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證券民事賠償訴訟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銀廣夏”和“億安科技”民事賠償訴訟案,因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出“暫不受理和審理”的通知而受到各界廣泛關(guān)注。業(yè)界專家們普遍認為,此類案件的暫不受理和不審理有其合理性,應給法院一定的時間在立法和司法上做好準備,但也有人認為,對于此類案件我國立法和司法上已完全具備了受理條件。
從我國現(xiàn)行相關(guān)實體法律規(guī)范來看,法院絕對可以也應該受理此類案件,只是由于實體規(guī)范在操作性方面存在的缺陷,將對法院的裁判提出挑戰(zhàn)。但無論如何,最明顯、最直接制約我國證券民事賠償訴訟的受理和審理的因素是沒有建立一套訴訟機制,因此,建立和完善證券民事賠償機制與完善相關(guān)實體規(guī)范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由于證券民事賠償訴訟的復雜性和技術(shù)性,大大增加了給此類訴訟的訴訟成本,這將影響證券民事賠償機制的管轄、訴訟方式等問題。
首先,是關(guān)于證券民事賠償案件的管轄問題。是否所有法院都有管轄權(quán)?還是只有特定的法院擁有管轄權(quán)?影響案件管轄的主要因素是案件的訴訟成本問題,包括司法機關(guān)的司法成本和訴訟當事人的訴訟成本。當然,證券民事賠償訴訟的專業(yè)性、技術(shù)性也會成為影響管轄的因素,但這些因素最終還是轉(zhuǎn)化為司法成本。作者認為,考慮我國目前的司法環(huán)境,可以通過指定管轄或?qū)俟茌爜泶_定由特定的法院受理證券民事賠償案件。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可以指定特定法院管轄,可以指定幾個地區(qū)的案件由某一個特定法院管轄;也可以規(guī)定只有高級法院或最高人民法院有管轄權(quán);當然,針對個案情況,上級人民法院也可以指定特定法院管轄等??傊?,由特定法院享有管轄權(quán)會更為合理。
其次是訴訟方式問題,也是直接受訴訟成本影響而產(chǎn)生的一個問題。投資者能否單獨起訴,還是必須采取代表人訴訟(集團訴訟)方式?這需要從兩個方面來考察。對原告來說,單獨起訴的訴訟成本較采用代表人訴訟或集團訴訟顯然會增加,同時會增加法院審理相關(guān)類似案件的成本。允許投資者單獨起訴,顯然會使被告不堪重負,被告訴訟成本的增加反過來就會減少投資者所能獲得賠償?shù)臄?shù)量和可能性。對個別法院而言,似乎不存在訴訟成本問題,法院反而可能從眾多獨立的訴訟中收取更多的訴訟費,但從整個司法層面來看,無疑造成司法資源的巨大浪費,同時也可能由于各個法院裁判的不一致而損害司法公正。因此,允許投資者單獨提起訴訟顯然大大增加了司法成本,所以從司法層面上考慮,完全可以限制投資者的訴權(quán),即不允許投資者單獨起訴,當然,法院也許應該區(qū)別個人投資者和機構(gòu)投資者,對于機構(gòu)投資者給予例外。
第三,特定法院管轄和禁止投資者單獨起訴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增加個別投資者的訴訟成本,但投資者增加的大部分成本可以轉(zhuǎn)嫁給律師或特定的公共(公益)機構(gòu)。如果實行律師“風險”機制,對律師來講增加了風險(成本),但也存在潛在的巨大的收益,而對當事人而言則大大降低了訴訟成本。官司打贏了,律師和當事人是雙贏,輸?shù)艄偎?,當事人付出的代價也并不大,敗訴的風險部分轉(zhuǎn)移到律師身上了。另一個思路是,通過設置一個公共(公益)機構(gòu),比如成立投資者權(quán)益保護協(xié)會或公共基金組織等,由該機構(gòu)代表廣大投資者進行訴訟活動。但這種做法面臨幾個障礙,一個是我國法律規(guī)定的代表人訴訟制度中,代表人只能是自然人,而不能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第二就是如何讓這些機構(gòu)能夠切實、有效的維護投資者利益,這與該機構(gòu)的性質(zhì)、組織、經(jīng)費來源、人員專業(yè)素質(zhì)等等具有密切的聯(lián)系。所以,這一思路雖然可行,但顯然在短期內(nèi)操作起來困難不少。目前,在證券民事賠償訴訟中,實行律師“風險”機制更具有實踐意義。
最后,是否有必要設置訴訟前置程序?即不允許投資者直接起訴,通過設置某種前置程序以限制投資者的起訴。就當前我國證券市場的現(xiàn)狀而言,可以想象,如果法院在不久的將來受理證券民事賠償案件,很有可能出現(xiàn)此類訴訟的“大爆炸”。因此,有人認為,有必要設置訴前程序來限制投資者直接向法院起訴,就像有些行政訴訟案件一樣,必須通過行政復議程序這一關(guān),只有對復議結(jié)果仍不服的,才能向法院起訴。姑且不論我們采取什么前置程序,這樣的認識是否過于“深謀遠慮”?投資者進法院的大門還沒有被打開,我們難道在法院門前再挖一條深溝嗎?按照法治的精神,法院(司法)應成為解決糾紛的最重要和最終的途徑,而我國目前就存在著打官司難的問題,司法對社會關(guān)系的調(diào)整功能還很弱,這迫使很多社會糾紛不能通過司法途徑得到公正解決,同時也影響了司法在公眾心目中的崇高形象。因此,加強司法在最終解決社會糾紛中的作用和職能應成為我們當前推進法治的重要舉措,司法介入證券市場也是證券市場法治的重要前提。因此,積極鼓勵和支持投資者提起訴訟,并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便捷有效的司法通道才是當務之急。
訴訟成本問題成為影響證券民事賠償訴訟機制的構(gòu)建和有效運轉(zhuǎn)的根本因素。實行案件的特定管轄、采用代表人訴訟(集團訴訟)、引進律師“風險”機制可以降低證券民事賠償訴訟的總體成本,通過設立公共機構(gòu)并由該機構(gòu)代表投資者進行訴訟的構(gòu)思操作起來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在我國證券民事賠償訴訟剛剛開始起步的時候,法律要盡可能的降低投資者提起訴訟的成本,相反,任何可能增加投資者訴訟成本的措施都是不可取的,因此設置訴訟前置程序的舉措是不合時宜的??傊员Wo投資者利益為根本出發(fā)點,支持和鼓勵投資者提起民事賠償訴訟應成為設計目前我國證券民事賠償機制的指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