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行路難其一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李白《行路難》其一主題是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詩人相信自己總會有一天高掛云帆,乘風(fēng)破浪,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這是一種積極的追求,樂觀的自信。
表現(xiàn)手法:詩的前四句寫朋友出于對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對這樣一位天才被棄置的惋惜,不惜金錢,設(shè)下盛宴為之餞行。要是在平時,因為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會一飲三百杯的。然而,這一次他端起酒杯,卻又把酒杯推開了;拿起筷子,卻又把筷子放下了。他離開座席,拔下寶劍,舉目四顧,心緒茫然。停、投、拔、顧四個連續(xù)的動作,形象地顯示了內(nèi)心的苦悶抑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作者】李白 【朝代】唐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什么是隱喻,我們先看看說漢語的中國人是怎樣談?wù)撊松模?/p>
要讓孩子接受一個好的教育,這有利于他的前途。
他一路都走得很順。
人生的路很長,但關(guān)鍵的就那么幾步。
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
蘇軾仕途不順,一生坎坷。
警告某些人要“懸崖勒馬”。
對于中國人來說,這些說法再正常不過了。盡管我們使用了“前途”“路”“關(guān)鍵的幾步”“坎坷”“懸崖”等詞語,但我們確實是在談?wù)摗叭松倍皇恰白呗贰被颉奥眯小?,而且我們是在利用“走路”或“旅行”的概念談?wù)摵屠斫狻叭松?。也就是說,隱喻并不只是一種語言現(xiàn)象,它是一種思維規(guī)律,人們常常借助一個概念系統(tǒng)去理解另一個概念系統(tǒng)??梢?,人類并不像我們原先認為的那么理性。一般來說,直觀可感的簡單的事物,人們一般直接認知,比如說人體、健康狀態(tài)、常見動物、植物、建筑物、食物等,而抽象復(fù)雜的事物往往借助簡單的熟悉的事物來理解,比如情感、欲望、國家與社會等。上述的例子,就是人們借生活中熟悉的“道路”概念來理解人的生活方式及生活狀況的隱喻思維方式在語言中的體現(xiàn)。
隱喻無處不在,它是日常思維和語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隱喻是不可取代的;通過隱喻,我們可以理解自身和世界,任何其他思維方式都無法起這樣的作用。生活離不開隱喻,文學(xué)更是隱喻的淵藪。但是一般人都認為,文學(xué)語言總是一些特殊的不同于日常的表達,文學(xué)隱喻與日常隱喻不是一回事,它要高于日常隱喻。萊考夫認為詩人作為高超的藝人,使用的是我們常人使用的基本工具,他們的出類拔萃在于使用工具的天賦和技巧(通過持續(xù)的關(guān)注、研究、訓(xùn)練獲得的)。換句話說,隱喻是一種基本工具,它為所有人所用,不過詩人、作家用得更巧妙。因此,可以說日常隱喻與文學(xué)隱喻是基本相同的。既然人人的生活都離不開隱喻,那么人人都可能理解詩歌隱喻,讀懂詩歌。下面我們通過古典詩歌中的幾個實例來看看隱喻分析在詩歌鑒賞中的運用。
為了方便理解,我們?nèi)砸蚤_篇討論過的“旅行喻人生”相關(guān)隱喻為例。先請看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的一段: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飚,風(fēng)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本段中,作者感嘆“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時,我們都知道他并不是因為回家途中迷路了,而是在后悔自己此前從政做官的生活方式的選擇,慶幸自己及時改正了過錯,選擇了隱居田園的生活。屈原在《離騷》中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時,我們知道作者說的是他離實現(xiàn)楚國強大、人民安樂的政治理想還很遠,所以必須不斷努力。這種解讀在我們看來是如此自然而合乎情理,幾乎不會遇到任何懷疑,原因就在于我們潛意識里都擁有關(guān)于“旅行喻人生”這一隱喻的內(nèi)在知識,也就是說我們懂得這一隱喻中人生與旅行兩個概念域中的種種對應(yīng),譬如:
源域:旅行 目標(biāo)域:人生
目的地 =>理想
道路 =>
實現(xiàn)理想的方法
旅途的險阻 =>人生的困境
旅行的距離 => 人生的成就
十字路口、歧路 => 人生的選擇
據(jù)《現(xiàn)代漢語詞典》,“旅行”意為為了辦事或游覽從一個地方去到另一個地方(多指路程較遠的)。從前的中國人基本不用“旅行”這一概念,但“羈旅”“長途跋涉”等概念我們并不陌生,或許用“人生之路”的名詞大家更能接受。實際上,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應(yīng)用“旅行喻人生”這一隱喻時也更多凸顯“道路”這一元素?!缎新冯y》《擬行路難》這類詩作,僅看標(biāo)題就知道大概是懷才不遇的士子抒發(fā)人生艱辛、世路艱難的?!豆旁娛攀?今日良宴會》“何不策高足,先據(jù)要路津”句的表面意思是為何不策馬揚鞭,搶先占據(jù)重要的道路和渡口,實際意思是為了擺脫貧賤苦辛的人生狀況,一定要想辦法占據(jù)重要的社會地位。再來看李白的一首詩:
行路難(其一)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岐路,今安在。
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在這首詩中,詩人忽而說喝酒,忽而又拔劍,忽而說渡河登山,忽而說垂釣,忽而說做夢,到底詩人要表達什么?標(biāo)題“行路難”就已經(jīng)告訴我們了,李白是在抒發(fā)懷才不遇之感慨。根據(jù)我們上文對“旅行喻人生”的隱喻的分析:理想就是目的地,實現(xiàn)理想的方法就是路徑,人生的困境就是旅途的險阻?!坝牲S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是說無論選擇什么樣的方式方法去實現(xiàn)理想,都充滿險阻,困難重重。人生中的選擇相當(dāng)于道路的選擇(十字路口、分叉路即歧路)“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人生的l展困難重重,人生的選擇實在艱難,何時才能實現(xiàn)我的理想呢?“乘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保M管困難重重,但詩人相信,自己有朝一日一定能找到合適的方式方法,以令自己快意的方式實現(xiàn)理想和抱負。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
李白出生于公元701年,少年時學(xué)習(xí)內(nèi)容廣泛,除儒家經(jīng)典、古代文史名著外,還瀏覽諸子百家之書。他很早就喜歡道教,喜歡隱居山林,求仙學(xué)道;同時又有建功立業(yè)的政治抱負。一方面要做超脫塵俗的隱士神仙,一方面要做君主的輔弼大臣,這就形成了出世與入世的矛盾。但積極入世、關(guān)心國家,是其一生思想的主流,也是構(gòu)成他作品進步內(nèi)容的思想基礎(chǔ)。李白的詩作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qiānɡ)進酒》《明堂賦》《早發(fā)白帝城》等。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關(guān)鍵詞:鮑照;樂府詩;清新俊逸
劉勰在《文心雕龍?樂府》里對樂府詩的淵源進行過闡釋:其一,樂府詩與音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其二,樂府詩最初來源于民間,由詩官采集;其三,樂府詩最初的功能是教化百姓,移風(fēng)易俗。此外,劉勰還對樂府詩的發(fā)展作了概述:從漢初漢武帝設(shè)立樂府到后漢再到魏晉時期,樂府詩的創(chuàng)作群體是由民間向文人逐步過渡的。
魏晉文人以樂府詩形式創(chuàng)作的詩更加注重辭采,之后到了鮑照所在的南朝劉宋元嘉時期,“老莊告退,而山水方滋?!楸貥O貌以寫物,辭必窮力而追新”(劉勰《文心雕龍?明詩》),元嘉文學(xué)創(chuàng)作傾向從哲思逐漸回歸到情感上來,以情思取代玄理。下面本文就來分析元嘉時期的這種文學(xué)傾向?qū)︴U照的樂府詩創(chuàng)作形式上有怎樣的影響。
首先,鮑照的樂府詩創(chuàng)作的特點體現(xiàn)在頻繁用典上。我們以《代陳思王京洛篇》為例:
鳳樓十二重,四戶八綺窗。繡桷金蓮花,桂柱玉盤龍。
珠簾無隔露,羅幌不勝風(fēng)。寶帳三千所,為爾一朝容。
揚芬紫煙上,垂綠云中。春吹回白日,霜歌落塞鴻。
但懼秋塵起,盛愛逐衰蓬。坐視青苔滿,臥對錦筵空。
琴瑟縱橫散,舞衣不復(fù)縫。古來共歇薄,君意豈獨濃?
唯見雙黃鵠,千里一相從。
此詩寫了一個色藝雙絕的女子,備受君王寵愛,享受著無比的尊榮,但色衰愛弛的前景始終使她憂心忡忡,唱出了古代女子以色事人、榮枯轉(zhuǎn)瞬的一曲悲歌,從而使詩的正意現(xiàn)露出來。此詩描繪細膩,抒情深婉,鞭撻了歷代君王的無情無義。這首詩共有七處用典,如“鳳樓”二句用晉代宮闕“鳳樓”以及《黃庭經(jīng)》“絳樓重宮十二級”的典,又如“揚芬”二句,用郭璞《游仙詩》“假鴻乘紫煙”以及潘岳賦“垂煒于芙蓉”之典等等。與前代的樂府詩相比用典是比較頻繁的。我們從這些典故出處中可以看出,鮑照樂府詩的用典使得其樂府詩在語言上逐漸脫去了漢魏樂府詩的質(zhì)樸氣息,更富于辭采美。
其二,鮑照對樂府詩的體式上有了創(chuàng)新,其樂府詩創(chuàng)作中出現(xiàn)了許多雜言樂府詩,并嘗試著創(chuàng)作了七言樂府詩。我們以《擬行路難》中的兩首樂府詩為例:
其一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帳,九華葡萄之錦衾。
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zhuǎn)時欲沉。愿君裁悲且減思,聽我抵節(jié)行路吟。
不見柏梁銅雀上,寧聞古時清吹音。
其四
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fù)坐愁。
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
《擬行路難其一》是一首完整的七言樂府詩。在用韻上非??季?,詩中“琴”、“衾”、“沉”、“吟”、“音”韻腳壓平水韻的侵韻上。在七言詩的句式上,上下對仗工整,七言詩所展現(xiàn)出來的內(nèi)容也較五言樂府詩而言更加豐富?!稊M行路難其四》則是一首以七言詩為主的雜言詩,這首詩托物寓意,比興遙深,而又明白曉暢,達到了啟人思索、耐人品味的藝術(shù)境界。明代王夫之評論此詩說:“先破除,后申理,一俯一仰,神情無限?!卑殡S感情曲折婉轉(zhuǎn)的流露,五言、七言詩句錯落有致地相互搭配,韻腳由“流”、“愁”到“難”、“言”的靈活變換,這一切,便自然形成了全詩起伏跌宕的氣勢格調(diào)。
其三,鮑照樂府詩的創(chuàng)作在語言上更加注重遣詞煉字,重雕琢而又不失自然清新之感。我們以《?!窞槔?/p>
季春梅始落,女工事蠶作,采桑淇洧間,還戲上宮閣。
早蒲時結(jié)陰,晚篁初解籜。藹藹霧滿閨,融融景盈幕。
乳燕逐草蟲,巢蜂拾花萼。是節(jié)最暄妍,佳服又新爍。
綿嘆對途,揚歌弄場藿。抽琴試抒思,薦佩果成托。
承君郢中美,服義久心諾。衛(wèi)風(fēng)古愉艷,鄭俗舊浮薄。
靈愿悲渡湘,宓賦笑洛。盛明難重來,淵意為誰涸。
君其且調(diào)弦。桂酒妾行酌。
這首詩讀來給人一種清新之感,而細究其詩的字字句句,都能看出詩人用詞煉字的細細雕琢。如“藹藹”、“融融”兩組疊字渲染了春暖花開的祥和氛圍,再如“乳燕”二句中,“逐”、“拾”二字用得極其生動,準(zhǔn)確的把握住了春天萬物復(fù)蘇、生機盎然的景象。此外,上文中提到鮑照在樂府詩中善用典,這其實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鮑照樂府詩在語言上較重雕琢。
綜上所述,鮑照在樂府詩上的創(chuàng)新之處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在語言上,用典居多,重雕琢,對七言樂府和雜言樂府詩有了一定的創(chuàng)新,整體詩風(fēng)清新俊逸;另一方面在內(nèi)容上,鮑照在樂府詩中加入了自我意識,重視自身情感的抒發(fā),以樂府舊題抒發(fā)新意。鮑照的樂府詩作為從漢魏樂府到南朝后期樂府詩的過渡,其樂府詩風(fēng)脫去了漢樂府的民間質(zhì)樸氣息,也并未有齊梁時期樂府詩的綺麗之感,重雕琢的基礎(chǔ)上不顯造作,因而有清新俊逸之感,對中國古代樂府詩的發(fā)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鮑照.鮑參軍集注[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劉勰.文心雕龍[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58.
[3]鐘嶸.詩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