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藝術古琴作品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內容摘要:作品分析對于古琴演奏十分重要,文章以作品分析的重要性、作品分析的主要內容、作品分析示例為三大理論視角,對古琴作品分析進行了系統(tǒng)化的論述。對于提高古琴演奏藝術水平,具有理論啟示與演奏實踐的雙重參照價值。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簡稱“琴”,是我國古老的彈撥樂器。東漢蔡邕所撰的《琴操》中說:“伏羲作琴”;東漢應劭所撰的《風俗通》也有“神農作琴”的記載;《禮記》中則把舜說成是古琴的創(chuàng)始者;《隋書》卷十五載:“琴神農制為五弦,周文王加二弦為七者也?!鄙鲜鏊d,依據(jù)的均是古代傳說。關于古琴的確切文字記述,是《詩經》中的許多詩篇,如《關睢》:“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薄冻iΑ罚骸捌拮雍煤希绻那偕??!庇纱丝梢?,古琴至少已有3000余年的歷史了。
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中,古琴的演奏藝術不斷豐富發(fā)展,出現(xiàn)了許多著名的演奏家和眾多的藝術流派。但是不論哪家哪派,要想演奏好古琴,都十分重視對古琴曲的作品分析。
一、古琴作品分析的重要性
古琴作品分析,是演奏好古琴曲的基礎與前提。
眾所周知,古琴演奏是把紙上的古琴樂譜變成真正的聲音藝術——琴曲的藝術創(chuàng)造過程。如果說,古琴作曲家是“音樂建筑”的“設計師”,古琴樂譜是“建筑設計圖紙”的話,那么古琴演奏者就是“音樂建筑”的“施工者”,他必須在讀懂“圖紙”的基礎上,再根據(jù)“圖紙”的要求,制訂出“施工計劃書”。作品分析實質上就是這種“施工計劃書”。
作品分析又如同是導演的“導導演演闡述”和演員的“角色自傳”,都是“案頭工作”。但是,這種“案頭工作”十分重要和必要,因為在作品分析中,正是演奏者解讀作品、領悟作品的過程,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演奏技術、技巧安排和情感表達方式與風格體現(xiàn)方法,從而使演奏過程成為真正的藝術創(chuàng)造過程,而不是簡單的“仿彈”與機械的“克隆”。
總之,作品分析對于古琴演奏而言,是不可或缺、不容小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二度創(chuàng)作”的重要保證。
二、古琴作品分析的主要內容
古琴作品分析,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一)作曲者的生平、創(chuàng)作思想。
(二)作品的時代背景、思想內涵、藝術成就與影響。
(三)作品的各音樂要素的主要特點。其中主要有旋律特點、節(jié)奏特點、調式特點、調性特點、和弦特點、織體特點、復調特點,等等。
(四)作品的音樂韻味與音樂文化特點。其中主要有音樂意境、音樂形象、音樂語言、音樂思維、音樂邏輯、音樂語調、音樂含義、音樂韻味、音樂趣味、音樂哲理的特點,等等。
(五)音樂風格特點與表達方式的設計。
(六)情感情緒的特點及演奏者通過聯(lián)想、想象等手段所進行的“情感體驗”,并在此基礎上設計出情感表達的方式與手段。
(七)各種演奏技巧技術的運用安排。
(八)整體演奏節(jié)奏的把握。包括速度、力度的具體分步計劃、重點與難點的處理、高潮的確定與表現(xiàn),等等。
總之,古琴作品分析的內容,愈詳盡愈具體愈好,唯其如此,才能確保古琴演奏者“胸有成竹”“心中有譜”,演奏起來才能充滿自信,進入最佳狀態(tài)。三、古琴作品分析示例
為了“解剖麻雀”,我們對古琴曲《流水》進行簡要的藝術分析,以起到示例作用。
《流水》原與《高山》一起,合稱《高山流水》,現(xiàn)《高山》曲譜已失傳,只有《流水》曲譜保存下來。
原《高山流水》的歷史十分悠久,戰(zhàn)國時就有了關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傳。《列子》《呂氏春秋》等典籍中均有相關的記載:俞伯雅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如泰山?!敝驹诹魉?,子期曰:“洋洋乎若流水。”伯牙所念,子期必得知。鐘子期死,伯牙終生不復鼓琴。故亦有《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的說法?!陡呱搅魉返那V最早見于明代朱權編著的《神奇秘譜》,其解題為:“《高山》《流水》,二曲本為一曲,至唐分為兩曲,不分段落。至宋分《高山》《流水》,為八段?!爆F(xiàn)在流傳的是近代川派琴家張孔山加工發(fā)展的《流水》,見《天聞閣琴譜》。
兩千年來,《高山》《流水》作為兩首著名的古琴曲,與“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現(xiàn)在雖有《流水》一曲流傳下來,但從中仍可窺二曲之全貌?!读魉纷鳛楣徘偾慕浀渲?,也是民族器樂曲的代表作之一。1977年8月23日,美國向太空發(fā)射“航行者”號太空飛船上,置有一張銅唱片,《流水》就被錄進唱片中,作為連通太空與地球的信息媒介與音樂“使者”。
關于《流水》的內涵、形象、意境,張孔山的弟子歐陽書唐在《天聞閣琴譜》中闡述得十分準確:“起首二三段疊彈,儼然潺潺滴瀝,響徹空山。四五段,幽泉出山,風發(fā)水涌,時聞波濤,已有蛟龍怒吼之象。息心靜聽,宛然坐危舟、過巫峽,目眩神移,驚心動魄。凡疑此身在群山奔赴、萬壑爭流之際矣。七、八、九段,時而余波激石,時而旋伏微漚,洋洋乎!誠古調之希聲者乎!”
關于《流水》的演奏技巧,張孔山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他所運用的滾、拂、綽、注等手法與技巧,成功地塑造出流水千變萬化的音樂形象,故有“七十二滾拂流水”之稱。所以要彈奏好《流水》這首古琴曲,就必須對張孔山的演奏技巧認真研究、悉心揣摩、學懂吃透,并化為己有。
參考文獻:
[1]秦詠誠主編.中國民族音樂大觀[M].沈陽:沈陽出版社,1989.
[2]江明敦主編.中國民族音樂大系[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89.
[3]袁靜芳.民族樂器[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7.
[4]李明雄.民族器樂概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