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師范學院體育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1研究對象
貴州師范學院、貴州師范大學、黔南民族師范學院、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六盤水師范學院在校學生、教師和主管教學的教務部門。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從圖書館、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優(yōu)秀博碩士學位論文集全文數據庫、《全國報刊目錄索引》和《書報資料目錄索引》,檢索獲得關于與體育學科課程評價模式相關的文獻資料,全面了解目前該類研究的現狀,為選題、設計問卷和進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礎。
1.2.2問卷調查法
采用開放式和封閉式問卷調查法,對西南地區(qū)師范類院校體育學科課程評價模式進行調查,由該地區(qū)調查員負責發(fā)放問卷,為保證資料來源可靠,不計姓名、不互相討論,當場收卷。問卷分教師問卷和學生問卷,學校問卷和課程問卷。
1.2.3專家訪談法
通過對相關學校專家的訪問,了解目前體育學科課程評價的情況,同時確定問卷設計的評價指標。
1.2.4數理統(tǒng)計法
對所收集的文獻及數據運用辦公軟件進行數據統(tǒng)計處理,同時利用SPSS11.0中的逐步回歸分析以及因子分析等方法對相關指標進行相應的處理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關于體育學課程的概念
界定從文獻調研查閱結果來看,目前關于體育學科課程評價的概念基本沒有統(tǒng)一的表達和標準。筆者在體育課程評價的基礎上將體育學科課程評價定義為按照一定的標準和方法對體育專業(yè)學科課程的設計、教學組織與實施、教學效果、課程建設等做出評價和判斷的過程。而評價模式主要是指在定義的基礎上采用怎樣的評價指標來對課程進行評價。筆者主要從評價標準與方式、評價方法、評價對象、課程質量評價等方面進行研究。
2.2西南地區(qū)師范類院校體育學課程評價模式的對比分析
2.2.1評價標準與方式
評價標準是判斷體育課程價值的關鍵所在。課程評價的依據就是課程標準,換句話來說也就是課程評價模式或是體系。通過對幾個高校的調查,發(fā)現和其他學科一樣,體育學科課程評價的標準主要也是依據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指標體系,從一級指標專業(yè)與課程建設著手,以二級指標課程與教學為切入點,以主要觀測點課程建設、教學方法和學習評價為主要實施和落實方向開展建設和評價工作。調查結果顯示,各高校體育學課程主要表現為理論型和實踐型,評價方式主要分為考查型和考試型。其中考查型課程主要是以開卷考試、期末作業(yè)或是小論文和平時成績按照權重比例來進行評價;考試課程主要是以期末試卷考試和平時考勤表現按照權重比例來進行評價。相對于理論型課程來說,實踐型課程更加注重的是技術評價和達標考試。
2.2.2評價方法
目前關于課程評價方法的研究較多,也沒有針對學科和專業(yè)得出統(tǒng)一的方法。根據調查結果來看,各高校課程評價主要采用的是過程評價與終結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即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將整個課程的進行情況作為最終考核的內容之一,這主要體現為對學生的評價。教師的評價主要通過期初、期中和期末三個階段來自不同評價人員的綜合,而期末評價也占整個評價的主要部分,也就是說主要注重的是終結性評價。對于課程本身并沒有提出任何評價方法和要求。個別高校在科研工作中有關于課程建設的獎勵性政策和加分,但并無具體建設目標和要求。
2.2.3評價對象明確
評價對象是正確進行課程評價的重點。調查結果顯示,目前西南地區(qū)師范類高校體育學科課程主要分為專業(yè)理論、術科兩類大課程。專業(yè)理論課程中還包含有個別實驗課程。按照教育部體育教育本科專業(yè)課程設置要求,將該次評價對象控制在有共性的課程當中,具體為九門基礎課。其中包括理論課程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學校體育學、體育心理學、體育保健學,專業(yè)基礎術科課程有田徑、體操、球類、武術。按照課程性質,將九門課程分為專業(yè)基礎理論和專業(yè)術科課程。本次調研主要將重點集中在課程本身,主要研究九門主干課程的建設情況。精品課是具有較強特色和較高教學水平的師范性課程。精品課程建設的數量和質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能夠反映課程的建設情況。調查結果顯示,在所調研的高校中,九門課程的建設主要體現在精品課程建設上。其中申報校級精品課程的有4個高校的7門課程:田徑、排球、籃球、足球、運動生理學、人體解剖學等;省級精品課程為1門:田徑;而國家級精品課程的數量為0。雖然體育專業(yè)是特殊專業(yè),但相對于其他學科課程建設進行比較,目前的發(fā)展態(tài)勢不容樂觀。
2.2.4課程質量評價
體育學科雖然是教育學科的分支,但它是一個特殊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有基礎理論課程,卻還是以技術實踐教學(術科教學)為主。對于這門特殊學科下的特殊課程的評價,依據其課程結構,主要是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效果來進行評價。調查結果顯示,課程質量評價指標主要體現在這三個過程當中,其中教學準備主要觀測的是教案、場地器材、課程設計等的準備情況;教學過程主要觀測的是教學語言、教法學法、教學規(guī)范、教學內容、教學組織等;教學效果主要觀測的是課后反思、師生互動、學習興趣、學習效果等。
3西南地區(qū)師范類院校體育學課程評價模式與指標的構建
3.1構建符合體育學科特點的課程評價模式
西南地區(qū)地處偏遠,經濟較落后,但師范類高校并沒有喪失師范教育的本質,因此,建立適合地區(qū)特色的評價模式顯得尤為重要。以體育學課程評價模式為中心,主要從課程定位和評價兩方面來考慮。課程定位方面:確定課程在專業(yè)課程體系中的教學定位;明確課程類型,主要觀察與同專業(yè)其他課程的關系,是主干課、專業(yè)基礎課、專業(yè)技術課還是公共課;課程的作用,主要觀察教學方式、順序和課時量等。課程評價方面:主要從專家評價,即教學督導、教師同行、領導評價等,包含了教學團隊、課程等對象的評價;學生評價,主要從在校生評價和畢業(yè)生評價來觀察;社會評價主要觀察家長、社會聲譽等方面。
3.2制定多元化、專業(yè)化的課程質量評價指標
在體育學課程評價模式下,制定適合體育學科的課程評價指標體系必須結合評價學校本身軟硬件條件,不能盲目地按照最高標準來進行評價。從課程建設來看,課程質量評價指標應該從課程設計評價、課程實施評價和課程效果評價來進行分析。首先課程設計評價主要是確定課程地位,了解課程設計思路以及框架。通過對辦學條件、課程資源及師資隊伍三方面的評價,來確定指標的等級范圍。其次必須從課程的實施過程進行評價,包括教學內容、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管理、教學改革等。再次是教學效果的評價,包括學生的興趣、師生互動、教師的科研、學生獲獎等。根據課程的特點以及課程建設的要求對課程進行綜合考量,可以提高評價結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采用多元化的評價原則,由學生、專家和社會組成的評價主體對課程質量進行綜合評價,突出專業(yè)特點,設計評價指標框架。
4結語
各高校課程設置基本按照國家教育部關于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科課程設置標準,結合專業(yè)建設情況具體落實,個別在培養(yǎng)目標上要求不一樣,在基礎課程設置上卻存在共性。雖然西南地區(qū)高校地處邊遠,和發(fā)達地區(qū)相比,各方面條件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建立相同課程的評價模式,對于體育學科發(fā)展,課程建設是有重要的意義的。廣大高校體育教育工作者關于課程評價方面的基礎研究,將是體育學科未來發(fā)展的希望。
作者:鄔孟君劉進單位:貴州師范學院貴陽市第五職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