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愛國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愛國主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題中應有之義和內在要求,愛國主義是貫穿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價值追求和基本原則。
[關鍵詞]愛國主義;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黨的十七大提出,要“深入學習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著力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這是自黨的七大以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寫進了黨代會文件。我們不僅要理解這一舉措的意義,而且應該深入地研究和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基本要求及其精神實質。這里,我著重就“愛國主義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一問題,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一、從2008年上半年兩件大事閃耀的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講起
2008年,將成為中華民族歷史上永遠銘記的一年。這一年,我們實現了百年奧運夢,我們又經歷了汶川特大地震,我們還要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
善良的中國人沒有想到,在奧運圣火傳遞過程中,會遇到那么大的阻力。全球的中華兒女被激怒了。
善良的中國人也沒有想到,為改變貧窮落后面貌而努力奮斗的四川人,會遇到那么大的地震災害。全球的中華兒女被震撼了。
令人欣喜的是,被激怒的中國人釋放了理性的愛國主義精神,被震撼的中國人升華了偉大的民族精神。這種愛國主義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最為深厚也最為強大的精神動力。
這種精神動力,毫無疑問,來自于這個民族的歷史。但是,它在今天能夠極大地釋放出來,與我們黨領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及其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有沒有關系呢?毫無疑問是有關系的。
那么,我們黨領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為什么會釋放出那么大的精神力量呢?這種精神力量的釋放,僅僅是我們黨領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成就所帶來的副產品嗎?這些問題是需要我們深入思考的。
我認為,我們黨領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之所以會釋放出愛國主義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因為指導我們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的科學理論——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內在地貫穿著愛國主義精神。多年來進行的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fā)展觀等重大戰(zhàn)略思想的教育,內在地貫穿著愛國主義教育。
這就要求我們,在深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一理論問題研究的時候,應該把“愛國主義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作為一個重大課題提出來。
二、“中國化”,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出發(fā)點,也是價值出發(fā)點
為什么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內在地貫穿著愛國主義精神呢?這是因為,在我們講要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或“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時候,這里所說的“中國化”,既對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提出了“從中國實際出發(fā)”這一科學要求,又指出了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是“為振興中華”而奮斗這一價值要求,兼有科學與價值的雙重要求。
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一科學命題,這幾年我們已經作了很多研究。一般都認為,這一科學命題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這樣理解,毫無疑問,是正確的。但是,還有必要對這一命題及其基本要求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我認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一命題中的“中國化”,既說明了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應該堅持的科學的出發(fā)點,又說明了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堅持的價值的出發(fā)點。所謂科學的出發(fā)點,就是在中國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從中國實際出發(fā);所謂價值的出發(fā)點,就是在中國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必須服務于中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務于振興中華這一崇高的民族利益。以往的研究,強調前者多,強調后者少。而只有把這兩個出發(fā)點統(tǒng)一起來,才可以說全面領會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及其基本要求。
我們都知道,是在1938年10月黨的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所作的《論新階段》的報告中,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一科學命題的。具體地說,他是在這一報告的第七部分“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zhàn)爭中的地位”中提出這一科學命題的。在論述這一問題的時候,他首先從“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講起,指出:“國際主義者的共產黨員,是否同時又是一個愛國主義者呢?可以的,應該的,看什么歷史條件來決定。”“對于我們,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密切結合著,我們的口號是為保衛(wèi)祖國反對侵略者而戰(zhàn)。”“只有為著保衛(wèi)祖國而戰(zhàn)才能出全民族于水火,只有全民族的解放才能有無產階級與勞動人民的解放,愛國主義就是國際主義在民族戰(zhàn)爭中的實施?!闭歉鶕@樣的深刻思考,他提出:“成為偉大中華民族之一部分而與這個民族血肉相聯(lián)的共產黨員,離開中國特點來談馬克思主義,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馬克思主義。因此,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現中帶著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成為全黨亟待了解并亟須解決的問題?!痹谶@里,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所講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僅強調要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馬克思主義,而且強調這樣做有一個明確的價值追求,這就是為了“出全民族于水火”,為了“全民族的解放”。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成果,就是這樣一個由與中華民族血肉相聯(lián)的共產黨人所創(chuàng)立,為振興中華民族應運而生,融愛國主義與馬克思主義于一體的思想理論。
事實上,我們黨在強調“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時候”,始終有一個明確的價值追求。這就是,要完成歷史賦予中國共產黨人的“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與“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這兩大歷史性任務。嚴格地講,這是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華民族的苦難歷史給中國所有的階級、政黨及其領袖所出的考題。從林則徐、魏源、龔自珍開始,到洪秀全,到康有為、梁啟超,再到孫中山,都參加了這一考試。其中,要算孫中山先生考得最好,他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統(tǒng)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但是他也沒有能夠改變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質,沒有能夠完成這兩大歷史任務。在這兩道考題面前,考得最好的,是中國共產黨人。中國共產黨人堅持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在為“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而奮斗的過程中,使中國人站了起來;在為“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而奮斗的過程中,又使中國人富了起來,并且抬起頭走向了世界。因此,與中華民族血肉相聯(lián)的中國共產黨人,在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時候,始終有著一個堅定不移的價值追求,這就是:為“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倍鴬^斗,即為振興中華而奮斗。
可以這樣說,為振興中華而奮斗——中國共產黨人這一無私的矢志不渝的價值追求,既是中國共產黨人能夠感召和凝聚中國各族人民的魅力之所在,又是中國共產黨人努力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fā)學習、運用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的內在動力之所在。
經過這樣的歷史考證和理論分析,我們可以認識到:與中華民族血肉相聯(lián)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時候,既自覺地堅持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又自覺地堅持馬克思主義與愛國主義相聯(lián)系。
振興中華,愛國主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題中應有之義和內在要求。
三、愛國主義是貫穿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價值追求和基本原則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一命題,在科學上和價值上的這種雙重追求,體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中,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既是切合中國實際的社會主義,又是與中國共產黨人熱切地堅持的愛國主義相聯(lián)系的社會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創(chuàng)始人和奠基者鄧小平,同等其他老一輩革命家一樣,首先都是愛國主義者,都是為了救國救民走上共產主義道路的。中國共產黨,就是這樣一個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的愛國主義者集團,就是這樣一個自覺地把愛國主義與社會主義融于一體的工人階級先鋒隊。鄧小平有篇文章,題目就是《振興中華民族》。他在這篇文章中明確地指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們集中力量搞四個現代化,著眼于振興中華民族。沒有四個現代化,中國在世界上就沒有應有的地位?!彼谶@篇文章中還充滿信心地告訴大家,我們現在是一個政治大國,“在不長的時間內將會成為一個經濟大國”。中國共產黨人就是這樣一批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的馬克思主義者和社會主義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這樣一批共產黨人的杰作。
進一步的研究告訴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僅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社會主義觀,而且凝結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價值觀。自從中國共產黨誕生以來,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價值觀。這個價值觀有兩個互相聯(lián)系的支撐點:一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二是無怨無悔為振興中華而奮斗。為人民服務,集中表現在為振興中華而奮斗上;為振興中華而奮斗,又體現在為人民謀利益上,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這種著眼于中國人民根本利益的振興中華的精神和行動,正是近代以來的中國歷史賦予“愛國主義”的新要求。改革開放以來,堅持與時俱進的中國共產黨人,進一步意識到愛國主義不是閉關自守。以鄧小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提出“中國的發(fā)展離不開世界”,作出了對外開放的歷史性決策;以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提出“必須緊跟世界發(fā)展進步潮流”,始終做到“三個代表”,作出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性決策;以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必須樹立全球戰(zhàn)略意識,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zhàn)略”,作出了科學發(fā)展、和諧發(fā)展、和平發(fā)展的歷史性決策。這一切,用鄧小平的話來說,就是四個字:“趕上時代”。他說:“我們要趕上時代,這是改革要達到的目的?!笨梢赃@樣說,當代中國共產黨人所弘揚的愛國主義,是以“振興中華,趕上時代”為使命的愛國主義。這樣的愛國主義,這樣的價值追求,已經體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部實踐和全部理論之中。我們只要回顧一下改革開放的歷史,就可以注意到,我們黨之所以要領導撥亂反正,糾正自己在“”以及其它政治運動中所犯的錯誤,之所以要領導改革開放,變革自己在社會主義探索過程中建立起來的經濟政治等各方面體制,說到底,就是為了我們這個歷盡苦難的民族能夠盡快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振興中華,趕上時代。我們只要研究一下構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fā)展觀等重大戰(zhàn)略思想,同樣可以發(fā)現,這些理論提出的宏觀發(fā)展戰(zhàn)略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以及黨的建設的所有決策,都是為了振興中華,趕上時代。
因此,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僅貫穿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不僅貫穿著“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本質,而且貫穿著以“振興中華,趕上時代”為主要內容的愛國主義。換言之,愛國主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追求和基本原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以“振興中華,趕上時代”這樣的愛國主義為己任的社會主義。
也正因為這個道理,我們在學習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著力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的時候,應該更好地更有感染力地把愛國主義情操融入于理論學習、研究和宣傳之中,更好地更有感染力地動員中華兒女為振興中華、趕上時代而發(fā)奮學習,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