性就是野性,亦即自由之性。一匹喪失了野性的馬那還是馬嗎?那只能是為人驅(qū)使的奴隸!
這禁不得使我們發(fā)生這樣的疑問:究竟是一個規(guī)范少的社會更文明,還是一個規(guī)范多的社會更文明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假如一個社會只有很少的規(guī)范或者幾乎沒有規(guī)范,那就說明這個社會的人心還是比較純白的,人們的行為多出自天性,所以無須多少約束;而如果一個社會需要無數(shù)的規(guī)范去約束,那就表明這個社會中的人們已經(jīng)從根子(即人心)上變壞了,只有強暴的約束才能夠使之合乎“道德”。這兩種社會中的人們,誰更自由,誰更純真,是明擺著的。
莊子所一再描述的至德之世和真人,所表明的就是人的本真之性。那些真人并不是后來有些人所理解的“神仙”(無論是神仙家們還是批判者們所謂的“神仙”),而是隱喻著人的本真之性。“肩吾問于連叔曰:‘吾聞言于接輿,大而無當,往而不返。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大有徑庭,不近人情焉。’連叔曰:‘其言何謂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B叔
曰:‘然,瞽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聾者無以與乎鐘鼓之聲。豈唯形骸有聾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猶時女也。之人也,之德也,將旁礴萬物以為一,世蘄乎亂,孰弊弊焉以天下為事!之人也,物莫之傷,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熱。是其塵垢秕糠,將猶陶鑄堯舜者也,孰肯以物為事!’”(《逍遙游》)這里所描述的是人生的一種境界,它所寓意的是超出了一切日常規(guī)范束縛的人的本真狀態(tài),是不能用日常的思維去看待的,就是說,不能把這些描述當作一種事實來理解。當一個人達到這種境界的時候,人們?nèi)粘K玫哪切﹥r值判斷也就失去了作用,因為這種境界遠遠地超出了日常的視野。
莊子常常用“渾沌”來描述這種境界。從根本上說,人的本真之性也就是人尚未分化的無知狀態(tài),或嬰兒狀態(tài),而在人類社會的歷史中則是人類的初始狀態(tài),即莊子常說的“至德之世”。處于這種渾沌狀態(tài)中的人們是無我的,因而沒有紛爭,也不知道紛爭。他們的心靈純白無物,只憑著天性任性而為。一個自覺的人應(yīng)該追求這樣一種狀如嬰兒的境界,一個這樣的人能夠“忘其肝膽,遺其耳目;反復(fù)終始,不知端倪;芒然仿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無為之業(yè)?!?《大宗師》)他就像醉酒者一樣無所畏懼:“夫醉者之墜車,雖疾不死。骨節(jié)與人同而犯害與人異,其神全也。乘亦不知也,墜亦不知也,死生驚懼不入乎其胸中”(《達生》)。一個忘我的人才能夠得到一個全我。
為什么要復(fù)歸于嬰兒?為什么要保持渾沌狀態(tài)?在于這種狀態(tài)具有不確定性,只有不確定性才具有強大的魅力。其魅力在于尚具有可變性、未知性,因而具有神秘性、冒險性。越是初始的狀態(tài)就越具有可變性,具有著更多的可能性;而越是成熟的狀態(tài)其可能性就越少,就越來越不具有可變性了。當人處于一種確定性中的時候,則現(xiàn)在就可以看到遙遠的未來,那就沒有意思了,這實際上等于沒有未來。而當事物處于確定性的狀態(tài)時,便只有死亡一條路了。這就是莊子所說的“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齊物論》)事物的分化意味著它的成熟,而其成熟也就意味著它的死亡即將到來。隨著事物的分化和成熟,其可能性就日益減少,越來越?jīng)]有別的可能性了,最后只有死亡這一種確定性。父母都渴望著自己的幼兒盡快長大成人,可是,這成長的過程同時不也是一個死亡的過程嗎?他成長了多少,也就死亡了多少。從這個意義上說,得即是失,當我們得到了全部的人生的時候,也就失去了全部的人生。
這種不確定性的魅力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隨處可見的,實在具有著深長的意味。當事情處于原始的、尚未分化狀態(tài)的時候是其最自然、最真實、最富于生命力的狀態(tài),當它走出這一狀態(tài)的時候,也即當它走向成熟的時候,往往意味著死亡。
兒童尚處于“渾沌”之中,其心靈還處于模糊、朦朧狀態(tài),“我”還沒有明確產(chǎn)生,與世界、與他人幾乎是融為一體的。他天真而淳樸,具有最強大的生命力。隨著智慧的發(fā)展和生理上的成熟,他越來越聰明,心靈變得越來越清楚,他與世界、與他人的距離和沖突也就隨之發(fā)生了;他的生命力也隨之越來越弱。當他對人生的事情都已明了,他的人生智慧已經(jīng)成熟的時候,生命的意義就已經(jīng)喪失了,人生的種種美好也沒有了,除了等待死神來收獲它的果實,便無事可做了。渾沌的狀態(tài)也可以說是“無”的狀態(tài),即具有不確定性,渾沌沒有面目等器官,所以盡管他存在著,但卻沒有具體的形狀,似乎又是沒有存在。事物初期的存在狀態(tài)也是這樣,是個“無”。比如植物的種子就是“渾沌”,它似有似無,說它是“無”,但它卻存在著;說它是有,但還沒有展現(xiàn)出具體的細節(jié)。兒童也處于這樣的狀態(tài),他雖然已經(jīng)存在了,但是他將會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還是不確定的。
事情的這種似有似無的狀態(tài)是最有魅力的。人們之間的愛情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震撼力,就是由于它處于這種渾沌狀態(tài)之中,而人們對家庭的失望則是由于這種狀態(tài)的喪失。“渾沌”狀態(tài)的魅力來自于它的不確定性,由于一切都還是沒有眉目的,都處于朦朦朧朧之中,所以在人們心中尚存在著巨大的想象空間,從而產(chǎn)生詩意的憧憬;而且這種不確定性使人對未來有一種神秘感,當人們在這種處境中的時候,還會體會到一種冒險的快樂。愛情就是這樣一種狀態(tài)。在這種狀態(tài)中,由于一切都還沒有確定,因此人們就努力想去抓住它,使它成為確定的東西。家庭就是這種努力的產(chǎn)物。然而,當人們進入具有確定性的境域時,便發(fā)現(xiàn)確定性是沒有吸引力的,它是機械的、整齊劃一的、沉悶的,因而是缺少生機的,因為它失去了不確定性或可能性。在這種狀態(tài)中,一切都展露無遺,一切都按照既定的軌道運行,按部就班,一開始就知道結(jié)果,從現(xiàn)在就可以看到未來。
人們的創(chuàng)業(yè)過程也是這樣,最初處于渾沌狀態(tài),所以這個時候是最有魅力的。我們經(jīng)??梢钥吹胶吐牭?,那些功成名就的人最喜歡談?wù)摰牟皇撬麄儸F(xiàn)在的富有和權(quán)勢,而是他們創(chuàng)業(yè)時期的經(jīng)歷和故事,是他們所經(jīng)歷過的苦難和冒險的經(jīng)歷,其原因就在這里。在這種初始的狀態(tài)中,他們憧憬著未來,描畫著美好的藍圖,充滿了勃勃生機。從事經(jīng)濟活動的設(shè)想著有了錢以后怎么辦,從事政治活動的人則設(shè)想著奪取了天下以后去建設(shè)怎樣一個社會。但當理想真地實現(xiàn)了的時候,理想就破滅了,因為理想化為現(xiàn)實的時候常常意味著災(zāi)難,即使沒有災(zāi)難,也遠沒有原來想象的美好,原因就在于它成為了現(xiàn)實,成為了既定的東西,沒有想象的余地了。
在政治和經(jīng)濟方面有許許多多這樣的例子。那些打天下的時候齊心協(xié)力的英雄們,曾經(jīng)是生死與共的朋友,但在取得天下以后往往會成為敵人,他們沒有死在敵人的手里,最后卻死在了自己弟兄的手中,沒有死在奪取天下的戰(zhàn)場上,卻死在了自己所奪取的天下里。那些曾經(jīng)團結(jié)一心、共同奮斗的人們,常在事業(yè)蒸蒸日上、日進斗金的時候分崩離析,成為仇敵。有的夫妻,在貧窮的時候曾經(jīng)恩恩愛愛,發(fā)了財以后則反目成仇。其所以如此,是因為在創(chuàng)業(yè)的初期沒有什么可分的利益,而事業(yè)成功之后就產(chǎn)生了利益的分配問題,公平與否的問題也就隨之產(chǎn)生了,人們之間的爭斗也就不可避免了。有了“分”,就有了彼此,有了彼此,人們之間的疏遠就會產(chǎn)生,而過去的那種真誠的友誼、無私的合作、相互的信任,也必定會像渾沌一樣死去。孔子所說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真切地表明了這個道理,人們一無所有的時候沒有什么可分的東西,當然也就不存在分配不均的問題;而當有了可供分配的東西的時候,均與不均的問題就出現(xiàn)了,而且永遠不會出現(xiàn)所有人都認為分配公正的情況,總會有人認為分配不均,爭斗則必然要產(chǎn)生?!皽嗐纭敝悦篮茫谟谒峁┝讼胂蟮挠嗟?,處于渾沌時期的人們能夠純白無私地團結(jié)一致,就是由于這種未來的、充滿了生機和活力的理想性的東西的存在,一旦這種東西不存在了,渾沌中的美好也就隨之消失。
凡此種種似乎都說明,使人發(fā)生爭斗的不是無,而是有,不是貧窮,而是財富。在這方面,莊子的“消極”思維方式或許可以提供有益的思路,即不是像通常所做的那樣只去積極地考慮問題,而是從消極角度考慮問題,這樣的結(jié)果可能會更積極。積極的思路是發(fā)展經(jīng)濟,創(chuàng)造更多的財富,為人們提供更多其所需要的東西,以此來解決人們之間的沖突。這種解決方案的邏輯是,當財富達到極大豐富的時候,人們的各種需求都可以得到滿足或基本滿足,沖突也就可以避免或減少。然而,問題在于:物質(zhì)財富不可能達到極大豐富(更不用說到底“極大”到什么程度才算是“豐富”),財富總是有限的,要達到滿足一切人的一切需求是不可能的。其次,最根本的在于人的欲望增長的速度遠遠超過物質(zhì)財富的增長,這就是說,物質(zhì)財富的增長速度永遠追不上欲望增長的腳步。在一百年前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zhì)財富就已經(jīng)超過了人類此前所創(chuàng)造的一切物質(zhì)財富的總和,從那時以來又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物質(zhì)財富,恐怕已經(jīng)超過了過去物質(zhì)財富總和的數(shù)倍,可是,人們還是沒有滿足,世界上仍然有數(shù)量可觀的人們生活于貧窮之中,甚至還有許多人因饑餓而死。這說明,僅靠物質(zhì)財富的增長是不能解決問題的。要解決人類生存的基本問題,還必須限制人的欲望,盡管我們難以做到像莊子主張的那樣,拋棄世俗的欲望,但確有必要限制自己的欲望。欲望少了,財富當然就顯得多,沖突自然就會減少。當人類學(xué)會限制自己欲望的時候,人類才能夠真正變得文明起來,否則就仍然與弱肉強食的動物沒有實質(zhì)性的區(qū)別。當然,還可以有其他附帶的措施,比如減少人口,人口少了,財富就顯得多,人們之間的生存壓力也就沒有那么大了。據(jù)說,日本有科學(xué)家在研究如何從糞便中提取食物,以便開辟新的食物來源。這不禁令人生疑:難道我們生育了后代是要他們來吃糞便的嗎?為什么不少生一些人,讓他們過著更優(yōu)雅的生活呢?如果人類還不會限制自己,那么就很難說他是有希望的。這兩條簡單的措施要做到雖然很難,但卻有可能是人類的最終出路之所在。
莊子向我們揭示了一個沒有終點、沒有中心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一切都處于變化無定的過程之中,一切都在過渡,一切都在成為“他者”。在這樣的一個世界面前,人類的認識顯得無能為力,人類的價值觀念顯得虛妄荒謬,人自以為是這個世界和自己的主人,實際上卻生活于漂浮不定的狀態(tài),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這給人類的主人意識以重擊,對于今天的人類依然具有效力,因為過于“現(xiàn)代的”人類不僅沒有擺脫主人意識,這種意識反而比古代更加嚴重了。
這樣一種主人意識對于人類是危險的,因為人類根本不是世界的主人,他不可能控制這個世界。原因在于,正如莊子所反復(fù)揭示的,世界不可能是我們的對象,因為我們就在世界之中,是世界的一個構(gòu)成部分,既然如此,就不能脫離這個世界的規(guī)定,而只有脫離這個世界、站到這個世界的對面的時候,它才能夠成為我們的對象,但我們無法站到世界的對面。莊子一再強調(diào)忘我,其實質(zhì)是說世界、存在和自我都不可能成為我們的對象,因而是我們無法控制的。如果我們把它們當作對象來控制,反而不僅不能控制它們,而是被它們所傷害。只有忘掉所要控制的對象,才能夠融入“對象”之中,當人不把自己當作是控制對象的主體的時候,他才能夠獲得自由,因為這時他成為了存在的一部分,或者說他就是存在本身?!翱鬃佑^于呂梁,縣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黿鼉魚鱉之所不能游也。見一丈夫游之,以為有苦而欲死也。使弟子并流而拯之。數(shù)百步而出,被發(fā)行歌而游于塘下。孔子從而問焉,曰:‘吾以子為鬼,察子則人也。請問:蹈水有道乎?’曰:‘亡,吾無道。吾始乎故,長乎性,成乎命。與齊俱入,與汩偕出,從水之道而不為私焉。此吾所以蹈之也?!鬃釉唬骸沃^始乎故,長乎性,成乎命?’曰:‘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長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達生》)只有忘水、忘我,才能夠順其自然,才能夠融入水流本身。如果執(zhí)意要控制自我,則自我就與水流分離,就不可能融入水的境域,則水流和自我就對象化了,一旦對象化就不能全心,不能全心其技藝就不精。而全心也就是忘心或無心。“‘善游者數(shù)能’,忘水也”(《達生》),不能忘水,水就仍然是一種外在于我之物,我就還沒有進入存在,而仍然執(zhí)著于成心,這時,水就是一種可怕之物,會予人以滅頂之災(zāi)。只有“輒然忘吾有四枝形體”(《達生》)的時候,才能夠達到“以天合天”(《達生》),即進入了存在的境域,與存在融為一體,我即存在,存在即我。這時,水,就不再是可怕之物,因為我性與水性之間沒有任何距離了。
我本身更不可能對象化。作為對象的我就存在于作為存在的我之中,我無法脫離開我的境域來看待我,我總是我的境域的一部分,我不可能從我的境域中抽身出來,我對自身的看法也就是從我這個境域出發(fā)所得出的看法,換句話說,這個看法就是我的境域的一部分。因此,我永遠不能把自己推向自己的對面,使之成為一個可以客觀考察的對象,無論你對自己的看法多么客觀,都不可能是那個客觀存在著的我。只有忘掉這個我,我才是一個如其本來所是的那個我?!肮お┴椋ㄗⅲ憾判≌妫骸哆h去與歸來》,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2003年,第5頁。)而莊子的思想恰好是這種“異域”性或獨特性的一個永不枯竭的源泉。中華文化的生命力正在于她的這種獨特性,因而我們需要的不是拋棄中國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而是如何尋回這種思維并使之煥發(fā)出新的青春。為此,難道我們不應(yīng)當懷著敬畏之情精心地看護好她的每一個源泉嗎?
參考文獻
1、曹礎(chǔ)基:《莊子淺注》,中華書局,1982年版。
2、姚漢榮、孫小力、林建福:《莊子直解》,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2000年版。
3、張恒壽:《莊子新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4、劉笑敢:《莊子哲學(xué)及其演變》,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88年版。
5、崔大華:《莊學(xué)研究》,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陳鼓應(yīng):《莊子哲學(xué)》,商務(wù)印書館(臺北),2003年版。
7、崔宜明:《生存與智慧——莊子哲學(xué)的現(xiàn)代闡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8、黃山文化書院編:《莊子與中國文化》,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9、《復(fù)旦學(xué)報》編輯部編:《〈莊子〉研究》,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1986年版。
10、王博:《莊子哲學(xué)》,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4年版。
11、胡道靜主編:《十家論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2、王先謙注:《莊子集解》,見《諸子集成》第三卷,中華書局,1991年版。
13、謝祥皓、李思樂輯校:《莊子序跋論評輯要》,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4、王夫之:《莊子解》,中華書局,1981年版。
15、李錦全、曹智頻:《莊子與中國文化》,貴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6、王德有:《莊子神游》,社會科學(xué)文獻出版社,1999年版。
17、楊亦軍:《老莊學(xué)說與古希臘神話》,巴蜀書社,2001年版。
18、孫以昭:《莊子散論》,安徽大學(xué)出版社,1997年版。
19、陸欽:《莊周思想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0、陳少明:《〈齊物論〉及其影響》,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